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教育学心理学考点考点每日一练(2016.1.1)
台湾地区教育学心理学试题详解每日一练(2016.1.19)

单项选择题1.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D)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C)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3.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
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4.人格的核心是(C)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5.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B)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
A.1798B.1879C.1789D.18976.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D)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7.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8.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A.教学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9.学校工作评价的重点是(A)。
[A]教学工作评价[B]政治思想工作评价[C]体卫工作评价[D]课外活动评价10.由暗处到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
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D)。
A.暗适应B.明适应C.不适应D.知觉适应11.1919年,著名教育家(C)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B.盖顿C.杜威D.克伯屈12.按需要的性质,它可以分成(B)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外部和内部需要D.低级和高级需要13.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A)A.内化B.行为C.实行D.反馈14.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D)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A.小组教学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D.课堂教学15.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C)A.一B.二C.三D.四1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17.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A)A、巩固性谈话B、启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交接性谈话18.按需要的性质,它可以分成(B)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外部和内部需要D.低级和高级需要19.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BCE)。
台湾地区教育学心理学考点考点每日一练(2016.8.28)

1.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B)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2.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A、外部动力B、内部动力C、内外动力D、潜在动力A、卢梭B、裴斯塔洛齐C、涂尔干D、杜成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B)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4.教育起源于(C)A.无意识的模仿B.本能C.劳动D.心理意志5.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D)。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6.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A)A.非指导教学模式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C.发展性教学模式D.最优化教学模式7.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A,行政复议B,民事诉讼C,仲裁8.“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B)A.注意的指向性B.注意的集中性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9.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E.教师素质现代化10.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否则就是违反了学生的(C)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身心健康权D.陷私权11.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
A.卢梭B.凯兴斯坦纳C.涂尔干D.沛?西能1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13.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D)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4.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台湾地区教育学心理学试题详解每日一练(2016.1.8)

1 、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2 、在同一个图形中,我们既可以把它看成是甲,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乙,这是知觉的(D)A.理解性B.整体性C.恒常性D.选择性3 、“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C?)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定法4 、日本的广冈亮藏把教育过程概括为(C)A.预备——内化——巩固B.假设——验证——总结C.导入——展开——终结D.预备——内化——应用5 、个人同时面临两种有意义的活动目标,二选一的冲突是(A)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6 、我们刚从电影院走入阳光灿烂的室外,突然觉得阳光很刺眼,但过不了多久,这种感觉就减弱或是消失了。
这属于感觉的(A)A.适应B.对比C.补偿D.相互作用7 、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入探讨。
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
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
”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B)A、单向性B、双向性D、成员性8 、学校工作评价的重点是(A)。
[A]教学工作评价[B]政治思想工作评价[C]体卫工作评价[D]课外活动评价9 、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10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11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12 、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有(ABCD)A.社会生产力B.分工状况C.社会关系D.教育E.家庭状况13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A)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D.本体功能和派生功能14 、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B)A.效果律C.失用律D.准备律15 、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台湾地区教育学心理学考点详解每日一练(2016.3.25)

1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B)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性注意2 、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B)A.顺就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3 、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B)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4 、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5 、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师生共同参与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D学生自愿选择6 、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A.社会本位论思想B.个人本位论思想C.社会效益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7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B.客体D.学的主体8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这一观点反映哪一种课程理论?……………………(B)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B、活动课程理论C、学科课程理论D、潜在课程理论9 、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主体活动10 、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
最适当的解释是(D)。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11 、一个人在思维中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都是缺乏(BD)A.思维的逻辑性B.思维独立性C.思维的灵活性D.思维批判性12 、1956年出版《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主要部分的美国教育家是(A)A.布鲁姆B.布鲁纳C.根舍因D.斯金纳13 、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C)A.智力发展B.知识的增长C.身心发展D.体质的增强14 、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C)。
台湾地区教育学心理学考点考点每日一练(2016.12.3)

单项选择题1 、在以下四种教学方法中,哪一种为教学的辅助方法(C)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练习法2 、—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是(A)A.愤怒B.激情C.应激D.心境3 、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A)A.杜威B.巴格莱C.奈勒D.多尔4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夫5 、具有高创造性个体的人格特征有(ABCD)。
A.独立性B.自信C.对复杂问题感兴趣D.冒险精神E.易怒6 、劳动技术教育不同于劳动教育,它包括(D)两个方面的教育。
[A]传授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B]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C]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D]劳动思想教育和传授劳动知识技能7 、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有(AB)。
A.库姆斯B.伊里奇C.杜威D.保罗?郎格朗8 、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下列特点(ABCDE)A.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C.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9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它的标志是(AC)。
A.计算机B.机械化C.网络技术D.数字通讯10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11 、一切较高级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是(D)A.思维B.记忆C.回忆D.感觉12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学者是……………………(D)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培根13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CDE)。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14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
台湾地区教育学心理学考点完备题库每日一练(2016.10.4)

单项选择题1、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D)A.生理性障碍B.心理性障碍C.存储性障碍D.提取性障碍2、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3、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A)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一成功律D.成功一成功律4、“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这一观点反映哪一种课程理论?……………………(B)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B.活动课程理论C.学科课程理论D.潜在课程理论5、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A)。
A.1985年B.1989年C.1993年D.1995年6、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7、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C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8、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D)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9、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10、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是(C)A.制定课程目标B.制定教学计划C.课程设计D.明确培养目标11、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BCE)。
A.兼爱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有教无类D.教学相长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12、“入芝兰之室,久闻不知其香”是(C)A.知觉B.嗅觉C.嗅觉适应D.嗅觉感受性13、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14、教师专业化应符合的条件有(ABCDE)。
台湾地区教育学心理学考点考点每日一练(2016.1.24)

1 、日本的广冈亮藏把教育过程概括为(C)A.预备——内化——巩固B.假设——验证——总结C.导入——展开——终结D.预备——内化——应用2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C)。
A.弗洛伊德B.威尔逊C.格塞尔D.皮亚杰3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ACE)。
A.导向功能B.强制功能C.激励功能D.示范功能E.评价功能4 、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ABCE)。
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D.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5 、托物言志是(B)的方式之一。
[A]示范教育法[B]陶冶教育法[C]自我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6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7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C)A.位置记忆法B.关键词法C.缩简法8 、首次使用智商概念来表示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人是(C)A.比奈B.西蒙C.雅孟D.韦克斯勒9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C)A.年龄影响力B.性别影响力C.个性影响力D.学术影响力10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个别辅导D.布置作业11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D)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2 、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
最适当的解释是(D)。
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13 、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B)。
A.一般问题B.有结构问题C.无结构问题D.特殊问题14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BCD)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15 、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16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B)。
2016年上半年台湾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

2016年上半年台湾省教师资格证认定小学《教育心理学》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2、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____ A.一B.二C.三D.四3、学习的主体因素是____A.教师B.学生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4、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时涉及的主要内容?____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B.分析使能目标C.分析支持性条件D.分析学习结果5、以下哪种不属于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____A.人的潜能B.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C.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D.有无心理疾病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__A.物质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精神文化7、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A.教育B.教学C.实践活动D.上课8、影响小学生生理发育的因素是____A.遗传和环境B.教育C.文化D.政治9、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____A.教学测量B.教学测验C.教学评估D.教学检查10、第一次提出“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法律文件是____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1、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这些是教育的____A.社会功能B.人口功能C.本体功能D.经济功能12、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____ A.能力B.运气C.努力D.任务难度13、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____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4、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成长分为三个阶段,一般来说,新教师最关注的问题是____A.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B.自我生存有关的问题C.学生发展有关的问题D.自我实现有关的问题15、在家庭、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A.家长B.任课教师C.学生D.班主任16、跑步比赛时,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马上起跑,这种现象是____A.同化B.条件反射C.顺应D.无条件反射17、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它们是派用制、聘用制和____A.代用制B.自用制C.长用制D.暂用制18、教师在讲述课文时,不仅通过精彩丰富的语言将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将学生导入到相应情境之中,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C)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2、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B)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3、三角函数的值是(C)
A、一个分数
B、一个无理数
C、一个比值
D、一个正数
4、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ABD)。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长期为主
D.以短期为主
E.以国外学习为主
5、课程的基本类型有(BCD)。
A、国家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
E、问题课程
6、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D)。
A.管理学生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民主管理权
D.教育教学权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A)提出的。
A.邓小平
C.胡锦涛
D.周恩来
8、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A)。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
9、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能描述为德育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ADE)
A.个体生存
B.个体智能
C.个体收入
D.个体发展
E.个体享受
10、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B)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11、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
B.赞可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12、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A.2岁
B.4岁
C.6岁
D.8岁
13、在学完一篇逻辑结构严密的课文以后,勾画出课文的论点论据的逻辑关系图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法属于(B)。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做笔记策略
14、“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A)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洛克
1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BCD)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D)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17、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是指………………………………………(D)
A.价值性教育目的
B.发展性教育目的
C.操作性教育目的
D.终极性教育目的
18、“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华生
D.赫尔巴特
19、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D)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20、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21、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B)。
A.认知结构的教育理论
B.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C.范例教学的理论
D.教学最优化的教育理论
22、国际理解教育实质是在教育中贯穿(D)。
A.主体教育观
B.精英主义价值观
C.知识主义价值观
D.多元主义价值观
23、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D)
A.了解学生
B.融洽的师生关系
C.先进的教学设备
D.备课
24、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A)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