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和婴儿期(二)
一生与孩子相处时间表

一生与孩子相处时间表人生中,与孩子共度的每一刻都是珍贵的。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与孩子建立更加深入的联系,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以下是一份一生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表,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第一阶段:怀孕期(0-9个月)怀孕期是宝宝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
与宝宝建立情感联系可以从胎教开始。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选择适合的音乐、故事和温和的声音,放在孕妇肚子上,与宝宝进行交流。
此外,孕期也是进行孕妇教育的最佳时机,夫妻可以共同参加关于育儿知识和技巧的培训课程,提前了解孕期和教育婴儿的基本要素。
第二阶段:婴儿期(0-2岁)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两年里,父母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需求和发展需求。
这个阶段的时间表需要更多的父母陪伴,以建立宝宝的安全感和情感依赖。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时间表:- 早晨:早晨是宝宝最活跃和充满能量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宝宝一起玩耍、唱歌和跳舞。
这有助于增强亲子关系和宝宝的感官发展。
- 中午:中午是宝宝休息和吃饭的时间。
父母可以陪伴宝宝进食,并在午睡后与宝宝进行互动游戏,如拼图、积木等。
- 晚上:晚上是培养宝宝日常作息规律的时候。
父母可以给宝宝洗澡、换尿布,并且为他们讲述睡前故事。
轻柔的按摩和亲吻可以让宝宝安心入睡。
此外,在婴儿期,父母可以利用每周的一天或一个下午,与其他父母和婴儿一起参加亲子活动,如亲子游乐场、游泳池等。
第三阶段:幼儿期(3-6岁)幼儿期是培养孩子基本技能和社交能力的关键阶段。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幼儿期时间表:- 早晨:早晨是孩子精力充沛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如画画、做手工、玩球等。
这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 上午:上午可以是孩子参加学前班或幼儿园的时间。
在孩子上学期间,父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个人工作或是做家务,以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平衡。
- 下午:下午是孩子休息和放松的时间。
可以让孩子有足够的自由活动,如在户外玩耍、阅读图书。
同时,父母也要随时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安全。
育儿百科全书

育儿百科全书一、育儿百科全书育儿是每个家庭中父母必经的重要阶段。
如何正确地教育和照顾孩子是每位父母的责任和挑战。
本篇文章旨在提供包罗万象的育儿知识,涵盖孕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以及青春期的方方面面,帮助父母实现科学、全面、和谐的养育。
二、孕期知识孕期是培育新生命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父母要特别关注女性的饮食、健康习惯和情绪调节。
母亲的营养摄取要维持均衡,孕期荷尔蒙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情绪波动,因此父母应该相互关心、互相支持,确保母亲和胎儿的健康。
三、婴儿期规划婴儿期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照顾的阶段。
这个时期,父母应该关注宝宝的饮食和睡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
同时,父母应该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婴儿的哭闹和抚慰技巧,加强与宝宝的情感联系。
四、幼儿期教育在幼儿期,宝宝开始探索世界,语言和运动能力也逐渐发展。
父母要与孩子积极互动,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
此时,父母应关注宝宝的社交技巧培养和自我控制力的发展,教会他们基本的规则和礼貌。
五、学龄前教育学龄前是孩子接受正规教育前的关键准备阶段。
从幼儿园到小学,父母应重视宝宝的心理和情绪发展。
为了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环境,父母可以在家中提供一些游戏和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学习兴趣。
六、青春期的挑战青春期是孩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阶段,伴随着一系列的身体和心理变化。
父母要保持与孩子的良好沟通,尊重他们的隐私,理解和支持他们面对的挑战。
此外,父母还要教导孩子关于性教育、安全和责任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总结本篇文章涉及育儿百科全书的主要内容,从孕期到青春期,涵盖了父母在不同阶段需要关注和规划的方面。
通过了解不同阶段的需求和挑战,父母可以更好地应对育儿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引导。
育儿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通过了解科学的育儿知识,以及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父母可以在育儿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儿发育特点

适应症:主要针对小儿
外感,既是呼吸道方面 的疾病,如流涕、鼻塞、 无汗、发热等,对咳嗽 效果较差。
注意项:适用于囟
门未闭合的小孩(即1 岁半以内),体温太高 者禁用。
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4.胸围 胸围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和 肺的发育程度。 出生时头比胸大1-2cm 平均胸围32cm 1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平均46cm 2-12岁胸围=头围+年龄-1cm 12-21个月时胸围超过头围 胸围赶上头围的时间与小儿营养状况有密切 关系,一个营养状况良好的小儿,胸围赶上头围 的时间往往提前。 而营养不良的小儿,由于胸部肌肉和脂肪发 育较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比较迟。 若到2岁半时胸围比头围小,则要考虑营养 不良或胸廓、肺发育不良。
前 囟 饱 满
前 囟 凹 陷
骨骼发育
(2)后囟:呈三角形 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闭合,或 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6-8周闭合。 囟门发育变化是婴儿颅骨发育过程中 的一个阶段,观察囱门的标准姿势是将 宝宝抱起呈直立的状态,且最好是在睡 觉、吃奶或安静的时候。
为什么不能随意摸宝宝的囟门
整个婴幼儿颅骨的结构在前囱门最弱,没 有骨片的保护,而大脑组织就在正下面;前 囱门凸出时可以用手感觉到颅内有跳动的情 形,这反映出脑内动脉的振动波;还可以感 觉到好似有凹凸不平的东西在下面,这就是 大脑表面的脑面。妈妈们要注意不要让别人 随意摸宝宝的头,千万不能用力压,否则有 可能会对大脑造成损伤。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婴儿期(乳儿期,28天到满1周岁) 此期是小儿体格发育最迅速时期,身长在一 年中增长了50%,体重增加了2倍。由于生长迅 速,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 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故应提倡母乳喂养, 指导合理喂养方法。又因婴儿5~6个月后从母 体获得的抗体日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又未发育 成熟,易患各种传染病,应按计划进行预防接种, 积极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儿童年龄分期和保健

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二)喂养方法
1.喂奶次数
2.喂奶时间 3.断奶
(三)代乳品及其调配方法 1.应用原则
2.代乳品
3.参考用量 人工喂养
<1月 50~120ml/kg.d
1~2月 120~150ml/kg.d 3~4月 150~180ml/kg.d 5~6月 200ml/kg.d
混合喂养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着床开始一直到出生断脐,约280天 (40 周)。 保健重点:重视 孕母的保健,尤其是在妊娠早期 (胚胎期,受孕的前3个月),尽量避免感染、放射 线、营养不良、药物等致病因素。
围生期:孕期28周~生后7天,又称“围产期”。 早产儿:胎龄未满 37 周,体重 <2500g ,身长 <46cm 。
五、学龄前期(幼童期) 从3周岁到7周岁。 生理特点和保健重点:①加强教育,思想 品德和生活习惯教育;②防止意外伤害; ③预防传儿童期、小学学龄期)
从7周岁到青春期来临以前。
生理特点和保健重点:①保护牙齿防止 龋齿;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近视 与脊柱弯曲;③此期发病率明显下降。
二、新生儿期 从出生断脐到满28天。
有些特殊的生理现象,不可误认为病态: 保健重点:①做好新生儿出生时的处理;② 加强保暖、护理;③重视喂养;④预防感染。
三、婴儿期 从出生后28天到满1周岁。 保健重点:①重视合理喂养,最主要; ②搞好预防接种。
附:乳婴儿的喂养
(一)喂养方式
七、青春期(少年期,相当于中学学龄期) 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 14岁到18~20岁。 生理特点和保健重点: ①第二性征出现, 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容易出现功能紊乱; ②加强教育和引导,保证身心健康。
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第一节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一)胎儿期及围生期胎儿的发育与孕母的躯体健康、心理卫生、营养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胎儿期保健主要通过对孕母的保健来实现。
1.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应大力提倡和普及婚前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以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孕母应增强抵抗力,以降低孕期病毒感染的机会;应避免接触放射线和铅、苯、汞、有机磷农药等化学毒物;应避免吸烟、酗酒;患有心肾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等慢性疾病的孕母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高危产妇除定期产前检查外,应加强观察,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必要时可终止妊娠。
2.保证充足营养妊娠后期应加强铁、锌、钙、维生素D等重要营养素的补充。
但也应防止营养摄人过多而导致胎儿体重过重,影响分娩。
3.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劳逸结合,减少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
4.尽可能避免妊娠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异常产的发生。
对高危孕妇应加强随访。
5.预防产时感染,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低体温、低血糖、低血钙和颅内出血等疾病等高危新生儿应儿科学,教材予以特殊监护和积极处理。
(二)新生儿期初生新生儿需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才能适应宫外环境。
新生儿期,特别是生后一周内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婴儿死亡中约2/3是新生儿,1周的新生儿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左右。
故新生儿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点,而生后1周内新生儿的保健是重中之重。
1.出生时的护理产房室温应保持在25~28C。
新生儿娩出后应迅速清理口腔内粘液,保证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结扎脐带;记录出生时评分、体温、呼吸、心率、体重与身长;设立新生儿观察室,出生后观察6小时,正常者进入婴儿室,高危儿送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提倡母婴同室,尽早喂母奶。
新生儿出院回家前应根据要求进行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目前开展的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和听力筛查。
2.新生儿居家保健新生儿居室的温度与湿度应随气候变化调节。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二版)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

第四章人的毕生发展第一节概述人的毕生发展:人从胚胎到死亡这个过程中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一、先天与后天的关系个体的身心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1、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环境刺激,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其作出反应。
2、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特征和行为会招致人们对其的不同反应。
3、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完成和建构自己所爱好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作用于个体。
二、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年龄特征:人类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大多数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
个别差异:不同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发展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生理学意义上的两种年龄:实足年龄:个体出生之日算起的年龄。
发展年龄:代表身心发展的年龄.两种年龄的关系:两种年龄接近或相等,代表个体发展正常,发展年龄大于实足年龄,代表个体发展较一般人早熟,发展年龄低于实足年龄,表示个体发展较一般人晚熟。
三、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一)、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某一个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或个体群组的发展水平进行观测与研究,并加以比较的研究方法。
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收集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的研究资料,显得较为经济。
不足:多个年龄阶段研究对象会受世代变迁的影响。
(二)、纵向研究:对某一特定个体或某一组特定个体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地进行反复观测,从而取得连续性的发展材料。
(三)断代—序列研究:结合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做法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追踪。
第二节孕期与婴儿期一、出生前的发展胚芽阶段:受精后的两周.胚胎期:第三到八周.胎儿阶段:第九周之后。
二、婴儿期的发展(一)体能发展1、身体和脑的发展出生后的两年内身体发育的速度最快婴儿期神经系统发展最快营养和感觉及认知刺激是影响大脑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2、反射和运动技能(二)认知发展认知发展包括个体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儿童语言的发展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1、简单发音阶段:出生到三个月2、重复连续音节阶段:四到八个月3、不同连续音节阶段:九个月到一岁4、单词句阶段:一岁到一岁半5、一岁三个月到一岁四个月,词成为主要的发音和交际手段,连续音节退居次要地位。
妊娠与婴幼儿心理卫生

•
流产与早产
家庭不幸事件,孕妇有心理压力,情绪焦虑,会引 起体内变化,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使肾上腺皮激素释放,数分钟内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至 20倍。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协同作用,使血管收 缩。此时交感、副交感神经高度活动,使心动过速,动 脉压上升,代谢增加,胃肠痉挛等,对子宫和胎盘血流 的影响虽未阐明,但观察到流产与早产均与生活中意外 事件有明显关系。有人对自然分娩的132名妇女调查, 有重要生活事件发生的早产者明显多于足月者。
BACK
•
难产
除了胎儿与骨盆因素之外,孕妇受社会因素影响, 执意要剖宫产,对自然分娩没有任何准备,精神特别紧 张可以造成宫缩不协调,从而发展成滞产.临产前孕妇 恐惧情绪、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子宫收缩造成宫
缩无力,导致产程延长。情绪紧张引起交感神经—肾上 腺素系统兴奋,引起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使外周动脉阻
•
1、起居和作息科学卫生 •首先应注意恒常有律,劳务适度
•
•(2)孕妇本身也要进行有关分娩知识的宣教,使 • 孕妇充分认识到分娩只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 • 程,全面地了解分娩全过程及产后情况的应 • 对,达到情绪充分放松,以减少产前紧张恐 • 惧的心理状态。
•(3)对孕妇进行个性指导,指出处世豁达而不疑 • 虑,凡事要心胸开阔,尤其是在孕期更应注 • 意,尽量保持心情舒畅,轻松地度过这一特 • 殊时期。
•
•出现心理现象的最早时间可以提前到孩子出
•世之时,甚至更早。
•表现为:
•
对光和声音刺激的感受性
•
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化的能力
•
强烈地渴求与成人的交往等
•
•但是,新生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毕竟是十分有陷 •的。当他们面对陌生环境的冲击时,就会产生 •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小儿年龄分期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小儿年龄分期(七个期)
• 胎儿期 • 新生儿期 • 婴儿期 • 幼儿期 • 学龄前期 • 学龄期 • 青春期
一、胎儿期
• 概念:指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共40周。 • 特点:母孕期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将导致胎儿流产
内发育不良。
感染、创伤外、界滥不利用因药素有物哪、些?接触放射性物质、毒品等
四、幼儿期
• 概念:1岁至满3周岁之前。 • 特点: 1、生长发育减慢,智能发育迅速 2、活动范围广,对危险识别和保护能力有限,因此意 率非常高。
五、学龄前期
• 概念:从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 • 特点: 1、体格发育减慢,处于稳步增长状态 2、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六、学龄期
• 概念:自入小学起(6~7岁)至青春期前。 • 特点: 1、体格发育缓慢,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已 2、智能发育更成熟,可以接受科学文化教育。
二、新生儿期
• 概念: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至28天之前。 • 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原因: 1、脱离母体独立生存,适应能力不完善 2、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感染、先天畸形等。
三、婴儿期
• 概念: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 • 特点: 1、生长发育极其旺盛 2、器官发育不够成熟,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 3、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 力弱,容易发生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Hale Waihona Puke 七、青春期• 概念:一般从10岁~20岁 • 特点: 1、女孩青春期开始与接结束比男孩早2年左右 2、体格发育再次加速,生殖系统发育加速至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020/11/7
手的抓握能力的发展
一个月内新生儿手经常握拳, 呈紧握状态
4 2020/11/7
6个月内的婴儿会伸手自己握 着奶瓶
5 2020/11/7
7个月内的婴儿喜欢自己用汤 匙吃东西
第二节 孕期和婴儿期(2)
1 2020/11/7
三、婴儿期动作的发展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 ❖动作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指标 (格赛尔) ❖是婴儿获得探究环境新手段的主动权
2 2020/11/7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
婴儿的主要动作发展 是手的抓握技能与独立行走
二. 词汇的发展
1-1.5岁获得第一批词汇,50个左右。3岁达到1000个左右 特点:熟悉事物开始;与成人不尽相同
三. 句法的发展
1.5到2.5岁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期。 规律:从单词句到多词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
22 2020/11/7
6 2020/11/7
独立行走能力的发展
3个月的婴儿俯卧时可以抬起 头和胸
7 2020/11/7
2020/11/7
4个月的婴儿俯卧时可以将前胸抬 离床面,呈90度。
8
6个月的婴儿可以用双手支撑坐着。
9 2020/11/7
7个月的婴儿,不需要扶着就可以 自己坐稳。
10 2020/11/7
9个月大的婴儿的独特的爬行方 式——腹部接触地面,身体被手 拉动,而脚拖着走。
相当。
16 2020n 观察视觉偏好 n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范式
最强反应
新刺激
反 应 强 度
01 2 3 45 6 789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示意图
标准线 (最强反应的1/2)
17 2020/11/7
婴儿喜欢复杂的模式胜过简单的模式
18 2020/11/7
婴儿喜欢面孔
【录像:婴儿对面孔的偏好】
19 2020/11/7
婴儿六个月左右就具有深度知觉
20 2020/11/7
8-12个月获得客体常存性
(object permanence)
21 2020/11/7
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 婴儿发音的阶段性
简单发音/单音节阶段 (0-4个月) 连续音节/多音节阶段(4-9个月) 学话萌芽阶段/咿呀学语阶段(9-12个月) 3岁左右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
11 2020/11/7
9个月大的婴儿,能扶着家具站起来。
12 2020/11/7
10-12个月的婴儿,能扶着东西走动。
13 2020/11/7
补充: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成熟程度 ❖刺激物的支持 ❖环境提供的活动机会 ❖成人的激发 ❖母亲的抚养方式
14 2020/11/7
四、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想什么?
在看什么?
15 2020/11/7
他(她)们能…
❖ 出生几天,可以目光追随(Kellmen & Von 。 Hofsten,1992)
❖ 出生前2-3个月能听到声音,出生几天,更喜 欢母亲的声音(Freeman, 1993) 。
❖ 3个月左右可以区分大部分颜色(Teller,1998)。 ❖ 4个月左右,可以聚焦于远处的物体,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