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联绝对

合集下载

千古绝对对联大全

千古绝对对联大全

千古绝对对联1、上联:一卷诗书满腹才华,试问天下谁为王者。

下联:万丈豪情千秋伟业,敢对苍穹我是英雄。

2、上联:同历史留名,百将长赢千古颂。

下联:为芳春起舞,万花更映一山红。

3、上联:绝顶临虚,入目千山皆拜我。

下联:长亭坐晚,回头万叶尽披红。

4、上联:万物为书,两行作课,对天对地对民众。

下联:千期送宝,廿载传音,联古联今联未来。

5、上联:碧水蓝天,一览无余,得名士赞千载悠悠,重临风光依旧。

下联:皇宫后土,五行皆备,有祖先凭四方浩浩,写就经典常存。

6、上联:对地对天,对出妙语千般秀。

下联:联今联古,联就新程万里春。

7、上联: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

下联:联今联古,古今无事不成联。

8、上联:有声有色,须臾间臣忠子孝,立千秋功业。

下联:似真似假,咫尺地南征北战,定万里江山。

9、上联:世上无双,独据江东凭一险。

下联:隆中有对,三分天下各千秋。

10、上联:唯此莲花,千古灵根连帝脉。

下联:果然国器,一门德业傲尘寰。

11、上联:绝国建殊勋,当年魏绛和戌,直以苦心维大局。

下联:通门联世好,几日荆州识面,何图一见便千秋。

12、上联:千万里江山,放眼远观,楹联红火东南西北。

下联:三十年岁月,与时俱进,学会辉煌春夏秋冬。

13、上联:纵目临皋,流光水月齐千古。

下联:驰怀遗爱,滴翠湖山共一楼。

14、上联:联艳九州,四海三江皆有对。

下联:梅开五度,万紫千红总是春。

15、上联:珍一面缘,国学凌空犹射斗。

下联:洒两行泪,对联失柱总伤心。

16、上联:三载耕耘,联古联今联世界。

下联:四时陶醉,对天对地对都城。

17、上联:绝顶临虚,入目千山皆拜我。

下联:层峦叠翠,比肩万树共参天。

18、上联:各领一方,鼓乐笙歌闻对岸。

下联:全归天下,文坛联苑作当家。

19、上联:功业莫须论,只两疏回天,陆相大名垂宇宙。

下联:哀荣真备至,享千秋专祠,阳明绝学重东南。

20、上联:千古延今,今古柳州端正好。

下联:百川汇海,海川家具满庭芳。

21、上联:回首觅前踪,最难忘群贤共识、吟纛高悬,对苑繁荣臻妙境。

千古绝对“烟锁池塘柳”等史上最新最佳绝对

千古绝对“烟锁池塘柳”等史上最新最佳绝对

千古绝对“烟锁池塘柳”等史上最新最佳绝对对联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对联特别讲究寓意连贯,立意优美,字词性、平仄声对仗工整,音律押韵,句字完美,好文章要有篇还要有句才完美,同样好对联要有句还要有字才完美。

自古以来,众多先贤留下了非常多优美完整的对联,近现代文人墨客也继承传承下来很多优秀的对联,历史疑难绝对是其中精粹,很多已经有了非常完美的对句,同时也发现部分疑难绝对尚无俱佳完整的对句,有些已经几百年无绝佳对句,成为真正的千古绝对了;有些已有的应对联虽然比较优秀了,但从全面分析,还是没有达到绝句绝对的完美完整,现本文仅对尚无完美对句的千古疑难绝对进行试对和简单评价分析,所有评价分析只代表个人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各位参考评价,望各位指正。

1、烟锁池塘柳;桃燃锦江堤。

焰铺汉地桥。

(本人所对)上联“烟锁池塘柳”正是有句有字非常完美的妙句,寓意意境非常好,几百年来已经有无数的应对联了,目前没有特别工整、完整、完美的绝对,“桃燃锦江堤”应该是众多应对联中最好的对句了,寓意意境也非常优美,“燃”字和“锁”字也有异曲同工的点睛之妙,但是整句的平仄声、五行的顺序等还不完全对仗工整,特别是“池塘”这个名词是由两个单字名词组成的泛义名词,而“锦江”是一个特定名词,以特定名词对泛指名词是对联的大忌,本上联的主要难度在于五行偏旁、“烟”和“池塘”是泛指名词,“锁”字的点睛之妙,以及整句构成的一种迷蒙幽深的静美画面。

我的对句“焰铺汉地桥”,应该是目前的绝对了,第一,五行偏旁顺序及方位与出句完全对应;第二,“焰”也是一个泛义名词,可以是灯、烟花、火等的光焰、光华、辉光、光亮的泛指名词;“汉地”也是一个泛义名词,最初是指古代汉国之地,后面发展成为九州之地,汉地九州词组由此而来,也就是华夏之地之国,而且桥梁更是凝聚和连接华夏大地的纽带;第三,平仄声完全对仗工整;第四,“铺”和“桥”有非常密切关联性,与灯焰、烟花焰相结合可以起到点睛之字的作用,每当夜幕降临,华夏大地上的每座桥梁灯火辉煌似光铺之桥,重大节假日时烟花绽放又成为彩焰之桥,构成强大、繁荣、辉煌的大国景象,整句立意意境大气磅礴,璀璨艳丽,与上联的迷蒙幽深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景象。

对联中的古今对与绝对

对联中的古今对与绝对

对联中的古今对与绝对朱英贵(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23期)对联中的古今对和绝对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说的相类似的联语现象。

所谓“古今对”,其实就是前人的某个绝妙出句在当时未能得到满意的对句而由后人完成对句的对联,也可称之为“续对”。

而所谓“古”与“今”也未见得出句者就一定是古人,对句者就一定是今人,只要出句与对句不是同时发生的即可,因此“古今对”在本质上是属于“先后对”或者“历时对”。

所谓“绝对”,本是指因为难以满足出句苛刻的条件而一时无力应对的联语。

那么,这类不好对的联语,如果有人能够完美应对,那就是一副绝妙之对;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对句,那就成了孤单不偶的绝断之对。

也就是说,“绝对”有双重含义:一是“绝”字有绝妙、独特、不一般的意思,即对得绝佳完美的“绝妙”的对联;二是“绝”字有断绝、无解、对不上的意思,即对不起或者对不好的“绝应”的对联。

再通俗点说,“绝对”要么是妙不可言的佳对,要么是无人能对或者难以对好的遗存单句。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今对多为绝妙之对,故也可称之为前一种意义的“绝对”;而有的绝妙之对,出句一时无解,甚至于数十数百年后仍无满意的对句,也就成了无法完工的“古今对”。

本文将例释一些广为传诵的古今对与绝对。

一、有口皆碑的“古今对”例1:李调元妙解下联半边山,半条路,半溪流水半溪涸;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据传清代戏曲理论家与诗人四川罗江人李调元任广东学政时,曾与几位广东幕友郊游,幕友想测试一下李调元的才华,便领他来到一块石碑旁。

一位幕友说:宋代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曾经到此游玩。

佛印曾见景生情随口吟出一句上联:“半边山,半条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苏轼却一时对不出下联,日后为此十分遗憾,便专门请人在此立了石碑,刻上了这一上联出句,留待后人续对下联。

这时另一位幕友紧接着说,学政才思敏捷,又跟苏东坡同为蜀中人,理当为此完成对句。

李调元知道他们是想试探自己的才学,便看了看石碑,略略沉思说道:苏学士早就把下联写在石碑上了,何必要我前来献丑?稍候片刻见众幕友面面相觑,不得要领,李调元才慢条斯理地说出下联对句:“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对联常用术语

对联常用术语

对联常用术语什么叫绝对?绝对又称为片玉。

对联中所谓的“绝对”一般有两重意思:一、指对联的技巧、用词之高妙达到空前绝后,甚人叹绝。

二、因联句奇巧、新颖、难度大而长时间无人对出的出句,常被称为绝对或片玉。

如: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逐格亮(谐音镶嵌复姓人名:诸葛亮,字孔明。

)30.什么叫合壁?或称“双壁”,指将“绝对”即“片玉”之联对上。

各位朋友谁如果能将一个或多个片玉给它合璧了,你在楹联界也就大名鼎鼎了!31.对联中重复用字有什么规则?如果上联(或出句)重复使用某个字时,下联(或对句)必须在相同位置重复使用另外一个字。

例:春风吹来春气象,好曲奏出好风光(上联重复“春”,下联在相同位置重复“好”)。

32.什么叫叠字、连珠?叠字、连珠是指对联里重复用字。

例:风风雨雨为人民终身奋斗,山山水水留足迹风范长存(“风、雨,山、水”称之为叠字或连珠)。

33.什么叫意节?意节是指对联中词语的意义单位。

如:天地/低昂/龙虎/气,雌雄/争战/帝王/才。

(各意节用斜线隔开)34.什么叫对联的意境?简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意境也称境界,是中国独有的一个诗学和美学术语。

35.什么叫句眼?句眼是指一句诗、词、曲、赋、联中的最精当的,起到画龙点睛,盘活意境的字。

36.什么叫领字?对联长句,尤其长联长句中用以引领下文的字词,一般可以点断,字数在1—3之间;原为从词曲中使用的。

如:此处有清风朗月,其人如劲柏苍松。

(按古韵,柏,入声)“此处有”和“其人如”即为领字。

37.什么叫四声?汉语读音四个层次的声调读法,有“古韵”与“今声”两种分法,四声与平仄关系密切,平仄包括了四声。

38.何为今音?所谓今音,就是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中的发音,即现代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又作第一、二、三、四声)四个声调读法为今音,它有一二三四声和轻声。

最难的对子大全

最难的对子大全

最难的对子大全
对联讲究平仄相合,音调和谐,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中国有很多难联,你们知道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最难的对子大全,供大家阅读!
最难的对子大全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行行行行行行行
长长长长长长长
上联读音:杭行杭行杭杭行。

下联读音:长涨长涨长长涨。

乐乐乐乐乐乐乐
朝朝朝朝朝朝朝
精选最难的对子大全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例运少有余财
公一豌婆一豌姑姑嫂嫂合一豌
新三年旧三年补补衲衲又三年
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
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
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
狼生毫毫扎笔写出锦绣文章传天下
红面关黑面张白面子龙面面护着刘先生
奸心曹雄心瑜阴心董卓心心夺取汉江山
高矮子肩长短棍赶黑黄牯至小田犁大丘
细大嫂寻新破布做乾湿鞋去下屋赔上亲
东庙阚西厢房东西两厢门户相对方敢并坐
南京河北京城南北双京水土并分可成霸业最难的精彩对子大全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
身轻担重轻挑重
脚短路长短走长
船漏漏满锅漏干
灯吹吹灭火吹燃
酒客酒楼同醉酒
讨人讨画好吟诗
鸡蛋无盐真淡蛋
猪肠未切好长肠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玉头起芋头芋头枯玉头哭
和尚游河上河上幽和尚忧
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
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
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幽柏玲珑浓荫送秋残
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

古今绝对赏析

古今绝对赏析

古今绝对赏析古今绝对赏析作者:佚名| 发布: 2008-07-06 | 来源:情诗网| 编辑:极光| 查看: 5981次妙到极点始称绝。

一副楹联,若采用了一种或几种艺术,使之具有一定的特色,从而给读者以巧妙新奇之感,这样的楹联,称之为“巧对”或“妙联”。

若巧妙到出联极难应对,或对句达到了无与伦比且令人叫绝的地步,甚或对句根本对不出,这样的楹联,可称之为“绝对”或“绝联”。

古往今来,所谓绝联为数不少,但真正叫绝的却不多。

绝联有:传说中的名绝联、有案可查的名绝联、至今迄无对句的绝联及已有对句的绝联等几种。

传说,宋代大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某日由九江乘船往苏杭而去,水上遇一驾船少年。

那少年出一上联要黄应对。

其上联为:驾一叶扁舟,荡两片桨,支三四片蓬,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这副上联,用尽了从一到十的所有数,又要求下联在相应的位置上也要用数,且不论反顺,不得有一字相重,还要排列有序,何其难也!黄庭坚乃一代才人,当时冥思苦想半晌亦难以对出,后人虽多有攀附应对者,但完全合乎上联要求的对句尚未出现。

实际上,此联实属“对句根本无法对出”的绝联。

现己对出者,均为不尽符合要求的,虽有正式刊出,亦尚嫌欠工。

民国初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随之而来的是军阀割据,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国势日颓。

有人据此题一上联: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此联巧妙地兼用了借代、重言,绞链诸技巧方法,且指事寓意十分恰切,越是细细品味,越是令人叫绝。

孙中山是广东香山人,故曰“山”,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故曰“城”,黎元洪是湖北黄陂人,故曰“陂”,冯国璋是河北河间人,故曰“河”,徐世昌是江苏东海人,故曰“海”,这样把中华民国几任总统,来个“以地代人”,贯穿入联,结果,地势由高到低,“每况愈下”。

而作者的本意恰在表示几任总统执政时的政治状况,也是因好变坏,“每况愈下”的。

此联另一绝妙处在于,所叙各总统执政时间先后排列,恰与各自籍贯地名高低顺序切合。

史上千古绝对臣妾对不上你会么经典对联大集锦不服来战

史上千古绝对臣妾对不上你会么经典对联大集锦不服来战

史上千古绝对臣妾对不上你会么经典对联大集锦不服来战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创作出了一大批千古绝对,令人拍手叫绝,有的至今也无人对出,留下千古遗憾。

经典的对联读之令人甘之如饴,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陶醉感。

考考下面这些千古绝对看看你能对的上来吗?据说,很对至今也无人敢应战,你服不服,不服来战吧。

上联:烟沿艳檐烟燕眼。

请对下联。

这个对联至今还无人能很好对出呢,你有木有千古绝配呢?关于对联的来历是这样的:相传在清朝末年,一个人在门口生火做饭,烧柴禾产生的烟雾沿着那艳丽的屋檐飘进了房檐上燕子的窝,烟熏了燕子的眼,燕子们都飞出了鸟巢。

于是才有了这个上联,然而,至今竟是无人能够对上。

现在流传的有下联是:雾捂鸟屋雾物无。

但是相对于上联来说,下联的后半部分明显不是很工整,你有更好的答案吗?上联——烟锁池塘柳。

请对下联。

此对联传说是乾隆皇帝在西子湖畔钦定文科状元的考题,由于开科考试,两考生脱颖而出,伯仲难分。

乾隆于是出此联而试,一个闻之,知道是千古绝对,立马告辞;另一名想了半天也悻悻而去。

乾隆将前者拔为状元!众臣不解,乾隆说:“我此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高才也。

”据传说,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称的纪晓岚对出的下联是“炮镇海城楼”。

然而却有专家认为,这个下联虽是工整有序,但只是字对,不仅平仄欠合,且以专有名词“海城楼”对随处可见的“池塘柳”也是犯对联之忌的。

还有个下联:茶煮凿壁泉,也是不尽如人意,你会怎么对呢?上联:几幅画图,虎不啸,龙不吟,花不馨香鱼不跳,成何良史!请对下联。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个对联迷,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上朝的时候,朱元璋兴致大发,想到了这个上联。

一时间,众臣面面相觑,都对不出来,朱元璋突然想到了能掐会算的刘伯温,就对刘伯温说道:“刘爱卿啊,你若是能对出让朕满意的下联,就放你几天假回老家探亲。

”刘伯温本来是不想对的,一听到有假期就立马对出了下联: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照甚将军。

绝对难对求偶

绝对难对求偶

绝对难对求偶△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注:相传,这是北宋王安石出的上联要苏东坡续下联。

结果,竟将苏东坡难住了。

此上联在难目字上,用了除法运算。

“七里”的二分之一,恰好是“三里半”。

另外,“山”与“三”是同韵字。

△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禹锡;注:此联由历史人物排列而成性,但它是个谐音对联,读之尚有另一层意思:“下大雨恐中泥鸡旦豆腐留女婿”。

要求下联也有类似的谐音,包含字外之义。

△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注:这是王安石出的上联,至今无人能对。

江苏润州,古名“铁城”,另有金山、玉山、银山,皆为名胜古迹,此联关节在于,“金玉银”即三宝,下联既得以数目字相对,又不能重复“三”,而前面只能是三个字。

△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注:“森森”有六个“木”,后六个字偏旁亦有六个“木”,要求续联同格。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注:传说苏东坡一次邀友乘舟游西湖,侍女手提锡壶酌酒,不小心将锡壶掉进西湖,苏东坡因此得上联。

但是,终未对成下联。

此句的妙处,也正是其难点。

“西湖”、“锡壶”、“惜乎”,读来同韵,皆由西湖引发,后面的“锡壶”、“惜乎”,是借其谐音之妙。

此联还有绕口令之趣。

△今夕何夕两夕已多;注:拼拆对,两个“夕”字拼对“多”字,要求下联同此式。

△驾一叶扁舟两支浆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位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注:相传,北宋诗人黄庭坚到江州府(今九江市)游玩。

在船上遇一书生,要与他对对子。

书生吟出上联,黄未能对上。

此上联依次嵌入一至十数目字。

下联可以由大到小嵌入十至一数目字。

当然,另辟溪径,用十个同类字相嵌成性联,更为上乘之构。

△吾同子吃梧桐籽;注:前三字与后三字读音一样,且“吾同子”加偏旁“木”成“梧桐籽”,要求下联同此格。

△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注:据传,明朝时的对联大师解缙到浙江普陀寺上香。

寺院长老听说来的香客是久仰大名的解学士,喜出望外地念出上联,请解缙对出下联。

没想到,解缙竟对不上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联绝对古往今来,有的对联因上联过於奇巧,使人难以应对,於是便成了难对,有的虽已有应对,但有的至今仍是绝对,没有下联。

难联后对(古)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今)华夏国中孔孟墨子一圣人(古)烟沿艳檐烟燕眼(今)雾捂鸟屋雾物无(古)寂寞寒窗空守寡(今)俊俏佳人伴伶仃(古)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湖(今)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古)南通前北通前南北通前通南北(今)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古)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今)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今)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上联: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下联:淡水湾, 苦农民, 戴凉笠, 弯酸腰, 顶辣日, 流咸汗, 砍甜蔗, 养妻教子育儿孙注解:四川泸州白塔街,从前有个铁匠铺,由一姓黄的铁匠掌炉,有人以黄铁匠打铁为题,撰了上联,一直无人对出下联,直到网友Gang 对出下联。

上联: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下联:求人难, 难求人, 人人逢难求人难注解:从前,杭州有位科场失意多年的举子,这一年又名落孙山而归,特地到钱塘江畔六和塔,登塔凝望,在悲观失望中于塔壁书一上联,下联一直无人对出,直至网友Gang 对出下联。

绝对待对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第一个是解除的「解」,第二个是姓「解」,第三个是解元的「解」。

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

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钟鼓楼中,终夜钟声撞不断。

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二页风篷,下九江。

架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说明:广西省有一地名「岑溪」有人拆二字成上联上联:岑溪山水今奚在说明:有人将「好,配,何,问」四字拆出如下上联:上联: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说明:清除某落魄文人,于霜落之日以“谐音”撰一上联:上联:霜降降霜,儿女无双双足冷说明:明代江南着名才子吴梅村,在秦淮名妓卞玉京宅中宴请诸名士。

席间有人以「谐音」出一上联,举座无人能对:上联: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锡禹说明:民国初年,有人作一“拆字”对的上联,令人百思不得其对:上联:今夕何夕,两夕已多说明:苏东坡主政杭州时,某日与友人携歌女游西湖,一歌女提一把锡壶给东坡斟酒,不慎将壶掉入湖中,席间又人触景生情,当即撰出下联,请东坡对上联,东坡一时语塞:下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呼锡壶说明:清末光绪年间,江西南昌知县江某主持正义,被洋教士所杀,全国为之愤然。

北京名流江亢虎在陶然亭( 亦名“江亭”)为江知县举行追悼会。

当时曾有人作一上联求对,可惜无人能续联:上联:江氏在江亭追悼江西江县令说明:四川彝族居住地在大凉山,小凉山,大凉山占地面积远不如小凉山,当地人为此作一上联:上联: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说明:清同光年间,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上联:上联:今世进士,尽是近视说明:清嘉庆年间礼部尚书李宗仿曾于贵州遵义城外乌江渡口撰一上联,至今无人能对。

上联中黔字,乌字,两字都含“黑”意,而在方位上,“黑”是代表北方的色彩,然而地处我国最南端的贵州省,省名,江名,神名都以主北方的黑色命名,这是为什么?面对这样一句上联,要求工稳的答对非常不易。

上联: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北方正色?说明: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少年时乘船离开江州(今九江)赴苏杭出游,船家素闻其为当地才子,吟一上联欲试其才气,黄沉思再叁,终不能对:上联:驾一叶扁舟,荡两只桨,支叁片篷,乘四面风,载五、位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已十里说明:宋神宗时,名相王安石曾有叁难苏东坡之故事,其中第叁难是出了叁句上联求偶。

面对王安石所出叁句上联,苏东坡虽是奇才,寻思良久终不能成对。

第一联: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因出联那年恰好闰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两次立春,故有此上联。

第二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叁里半苏州金阊门外到虎丘山下这段长七里的路,当地人称之为“山塘”,中间有个地名叫半塘。

第叁联:铁城西,金玉银山叁宝地润州,今江苏镇江,古名铁城临长江,有金山、银山(亦名焦山)和玉山(有名北固山),山上有佛殿僧房。

说明:广东郁南县宋桂村有一才女,名叫白花,曾出一上联,连用两个地名:长安、东安,两个人名:潘安、谢安,最後两句用《论语》中孔子的名言,十分贴切,可惜直到今天还是绝对。

她又出一下联求上联,也无人能对:上联: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下联:蜂巢蜂树结,风吹枫叶掩枫门。

说明:这副上联来历不详,其中每一个字的部首坎入五行。

上联:烟锁池塘柳趣味对联一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

从无以相对。

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皆喝彩。

二刘贡父善属对。

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

刘对道:四诗风雅颂。

王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三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

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

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四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

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五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

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

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六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七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

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八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

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

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

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九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

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

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

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十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十一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

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

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

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

众皆大笑。

十二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

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

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

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十三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十四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

津门某报撰联云:芝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

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

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

联语所述均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十五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

败讯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

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年,年年割地。

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苏昆名丑杨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

观众十分气愤。

有人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

李鸿章排行第二,故称李二先生。

十七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

俞惊部;项字何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十八李某为官,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百姓无不恨之入骨。

其死后有人戏作一联曰:早死一时天有眼,再留三日地无皮。

十九王某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行节俭画,过淡泊年。

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

观者为之捧腹。

二十某生家贫,向亲友借贷,均被拒绝。

中举后,亲友纷纷前来巴结,趋之若鹜。

书生感慨万千,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二十一秀才张某恃才高傲。

一天,在田垅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

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

秀才满口应承。

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寓一旦仲尼遇子路)。

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

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约会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二十二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

联曰: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了,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材人王某读罢,在对联上寥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财主见了又羞怒,只得把对联撕去。

二十三汤某与友上街游玩,见酒店吊着一盏方灯,四面都写着酒字,出对曰: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时夜已深,报更者出,友曰,我对矣:三更鼓,两面锣,汤汤汤汤。

二十四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宴请先生。

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

又一年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

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李又失约。

先生再传学生作对: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李某见了,又代其子对曰:黄花如有约,重旭以后待何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