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励志主题班会教案2008

合集下载

初中班会 化压力,为动力——关于如何面对压力主题班会 素材

初中班会 化压力,为动力——关于如何面对压力主题班会 素材

化压力,为动力【班会主题】:化压力,为动力——关于如何面对压力主题班会【班会背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不但对人无害而且有利。

初中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如升学、父母及老师过高的期望、青少年自身身心发展产生的矛盾等,给青少年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但是由于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心理的条件限制和教育的缺失,他们甚至意识不到压力的存在,更没有对抗压力的精神准备和疏导方法。

因此及时地引导他们学会面对心理压力并掌握减除压力的方法,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对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整个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以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教学目标】1.了解压力,正确认识压力。

2.端正对压力的态度,积极面对压力,敢于正视压力。

3.树立自强进取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班会准备】1. 收集一些关于压力的例子和故事,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

2. 准备一些关于如何化解压力的方法和建议,如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心态等。

3. 准备一些关于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实例和经验分享。

【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通过埃及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引入:蜗牛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是凭它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客观上应归功于它厚重的壳。

正是这看上去又笨又拙、有些负重的壳,让小小蜗牛得以到达金字塔顶。

在登顶过程中,蜗牛的壳和鹰的翅膀,起的是同样的作用。

可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羡慕鹰的翅膀,很少在意蜗牛的壳。

就像我们羡慕别人能有某种天赋或特长而获得某些成就,却整天埋怨我们身上要背负太沉重的“壳”一样。

老师:那么我们身上背负的“壳”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交流分享意见)老师:这“壳”能够搁下吗?(同学们交流分享意见)老师:人要生存就必然担负着许多责任和压力。

2、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最近面临的压力,以及这些压力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并让大家分享该如何面对压力。

【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缓解学习压力

【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缓解学习压力

主题班会:缓解学习压力亲爱的同学们,当知识的海洋波涛汹涌,当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奋力拼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学习压力成为了我们无法回避的话题。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班会,共同探讨如何缓解学习压力,找回那份属于我们的轻松与快乐。

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压力山大。

或许,我们曾为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焦虑,或许,我们为作业的堆积而担忧,或许,我们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迷茫。

然而,压力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学会调整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缓解方法,便能轻松应对。

首先,让我们学会接纳压力。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压力并非总是有害的。

”适度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促使我们更加努力。

因此,我们要正视压力,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其次,合理安排时间。

时间是缓解压力的良药。

我们可以尝试将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逐步完成。

同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以更好地迎接挑战。

再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

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

正如古人所说:“心若向阳,何惧风雨。

”让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此外,加强体育锻炼。

运动可以释放压力,提高身体素质。

同学们,不妨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让身体得到锻炼,同时缓解心理压力。

还有,学会倾诉。

当我们遇到压力时,不妨向亲朋好友、老师、同学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与支持。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去的心。

”倾诉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心中的负担,让我们重拾信心。

最后,培养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品,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不妨培养一项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亲爱的同学们,学习压力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必经之路。

只要我们学会调整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体育锻炼,学会倾诉,培养兴趣爱好,我们便能轻松应对学习压力,迈向美好的未来。

学会处理压力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处理压力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处理压力主题班会教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学会处理压力,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在本次主题班会上,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处理压力,以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学业压力、情感压力还是工作压力,都会在生活中不期而至。

但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压力。

正确认识压力,把它当作一种挑战,而不是威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压力。

其次,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

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抵抗压力的侵袭。

此外,与他人沟通交流也是减轻压力的良方。

当我们感到压力山大时,不妨找亲朋好友或老师辅导员倾诉自己的情绪,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安慰。

心灵的交流和支持可以使我们感受到关爱和理解,减轻内心的负担,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

除此之外,学会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也是处理压力的关键。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书籍、参加体育运动等方式调节情绪,释放压力。

同时,学会放慢节奏,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让外界的压力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最后,建立健康的心态和态度也是处理压力的重要方法。

我们要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战胜压力。

同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接受现实,不要过分苛求完美,做到量力而行,适应环境。

综上所述,处理压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通过正确认识压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他人交流沟通、放松调节情绪以及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各种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希望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学习,大家能够掌握处理压力的方法,更好地应对挑战,迎接生活的各种考验。

谢谢大家!让我们共同努力,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班会课

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班会课

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班会课心理疏导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结合我国的民族特征,继承我国古代医学中的有关精华并吸取国内外各学科中有价值的学术思想,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较为系统的心理治疗疏通和引导的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班会课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高三学生心理疏导班会课1面对高三,大多数同学已经处于“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状态。

作为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应该及时把握学生情绪的脉搏,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视现实,变压力为动力。

一、正视压力,战胜恐惧早在高二下学期会考总复习时,学生已认识到会考总复习是高三总复习的第一轮系统复习,同时也希望及早进入总复习状态。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策略是对家长、学生同时疏导,让他们以平常心对待高三。

因为,孩子们一旦进入运河中学,就必然会把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也符合我们学校是大学预备校的性质。

上大学,高三是必经之路。

我们把这个过程比作登山,上大学是他们将要攀登的顶峰,高三就好比接近顶峰的一个陡坡,越接近目标就越辛苦,这是正常现象。

对于坡上攀登的孩子们,做家长的是只给他们送吃送喝爱抚一番,还是鼓励他们勇敢向前战胜苦和累呢?过分地呵护,只会使他们怀疑自己的实力,变得懦弱;放开手让他们大胆地去闯,不仅会使他们得到磨练,变得自信,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变得更坚强。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得好:“聪明的家长总是跟在孩子后面;愚昧的家长总是堵在孩子的前面。

”为此,我要求家长们:在家里除了保证孩子们必需的良好学习、休息环境外,没有必要过多呵护——地不让拖、碗不让洗,像国宝大熊猫一样精心保护起来,战战兢兢不敢说不敢问。

要让高三的孩子们坚强起来,首先,我们做家长必须坚强。

二、开阔胸襟,激励斗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生长环境也越来越舒适,然而他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及能力却在不知不觉中降低。

由于课业负担的繁重,少数学生的软弱、娇气逐步显露出来:有的整天在苦哇累呀的叹息中自怜;有的面对沉重的功课,认为顾得了学习顾不了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是应该的,纪律上一步步松懈起来;还有的个别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自我放纵、甚至自暴自弃……针对以上种.种情绪,我采取了个别谈心、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心理辅导:(1)自我怜悯、自我原谅是弱者的表现;(2)自我放纵、自暴自弃是自私的别名;(3)盲目自信比狂妄自大更危险;(4)目标——行动的支柱;(5)建立自信——帮你长出“第二条腿”等等。

(优化版)压力应对方法主题班会教案

(优化版)压力应对方法主题班会教案

(优化版)压力应对方法主题班会教案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帮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并提供一些简单的应对方法,以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压力。

内容1. 引入压力- 简要解释什么是压力,以及为什么人们会感到压力。

-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压力源。

2. 压力的影响- 讨论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例如焦虑、失眠、消化问题等。

- 强调良好的压力管理对健康的重要性。

3. 压力应对方法- 提供一些简单的压力应对方法,例如:- 深呼吸: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心。

- 锻炼:介绍运动对缓解压力的积极影响,并鼓励学生参与适当的运动活动。

- 时间管理:教授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减少压力源。

- 寻求支持:鼓励学生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分享自己的压力。

4. 实践演练-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压力应对经验。

- 角色扮演:请几名学生扮演压力应对场景,其他学生观察并提出建议。

5. 总结和反思- 简要总结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

- 询问学生对于压力应对方法的看法和反馈。

- 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扩展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压力应对方法,可以在班会之后组织以下扩展活动:- 编写个人压力应对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个人压力应对计划,并在一段时间后反馈效果。

- 压力应对小作品:学生可以以绘画、写作、摄影等形式表达自己对于压力应对的理解和方法。

注意事项- 确保语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演练,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

- 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提供的压力应对方法,并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实践。

学会应对压力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应对压力主题班会教案

学会应对压力主题班会教案压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无法避免的一种情绪体验。

无论是来自学业、工作、人际关系还是其他方面,压力都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困扰。

如何应对压力,成为了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帮助同学们学会更好地应对压力,提升心理素质,带给大家更为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一、身心健康与压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身心健康与压力之间的关系。

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更有动力去面对挑战,进步和成长;但过度的压力则会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了解自己的压力来源,学会合理化处理压力,是我们应对压力的第一步。

二、认识压力的表现在生活中,压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些同学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上的反应;有些同学可能会出现压力大、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等心理上的反应。

因此,及时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认清压力的表现,对于有效缓解压力至关重要。

三、应对压力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压力来源和个体差异,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压力。

首先要学会正确看待问题,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其次是学会寻找支持,可以倾诉自己的困扰,寻求家人、朋友或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另外,适当的运动、放松和休息也是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

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态,让自己更好地适应压力、战胜压力。

四、分享经验与成果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这些应对压力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如果在实践中遇到困难,也不要气馁,可以和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成长。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享受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于应对压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谢谢大家的聆听,也祝愿每位同学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感谢。

励志主题班会课教案

励志主题班会课教案

励志主题班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励志的意义,认识到励志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制定并实施发展规划。

二、教学内容1. 励志的定义与意义2. 励志故事分享3. 成功人士的经验与启示4. 自我认知与目标设定5. 制定并实施发展规划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励志短片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励志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励志的定义与意义,分析励志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分享: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让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互相鼓励和支持。

5. 制定计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制定个人的发展规划,并讨论实施策略。

6. 总结:对本次班会课进行总结,强调励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班会课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励志的认识和理解。

2. 收集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评估学生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和目标设定。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班会课的感受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教学资源1. 励志短片或故事视频2.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素材3. 个人发展规划模板4. 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学器材教学建议:1. 提前准备教学素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2. 在讲解和分享环节,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支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在制定计划环节,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确保目标的的可行性和实施性。

5. 课后关注学生的执行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六、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通过一个简单的团队建设游戏,让学生放松心情,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 主题演讲:邀请一位成功人士或者有丰富人生经历的教师进行主题演讲,分享他们的励志故事和成功经验。

拥抱压力 教案 心理健康 版

拥抱压力 教案  心理健康 版

拥抱压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认识到压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2.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压力的心态,学会拥抱压力,将其转化为积极动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压力的概念与分类2. 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 拥抱压力的意义4. 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的方法5. 实践演练:学会拥抱压力三、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压力的概念、分类、影响以及拥抱压力的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的方法。

3. 实践演练: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拥抱压力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压力的概念、分类、影响、拥抱压力的意义等相关内容。

2. 海报:展示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的方法。

3. 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压力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压力的概念、分类、影响以及拥抱压力的意义。

3. 讨论:分组讨论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的方法,分享心得。

4. 实践演练:模拟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拥抱压力的过程。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拥抱压力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运用所学方法,尝试拥抱生活中的压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压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学生能够理解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学生能够阐述拥抱压力的意义。

4. 学生能够掌握至少三种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的方法。

5.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展现出拥抱压力的态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2. 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八、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励志主题班会教案2008-12-2 15:10:00阅读2662 次我要评论(0)收藏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自己所背负的压力,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

2.树立自强进取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

主题阐释: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升学压力、家长期望、自我期望等各方面压力纷纷压到学生的心头,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并培养自强不息的意志力成为现代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课前准备:根据儿歌《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内容改编为话剧,布置学生课前排练。

并提前将班会主题告知学生,要求学生对“如何对待压力”先做一定思考。

班会过程:
一、导入通过埃及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引入:
蜗牛到达金字塔顶,主观上是凭它永不停息的执着精神,客观上应归功于它厚重的壳。

正是这看上去又笨又拙、有些负重的壳,让小小蜗牛得以到达金字塔顶。

在登顶过程中,蜗牛的壳和鹰的翅膀,起的是同样的作用。

可是生活中,大多数人只羡慕鹰的翅膀,很少在意蜗牛的壳。

就像我们羡慕别人能有某种天赋或特长而获得某些成就,却整天埋怨我们身上要背负太沉重的“壳”一样。

二、提出问题:
那么我们身上背负的“壳”到底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稍作归纳。

这“壳”能够搁下吗?(明确:人要生存就必然担负着许多责任和压力。


三、讨论:
我们要如何背着“壳”前行呢?
观看学生话剧《蜗牛与黄鹂鸟》的表演,并要求学生根据话剧中的一些启示去归纳出自己的答案。

教师在学生发言后,用幻灯片展现三个小故事,并要求学生在故事中得出启示:
故事一:
德国法兰克福的钳工汉斯·季默,从小便迷上了音乐,他的心中有一个始终不变的奋斗目标——当音乐大师,尽管买不起昂贵的钢琴,但他能用钢板制作的模拟黑白键盘,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竟把十指磨出了老茧。

后来,他用作曲挣来的稿费买了架“老爷”钢琴,有了钢琴的他如虎添翼,并最后成为好莱坞电影音乐的主创人员。

他作曲时走火入魔,时常忘了与恋人的约会,惹得许多女孩“骂”他是“音乐白痴”、“神经病”。

他不论走路或乘地铁,总忘不了在本子上记下即兴的乐句,当作创作新曲的素材。

有时他从梦中醒来,打着手电筒写曲子。

汉斯·季默在第67届奥斯卡颁奖大会上,以闻名于世的《狮子王》荣获最佳音乐奖。

这天,是他的37岁生日。

启示一:要能背着“壳”前行,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故事二:
美国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赛尔玛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中的陆军基地里,丈夫经常外出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奇热无比,又没有人和她聊天,周围都是不懂英语的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

她很难过地写信对父母说:“一心想回家去……”她的父亲给她回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两行字,但这两行字却永远留在她的心中,并改变了她的生活,这两行字是什么呢?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从此,赛尔玛决定在沙漠中找到自己的星星,她观看沙漠的日落,寻找到几万年前留下的海螺壳。

她和当地人交朋友,互送礼物,她研究沙漠中的植物、动物,又学习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把原来认为最恶劣的环境,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出版了一本书《快乐的城堡》,她从自己的牢房中望去,终于望到了自己的星星。

启示二:要能背着“壳”前行,其次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故事三:
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无奈之下,农夫决定把枯井填上。

当泥沙落到驴子的背上时,驴子停止了哀叫,把背上的泥土抖掉,站到了上面。

就这样它居然一步一步的走出了枯井。

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那原
本是埋葬驴子的泥沙,被他抖落到脚下,变成了走出困境的阶梯。

启示三:要能背着“壳”前行,还要有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意识。

四、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相关的励志名言?
教师举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其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等)。

五、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小结:
除了以上故事所给启示,你认为背着“壳”前行的过程中还应该具备些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六、教师结语:
人生是一个背着“壳”前行的过程。

不管壳有多重,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蜗牛那样,化压力为动力,凭借自己的执著和自强,爬上自己心中的金字塔。

七、结束语:
播放周杰伦的《蜗牛》,带引全班同学合唱。

歌词: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裹着轻轻的仰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任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