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正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立中正大学语言所硕博班教学大纲.

国立中正大学语言所硕博班教学大纲.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所碩博班教學大綱九十八學年第二學期科目名稱:認知語言學與第二語言習得修別:選修(碩博)授課老師:張榮興上課時間:星期四9:10-12:00 COURSE DESCRIPTION:This course introduces some of the central concept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their potential relevance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It will help students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linguistic structures and provide insights fo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COURSE TOPICS:COURSE GRADE:˙Assignments and participation 40%˙Oral presentation 20%˙Term paper 40%REQUIRED READINGS:Croft, William, and D. Alan Cruse.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Dirven, René, and Marjolijn Verspoor. 2004. 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nd edi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Holme, Randal. 2009.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Lee, David. 2001.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Littlemore, Jeannette. Apply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Radden, Günter, and RenéDirven. 2007. Cognitive English Grammar.Amsterdam: John Benjamins.Robinson, Peter, and Nick C. Ellis. 2008. Conclus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2 instruction—issues for research.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d.by Peter Robinson and Nick C. Ellis, 489-545. New York: Routledge. Schmiedtová, Barbara, and Monique Flecken. 2008. Aspectual concepts across language: Some considera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Pedagogical Grammar, ed. by Sabine De Knop and Teun De Rycker, 357-384.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Shirai, Yasuhiro. 2004. A multiple-factor account for form-meaning connection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ense-aspect morphology. Form-Meaning Connection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d. by Bill VanPatten, Jessica Williams,Susanne Rott, and Mark Overstreet, 91-112.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Stam, Gale, and Steven G. McCafferty. 2008. Gesture studie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review. Gestur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lassroom Research, ed. by Steven G. McCafferty and Gale Stam, 3-24.New York: Routledge.Tyler, Andrea, and Vyvyan Evans. 2004. Apply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pedagogical grammar: the case of over.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ed. by Michel Achard and Susanne Niemeier, 257-280.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Tyler, Andrea. 2008.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d.by Peter Robinson and Nick C. Ellis, 456-488. New York: Routledge. Ungerer, Friedrich, and Hans-Jörg Schmid.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2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Other related readings:Achard, Michel, and Susanne Niemeier. (ed.) 2004.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De Knop, Sabine, and Teun De Rycker. 2008.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Pedagogical Grammar.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Evans, Vyvyan, and Melanie Green. 2006. Cognitive grammar: word classes.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Geeraerts, Dirk. (ed.)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ic Readings.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Holme, Randal. 2004. Mind, Metaphor and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Pütz, Martin, Susanne Niemeier, and René Dirven. (ed.) 2001.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I: Language Pedagogy.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Pütz, Martin, Susanne Niemeier, and René Dirven. (ed.) 2001. 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 I: Theor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国立联合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九十五学年第一学期通识选修课程纲要(范例)

国立联合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九十五学年第一学期通识选修课程纲要(范例)
四、最終之目標,希望汲取禪的智慧,提供學子參考學習。
課程大綱及進度
(Course Outline & Schedule)
1、禪的起源?一則美麗動人的傳說――拈花微笑?
2、初祖達摩――一葦渡江,東來何意?二入四行。
3、二祖慧可――斷臂求法,為法忘驅?身佛無殊。
4、三祖僧璨――至道無難,信心不二。
5、四祖道信――入道安心,一行三昧。
6、五祖弘忍――守本真心,入道要門。
7、六祖惠能――自性清淨,無念無住無相。
8、香氣薰人欲破禪――禪詩與情詩――耽溺與聖潔、人性的掙扎。
9、禪與詩――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
10、源頭活水――禪的現代意義――日日是好日、平常心是道、茶禪一味、禪式管理……。
教學方法
(Classroom Tasks)
8.何照清〈《六祖壇經》與通識教育――口語宗教經典與生命教育課程的開發〉《經典生活與通識語文教育》,師範學院通識教育革新之研究叢書三
9蔡志忠漫畫《尊者的棒喝――禪說》,時報周刊
10《達摩傳》《六祖惠能傳》等影片
11《六祖壇經》動畫,明日工作室製作
12大慧集――禪宗網路動畫。網址/wisdom/
(Credits/Hours)
2/2
授課時間
(Class Hour)
星期二
第5,6節
日間部
日間部
課程名稱
(Course Name)

禪史、禪思與禪詩

Chan's History ,Thought and Poetry
教師基本資料
1.輔仁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2.國立聯合大學專任副教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科書及參考書

国立中正大学经济学系 (国际经济学博士班) 教学大纲

国立中正大学经济学系 (国际经济学博士班) 教学大纲

國立中正大學經濟學系(國際經濟學博士班) 教學大綱100 學年度第一學期編號:5105203 授課老師:李秀雲科目名稱:總體經濟理論(三)研究室:管院308 室英文譯名:Macroeconomic Theory(III)電話:05-2720411~34106修別:必修E-mail: ecdsyl@.tw學分數:3 上課時間:星期二第3, 4, 5 節先修條件:總體經濟理論(一) (二) 通過教學目標:介紹新古典理論的中心思想-如何透過跨期均衡模型以達經濟體系之柏雷圖最適分配,以及政府扮演的角色,並使同學熟悉其分析方式。

教學範圍:總體理論當中之特殊課題-跨期選擇,儲蓄、投資與成長,財政政策與均衡,貨幣之直接效用與Clower 限制,確定與不確定環境下之行為,動態模型之基要解與幻泡,景氣波動與國際借貸等。

授課大綱:1. Intertemporal Trade2. Dynamics of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3. The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4.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Issues5. Multiple Equilibria, Bubbles, and Stability參考資料:※Blanchard, O. J. and S. Fischer (1989), Lectures on Macroeconomics, MIT Press.Romer, D. (2005), Advanced Macroeconomics, 3rd ed., McGraw Hill.Barro, R. (1998), Macroeconomics, 5th ed., MIT Press.Obstfeld, M. and K. Rogoff (1996), Foundations of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 MIT Press.Ljungqvist, L. and T. J. Sargent (2004), Recursive Macroeconomic Theory, 2nd ed., MIT Press.其他上課補充講義評分方式:待議。

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系九十八学年度(上学期)教学大纲科目名称初等教育

国立政治大学教育系九十八学年度(上学期)教学大纲科目名称初等教育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九十八學年度(上學期)教學大綱科目名稱:初等教育開課學分數:二學分每週授課時數:二小時任課老師:湯志民一﹑教學目標(一)分析初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建立正確的初等教育工作態度。

(二)介紹初等教育的組織制度,以了解初等教育工作的組織運作。

(三)研究初等教育的教育方法,以有效發揮初等教育的工作績效。

(四)探討初等教育的相關問題,以深入掌握初等教育的工作方向。

(五)運用初等教育的理論方法,以從事初等教育的學術研究工作。

二﹑教學內容(一)初等教育的基本概念(二)初等教育的理論基礎(三)初等教育的歷史發展(四)初等教育的對象─學生(五)初等教育的施教者─教師(六)初等教育的施教場所─學校(七)初等教育的課程(八)初等教育教學和評量(九)初等教育訓育和輔導(十)初等教育學校制度(十一)初等教育革新和展望三﹑教學方法(一)平日授課採Powerpoint講述﹑錄影帶介紹、問答和問題研討等方式進行。

(二)分組報告報告主題︰「小學(或中學)教育熱門問題專題探討」資料來源︰報章雜誌、論文期刊、電腦網站等。

每組人數︰5人(自推召集人)報告方式︰一組一個主題以Powerpoint報告(作業以Powerpoin繳交)每組報告22分鐘(每人口頭報告4分鐘*5+召集人2分鐘) 討論回應︰20分鐘(由各組召集人主持)四﹑教學評量(一)形成性評量1.出席勤惰10﹪2.參與問答和討論10﹪3.分組報告「小學教育熱門專題探討」20﹪4.專題演講心得報告(600字) 10﹪(二)總結性評量:期末筆試(open book) 50﹪89.9~93.9。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D107 周世范
教授

8 0012114 红楼梦学会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 3 第4周至第15周 名著鉴赏
学生自定
自定 蔡义江团队 副会长

9 0012115 南开大学 中华诗词之美
1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叶嘉莹
教授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
10 0012117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哲学概论
西北历史研究
11 0012118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2 0012119 旅游学院 陕西特色旅游资源
2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陆建猷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A106 张健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四16:00-18:00 SD410 成英文
SA306 景新强
教授、博士 √
博士

博士

5 0012108 西北大学 儒家经典与中华文明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9:00-21:00 SA306 景新强
博士

6 0012112 英文学院 戏曲史话
1 第3周至第8周 周三14:00-16:00 SD410 陈 栩 讲师、硕士 √
7 0012113 思政部 国学经典导读
第1页
序 号
课程号
院系
课程名称
学 分
上课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 地点
主讲人
课程所属模块
职称或学 位(资
中国 传统 文化
东西 方文
自然 科学
人文
自我
质)
明碰
与社 与人

国立中正大学财经法律学系学士班教学大纲

国立中正大学财经法律学系学士班教学大纲

國立中正大學課程大綱
財經法律學系
編號:63040009 授課老師:盛子龍科目名稱:行政救濟法(一)
英文譯名:Administrative Remedy Law (I)
學分數:2 修別:必修
教學目標:針對行政爭訟制度進行理論體系分析與說明,更從比較法的觀點引用德國學說理論,闡明行政訴訟法上的各項問題。

授課大綱:
一、行政救濟之概念、體系及種類
二、行政訴訟之概念及類型
三、行政訴訟之一般要件
(一)審判權及管轄權
(二)當事人
(三)非以確定或已繫屬於其他行政法院之事件
(四)訴訟權能
(五)訴訟實施權
(六)一般之權利保護必要四、撤銷訴訟之特別要件
(一)行政處分之存在
(二)權利受違法侵害之主張(三)先行程序之踐行
(四)起訴期間之遵守
五、課予義務訴訟之特別要件(一)拒為處分訴訟之特別要件(二)怠為處分之特別要件。

国立中山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国立中山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辦理學生通識教育課程抵免學分審查原則(95學年度起入學學生適用)96.06.14本校第112次教務會議修正通過一、依據「國立中山大學辦理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之規定辦理。

二、通識教育課程依「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架構」訂定之課程為範圍。

三、通識教育(含基礎課程及博雅課程)申辦抵免學分通則:(一)原為外校生入(轉)學本校者:已修習成績須達七十分以上,始可提出抵免申請。

(二)原為本校生入(轉)學本校者:已修習成績達六十分以上,均可提出抵免申請。

四、基礎課程之抵免申請依下列原則:(一)國語文能力:依第三條通則之規定辦理。

(二)英語文能力:1.按本校之英文分級,已修習課程依第三條通則之規定辦理。

2.以英文測驗成績申辦抵免者,請檢具「全民英語能力分級檢定考試(GEPT)中高級初試或等同級數之英語測驗(參照行政院公告公務人員英語檢測陞任評分計分標準對照表或托福成績對照表)」通過之正式成績證明(測驗後二年有效期限內)。

(三)運動與健康:1.依第三條通則之規定辦理。

2.運動與健康(體育)選修課程不得抵免本校運動與健康必修課程。

3.大一運動與健康必修課程原則上不得抵免,惟曾修習游泳必修課程、並經本校游泳會考通過者,可申辦抵免。

(四)國防教育:每學期已修習國防教育(軍訓)課程每週上課二小時,成績六十分以上,可申辦抵免。

(五)服務學習:原為本校生入(轉)學本校已修畢服務學習課程,可申辦抵免。

五、博雅課程之抵免申請依下列原則:(一)博雅核心課程:原為本校生入(轉)學本校已修畢博雅核心課程,可申辦抵免。

(二)博雅深化課程:1.已修習課程依第三條通則之規定辦理。

2.原為外校生入(轉)學本校者,至多抵免四學分。

3.原為本校生入(轉)學本校者:至多抵免八學分。

(三)中山通識教育講座:原為本校生入(轉)學本校者,已參與之場次均可申辦抵免。

六、通識教育課程抵免學分之申請程序,悉依本校辦理學生抵免學分辦法之規定辦理。

国立中正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授课纲要

国立中正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授课纲要
CLE international, France, 2006.
四. 參考用書
& Y.Delatour,D.Jennepin...etc,Grammaire du Français,
Hachette F.L.E, France, 1996.
&楊啟嵐編著,法語標準發音課程,天肯,台北, 1997.
五. 成績評定
4
情境主題: découvrir son environnement (指示方位用語的表達)
5
文本閱讀: Tour de France,表示方位的介系詞統整
6
文化課程:Un petit tour dansParis/Se déplaceràParis
7
情境主題: Un logement idéal (居家陳設及環境的用語表達)
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授課綱要
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
編號:1151023授課老師:謝米琪
科目名稱:法文(二)
英文譯名:French (II)
學分數:3學分修別:必修
ㄧ. 科目概要
一 對於各種不同情境,建立學生法語初級的聽、說、讀、寫能力。
二 藉由課程主題教授,引領學生逐步認識法國文化和民俗風情。
二. 教學目標
1.延續上學期的課程,由每週不同的主題設定,循序漸進建立學生對法語單字、片語及各種詞性的認知。
2.課程文法、句型解析,幫助學生掌握法語初級(現在式)動詞變化上背誦與練習。
3.分組演練對話或高聲朗讀文本,藉此增進課堂中師生互動學習,若遇問題學生應主動提出,尋求解答。
三. 上課用書
& Jackey Girardet et Jacques Pécheur,Campus I (nouvelleédit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