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_生态_休闲_地方特色_型道路景观_以上海南园滨江绿地改扩建工程为例
城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景观提升改造探讨——以上海市虹口北外滩滨江绿化提升改造为例

城市中心城区公共绿地景观提升改造探讨——以上海市虹口北外滩滨江绿化提升改造为例发布时间:2022-07-20T05:46:17.52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3月第24卷第5期作者:张靖赵希武[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作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却因为基础设施陈旧张靖赵希武上海华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11 上海帝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 201100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作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却因为基础设施陈旧,空间开放性差,绿化缺乏养护管理,道路布局不合理且状况不良等因素,而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对上海市虹口区滨江公共绿地提升改造的研究,探明老绿地升级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常见的改造手法和效果,以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中老公共绿地改造的系统模式。
关键词:中心城区;老公共绿地;提升;改造城市发展中公共绿地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也随之逐渐成为时代历史发展的缩影,见证了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历程,不仅拥有独特的时代印记,还兼具艺术风格和景观特色。
尤其中心城区的公共绿地多数始建成于20世纪,有几十年的历史,经过时间的磨砺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无法满足当前人们休闲活动的需求。
因此,只有提升改造才能使老城区的公共绿地重新焕发活力,恢复生机。
1 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现状分析城市发展老公共绿地往往随时间的推移,面临植物群落层次缺失,植物造景手法陈旧,道路系统混乱,使用性能下降,园林小品设施陈旧,给排水管网老化,缺少标识系统或标识杂乱无章等诸多问题。
在城市更新中,老公共绿地的提升改造无疑成为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焕发区域地块活力的重要一环。
2 中心城区公共绿地改造原则2.1 尊重整体,特色提升的原则对老公共绿地的改造应做到保留在先,调整适当、特色提升。
在保留其整体性格局、特色的同时,引入特色元素针对绿地内原有的空间布局,景观元素等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进行改造更新。
优秀道路绿地设计案例

植物配置:采用了多种乡土植物 ,既提高了绿地的生态效益,又 为市民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觉享受
水景设计:充分结合黄浦江的水资源 ,设计了一系列的亲水景观,如湿地 、水潭、溪流等,为市民提供了与水 亲密接触的机会
文化元素融入:通过雕塑、景观小品 等形式展现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使 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够领略到 上海的深厚文化底蕴
亮点分析
立体绿化:在道路两侧的建筑物上实施立体绿化, 增加了绿化覆盖率,美化了城市环境
节能环保:采用了太阳能路灯、雨水收集系统等 节能环保措施,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 选择了适宜的植物种:通过雕塑、景观小品等形式展现了 深圳的历史和文化,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 够领略到深圳的深厚文化底蕴
-
展示完毕 感谢您的聆听
黄浦江两岸是上海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但随着城市的发 展,两岸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提升 黄浦江两岸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上海市政府启动了 黄浦江两岸景观提升工程
点案击例一添:加上标海题黄浦A D 江D T两H E岸T I景T L E观提升工程
设计理念
生态优先:设计中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元素,如 湿地、林地等,并增加绿化覆盖率,以实现生态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植物配置,为市 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和观赏空间
文化传承:在设计中融入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元素, 使游客能够领略到上海的独特魅力
点案击例一添:加上标海题黄浦A D 江D T两H E岸T I景T L E观提升工程
亮点分析
多功能区域划分:在保留原有自然风 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了多 个功能区域,如滨水休闲区、林下活 动区、文化展示区等
城市公园绿地人性化理念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南园滨江绿地设计为例

( Gr e e n Ma n a g e me n t De p a r t me n t o f Hu a n g p u Di s t r i c t,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2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a ki ng Sha n gh a i Na ny u a n Ri v e r s i de Gr e e n Be l t a s a n e x a mp l e,t h i s a r t i c l e e x pl a i ne d a n d e xp l or e d
西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院学报 2 0 1 3 , 2 8 ( 5 ) : 2 1 1 ~2 1 5
J o u r n a 1 o f No r t h we s t F 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
城 市公 园绿 地 人 性 化 理 念 探 索 与 实践
Exp l o r a t i o n a n d Pr a c t i c e o f Hu ma ni s t i c Co nc e p t i n Ur ba n Pa r k De s i g n
—
—
A Ca s e St ud y o f Sh a ng h a i Na ny u a n Ri v e r s i d e Gr e e n Be l t
对话 , 更加 注重 人 与场所 本身 的对 话 、 更 加要 求挖 掘
人 与人 文历 史 的对话 。然 而真 正达 实现 以人 为本 的
目标却 非 易事 _ 1 ] 。以人 为本 的要 求 是什 么 , 如何 实
景观生态工程成功案例

景观生态工程成功案例
作为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生态工程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个景观生态工程的成功案例。
首先是上海市黄浦江滨江生态修复工程。
该工程通过对黄浦江两岸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使得黄浦江成为了上海市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是北京市天安门广场景观改造工程。
该工程通过对天安门广场进行景观改造,使得广场的环境更加优美,同时也增加了游客的满意度和城市形象的美誉度。
再次是广州市海珠区横沙岛湿地公园项目。
该项目通过对横沙岛湿地进行修复和保护,将其打造成为了一个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公园,成为广州市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最后是深圳市南澳生态修复工程。
该工程通过对南澳岛进行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使其成为一个生态旅游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这些景观生态工程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了景观生态工程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 1 -。
上海南园滨江公园花坛、花卉表现形式探索与实践

上海南园滨江公园花坛、花卉表现形式探索与实践
江皓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22(45)12
【摘要】花坛布置不仅在美化城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城市公园中也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介绍了多种新颖的花坛花卉表现形式。
以上海南园滨江公园为例,以四季为周期的景观花坛布置,表现多形式的四季花卉。
探索了符合中心城区的花卉品种,同时探究了种植技术和养管模式。
【总页数】4页(P149-152)
【作者】江皓
【作者单位】上海金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城市公园绿地人性化理念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南园滨江绿地设计为例
2.世纪公园花坛景观营造实践——以上海世纪公园花坛的"世纪花钟"为例
3.城市滨江公园中不同绿地感知维度的恢复性差异研究
——以福州闽江公园南园为例4.城市滨江公园中不同绿地感知维度的恢复性差异研究——以福州闽江公园南园为例5.上海南园滨江公园水体生态修复治理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园林地形营造在道路及附属绿地景观中的应用——以杨浦区江浦路“美丽街区”为例

园林地形营造在道路及附属绿地景观中的应用——以杨浦区江浦路“美丽街区”为例摘要:地形是景观现场营造效果中最重要元素之一,其形态能够为城市绿地中创造一系列的具有视觉冲击的空间序列。
以杨浦区江浦路为例,道路及附属绿地具有组织人车分流的交通功能,地形发挥着其景观基底功能。
自2021年上海市印发“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要求以上海市“美丽街区”为抓手,逐步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建造安全、干净、有序的市容市貌。
本文以江浦路“美丽街区”项目地形设计及营造为研究对象,以道路及附属绿地为载体,对园林地形营造在道路及附属绿地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究,努力营造出更高标准和水平的道路景观。
关键词:地形营造;道路绿地;美丽街区;城市更新;一、研究背景及相关概念绿地中的地形是构成空间的基础,也是实现景观效果的重要途径。
具有竖向景观营造、分隔空间、组织排水、景象表达等功能。
地形营造不佳,会造成较明显的景观效果单一,空间扁平,尺度感知不协调等问题。
伴随着上海市印发“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以来,城市更新和改造体量较大,截止2020年7月,上海已经完成352个“美丽街区”创建。
[1]本文园林地形在道路及附属绿地中的营造应用,样本为江浦路“美丽街区”建设项目。
道路及附属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内的绿地,可分为隔离带(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2]二、江浦路“美丽街区”建设项目概况道路及附属绿地中的地形营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场所的空间结构和美学特征以及行人的的思想和审美观念,直接的影响着平面分区和流线,江浦路道路中的植物、构筑物、景石等都在地形的基础上进行布置。
杨浦区江浦路(杨树浦路-中山北二路)“美丽街区”建设项目为EPC总承包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
因此设计方案及时为现场条件的不足或盈余做出调整,现场需施工技术及地形营造灵活结合。
本项目车道为6-8车道,车道宽度9-12米,四板五带断面形式居多,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由隔离带绿地和行道树绿带分隔。
滨江景观大道设计方案工程

滨江景观大道设计方案工程一、项目背景滨江景观大道是连接城市与江边的一条重要道路,其在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建的滨江景观大道设计需要顾及到道路的功能、交通、环境以及城市景观等多方面因素,确保道路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本文将对滨江景观大道的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论述,旨在为该项目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总体规划1.总体定位滨江景观大道是城市与江边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城市文化与风貌的重要代表。
因此,新建滨江景观大道将以“绿色、生态、人文、艺术”的理念为发展方向,打造成为集交通、休闲、娱乐、观光、商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带。
2.设计理念本次滨江景观大道的设计理念是“和谐、宜居、开放、活力”,通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融入城市人文景观、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气息的滨江景观大道。
3.功能定位新建滨江景观大道将以城市交通、休闲观光、商业服务和文化活动为主要功能,同时充分利用滨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营造出宜居、宜游、宜商、宜文的城市新形象。
4.发展目标本次滨江景观大道的建设目标是,使道路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提升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居民休闲娱乐环境,促进城市旅游业和商业活动的发展,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三、设计构思1.景观节点在滨江景观大道的设计中,将设置多个景观节点,如观景台、休闲广场、文化广场等,在这些节点设置绿化、雕塑、喷泉、座椅等,创造出更具特色的城市景观,提升道路的环境质量和视觉效果,并增加道路的休闲、观光功能。
2.休闲设施为提升道路的休闲功能,将在滨江景观大道设置多个休闲设施,如咖啡吧、书吧、游乐场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绿化景观在滨江景观大道的设计中,将尽可能增加绿化带的宽度,设置多种植物和花卉,打造出美丽的绿色长廊,提升道路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4.文化建筑滨江景观大道设计将引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如庙宇、古镇、民俗村落等,以及一些文化主题街区,如书店街、美食街等,为道路增添更多的文化氛围和特色,提升道路的人文景观价值。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绿化特色道路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绿化特色道路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公布日期】2015.12.09•【字号】沪绿容〔2015〕365号•【施行日期】2015.1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绿化特色道路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沪绿容〔2015〕365号各区(县)绿化市容局、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为了进一步提升本市道路绿化品质和养管水平,体现景观特色,营造绿化亮点,促进管养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经研究,将在全市开展绿化特色道路创建工作。
现将《上海市绿化特色道路评定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对照相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上海市绿化特色道路评定办法(试行)》2015年12月9日附件上海市绿化特色道路创建办法(试行)为进一步提升本市道路绿化品质,体现道路绿化特色景观,营造道路绿化亮点,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定目的加强道路绿化管理,提升本市道路绿化养管水平,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使道路绿化建设和养护更加规范化、精细化。
作为本市林荫道创建评定的补充,综合展示本市道路绿化创建的特色景观面貌,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整体提升本市道路绿化景观面貌。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建成区范围内已建成二年以上道路绿化的城市道路,已命名为林荫道的不参与评定。
三、评价方法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分类分级推进,采用区(县)绿化管理部门申报,市级绿化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现场检查、公示认定的办法,当年申报,隔年评定。
四、基本条件1、道路两侧行道树、绿地和立体绿化建成二年以上,道路长度不少于500米或为一个完整路段。
2、两侧绿地绿量充足,单侧绿地宽度应大于2米;绿地和立体绿化沿道路单边长度总和与道路长度之比在60%以上。
3、道路绿化建设养护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节约型园林技术、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专类植物应用或绿化废弃物覆盖应用等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卷第4期中国城市林业Vol.10No.4 2012年8月Journal of Chinese Urban Forestry Aug.2012营造“生态、休闲、地方特色”型道路景观———以上海南园滨江绿地改扩建工程为例王辉上海金山绿化建设养护有限公司上海200540摘要:以上海市金山区枫塘路景观绿化带设计方案为例,探讨生态、休闲、地方特色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
关键词:生态,休闲,城市道路景观设计“Ecological,Recreational,Locally Characterized”Urban Road Landscape:A Case Study of Landscape GreenBelt Design at Fengtang Road,Jinshan District,ShanghaiWang Hui(Shanghai Jinshan Gree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Company Ltd.,Shanghai20054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took the road landscape green belt design at Fengtang road of Jinshan District in Shanghai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design conception and methods of urban road landscape which is ecological,recreational and local characterized.Key words:ecological,recreational,urban road landscape design上海市金山区枫泾新镇区枫塘路景观绿化带工程方案提出将枫塘路景观绿化带建成“生态大道、休闲大道、特色大道”,挖掘枫泾历史、文化特色,营造不仅提供休闲、游乐的好空间,还能展示新枫泾特色的枫泾旅游区内的又一个新亮点。
1项目背景本规划项目为上海市金山区枫泾新镇区枫塘路景观绿化带工程。
该绿化带呈东西走向,西起泾荷路中心广场,东至泾宾路门户广场,全长800m,宽52m,面积约41600m2。
该绿化带南北向有一条白牛路穿过,在白牛路与绿带交汇处,白牛路以桥的形式连通,而在白牛路桥下两侧有东西向长约140m、南北向宽约37m的混凝土浇注的基础底板和斜墙组成的空间,基础底板标高为-0.950m。
绿带内现状植被基本为农家蔬菜,除5株水杉外无其他树种。
绿化带周边水系较为丰富,靠泾荷路处绿带与白牛河直线最近距离约32m,同时还有一条南庙港穿过绿带东部。
绿带两侧用地现为农田,规划为居住小区。
2工程建设条件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是上海的西南门户,地处沪浙五区(县)十镇(乡)交界,是中国南方各省市进入上海的第一站,也是沪杭交通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是金山区的重要产业区和旅游区。
全镇户籍人口6.3万。
镇域总面积91.66km2,其中镇区面积7.31km2。
2005年9月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命名为上海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1气候枫泾属亚热带季风盛行地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
春季为4月上旬至6月中旬,冷暖变化大,时有低温和连绵阴雨;夏季为6月中旬至9月中旬,气温高,热量足,降雨量多,初夏有梅雨,季末多台风暴雨;秋季为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时间短,日温差大,初秋多阴雨,季末有霜;冬季为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时间长,气温低,降水少,光照时间短,多阴冷天气,时有冰霜。
收稿日期:2012-05-09作者简介:王辉,本科,上海金山绿化建设养护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E-mail:smallstar1982@中国城市林业第10卷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下半段时期干旱少雨,夏季下半段时期湿热多雨。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春、秋3季。
年平均降水量为1146.7mm。
2.2水文地质枫泾镇内土地平坦,地势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为2.2 4.2m(吴淞基点)。
北部地区绝大部分属低洼田,一般地面高程在3.5m;东部地面高程在3.2 3.6m;南部地势较高,绝大部分在3.5m以上,少部分在4m以上。
2.3区位条件枫泾位于上海金山区西北方位,是一个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
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
镇内遍植荷花,因此又称“芙蓉镇”。
另外,为纪念宋代屯田员外郎“白牛居士”陈舜俞,后人就把枫泾又叫“白牛村”“白牛镇”。
2.4文化基础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
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俗称“三画一棋”集于枫泾一镇。
2.5旅游基础2008年,枫泾古镇旅游区被国家旅游部门评定为4A级景区,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游客75万人次。
旅游景点有大清邮局旧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历史、人文景观。
3总体规划根据《上海市金山区枫泾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枫塘路位于新镇规划的中心地段,整个地块尚处于前期开发阶段。
因此,建设好枫塘路景观绿化带将对整个新镇的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规划核心理念1)以旅游、休闲、娱乐为主的生态景观绿地;2)着重体现枫泾新镇特色,将阳光、溪流、娱乐充分融入;3)以绿化、亮化、美化为目标;4)带动周边地价和周边经济的发展。
3.2规划系统原则1)以人为本:强调景观大道“服务于市民”;2)多元化:将功能、生态、景观一体考虑;3)自然生态: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4)特色景观:突出江南水乡风格,创造枫泾旅游区的新亮点;5)经济性:选用乡土树种为主,多用宿根植物,长效管理。
3.3景观界面以不同的角度、视线高度营造景观界面,通过视点的变化形成立体、多变的景观界面。
3.4交通整个景观绿化带园路分主路、支路和小路3种形式。
主路平面形式自然弯曲,立面上随地形起伏变化,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对整个景观大道起着主导作用;支路,辅助主路连接各个景点;而小路满足步行游览的要求。
同时,在滨水景观区域多用小桥、汀步来连接,创造生动、独特的亲水空间。
另外在滨水景观区域内步道与水面若即若离、时隐时现。
人在小路上行走,不但能够体验到多层次的景观感受,而且也使自然坡岸的长度和沿岸植物群落的厚度得以体现[1]。
4景观分区本方案将景观绿化带由东向西分为入口广场区、滨水景观区、文化休闲区和门户广场景观区等4个区。
4.1入口广场区入口广场区以白牛雕塑为主景、搭配大金桂和大规格元宝枫,采用精致的绿化配置引出枫泾别名“白牛镇”的渊源,同时呼应泾荷路西侧的白牛河,使景观大道和中心广场自然衔接。
主要景点有白牛雕塑。
4.2滨水景观区滨水景观区根据绿带周边水系的现状情况,在绿带内通过开挖河道的方式,营造小桥流水、水多桥多的景象,呼应枫泾的江南水乡韵味。
主要景点有竹影枫溪、木栈道、拉膜亭、黄石跌水、观景平台、台阶式草坪、亭廊相依等。
4.3文化休闲区文化休闲区中运用景墙和地面棋局组合营造枫泾“三画一棋”文化现象,着重表现枫泾浓厚的文化底蕴。
主要景点有农民画景墙、地面棋局等。
4.4门户广场区门户广场景观区则以枫泾地图作为特殊地面铺装,营造人在地图上行走、丈量的感官体验;同时大量种植三角枫、挪威槭、鸡爪槭等槭树科植物,打造枫树林的秋季色叶效果。
主要景点有地图特色铺装、大景石、枫树林等。
84第4期王辉:营造“生态、休闲、地方特色“型道路景观———以上海南园滨江绿地改扩建工程为例5绿化模式5.1群落配置绿化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较多运用槭树科的元宝枫、三角枫、鸡爪槭、红枫等枫叶类树种;同时搭配栎树、乌桕等色叶乔木,以植物景观的立体构成及色彩季相变化来着重表现秋季红叶的特殊景观。
另外,对于江南水乡韵味的重点表现区———滨水景观区,水岸植物配置尤为重要,采取以植物群落为主,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相结合,水生—沼生—湿生—耐水湿物群落的多种植物配置形式[2-3]。
5.1.1入口广场区主景树种为广玉兰、元宝枫、散本桂花、红枫、海滨木槿、红叶石楠。
5.1.2滨水景观区主景植物为垂柳、刚竹、元宝枫、大叶女贞、紫黄栌、海滨木槿、荷花、斑叶芦竹、再力花、野慈姑、水葱、黄菖蒲、美女樱等。
5.1.3文化休闲区主景植物为香泡、乌桕、榉树、栾树、广玉兰、刺槐、香樟、海滨木槿、柿树、杨梅、樱花、萱草等。
5.1.4门户广场区主景植物为广玉兰、柚子树、香樟、三角枫、乌桕、紫薇、海滨木槿、金桂、红叶石楠等。
5.2群落营造绿化带内以适合金山地区生长的榉树、香樟、大叶女贞、栾树为主体树种,营造林冠线起伏、多变、较为浓密的背景林,同时以广玉兰、乌桕和垂丝海棠、樱花、红枫以及作为孤植树的大规格金桂作为造景元素,营造观赏性强的道路绿化景观。
同时,注意以下3点:1)绿地内乔木选用规格较大、姿态佳的优质苗木,灌木选用蓬形好、长势优良的苗木,利用孤植和丛植效果佳的榉树、无患子、银杏以及香樟等,块状和点状平面搭配,采用大块面的简洁布置形式突出大气的景观效果,再结合高低错落的小乔木、花灌木和在金山地区长势极佳的色块植物(红叶石楠、金森女贞、金叶大花六道木)等,同时也有大片的疏林草地,产生各种不同的景观空间效果。
2)充分考虑各树种的生态位特征,选用刺槐点缀于香樟和喜树林中,以合理的生态位形成仿自然植物群落结构,使绿地环境可持续发展。
3)控制绿化维护成本、减少绿地养护量[4],尽量选用乡土树种。
同时,在前缘色块树种选择上,选用管理粗放、不需太多人力修剪的金丝桃、南天竺、伞房决明等。
参考文献[1]陈跃中,唐艳红.生态水景—规划设计是关键[J].中国园林,2011(10):35.[2]马莉.深圳市绿道设计与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12,10(3):44-46.[3]李敏.国外绿道研究现状与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10,8(3):7-10.[4]李树华.基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构建[J].中国园林,2011(7):5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