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

201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1

2015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含自选模块题)(本试卷所有题目均为原创)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案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原创)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收殓.(liàn)羞赧.(nǎn)不更.(gēng)事数.(shù)九寒天B. 倾轧.(yà)捂.(wù)嘴综合征.(zhēng)切齿拊.(fǔ)心C. 消弭.(mǐ)赍.(jī)恨扳.(bān)手腕揆.(kuí)情度理D. 挑剔.(tī)弄.(lòng)堂着.(zhuó)地点唉.(āi)声叹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

本题中所选的字音均为现实生活中的常见字,有个别字为平时容易念错的字、多音字、形近字等。

难度系数0.7。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们需要厚重的经典与名著,需要那些作家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缓缓流淌的活水。

可如慢版的纯文学散文却被许多作家弃如敝屣,他们一转身都卷进了炮制长篇的洪流。

B.钱钟书先生说:“素交更能体现出友谊的骨髓。

一个‘素’字,把纯洁真朴的交情的本体形容尽致。

真正的交情,看起来素淡,却自有超越生死的厚谊。

”C.埼玉大学名誉教授镰仓孝夫表示,“村山谈话”的重要意义在于警示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中国等国发动侵略是历史事实,无法窜改。

正视史实、反省侵略就是为了杜绝历史重演。

D.赫奈·玛格丽特善用荒谬唐突的对比,来解开人类观察和思维方式的积习,使得观众的心灵得以自由地超越现实的藩蓠。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

选句均来自各报刊杂志,源自生活;且所选择的字皆为常见易错字,突出实用性。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语文Word版含答案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语文(新课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XXX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

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XXX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XXX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XXX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东传的发生期。

在文明对话的意义上,XXX在汉代与先秦形成的中华本土文明相遇后有几个重要的历史关节值得注意。

XXX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

”(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XXX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进行传教活动。

这一点决定XXX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

XXX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

XXX的重要术语最初是参照儒家和道家的术语来翻译的,如“XXX”古译为“无为”,XXX古译为“能仁”,这显然并不符合印度原文的意思。

XXX 教义在个别观点上与中华本土文明有相似之处,如报应说,但XXX的基本教义与中华固有文明却有很大不同,许多地方是直接冲突的,如XXX说、省欲去奢、仁慈乐施、行乞丐等等。

如何解决这类因教义不同而出现的文明冲突?占有“中国史上重要一页”(XXX)的牟子《理惑论》,为此时的文明对话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理惑论》主旨是宣传XXX教义的可靠性以及优越性,但它采用的办法是对话,通过对话来讲道理。

XXX在对话中展开XXX优越性的论证,有时不免借鉴或迎合儒、道思想。

比如,在回答人们对XXX“人死当复更生”说法的质疑时,牟子一方面用身体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来论证身体可灭,魂神不死;一方面又引用《老子》功成身退的观点来加以佐证。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5套)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15套)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

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真模拟考试(全国卷)语文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真模拟考试(全国卷)语文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真模拟考试(全国卷)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的关系原始文艺的产生离不开原始人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客观条件。

在那个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不得不为抵御和战胜自然而把获得生存的劳动当作第一需要,由此派生出来的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欲望,乃至早期的雕刻、绘画、歌舞等文艺活动,不但须臾离不开劳动生活,而且还与实际的劳动融为一体。

原始文艺对劳动的这种从属关系,反映了人类在还不能真正支配自然的历史条件下,造成了原始文艺具有物质功利的普遍特质。

包括神话在内的史前艺术,虽从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初始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但这种想象和情感体验始终以对实际生产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为目的,还不具备独立的审美观照与创造的性质。

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远古时代岩画和其他艺术遗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那些艺术品都是以当时人类的劳动活动或生产对象为基本内容的,所反映的范围及表现形式,也是受当时生产方式及工具制造的水平所制约的。

随着人类从野蛮人向文明人的漫长的历史演化,特别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史前艺术在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终于过渡到真正的艺术的时代。

人化自然的劳动既改造了自然界,又改造和发展了人本身,使人获得了物质机能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形成和丰富;从而使人的需要由生理的走向心理的,由个人的走向社会的,由实用功利的走向精神的、审美的;同时,也使人的本质力量从单纯的物质创造力发展成为包括审美创造力在内的具有复合结构的实践主体。

于是,人的精神世界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而终于从混沌的物质世界中分离出来;建立在审美观照基础上的想象和美感也开始获得了审美的属性;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形态的文艺活动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地位。

总之,以审美为目的的文艺活动,就是在以功利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试题(安徽卷)参考答案.doc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试题(安徽卷)参考答案.doc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预测试题(安徽卷)参考答案一、1.(3分)C (全盘反传统主义”是后人们提出的,并不是当时的观点。

)2.(3分)A (B原文是“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局”,这里曲解文意。

C这部分内容重在阐释现代人重建文化自信的态度而非“方式”。

D原文是“一些文学研究者”,这里扩大了范围。

)3.(3分)B (A“两种看似悖反的诉求”是“近30年来”,而不是一直存在。

C原文表述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今日对五四知识分子当年的决绝恣态和极端言论取‘同情之了解’的态度”,选项说“少有”“不能对他们保持‘同情’”,违背文意。

D“只着眼于现实世界,而抑制对神的关心的文学”这只是外国人的观点。

)二4.B(“率”,此处是“全、都、一律”的意思。

)5.A(A 都是“因为”。

B项,都是代词,前者“他”;后者是“那些”。

C项,都是介词,前者为“在”;后者为“比”。

D项,前者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后者动词,到。

)6.C(正确的理解是“吴汝纶认为我国要向欧美等国学习博物、格致、机械的运用”)7.(1)他聚集这个州三个县的高材生到书院,并亲自登堂讲授考核,(时间长了),以致人们忘了他是州官而尊称他为大师。

(4分)第(1)句“教”(讲授),“课”(考核)、“其”(他)、“推为”(推崇、是)各1分。

(2)李鸿章向来看重吴汝纶,邀请他主讲保定莲池书院。

(3分)第(2)句“素”(向来)、“重”、(看重)“延”(邀请),各1分。

(3)不久返回国内,先请假为去世的长辈扫墓,(之后)兴建创办本县小学堂。

(3分)第(3)句“旋”(不久)、“乞”(请求)、“省”(探望,这里是祭扫)各1分。

【参考译文】吴汝纶,字挚父,桐城人。

幼时家境贫寒但是刻苦努力学习,曾经得到一枚鸡蛋不肯吃,至集市上换成松脂用来供夜读时照明。

爱好文学出自天性,较早就在文学上具有显著的名声。

同治四年考中进士,被任用为内阁中书。

曾国藩认为他的文章奇特,将他留在幕府辅佐自己,时间久了就更加认为他的文章奇特,曾经将他与汉代的祢衡相比拟。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一次模拟(江苏卷)语文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一次模拟(江苏卷)语文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一次模拟(江苏卷)语文试卷2014.09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荫庇.荜.路毙.命驻跸.B.坊.间脂肪.画舫.放.黜C.泔.水坩.埚绀.紫钳.制D.壬.戌荏.苒妊.娠衽.席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1)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2)房市升温回暖,银行却▲,究竟是临近年末“没钱贷”,还是挑肥拣瘦“不愿贷”,调控升级“不敢贷”?(3)说句老实话,为何腐败分子现在如此之多,究其原因,就是▲造成的。

A.休戚相关扬汤止沸养痈遗患B.休戚相关釜底抽薪养虎遗患C.息息相关釜底抽薪养痈遗患D.息息相关扬汤止沸养虎遗患3.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①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②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的成了那里面的剑客③这位被大学生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④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学习击剑⑤4.根据下面源于2013年9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信息网的《第二季度电力生产指标统计表》归纳出一个结论。

(不超过35字)(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王济字武子。

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

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

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曰:“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

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朝臣莫能尚焉。

帝益亲贵之。

仕进虽速,咸谓才能致之。

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

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高三语文试题_带答案解析

2015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高三语文试题_带答案解析

2015届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2015.4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卷上;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笔和其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麻痹(pì)纤纤玉手(xiān)绩优股不可思议B.拓印(tà)明眸善睐(móu)一幅画再所不惜C.墓碣(jié)履险如夷(lǚ)观摩课因缘巧合D.铁砧(zhēn)蜚短流常(fēi)仪仗队毋庸讳言2.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的东西。

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的优势,而宇宙对此一无所知。

A.软弱纵使尽管 B.脆弱纵使因为C.脆弱虽然尽管 D.软弱虽然因为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多西是乔布斯精神的继承者,他看起来沉默寡言,但如果谈论到货币问题,他立刻就会口若悬河,甚至会给你上一节这方面的历史课。

B.韩敏不仅精于人物和花鸟,其他画种也有不少成就。

这种雅俗共赏、涉猎广泛的创作态度,恰恰正是海派绘画最突出的特色。

C.至此,因继承引发纷争并绵延5年之久的历史积案圆满地执行终结,当事人之间10余年的恩怨纷争也一笔抹杀,确保了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建设。

(原创)2015届高考模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解析(整理精校版)

(原创)2015届高考模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解析(整理精校版)

(原创)2015届高考模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解析高考模拟试卷0605 15:51::博主言焦虑中、盼望中、惶恐中……高考真的就要来了,两天,还有两天时间,高考开考的铃声就要响起。

近日,预测、秘籍……满天飘飞,真的有秘籍?真的能预测?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往年的高考试题和今年的考试说明。

与其惶恐,与其猜测,不如老老实实去回顾一下往年的高考试题。

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人将去年6月9日完成的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语文试卷解析贴出来,解析部分是基于当时的情境中写出来的,现在看来,确有不周之处,但为保持原貌,就不再修改。

请博友斟酌。

2015届高考模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语文试题解析解析者:淮南六中程道流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和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是非题(第Ⅰ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修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试卷总评】尽管考试说有较大的变动,但今年的安徽卷继承了前两年的命题思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试卷仍然是一副“老面孔”。

试卷材料选材大气,也更加简明和贴近高考要求,相比去年减少了近600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教师用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

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

它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各种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普遍易感,经肠道、非胃肠道或鼻内途径均可造成感染,感染后2~5天出现高热,6~9天死亡。

发病后1~4天直至死亡,血液都含有病毒。

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

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

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

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体液、血液中,因此对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插管等,均应彻底消毒,最可靠的是使用高压蒸气消毒。

埃博拉病毒还可能经过空气传播。

实验人员将恒河猴的头部露出笼外,让其吸入直径1微米左右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

每天与病猴密切接触的6个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其中5人没有受过外伤,也无注射史,因此认为可通过飞沫传播。

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

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

虽然猴子间的空气传染在实验室中已被证实,但并不能证明人与人之间能够透过空气传播病毒。

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

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大都是因为医院的环境,糟糕的公共卫生、随处弃臵的针头、缺乏负压病房都对医护人员造成极大威胁。

因为较好的设备及卫生,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在此期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

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因腹泻、呕吐和出血所排出的体液将具有高度的生物危险性。

由于缺乏适当的医疗设备和卫生训练,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往往发生在那些没有现代化医院和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的贫困地区。

许多感染源存在的地区正好具有这些特征。

在这样的环境下,控制疾病的仅有措施是:禁止共享针头,在严格消毒情况下也不能重复使用针头;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依照严格的规程,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所有医护人员和访问工作者都应当严格执行这些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10月6日发布公报说,埃博拉病毒不通过空气传播,并且未有证据显示病毒出现变异。

因此一些关于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臆测。

世卫组织强调说,研究显示此前所有埃博拉病例都由直接接触出现症状的患者所感染。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与患者体液直接密切接触,其中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呕吐物感染性最强,在患者的乳汁、尿液、精液中也能发现病毒,唾液与眼泪有一定的传染风险,不过在患者汗液样本中从未检测出完整的活体病毒。

1. 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传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家们在研究中发现,“埃博拉”病毒有一定的耐热性,但在60摄氏度的条件下60分钟将被杀死。

B. 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埃博拉病毒可能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

在此期间接触病人甚至可能不会受感染。

C. 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与患者体液直接密切接触,其中患者的血液、排泄物、呕吐物感染性最强,在患者的乳汁、尿液、精液、汗液中也能发现病毒。

D. 在感染源存在的地区,控制疾病的仅有措施是禁止共享针头,不能重复使用针头,隔离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1. C 【解析】对照原文“不过在患者汗液样本中从未检测出完整的活体病毒。

”可以得知,C项和原文意思不符。

故错。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因为在现代化的医院中,较好的设备及卫生,所以埃博拉病毒几乎不可能爆发大规模流行。

B. 埃博拉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它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

C. 埃博拉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潜伏期通常只有5至10天。

D.美茵嘉护士是空气传染的可能病例,研究人员并不确定她是如何接触到病毒,因此认为她是通过飞沫被传染的。

2. D 【解析】原文说“因此一些关于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臆测。

”说明不可能通过飞沫感染。

所以错误。

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群普遍易感,无论其年龄和性别。

高危人群包括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如医务人员、检验人员、在埃博拉流行现场的工作人员等。

B.世卫组织强调说,研究显示此前所有埃博拉病例都由直接接触出现症状的患者所感染。

因此一些关于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臆测。

C. 实验人员让恒河猴吸入含病毒的气雾,猴子4~5天后发病。

通过检查与病猴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的血清发现该病毒抗体阳性,所以我们认为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D. 豚鼠、仓鼠、乳鼠较为敏感,腹腔、静脉、皮内或鼻内途径接种均可引起感染。

但是成年小鼠和鸡胚不敏感。

3. B 【解析】文章开始说“埃博拉病毒不通过空气传播,并且未有证据显示病毒出现变异。

”“因此一些关于埃博拉病毒可能会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臆测。

”这里属于因果关系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

其先高阳氏之后。

子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

父庭芝,左千牛、周王府属,人物本源,士流冠冕。

宸极以侍奉为重,道在腹心;王庭以吐纳为先,事资喉舌。

落落万寻之树,方振国风;昂昂千里之驹,始光人望。

属楚国公数奇运否,解印褰裳,近辞金阙之前,远窜石门之外,并从流迸,同以忧卒。

赠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

访以荒陬,无复藤城之榇;藏之秘府,空馀竹简之书。

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

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

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

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

神龙元年,册为昭容。

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

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

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将除蔓草。

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

上之,请擿伏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刀挫衅;下之,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

先帝惜其才用,愍以坚贞,广求入腠之医,才救悬丝之命,屡移朏魄,始就痊平。

表请彰为婕妤,再三方许。

暨宫车晏驾,土宇衔哀。

政出后宫,思屠害黎庶;事连外戚,欲倾覆宗社。

皇太子冲规参圣,上智伐谋,既先天不违,亦后天斯应,拯皇基于倾覆,安帝道于艰虞。

昭容居危以安,处险而泰。

且陪清禁,委运于乾坤之间;遽冒钴锋,亡身于仓卒之际。

时春秋四十七。

皇鉴昭临,圣慈轸悼,爰适制命,礼葬赠官。

太平公主哀伤,赙赠绢五百匹,遣使吊祭,词旨绸缪。

以大唐景云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窆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礼也。

龟龙八卦,与红颜而并销;金石五声,随白骨而俱葬。

选自《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有删改)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先帝惜其才用,愍以坚贞愍:哀怜B. 请擿伏而理,言且莫从擿: 揭露C. 窆于雍州咸阳县茂道乡洪渎原窆: 贬官D. 龟龙八卦,与红颜而并销销: 消逝【答案】C【解析】窆: 下葬。

5.对文中话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B. 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C. 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D. 先皇拨乱返正/除旧布新救人/疾苦绍天明命/神龙元年册为昭容/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答案】B【解析】做断句题,首先要理解所断句子的大意以及与上下文的联系,然后找出断法不同的地方,分别判断哪种断法能准确表达意思,注意结合句子整体意思断句,不要断章取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婕妤请求辞去后宫的位置,皇帝下制不允许。

她又请求落发当尼姑,又失败了。

最后喝毒鸩酒自杀死去。

B. 婕妤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

揭露检举隐秘的奸人和坏事,皇帝可怜她的忠心和才能,最终采纳了她的建议从昭容退为婕妤。

D. 在婕妤再三上表的情况下,皇帝批准她从昭容退为婕妤,而在唐中宗驾崩后,韦氏和外戚一党迅速勾结,颠覆了唐朝李姓天下。

C.李隆基继位后,挽狂澜于既倒,安定了社稷,这时婕妤才从危险的境地中解脱出来,不久去世,皇帝下令按照礼节埋葬,并追赠官职。

【答案】A【解析】文章中“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

”“几至”是“几乎”的意思,说明几乎要死去,却没有死了。

所以A项是错误的。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

译文:(2)且陪清禁,委运于乾坤之间;遽冒钴锋,亡身于仓卒之际。

译文:【答案】(1)男人知名的有楚国的上官大夫,这一支就根据他们的官名而从此姓上官了。

高阳氏的后裔女人知名的有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后来上官氏的权贵在历史上不绝。

(2)墓主这才从危险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然而,仓促之际,墓主去世了,终年四十七。

【解析】(1)句中关键词是“因”“相继”“勋庸”。

(2)句中关键词是“陪”“仓”“卒”。

文言文译文:墓主故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

她祖先是上古的高阳氏。

高阳氏的后人,男人知名的有楚国的上官大夫,这一支就根据他们的官名(上官大夫)而从此姓上官了。

高阳氏的后裔女人知名的有汉昭帝皇后上官氏(父亲上官桀,西汉政治史的大人物)。

后来上官氏的权贵在历史上不绝。

墓主的父亲上官庭芝,左千牛、周王府属,是士族一流人物的官冕。

追赠上官庭芝黄门侍郎、天水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