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4 年高职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年高职考试语文模拟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本大题共6小题,第1-5小题,每题3分,第6小题5分共20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告罄.(xīn)臆.造(yì)差.遣(chā)淳.朴(chún)B.囫.囵(hú)劫.持(jié)参禅(..chán)佝.偻(gōu)C.肤.浅(fū)诽谤.(pàng) 推诿.(wěi)嫉.恨(jì)D.蹂躏.(làn)酷.爱(kù)芜.杂(wú) 吝啬.(sè)答案:B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腼腆闲遐笑靥相应成趣B.辐射寒暄苍穹言简意赅C.惆怅渎职睿智乐不可支D.徜徉缥缈休憩相濡以沫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C、学校广播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小明同学获得市跳高比赛第一名。
D、孤芳自赏....并不能代表美丽,也不能说明绚烂。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一系列诚意满满的新春元宵文旅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和市民慕名而来,街上的人摩肩接踵....,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B.如今的莆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民生事业欣欣向荣,人居环境优美宜人,一幅产业兴旺、美丽宜居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C.风雪中,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让人铭记一生。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中,瓜州人民用他们的善良与纯朴,为世人诠释了什么叫做“人间大爱”。
D.人类的发展不应是各国独自美丽,而应是各国携手同行....,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各个国家,这些正与强调平等互利的“上海精神”不约而同。
答案:D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三姐是母亲的右手。
南宁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南宁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招徕顾客招贤纳士招蜂引蝶B. 一诺千金一蹴而就一视同仁C. 心旷神怡心照不宣心无旁骛D. 举世瞩目举步维艰举案齐眉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他_________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A. 一丝不苟B. 一丝不挂C. 一丝不苟地D. 一丝不挂地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4-20. (此处省略16题,题型与前3题类似)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名句。
2. “___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所著。
3. 请写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下一句。
4-10. (此处省略6题,题型与前3题类似)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此处省略现代文阅读材料及问题)(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此处省略古诗文材料及问题)四、作文(4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D4-20. (此处省略16题答案)二、填空题1. 举头望明月2. 《西游记》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10. (此处省略6题答案)三、阅读理解(一)现代文阅读(此处省略答案)(二)古诗文阅读(此处省略答案)四、作文(作文部分不提供标准答案,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自行创作)。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七年级学生圆圆为班级策划主题为“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协助完成方案。
1.你用心准备活动开场白。
青山绿水,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江山之美让我们心kuàng()神怡,幸福之感油然而生。
长征路上的豪迈宣言,渡江战役的胜利号角,神舟飞天的长空呼啸……时代之声使我们心潮澎湃,爱国之情。
胸怀天下,心系国家——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怀!(1)给加点字注音:长( )(2)根据拼音写汉字:kuàng( )2.圆圆想在活动中吟诵体现江山之美的古诗文名句,请你协助。
(1)你将古诗文填写完整。
①天苍苍,野茫茫,。
(北朝民歌《敕勒歌》)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④衔远山,,浩浩汤汤……(范仲淹《岳阳楼记》)(2)你认为“,”也能体现江山之美。
3.圆圆挑选了一些作品,展现不同时期的灿烂文化,你设计了对联游戏。
(1)将能够组成对联的作品名连接起来。
(填序号)甲《搜神记》(东晋·干宝)甲——( ) 乙——( ) 丙——( )(2)任选一副,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将对联补充完整。
选(填序号),填入。
4.圆圆准备了下面一组材料,播发不同时期的强国之声,需要配一段“主播评论”。
你结合材料,围绕“强国”和“英雄”,撰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50字以内)[材料一]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邓稼先》[材料二]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太空一日》[材料三]打开舱门,飞行员冲着围过来的将士们说:“一切正常,感觉好极了!”——《一着惊海天》5.圆圆还制定了一份评价表,请老师和同学对上面的方案进行整体评价。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每题5分,共20分)《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总是那么轻柔,那么洁白,它们在蓝天中飘荡,就像儿时的梦。
每当我抬头仰望,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淡淡的乡愁。
1. 文章中“故乡的云”象征着什么?2. “轻柔”和“洁白”这两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 作者通过“每当我抬头仰望”这句话,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4.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乡愁”在文中的内涵。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5-6题。
(每题5分,共10分)《时间的重量》时间,是无形的,却有着沉重的重量。
它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溜走,带走了青春,也带走了记忆。
我们无法挽留它,只能在它流逝中,不断前行。
5. 文章中“时间的重量”具体指的是什么?6. 作者为什么说“我们无法挽留时间”?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8题。
(每题5分,共10分)《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 “举头望明月”与“低头思故乡”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0题。
(每题5分,共10分)《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9. 请解释“政通人和”在文中的含义。
10. 作者在文中提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这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三、语言知识运用(共20分)(一)完成11-12题。
(每题5分,共10分)11. 以下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A.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在花丛中采蜜。
B.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一般清澈。
C.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阴沉而压抑。
D. 他们的关系如同秋天的果实,成熟而稳定。
12. 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他虽然学习好,但是品德高尚。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新课标I卷)(含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语文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高悬于艺术馆大厅之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驻足时不断发出的唏嘘声中,一幅跨越千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巨作正以沉静的姿态接受着众人的审视,俨然流露出无形的肃穆与庄严。
不约而同的是,围观群众大多紧蹙眉头以倾诉自己的不解。
当采访者递出问及评价的话筒时,得到的却是出奇一致的回答:②“这是一幅‘丑书’无疑。
”③这幅被众人斥为“丑书”的作品,叫做《祭侄文稿》,作者是楷书大家颜真卿。
同时,它也曾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④谁也不会想到,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寂静而平常的夜晚,那个曾经对玄宗忠诚不贰、曾在贵妃膝下承欢的“老实人”安禄山竟“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由此爆发。
皇帝出逃,贵妃自缢,各地首将为求自保鲜有应者。
在来势汹汹的叛军面前,颜真卿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果断起兵讨伐叛军,与其少子颜季明双双罹难,颜氏一门被害三十余口,“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作为从弟,颜真卿悲痛欲绝;作为叔父,他更是悲愤交加。
冒着巨大的风险,不顾个人安危,他一定要携得其侄首骨归葬!援笔作文之际,他情不自禁,一气呵成写就这篇“笔法凌乱、涂改冗杂、似乎毫无章法与美感可言”的《祭侄文稿》,以悼念他那年仅十九岁却为国捐躯的侄儿,颜季明。
⑤据说,因太过悲痛,他创作这篇悼文时几经昏厥。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勃徜( )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B.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而且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C.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D.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二)语文(新课标)试题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二)语文(新课标)试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古诗中,描写雨的是()A. 春晓- 孟浩然B. 夜雨- 杜牧C. 登鹳雀楼- 王之涣D. 静夜思- 李白2.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诗主要描写了唐代皇帝李渊的()A. 仁义风范B. 豪侠气概C. 英明决断D. 智谋过人3. 下列诗句中,哪句表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A.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C. 一行白鹭上青天,遥看瀑布挂前川。
D.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德行天下”的理念最能体现在哪部古代经典中?()A. 《弟子规》B. 《三字经》C. 《论语》D. 《大学》5. 以下典故与《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关的,是()A. 三打白骨精B. 白蛇传C. 论语D. 凤求凰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是唐代诗人许浑在《观书有感》中描写初夏景色的句子。
小小的荷叶凝聚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而身旁停留的蜻蜓则是一幅清新美景的点睛之笔。
问题:这句诗所表现的主题是什么?《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描写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衰过程。
作者曹雪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众多绚丽多彩的人物形象,其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请根据下面的命题写一篇文章。
命题:读书使人充实,阅读名著更能塑造人的品格。
请谈谈你对这个命题的看法,并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读书的认识和体会。
注意:请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进行思考,并围绕题目展开思路,结构严谨,论据充分。
字数不少于800字。
希望以上模拟题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即将到来的高考,祝愿各位同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第二篇示例:第一卷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突然,小明的眼前一片漆黑。
他惊慌失措地四处张望,试图找到一丝光亮。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含答案

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科技向善”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
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福祉。
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
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
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
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或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1. 本试题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1—6页为试题部分,共4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请考生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狩猎(shǒu) 着眼(zháo) B. 干涸(hé) 尴尬(ɡà)C.河堤(tí) 气氛(fēng) D. 媲美(bì) 呵护(kē)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告罄 眼花瞭乱 孜孜不倦B. 疆域 进退惟谷 不可思异C. 抵御 郑重其事 刮目相看D. 履践 炯乎不同 义愤填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温总理的讲话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向中外记者充分展现了大国总理非凡的个人魅力。
B.2008年中国足球的成绩差强人意:国青队止步世青赛,国奥队无缘北京奥运会,国家队被拒2010南非世界队。
C.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正式开工的消息一传来,大家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D.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人瞩目的强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们对读书来说非常重要。
B. 我们并不否认一年一度的博览会、啤酒节、美食节没有提高湛江在全国的声誉。
C. 初三“调研”考出好成绩后,他产生了既自信又兴奋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D. 吴川高三学生庞田养在“生命倒计时”里用手机写的网络日记感动了四十万网友。
5.综合性学习考查(6分)最近,学校正在组织“爱心助学”活动,主要内容为帮助汶川震区的学生建一个“爱心图书馆”。
作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工作。
(1)请你向全班同学作一次捐书动员。
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简洁,富有鼓动性。
(50字以内)(3分)(2)为了激发震区同学阅读名著的兴趣,大家准备制作一些书签,用来向他们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请参照示例写出你这张书签的文字内容。
(3分)示例: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孤身一人在荒岛上度过了28年!坚毅顽强,精神可嘉。
6.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补写出古诗文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大漠孤烟直, 。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 ,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6题。
(一)半岛母亲河——雷州青年运河①自古以来,雷州半岛被称为“赤地千里”,人民饱受干旱之苦。
为战胜旱魔,1958年5月15日,当时的湛江地委作出决定,建设雷州青年运河。
②雷州青年运河,是鹤地水库配套的输水工程,于1959年9月1日开始兴建,工程进入全面施工时,三十多万民工进场,大家鼓足干劲日夜奋战,“日食工地,夜宿山岗,风吹只当摇羽扇;雨淋免了洗衣裳。
不怕霜露冻,山岗当床草当席;哪怕北风吹,拿天当蚊帐”,这是当时人们战胜困难的豪言壮语,也是工地上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半岛百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1960年2月,邓小平来湛江视察,欣然为工程题写六个大字“雷州青年运河”,这一题词鼓舞着一代代运河人,为建设运河、开创运河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这一靠手挖肩挑的原始人力创造出来的大型水利工程,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首次放水,从此成为雷州半岛一大奇迹。
③雷州青年运河,全长271公里,包括主河和四联河、东海河、西海河、东运河、西运河等五大干河,支渠共4039条,总长5000多公里。
在灌区运河渠道上有大小建筑物2900多座,其中包括14座大型水闸,6座船闸,14座渡槽,44座公路桥以及17座灌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980千瓦。
④五十年来,作为雷州半岛大动脉的青年运河,她像甘泉般滋润着干旱的红土地,改变了雷州半岛的苦旱面貌。
运河灌区从九洲江以南到南渡河以北,158万亩农田实现自流灌溉,沿河城乡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得到供水,解决了120多万城镇人口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昔日赤地千里不毛之地,换上青山绿水新装,变成富饶美丽的鱼、粮、蔗、果、菜之乡。
放眼雷州大地,渠道纵横、稻海流金、林木泛绿、蔗园迭翠、果菜飘香。
“水流千转织锦绣,雷州无处不是春。
”中国第一甜县遂溪;中国红橙之乡廉江;全国商品粮基地雷州,国家渔业生产基地鹤地水库……运河沿线,因地制宜,建起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有的成了湛江的产业支柱,有的成了湛江的名牌品牌,青年运河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湛江人民亲切地将运河称为“母亲河”。
⑤此外,运河还为湛江增添了著名的旅游景点,鹤地水库,碧波万顷,浩似烟海,让人流连忘返;东海大渡槽,全长1206米,高33米,凌空飞架,宏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田汉、巴金、冰心、贺敬之等著名作家、诗人、音乐家曾为这些景观留下佳作。
如今的运河游人如云,络释不绝,每年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次。
然而,哺育湛江儿女达半个世纪的“母亲”也露出了些许“老态”。
运行50年后,雷州青年运河由于工程老化、设备残缺、水资源渗漏等问题,水的利用系数正在降低。
每年因渗漏流失水量3亿立方米以上,灌区面积也缩减到不足100万亩。
⑥改革开放30年之际,正好是运河五十岁大寿,湛江儿女给“母亲河”最好的庆生礼物就是让她重焕青春。
据了解,湛江将用3年时间完成雷州青年运河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每年减少渗漏3亿立方米左右,再通过库区改造增加6亿立方米左右的可调节库容,实现“再造一个鹤地水库”的目标。
2008年6月,省长黄华华宣布该工程正式启动,预计到2010年完工。
工程完成后,可将实际灌溉面积提高到146.6万亩左右,受益总人口由现在的210万人增加到338万人。
将从更大范围改变雷州半岛的干旱面貌,解决湛江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湛江市乃至整个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7.本文在安排说明内容时用了什么顺序?分别从哪几方面介绍了雷州青年运河?(4分)8.湛江人为什么称“雷州青年运河”为“母亲河”,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4分)9.“这一靠手挖肩挑的原始人力创造出来的大型水利工程,在不到九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首次放水,从此成为雷州半岛一大奇迹。
”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10.文中第⑥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列出其中两种并结合文章举例说明。
(4分)11.雷州青年运河与鹤地水库原是湛江市有名的景区和广东省旅游重点景区,但多年来旅游产业发展显得有点滞后。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你有何好的建议,请谈一谈。
(4分)(二)神圣的沉静①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
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
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
那天玩得很开心。
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颠连步跃进。
7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
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
那悬崖下面的荒草里凸现着一块蛇形怪石。
我一时兴起,拾起石块朝那怪石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②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
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
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
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怄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
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③那段险路终于走完,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④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地提及这桩往事,我问母亲那天为什么竟那样的沉静?她才告诉我,第一层,那种情况下必须沉静,因为如果慌张地呼叫斥责,会让我紧张起来,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层,她注意到我是故意气她的,尽管我不懂将生命悬于一线是多么荒唐,但那时的状态是有着一定的自我防险意识与能力的,一个生命一生会面临很多次危险,也往往会有故意临近危险也就是冒险行动,她那时觉得让我享受一下冒险的乐趣也未尝不可。
我很惊讶,母亲那时能有第二层次的深刻想法。
⑤母亲去世快二十年了,她遗留给我的精神遗产非常丰厚,而每遇大险或大喜时的格外沉静,是其中最宝贵的一宗。
我写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有时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而且,有时她还会把手头所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我没时间读,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毫不啰唆,具有点穴的效应。
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只是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⑥2000年去巴黎,在卢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我忽然产生了一种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在具有张力与定力的静气里,默默承载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欢聚散、惊险惊喜。
那时母亲已仙去多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无论人生遭遇到什么,不管是预料之中还是情理之外,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宝藏。
(作者刘心武,文章有改动)12.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母亲的“沉静”是“神圣”的。
(4分)13.本文起笔就回忆作者童年出游时的一段往事,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14.文章第②段中的细节描写精彩传神,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4分)(1)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
(2)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15.本文通过哪几件事塑造了一位沉静的母亲形象?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4分)16.文章的结尾说“沉静永远是必备的心理宝藏。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感受。
(4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7—23题。
(一)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