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有机物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有机物的性质,学习有机物的化学方法。

实验材料:
1. 甲醇
2. 乙醇
3. 乙醇醛
4. 乙烯
5. 硫酸
6. 碳酸氢钠
7. 碳酸氢钙
8. 碘酸钾
9. 硫酸亚铁
10. 高锰酸钾
11. 石蜡
12. 酮
13. 醛
14. 醇
15. 酚
实验步骤:
1. 取小瓶装入少量甲醇、乙醇和乙烯,分别加入硫酸,观察其变化。

2. 取小瓶装入少量乙醇醛、醛、醇,分别加入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钙,观察其变化。

3. 取小瓶装入少量石蜡、酮,分别加入碘酸钾、高锰酸钾和硫酸亚铁,观察其变化。

实验结果:
1. 甲醇、乙醇和乙烯在硫酸中产生酸酯。

2. 乙醇醛和醛在碱性条件下产生醛醇,乙醇在酸性条件下产生醛。

3. 石蜡和酮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分别产生碘代石蜡和酮醇。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学会了一些对有机物的鉴别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知识。

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

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

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有机化合物鉴定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组成。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鉴定实验方法,并详细描述实验步骤和原理。

一、蒸馏实验蒸馏是一种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常用方法,可以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的沸点和纯度。

下面是蒸馏实验的步骤和原理:1. 实验步骤:a. 准备一个蒸馏装置,包括加热设备、冷凝管和收集瓶。

b. 将待鉴定的有机化合物与适量的溶剂混合,放入烧瓶中。

c. 将烧瓶与蒸馏装置连接好,并加热烧瓶。

d. 当蒸馏液体沸腾时,蒸馏液蒸汽经冷凝管冷凝为液体,收集在收集瓶中。

2. 实验原理:a. 蒸馏装置的加热使得液体沸腾产生蒸汽,冷凝管的冷却作用使得蒸汽重新变为液体。

b. 不同有机物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可以分离不同沸点的物质。

c. 收集到的液体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分析,以确定其纯度和结构。

二、酸碱中和实验酸碱中和实验是用来鉴定有机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酸或碱性物质的实验方法。

下面是酸碱中和实验的步骤和原理:1. 实验步骤:a. 准备一定浓度的酸和碱溶液。

b. 将待鉴定的有机化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加入少量指示剂。

c. 逐滴加入酸或碱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 当酸碱中和时,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

2. 实验原理:a.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会发生颜色变化,通过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有机化合物中是否存在酸或碱。

b. 不同酸或碱的中和反应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颜色变化确定酸或碱的种类和含量。

三、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鉴定方法,通过测量有机物在红外光区的吸收谱图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

下面是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的步骤和原理:1. 实验步骤:a. 准备一台红外光谱仪和待测样品。

b. 将待测样品制成粉末或涂在KBr片上。

c. 将样品放入红外光谱仪中,进行扫描。

2. 实验原理:a. 不同官能团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和强度,它们会在红外光区产生特定的吸收峰。

有机化学的实验设计

有机化学的实验设计

有机化学的实验设计实验一:合成苯甲酸苯酯介绍:本实验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合成苯甲酸苯酯,并通过分析产物的红外光谱进行鉴定。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苯甲酸、苯酚、无水醇、硫酸、氢氧化钠、分液漏斗等。

2. 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取一个干净干燥的圆底烧瓶,称取适量的苯甲酸和苯酚,按苯甲酸:苯酚的摩尔比例1:1放入烧瓶中。

3. 加入适量的硫酸作为催化剂,并搅拌均匀。

4. 将烧瓶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将无水醇缓慢加入,并持续搅拌。

5. 将混合物加热至反应温度,反应结束后,用水将烧瓶降温,停止搅拌。

6. 在通风橱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沉淀。

7. 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离有机相和水相。

8. 取出有机相,用无水钠硫酸脱水,过滤后得到一层沉淀。

9. 用苯作溶剂,将沉淀重溶,过滤除去杂质。

10. 浓缩溶液,用乙醇洗涤,过滤后得到苯甲酸苯酯产物。

结果分析:通过红外光谱对合成产物进行鉴定,观察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确保产物的纯度和结构的准确性。

实验二:合成柠檬酸铵介绍:本实验旨在通过反应合成柠檬酸铵,并通过观察产物的形态和化学性质进行鉴定。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柠檬酸、氨水、蒸馏水等。

2. 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取一个容量瓶,称取适量的柠檬酸,并加入蒸馏水进行溶解。

3. 慢慢加入氨水,观察产生的沉淀。

4. 将溶液搅拌均匀,并继续加入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不再增加。

5. 停止搅拌,静置一段时间,使产物充分沉淀。

6. 将上清液倒掉,用蒸馏水洗涤沉淀,使其更纯净。

7. 收集沉淀并放置通风橱中,使其干燥。

结果分析:观察柠檬酸铵的结晶形态和颜色,判断其纯度和化学性质。

实验三:酮醛互变反应介绍:本实验旨在通过酮醛互变反应合成一种目标产物,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鉴定。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酮、醛、酸催化剂等。

2. 在实验室通风橱中,取一个干净的圆底烧瓶,称取适量的醛和酮,按摩尔比例放入烧瓶中。

有机化学实验注意事项

有机化学实验注意事项

有机化学实验注意事项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进行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1.实验前准备:1)熟悉实验内容: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之前,首先要仔细研读实验大纲和实验手册,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实验器材准备:确认所需实验器材的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消毒工作,确保实验器材的干净和无杂质。

3)试剂检查:检查所需要的试剂是否足够,并检查实验室中的试剂标签是否清晰、准确。

2.实验室安全:1)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需要佩戴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2)操作前检查实验仪器和设备:实验仪器和设备应该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仪器故障导致事故。

3)操作前检查安全设备:实验室应配备相关的安全设备,如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灭火器等,操作前应检查这些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

4)安全操作: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操作中出现危险行为,如随意闯入实验室、直接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

3.操作技巧:1)操作方法准确:有机化学实验中,许多试剂和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性,操作时需要准确地控制试剂用量和反应条件,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2)实验仪器使用正确:对于常见的实验仪器,如分液漏斗、转子蒸发器、回流装置等,需要熟悉其使用方法,并保证其状态良好。

3)溶液处理: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要避免将试剂溅到皮肤上,必要时应戴手套,触摸试剂时要尽量避免接触面积较大的部位。

4)废液处理:有机化学实验会产生大量的废液,这些废液可能带有有毒有害物质,应根据规定将其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5)慎用大气和水敏试剂:有机化学实验中常使用大气敏感和水敏试剂,如有机金属试剂、氢气等,操作时必须小心,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1)实验记录准确: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时,应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细节、观察结果和测定数值等,并及时进行实验原始数据的记录。

有机实验

有机实验

实验一苯甲酸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理论联系实验掌握芳香烃通过氧化制备羧酸的原理和实验室操作,巩固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酸的原理及方法。

2、掌握加热回流、热滤、抽滤、重结晶等操作技能,运用重结晶法提纯产物。

巩固测定熔点判断纯度。

二、实验原理CH3KM nO4HCOOH三、实验仪器与药品回流冷凝管、圆底烧瓶、循环水真空泵、磁力搅拌器,油浴加热,甲苯、KMnO4、浓盐酸、NaHSO3、刚果红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升降台1. 1.在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0ml水和2.7ml甲苯,放入搅拌磁子,放入到油裕浴锅里。

2. 2.装上回流冷凝管,开动磁力搅拌器,加热至沸腾。

3. 3.分批加入8.5克KMnO4,回流加热1.5-2h至回流液中无明显油珠为止。

4. 4.趁热抽滤。

(若滤液有颜色可加入NaHSO3固体至无色为止)。

5. 5.冷却至室温。

给滤液滴加1:1HCl,至酸性为止。

6. 6.抽滤、干燥、称重、计算初产率。

7.7.用水重结晶。

8.8.干燥后测熔点。

五、思考题1. 1.在氧化反应中,影响苯甲酸产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2. 2.氧化反应时,向反应中加NaHSO3的目的是什么?3. 3.甲苯用高锰酸钾氧化能否制得苯甲醛,为什么?硝基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1、 通过硝基苯的制备加深对芳烃亲电取代反应的理解。

2、2、掌握液体干燥、减压蒸馏和机械搅拌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硝化反应是制备芳香硝基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也是重要的亲电取代反应之一。

芳烃的硝化较容易进行,通常在浓硫酸存在下与浓硝酸作用,烃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相应的硝基化合物。

硫酸的作用是提供强酸性的介质,有利于硝酰阳离子(N +O 2)的生成,它是真正的亲电试剂,硝化反应通常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在较高的温度下由于硝酸的氧化作用往往导致原料的损失。

+HNO 3(浓)H 2OH 2SO 4NO 2+三、实验仪器与药品回流冷凝管、三口圆底烧瓶、恒压滴液漏斗、机械搅拌器,Y 型管,温度计,分液装漏斗,减压蒸馏装置,油浴加热;苯、浓硝酸、浓硫酸、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等。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介绍

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介绍
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一
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
二、课程
有机实验内容: 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校正 ;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 分馏 的具体要求进行实验。




1. 火灾 有机实验经常使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数是易燃的,着火是有机实验中常见的事故。 预防着火要注意以下几点: (1)烧杯或敞口容器不能装易燃物,火源与溶剂尽可能离开的远些。加热时, 要根据实验需求及易燃有机溶剂的特点选择热源,注意远离明火。 (2)要尽量避免易燃溶剂的气体外逸,若有外逸时要及时灭掉火源,立即排出 室内的有机蒸气。 (3)易燃及易挥发物,不得倒入废物缸内。大量的要专门回收;少量的可倒入 水槽用水冲走(与水有猛烈反应者除外)。 (4)实验室不允许存放大量易燃物,如乙醚、乙醇、苯等易燃液体,更不能放 置灯火附近。 火灾一旦发生,一定要保持沉着镇静。首先,要及时熄灭附近的火源(关闭 煤气),切断电源,立即移开附近的易燃物质。少量溶剂着火,只要不蔓延开来, 可任其烧完,小火可用湿布或黄砂盖熄。若锥形瓶内溶剂着火,可用石棉网或湿 布盖熄。火较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灭火器材。 注意:油浴和有机溶剂着火时绝对不能用水浇,因为这样一来反而会使浮在 水面上的火焰随着水流而蔓延;若衣服着火,切勿奔跑,应就近卧倒,用石棉布 等把着火部位包住或在地上滚动以灭火焰。
四 仪器 安装
五 实验报告的 书写及格式
本次课程结束 再 见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引言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我们通过合成、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技术和操作过程。

实验一:酯的合成与鉴定实验目的合成乙酸乙酯,并利用红外光谱鉴定产物。

实验步骤1.将醋酸乙烯酯和乙醇混合加热,观察反应过程,收集产生的气体。

2.过滤溶液,获得产物。

3.利用红外光谱鉴定合成的乙酸乙酯。

实验结果分析经过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产物为乙酸乙酯,验证了反应的成功。

实验二:醛的氧化实验目的通过醛的氧化反应,获得羧酸。

实验步骤1.将乙醛与酸化钠溶液混合,进行氧化反应。

2.过滤溶液,获得产物。

3.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产物的酸度。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酸碱滴定测定,确认产物为醛的氧化产物,获得了羧酸。

实验三:酚的溴化反应实验目的对酚化合物进行溴化反应,观察其反应特性。

实验步骤1.将苯酚溶解于氯仿中,加入溴水,观察反应过程。

2.过滤溶液,收集产物并进行结晶。

3.进行产物的熔点测定。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熔点测定,确认获得了溴化酚的产物,证实了酚的溴化反应。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实践了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合成、鉴定技术,加深了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有机化学实验是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中的操作,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规律。

参考文献•Smith, J. M. (2010).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Guide. Wiley.•Brown, E. G. (2007). Experimental Organic Chemistry. Cengage Learning.。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苯甲酸重结晶性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实验:将粗苯甲酸1g加到100ml的烧杯中,再加入50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全溶后再加入少量的蒸馏水。

然后,使用短颈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100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短颈漏斗思考:1、该实验为什么在粗苯甲酸全溶后,还要加少量蒸馏水?答: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

2、被溶解的粗苯甲酸为什么要趁热过滤?答:若待冷却后过滤,就会有苯甲酸提前结晶析出。

3、为什么滤液需在静置条件下缓慢结晶?答:静置条件是为了得到均匀而较大晶体。

4、冷却结晶时,是不是温度越低越好?答:因为温度过低,杂质也有可能会结晶出来。

二、烷烃的性质(1、燃烧2、取代3、高温分解)氯代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1、混合气体颜色变浅2、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3、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4、可能有晶体析出三、烯的性质(1、燃烧2、加成3、被氧化4、加聚)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脱水剂、吸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
1、如被酸灼伤时可用1%的碳酸氢钠水溶液处理;如被碱灼伤可用1%的硼酸水溶液处理。

2、金属钠一般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一般保存在水中。

3、用于萃取的玻璃仪器为分液漏斗,使用该仪器时经常将它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4、在进行玻璃管切断时,先用锉刀来回划出深痕,再用手拉断即可。

5、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壁上不挂水珠,水流不成股流下
6、汞能使人慢性中毒,若不慎将汞洒在地面上,应首先尽可能收集,然后洒上硫磺处理。

7、实验室经常使用分子筛来干燥液态有机物,属物理方法干燥法。

8.在容量分析中,配制NaOH标准的蒸馏水须用煮沸后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消除二氧化碳的影响, 减少实验误差。

9、实验室里常用的搅拌方式有机械搅拌和磁力搅拌两种。

10、布氏漏斗常和吸滤瓶配套使用,可用于有机实验的提纯和分离。

11、化学试剂中,G.R. 表示优级纯,A.R. 表示分析纯,C.P. 表示化学纯,L.R. 表示实验试剂/四级试剂
12、不用仪器检查煤气管道或钢瓶漏气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涂抹可能漏气的部位看有无气泡
13、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不能用灭火器灭火。

14、市售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浓HCl为mol/L,浓HNO 3为。

15、要配制Na 2S 2O 3标液,蒸馏水应先煮沸,目的去除溶解的氧气,配制时应加入Na 目的是保持微碱性,配制后7~14天后标定,目的使溶液稳定
16、在制作薄层板时,常使用的CMC 是指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主要作用是:有机黏结剂。

17、用纯水洗玻璃仪器时,使其既干净又节约用水的方法是原则是少量多次
18、用草酸标定NaOH标液,应选酚酞指示剂,用NaCO 3标定HCl标液,应选用甲基橙指示剂。

19、在定量分析中,I 2标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使用,KMnO 4标液为酸式滴定管,K 2Cr 2O 7标液为酸
式滴定管,NaCO 3标液为碱式滴定管
20、铬酸洗液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仪器去污洗涤用品,用重铬酸钾和浓硫酸配制而成,刚配好的铬酸洗液呈红褐色,用久后变色黑绿色时,表示洗液已失效。

虽然铬酸洗液去污效果良好,但由于强氧化性和腐蚀性的原因,尽可能少使用。

二、选择
1、一种钠盐可溶于水,该盐溶液加入HCl溶液后,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该盐是:D
(A )Na2S (B) Na2CO 3 (C) Na2SO 3 (D) Na2S 2O 3
2、将BaSO 4与PbSO 4分离开,宜采用:D (A )NH 3·H2O (B )HCl(C )H 2S (D )NH 4AC
3、王水的成分是下列哪一种混合而成?(体积比)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