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课件-复习内容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全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全套

结果
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的。
(1)都是学习西方技术。 相同点 (2)目的都是富国强兵。
(3)都是为了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改革。 改革要善于学习要保证。
考点 3:美国内战(九下第 3 课 P10-13)[2020·邵阳 16,湘潭 32(2), 益阳 29(3),衡阳 16,郴州 13]
意义 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 造了条件。
考点 4:日本明治维新(九下第 4 课 P14-16)[2020·怀化 10,益阳 27, 郴州 24(2),长沙 10]
考纲要求: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
发展中的作用。
19 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推行锁国政策, 国内
到壮烈牺牲。
(1)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 民族意识 的觉醒。
影响
(2)这次起义也是 19 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章西女王
【关联速记】印度民族大起义时期,中国发生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 2:俄国的改革(九下第 2 课 P6-9)[2020·湘潭 33(1),益阳 32 (1),张家界 23]
他们饱受虐待,被随意买卖,不堪忍受的农奴发动了一千多次起义;1853
—1856 年,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败于土耳其。面对严重的内外危机,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C )
A.实行罗斯福新政
B.实行苏俄新经济政策
C.废除农奴制改革
D.实行明治维新
命题点 2:美国内战
3.(2020·郴州)“1863 年元月 1 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
考纲要求:知道《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复习
命前的俄国(二月革命及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战争政策)、十
月革命的发生原因、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
2.了解《和平法令》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措施和十月革命意义; 3.通过对十月革命爆发原因和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材料展示
1914—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 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 于战争,400多万伤残。
概况
性质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把社会主义的理论由理想变成现实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特征 意义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背景
列宁
措施 内容 成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引发严 重的社会危机 特点: 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把社会主 义同市场、 ①粮食税②实行自由贸易 商品货币关 ③允许外国资本和私营企业经营 系和资本主 使苏联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义直接联系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起来
影响
美国受益最大;中国受伤最重;日本受限最多。
结果
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远东(东亚)和太平洋的 国际新秩序。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背景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1917.11
一战激化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领导者 地点 政党 政权 列宁 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 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联系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国内五 四运动。
概况
华 盛 顿 会 议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复习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复习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复习课件系统梳理了自远古人类起源至1500年地理大发现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课件详细列举了古代亚洲的政治制度,如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与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并深入解析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与意义。同时,课件也全面介绍了古代欧洲的政治制度,包括古希腊的城邦与伯里克利改革,罗马的扩张与《十二铜表法》,以及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封君封臣制度。此外,拜占庭帝国的法典编纂与欧洲早期大学的兴起等内容也得到了详尽阐述。在文化方面,课件重点突出了古埃及的金字塔与象形文字,古印度的佛教与计数法,以及阿拉伯帝国在数学、医学、文学等方面的卓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献。通过这份复习课件,学生们能够全面回顾并巩固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的重点知识,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6单元复习课件(全)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1-6单元复习课件(全)
加北方军队。 (2)影响: 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 上的被动局面。
6、结果/结束:__1_8_6__5 年,南北战争以______北胜利方告终,避免了
美国分裂。
2020/12/24
目标导学二:内战爆发
178、6林5 肯被刺:林肯
(1)被刺: _______年,_______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 (2)评价(林肯的贡献):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
人民衷心的爱戴与南景仰北,战成争为美实国质历上史是上的美著国名历总统史。上第二次资 8、性质/实质: 产阶级革命。
2020/12/24
1、原二因、: 废除农奴制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2、时间及改革者: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改革内容: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 须出钱赎买。
4、改革的意义: 1)积极:①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 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020/12/24
2、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 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时间: 18世纪初
(3)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日),史称彼得一世后世尊
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称其为彼得大帝俄罗斯帝国 首位皇帝(1721年11月2
2020/12/24
目标导学二:内战爆发
1、根本原因: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
2、导火线(直接原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第二单元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17-
知识点2 城市化 3.背景: 工业革命 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 4.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改善。一些基础设施建立起来。随着城市的发 展,人们的 生活方式 也在发生着变化。 知识点3 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5.主要表现: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环境污染 严重,社会 贫富分化 加剧。 6.主要影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广 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 社会矛盾 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课后巩固提升
-12-
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 )18世纪70年代,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改正:“18世纪”改为“19世纪” 【×】( 2 )德国发明家成功研制了耐用的白炽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 改正:“德国”改为“美国” 【√】( 3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促进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改正: 【×】( 4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火药。 改正:“火药”改为“现代炸药”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自主预习 课堂基础达标 课后巩固提升
-3-
知识点2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4.内燃机的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 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解决 了 交通运输 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5.汽车的发明:德国人 本茨 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 使用 流水线 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使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 通工具。 6.内燃机发明的意义: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发动机的汽车、 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课件

建设
合)
经济上: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政治上:1936年新宪法
符 合 国
政治上:1922成立苏
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情

改革 赫、勃、戈 没有改变僵化的苏联模式 解体:1991年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历史
项目 时间
独立战争 1775-1783
南北战争 1861-1865
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南方奴隶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① 原有的工业基础;
① 积极开阔世界市场;
②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③ 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② 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④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③ 革新生产技术。
⑤ 联合发展(1967欧共体——1993欧盟 ④ 采取以全球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日)本崛起的原因(措施):
日本崛起具体表现:
① 美国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颁布“和平宪法”;
华 盛




美苏关系:冷战 冷战信号: 铁幕演说
开始标志: 杜鲁门主义出台
具体表现: 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 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
军事方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典型事件: 德国分裂(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二、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后——今)
特点 1.和平发展是主题;2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不断;
发展现状:一超多强
三、表现 1.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增长; 3.跨国公司影响增大;4.1995世贸组织成立
四、障碍 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
称谓 人物 国家
贡献/代表作
科学 家
文学 巨匠
音乐 美术 大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一 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二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 的改革与发展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 专题三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提示:所有习题在幻灯播放状态都显示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3页 0102页 0162页 0187页 0213页 0261页 0301页 0303页 0355页 0413页 0461页 0492页 0521页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3课 美国内战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美国内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 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革命的方式不同
俄国的方式 中国的方式
革命结果与指导 理论相同 您的启示:
结果与标志
指导理论
第一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填空题: 1. ___年3月,俄国爆发了“__________”,推翻了 _______________统治。之后,俄国建立了_______________临时 政府,它与革命中建立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存在, _______________掌握着主要权力。 2._______年___ 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___________ 的方针。 ____月___日晚,列宁秘密来到__________的起义总指挥部—— ______________,领导起义。____月___日,起义取得胜利。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 苏维埃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主席。 4.苏维埃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 地,分配给______耕种。 5.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______________迁到 ____________。 6.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___________革命。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__国家由此诞生。它 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_的统治,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发展,鼓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
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 农民耕种; 同德国和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1920年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历史意义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争。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三、识图题: 观察右图,回答: 1.被列宁从地球上清扫走的应有哪些人? 2.由此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四、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 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已完成。“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 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 “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回答: (1)列宁所说的“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 级手里”指的是哪次斗争? (2)哪次斗争“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3)布尔什维克党完成“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手中”的任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二、选择题: 1.俄国十月革命的纪念日是 ( ) A.10月1日 B.10月7日 C.11月6日 D.11月7日 2.俄国二月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 )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C.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二月革命后,掌握着主要权力的是 ( ) A.沙皇专制政府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D.人民委员会 4.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 A.巴黎公社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5.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是 ( ) A. 冬宫 B.克里姆林宫 C. 皇宫 D.斯莫尔尼宫 6.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往 ( ) A. 列宁格勒 B.基辅 C. 莫斯科 D.圣彼得堡 7.十月革命的性质是 ( ) A. 资产阶级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解放运动 8.1917年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的方针是 ( A.武装起义 B.示威游行 C.和平夺权 D.退出一战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月革命 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十月革命
苏联社 会主义 道路的 探索 时间: 背景: 过程: 结果: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 立 两个第一:性质、诞生 意义: 打击了谁 推动了、鼓舞了
一、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 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③出现两政权并存: 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 统治。
P2-3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
Hale Waihona Puke 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 革命胜利,建立 世界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
时 间 领导阶级 性 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沙皇专制统 治,形成两个政权 并存的局面
革命任务 结 果
•☆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 革命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及著 作。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 国近代史上在十月革命直接影响下发生:五四运动、中共 成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毛泽东说“走俄国人的路”是何意?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 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走俄国的路”指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中俄两国的革命 道路不同。俄国是中心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中国则是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权城市政权的道路。 由于两国不同 的国情。 •启示:无论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 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对马列主义要灵活运用,而不能 生搬硬套。
十月革命
时 间:1917年11月6日 领导人:列宁 结 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 农民的苏维埃政府。 性 特 政 质:社会主义革命 征:在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权: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 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主席。
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
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