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优质课件(含视频)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6张PPT)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期间,消灭的德军达150万,俘获德军2500名军 官,包括一名元帅200多名将军.
3.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 辛劳、眼泪和汗水。
——英国首相丘吉尔
1941年6月22日德军掉头向东,动用190个师,550万人, 坦克和装甲车3500多辆,飞机5000多架,向苏联发动大规 模的进攻。希特勒妄想用闪电战,在六个星期至两个月内击 败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不可一世,长驱直入,不到几 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苏联的大片领土。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 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 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
德国
意大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3、东线战事: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德国
莫斯科保卫战
匈牙利 罗马尼亚
莫斯科保卫战意的大胜利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保加利亚
4、太平洋战争爆发: 珍珠港事件
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
战争爆发;
》;
1937年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并 进攻南京,
1936年,进驻莱茵河东岸非
12月13日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军事区;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3月,德吞并捷克斯
洛伐克。
宣战后的法军
材料:德国在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而英 法拥有lOO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 势。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未经宣战,偷 袭美军基地珍珠港。
3.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 辛劳、眼泪和汗水。
——英国首相丘吉尔
1941年6月22日德军掉头向东,动用190个师,550万人, 坦克和装甲车3500多辆,飞机5000多架,向苏联发动大规 模的进攻。希特勒妄想用闪电战,在六个星期至两个月内击 败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不可一世,长驱直入,不到几 个月时间,德军便占领了苏联的大片领土。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 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 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
德国
意大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3、东线战事: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德国
莫斯科保卫战
匈牙利 罗马尼亚
莫斯科保卫战意的大胜利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保加利亚
4、太平洋战争爆发: 珍珠港事件
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
战争爆发;
》;
1937年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并 进攻南京,
1936年,进驻莱茵河东岸非
12月13日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军事区;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3月,德吞并捷克斯
洛伐克。
宣战后的法军
材料:德国在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而英 法拥有lOO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 势。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未经宣战,偷 袭美军基地珍珠港。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26张PPT)

苏军——开始战略进攻,并掌握了主动权。 德军——元气大伤,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德国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是欧洲战场的 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
妇
大 林
女 每一座们
格 楼房都也
勒 是一个拿
保 卫 战
碉苏堡军,士起武器
兵顽强保
地打击卫
敌军
城 市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
材料一:
探究: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德国的空军部队 “闪电战”的德国坦克波兰落后的骑兵
材 料 二 : 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策,以为希 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宣而不战” 。德波战争期间 , 法军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战。英国迟至10月间才派远征军 到法国。波兰孤军作战。 材料三: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的地区。
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1.给人类社会和 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材料二:
德国纽伦堡审判
日本东京审判
2.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 野心。
材料三: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在非洲, 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 独立年”。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绿色)的共达52个国家
胜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根本原因
利 原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 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 人民的相互支持)
因 3.各国军民英勇奋战。
......
二战的影响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60多个国家
德国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是欧洲战场的 转折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
妇
大 林
女 每一座们
格 楼房都也
勒 是一个拿
保 卫 战
碉苏堡军,士起武器
兵顽强保
地打击卫
敌军
城 市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
材料一:
探究: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德国的空军部队 “闪电战”的德国坦克波兰落后的骑兵
材 料 二 : 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策,以为希 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宣而不战” 。德波战争期间 , 法军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战。英国迟至10月间才派远征军 到法国。波兰孤军作战。 材料三: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的地区。
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1.给人类社会和 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材料二:
德国纽伦堡审判
日本东京审判
2.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 野心。
材料三: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在非洲, 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 独立年”。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绿色)的共达52个国家
胜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根本原因
利 原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 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 人民的相互支持)
因 3.各国军民英勇奋战。
......
二战的影响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60多个国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 日等法西斯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 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战场成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 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7 年 7 月 7 日 , 日 本 发 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战争开始。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 利。
1938年,德国吞并捷克 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1939年春,德国吞并整 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5年10月,意大 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5月,意大利占 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1936年7月,意大利 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 内战,西班牙法西斯政 权建立。
避免的方法:加强国际合作、协商;发展经济,促进世界向多极化方 向发展;发挥联合国的重要作用等。
开始 扩张 扩大
联合 转折 反攻 结束
欧洲战场 1939.9德国突袭波兰
德国在欧洲的扩张 1941.6德国突袭苏联
亚太战场 1931.9.18九一八事变
日本在亚太的扩张 1941.12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2.1《联合国家宣言》
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4.6诺曼底登陆
1942中途岛海战
1945年雅尔塔会议加速胜利 1945.5.8德国签署投降书
1945.9.2日本签署投降书
(2019·湖南衡阳)15.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观察 下图,①处填( )
A.诺曼底登陆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投降
(2019·江苏淮安)21.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 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年代尺反映的是(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9张PPT)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期间,消灭的德军达150万,俘获德军2500名军官,包括一名元帅200多名将军.
(2)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 先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四 艘航空舰被击沉,300多架飞机被炸,日本也不能发动 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也发生转折。
讨论:二战的胜利原因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胜 利 原 因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的联合和世 界人民的相互支持)(根本原因) 3、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4、各国人民英勇奋战。
下 一 页
二战给我们的启示: 1、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 2、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各种 挑战 4、对邪恶势力要坚决抵抗,绝不姑息纵容。 5、人民群众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 前进的的真正动力。
▲中国在毛泽东号召下,发起对日的最后一战。
8月15日日本 天皇裕仁以 广播《停战 诏书》的形 式,正式宣 布日本无条 件投降。
9月2日日本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 日本新任 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 降书上签字。 接受投降的同盟国 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 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 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 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 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 科中将等国的代表依次 签字
保加利亚
3、东线战事: 1941年6月22日苏 德战争爆发(大战扩大)
德国
莫斯科保卫战
匈牙利 罗马尼亚
意大利 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几个月内苏联丧失大 保加利亚 片国土。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
4、太平洋战争爆发: 珍珠港事件
(2)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1942年,美国的情报人员破译了日军的电报密码,预 先做好伏击,轰炸日本的飞机。战斗持续了一天,四 艘航空舰被击沉,300多架飞机被炸,日本也不能发动 大规模进攻,太平洋战场也发生转折。
讨论:二战的胜利原因 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胜 利 原 因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的联合和世 界人民的相互支持)(根本原因) 3、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4、各国人民英勇奋战。
下 一 页
二战给我们的启示: 1、珍爱和平 反对战争 2、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各种 挑战 4、对邪恶势力要坚决抵抗,绝不姑息纵容。 5、人民群众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 前进的的真正动力。
▲中国在毛泽东号召下,发起对日的最后一战。
8月15日日本 天皇裕仁以 广播《停战 诏书》的形 式,正式宣 布日本无条 件投降。
9月2日日本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 日本新任 外相重光葵和日本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 降书上签字。 接受投降的同盟国 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 克阿瑟上将,美国尼米 茨海军上将、中国徐永 昌将军、英国福莱塞海 军上将、苏联杰列维亚 科中将等国的代表依次 签字
保加利亚
3、东线战事: 1941年6月22日苏 德战争爆发(大战扩大)
德国
莫斯科保卫战
匈牙利 罗马尼亚
意大利 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几个月内苏联丧失大 保加利亚 片国土。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 可战胜”的神话。
4、太平洋战争爆发: 珍珠港事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31张PPT)

C.
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接连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
战略地位。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B.
阿拉曼战役 D.
1941年
B.
二战的转折
1942.7~1943.2 意大利投降 1943.9
1942.10~11
诺曼底登陆
1944.6~7
1942.7~1943.2
开19辟43.了9 欧洲第二战场
1942.10~11
雅尔塔会议 1945.2
英 、
美
、
丘吉尔
罗斯福
斯大林
苏 三
国
首
脑
在
雅
1.雅尔塔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 尔
2.参加雅尔塔会议的英、美、苏三国
塔 会
首脑分别是谁?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议
A. 意、德、日 B. 德、意、日
C. 日、德、意
D. 德、日、意
6.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 A.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B. 反帝反封建战争 C.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 D. 民族民主战争
互动探究(二)启示
打结的手枪
铸剑为犁
矗立在联合国 总部门前的这 两座雕塑反映 了世界人民怎 样的情怀?
珍爱和平 远离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2、1、1《联合国家宣言》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 二战转折点
反法西斯国家 的节节胜利 诺曼底登陆:1944.6,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知识目标: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雅尔塔会议的内容和影响。 3.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6张PPT)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 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 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 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 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到1939年时,我们当然有 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 1938年还是在1939年,实际上 我们从来无力抗拒这些国家的 合力夹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 以没有被击败,那只是因为当 我们进攻波兰时,在西部与23 个师德军对峙的将近110个师 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之故。
——斯大林
莫斯科
莫斯科保卫战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年12月7日,日本 海空军突袭美国在太平 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 平洋舰队。
珍珠港事件后美 国对日本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一战后的近20年,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 衡。德国随着军事、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 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 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积极作用:
进一步协调同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 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 步伐。
苏联参战的条件
1、维持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的现状; 2、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 3、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的优越权益; 4、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 5、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 6、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雅尔塔会议
消极作用:
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损害了弱小国家 的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一战 后美苏重新瓜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 新格局。
最后的胜利
欧洲战争结束: 意大利投降:1943.9 德国投降:1945.5.8 二战结束: 日本投降:1945.9.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到1939年时,我们当然有 力量摧毁波兰一国。但无论在 1938年还是在1939年,实际上 我们从来无力抗拒这些国家的 合力夹击。我们在1939年之所 以没有被击败,那只是因为当 我们进攻波兰时,在西部与23 个师德军对峙的将近110个师 英法军队完全没有动作之故。
——斯大林
莫斯科
莫斯科保卫战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1年12月7日,日本 海空军突袭美国在太平 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 平洋舰队。
珍珠港事件后美 国对日本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一战后的近20年,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 衡。德国随着军事、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 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 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积极作用:
进一步协调同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 行动,加速了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 步伐。
苏联参战的条件
1、维持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的现状; 2、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 3、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的优越权益; 4、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 5、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 6、千岛群岛交予苏联。
雅尔塔会议
消极作用:
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损害了弱小国家 的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一战 后美苏重新瓜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 新格局。
最后的胜利
欧洲战争结束: 意大利投降:1943.9 德国投降:1945.5.8 二战结束: 日本投降:1945.9.2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47张PPT)

的工厂
“俄国人不是人,而是 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 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 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 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 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 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 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 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 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 映红的巨大熔炉。”
—德国士兵的日记
柏林 诺曼底
斯大林格勒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 轴心国开始瓦解
1945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三位国家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内容: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德国 ◆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丘吉尔 罗斯福 斯大林
雅尔塔会议的影响
①积极:进一步协调行动,加速了反法西斯的胜利。 ②消极:体现大国强权,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 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 苏争霸的新格局。雅尔塔体系
材料二直:接经原济因危:机19激29化~了19社33会年阶经级济矛大盾危,机法的西打斯击势下力,趁德势国发、展壮 大对内日独本裁走统上治法对西外斯侵道略路扩,张形。成欧洲、亚洲两大战争策源
地。
材料三:历法史国原元因帅:凡福尔煦赛在—听华到盛《顿凡体尔系赛加和深约了》各签国字之的间消的息矛后盾说,: “这不是埋和下平了,战这争是的2祸0年根的。休战”。 材料四重加:要速绥原了靖因 战政: 争策西 的是方 爆法大 发西国 。斯(国英家、得法寸)进实尺行侵绥略靖野政心策日,益膨胀。
克
的精神,并以中莱门、美、英三 国的名义发表了特敦促日本投 降的《波茨坦公理查德告》,公告 重申《开罗宣言艾》的条件必 须实施(日本所德礼窃据的中国 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 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 国)
人教部编版九下历史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共30张PPT)

6、反攻:诺曼底登陆(1944年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战役, 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 之中。
霸王计划
雅尔塔会议
时间:1945年2月 参加人员:英国丘吉尔、美国罗斯福、苏联斯大林 会议内容:
①三国分区占领 德国;
②苏联同意在欧 洲战争结束后三 个月内参加对日 作战;
丘吉尔 罗斯福 斯大林
中……至于我,没有
别的1,0月我,只希有热特血勒、 辛献取劳 给消、 大入眼 家侵泪。英和”国汗计水贡划。
丘吉尔
占领东南欧
至1941年6 月,德国先后 控制、侵占了 东南欧阿尔巴 尼亚、罗马尼 亚、匈牙利、 保加利亚、希 腊五国。
“
2、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
巴 巴 罗 萨 计 划 ”
德国进攻北欧、西欧1940年4、5月
二战初期, 德国闪击战,攻势 凌厉,35天波兰灭亡,4小时 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
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内征服 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
荷兰
敦刻尔克
比利时 卢森堡
马奇诺防线
5月下旬,德军绕过法国坚固 的 “马奇诺防线”,侵入法 国境内直逼英吉利海峡,把 40多万英、法军队追逼到一 块三角地带。英、法动员了 大批船只,经9昼夜苦战,才 把近34万士兵撤入英国。这 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敦刻尔 克大撤退”。 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 军”的法国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 的神话。
苏联虽大, 但已没有地 方可退,后 面就是斯大 林,就是莫
斯科。
3、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 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 模。
“虎!虎!虎!”
美国:8所战舰无一幸免,其它舰只10 艘被毁,3500名美军丧生,188架飞 机化为废铁一堆,其中绝大部分被毁 于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斯福新政 摆脱危机,巩固资本主义
德意日法西斯独裁统治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战争全面爆发前的日本、德国扩张
1931年 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1933年,成为世界大战的欧洲策
1936年成为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 源地;
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 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
战争爆发;
1936年,进驻莱茵河东岸非军事
1937年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并 区;
进攻南京,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2月13日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1939年3月,德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至此,法西斯集团掀起的战争已经席卷五亿人口,蔓延欧、亚 、非三洲土地。然而,以英法为首的主要国家依然姑息养奸,采 取绥靖政策。企图牺牲小国利益,换取自身和平。
合作探究
3.战争持续扩大-法国投降
1940年
英国
荷 兰
比利时
巴黎 被占领
马其诺防区
色当
法国沦 陷 法国
1940年6月, 德军绕过马其诺 防线,进入法国。
德国
戴高乐将军流亡到 英国,领导“自由法 国”运动。
法国 沦陷
合作探究
德国攻占巴黎
德军从博物馆破墙取出福煦车厢
合作探究
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 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 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一战结束。
太平洋战场
合作探究
3.战争争持续扩大-德国侵略欧洲多国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马奇诺防线
二战初期, 德国闪击战,攻 势凌厉,35天波兰灭亡,4小时 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
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内征服 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
5月下旬,德军绕过法国坚固 的 “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 内,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 军”的法国。 11天征服南斯拉夫, 56天征服希腊。欧洲大陆基本沦陷。
讨论:上述三种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合作探究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具
体
原
因
: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严重的经济危机 引起政治危机,德日意建立法西斯专政,
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2、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 的侵略气焰。
合作探究
绥靖政策
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奇怪战争”
合作探究
二战的主要战场
1937 七七事变后,在中国 开辟了二战的东方主战场
亚洲•日本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欧洲•德国 1938年,吞并奥地利; 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标志: 德国突袭波兰 英法被迫宣战
全 面 爆 发
二战的主战场: 欧洲西线、 北非战场、 苏德战场、
1、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维 护本国利益。 2、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3、谈战色变: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受一战 影响,各国反战情绪高涨
合作探究
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
思考:慕尼黑阴谋有什么恶劣的影响?
影响: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使法 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 胀;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改变 了欧洲格局,加速大战的爆发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合作探究
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 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
2、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_闪___电__战__”
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合作探究
德国突袭波兰
3日英国和 英 法国被迫对德
学习目标
目标1:知道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了解苏德战争、太 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知道在亚洲战场,中国牵制大 部分日本陆军,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2:了解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的转折点,通过分 析其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标3:知道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理解为取得二战 根本胜利,不同性质的国家之间的合作。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社 会 主
动义 荡 与 变 革资
本 主 义
建立
二月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十月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探索
列宁 新经济政策(1921年)
斯大林
一流工业强国1937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开始)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 系”(战后新秩序)
经济危机
1940年6月22日,德、法在贡比涅 森林的火车车厢里签署《贡比涅停战 协定》,法国投降。
合作探究 3.战争持续扩大-德对英作战
不列颠空战
1940年秋德国集结各种作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 战飞机2500余架,投弹量6
合作探究
轴心国集团建立
19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 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法西斯同盟。1940年 9月,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统称“三国轴心条约”,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又称轴心国集团。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重点:二战的进程和影响
难点:二战胜利的原因。
目录
1
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2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3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的结束
合作探究
法西斯独裁者
东条英机
墨索里尼
希特勒
合作探究
德意日法西斯要对外扩张,进行殖民侵略以转 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墨索里尼:意大利要重现罗马帝国昔日荣耀。 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 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 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得日本在满洲和蒙古 的权利和特权。 德国希特勒: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而是靠一把巨大的剑, 使被蹂躏的地区回到共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宣战
国
法 国
标志二战 全面爆发
德
波兰
国
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苏击波兰联。
希 腊Βιβλιοθήκη 合作探究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
2、军事落后: 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1、英法:“静坐战争”
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东方战线”, 派兵占领波兰东部。
合作探究
战争爆发-波兰战争中的“奇怪战争”
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 策,以为希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 宣而不战。在德国西部边境,英法 联军并没有采取重大军事行动,出 现“奇怪战争”。不仅使英法坐失 战机,也为日后法国惨败埋下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