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2次世界大战
九下部编历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雅尔塔会议 目的:为协调盟军行动,取
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时间: 内容:
1945年2月
⑴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 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⑵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⑶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波茨坦会晤 时间: 内容:
⑴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⑵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 促日本投降; 1945年7月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 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 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以 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 队。次日美、英对日宣战, 德、意也对美宣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几乎所有的 国家都陷入狂喜。 日本:庆祝成功偷袭 中国蒋介石说:“这就对了” 德国希特勒兴奋地说:“德国追 随日本,向美国宣战” 英国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 赢了” 苏联斯大林:“可以得到美国地 援助了” ——纪录片《天罚》解说词
二战的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 地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遭到袭击的珍珠港
罗斯福签署对日宣战书
中国抗日战争与二战关系
1941 年 12 月 8 日,美国国会以全票通过对日宣 战决议。同日,英国对日宣战。 9日,中国对日、德宣战。中国的抗日战争 是 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间 失
二战影响
6 6000 4万多 61 个 年 多万 亿美元 多 人
但是,以反法西 斯力量胜利而宣告结束 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拯 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 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 社会的进步。
九下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和练习

九下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和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二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的主要战场:东方主战场: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德国进攻北欧国家。
5月,进攻法国,意大利趁火打劫。
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进攻。
10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的转折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意义:《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二战的转折: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美英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雅尔塔会议:时间地点:1945年2月,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参加国及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会议主要内容: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参加对日作战。
波斯坦会晤:时间:1945年7月会晤国:美、英、苏主要内容: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斯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ppt(26张)

1942.11
1943.2
阿拉曼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1942.7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2
1943.7 墨索里尼倒台
1944.6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苏联 雅尔塔)
内容: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德国 ◆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南京 犹太 世界
部编历史教材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对欧洲的安排
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福煦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一、休而未止的战争
绥
靖
பைடு நூலகம்
中
立
二战序幕
亚洲战场
法西斯国家:
被侵略国家:
工业化强国、蓄谋已久、突然袭击
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丘吉尔 1940年 6月4日
我们将战斗到 底。……我们绝不投 降……拿出它所有一 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 放这个旧世界。
斯大林 1941年7月3日
红军、红海军和苏联 全体公民都应当捍卫每一 寸苏联国土,应当为保卫 我国的城市和乡村战斗到 最后一滴血。
1941年
1941年
1942年
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突袭苏联 日本偷袭珍珠港 《联合国家宣言》
法西斯对外侵略扩张战争
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
读图:从箭头走向判断,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呈现出怎样的态势? ——反法西斯力量在各地区先后发起反攻
太平洋战场转折点
1942.6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1张PPT)

相关事实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 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以后,由部 分原东北军、中共抗日游击队、农民暴动武装、 义勇军等组成。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 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艰苦斗争,牵制 七十六万日军,消灭十八万日伪军,表现了中华 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 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 省人民组织游击队,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对抗 日军。1932年春,满洲省委先后派共产党员杨君 武与省委军委书记杨林,到吉林省磐石县发展武 装力量,进行反日游击战争。在那里创建了磐石 工农义勇军,后来又派杨靖宇去领导这支队伍, 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德国根科学本技原术因仍:然高帝度国发主展,义其国经家济政潜力治仍经然济巨不大。平衡
——姚丽《二战全史》
材料二:大萧条……(使得)为裁军所做的种种尝试逐渐停止,让位于各
种大规模地重整军备的计划……因为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
还提直供了接就原业因机会:…经…济这大时正危在机积激聚化起来了的法武西器装斯备国迟家早的会得对到外使侵用,略但
问题导入
1945年,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强大 攻势下,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 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 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 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 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三个法西 斯轴心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日本 正式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 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 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曾经气焰 嚣张的法西斯是怎么一步步走向 灭亡的呢?从这次正义的反法西 斯战争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呢?
第13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熟知目标
教育目标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九下历史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优秀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 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 和世界霸权。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二: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 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耳曼人必须以战 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 土地”《。凡尔赛和约》加深了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材料三: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 趁势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材料四:绥靖政策是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 膨胀。 重要原因:绥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 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
二战的转折
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北 非战场的转折都在1942年到 1.德来国,法有西什斯在么法必西然斯原国因家呢中?占有重要地位, 来苏2.了德世德国军战界法事场反西是形法斯对势西战德的斯败国转促联法使折盟西法。斯的西的建斯主立集战,团场内迎部瓦解
(1)苏德战场:
标志: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月-1943.2月)(苏军VS德军)
墨索里尼暴尸米兰的广场
法 西 斯 分 子 : 罪 有 应 得 !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反攻)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 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 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 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 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25张)

战争的结束
波茨坦会议 时间: 1945年7月 参会国: 美英苏 内容: 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
1940年11月被轰炸的伦敦 圣保罗大教堂周围遭轰炸破坏 1940年6月23日,希特勒在埃 菲尔铁塔前为占领巴黎留影 被德军轰炸破坏的铁路车站 消防人员在轰炸后紧急灭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西线战场
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
1940年4月,进攻北欧的丹麦/ 挪威
1940年5月,进攻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
贰·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式的转折
标志 内容
转折1:
意义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背景 标志
内容 意义
意义
转折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 1942年7月— 1943年2月
背景
转折3: 中途岛战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先 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日军出动了8 艘航空母舰、11艘战死舰、80余艘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700 余架舰载机,于1942年6月4日发动进攻,结果日军4艘精锐 的航空母舰被击沉,损失了300余架飞机和大量训练有素的飞 行员。而美军仅损失了1艘航空母舰和100余架飞机。日本再 也不能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发生转折。
意义
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 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 欧洲大部分地区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 西太平洋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东方战场·中国战场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小男孩 长崎
广岛横尸遍野
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c.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 苏
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联 出
兵
雅尔塔会议承诺
苏联红军解放大连,受到民 众热烈欢迎。
叁·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4.二战的影响: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参战人口
10.5亿
作战区域面积
400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遭受沉重打击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随后扩充军队……欧洲战争策源地 形成。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后,日本统治者急不可耐地找寻转嫁经济 危机的道路。1936年,广田宏毅受命组阁……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
策源地。——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安全,对 法西斯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代价,满足 侵略者的欲望,避免自己卷入战争,同时企图祸水东引(引向苏联)的 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
杜 鲁 门
波茨坦会议三国首脑
叁·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3.二战结束:
1945年4月,苏军集中主力包围柏林进过 10多天的激烈战斗,苏军攻入德国国会大厦, 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 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胜利日)
德军元帅凯特尔在投降书上签字
朱可夫元帅在德国投降书上签字
2.波茨坦会议:
①召开 1945年7月,美、英、苏三 国的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
②内容
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精神,并以 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 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 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标志: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 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入侵波兰,采取轰炸机与装甲部队一体化战术,大批飞机连续轰炸后, 步兵乘势以坦克为先导,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波军防线,向波兰腹地推进
波兰不得不以骑兵抵抗德国的坦克等机械化部队
1945年8月6日,在广岛投掷“小男孩”原子弹后所出现的蘑菇云
1945年8月9日 原子弹“胖子”在日本长崎爆炸瞬间
(2)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影响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
德国空军空袭伦敦
丘吉尔来到被烧毁的下院辩论厅视察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
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丘吉尔 ——
在1940年5月就任首相时的演讲
(第二阶段) 4、苏德战争爆发:
(1)爆发: ①1941年6月,德军集结了550多万
1940年6月14日清晨,德军第四军的步兵师进占“不设防 城市”巴黎
1940年6月22日1,法国正式向德国投降;德 国元帅威廉•凯特尔与法国上将夏尔•安齐热上将签 署停战协议
(3)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抗战。(不列颠空战)
1940年7—10月,德军实施 “海狮计划”,对英国发动了猛 烈的空袭(不列颠空战)和潜艇 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英国军 民进行英勇抵抗,粉碎了希特勒 的企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3、欧洲西线战场
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5月, 德军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法国
马其诺 防线
二战初期, 德国闪击战 ,攻势凌厉,35天波兰 灭亡,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内征服挪威。 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 内征服荷兰,18天内 征5月服下比旬利,时德。军绕过法 国坚固的 “马其诺防 线”,侵入法国境内 ,39天内征服号称“ 欧洲最强陆军”的法
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之后 高兴得老泪往下淌。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好了! 我们总算赢了。”
6、中国战场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 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 的愤怒,全世界反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全民族抗 战开始,中国开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9年9月1日凌晨, 德军以“闪电战” 方式突袭波兰。波 兰的盟国英、法被 迫宣战。第二次世 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10月,希特勒华沙阅兵。
英法政府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 兰当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仓促应 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 兰政府于9月16日逃往国外。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 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 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 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以后又 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练习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o二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o二战的主要战场:东方主战场: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德国进攻北欧国家。
5月,进攻法国,意大利趁火打劫。
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进攻。
10月苏联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的转折o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意日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o《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意义:《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o二战的转折: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胜利,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3年9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美英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o雅尔塔会议:时间地点:1945年2月,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参加国及代表: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会议主要内容: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参加对日作战。
o波斯坦会晤:时间:1945年7月会晤国:美、英、苏主要内容: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斯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o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o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
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与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
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摧残! 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的方式
,执行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德军闪电式的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
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的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的出现。
图一 图二
设问:图一是发生于何时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图二反映了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提示:图一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图二是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归纳总结:二战爆发与主要战场
(1)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
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主要战场。
2.在学习上述图文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欧洲西线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况。
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结合二战爆发后主要战场的战况,理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历史意义。
设问:此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中、美、苏、英等国是如何走向联合的?
提示: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归纳总结:《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的历史作用。
材料展示: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
”
(1)毛泽东这番话是对苏德战场哪次战役的评价?运用史实佐证毛泽东对该战役的评价。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2)教师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历史意义。
提示: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诺曼底登陆”图片信息,讲述诺曼底登陆的概况。
【图解战役】
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认识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与影响。
设问:图片再现了哪一历史事件?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是谁?说说该事件的积极影响。
提示:雅尔塔会议;图片中前排左起的三位人物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归纳总结:教师指导学生采用分组形式自主学习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相关内容,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2.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德、日法西斯投降的史实,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设问:日本法西斯是何时投降的?为了加速日本投降,美、苏是如何对日本作战的?日本投降有何历史意义?
提示: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日本投降,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归纳总结:(1)法西斯投降
①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③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④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课堂总结
由于德、日、意三国结成了法西斯同盟,轴心国形成,加上法西斯蓄意发动战争,准备充分。
通过“闪电战”“偷袭战”等方式,在二战初期,法西斯侵略屡屡得手。
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促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从此,反法西斯国家协调作战、相互联合,最终战胜了法西斯。
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条理比较清晰,从七七事变、德国“闪电战”突袭波兰开始讲解战争的爆发,到德军进攻苏联,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可以说,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能够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中掌握知识,形成自己的态度与情感。
本节课有待改进的地方是给予学生问题讨论的时间尚不够充裕,学生尚没有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观点的碰撞比较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