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监测结果登记表
9 记录表格—环境空气自动

9 记录表格—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编写委员会编委会主任:陈斌编委会副主任:李国刚王业耀傅德黔陈善荣编委会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付强冯丹刘廷良米方卓孙宗光何立环赵晓军宫正宇夏新解鑫潘本锋《质量手册》编写人员负责人:夏新主要编写人员:夏新冯丹武桂桃周谐张榆霞梁富生彭刚华米方卓参加编写人员:史箴王向明张敏解军李爱民刘乐君牛毓渠巍刘卫红《程序文件》编写人员负责人:夏新主要编写人员:冯丹夏新米方卓周谐武桂桃彭刚华梁富生张榆霞参加编写人员:刘卫红渠巍刘乐君解军李爱民张敏史箴王向明牛毓马慧杰《作业指导书—水质自动监测分册》编写人员负责人:孙宗光主要编写人员:刘京李东一解鑫孙宗光陈亚男白雪周密参加编写人员:郭蓉张苒陶蕾关玉春刘跃牛毓米方卓冯丹夏新《作业指导书—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编写人员负责人:宫正宇主要编写人员:潘本锋宫正宇程种周国强胡珂尹婷吴晓凤姚雅伟杨婧柴文轩参加编写人员:李文韬刘强付强滕曼冯丹牛毓米方卓夏新《记录表格—质量管理记录表格》编写人员负责人:夏新主要编写人员:米方卓彭刚华梁富生冯丹夏新张榆霞武桂桃周谐参加编写人员:牛毓解军刘乐君王向明渠巍张敏李爱民史箴马慧杰邹本东刘卫红《记录表格—监测原始记录表格(土壤监测分册)》编写人员负责人:何立环主要编写人员:赵晓军何立环陆泗进李爱民王英英孙文静王斌王静王伟邵昶铭卢雁米方卓夏新参加编写人员:王在峰马宁马广文王晓斐牛毓冯丹《记录表格—监测原始记录表格(水质手工监测分册)》编写人员负责人:孙宗光主要编写人员:解鑫孙宗光刘京李东一李晓明嵇晓燕刘允陈鑫参加编写人员:陶蕾何颖霞关玉春刘跃张苒牛毓米方卓冯丹夏新马慧杰《记录表格—监测原始记录表格(水质自动监测分册)》编写人员负责人:孙宗光主要编写人员:李东一解鑫刘京孙宗光朱擎姚志鹏参加编写人员:郭蓉张苒陶蕾关玉春刘跃米方卓牛毓冯丹夏新马慧杰《记录表格—监测原始记录表格(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编写人员负责人:宫正宇主要编写人员:潘本锋程种宫正宇周国强胡珂尹婷姚雅伟吴晓凤参加编写人员:李文韬刘强冯丹牛毓米方卓夏新杨婧柴文轩付强滕曼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重庆市环境监测中心山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邢台市环境监测站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参加编写单位(排序不分先后)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原始记录表格页码:第1页,共3页版次:2016版,第0次修订主题: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序号记录编号记录名称1 GJW-04-2016-YS-QZD-00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信息表2 GJW-04-2016-YS-QZD-00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仪器设备一览表3 GJW-04-2016-YS-QZD-00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点位周边环境信息表4 GJW-04-2016-YS-QZD-004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站房内部环境信息表5 GJW-04-2016-YS-QZD-005 环境空气自动站交接表6 GJW-04-2016-YS-QZD-006 环境空气质量点位仪器设备停运申请表7 GJW-04-2016-YS-QZD-007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每日远程监控记录表8 GJW-04-2016-YS-QZD-008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日常巡检记录表9 GJW-04-2016-YS-QZD-009 分析仪运行状况检查记录表10 GJW-04-2016-YS-QZD-010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仪器维护记录表11 GJW-04-2016-YS-QZD-011 颗粒物手工比对采样记录表12 GJW-04-2016-YS-QZD-012 气体分析仪多点校准记录表13 GJW-04-2016-YS-QZD-013 氮氧化物分析仪钼炉转化率记录表14 GJW-04-2016-YS-QZD-014 多气体动态校准仪校准检查记录表15 GJW-04-2016-YS-QZD-015 臭氧(O3)校准仪(工作标准)量值传递记录表16 GJW-04-2016-YS-QZD-016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维护记录17 GJW-04-2016-YS-QZD-017 空气自动监测仪器维护维修记录表18 GJW-04-2016-YS-QZD-018 量值溯源与传递记录19 GJW-04-2016-YS-QZD-019 标准物质记录表20 GJW-04-2016-YS-QZD-020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备机更换记录目录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原始记录表格页码:第2页,共3页版次:2016版,第0次修订主题: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序号记录编号记录名称21 GJW-04-2016-YS-QZD-02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耗品备件更换记录22 GJW-04-2016-YS-QZD-022 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站网络检查记录表23 GJW-04-2016-YS-QZD-023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现场检查评分表24 GJW-04-2016-YS-QZD-024 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站手工比对质控记录表25 GJW-04-2016-YS-QZD-025 国控环境空气自动站联机比对质控记录表26 GJW-04-2016-YS-QZD-026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采样系统记录表27 GJW-04-2016-YS-QZD-027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和CO)连续监测系统调试检测记录表.28 GJW-04-2016-YS-QZD-028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和CO)连续监测系统试运行情况记录表29 GJW-04-2016-YS-QZD-029 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2、NO2、O3和CO)连续监测系统验收基本情况登记表30 GJW-04-2016-YS-QZD-030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调试检测记录表31 GJW-04-2016-YS-QZD-031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试运行情况记录表32 GJW-04-2016-YS-QZD-032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基本情况登记表33 GJW-04-2016-YS-QZD-033 PM10和PM2.5连续监测系统验收检测结果记录表34 GJW-04-2016-YS-QZD-034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零气源性能一览表35 GJW-04-2016-YS-QZD-03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数据采集器功能表36 GJW-04-2016-YS-QZD-036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网络传输设备功能表37 GJW-04-2016-YS-QZD-037 分析仪精密度审核记录表38 GJW-04-2016-YS-QZD-038 分析仪准确度审核记录表39 GJW-04-2016-YS-QZD-039 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质量传感器校准表目录目录国家环境监测网监测原始记录表格页码:第3页,共3页版次:2016版,第0次修订主题: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序号记录编号记录名称40 GJW-04-2016-YS-QZD-040 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环境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校准表41 GJW-04-2016-YS-QZD-041 β射线法颗粒物监测仪流量传感器校准表42 GJW-04-2016-YS-QZD-042 微量振荡天平法颗粒物监测仪质量传感器校准表42 GJW-04-2016-YS-QZD-043 微量振荡天平法颗粒物监测仪环境温度和压力校准表44 GJW-04-2016-YS-QZD-044 微量振荡天平法颗粒物监测仪流量传感器校准表45 GJW-04-2016-YS-QZD-045 动态气体校准仪质量流量控制器的标准传递报告46 GJW-04-2016-YS-QZD-046 动态气体校准仪臭氧发生器的标准传递报告47 GJW-04-2016-YS-QZD-047 开放光程SO2、NO2和O3监测仪单点校准表48 GJW-04-2016-YS-QZD-048 开放光程SO2、NO2和O3监测仪多点校准表49 GJW-04-2016-YS-QZD-049 开放光程SO2、NO2和O3监测仪精密度审核记录表50 GJW-04-2016-YS-QZD-050 开放光程SO2、NO2和O3监测仪准确度审核记录表51 GJW-04-2016-YS-QZD-05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设备预防性检修记录52 GJW-04-2016-YS-QZD-052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设备检修记录53 GJW-04-2016-YS-QZD-053 报废/废旧设备处置单54 GJW-04-2016-YS-QZD-054 颗粒物(PM10和PM2.5)手工比对记录表55 GJW-04-2016-YS-QZD-055 对臭氧传递的校准报告56 GJW-04-2016-YS-QZD-056 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核查记录表注:总站委托的国家网监测任务中,应使用上述原始记录表格。
空气质量监测检查记录表

空气质量监测检查记录表
说明:本表用于记录空气质量监测的检查结果,以及监测数值是否达标。
本表用于记录空气质量监测的检查结果,以及监测数值是否达标。
表格字段解释:
- 日期:监测检查的日期。
日期:监测检查的日期。
- 地点:监测检查的地点。
地点:监测检查的地点。
- 监测项目:需要监测的空气质量项目。
监测项目:需要监测的空气质量项目。
- 监测数值:记录监测到的数值。
监测数值:记录监测到的数值。
- 是否达标:标记监测数值是否达到标准。
是否达标:标记监测数值是否达到标准。
使用说明:
1. 在每次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检查时,填写对应的日期和地点。
2. 在监测项目一栏填写需要监测的空气质量项目,例如PM2.5、PM10等。
3. 在监测数值一栏记录对应的监测结果数值。
4. 根据监测结果,判断监测数值是否达到标准,填写“是”或“否”。
5. 持续更新记录,以便监测空气质量的变化和评估。
示例: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监测数值和是否达标,并持续记录以便对
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扬尘检测数据记录

扬尘检测数据记录一、引言扬尘是指在建造、工程、道路施工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和监测扬尘污染,本文记录了扬尘检测的相关数据。
二、检测设备和方法1. 检测设备:本次扬尘检测采用了高精度扬尘监测仪器,具有实时监测、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的特点。
2. 检测方法:在施工现场选取代表性的监测点位,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扬尘监测。
监测仪器通过测量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来评估扬尘污染程度。
三、扬尘检测数据记录以下是对不同施工阶段的扬尘检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1.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监测日期:2022年1月1日监测地点:某市某区某工地监测时间:8:00-12:00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扬尘浓度为XX mg/m³,属于轻度污染。
2. 土方开挖阶段监测日期:2022年1月5日监测地点:某市某区某工地监测时间:9:00-17:00监测结果:扬尘浓度在土方开挖期间有所增加,达到了XX mg/m³,属于中度污染。
建议加强扬尘控制措施,如覆盖裸露土壤、湿化作业等。
3. 混凝土浇筑阶段监测日期:2022年1月10日监测地点:某市某区某工地监测时间:7:00-15:00监测结果: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了湿化剂,扬尘浓度明显降低,仅为XX mg/m³,属于轻微污染。
说明湿化作业对扬尘控制效果显著。
4. 施工结束阶段监测日期:2022年1月15日监测地点:某市某区某工地监测时间:8:00-18:00监测结果:随着施工的逐渐结束,扬尘浓度进一步降低,仅为XX mg/m³,达到了良好的环境质量标准。
四、数据分析与结论根据以上扬尘检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扬尘浓度较低,但仍需注意轻度污染的存在,建议采取相应的扬尘控制措施。
2. 土方开挖阶段扬尘浓度较高,属于中度污染,需要加强扬尘控制措施,保障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OO九年十二月原始记录表目录、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 I )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吸收 (冷)原子荧光 法分析原始记录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I )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 I )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 I )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分析原始记录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001 002 003 004005 006 007 008 0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 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煤样采样和交接记录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 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 24 小时) 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记录 噪声监测原始记录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测量记录 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飞机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工业企业噪声源监测原始记录 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结构传播敏感建筑物室内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样品委托单(站内)监测结果统计表 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 I ) 烟尘及气态污染物现场测试记录() 废气(烟尘)污染物测定运算记录() 废气(烟尘)污染物测定运算记录(Ⅳ) 自动烟尘 (气)采样仪记录表 (I ) 烟气分析仪测量记录表 二恶英前处理原始记录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二噁英)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现场勘察记录表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及处理设施运转情况记录 现场监测(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交接单028 029 030 031032033 034 035 036 037 038039040 041 042 043 044 0450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室内空气现场监测(苯、 )记录表 室内空气监测(甲醛、苯系物)记录表室内空气现场监测(甲醛、氨)记录表 室内空气现场监测(氡)记录表 烟气黑度原始记录表 燃煤的煤质分析原始记录表 叶绿素 a 测定原始记录 污染源臭气测定结果记录表 环境臭气测定结果登记表 环境臭气测定配气记录环境臭气测定嗅辨记录 污染源臭气测定配气记录 污染源臭气测定嗅辨记录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2)分析原始记录 污染源监督监测评价标准确认记录表 应急监测原始记录表 (I ) 应急监测原始记录表(Ⅱ) 应急监测原始记录表() 浮游植物定量原始记录表 浮游植物定性原始记录表 酶联免疫反应原始记录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原始记录 总氮、硝酸盐氮分析原始记录(Ⅰ) 总氮、硝酸盐氮分析原始记录(Ⅱ) 流量测试记录表 分析原始记录(Ⅰ) 分析原始记录(Ⅱ) 分析原始记录(Ⅰ) 分析原始记录(Ⅱ) 红外气体分析原始记录 细菌总数检验原始记录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060 061 062 063 064065066 067 068 069 070 071 072073074075076077078079080081082083084085085086086087088089汽车污染物监测原始记录在用汽车自由加速试验 (不透光烟度法 ) 现场测试记录 在用汽车自由加速试验 (波许烟度法 ) 现场测试记录 总有机碳()分析原始记录 土壤石油类分析原始记录 浮游动物定量原始记录表炉窑情况登记表 燃料采样记录表 油烟净化设施情况登记表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建筑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氟化物、硫化物、降尘缸放置记录 固废腐蚀性、土壤原始记录 土壤分析原始记录090 091 092 093 094095096 0970980991001011021031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 2009 年 11 月 第一版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浊度测试原始记录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 电极常数 分析日期 温度 ℃ 标准缓冲液( Ⅰ)理论值 测定值 标准缓冲液( Ⅱ)理论值 测定值 标准缓冲液( Ⅲ )理论值 测定值分析者 校核者审核者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2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实验室分析原始记录(Ⅰ)(适用气相色谱和色谱-质谱联机)003 样品类别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分析方法使用仪器仪器编号样品前处理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适用离子色谱法)003 样品类别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分析方法使用仪器仪器编号样品前处理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适用高效液相色谱)003 样品类别分析日期室温℃ 湿度%分析方法使用仪器仪器编号样品前处理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004采样地点点位编号天气采样时间年月日采样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分析者 校核者 审核者 共 页 第 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 2009 年 11 月 第一版V %冷)原 子吸收 荧光 法分析原始记录 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项目 分析方法及来源 005 分析日期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006 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L1L2%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007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名称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仪器主要分析条件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007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校准曲线和质控记录008 %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监制2009 年11 月第一版009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 显色时间参比溶液测定波长比色皿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09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 显色时间参比溶液测定波长比色皿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09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 显色时间参比溶液测定波长比色皿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10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线性相关系数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011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定溶液浓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012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 Ⅲ )013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化学需氧量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氯气校正法70——2001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I)014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时间年月日时室温℃ 至年月日时室温℃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15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16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年月日时室温℃ 至年月日时室温℃ 培养箱温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17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年月日时室温℃ 至年月日时室温℃ 培养箱温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18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019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室温℃;湿度:%分析日期: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020 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021 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室温℃ 湿度%分析日期检出限3/(100 2碱片·d) 碱片有效采样面积2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022配制日期配制人标定日期滴定管规格及编号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标准物质配置记录注:体积和浓度必须写明单位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026分析者 校核者 审核者 共 页 第 页般试剂配制记录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样品编号(取样量)(分取量)定(容体积)稀释倍数(过程)测(得)值平均值(样品浓度)计算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色度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分析条件室温℃ 湿度%分析者校核者审核者共页第页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027项目名称监测目的水域名称水域功能类别采样日期调查船(车)采样工具采样位置及层次天气气温℃采样者分析者校核者送样时间送样者接样时间接样者共页第页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028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采样日期采样方式:混合、连续、间歇、瞬时;排放方式:连续、间歇小时/日天气状况气温℃企业当事人签字电话采样者校核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a)029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土壤采样和交接记录(b)029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和交接记录030 项目名称水域名称水域功能类别采样日期采样工具采样方式调查船天气气温℃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煤样采集和交接记录031 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采样日期采样方式:企业当事人签字电话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采样者送样者送样时间接样者接样时间共页第页。
环境监测系统原始记录表式(118页)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原始记录表目录
001 、电导率、溶解氧、水温测试原始记录 002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003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I)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 色谱分析原始记录(Ⅲ) 004 浮游生物现场采样记录表
吸收 005 (冷)原子 荧光法分析原始记录
006 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00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008 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009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I) 010 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 01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I) 012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 013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Ⅲ) 014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I) 015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 016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Ⅲ) 017 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018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019 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020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021 硫酸盐化速率分析原始记录 022 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023 标准物质配置记录 024 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025 分析原始记录 026 色度分析原始记录 027 地表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080 酶联免疫反应原始记录 081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原始记录 082 总氮、硝酸盐氮分析原始记录(Ⅰ) 083 总氮、硝酸盐氮分析原始记录(Ⅱ) 084 流量测试记录表 085 分析原始记录(Ⅰ) 085 分析原始记录(Ⅱ) 086 分析原始记录(Ⅰ) 086 分析原始记录(Ⅱ) 087 红外气体分析原始记录 088 细菌总数检验原始记录 089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25℃ 电 导 率 (μ-1)
计算公式 浊度()
001
温度
第三版16082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记录表格

石狮市环境监测站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管理记录表格第三版何清伟2018/1/1目录目录 (2)空气自动监测子站(PM10/PM2.5)精密度审核记录表 (4)空气自动监测子站(PM10/PM2.5)准确度审核记录表 (5)空气自动监测站PM10自动监测仪流量校准记录表 (6)空气自动监测站PM2.5自动监测仪流量校准记录表 (7)空气自动监测站PM10自动监测仪膜片校准记录表 (8)空气自动监测站PM2.5自动监测仪膜片校准记录表 (9)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SO2/NO2)精密度审核记录表 (10)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SO2/NO2)准确度审核/多点校准记录表 (11)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O3)准确度审核/多点校准记录表 (12)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SO2/NO2)20%跨漂检查/校准记录表 (13)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O3)20%跨漂检查/校准记录表 (14)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点式仪器)精密度审核记录表 (15)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一氧化碳分析仪)零跨漂检查/校准记录表 (17)空气自动监测子站(二氧化硫分析仪)零跨漂检查/校准记录表 (18)空气自动监测子站(氮氧化物分析仪)零跨漂检查/校准记录表 (19)空气自动监测子站(臭氧分析仪)零跨漂检查/校准记录表 (20)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SO2/NO2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 (21)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O3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 (22)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点式气体分析仪CO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 (23)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点式气体分析仪SO2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 (24)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点式气体分析仪NO2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 (25)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点式气体分析仪O3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 (26)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巡检日志 (27)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巡检维护记录表1/5 (28)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巡检维护记录表2/5 (29)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巡检维护记录表3/5 (30)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巡检维护记录表4/5 (31)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巡检维护记录表5/5 (32)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故障维修记录表 (33)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一般耗材出入库台账 (34)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仪器设备管理台账 (35)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仪器领用登记表 (36)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标准气瓶管理台账 (37)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标准气体使用记录表 (38)大气自动监测站日状况报表 (39)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审核处理(缺失补收、异常剔除、负值修正)结果表 (40)石狮市(市区)空气质量日报表 (41)中心站( )日统计报表 (42)石狮市(点位)空气质量日报表 (43)石狮市区空气质量周报 (44)石狮市区空气质量月报 (45)石狮市空气质量年报 (46)降水采样记录表 (47)降水自动监测(中心站)每日巡查记录表 (48)降水自动监测仪校准测试记录表 (49)降水自动监测仪(现场)巡检日志 (50)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监测仪器期间核查汇总表 (51)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器环境温度和压力传感器校准表 (52)臭氧校准仪(工作标准)量值传递记录表 (53)仪器设备停运申请表 (54)报废/废旧设备处置单 (55)中心站备机领用/更换记录表 (56)大气环境监测记录表 (57)重量法()分析记录表 (58)颗粒物物(PM10或PM2.5)手工比对记录表 (59)臭氧自动监测现场核查记录表 (60)石狮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61)年度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传递一览表 (61)石狮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62)年度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 (62)()气体分析仪流量检查校准表 (63)多气体动态校准仪流量校准检查记录表 (64)氮氧化物分析仪钼炉转化率记录表(每半年) (65)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O3)精密度审核记录表 (66)JL/QZD-01 第0次修订JL/QZD-02 第0次修订JL/QZD-06 第0次修订空气自动监测站PM2.5自动监测仪膜片校准记录表9JL/QZD-07 第1次修订10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SO)精密度审核记录表JL/QZD-10 第1次修订JL/QZD-11 第1次修订JL/QZD-12 第1次修订测试:审核:JL/QZD-13 第1次修订气体分析仪准确度审核/多点校准记录表站点名称:检查人:审核人: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SO2/NO2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子站名称:环境气压(hpa):环境温度(℃):测试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仪器信息仪器名称: 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仪器监测状态参数:量程(ppb):更新测量灯谱文件:自动测量平均次数:原来对应关系:光程(m):判断信号强度位置:自动积分时间:标准气体信息样品编号:标准值(PPM):标定日期:有效期:二级减压阀压力(MPa):钢瓶流量计流量(L/min):检查池长度:等效浓度:测试结果换算后标准气体浓度:1、2、3、平均值:相对误差:1、2、3、平均值:测试人员:测试时间:空气自动监测子站长光程仪器O3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子站名称:环境气压(hpa):环境温度(℃):监测仪器信息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监测仪器状态参数量程(ppb):更新测量灯谱文件:自动测量平均次数:原来对应关系:光程(m):判断信号强度位置:自动积分时间:零气发生器信息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高纯氧钢瓶气样品编号:标准值(PPM):标定日期:有效期:二级减压阀压力(MPa):钢瓶流量计流量(L/min):臭氧发生器信息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AIR流量(ml/min): O3流量(ml/min): UV温度: 设定输出臭氧浓度(ppb): 实际输出臭氧浓度(ppb):检查池长度:等效浓度:测试结果换算后标准气体浓度:1、2、3、平均值:相对误差:1、2、3、平均值:测试人员:测试时间: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点式气体分析仪CO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子站名称:环境气压(hpa):环境温度(℃):仪器信息仪器名称: 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测试前仪器正常监测状态参数RANGE(量程ppm):CO MEAS(CO测量MV):MR RATIO(测量值占参考值的百分比):SAMP FL(样品流量CC/M):BENCH TEMP(光度吸收池温度):BOX TEMP(机箱温度):SLOPE(斜率):STABIL(稳定性ppm):CO REF(CO参考MV):PRES(压力IN-HG-A):SAMPLE TEMP(样品温度):WHEEL TEMP(轴承温度):PHT DRIVE(光度计驱动):OFFSET(截距):标准气体信息样品编号:标准值(PPM):标定日期:有效期:二级减压阀压力(MPa):钢瓶流量计流量(L/min):测试结果1、2、3、平均值:相对误差:测试人员:测试时间:仪器信息仪器名称: 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测试前仪器正常监测状态参数RANGE(量程UGM):PRES(压力IN-HG-A):PMT(光电倍增管MV):UV LAMP(紫外灯MV):DRK PMT(暗室光电倍增管MV):SLOPE斜率:HVPS(高压电源VOLTS):PMT TEMP(光电倍增管温度℃):STABIL(稳定性UGM):SAMP FL(样品流量CC/M):NORM PMT(标准光电倍增管MV):LAMP RATIO(灯亮度为校准值的百分比%):DRK LMP(暗室灯MV)OFFSET(偏移MV):RCELL TEMP(反应池温度℃):BOX TEMP(机箱温度℃):标准气体信息样品编号:标准值(PPM):标定日期:有效期:二级减压阀压力(MPa):钢瓶流量计流量(L/min):测试结果1、2、3、平均值:相对误差:测试人员:测试时间:仪器信息仪器名称: 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测试前仪器正常监测状态参数量程(UGM)RANGE:样品流量(CC/M)SAMP FLW:光电倍增管(MV)PMT:自动调零(MV)AZERO:反应池温度(℃)RCELL TEMP:光电倍增管温度(℃)PMT TEMP:反应池(IN-HG-A)RCEL:NOX斜率NOX SLOPE:NO斜率NO SLOPE:稳定性(UGM)STABIL:O3 GENFL(CC/M):标准化光电倍增管(MV)NORM PMT:高压电源(V)HVPS:机箱温度(℃)BOX TEMP:转化炉温度(℃)MOLY TEMP:样品(IN-HG-A)SAMP:NOX偏移(MV)NOX OFFS:NO偏移(MV)NO OFFS:标准气体信息样品编号:标准值(PPM):标定日期:有效期:二级减压阀压力(MPa):钢瓶流量计流量(L/min):测试结果1、2、3、平均值:相对误差:测试人员:测试时间: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点式气体分析仪O3标准气体测试原始记录表子站名称:环境气压(hpa):环境温度(℃):仪器信息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设定量程:测试前仪器正常监测状态参数量程URL(UGM)RANGE:O3测量(MV)O3 MEAS:压力(IN-HG-A)PRES:样品温度(℃)SAMPLE TEMP:机箱温度(℃)BOX TEMP:偏移(UGM)OFFSET:稳定性(UGM)STABIL:O3参考(MV)O3 REF:样品流量(CC/M)SAMP FL:光度计灯(℃)PHOTO LAMP:斜率SLOPE:偏移(PPB)OFFSET:传递标准信息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溯源日期:有效期:溯源传递标准单编号:校准曲线:其他参数:零气发生器信息生产厂家: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输出压力:测试人员:测试时间: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巡检日志子站名称:JL/QZD-25 第1次修订石狮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巡检维护记录表1/5监测子站:子系统:点位站房情况及气象仪年度:监测子站:子系统:颗粒物监测仪/网络监控设备/气体采样系统年度:监测子站:子系统:DOAS监测仪年度:监测子站:子系统:点式气体分析仪年度:监测子站:子系统:点式气体SO2\NO2\O3\CO分析仪及质控设备年度:JL/QZD-30 第0次修订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故障维修记录表JL/QZD-31 第0次修订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一般耗材出入库台账子站名称:JL/QZD-32 第0次修订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仪器设备管理台账管理人员:登记日期:35JL/QZD-33 第0次修订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仪器领用登记表子站名称:JL/QZD-34 第0次修订石狮市空气自动监测站标准气瓶管理台账管理人员:登记日期:37JL/QZD-35 第0次修订JL/QZD-36 第1次修订大气自动监测站日状况报表1、每天8点、14点和20点3次查看子站监测仪器状态(SO2、NO2、PM10、O3、CO、PM2.5、气象仪、能见度仪、城市摄影、室内监控)、联网情况(石狮、泉州、省监控平台)及污染物超标情况。
病房空气消毒登记本

病房空气消毒登记本一、目的病房空气消毒登记本旨在记录病房空气消毒的相关信息,确保病房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提供可追溯的消毒记录。
二、适合范围本登记本适合于医疗机构内各病房的空气消毒过程。
三、登记本内容1. 病房信息:- 病房名称:填写病房的具体名称或者编号。
- 病房位置:填写病房所在的楼层和具体位置。
2. 消毒操作信息:- 消毒日期:记录进行空气消毒的日期。
- 消毒时间:记录进行空气消毒的具体时间段。
- 消毒人员:填写进行空气消毒的人员姓名或者编号。
- 消毒方法:填写所采用的空气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等。
- 消毒剂使用情况:填写所使用的消毒剂名称、浓度、用量等相关信息。
- 消毒设备:填写所使用的消毒设备的名称、型号等相关信息。
- 消毒效果:填写消毒后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如菌落总数、空气中有害微生物浓度等。
3. 备注:- 可以填写与本次空气消毒相关的其他信息,如消毒过程中的异常情况、消毒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等。
四、填写要求1. 登记本应由专人负责填写,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每次进行空气消毒时,应及时填写相关信息,并在登记本上签字确认。
3. 登记本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查阅和审查。
五、操作流程1. 空气消毒前,消毒人员应准备好所需的消毒设备和消毒剂。
2. 消毒人员按照规定的消毒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确保消毒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3. 消毒完成后,消毒人员应进行空气质量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4. 将消毒日期、时间、人员、方法、消毒剂使用情况、消毒设备、消毒效果等信息填写在登记本中。
5. 如有异常情况或者其他需要备注的情况,及时在备注栏中进行记录。
6. 确认填写无误后,在登记本上签字确认。
7. 将登记本存档,并按要求保存至少一年。
六、相关注意事项1. 消毒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消毒操作培训和资质。
2. 消毒设备和消毒剂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 消毒操作应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医院院感科工作记录(1)

感染科工作记录2017年度彰武县第四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科机构成员委员会成员主任:马弘文副主任:孙伟蒋丽伟刘保印委员:赵晓玲鄢涛魏晓红徐艳春李龙飞刘丽范长生于振云曹慧新刘艳邢亚珍包秀华彦丽萍李曦于淑萍刘世东李薇薇赵春颖杨志兰高云峰博丛增李响院感科2017年度培训计划一季度:(科里学习)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的分类后勤人员:医疗废物转运、储存与处理方法二季度:(院里培训)医务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后勤人员:消毒、灭菌、隔离的基本知识三季度:(院里培训)医务人员、后勤人员:手卫生规范四季度:(院里培训)医务人员:抗菌素合理应用后勤人员: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科主任:魏晓红一季度医院感染培训记录培训日期:地点:主讲人:参加者:培训内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基本知识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分类3、医院感染暴发如何上报后勤人员:医疗废物分类、转运、储存与处理方法1、医疗废物管理的基本要求2、医疗废物暂存设施管理要求3、运送员的要求和防护措施1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记录存在问题:临床科室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1 、内科小瓶碘伏未注明开启时间2、锐器盒放置时间过长3、手术室百级间空气培养不合格后勤科室:1、运送垃圾时没穿工作服2、手卫生依从性不强院感科(签名)魏晓红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已经和各科护士长沟通提持如下整改意见:1、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包装医疗垃圾即时封口.2、小瓶碘伏和棉签要及时注明开启时间3、锐器盒使用不超一个月后勤人员统一规定:1、工作时必须着装整齐运送垃圾戴帽子口罩2、统一规定垃圾运送车消毒时间不管是临床还是后勤人员要继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评定:已纠正2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记录存在问题:院感科(签名)整改措施及落实情况:3月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记录存在问题:院感科(签名)魏晓红一季度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感染率:本季无菌手术数:无菌手术感染率:%(1.5)院感检测表2017年 1月31日院感检测表2017年 3月31日说明:Ⅲ类环境: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抢救室、各类普通病房等空气≤500cfu/m³,物体表面≤10cfu/cm²,医护人员手≤10cfu/cm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