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治疗和护理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 稿 日期 :0 11—3 收 2 1—21 )
甲型 H1 1 N 流感的诊断 治疗和护理
山西省五寨县疾病预 防控制 中・ 0 4 0 ) w(3 0 0
甲型 H1 I N 流感是一种新发传染病 。2 0 0 9年 3 月疫情在 墨西 哥暴发 ,随后 席卷全球 。此 次是 由变异后 的新 型 甲型
医技杂志 2 1 0 2年 3月第 1 9卷第 3 期
Ju l f rc cl dcl eh iu s Mac 0 2 Vo. , o ma o at a i c nq e , rh2 1 , 1 1 P i Me a T
— —

27 ・ 7
减少患者的特殊不适。 3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指导 31 打 消患者顾 虑 、 . 负担 : 护理人 员在护理 过程 中要 经常与 患者进行心理 的沟通和交流 , 接触 患者消除其思想 负担和顾 虑 。护理人员要 注意全程掌握 患者 的病情 , 了解 患者的心理 波动 , 重患者 , 尊 以和蔼亲切的语言和乐观积极的情绪来 引导
相关专业知识 ,以便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选择并正确使用卫生
用品 。
患者解除心理 负担和精神焦 虑 , 树立康 复信心 。对 患者进行 科普常识 的宣传教育 , 让患者 了解生殖器和尿道的关系 , 导尿 管拔管之后的影响 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 注意事项等 。 32 指导 患者正确 饮食 : . 手术后 , 为了增加 患者 的机 体免疫
立膀胱的 自我反射性 ,在实施导尿操作 3个星期之后将导尿
管拔 除 , 之后 , 4h进行 1 每 次人 工按摩排尿 , 练膀胱的 自 训 控性和排尿规律性 。
33 指导患者及家属选择合适 的卫 生用 品 :作为护理人员 , .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年版)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年版)

现 为气促 ,易发 生肺 炎 、呼吸衰 竭等 。妊娠 期妇 女 感染 甲型 H1 N1流感 后可 能导致 流产 、早产 、胎 儿 窘迫 、胎 死宫 内等不 良奸 娠结局 。
可诱 发原有 基础 疾病 的加重 ,呈现 相应 的 临床
主要通 过飞 沫经 呼吸道传 播 ,也可通 过 口腔 、 鼻腔 、眼睛 等处 黏膜直 接或 间接接 触传 播 。接 触 患
甲型 H1 流 感 诊 疗 方 案 ( 0 版 ) N1 2 1 0年
关键词 :H1 ; 甲型;流感 ,诊断与治疗 N1
中 图分 类 号 :R5 1 ;R 4 1. 7 4 文 献 标识 码 :A
能引起感 染 。通过 气溶胶 绎 呼吸道传 播有 待进 一步
确证。
Hale Waihona Puke ( )易感人 群 。 三 20 0 9年 3月 , 墨西 哥暴发“ 人感 染猪 流感” 疫情 , 并迅 速在 全球范 围 内蔓延 。世界 卫生 组织 ( WHO)
者 的呼吸道 分泌 物 、体 液和 被病 毒污染 的物 品也可
公 共 卫 生与 临 床 医学 2 1 0 0年 第 6 卷 第 4期
P bi H a hadC ii l dc e ou , mb r , o 0 0 u l el n l c ii lme6Nu e N v2 1 c t n a Me n V 4
上呼 吸道症状 ,无发热 。体 征主要 包括 咽部 充血和
突起糖 蛋 白,分别 是红 细胞血凝 素 ( HA)、神 经氨
酸酶 ( NA) 和基 质 蛋 白 M2 病 毒颗 粒 内为核农 壳 , 。
呈螺旋 状对称 , 肓径为 1n 0 m。为单股 负链 R A 病 N
毒 ,基 因组 约为 1 . b 由大 小不 等 的 8个独 立片 36 , k 段组成 。病毒 对 乙醇 、碘 伏 、碘 酊 等常用 消毒剂 敏 感 ;对 热敏感 ,5 u 6C条件 下 3 mi 0 n可灭 活 。 二 流行病 学

甲型H1N1

甲型H1N1

四、传播途径
甲型H1N1流感传染途径与季 节性流感类似,通常是通过感 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
五、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 或肺炎 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就医
谢谢
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
一、概念 二、临床症状 三、易感人群 四、传播途径 五、预防措施
一、概念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 性的猪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由几种猪 A型流感病毒其中的一种引起。发病 率高死亡率低(1%~4%)。病毒在猪 群中通过气溶胶、直接和间接接触传 播,无症状携带病毒的猪也可传播。 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原体)最 常见的是H1N1亚型。像感染甲型H1N1 流感病毒一样,猪也能感染禽流感病 毒和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
二、临床症状
早期——发热、咳嗽、喉咙痛、 身体疼痛、头痛、发冷或疲倦、眼 睛发红 ,还可出现腹泻和呕吐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 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 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肺出血、呼吸衰竭及多器 官损伤,导致死亡 。
三、易感人群
最多见:20岁至45岁之间, 属于青壮年 最易感:老年人,患有肝 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人 群 ,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 护人员,儿童。

甲流诊治方案

甲流诊治方案

甲流诊治方案引言甲流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和传播方式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及时准确的甲流诊断和治疗对于控制疫情的蔓延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甲流诊治方案,旨在指导医务人员在甲流疫情期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

诊断临床表现甲流的症状包括:•发热,体温超过38℃;•咳嗽;•喉咙痛;•流鼻涕或鼻塞;•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痛;•寒战;•疲劳;•可能伴随呕吐和腹泻。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可用于甲流的确诊。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呼吸道标本采样:通过鼻咽拭子或咽拭子采集鼻咽分泌物进行病毒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甲流病毒 RNA。

治疗一般治疗措施•休息:患者需要休息充足,尽量减少体力活动;•饮食:推荐患者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适当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症状缓解:应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缓解发热和不适感;•做好个人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勤洗手,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液。

抗病毒治疗针对甲流病毒的抗病毒治疗主要包括两类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噻酮类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甲流。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成人一般口服75mg,每日2次,连续5天,儿童给药剂量根据体重而定;•扎那米韦(Zanamivir):通过呼吸道给药,成人和儿童每次吸入10mg,每日两次,连续5天。

2.噻酮类药物噻酮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病情严重的甲流患者,特别是呼吸系统并发症较多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有:•伊红霉素(Erythromycin):成人口服每次500mg,每日4次,儿童给药剂量根据体重而定;•利福平(Levofloxacin):成人口服每次500mg,每日2次,儿童给药剂量根据体重而定。

并发症处理甲流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甲型h1n1流感(甲流)护理常规

甲型h1n1流感(甲流)护理常规

甲流病毒属于正粘病 毒科,具有高度传染 性和快速传播性。
甲流的传播途径
甲流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 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 给周围人群。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 ,然后用手触摸口、鼻、眼等 黏膜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
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也可引起感染。
甲流的症状表现
头痛、肌肉疼痛、 疲乏、打喷嚏。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如果没有纸巾,可以用弯曲的
肘部。
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长时间处于封闭的室内环境,如电梯、商场等。
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病毒颗粒。
科学饮食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
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
呕吐、腹泻等消化 道症状。
发热、咳嗽、喉咙 痛、流鼻涕或鼻塞 。
呼吸急促、胸部压 迫感、喉咙疼痛。
严重病例可出现肺 炎、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多器官功 能衰竭等并发症。
02
甲流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 手,或者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
的洗手液。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口:尤其 是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
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以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用药时间
注意事项
抗病毒药物一般使用5-7天,抗生素治疗根 据病情需要而定。
西药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饮酒及含酒精 的饮料,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物理治疗
发热处理
根据患者体温情况,采取适当的 物理降温措施,如冰敷、温水擦
浴等。
咳嗽处理
遵医嘱使用止咳祛痰药物,或进行 雾化吸入治疗等物理治疗措施。

一、重症甲流的诊断及治疗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一、重症甲流的诊断及治疗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医学PPT
13
(二)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
❖ 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 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 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 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 甲型H1N1流感疫情。
❖ (四)轻症病例可安排居家隔离观察与治疗。
❖ 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 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 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
医学PPT
8
3.病原学检查: ❖ 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 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 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 ❖ 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 流感病毒。 ❖ 3)血清抗体检查:动态检测双份血清甲型H1N1 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 (二)不具备重症与危重病例救治条件的医疗机 构,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要及时将病例转运 到具备条件的医院;病情不适宜转诊时,当地卫生 行政部门或者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就地进 行积极救治。
医学PPT
19
❖ (三)高危人群感染甲型H1N1流感较易成为 重症病例,宜安排住院诊治。如实施居家隔 离治疗,应密切监测病情,一旦出现病情恶 化须及时安排住院诊治。
医学PPT
15
重症与危重病例
(一)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为重症病例:
❖ 1.持续高热>3天;
❖ 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 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 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甲型HN1流感


(五)胸部影像学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片状影像。严重病例 片状影像范围广泛。
四、诊断
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 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
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一) 甲型H1N1流感诊断标准
1.医学观察病例: 曾到过猪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 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 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 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 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 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 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 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 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呼 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二)体征
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及湿罗 音或有肺部实变体征等。
(三)预后
人感染猪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 关,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1N1者预后 较差,病死率约为4~6% .
5月3日加拿大加西部艾伯塔省一猪场的猪 身上检测出甲型HIN1流感病毒,这是 世界上首次发现有猪被这种新病毒感染。
卫生专家认为这些猪可能是被一名猪场工 人传染的。这名工人近期曾赴墨西哥,返 回后被确诊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 加拿大确诊感染甲型H1N1流感患者已升 至85人。
(一)传染源
主要为病猪和携带病毒的猪 感染和携带病毒该流感病毒的人 感染和携带病毒这种病毒的动物
(二)传播途径

H1N1新型流感介绍及治疗 - 厦门长庚医院


甲型H1N1新型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 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1930首次在猪身上培养出来。 •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 • 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 (人类、猪、雪貂、 马) 以及鸟类 • 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它表面突起的只有 一种蛋白质,较为简单。但蛋白质的顺序会有不同。乙型 病毒爆发时也会引起地区流行(epidemics),但是疾病 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 • 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 疾病。
中国将在参加国庆游行的人员当中, 将首先启动疫苗接种。
• • •
感染管制重点-预检分诊
医务人员防护: 执行标准预防:戴口罩、头帽、穿隔离衣 预检分诊流程: 体温正常<37.5℃,至普通门诊就诊
测体温:进入医院病患、家属、工作人员及其他进入医院的相关人员均需体
温测量 对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并且发热≥37.5℃或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人佩戴口罩,由 专人按指定路线送到发热门诊就诊。 询问并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体温、症状(咳嗽、流涕、咽痛等流感样 症状) 送至发热门诊请医师排查
疫情简介--国际
• 9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目前甲型H1N1流感 已造成全球至少2837人死亡,到目前为止,美洲 地区报告的死亡人数最多,达到2234人。 • 世卫组织9月4日称,目前全球报告的甲型流感确 诊病例总数为25万多例
疫情介绍—亚洲
• 日本:6月18日出现聚集性暴发,甲型H1N1 流感确诊病例达741例,流感的传播区域扩大 至全国各县区。目前疫情趋于稳定。 • 泰国公共卫生部披露截止8月19日,泰国因感染 甲型H1N1的死亡人数共有111人,尽管甲型流 感不断蔓延波及泰国各府,但11至20岁的年轻感 染者人数已有所降低。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年版)

热、 咽痛 、 流涕 、 塞 、 鼻 咳嗽 、 略痰 、 头痛 、 全身 酸痛 、 乏
力 。部分 病例 出现 呕吐 和/ 或腹 泻 。少 数病例仅 有轻 微的上 呼 吸道感染 。 发热 。 无 体征 主要包 括咽部 充血 和扁桃体 肿 大 。
21 传染 源 甲型 H1 1流感 病 人 为 主要传 染 源 . . N 无 症状感染 者也具 有一 定 的传 染性 。 目前 尚无 动 物
传染 人类 的证据 。
可 发生肺 炎等 并发 症 。 少数病 例病 情进展迅 速 。
出现 呼吸衰竭 。 多脏 器 功能 不全或 衰竭 。
新生 儿和小 婴儿 流感 样症 状不 典型 .可表现为
22 传 播途径 主要通 过 飞沫经 呼 吸道 传播 , 可 . 也
低热 、 睡 、 嗜 喂养 困难 、 吸暂停 、 绀和脱水 。儿童 呼 紫
基 因中包含 有猪 流感 、 流感 和人 流 感 三种 流感 病 禽 毒 的基因片段 。 本诊 疗 方 案是 在 《 甲型 H1 N1流感 方案 (0 9 2 0 年第 三版 )基 础上 , 合 近期 国 内外 研 究 成果 及 我 》 结
重视 .尽 早进 行 甲型 H1 流感 病 毒核 酸检测及 其 N1
情 ,并 迅 速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蔓 延 。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O) 始将此 型流 感称 为 “ WH 初 人感 染 猪流 感 ” 后 将 ,
通 过 口腔 、鼻腔 、眼睛等 处黏 膜直 接或 间接接触传 播。 接触 患者 的 呼吸道 分 泌物 、 液 和被病 毒污染 的 体
中 国农 村 医学 杂 志 2 1 0 0年 1 月 第 8 第 6期 C ie e o r a o ua M dcn o e b r 0 0 V 1 , o 1 卷 hn s u l f rl e i eN v m e 1 o 8 N . J n R i 2 . 6

甲流的诊断和治疗

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和治疗1、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咽痛、流涕、鼻塞、咳嗽、咯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

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

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

2、甲型H1N1流感与一般的流行性感冒(季节性流感)在临床表现上有什么区别?都表现为上述流感样症状,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3、哪些人得了甲型H1N1流感病情容易加重?下列人群出现流感样症状后,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1).妊娠期妇女;(2).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3).肥胖者;(4).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5).年龄≥65岁的老年人。

以上五类人群被称为高危人群。

4、出现流感样表现如何才能判定是甲型H1N1流感?出现流感样表现的患者需做咽拭子核酸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才能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

但是,由于我国检测技术的承受能力有限,目前只对聚集性流感样病例做抽样检测以明确流感性质。

5、重症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表现?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可出现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表现:(1).持续高热>3天;(2).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3).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4).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5).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6).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7).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8).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6、什么样的甲型H1N1流感适合在家里(居家)治疗?甲型H1N1流感患者,仅有一般性流感症状,包括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无下呼吸道感染,无其他并发症,不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可居家隔离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造成人间传播,是一种新型人流感病毒
4 月中旬,WHO 称此病毒为“猪流感病毒”,病称“人感染猪流感” 实际并无证据表明此病毒首先在猪间流行,再由猪传人
与甲型 H5N1禽流感完全不同
4 月 30 日,WHO 将此病毒重新命名
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称为“北美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似更为恰当
自然界已检测出的血凝素有 15 个亚型(H1-15),神经氨酸酶有 9 个亚 型(N1-9)
能引起人流感的主要有 3 种 H 亚型(H1、H2、H3)和 2 种 N 亚型(N1、 N2)
所有 H 亚型(H1-15)和 N 亚型(N1-9)均可以在禽流感病毒中发现
流感病毒对动物的致病力
对人致病
甲型 H1N1 流感的诊治
防控意识 疾病知识 技能
临床 实验室
相关概念
上呼吸道感染
发生在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感染的总称
普通感冒(感冒,“伤风”)
多由病毒引起,主要为鼻咽部卡他症状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
流感病毒引起,多有发热,全身症状重,可出现肺炎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N Engl J Med 2009;361-370. May 7,2009
流行病学
传染源
甲型 H1N1 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 H1N1 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
物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造成传播
流感病毒 (2)
包膜上二个病毒基因编码蛋白抗原
血凝素 (H)
与宿主细胞膜上受体(唾液酸)结合,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核酸注入宿主细 胞内,并复制
神经氨酸酶 (N)
水解受感染细胞膜上乙酰神经氨酸,新病毒颗粒释放,并扩散
H 和 N 抗原不同,将流感病毒分为若干亚型 H 抗原数量是 N 抗原 10 倍,在病毒侵染细胞方面起主要作用
25% 住院治疗率 9% 并发症:11 例肺炎,8 例收入 ICU,4 例呼吸衰竭,2 例死亡
有无种群差异尚资料
NEJM,May 10,2009 on line
WHO 部分初步研究结论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一声咳嗽,两万病毒
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医院微生物学部门
普通一次咳嗽会产生 3000 个微小飞沫
指可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的飞沫,即“飞沫核” 咳嗽飞沫直径:1-5 微米 包含的流感病毒数量可达 195 个至 1.95 万个
咳嗽产生较大的、携带流感病毒的飞沫
落到地面相对较快 一般对流感在空气中传播的作用不大
二株不同流感病毒感染同一细胞并复制时,RNA 片 段可能随机重组,产生新的病毒变异株
流感病毒不断发生抗原漂移与病毒转换
由此发生抗原性、传播性、致病性的变化 新型流感病毒产生的可能性
流感病毒的结构
核蛋白 (NP) 基质蛋白 (MP)
80 to 120 nm
血凝素 (H) 神经氨酸酶 (N)
Kingsbury D. W., Virology, IInd edition, New York, 1990, 1076-87
甲、乙、丙型均致病 主要致病亚型:人源甲型H1N1、H1N2、H3N2 乙型致病力低,传播力低于甲型,可一定范围内流行,不曾大流行 丙型致病力、传播力低,可以传染,难以流行
对禽致病
所有甲型病毒均致病 主要致病亚型:H5N1、H7N7、H7N3
对猪致病
主要是猪源甲型 H1N1、H1N2、H3N2
人感染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SARS 冠状病毒肺炎
流感的不同类型
季节性流感
由以往已存在的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具有季节性,冬春季多发 人群存在一定免疫力 流行常局限于一定范围
新型流感
由流感病毒变异毒株引起 出现时间无规律 人群缺乏特异免疫力,普遍易感 可造成多地区甚至全球大流行
易感“脆弱人群”
按照包括 1918 年等历史上流感大流行的经 验分析,流感对“脆弱人群”的威胁更大, 容易引起并发症
“脆弱人群”
< 5 岁,> 55 岁的人群 基础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我国 2 亿人以上
临床特征
潜伏期
一般 1 - 7 天,多为 1- 4 天
临床表现
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 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
— 本次源于北美的流感属于新型流感
人间百年流感史
1918-1919 西班牙流感
病毒类型 H1N1,大约 4000-5000 万人死亡
1957-1958 亚洲流感
病毒类型 H2N2,死亡人数约 200 万
1968-1969 香港流感
病毒类型 H3N2,死亡人数约 100万
1977-1978 俄罗斯流感
对其它动物
马 (H7N7,H3N8),狗 (H3N8),猫科 (H5N1,“猫感染禽流感”),等
(资料来源:美国CDC)
命名的变迁
本次疫情发生于北美
2 种猪流感病毒融合而成,有 8 个基因片段
6 个基因片段来自北美猪流感病毒,基因溯源提示为猪、禽、人 三种基因来源
2 个基因片段来自欧亚猪流感病毒
病毒类型 H1N1
1997年以来,人感染禽流感
病毒类型 H5N1
流感与中国
— 流感大流行具有周期性
流感病毒 (1)
属正粘病毒科,俗称“流感病毒群” 带包膜的 RNA 病毒 根据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P)不同
分甲(A) 、乙(B) 、丙(C)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人和禽流感的主要元凶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
不全或衰竭 原有基础疾病加重
部分患者 T<37.5℃ 无症状带毒者
本次流感的初步临床特点
基于 642 例美国确诊病例的临床分析
时间:2009.4.15 - 5.5 范围:美国 41 个州 年龄:3个月 - 81岁;60% 年龄小于 18 岁 18% 去过墨西哥; 16% 学校聚集发病 主要症状:发热 94%,咳嗽 92%,咽痛 66%,腹泻 25%,呕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