锅炉热力计算(最全)-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锅炉热力计算课件

提高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热力计算,可以预测和评估锅炉在各种工况下 的性能表现和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锅炉热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守恒是热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即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 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锅炉热力计算中,通过能量守恒原理可以建立各种能量平衡方程式 ,用于求解各种参数。
加强锅炉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提高热效率。同时,定期维 护和检查锅炉及管道的保温层 ,确保其完好有效。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根据传热面积和锅炉结构,合理布置 各受热面。
根据传热面积,确定各受热面的结构尺寸
材料选择
根据受热面的工作温度、压力和腐蚀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
结构尺寸设计
根据传热面积、材料属性和制造工艺,设计各受热面的结构 尺寸。
04
锅炉热力计算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工业锅炉的热力计算
总结词
工业锅炉热力计算涉及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和工质加热等过程, 需要综合考虑燃烧效率、热效率和经济性等因素。
详细描述
工业锅炉通常采用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热量, 加热给水或蒸汽。热力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锅炉各部分受热面 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热流量等参数,从而优化锅炉设计,提 高运行效率。
实例二:电站锅炉的热力计算
总结词
电站锅炉热力计算涉及高温、高压和高效率的工况,需要精确控制燃烧过程和蒸汽参数,以满足电网和汽轮机的 需求。
根据使用需求,确定锅炉的蒸汽量或供热量。
确定锅炉的热效率
热效率计算
根据锅炉的实际运行数据,采用合适 的公式计算热效率。
热效率标准
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确定锅炉应达 到的热效率指标。
通过热力计算,可以预测和评估锅炉在各种工况下 的性能表现和安全风险,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锅炉热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能量守恒原理
能量守恒是热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即能量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 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锅炉热力计算中,通过能量守恒原理可以建立各种能量平衡方程式 ,用于求解各种参数。
加强锅炉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提高热效率。同时,定期维 护和检查锅炉及管道的保温层 ,确保其完好有效。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根据传热面积和锅炉结构,合理布置 各受热面。
根据传热面积,确定各受热面的结构尺寸
材料选择
根据受热面的工作温度、压力和腐蚀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 。
结构尺寸设计
根据传热面积、材料属性和制造工艺,设计各受热面的结构 尺寸。
04
锅炉热力计算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工业锅炉的热力计算
总结词
工业锅炉热力计算涉及燃料燃烧、热量传递和工质加热等过程, 需要综合考虑燃烧效率、热效率和经济性等因素。
详细描述
工业锅炉通常采用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热量, 加热给水或蒸汽。热力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锅炉各部分受热面 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热流量等参数,从而优化锅炉设计,提 高运行效率。
实例二:电站锅炉的热力计算
总结词
电站锅炉热力计算涉及高温、高压和高效率的工况,需要精确控制燃烧过程和蒸汽参数,以满足电网和汽轮机的 需求。
根据使用需求,确定锅炉的蒸汽量或供热量。
确定锅炉的热效率
热效率计算
根据锅炉的实际运行数据,采用合适 的公式计算热效率。
热效率标准
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确定锅炉应达 到的热效率指标。
锅炉热力计算课件

燃烧过程计算
燃烧效率计算
根据燃料特性和燃烧条件,计算燃料 的燃烧效率。
燃烧温度计算
基于燃料的种类和燃烧条件,计算燃 烧温度。
燃烧产物计算
烟气成分分析
分析燃烧产生的烟气成分,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烟气排放量计算
根据燃料成分和燃烧效率,计算烟气的排放量。
04
热工控制与安全保护
热工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集成
讲解如何将锅炉的控制系统与其 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 和协同工作。
05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实际应用场景
1 2 3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蒸汽和热水,锅炉热力计 算可以确定锅炉的容量、热效率等参数,以满足 生产需求。
集中供热 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锅炉热力计算可以确定 供热管网的输送能力和热源的供热能力。
01
根据锅炉的负荷和效率,计算出燃料消耗量,以优化能源利用。
热量平衡计算
02
通过对锅炉进出口水温、蒸汽流量等参数的计算,确定锅炉的
热效燃烧效率,计算出烟气流量和温度,以评估
燃烧效果。
系统效率分析
热效率分析
通过对比实际运行数据和设计值,分析锅炉热效率的 高低及其原因。
案例二:大型电站锅炉热力计算
案例概述
某大型火力发电厂需要 建设一台电站锅炉,用 于发电。
计算内容
根据汽轮机的进汽参数 和发电效率要求,进行 锅炉热力计算,包括炉 膛尺寸、受热面布置、 燃烧器数量等。
计算结果
确定锅炉的设计和运行 参数,以及相关的工艺 参数。
案例三:生物质锅炉热力计算
案例概述 某生物质发电厂需要建设一台生物质锅炉,用于燃烧生物 质发电。
锅炉机组热力计算(完整版)

136
1
186 0.65 103.93 63.3 161.7 105.0
js
ξ (a d +a f ) 查附录2表8 ψ a 1 a 2 /(a 1 +a 2 ) θ "- t" θ ' - t' 3.6k Δ tA
gz /B j (Q d gz -Q cr gz )/Q d gz ×100
500.27841 -14.24
y /d
50.00 0.0028889 34.44 7.26 118.19 3.80
h
调用函数 ky(rh2o , pns, θ pj)
kyr n
调用函数 kh( θ pj)
khμ
h
k y r n +k h μ kps 1-e
-kps
11.07 0.152 0.141
pj , t hb )
调用函数af(a ,θ ξ 取1.0
ld+bf fj
单位
MPa
℃
kg/h kJ/kg kJ/kg kJ/kg
℃
kJ/kg kJ/kg kJ/kg
10 进口烟焓 11 进口烟温 12 高温再热器对流传热量 13 省煤器附加吸热量 14 炉顶及包覆过热器附加吸热量 15 烟气出口焓 16 烟气出口温度 17 较大温差 18 较小温差 19 平均温差 20 传热系数 21 计算对流受热面积 22 蒸汽质量流速 23 蒸汽流通截面积 24 管子外径 壁厚 25 每根管子截面积 管子总根数建议值 26 管子总根数 横向节距建议值 27 横向节距 管排数建议值 28 管排数 29 每排管子根数 30 每根管子长度 31 管子弯曲半径 纵向管子弯曲后排数 纵向管间距 进口处管子直段长 出口处管子直段长
第七章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

1.炉膛容积Vl
炉子火床表面到炉膛出口烟窗之间 的容积。 底部是火床表面;四周以及顶部为 水冷壁中心线表面(如水冷壁覆盖 耐火材料,则为耐火材料向火表 面) ;没有布置水冷壁的部分为炉 墙内表面 ;炉膛出口界面为出口烟 窗第一排管子中心线界面。 炉排上的燃料层厚度一般取 为150毫米。 如果装有老鹰铁,则炉排长 度计算到两者的接触点的垂 直平面,如没老鹰铁,则到 炉排末端。
Vy—对应αl''的每kg燃料燃烧后的烟气容积,Nm3/kg cpj—烟气从0到ll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容积比热,kJ/Nm3· ℃。
五、火焰平均温度及水冷壁管外积灰层表面温度
事实上,燃烧是一个动态过程, 烟气温度的变化取决于燃烧放热 与辐射换热之间的平衡。
Q f 0 al H f Th4 Tb4
(7-21)
或查图
h
Aar a fh 100G y
* * k kq k g kq rq kh h C
ah 1 e
kp
2. 燃用气体或液体燃料时
分发光部分和不发光部分的黑度合成.
四、炉膛有效放热量与理论燃烧温度
炉膛有效放热量,也称入炉热量,是相应于1kg真正参与燃烧的 燃料所进入炉膛的热量,它计及了随它一起加进炉膛的其他 热量,即
解决关键
K
1 1
1
1
K
1
2
h 1 1 h 2
1
1
h 1 1 1 h 2
工业试验解决缺Βιβλιοθήκη 灰污系数值另外方法:有效系数
燃用固体燃料的错列管束,在烟气横向冲刷时,其灰污 系数与烟气的流速、管子的节距和直径以及烟气中灰粒 的分散度等因素有关。
锅炉本体热力计算11

qV B' Qnet,ar Vl kW / m3 ;qR B' Qnet ,ar R kW / m2
B’—每秒燃料消耗量,kg/s。
5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6.2 对流传热面传热计算
6.2.1基本方程式
以燃烧1kg燃料为计算基础: KHt kJ / kg 传热方程式: Qcr Bj ' 热平衡方程式: 烟气侧: Qrp (I 'I "I k0 ) kJ / kg 工质侧: Q D' (i"i' ) Q kJ / kg
式中
Fbi、χi —为某一区段的炉壁面积和其相应的有效角系数; Hff —对于覆盖有耐火层的水冷壁其辐射受热面面积; Fl—炉膛周界总面积,m2; R—火床面积,m2。 0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7.1.2炉膛传热的基本方程及炉膛黑度
火焰与炉壁之间的辐射换热量:
Qf Qhy Qby 0al H f (Th4 Tb4 ) (四次方温差公式)
炉膛系统黑度:室燃炉 层燃炉
al
al
1 1 ab (1 ah 1)
1 (1 ah )(1 ) 1 ab 1 (1 ah )(1 )
火床与炉壁面积之比: R Fbz
式中 Qhy —火焰有效辐射; Qby —炉壁有效辐射; ab —水冷壁的表面黑度,可取0.8; ah —火焰黑度。 Th —火焰的平均温度,K;T b —水冷壁表面温度,K。
3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6.1.5火焰平均温度及水冷壁管外积灰层表面温度
4 4(1n ) "4 n 火焰平均温度:Th Tll Tl
K K
n——燃烧工况对炉膛内火焰温度场的影响。
B’—每秒燃料消耗量,kg/s。
5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6.2 对流传热面传热计算
6.2.1基本方程式
以燃烧1kg燃料为计算基础: KHt kJ / kg 传热方程式: Qcr Bj ' 热平衡方程式: 烟气侧: Qrp (I 'I "I k0 ) kJ / kg 工质侧: Q D' (i"i' ) Q kJ / kg
式中
Fbi、χi —为某一区段的炉壁面积和其相应的有效角系数; Hff —对于覆盖有耐火层的水冷壁其辐射受热面面积; Fl—炉膛周界总面积,m2; R—火床面积,m2。 0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7.1.2炉膛传热的基本方程及炉膛黑度
火焰与炉壁之间的辐射换热量:
Qf Qhy Qby 0al H f (Th4 Tb4 ) (四次方温差公式)
炉膛系统黑度:室燃炉 层燃炉
al
al
1 1 ab (1 ah 1)
1 (1 ah )(1 ) 1 ab 1 (1 ah )(1 )
火床与炉壁面积之比: R Fbz
式中 Qhy —火焰有效辐射; Qby —炉壁有效辐射; ab —水冷壁的表面黑度,可取0.8; ah —火焰黑度。 Th —火焰的平均温度,K;T b —水冷壁表面温度,K。
3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
6.1.5火焰平均温度及水冷壁管外积灰层表面温度
4 4(1n ) "4 n 火焰平均温度:Th Tll Tl
K K
n——燃烧工况对炉膛内火焰温度场的影响。
锅炉原理 第11章锅炉热力计算

省煤器应吸热量
c Qeco Q f
θap2'
θeco2''
b
100 q4
tap2'
c c c (QR Qsc Qsh Qrh )
'' 高温级空预器 tap2 =tha
θap2''
蒸汽侧进口焓值i'
水蒸汽压力
蒸汽侧进口温度t’
传热温压
烟气和工质 进出口温度
对流放热系数 辐射放热系数
28
第三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能量平衡
5. 特殊问题
(1)带喷水减温的过热器
' D2i2 Dis i1'' D2 D
D1i1'' Dis D2i2 '
D1 D D2
影响因素
介质热容:热容大→变化缓慢
相变:温度不变→与流动方式无关 tlar tsma 纯顺流或逆流:对数平均温压 t t ln lar t sma
计算
交叉次数≥5,纯顺或纯逆
Δtlar/Δtsma≤1.7端差算术平均温压 Δtpar≥0.92 Δtcou顺流和逆流算术平均温压
交叉流或混合流:修正系数Δt=ψΔtcou
Q ef Q f f 100 q3 q4 q6 Qa 100 q4
0 0 Qa ( ''f f pcs ) I ha ( f pcs ) I ca
(6)平均比热容
VCav Q ef I ''f f Tth T f''
15
过热器、凝渣管、再热器、省煤器→传热面积=外表面积 管式空气预热器→平均管径计算→传热面积
c Qeco Q f
θap2'
θeco2''
b
100 q4
tap2'
c c c (QR Qsc Qsh Qrh )
'' 高温级空预器 tap2 =tha
θap2''
蒸汽侧进口焓值i'
水蒸汽压力
蒸汽侧进口温度t’
传热温压
烟气和工质 进出口温度
对流放热系数 辐射放热系数
28
第三节
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
能量平衡
5. 特殊问题
(1)带喷水减温的过热器
' D2i2 Dis i1'' D2 D
D1i1'' Dis D2i2 '
D1 D D2
影响因素
介质热容:热容大→变化缓慢
相变:温度不变→与流动方式无关 tlar tsma 纯顺流或逆流:对数平均温压 t t ln lar t sma
计算
交叉次数≥5,纯顺或纯逆
Δtlar/Δtsma≤1.7端差算术平均温压 Δtpar≥0.92 Δtcou顺流和逆流算术平均温压
交叉流或混合流:修正系数Δt=ψΔtcou
Q ef Q f f 100 q3 q4 q6 Qa 100 q4
0 0 Qa ( ''f f pcs ) I ha ( f pcs ) I ca
(6)平均比热容
VCav Q ef I ''f f Tth T f''
15
过热器、凝渣管、再热器、省煤器→传热面积=外表面积 管式空气预热器→平均管径计算→传热面积
锅炉本体热力计算11_2022年学习资料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6.3.2纵向冲刷管束时的对流放热系数-以-0.0232"prp4cc9-kW/m2 ℃-da-当量直径:-da-U-式中F一烟道流通截面积;U一湿周周长。-6.3.3横向一纵向混合冲刷管束时 传热系数-原则1烟气流量和流速可取整个管束的平均值;-2烟气速度按横向、纵向分算,再分别求出受热面的放热系 数,再按下式求整个管束的平均传热系数:-KH+K.H.-kW1m2.℃-Hi+H.-式中K、K,一分别为横 、纵向冲刷部分的传热系数:-H、H,一分别为横向、纵向冲刷部分的受热面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7.1.2炉膛传热的基本方程及炉膛黑度-火焰与炉壁之间的辐射换热量:-2-Cho-C =OoaHTh-Tip-四次方温差公式-炉膛系统黑度:室燃炉-1/a,+x1/a-1-层燃炉-la+-1 a1-p-1-1-a61-p-火床与炉壁面积之比:-P=R/Fv-式中Qy一火焰有效辐射;-Qby--炉壁 效辐射:-a,一水冷壁的表面黑度,可取0.8:-a—火焰黑度。-Th一火焰的平均温度,K;T。一水冷壁表面 度,K。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6.1.4炉膛有效放热量与理论燃烧温度-炉膛有效放热量Q,是指相应于1kg真正参与 烧的燃料所带入炉膛的热-量。-100-9-94-96+Q-kJ/kg-100-94-式中Q-燃烧需要的空气 进炉膛的热量。-理论燃烧温度:假定在绝热情况下将Q,作为烟气的理论焓而得到烟气-理论温度9。-9=-cpi T=9,+273-式中:V,一在a〃情况下每kg燃料燃烧后的烟气容积,Nmkg;-烟气从0℃到θ ,℃温度范 内的平均容积比热,kJNm3.℃。
七、锅炉本体热力计算-6.1.5火焰平均温度及水冷壁管外积灰层表面温度-火焰平均温度:T4=TT"K-一燃 工况对炉膛内火焰温度场的影响。-水冷壁管外积灰层表面温度:T,=ε q+Tb-式中Tb一水冷壁管金属壁温,K -&一管外积灰层热阻,一般取2.6m3.℃kW;-q一壁受热面辐射热流密度,-kW/m2;-B?一每秒计算 料量,kgS。-6.1.6炉膛换热计算-炉膛换热无因次方程式:B1,-8w-0-a,+m1-0,”1-日, -波尔茨曼准则o=-φ BV,cm-GoH T-火焰无因次温度一6,元-炉膛出口无因次温度-—0=-Tu
《锅炉热力计算方法》课件

影响因素
热平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燃料种类、燃烧方 式、锅炉设计、运行工况 等。
04
锅炉热力计算实例
实例一:小型锅炉热力计算
计算目的
计算过程
为小型锅炉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确保 其安全、高效运行。
根据给定的燃料特性、燃烧方式、锅炉结 构等参数,计算出锅炉的热效率、燃烧效 率、烟气温度等关键指标。
热效率计算方法
定义
01
热效率是指锅炉输出的热量与输入的热量之比,用于衡量锅炉
的能源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
02
热效率 = (锅炉输出热量 / 输入热量)× 100%。
影响因素
03
热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燃料种类、燃烧方式、锅炉设
计、运行工况等。
燃烧效率计算方法
01
02
03
定义
燃烧效率是指实际燃烧的 燃料量与理论燃烧的燃料 量之比,用于衡量燃烧过 程的完善程度。
计算结果
结论
通过计算,得出小型锅炉的热效率为85% ,燃烧效率为95%,烟气温度为150℃。
该小型锅炉设计合理,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实例二:中型锅炉热力计算
计算目的
为中型锅炉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 全性。
计算过程
根据给定的燃料特性、燃烧方式、锅炉结构等参数,采用 先进的热力计算方法,计算出锅炉的热效率、燃烧效率、 烟气温度等关键指标。
热力计算公式
热效率公式
热效率是衡量锅炉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热效率公式可 以计算出锅炉的热效率,从而评估锅炉的运行状况和能源利 用效率。
蒸汽参数计算公式
蒸汽参数如压力、温度等是锅炉运行的重要参数,通过蒸汽 参数计算公式可以确定蒸汽的产生和运行参数,为锅炉的稳 定运行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GI DT ST FT
% % % % % % % % % kJ/kg kcal/kg
℃ ℃ ℃
Qar,net,p Qar,net,p
% kcal/kg kcal/kg
igr
kJ/kg 由Pgr,tgr查表得
第2页 共6页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100.00 3823
100.00 3573
3435 3435
2 再热蒸汽进口焓 3 再热蒸汽出口焓 4 给水焓 5 排污水焓 6 锅炉实际耗煤量 7 锅炉计算耗煤量
四 理论空气量及理论烟气量 1 理论空气量 2 燃烧产物理论体积
3 理论烟气量 4 理论干烟气量
五 烟气量计算 1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量 ⑴ 空预器入口过剩空气系数 ⑵ 空预器漏风系数 ⑶ 空预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⑷ 空预器出口燃烧产物实际体积 ⑸ 空预器出口干烟气实际体积 ⑹ 空预器出口烟气量
t/h MPa(g)
℃ t/h MPa(g) MPa(g) ℃ ℃ ℃ MPa(g) MPa(g)
℃ ℃ ℃ ℃ ℃ kg/s kg/s kg/s
第1页 共6页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Bj
t/h Bj=Bg(1-q4)
3068.7 3551 1105.6 1615 137.05 136.37
3068.7 3551 1105.6 1615 147.93 147.19
燃烧计算(不投脱硫工况1)
符号 单位
公式或来源
Dgr Pgr tgr Dzr Pzrj Pzrc tzrj tzrc tgs Pgs Pqb ηpw ηg q4 αfh tkyⅠ" tkyⅡ" tpy tkyⅠ' tkyⅡ' GⅠ→Ⅱ GⅡ→烟 GⅠ→烟 αl △αl △αgr △αzr △αsm △Lky △Lc
每台空预器出口烟气量 ⑺ 空预器出口烟气比重 ⑻ 空预器出口干烟气量
2 除尘器进口处烟气量
燃烧计算(不投脱硫工况1)
izrj
kJ/kg 由Pzrj,tzrj查表得
izrc
kJ/kg 由Pzrc,tzrc查表得
igs
kJ/kg 由Pgs,tgs查表得
ipw
kJ/kg 由Pqb查表得
Bg
t/h Bg=(Dgr(igr-igs)+Dgr×ηpw×(ipw-igs)+Dzr(izrc-izrj))/(ηg×Qar,net,p)
三 燃料量计算 1 过热蒸汽焓
燃烧计算(不投脱硫工况1)
△αyd P P0 tlf
估取
kPa kPa
当海拔高度高于300m时对容积流量和速度做修正:P0/P P0取 固见定《值制,粉规程》第98页,本工程不用修正,因此取比值为1 (实际P提供
ρkr kg/Nm3
ρkl kg/Nm3
二 燃料特性 1 收到基水分 2 空干基水分 3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4 收到基灰分 5 收到基碳 6 收到基氢 7 收到基氧 8 收到基氮 9 收到基硫 10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11 哈氏可磨性系数 12 灰变形温度 13 灰软化温度 14 灰流动温度
验 算
成份总和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门得列也夫公式)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日本公式)
锅炉厂提供数据 暂取 暂取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估取 估取 估取 估取 估取 锅炉厂提供数据 估取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670 13.73 540 553.76 2.661 2.395 326.7 540 254.1 15.8 15.1 0.02 0.92 0.005
ρkg kg/Nm3
n
选用MPS磨5台(4+1运行)
0.01 102.1 102.1
20 27 1.285 1.306 1.293 4
0.01 102.1 102.1
20 27 1.285 1.306 1.293 5
Mt(Mar) Mad Vdaf Aar Car Har Oar Nar Sar
Qar,net,p
0 8.44 2.44 1.2 0.01 0.03 0.03 0.02 0.05 0.1
31 每十米钢烟道漏风系数 32 当地大气压 33 标准大气压 34 冷风温度 3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6 湿空气密度(高于100℃) 37 湿空气密度(低于100℃) 38 干空气密度 39 磨煤机运行台数
0.9 320 331 145 25 23
0 8.44 2.44 1.2 0.01 0.03 0.03 0.02 0.05 0.1
670 13.73 540 553.76 2.661 2.395 326.7 540 254.1 15.8 15.1 0.02 0.92 0.005
0.9 318 327 145 25 23
序号
名称
一 原始数据 1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2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3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4 再热器蒸汽流量 5 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6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7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 8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9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10 省煤器进口给水压力 11 汽包压力 12 锅炉排污率 13 锅炉效率 14 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 15 飞灰份额 16 空预器出口一次风温 17 空预器出口二次风温 18 空预器出口烟气温度(修正后) 19 空预器进口一次风温 20 空预器进口二次风温 21 空预器一次风至二次风漏风量 22 空预器二次风至烟气漏风量 23 空预器一次风至烟气漏风量 24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25 炉膛漏风系数 26 过热器漏风系数 27 再热器漏风系数 28 省煤器漏风系数 29 空预器漏风率 30 除尘器漏风率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9.53 2.66 46.11 35.95 41.92 2.83 8.64 0.62 0.51 14550 3480 60 1350 1390 1440
16.19 6.47 44.70 30.69 40.13 2.65 9.33 0.63 0.38 13480 3224 62 1240 1290 1350
% % % % % % % % % kJ/kg kcal/kg
℃ ℃ ℃
Qar,net,p Qar,net,p
% kcal/kg kcal/kg
igr
kJ/kg 由Pgr,tgr查表得
第2页 共6页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100.00 3823
100.00 3573
3435 3435
2 再热蒸汽进口焓 3 再热蒸汽出口焓 4 给水焓 5 排污水焓 6 锅炉实际耗煤量 7 锅炉计算耗煤量
四 理论空气量及理论烟气量 1 理论空气量 2 燃烧产物理论体积
3 理论烟气量 4 理论干烟气量
五 烟气量计算 1 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量 ⑴ 空预器入口过剩空气系数 ⑵ 空预器漏风系数 ⑶ 空预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⑷ 空预器出口燃烧产物实际体积 ⑸ 空预器出口干烟气实际体积 ⑹ 空预器出口烟气量
t/h MPa(g)
℃ t/h MPa(g) MPa(g) ℃ ℃ ℃ MPa(g) MPa(g)
℃ ℃ ℃ ℃ ℃ kg/s kg/s kg/s
第1页 共6页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Bj
t/h Bj=Bg(1-q4)
3068.7 3551 1105.6 1615 137.05 136.37
3068.7 3551 1105.6 1615 147.93 147.19
燃烧计算(不投脱硫工况1)
符号 单位
公式或来源
Dgr Pgr tgr Dzr Pzrj Pzrc tzrj tzrc tgs Pgs Pqb ηpw ηg q4 αfh tkyⅠ" tkyⅡ" tpy tkyⅠ' tkyⅡ' GⅠ→Ⅱ GⅡ→烟 GⅠ→烟 αl △αl △αgr △αzr △αsm △Lky △Lc
每台空预器出口烟气量 ⑺ 空预器出口烟气比重 ⑻ 空预器出口干烟气量
2 除尘器进口处烟气量
燃烧计算(不投脱硫工况1)
izrj
kJ/kg 由Pzrj,tzrj查表得
izrc
kJ/kg 由Pzrc,tzrc查表得
igs
kJ/kg 由Pgs,tgs查表得
ipw
kJ/kg 由Pqb查表得
Bg
t/h Bg=(Dgr(igr-igs)+Dgr×ηpw×(ipw-igs)+Dzr(izrc-izrj))/(ηg×Qar,net,p)
三 燃料量计算 1 过热蒸汽焓
燃烧计算(不投脱硫工况1)
△αyd P P0 tlf
估取
kPa kPa
当海拔高度高于300m时对容积流量和速度做修正:P0/P P0取 固见定《值制,粉规程》第98页,本工程不用修正,因此取比值为1 (实际P提供
ρkr kg/Nm3
ρkl kg/Nm3
二 燃料特性 1 收到基水分 2 空干基水分 3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4 收到基灰分 5 收到基碳 6 收到基氢 7 收到基氧 8 收到基氮 9 收到基硫 10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11 哈氏可磨性系数 12 灰变形温度 13 灰软化温度 14 灰流动温度
验 算
成份总和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门得列也夫公式)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日本公式)
锅炉厂提供数据 暂取 暂取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锅炉厂提供数据
估取 估取 估取 估取 估取 锅炉厂提供数据 估取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670 13.73 540 553.76 2.661 2.395 326.7 540 254.1 15.8 15.1 0.02 0.92 0.005
ρkg kg/Nm3
n
选用MPS磨5台(4+1运行)
0.01 102.1 102.1
20 27 1.285 1.306 1.293 4
0.01 102.1 102.1
20 27 1.285 1.306 1.293 5
Mt(Mar) Mad Vdaf Aar Car Har Oar Nar Sar
Qar,net,p
0 8.44 2.44 1.2 0.01 0.03 0.03 0.02 0.05 0.1
31 每十米钢烟道漏风系数 32 当地大气压 33 标准大气压 34 冷风温度 35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6 湿空气密度(高于100℃) 37 湿空气密度(低于100℃) 38 干空气密度 39 磨煤机运行台数
0.9 320 331 145 25 23
0 8.44 2.44 1.2 0.01 0.03 0.03 0.02 0.05 0.1
670 13.73 540 553.76 2.661 2.395 326.7 540 254.1 15.8 15.1 0.02 0.92 0.005
0.9 318 327 145 25 23
序号
名称
一 原始数据 1 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 2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3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4 再热器蒸汽流量 5 再热器进口蒸汽压力 6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7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 8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9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 10 省煤器进口给水压力 11 汽包压力 12 锅炉排污率 13 锅炉效率 14 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 15 飞灰份额 16 空预器出口一次风温 17 空预器出口二次风温 18 空预器出口烟气温度(修正后) 19 空预器进口一次风温 20 空预器进口二次风温 21 空预器一次风至二次风漏风量 22 空预器二次风至烟气漏风量 23 空预器一次风至烟气漏风量 24 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25 炉膛漏风系数 26 过热器漏风系数 27 再热器漏风系数 28 省煤器漏风系数 29 空预器漏风率 30 除尘器漏风率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电厂提供数据
9.53 2.66 46.11 35.95 41.92 2.83 8.64 0.62 0.51 14550 3480 60 1350 1390 1440
16.19 6.47 44.70 30.69 40.13 2.65 9.33 0.63 0.38 13480 3224 62 1240 1290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