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工艺流程

1工程分析1.1项目生产工艺流程1.1.1糠醛生产工艺流程见图4.1-1。
图4.1-1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图流程简述:(1)清洗:购进的玉米芯、玉米秸秆通过选料后用仍难免混有泥沙等杂物,采用鼓式洗草机进行清洗,清洗用水来自木质素装置三效蒸发器的冷凝水L2-1,清洗过程中分离出S1-1灰尘杂质。
产污环节:洗草分离出S1-1灰尘杂质。
(2)粉碎:带水的原料进入用斗式提升机将准备好的玉米芯先经电磁除铁器、摇摆筛去除铁、石头等大颗粒,然后加入粉碎机粉碎成颗粒,粒径范围一般在15-20mm。
由于洗草后的原料含水量较高故粉碎时不会产生粉尘。
产污环节:粉碎机、空压机和螺旋输送机噪声。
(3)水解:将粉碎好的玉米芯经输送机投入连续水解锅中,向釜内加入甲酸、水洗压榨后产生的水洗废水L1-1以及脱水塔底废酸滤液L1-2(含甲酸、乙酸)。
然后压紧釜盖,关闭排空阀门。
通过药液加热器和来自新建锅炉的间接蒸汽,使温度升到150~170摄氏度,压力升至0.6MPa。
然后打开排醛阀门进行三釜串联操作。
水解反应时间约6小时。
在此过程中,物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醋酸为催化剂,经过水解成戊糖。
糠醛生产中是三个水解塔连续生产,当一个水解塔(称为A塔)需要泄压时,其它的塔(称为H塔)刚刚装塔需要加温、加压的,此时将A塔与H塔串联,使A塔内的压力和蒸汽转移至H塔中,这样经过适当的串联分压后,A塔温度为90摄氏度以下、常压下物料可以出塔,H塔可以加压。
主要反应方程式:H+(C5H8O4)n + nH2O nC5H10O5H+C5H10O5C5H4O2 + 3H2O(4)压榨、水洗压榨:水解完毕后,物料输送到双网挤浆机内进行压榨,经过压榨后的戊糖溶液去糠醛装置车间生产糠醛。
压榨后的木质纤维素渣经水洗后(水洗用水使用糠醛生产初馏废水L1-3和新鲜水)去生产木质素,水洗废水L1-1返回水解工序作为补充水。
水解完毕釜内物料输送到压榨机内进行压榨,经过压榨后的Q1-1纤维素渣去生产木质素。
玉米芯制糠醛

玉米芯制糠醛糠醛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中的主要原料之一。
它的用途很广,可制造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农药、医药、涂料、化学试剂和各种助剂等。
另外,糠醛生产中的渣滓可作肥料,对改良盐碱地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良好作用。
生产糠醛的原料充足。
这些原料主要是农副产品,如燕麦壳、玉米芯、棉籽皮、稻壳、花生壳、荞麦壳、玉米秆和麦秸等。
其中以玉米芯的出醛率较高,理论出醛率为19%,可以充分利用玉米芯生产糠醛。
一、糠醛生产的工艺流程二、玉米芯制糠醛的制作工艺1.拌料:玉米芯比重小,体积大,收获具有季节性。
玉米芯必须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堆,并符合防火要求,否则会发生自然和霉烂变质,使其中主要成分多缩戊糖含量降低。
玉米芯的物理性能,如含水量,颗粒大小,渗透性等对糠醛的生产有很大的关系。
水分过大的原料要进行干燥。
拌料的将玉米芯从料堆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经螺旋输送机送至混酸机,然后将浓硫酸由浓碱库压至碱计量槽,计量后慢慢加入已放好温水的配槽中,配成6-8%的稀酸,再在混酸机中以固液比1:0.4与玉米芯进行均匀混合。
2.水解:拌料在水解锅内进行水解反应。
这是制取糠醛的一道主要工序。
玉米芯中的多缩戊糖以硫酸作为水解剂,经过水解成戍糖。
再经过脱水环化生成糠醛。
但以上两个反应在常温下不易进行,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采用高温高压的方法。
一般在生产中采用的温度为145-230℃,蒸汽压力为49.03×104巴。
水解出醛时间(反应时间)要6小时,前6小时,前3小时为串进时间,后3小时为串出时间。
若蒸汽压力为98.06×104巴(10千克/厘米2)时,反应时间可缩短为1小时。
水解反应后生成的糠醛应该立刻用蒸汽把它吹出来,以免发生副反应。
在水解过程中,蒸汽中的糠醛是不均衡的,因此在水解操作中要根据含醛量的变化而调节蒸汽。
出醛量高时,汽门开大,出醛量少时,汽门开小。
3.蒸汽处理及冷凝:从水解锅排出的蒸汽(醛汽)中含有少量醋酸,进入蒸馏塔前要进行中和处理。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

糠醛生产工艺流程糠醛是一种由稻壳等农作物副产品制得的有机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糠醛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预处理、酸解、醛化、蒸馏、脱水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原料处理是整个工艺中的第一步。
在原料处理过程中,需要对稻壳进行清洗、干燥和粉碎等操作,以确保原料的干净和细致,为后续的处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是预处理环节。
在预处理中,需要对原料进行加水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湿度和酸碱度。
此外还需要添加一些助剂,如硫酸、氢氧化钠等,以促进酸解和醛化反应的进行。
然后是酸解环节。
在酸解过程中,需要将原料与酸进行混合反应,使得稻壳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糠醛。
通常使用硫酸作为酸解剂,通过加热反应来促使酸解反应的进行。
接着是醛化环节。
在酸解后,需要将得到的糠醛溶液与适量的醛化剂进行反应,使其转化为稳定的糠醛产物。
常用的醛化剂有甲醛、乙醛、丙酮等。
醛化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并进行一定的搅拌,以确保反应均匀且完整。
然后是蒸馏环节。
在蒸馏过程中,通过将醛化后的糠醛溶液进行加热和蒸馏,使其分离出糠醛和其他杂质。
蒸馏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的参数,以确保糠醛的纯度和稳定性。
接着是脱水环节。
在脱水过程中,需要将蒸馏得到的糠醛进行脱水处理,以提高其浓度和纯度。
而传统的脱水方法包括浓缩和晒干两种,浓缩可以通过加热和蒸发的方式进行,而晒干则可通过自然晒干或者人工烘干等方式进行。
最后是包装环节。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将脱水后的糠醛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常用的包装材料有塑料袋、桶装等。
总结起来,糠醛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预处理、酸解、醛化、蒸馏、脱水和包装等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以确保糠醛的质量和稳定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糠醛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糠醛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糠醛生产工艺及制备方法研究进展糠醛生产工艺主要有高温焦化法、生物法和催化法等几种。
高温焦化法是最传统的制备糠醛的方法,它是通过将稻壳等农作物温度达到600-1000℃的高温下进行热解,产生糠醛。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这种方法由于产生大量的有毒和有害物质而逐渐被淘汰。
生物法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制备糠醛的方法。
生物法一般采用微生物或酶催化的方法,通过发酵或转化作用将稻壳中的多糖分解为糠醛。
近年来,糠醛的生物法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研究人员利用微生物和酶催化作用,提高了糠醛的产率和选择性。
例如,一些微生物菌株的醛脱氢酶具有较强的还原活性,可以将稻壳中的多糖高效转化为糠醛。
同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人员也成功地构建了高效产糠醛的菌株。
催化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的糠醛制备方法。
催化法一般采用金属催化剂或酸催化剂,通过催化反应将稻壳中的多糖转化为糠醛。
催化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产物选择性高等优点。
目前,催化法制备糠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催化剂方面。
研究人员通过调节金属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反应条件等因素,提高了糠醛的产率和选择性。
例如,一些金属催化剂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将稻壳中的多糖高效转化为糠醛。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糠醛的产率和选择性更高。
总的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糠醛的生产工艺和制备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创新。
生物法和催化法是目前研究糠醛制备的主要方向,它们具有环保、高效、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随着生产工艺和制备方法的不断改进,相信糠醛的产量和品质将得到提高,为其广泛应用提供更好的基础。
糠醛的工艺技术

糠醛的工艺技术糠醛是一种主要由海藻提取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它具有防腐、抗菌、增强食品口感等功能,因此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
下面将详细介绍糠醛的工艺技术。
首先,制备糠醛主要有两种方法:自然提取和化学合成。
自然提取方法是利用海藻中的多糖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制得糠醛。
首先,将选取新鲜的海藻材料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然后,将海藻进行水浸泡,使得其中的多糖溶解出来。
接下来,用酶解剂进行酶解,将多糖分解为较小的碳水化合物。
最后,经过滤、清洗、浓缩等步骤后,得到糠醛浓缩液。
经过干燥,得到糠醛粉末。
化学合成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糠醛。
一般采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将一定比例的硝酸、硫酸等试剂与特定的原料进行反应,生成所需的产品。
这种方法制备的糠醛纯度高,适用于一些特殊需求的场景。
无论是自然提取还是化学合成,都需要对得到的糠醛进行后续处理和提纯。
首先,对糠醛进行分离纯化,去除杂质和其他不需要的组分。
然后,进行浓缩处理,使得糠醛的浓度达到一定的要求。
接下来,对糠醛进行干燥,使其具有一定的保质期和稳定性。
最后,将糠醛进行包装和验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糠醛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可以用于调味料的添加,提高食品的鲜味和口感。
它还可以用于肉制品、果蔬制品等的保鲜,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
此外,糠醛还具有抑菌作用,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防腐剂,用于保护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糠醛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
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技术,可以得到高纯度、高质量的糠醛产品。
它具有多种功能,并且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未来,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糠醛的工艺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糠醛生产工艺aspen

糠醛生产工艺aspen
糠醛是一种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香味剂、药物和有机合成中间体,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以下是糠醛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将稻壳等作为原料进行预处理。
稻壳需要进行粉碎、干燥等处理,以去除杂质并提高原料的可利用性。
接下来,进行酸水解。
将预处理后的稻壳原料加入酸中,经过温度和时间控制的酸水解反应,使得纤维素等难降解的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糖类。
然后,进行糠醛合成。
将水解得到的糖液进行脱色、脱硫等处理,得到纯净的糖液。
随后,经过控制温度和加入催化剂等步骤,将糖液进行加氢反应,得到糠醇。
糠醇再经过氧化、酯化等反应,得到糠醛。
最后,进行产品精制和分离。
糠醛经过蒸馏、再结晶等处理,去除杂质和回收溶剂,得到纯度较高的糠醛产品。
同时,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提纯,以满足特定的市场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糠醛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反应条件、操作步骤和设备选择等,需要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经济效益进行优化和调整。
此外,还需要对产生的废水和废气进行处理和排放,确保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和安全。
总的来说,糠醛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酸水解、糠
醛合成、产品精制和分离等步骤。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操作控制,可以高效地生产出纯度较高的糠醛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分享)糠醛生产工艺介绍

(分享)糠醛生产工艺介绍糠醛是一种化工产品,它由植物纤维原料中的高聚糠(纤维素、半纤维素)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水解成戊糖( 单糖),戊糖再脱水即生成糠醛。
糠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糠醛直接和间接合成的化工产品有1600多种,广泛应用于合成塑料、医药、农药等工业;它还是极好的有机溶剂, 用于提炼高级润滑油和柴油。
生产糠醛的原料很多, 如阔叶木材、油茶壳、棉籽壳、干蔗渣、玉米芯、稻壳等,吨糠醛消耗玉米芯11~13t,稻壳则22t。
1、生产工艺糠醛生产按水解工艺可分为直接一步法和两步法两种, 现代几乎全采用一步法生产,其反应式:工艺流程如下:2、主要技术要点a. 催化剂生产糠醛用催化剂有盐酸、硫酸、过磷酸钙等。
国内多用硫酸, 其对设备腐蚀较轻, 且不易挥发。
友谊农场糠醛厂曾用过磷酸钙做催化剂, 其糠醛得率相差不多, 但糠醛渣可为很好的有机复合肥。
b.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不仅影响糠醛得率, 也影响其反应速度。
反应温度过低反应速度慢, 不经济; 反应速度过高, 会使糠醛树脂化, 影响其得率。
一般糠醛水解锅保持蒸汽压力 5 88~68 6kP a, 。
饱和蒸汽温度15 8℃, 反应时间 4~5h。
c. 蒸煮工艺原料处理: 无论是选择玉米芯或是稻壳做原料, 都要进行预处理, 玉米芯要进行粉碎, 颗粒粒度在1cm3左右; 稻壳则要筛出沙土和稻草等杂物。
稀硫酸的配制 : 将浓硫酸稀释成8% 浓度的稀硫酸。
蒸煮水解: 包括投料装锅、升压、出醛、降压、排废渣等。
装锅时将稀硫酸混拌在原料中 , 固液比为1( 0. 5~ 0. 6) ( 质量比) 。
装好锅后, 拧紧锅盖, 通饱和蒸汽升压, 待压力升到294kPa时排气一次, 然后继续升压到58 8kP a, 打开排醛气阀排醛气入冷凝器, 冷凝液即为糠醛原液。
d. 糠醛蒸馏糠醛原液中糠醛只占 4% ~ 6% , 低沸点物( 甲醇、丙酮、乙酸、乙醛) 占 5 % ~ 13 % , 其它为水分。
糠醛生产操作方法

糠醛生产操作方法
糠醛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糠醛生产操
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准备:糠醛的原料主要包括稻糠、小麦糠等。
在生产前,需要
对原料进行处理,将其清洗干净,除去杂质。
2.糠醛发酵:将处理过的糠放入发酵罐中,加入适量的水,水与糠的
比例一般为1:5、然后加入适量的酵母菌,酵母菌的添加量一般为糠重的2%左右。
发酵罐要保持通风良好,并且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发酵温度为30-35摄氏度,湿度为60-70%左右。
发酵时间一般为7-10天,发酵过程中需要定期搅拌和转动发酵罐,以促进充分的发酵。
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好的糠倒入提取罐中,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提取。
提取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搅拌,以充分提取糠醛。
4.提取结束后,将提取液放入蒸馏器中进行蒸馏。
蒸馏的目的是将糠
醛与其他杂质分离,得到纯净的糠醛。
蒸馏时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和蒸馏
速度,以确保糠醛的纯度。
5.蒸馏后得到的糠醛液体经过过滤、浓缩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糠醛
产物。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并进行适当的检测
和控制,以确保糠醛的质量。
以上是糠醛的生产操作方法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
生产规模和设备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此外,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
的安全和品质,可能还需要添加一些辅助剂和进行特殊处理,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除
尘
粉 碎 提 升
酸
成品包装或打入成品罐
工艺流程
工艺说明:
从水解釡里排岀的醛汽温度在 170 C 左右,经初馏塔塔底换热后再经冷凝器冷凝形成原液(原液温度控制在 95C 以下,醛水共沸点 979C )。
含醛7-10%的原液经初馏塔蒸馏,得到含醛约 90%的毛醛,毛醛再经过脱水 塔、精制塔得到 98.5%以上的合格产品。
目前,从毛醛到精醛的回收率能达到 86.5%。
醛汽中含有少量的醋酸 和甲醇。
初馏塔塔顶要求 >90%,塔底要求<0.1%,液相进料时的浓度为 7-10%。
方案一、由全冷凝改成部分冷凝,减轻初馏塔负荷,节省蒸汽消耗
现行的冷凝方案是醛气经冷凝器全部冷凝为 95 C 以下的原液,原液再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 得到90%的毛 醛。
因原液含醛低,水分较多,所以初馏塔的处理负荷高,正常生产时几乎 24小时不停。
从整个流程上看,原 液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所以此方案的最初想法是通过控制醛汽温度,使部分含醛气体不形成原液而直 接冷凝成毛醛,以达到降低初馏塔负荷和减少蒸汽消耗的目的。
玉米芯 精制蒸馏塔-高沸物、 盐类等杂质
具体方法是从初馏塔换热出来的醛汽先经两个废热锅冷凝,控制醛汽的出口温度在
98 C(醛水共沸点97.9 C,在此温度下糠醛和水的共沸气体不会冷凝),使其大部分水在此冷凝下来,醛水共沸气体以不凝汽形
式从废锅排出,再进入另外的冷凝器冷凝直接形成毛醛。
改造前后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改进前冷凝流程图
不凝汽排空
方案二、改变进料状况,节省蒸汽和循环水的消耗
目前的进料状况是液体进料,醛汽先经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温度< 95C,低于醛水共沸点97.9 C),蒸馏时
用蒸汽加热到醛水共沸点以上,达到提纯的目的。
醛汽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其中存在能量浪费。
正常生
产时, 蒸馏塔每天约耗蒸汽12 吨。
如果该成气相进料就可以同时节省蒸汽和循环冷却水的用量,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现用初馏塔的参数为:塔径:1000mm ;塔板数:25;塔板类型:浮阀塔;原液处理量:8.5T/h ;进料位置为第7 块塔板,水相回流为第 3 块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