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区发展玉米制种产业取得的成效

合集下载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张掖市作为甘肃省的重要农业经济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在该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甘肃省、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一、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情况甘肃省地广人稀,自然条件适宜玉米种植,具有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

经过多年的发展,甘肃省的玉米制种产业已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甘肃省建立了完善的玉米制种作物品种选育体系。

该体系通过对现有品种的改良和新品种的选育,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抗虫能力。

同时,甘肃省还开展了品种间杂交育种和亲本纯净化等工作,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品种支撑。

其次,甘肃省注重玉米种子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通过对种子的种植、收获、加工和贮存等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确保玉米种子的品质和数量。

甘肃省还积极引进现代化玉米种子处理设备和技术,提高种子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再次,甘肃省加大了玉米制种技术的推广力度。

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开展示范种植和科普宣传等活动,向农民普及现代化的玉米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甘肃省还建立了玉米制种技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最后,甘肃省加强了玉米制种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通过鼓励农民合作组建专业化的种植合作社和企业,提高种植管理的规模效益。

甘肃省还加大对种植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情况作为甘肃省的重要农业经济区,张掖市的玉米制种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首先,张掖市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为玉米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市政府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种植效益。

其次,张掖市注重玉米制种技术的引进和创新。

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和品质。

与此同时,张掖市还加大了对玉米制种科研和示范的投入,开展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和示范推广活动。

浅议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议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 玉米制种; 效益对 比; 规范发展
近 年来 ,凉 州 区 牢牢 把 握 全 国种 子 生 产 基 地 向西 北 地 区 转
移的机遇 , 充分发挥资源优 势, 力打造精 品种 子基地, 着 培育 壮
大 龙 头 企业 , 快 制 种 产 业化 进 程 , 力 地 促 进 了种 子 产 业 的 发 加 有 展 。 目前 , 区 已成 为 甘 肃 主要 的玉 米 制种 基 地 之 一 。 全

制种产业发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以方便 农户 的灵活方式收购种子。广大玉米制种农户积极落实
制 种 基 地 , 强 田 间管 理 , 证 了种 子 的 纯度 和 质 量 。龙 头 企 业 加 保
人均耕地相对较多的东北部乡镇先行发展制种产业,尤 以玉米
路。
㈠ 促 进 了种 植 结构 的优 化 调 整
近 年 来 ,凉 州 区在 稳 定 发
展 粮 食 生产 的 同时 , 力 发 展 经济 效 益 和 节 水 效 益 比较 明显 、 大 群 众 认 可程 度 高 的 玉米 、 菜 制种 优 势 产 业 。 米 制 种 已成 为 主 产 瓜 玉 区 乡镇 调整 种 植 结 构 、优 化 夏 秋 比例 、促 进 农 民增 收 的 主 导 产 业 。0 9年 全 区 夏秋 比例 由上 年 的 5 4 调 整 到 5 5 , 植 20 5: 5 0: 0 种 结 构进 一步 优 化 。 中 制 种 面积 较 大 的 洪祥 、 城 等 乡镇 夏 秋 比 其 双
模, 制种产 业带动作 用明显, 利益联结机制相对稳 定, 制种产 业 在发展农业经济 、 促进农民增收 中的地位和作用 明显增强 , 已成
为农民增收 的支柱产 业,同时作者通过井泉灌 区制种玉米与单

推进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思路措施

推进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思路措施

推进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思路措施李友强 姜振东(甘肃省种子总站,兰州730030)摘要:甘肃是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在制种基地发展中还存在建设标准化水平不高、去雄等关键环节机械化程度较低等突出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及形势,提出发展思路措施,对做大做强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甘肃省;制种基地;发展;措施甘肃省从1978年起率先在河西走廊开展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发展总体经历了恢复调整、创新发展、优化提升3个阶段,发展过程中,甘肃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技术指导,优化发展环境,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种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玉米种业发展优势,推动国家级玉米种业基地建设全链条衔接、全要素提升,加快实现由制种大省向种业强省转变。

1 发展现状及成效1.1 制种基地优势进一步确立 甘肃玉米制种优势区河西走廊属灌溉农业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天干而地不干”,所生产的玉米种子质量高,能满足单粒播种需求,深受省外市场青睐。

同时,经过多年的制种实践,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制种大县制定完善了基地管理制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制度保障。

目前,甘肃是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21全省玉米种子生产面积约9.41万hm2,产种5.79亿kg,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2.0%和57.8%,90%以上种子销往外省,保障全国50%以上玉米大田种植用种,为确保全国粮食生产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基地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创新基地建设模式。

建立了政府主导、村社承担、企业参与的基地建设模式,推行了“公司+村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促进了基地与企业结合,完善了玉米制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制种农户稳定增收。

二是建设国家玉米制种基地项目。

投资5.74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41亿元,在临泽县等6县(区)改造完成玉米制种田2.02万hm2,配套建设渠、林、路,提高基础设施标准,进一步提升了基地“四化”水平。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区域种业R EGIONAL SEED INDUSTRY摘要:概述了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意义,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制种;历程;意义1发展历程武威市凉州区玉米制种已有30多年历史,先后经历了探索起步、快速发展、盲目扩张和稳步发展4个阶段。

1.1探索起步阶段(1980—1996年)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凉州区依托原国营种子公司开始探索玉米制种,主要用于本地玉米种植。

从1991年起,该区依托原武威市种子公司开展对外制种,玉米制种面积约667hm2,到1996年制种面积达到5300hm2,为玉米制种业的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1.2快速发展阶段(1997—2004年) 1995年全国种子工作会议后,甘肃省委、省政府和武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制种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把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种子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力量,坚持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招商引进一批种子企业,促进了玉米制种产业的快速发展。

由于甘肃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基地具有自然条件好、制种产量高、种子质量优等优势,玉米制种面积迅速扩大。

到2002年,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33万hm2,连续3年稳定在1.33万~1.67万hm2。

1.3盲目扩张阶段(2005—2006年)从2005年开始,制种企业盲目扩大制种规模,以期提高市场占有率,出现了玉米制种极速扩张的局面。

2006年全区实际制种面积近3万hm2,产种2.5亿kg,占当年全国玉米用种量的25%,造成种子大量积压、价格从高走低,多数种子公司陷入了资金枯竭、举步维艰的境地,严重影响了种子产业发展。

1.4稳步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从2007年开始,国家和甘肃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种子管理机构加大调控力度,通过淘汰和压缩科技含量低、市场容量小、经济效益差的品种,使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连续5年稳定在2万hm2左右,玉米制种业实现了理性和稳定发展。

同时,玉米制种基地进一步向优势区集中,年制种产量达到1.2亿kg,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10%,成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之一。

凉州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凉州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省 心 省 时 省 力 省 钱 。 二 是 凉 州 区玉 米
宣 传 秸 秆 综 合 利 用 和 禁 烧 的 好 处 、 做 法 、 要 求 以 及 目前 国 家 的 优 惠 政 策 、 处 罚 措 施 等 ,切 实 让 农 民 明 白 秸 秆 禁 烧 的重 要 性 。从 农 民 自 身 把 好 秸 秆 焚 烧 的 第一 道 关 口 。
的发展。 1 凉 州 区 玉 米 秸 秆综 合 利 用 状 况
陈 福斌 一 甘肃省武 成市凉 州区 畜牧兽 医局
0 0 0一
或 原 料 成 本 高 的 问 题 。 = 是 修 建 青 贮 三 池 过 大 , 原 料 不 能 及 时 供 应 ,影 响 青 贮 进 度 和 质 量 。 四 是 凉 州 区 现 有 青 贮 的 基 本 程 序 是 将 玉 米 人 T 摘 穗 后 .人
2 存 在 的 问题 21 农 户存 在 问 题 .

料 ,转 变 传 统 的 喂 养 方 式 , 进 一 步 促
进 我 区 牛 羊 产 业 发 展 。 进 行 广 泛 的 宣 传 发 动 ,营 造 良 好 舆 论 氛 围 。 要 充 分 利 用 各新 闻媒体 、宣传 车 、明 白纸 、 标 语 口 号 、村 广 播 喇 叭 等 形 式 ,大 力
草 食 畜 牧 业 发 展 .而 且 农 作 物 秸 秆 通 过 过 腹 还 田 ,可 以 培 肥 地 力 ,减 少 化 肥 使 用 量 , 改 善 土 壤 结 构 ,促 进 循 环 秸 秆 切
碎 ( 丝) 揉 ,裹 膜 或装 袋贮 存 。 四是 引
加 大 投 入 等 方 面 着 手 ,推 动 了玉 米 秸
是 玉 米 秸 秆 青 ( ) 贮 集 中在 黄
收 获 季 节 时 问 紧 ,无 法 快 速 的 收 购 大 量 玉米 秸秆 而 影 响玉 米秸 秆 青 ( ) 黄

凉州区全膜双垄沟播沟灌玉米种植效益分析

凉州区全膜双垄沟播沟灌玉米种植效益分析

凉州区全膜双垄沟播沟灌玉米种植效益分析
阚国生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凉州区永昌灌区水资源使用量逐年锐减,灌区也在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以提高水资源高效利用率,2001年在永昌灌区双城镇齐家湖村五组开展全膜双垄沟播沟灌玉米灌溉试验。

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沟灌种植技术较平作条膜种植可增产9%左右,均节水80m3/hm2左右,节水率达26%左右,通过灌3次、4次、5次水比较,永昌灌区适合"四水法"灌溉,效益显著,适合推广种植。

【总页数】4页(P93-96)
【作者】阚国生
【作者单位】武威市凉州区永昌水利管理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3
【相关文献】
1.凉州区玉米全膜双垄沟灌高产栽培技术 [J], 丁德芳
2.凉州区全膜双垄沟播沟灌玉米种植效益分析 [J], 阚国生
3.河西地区饲用型甜高粱全膜双垄沟灌栽培技术 [J], 孙丽娜;蒋玉花;乔昌萍;高长发
4.玉米免冬灌全膜双垄沟灌与半膜平作灌溉对比 [J],
5.食用向日葵全膜双垄沟灌栽培技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制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8-0175-03制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丁尔斌1,李根平2,柳娟娟2,柳向向3(1.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勤锋分公司,甘肃民勤733300;2.甘肃亚盛种业黄羊河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凉州733008;3.甘肃农垦黑土洼农场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永昌737200)摘要凉州区是农业大区,玉米是当地优势、主导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保证玉米安全稳定生长意义重大。

玉米生长时,种子质量是影响玉米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若种子质量差,玉米产量和品质就得不到有效保障。

制种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制种玉米具有科技含量高、产量高、效益高等特点和优势,同时对栽培技术也有着更高的要求。

为保证制种玉米产量,做好栽培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基于此,以凉州区为例,着重对制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凉州区;制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8.064Technical Measures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Seed MaizeDing Erbin1,Li Genping2,Liu Juanjuan2,Liu Xiangxiang3(1.Qinfeng Branch of Gansu Yasheng Industry(Group)Co.,Ltd.,Minqin733300,Gansu,China;2.Gansu Yasheng Seed Industry Huangyangh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Liangzhou733008,Gansu,China;3.Gansu Agricultural Reclamation Hetuwa Farm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Yongchang737200,Gansu,China) Abstract:Liangzhou District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area,maize is the local advantage,leading food crop and cash crop,to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growth of maiz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When maize is growing,the seed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If the seed quality is poor,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maize can not be effectively pared with ordinary maize,seed maiz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ontent,high yield and high benefit,and also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ultivation technology.In order to ensure the yield of seed maiz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o a good job in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Based on this,taking Liangzhou District as an example,the technical measures for high yield cul‐tivation of seed maize were studied deeply.Key words:Liangzhou District,seed maize,high yield cultivation,technical measure凉州区位于武威市中部,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55d,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发展玉米制种业。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历程和重要意义

推进科技创新
技术研发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玉米制种技术水平,如优质品种选育、杂 交种繁殖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
人才培养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高玉米制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品牌建设
品牌宣传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如媒体、网络等,加强对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品牌宣传, 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业链条
01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链条完整,涵盖了种子研发、生产、加工 、销售等环节。
02
玉米制种产业的产业链条紧密相连,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发展效
应。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的产业链条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03
推动作用。
市场竞争力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 竞争力,产品远销海外。
玉米制种产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品 牌影响力逐渐提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 优化。
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01
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的产业升级,推动了现
代化农业的发展。
02
增加就业机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民可
以在本地实现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推动城市化进程
随着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凉州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得到 了推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提高了当地 居民的生活水平。
04
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前景及挑战
发展前景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凉州区玉米制种产业的不断发展,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逐渐 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 凉州区; 玉米 ; 制种 产 业 ; 成 效
凉 州 区海 拔 1 4 0 0 ~ 3 6 6 2 m, 区 境 内 有 平 川 绿 洲 灌 区、 沿 山 冷 凉灌 区 、 浅 山 干旱 区 。年 均 降水 量 1 6 1 a r m,
年 均 日照 时 数 2 9 6 8 h , 年 均气 温 7 . 7℃ , 平 均 无 霜 期
种基 地之 一 。
基 地 管理 、 信 誉 评定 、 “ 黑名单 ” 管理 、 合 同签 约 公 证 等 制度 , 有 效 规范 了企业 生 产 经营 行 为 , 根本 上 扭转 了制 种 基 地 的混 乱 局 面 。2 0 1 5年评 定 A A A、A A级 信 誉 企 业 9家 、 6家 ; 评定 A A A、 A A级信誉 基 地村 6个 、 8个 ,
财 政 奖励 县 区之 一
2 1条 , 年 加工能 力达到 了 1 . 2 亿 , 形 成 了制 种 优 势 产 业 集 群 。依 托 武 威 市 农 科 院 等 省 内外科 研 院 所 , 各 企业在海南 、 河 南 等 地 的科 研 育 种 规 模 和 面 积 逐 年 扩 大, 自育 品 种 申请 审定 的数 量 比 2年 前提 高 6个 百 分
引进 敦 煌 种业 、 德 农 种业 、 北 京 金 色农 华 等 一批 育 繁推 一 体化 种 子 企业 , 抵 御 风 险能 力显 著 增 强 , 企业 实
信誉差 的基地 村 3 个; 制种 乡镇 、 村、 组 共签订承诺 书 1 4 0 0 余份 ; 收缴信用保证金 8 3 0万元 , 生产服务费 1 7 2 万元 , 有 效 约束 和规 范 了企业 生产 经 营行 为 。
经 验 交 流
呻 固 种业
凉 州 区发 展 玉 水制 种 产 业 取 得 的 成效
王 玉 忠
(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 区种子管理 站 , 7 3 3 0 0 0)
摘 要: 凉 州 区具 有 干 旱 少 雨 , 光热资源丰富 , 光 照 时 间长 , 昼夜 温 差 大 的 气候 特 征 , 有利 于发展 玉米 制 种
点, 敦煌 、 豪威 田园、 武科等企业科研育种投入逐年增
加, 品种研 发 步伐 加快 , 市 场竞 争 力 明显增 强 。2 0 1 3年
本 区被 农 业 部 认 定 为 国家 级 杂 交 玉 米 种 子 生 产 基 地 , 2 0 1 5年 被 农 业部 、 财 政部 确 定 为 国家 玉米 制 种 大 县 财 政 奖励 县 区之一 。
● 』 J ‘ 』 ▲ ▲ l 一 ▲ 0 - n - ▲ ■ 0 } - - ■ 0 1 . -J -{ ; -1 - 0r ▲
农牧 、 公
、 1 . 1 一 l l I - l
1 5 5 d 。具 有 干旱 少 雨 , 光热资源丰富 , 光 照 时 间长 , 昼
夜 温差 大 的气候 特征 , 有 利于 发展 玉米 制种 业 。 1 玉 米 种 产 业 发 展 情 况
近年来 , 凉 州 区充 分 发 挥 资 源 优 势 , 着 力 打 造 国
家级 “ 四化 ” 玉米 制 种 基 地 , 常年 制 种 面 积 1 . 6 7万 h m 2 ( 2 5万 亩 ) 左右 , 以多 种 土地 流 转方 式 建立 “ 四化 ” 玉米 制种 示 范基 地 3 4 6 6 . 6 7 h m ( 5 . 2万亩 ) , 初 步 建成 以双 城 、
的意见 》 等规范性文件。先后 3 次对境 内 3 4家玉米制
种企 业 逐 户 实地 核查 , 采取 信誉 评 估 、 提 高 准人 门槛 等
措 施予 以进 一 步规 范 。共 淘 汰退 市 1 9家 , 保留 1 5家 , 减 幅达到 5 5 . 8 8 %, 有 效规 范 了种业 秩 序 , 企 业 实力快 速
增强 。
洪 祥 和东河 等 乡镇为 主 的 玉米 制种 主产 区 。上 万 亩 的
连片种子 田, 实 现 了区 域化 布 局 、 标准化生产 、 规 模 化
2 . 2 抓 制 度建 设 , 基 地 监 管 工 作进 一步 加 强
制 定 了
发展 、 产业 化经 营, 优 势 区 域 初 步形 成 。 年 产 种 量 约 1 . 2亿 k g , 分 别 占全 国玉 米制 种 总 面积 、 大 田玉米 用 种 量的 6 %和 1 0 % 左右 , 已成 为 全 国最 具 优 势 的玉 米 制
2 主 要 措 施及 取 得 的成 效
2 . 1 抓专 项整 顿 , 种 业 实 力 和 发 展 水 平 快 速 提 升
2 0 1 1 年 以来 , 针对 全 区玉 米 制 种 企 业 数量 多 、 规模 小 、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 拖 欠 制 种农 户 种 子 款 严 重 等 问 题, 凉 州 区先后 制 定 出 台 了《 关 于进 一 步规 范 玉米 种 子 生产经营秩序的意见 》 、 《 关 于清 理 整 顿 玉 米 制 种 企 业
2 . 3 抓执法检查 , 案件查 处力度不断加大
- ■ ▲5 0 l ▲ 0 - 0 - - ● l ▲ l l 』 ▲ 一 -- 一 』. 1 』~
力快 速 提 升 。全 区 1 5家 玉 米 制 种 企 业 建 立 了种 子 加 T核 心区, 建 成 玉 米 种 子 加 工 中心 1 5 个, 种 子 烘 干 线
业。近年 来, 凉 州 区通 过 “ 政 府 引导 、 部 门监 管 、 协 会 协调” 的监 管机 制 , 玉米 制 种 产 业发 生 了飞速 的 变化 , 2 0 1 3年 被 农 业部 认 定 为 国 家级 杂 交 玉 米种 子 生 产 基 地, 2 0 1 5年 被农 业部 、 财政部 确 定 为 国家 玉米制 种 大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