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一节、无端崖之辞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四节尊生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2019版高中语文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四节尊生练习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尊生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其高临.山 (俯视) B .弟子厌.观之 (厌恶) C .因杖.策而去之 (拐杖) D .实.熟则剥 (确实) 解析:B 项,满足,“厌观”即“看够了”;C 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D 项,果实。

答案: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 B.⎩⎪⎨⎪⎧ 而不以.害其生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C.⎩⎪⎨⎪⎧ 犹之.可也勿言之.矣 D.⎩⎪⎨⎪⎧ 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若将比予于.文木邪解析:A 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

B 项,均为介词,因为。

C 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树”。

D 项,介词,被;介词,跟。

答案:B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B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C .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D .虽贵富不以养伤.身 解析:A 项中的“尊”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B .吾何以天下为哉C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D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解析:A 项为判断句,B 、C 、D 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舜以.天下让善卷。

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

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

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

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

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

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一节、无端崖之辞含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一节、无端崖之辞含答案

应用体验之旅 一、无端崖之辞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对象,目标) B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传说,道听途说) C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放肆) D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道中,途中) 解析:C 项,肆:市场,店铺。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已而大鱼食之.自夫子之.死也 B.⎩⎪⎨⎪⎧ 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 C.⎩⎪⎨⎪⎧ 皆惊而.相告也尽垩而.鼻不伤 D.⎩⎪⎨⎪⎧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解析:A 项,代词,指鱼饵;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B 项,连词,来;介词,因为。

C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D 项,均为介词,在。

答案:D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A .项伯杀人,臣活.之 B .既来之,则安.之 C .因物而多.之 D .是以圣人犹难.之解析:A 、B 、C 三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

D 项为意动用法。

答案:D4.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楚左尹相伯者,项羽季父也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 .南冥者,天池也D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解析:例句和A 、B 、C 三项均是判断句,D 项为被动句。

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四节、尊 生 含答案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四节、尊 生 含答案

应用体验之旅四、尊生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高临山 (俯视)B.弟子厌观之(厌恶)C.因杖策而去之(拐杖)D.实熟则剥(确实)解析:B项,满足,“厌观”即“看够了”;C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D项,果实。

答案: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A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

B项,均为介词,因为。

C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树”。

D项,介词,被;介词,跟。

答案:B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B.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C.虽贫贱不以利累形D.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解析:A项中的“尊”为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B.吾何以天下为哉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解析: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舜以天下让善卷。

善卷曰:“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

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

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

……大王亶父居邠,狄人攻之。

事之以皮帛而不受,事之以犬马而不受,事之以珠玉而不受。

狄人之所求者,土地也。

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吾不忍也。

子皆勉居矣!为吾臣与为狄人臣奚以异!且吾闻之:不以所用养害所养。

”因杖策而去之。

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

夫大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

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5.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舜以天下让善卷 (把)B.冬日衣皮毛(穿)C.狄人之所求者(得到)D.遂成国于岐山之下(于是)解析:D项中“遂”意为“最终”。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5单元 4 尊生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作业:第5单元 4 尊生 Word版含解析

第五单元四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B.女将恶乎比予哉C.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D.实熟则剥,剥则辱【答案】C(A.“旁”通“方”。

B.“女”通“汝”。

D.“剥”通“扑”)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冬日衣.皮毛B.是不材.之木也C.虽贫贱不以利.累形D.因杖.策而去之【答案】D(D.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杖。

其余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古今一致的一项是()A.秋收敛..也..,身足以休食B.故天下大器C.匠伯不顾..D.余立于宇宙..之中【答案】D(A.古义:收获敛藏;今义:减轻放纵的程度。

B.古义:最珍贵的器物;今义:比喻有很高的才能、能干大事业的人。

C.古义:不转头看;今义:不考虑,不顾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与人之父居而杀其.子B.而不以.害其生不以.所用养害所养C.犹之.可也勿言之.矣D.自掊击于.世俗者也若将比予于.文木邪【答案】B(A.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的。

B.均为介词,因为。

C.语助词,无实义/代词,代“栎社树”。

D.介词,被/介词,跟)5.下列对课文“大王亶父居邠”一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王亶父视百姓的生命高于一切,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大尊重,因此他也赢得了百姓的尊重。

B.这则故事实则告诉人们,生命是最可贵的,天下固然“至重”,但也不能以此害生。

C.选文从更深层上体现了道家出世无为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思想,我们要坚决摒弃。

D.选文恰当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使内容更明确,说理也更具说服力。

【答案】C(“坚决摒弃”不当,应为“辩证扬弃”)二、课内阅读阅读“匠石之齐”至“又恶知散木”,完成6~9题。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大蔽.数千牛蔽:遮蔽B.匠伯不顾,遂.行不辍遂:于是C.实熟则剥,剥则辱.辱:挫伤D.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几:将近【答案】B(遂:终,竟)7.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以为舟则.沈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B.其.高临山择其.善者而从之一C.使予也.而有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几死,乃.今得之而后乃.今将图南【答案】B(B.代词,它/代词,其中的。

2019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无端崖之辞 Word版含答案

2019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五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无端崖之辞 Word版含答案

应用体验之旅 一、无端崖之辞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对象,目标)B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传说,道听途说)C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放肆)D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道中,途中)解析:C 项,肆:市场,店铺。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已而大鱼食之 A.自夫子之死也皆惊而相告也C.尽垩而鼻不伤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B.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D.搜于国中三日三夜解析:A 项,代词,指鱼饵;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B 项,连词,来;介词,因 为。

C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D 项,均为介词,在。

答案:D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A .项伯杀人,臣活之B .既来之,则安之C .因物而多之D .是以圣人犹难之解析:A 、B 、C 三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

D 项为意动用法。

答案:D4.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楚左尹相伯者,项羽季父也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 .. . .. . . .. . . . .C.南冥者,天池也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解析:例句和A、B、C三项均是判断句,D项为被动句。

答案:D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庄子·外物》)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新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五节、恶乎往而不可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五节、恶乎往而不可含答案

应用体验之旅 五、恶乎往而不可一、基础知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跰而鉴.于井 (镜子) B 、倚其户.与之语曰 (门) C 、无聚禄以望.人之腹 (饱) D 、取.妻者止于外 (通“娶”) 解析:鉴:照。

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非爱其形.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B.⎩⎪⎨⎪⎧ 孰能以.无为首以.神为马 C.⎩⎪⎨⎪⎧ 肩高于.顶父母于.子 D.⎩⎪⎨⎪⎧ 四人相视而.笑彼近吾死而.我不听解析:A 项,身体、形体;显露,表现。

B 项,均为介词,把。

C 项,介词,比;介词,对于。

D 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A 、其妻子..环而泣之 B 、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 C 、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 D 、恐吾无其实..解析:A 项,“妻子”,妻子儿女;B 项,“以为”,认为,与现代汉语同;C 项,“踊跃”,跳跃;D 项,“其实”,这种实名。

答案:B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又将奚以汝为B、予何恶C、此古之所谓县解也D、唯命之从解析:A、B、D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C项为判断句。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

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

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

国无宰,寡人传国焉。

闷然而后应,泛然而若辞。

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

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

【新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三节、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三节、东海之大乐含答案

应用体验之旅 三、东海之大乐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 、而受气..于阴阳 C 、不足以极其..深 D 、东面..而视 解析:A 项,认为。

与现代汉语同。

B 项,“受气”,禀受自然之气。

C 项,“极其”,极,使……完全,穷尽;其,代海。

D 项,“东面”,面向东方。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束于.教也始于.玄冥B.⎩⎪⎨⎪⎧ 乃.知尔丑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C.⎩⎪⎨⎪⎧ 自以.比形于天地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D.⎩⎪⎨⎪⎧ 不知论之.不及与我之.谓也解析:A 项,被;从。

B 项,于是,就;竟。

C 项,均为“认为”。

D 项,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标志。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 、顺流而东.行 C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D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解析:A 项,形容词作名词,壮美的景观。

B 项,名词作状语,向东。

D项,意动用法,认为……少。

答案:C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以为莫己若者A、天下之水,莫大于海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我之谓也D、此亦东海之大乐也解析:A项为状语后置句。

B项为被动句。

C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D项为判断句。

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两涘渚崖.之间(高的河岸)B、河伯始旋.其面目(改变)C、不见水端.(尽头)D、百川.灌河(山川)解析:D项中的“川”意为河流。

【新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五节、人和含答案

【新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同步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应用体验之旅第五节、人和含答案

应用体验之旅五、人和一、基础知识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一组是( )其若是,孰能御之B.夫环而攻之A...其横逆由是也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舜为法于天下君子以仁有意C ..D..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以天下之所顺..分析:A项,假如;他。

B项,表修饰;表因果。

C项,被;在。

D项,均为介词,拿,用。

答案:D2、以下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B、我由不免为村夫也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分析:A项,亡—无;B项,由—犹;D项,畔—叛。

答案:C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吾惛,不可以进于是矣..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能够无饥矣..分析:A.古义:包含父亲母亲、兄弟等家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B.古义:“以之及”的省略,把它推行到。

今义:连结并列的词或词组。

C.古义:比这。

今义: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由前一事惹起。

答案:D4、以下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C、五亩之宅,树之以桑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分析:A.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恭敬;第二、第三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B.“刑”通“型”,名词作动词,做楷模。

C.“树”名词作动词,栽种。

答案:D5、以下对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城郭,内城和外城,泛指城或城市。

城,指外城的墙;郭,指内城的墙。

B、兵革,兵器和甲胄的总称,泛指武器军备。

兵,戈、矛、弓、箭等武器;革,皮革,指甲胄。

C、四海,先人认为中国周围都有海,因此称中国为国内,称外国为国外,称天下为四海。

D、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分析: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边的文段,达成6~10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解析:A 项,代词,指鱼饵;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B 项,连词,来;介词,因为。C 项,连
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D 项,均为介词,在。 答案:D
3.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第一则寓言故事揭露了监河侯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惯用的伎
俩。
C.庄子认为人们做事应顺应自然之道,而违反自然之道,必然会遭到人们厌弃。 D.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将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活泼的故事之中,让人在沉思中受到启迪是《庄子》语 言的一大特色。
解析:A 项,“同情弱者,悲天悯人”说法错误。 答案:A
(二)课外阅读
-2-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 9~12 题。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
之言。故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B.楚威王听说庄周的大名,欲纳之为相,庄周拒绝了,可以看出他无为而治的思想。
C.庄子用“郊祭之牲牛”作比,说明自己只要到了楚国,就会被楚王治罪。
D.从文中庄周拒绝楚使者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自由、轻视功名的性格特点。
解析:“被楚王治罪”错,庄子的意思是说,就会成为统治者的工具,被统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3-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想成为一头孤单的小猪,哪能办得到呢? (2)我宁愿在泥污的小渠沟中游戏,(也)不愿被统治者束缚,(我宁愿)终身不做官,来使我的心情愉快。 参考译文: 庄子是蒙地人,名叫周。庄周曾经做过蒙地漆园的官吏。跟梁惠王、齐宣王同时代。庄子的学问非常渊 博,研究的范围无所不包,然而他的理论根源却是属于老子的系统的。所以他所写的书虽有十多万字,但大 体都是寓言的文字。他曾写《渔父》篇、《盗跖》篇、《胠箧》篇,用以毁骂孔子的学生,以表明老子的道术。 畏累虚、亢桑子之类,都是空言没有事实的。然而他善于编辑文字,分析辞句,故意捏造事情,以攻击驳斥 儒家和墨家的学说,纵使是当世宿儒,也免不了要受他的批评。他的言词缥缈无边,随意而发,所以当时从 王公大人以下,没有一个看重他。 楚威王闻知庄周贤能,于是派了使者,带着厚礼去聘请他,请他做卿相。庄周笑着对楚国使者说:“千 金的确是重利,卿相的确是尊位。然而你难道没有见过天子在祭山川鬼神时所用的纯毛牛吗?这些牛被饲养 好多年,然后被穿以彩绣的衣服,最后就被送进了太庙去做牺牲品。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想成为一头孤单的 小猪,哪能办得到呢?请你赶快离开,不要损伤我的人格。我宁愿在泥污的小渠沟中游戏,(也)不愿被统治 者束缚,(我宁愿)终身不做官,来使我的心情愉快。” 三、语言表达 13.下面这封信有四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其中的三处。 ××学兄: 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激动不已。你的诗构思巧妙,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只是个别字句略有 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做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答案:①家长们在这时也会有分离焦虑 ②家长要对幼儿园的老师有信心 ③家长也要舍得放手
-5-
-4-
超过 15 个字。 幼儿园入园第一天,因为初到陌生环境,孩子们哭声不断。其实,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克
服焦虑症,首先,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不要总想着孩子不习惯,总想着孩子会出什么问题。其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他们大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温柔地安抚孩子。有一种爱叫作放手, 在孩子们勇敢放开家长的手的同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才叫作“真爱”。
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
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子知之乎?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
答案:D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Error!
B.Error!
C.Error!
D.Error!
解析:A 项,介词,向;介词,对于。B 项,均为连词,表修饰。C 项,副词,将要;连词,况且。D
项,副词,竟然;副词,于是、就。
答案:B 7.下列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借鲋鱼的故事,意在向监河侯强调要同情弱者,表达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8 题。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
-1-
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
A.项伯杀人,臣活之
B.既来之,则安之 C.因物而多之
D.是以圣人犹难之 解析:A、B、C 三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D 项为意动用法。 答案:D
4.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楚左尹相伯者,项羽季父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解析:例句和 A、B、C 三项均是判断句,D 项为被动句。 答案:D 二、阅读理解
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借)
B.周顾视车辙中
(回头)
C.激西江之水而迎子
(迎接)
D.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家)
(《庄子·秋水》)
解析:D 项中的“国”意为“国都”。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大抵率寓言也
(大多)
B.以诋訾孔子之徒
(指责)
C.子亟去,无污我
(离开)
D.无为有国者所羁
(拘束)
解析:B 项,诋:毁谤。
答案:B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
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
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
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应用体验之旅 一、无端崖之辞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对象,目标)
B.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传说,道听途说) C.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放肆)
D.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道中,途中) 解析:C 项,肆:市场,店铺。 答案:C
8.庄子借“涸辙之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庄子讽刺了那些违反自然规律、说大话、讲空话的人。
B.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
C.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
D.子独不见郊祭之牲/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
解析:“乎”后应断开,排除 B、D;“以文绣”句意不完整,排除 A。
答案:C
1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庄子著作内容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语言汪洋自恣,以寓言见长。
顺祝
夏安!
弟×× 2018 年 3 月 20 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称谓“××学兄”(没有顶格);②祝语“夏安”(没有顶格);③“寄呈”(不得体);④“雅正” (不得体)。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