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文言文巩固卷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2-2013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七上语文期末试题2013.01.06

2012-2013第一学期期末试题七上语文期末试题2013.01.06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们:考试是你施展才华、尽显智慧的一方舞台。

本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23个题。

考试中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

语文试卷还要特别做到:字迹美观....(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空题....。

一、积累与运用(23分)1.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地......默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共8分) A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B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D .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E .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F .争渡,争渡, 。

(李清照《如梦令》)G .“吹面不寒杨柳风”, , 。

(朱自清《春》) H .天上的明星现了, 。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啜.泣( chu î) 扒.窃(b á) 黄晕.( y ùn) 随声附和.(h â)B .炫.耀(xu àn) 虐.杀(nu â) 贮.蓄(ch ǔ) 忍俊不禁.(j īn) C .骸.骨(h ài) 潜.行(q i ǎn ) 喑.哑(y īn) 更胜一筹.( ch ïu) D .匿笑(n ì) 洗濯.(zhu ï) 堕.落(du î) 芊.芊细草(qi ān)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可望而不可j í( ) zh ù ( )立x ī( )戏 h ài ( )人听闻4.下面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4分) 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②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上海版七(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上海版七(上)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28分)(一)默写(10分)1. ,春来花鸟莫深愁。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2. 同物既无虑,。

(陶渊明《读山海经(选一)》)3. ,披衣觉露滋。

(张九龄《望月怀远》)4.怪石奔秋涧,。

(韩偓《草书屏风》)5. ,雏凤清于老凤声。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其一))(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6—7题(4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本诗中“万籁”指。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点明诗人出游地点和入寺所见。

B.颔联细致描绘一幅竹花繁盛的画面。

C.颈联以鸟之乐表现诗人的怡然自乐。

D.尾联用钟磬声再现寺庙的灵动生机。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第8—10题(6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解释加点词 (2分)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②不能名.其一处也()9.用现代汉语解释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10.作者写宾客的反应其作用是(2分)(四)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4题(8分)郑玄在马融门下①,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尝算浑天②不合,诸弟子莫能解。

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转便决,众咸骇服。

及玄业成辞归,既而融有“礼乐皆东③”之叹,恐玄擅名而心忌焉。

玄亦疑有追,乃坐桥下,在水上据屐④。

融果转式⑤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据木,此必死矣。

”遂罢追。

玄竟以得免。

【注】①郑玄:东汉未高密人(今山东人),精通历算。

马融:东汉大经学家(今陕西人)。

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末试卷

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末试卷

盐城市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考试形式:闭卷亲爱的同学们,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匆匆,流淌的是岁月,播洒的是汗水,期待的是成功。

这份试卷将带你走进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请你尽情采摘属于你自己的果实吧!一、积累与运用(31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文化、文学知识。

(10分)(1)为者常成,。

(2),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3)青山有幸埋忠骨,。

(《杭州岳墓对联》)(4)乡书何处达,。

诗句中“书”指。

(王湾《次北固山下》)(5)孔子说:“,。

”可见,在求学的道路上,学习与思考都很重要(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6)诗句中的四季丰富而有特色,请写出描写秋天的古诗句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4分)民俗文化是bān lán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五采纷呈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是民俗文化的瑰.宝,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瑰.宝潜.移默化bān lán(2)找出划线句中的一个错字并改正。

(1分)改为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春分、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B.《梦溪笔谈》是中国科技史上的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来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课文《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

C.《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记录者是孔子和他的弟子。

这本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D.《斜塔上的实验》一文主要记叙了伽利略的两大发现,表现了伽利略热爱科学,勇于实验,不轻信权威,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语境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今天的音乐会上群星荟萃..,让歌迷们大饱耳福。

【初中语文】江苏省淮安市淮中教育集团文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苏教版

【初中语文】江苏省淮安市淮中教育集团文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苏教版

淮中教育集团文通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S)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周春雷zhouchunlei 满分:150分得分一、(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接近尾声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倘.徉在浩翰的知识海洋里,撷.取了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

老师的谆谆教导更让我铭刻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寒假里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

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锐智,成为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1)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倘.:撷.:(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①今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行《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

③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普及率相比上年的增长幅度继续缩小。

句修改:句修改:3.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

”(1)老师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2)如果你是那位学生,你解嘲的话是:。

4.诗文名句填空[(1)—(6)题为必答题,(7)—(10)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8分)必答题(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5),登高必自卑。

(《礼记中庸》)(6)不识庐山真面目,。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查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查七年级语文试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命题人:朱肖夏审核人:四校备课组(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语言积累及运用(30分,每题3分)1.下列句子中有一个错字,改正后将这个句子规范、整洁地写在格子里。

( 3分)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敝?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孤僻(bì)憔.悴 (qiáo) 停滞.不前(zhì)B. 惭愧. (kuì) 搓捻. (niǎn) 怦.然心动 (pīng)C. 尴.尬 (gān) 徘徊(huí)花团锦簇. (cù)D. 攲.斜(qī)霎.时(shà)菡.萏(hàn )3. 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决别繁闷恍然大悟兴高采烈B.叛逆光彩婷婷玉立眉开眼笑C.奥密谋生勇往直前鸦雀无声D.感慨烂漫油然而生不求甚解4. 对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B.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诡计多端,不可信任。

)D.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

(独具慧眼: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见解高超。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里的水果可多了,有苹果、香蕉、哈密瓜、草莓……等等,真是说也说不完。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C.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D. 当灾难没有落到我们自己头上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往往不敢设想这灾难落在自己头上该怎么办?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举措。

七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复习试卷含答案

七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复习试卷含答案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文言文巩固之答案卷《论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通“悦”,愉快)(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3)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自我检查,反省)(替)(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知识)(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通“又”)(独立做事情)(迷惑,疑惑)(6)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能听得进不同意见)(越过,超过)(规矩,规范)(7)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忍受)(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吃饭)(指冷水)(胳膊)(11)于.我如浮云(对,对于)(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代词,……的人)(喜欢,爱好)(以……为乐趣)(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方面,优点)(这里指学习)(改正)(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河流)(流逝)(这,指河水)(舍弃)(15)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1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忠实,坚守)(仁德)《短文两篇》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不久,一会儿)2.雪骤.(紧,急) 3.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相比)4.公欣然..(高兴的样子)5.未若..柳絮(不如,比不上) 6.因.风起(凭借) 7.期.行(约定)8.期日中..(正午时分) 9.太丘舍去.(离开) 10.去后乃至..(才)(到)11.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12.相委.而去.(丢下、舍弃)(离开) 13.君与家君..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4.下车引.之(拉) 15.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虽有嘉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含答案)七年级语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含答案)七年级语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测试七年级语文胸存自信,手书华章;努力表现,永不言弃亲爱的同学们:考试申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谢绝窖錾,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注:本试卷笔试部分总分115分,另按全卷书写质量设5分书写分。

赋分标准如下:使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得1分;字迹清楚得1分;字迹工整得1分;字迹美观得1分;文面整洁得1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共4分,每小题0.5分)2.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

(共8分,每小题1分)A.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B.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C.无可奈何花落去。

_。

(晏殊《浣溪沙》)D. ,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E.争渡,争渡, _。

(李清照《如梦令》)F.子日:“岁寒,。

”(《论语》)G.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冰心《荷叶母亲》)H.远远的街灯明了, _。

天上的明星现了。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3.名著阅读。

(共6分)过了一个星期,①在校园门口出现了。

他挎一只大柳篮子。

柳篮子里装了七零八碎的小商品。

柳篮上还放了一只扁扁的分了许多格的小木盒。

一格一格的,或是不同颜色的糖块,或是小芝麻饼什么的。

……他坐在校门口的小桥头上。

令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到震惊的是,这个当初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①,竞无一丝卑微的神色。

他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和同学问好或打招呼。

最初的几天,反而是同学们不好意思。

因此,几乎没有一点生意。

②鱼替他感到失望。

①反过来安慰②:“会有生意的。

”那时,①又想起了____的情景……生意慢慢有了。

渐渐地,麻油地的孩子们,再去鱼那里买东西时,就没有异样的感觉了,仿佛只不过是在从一个朋友那里取走一些东西而已。

……A.上面选段中人物①是;人物②是。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新人教版第 228套

2013-2014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新人教版第 228套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模拟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2分)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fù)不住了,才松了一下(quán)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

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yán)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hú)形。

2. 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3分)读书是一种思维的训练,人格的修炼,内心的历练。

所以,爱读书的人,说话有(),掷地有声;为人有(),豁达淡泊;生命有( ) ,深远厚重。

恰如季羡林老先生所言,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A 、质量 B、分量 C.、雅量3. 根据所提供的语境,在下面横线上填入两个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句式一致。

(2分)露珠虽小,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花儿虽少,却可以传达春天的气息;,;,。

4. 诗文名句填空。

(6分)(1),志在千里。

(2)曲径通幽处,。

(3)我寄愁心与明月,。

(4),为有源头活水来。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两句话是:,。

5. 走进名著。

(4分)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他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这首小诗的作者原名叫,小诗把对的歌颂,对的呼唤,对的咏叹完全地融为一体,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启迪。

6.综合性学习。

(3分)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下面是国家有关部门根据调查数据而制成的图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中国不同家庭收入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示意图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

二、现代文阅读(共21分)(一)《紫藤萝瀑布》节选(9分)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文言文巩固卷
《论语》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6)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温故而知新()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11)于我如浮云()新课标第一网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5)匹夫不可夺志也()
(1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短文两篇》
一、解释词语
1、俄而()
2、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公欣然()
5、未若柳絮()6.因风起()
7、期行()8、期日中()9、太丘舍去()10、去后乃至()()
11、尊君在不()()12、相委而去()()
13、君与家君期日中()14、下车引之()15、元方入门不顾()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3)虽有至道()
(4)不知其善也()(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6)教然后知困()(7)然后能自反也()()
(8)然后能自强也()()(9)教学相长()
(10)学学半()(11)其此之谓乎()(12)兑命()
《河中石兽》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2)山门圮于河()(3)二石兽并沉焉()
(4)阅十余岁()(5)求石兽于水中()(6)竟不可得()
(7)以为顺流下矣()(8)棹数小舟()(9)曳铁钯()
(10)一讲学家设帐寺中()(11)尔辈不能究物理()()()
(12)是非木杮()(1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14)湮于沙上()
(15)渐沉渐深耳()(16)不亦颠乎()
(17)众服为确论()(18)盖石性坚重迎水处()
(19)啮沙为坎穴()()
(20)如是再啮()(21)再转不已()()
(22)遂反溯流逆上矣()()(23)固颠()(24)如其言()
(25)然则天下之事()(26)但知其一()(27)可据理臆断欤()
(28)凡河中失石()新|课|标|第|一|网
《智子疑邻》
1、智子疑邻()
2、天雨墙坏()()
3、不筑,必将有盗()
4、暮而果大亡其财()()
5、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1、有善术者()()
2、马无敌亡而入胡()
3、人皆吊之()
4、此何遽不为福乎()()()
5、居数月()
6、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7、家富良马()8、堕而折其髀()()9、丁壮者引弦而战()
10、此独以跛之故()()()()11、父子相保()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文言文巩固之答案卷
班级:姓名:组号:学号:
《论语》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通“悦”,愉快)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3)吾日三省乎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自我检查,反省)(替)(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知识)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通“又”)(独立做事情)(迷惑,疑惑)(6)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7)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忍受)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吃饭)(指冷水)(胳膊)
(11)于我如浮云(对,对于)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代词,……的人)(喜欢,爱好)(以……为乐趣)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方面,优点)(这里指学习)(改正)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河流)(流逝)(这,指河水)(舍弃)(15)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1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忠实,坚守)(仁德)
《短文两篇》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俄而(不久,一会儿)
2、雪骤(紧,急)
3、撒盐空中差可拟(大致、差不多)(相比)
4、公欣然(高兴的样子)
5、未若柳絮(不如,比不上)6.因风起(凭借)
7、期行(约定)8、期日中(正午时分)9、太丘舍去(离开)10、去后乃至(才)(到)
11、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2、相委而去(丢下、舍弃)(离开)13、君与家君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4、下车引之(拉)15、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虽有嘉肴》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虽有嘉肴(即使)(好、美)(用鱼、肉做的菜)新|课|标|第|一|网
(2)弗食,不知其旨也(不)(吃)(甘美)(3)虽有至道(达到极点)
(4)不知其善也(好,妙)(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知道)
(6)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7)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反省)
(8)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勉励)(9)教学相长(增长)
(10)学学半(教)(11)其此之谓乎(大概,表示推测)(12)兑命(兑通“说”)
《河中石兽》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靠近)(河边)(2)山门圮于河(倒塌)(3)二石兽并沉焉(一起)(4)阅十余岁(经过,过了)(5)求石兽于水中(寻找)(6)竟不可得(终于,到底)(7)以为顺流下矣(认为)(8)棹数小舟(划船)(9)曳铁钯(拖)
(10)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讲学,教书)
(11)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推究)(事物的道理、规律)
(12)是非木杮(这)(1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怎么)(被)(14)湮于沙上(埋没) (15)渐沉渐深耳(语气词,表示“罢了”)(16)不亦颠乎(通“癫”,疯狂)
(17)众服为确论(认为)(18)盖石性坚重迎水处(因为)
(19)啮沙为坎穴(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坑洞)
(20)如是再啮(照这样)(21)再转不已(不停止)(停止)
(22)遂反溯流逆上矣(于是)(逆流)(23)固颠(固然)(24)如其言(依照)
(25)然则天下之事(那么)(26)但知其一(只)(27)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28)凡河中失石(大凡、凡是)新|课|标|第|一|网
《智子疑邻》
1、智子疑邻(聪明,这里的意思是“认为……聪明”)
2、天雨墙坏(下雨)(毁坏)
3、不筑,必将有盗(修补)
4、暮而果大亡其财(果然)(丢失)
5、而疑邻人之父(怀疑)《塞翁失马》
1、有善术者(精通)(术数)
2、马无敌亡而入胡(逃跑)
3、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4、此何遽不为福乎(怎么就,表示反问)(怎么)(就)
5、居数月(经过)
6、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带领)
7、家富良马(多)
8、堕而折其髀(摔下来)(大腿)
9、丁壮者引弦而战(拉)10、此独以跛之故(此人,这个人)(因为)(瘸腿)(原因)11、父子相保(保全)(27.24.159.2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