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铁路总体规划及展望
了解我国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规划作文

了解我国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规划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啊!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很酷的话题——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发展规划。
对于我们这些热爱科技、向往未来的小朋友来说,这个话题一定很有趣吧?让我们一起用想象力展望一下未来的高铁会是什么样子吧!首先,我们大家都乘坐过高铁对吗?只见一闪而过的风景,仿佛我们在飞一样超级快速。
未来的高铁还会变得更快哦!到2035年,我国将会建成更多时速达到600公里的"迅捷高铁"线路。
这比现在的高铁快了将近一倍,从北京到上海大概只需要2个多小时,比乘坐飞机还要省时间诶!可以想象,坐在舒适的高铁上,拥有如此惊人的速度,不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除了速度之外,未来的高铁还会变得超级智能化。
我听爸爸说,以后高铁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驾驶,不需要人工操作了。
而且,车厢里还会有智能语音助手,可以陪伴乘客度过旅途,解答各种疑问。
如果我们在旅途中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直接问智能助手就可以啦!是不是很神奇?我最期待的,是未来的高铁会拥有全新的外形设计。
你们有没有见过流线型的子弹头列车啊?那才是真正的酷炫设计!未来的高铁将采用这种流线型外形,不但能减少风阻,使列车高速行驶时更加节能环保,而且整体造型看起来也超级拉风。
我打赌将来的高铁车头一定会成为新的潮流符号,小朋友们都会喜欢上它的!最后,我还听说未来的高铁线路将遍布祖国的各个角落。
不仅是大城市,就连一些小县城和边远地区,都会通高铁线。
到那时,不管我们身在何处,都可以方便快捷地乘坐高铁去往任何一个地方旅行。
这对于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开阔视野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坐着高铁,走遍全中国,想一想就令人兴奋不已!好了,关于中国高铁未来的发展规划,我就介绍到这里啦。
它速度超快、智能化程度超高、外形前卫酷炫、线路覆盖面超广,是不是很令人向往?作为新时代的小主人,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建设美好的祖国添砖加瓦!让我们满怀憧憬,期待未来绚丽多彩的高铁时代吧!篇2题目:了解我国高速铁路未来的发展规划大家好,我是小明。
第6章-铁路线路工程图

第6章铁路线路工程图小知识中国高速铁路总体规划及展望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
“四纵”客运专线:北京一上海(京沪高速铁路)、北京一武汉一广州一深圳一香港(京港高速铁路)、北京一沈阳一哈尔滨、杭州一宁波一福州一深圳(沿海高速铁路)。
“四横”客运专线:徐州一郑州一兰州、杭州一南昌一长沙一昆明(沪昆高速铁路)、青岛一石家庄—太原、上海一南京一武汉一重庆一成都(沪汉蓉高速铁路)。
三大城际客运系统:①环渤海地区:北京一天津;②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一上海一杭州;③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一深圳、广州一珠海、广州一佛山。
几个重要路段客运专线:向莆铁路自南昌枢纽引岀,经江西抚州、福建沙县至莆田(福州),全长约560公里。
这条铁路将构成我国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新的、路程更短的通道。
还有九江南昌、海南东环、南京杭州、南京安庆、成棉峨、长春吉林等客运专线铁路。
中投顾问认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
目前,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郑州及周边城际圈、长沙一株州一湘谭地区、长春一吉林等经济集中带或经济据点,均将规戈卩修建城际铁路。
除此之外,广州至南宁、广州至贵阳、成都至兰州等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2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或城际铁路。
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 1.8万公里,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知识目标:1、了解《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 10058 —98)、《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10059- 98)对铁路线路工程图的相关规定;2、掌握铁路线路工程图的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1、能掌握《铁路工程制图标准》(TB/T 10058-98)、《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TB/T 10059—98)在铁路线路工程图中的应用;2、能正确识读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图。
高速铁路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高速铁路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近年来,高速铁路技术以其快速、安全、便捷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交通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高速铁路技术有望在未来继续深入发展和应用,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现状分析目前,高速铁路技术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其高速铁路网络已成为国内外出行的首选。
日本的新干线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高速铁路线路,其开创了高速铁路技术的先河。
除了中国和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也在积极发展高速铁路,不断扩大高铁的规模和速度。
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它的速度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交通方式,高速铁路具备了更高的运行速度,能够大幅缩短长途旅行时间,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
此外,高速铁路还有着较高的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旅行的需求。
二、发展趋势未来,高速铁路技术有望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1. 精细化运营:高速铁路将更加注重运营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通过应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对列车、车票、乘客等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供更个性化、精准化的服务。
例如,智能预订系统可以根据乘客个人需求和历史记录,为其提供最佳的行程方案和服务推荐。
2. 超高速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超高速列车的研发已成为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超高速列车能够达到音速以上的运行速度,将大幅缩短城市之间的交通时间,有效改善交通压力和拓展城市间的联系。
世界上已经有一些超高速列车的概念模型出现,未来或将成为高速铁路的新亮点。
3. 环保可持续:高速铁路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方式,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未来的高速铁路将着重发展清洁能源驱动技术,建设更多的绿色车站,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通过推广多式联运和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前景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速铁路线路总里程已超过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得益于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国家投资。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加大铁路基础设施投资,增加高速铁路建设的资金和成本保障,从而保障了高速铁路建设的顺利进行。
同时,中国也在技术创新上追求更高的标准和更快的速度,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高速铁路的运营质量和效率。
根据国家规划,到2035年,中国的高速铁路网络将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和行政区域,总里程预计将达到6万公里以上。
这意味着中国高速铁路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为国内外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商机。
未来的中国高速铁路将在以下方面迎来更多发展机会:一、技术升级与创新。
在铁路技术领域,中国一直致力于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行业标准,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
将来,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中国将设计和开发全新的列车型号和技术,提升列车速度和安全性。
目前,中国已研发出一系列适用于高速铁路的先进技术,例如动车组调度振荡技术、超时空门控技术等等。
二、建设与运营模式创新。
随着高速铁路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务和安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各地将会探索不同的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模式,如定制化的线路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售票系统等。
三、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联运。
在中国,高速铁路和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联动与协同作用已经被提上议程。
未来,高速铁路将更多地与航空、公路和城市地铁等交通方式进行衔接,形成网格化的交通网络,更加方便快捷地满足人民出行需求。
四、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中国高速铁路已经开始在海外拓展业务,如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高速铁路项目。
未来,中国高速铁路有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和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
总之,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对高速铁路建设的投资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
我国高速铁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促进城市间的交流 合作。高速铁路高度发 展,会引起“区域同城 化”现象。城市圈内的 不同城市之间,交流协 作更加密切,各城市的 优势,将得到更好发挥 。高速铁路建成以后, 有利于促进各地区间, 信息流、资金流、技术 流和人才流的流通,并 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发 展,从而,带动一大批 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如休闲娱乐业、商业 、旅游业、办公业、金 融业等。
精品课件
(2)从运营策略上,调整高铁产业结构。高 铁的竞争优势在中长途客货运上,对中长途线 路的建设和管理是重头戏,通过成本管理降低 中长途线路成本,优先发展高速安全的中长途 线路,并配合公关关系宣传等营销手段,推动 中长途线路的持续发展。
(3)实现人货分流。人员上以城市发展为优 先考虑,解决人员工作、旅游、探亲等需要; 货物上,以市场需要为优先考虑,解决经济开 发中对资源的利用,要处理好铁路建设与环境 保护的关系,货物运输尽量绕开城区。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 开工,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 海虹桥站,总长度1318公里,总 投资约2209亿元。它的建成将使 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 到5小时以内。全线纵贯北京、 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 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是新中 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 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2010年11月15日铺轨完成。 2011年5月11日,京沪高铁开始 进入运行试验阶段。5月底,中 国北车研制的CRH380BL高速动 车组已圆满完成在京沪高铁开通 前的第一阶段试运行任务。
精品课件
结束语
我国的高速铁路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交通的便利 ,同时引领中国经济的腾飞。高速铁路建成以后, 对于我国的整体建设,又将会提供强劲的物质基础 保障。高速铁路,不仅对于我国中东地部区的发展 ,起到极大的促进,同时也为西部地区,带来了巨 大的经济发展契机。高速列车使世界变小了,它将 进一步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平衡发展,为构 建和谐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2020 年以前,我 国将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营运网络,高速 铁路的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在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 面,更是潜力无穷。
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近年来,高速铁路建设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成为了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最早的京沪高铁到现在的“八纵八横”高铁网,高铁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选择。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建设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展望。
高速铁路建设得以如此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中国政府将高铁发展列为国家战略,不仅在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更在政策上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这种政策的支持,使得高铁建设可以快速落地,推动了中国高铁产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高铁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中国的高铁线路总里程已经超过了3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不仅如此,中国高铁的技术和设备也越来越先进。
例如,中国自主研发的“复兴号”动车组,在速度、舒适性和能源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高铁建设的迅猛发展,也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高铁的运输效率高,运输能力大,不仅使得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不同地区之间的物流更加畅通。
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优化资源配置有着积极的意义。
然而,高铁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高铁建设的投资巨大,往往需要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资金。
这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
其次,高铁的运营成本也很高,维护和运营的费用常常超过了票价收入。
这对于高铁运营商来说,也是个相当头疼的问题。
未来,高速铁路建设仍将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首先,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高铁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高铁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其次,高铁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将进一步提升高铁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运营效率。
再次,高铁网的延伸将使得更多的城市和地区可以享受到高铁带来的便利。
未来高铁建设还将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高铁的竞争对手逐渐增多。
随着航空、公路等交通方式的发展,高铁在一些特定的线路上可能会面临竞争压力。
其次,高铁建设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问题。
高铁对土地、水资源的需求很大,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高铁发展前景及规划

高铁发展前景及规划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长,高铁成为了现代交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铁的快速、便捷和环保特性让它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
本文将从需求、经济、环境和规划等方面来探讨高铁的发展前景,并对其未来规划进行展望。
需求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是高铁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如今,人们的出行方式由过去的步行、自行车、汽车逐渐转变为高效率、低成本的交通工具。
高铁的快速速度和准时性,使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安排时间和节约成本。
同时,人们对于出行的需求也远不止于此,高铁的发展不仅是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的方式,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经济高铁对于发展现代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铁的建设与运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就业机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高铁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水泥和机械设备。
这给相关工业提供了充足的订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另外,高铁的快速和准时性,使得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商务活动和旅游,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环境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高铁作为一种环保交通方式被越来越多地接受和倡导。
相比于传统的汽车和飞机,高铁的碳排放量较低,且没有大规模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高铁的发展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在未来,高铁有望成为城市交通的主流方式,减少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
规划在高铁的发展规划上,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目前,中国高铁已经成为全球最发达的高铁网络之一,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
然而,高铁规划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环境和人口规模等方面的因素。
我们应该注重高铁网络的拓展,让更多的地区能够受益于高铁的便利,进一步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高铁的安全措施,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总结高铁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具有明确的发展前景。
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出行的需求,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环境保护。
在未来,高铁的发展应该注重扩大网络,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同时加强安全措施,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方式。
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前景

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前景摘要:随着我国人口密度不断上升,城市数量越来越庞大,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我国以往的交通条件较为滞后,难以适合如今庞大的城市发展体系,中国高铁便应运而生。
诚然,我国高铁的发展并非一风顺水,未来也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文章以合理视角回顾并感悟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并对未来中国高铁的发展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中国高铁;创新精神一、中国高铁发展技术的引进,必要经历从无到有的磨砺。
为了展示国家形象,日本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开通了全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东海道新干线。
此后,德国、法国等先进技术国家也陆续开通了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更加快捷,也更加舒适的新型交通形式,非常适合于中国这样国土宽广,人口稠密的飞速发展的国家。
但想要发展这类技术,就不可避免的要向先进国家学习。
(一)从无到有大胆引进,是中国高铁发展初期的不竭动力。
这一时期的动车组大致可以称之为以吸收引进和创新为主导生产的动车组系列,有1系、2系、3系、5系。
从无到有,是对每一项技术引进的最大挑战,但中国挺过了这次挑战,成功进军到高铁大国的行列。
(二)自主创新想要增强中国高铁的实力,光靠引进国外技术当然不够,关键要有自己的东西。
被称为“新一代”的CRH380系列动车组的研制,开启了中国高铁新的征程。
自主创新,让中国高铁具有了领跑世界的资质,让中国高铁可以逐步走向世界。
(三)世界領先复兴号CR400AF动车组研发总工程师曾说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不一定好使,得自己成为巨人再行”,中国高速铁路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和创新,已经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中绝大部分的核心技术已经被消化和吸收。
复兴号的研发,表明中国高铁从跟跑到领跑,已经拥有制造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的能力。
二、中国高铁发展现状(一)产生的积极影响如今,中国高铁路网总规模达到4万公里以上,已实现了“四纵四横”的分布格局,高铁网络已经延伸至大部分经济发达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建设进度发 生巨大调整
针 对 目 前外 界 纷 纷 猜 测 的 “ 二五 ”期 间 , 国 十 我
铁 路 建 设 进 度 将 发 生 巨大 调 整 , 速铁 路 的建 设 步 伐 高
已开通的部分高铁线路概况
可能 放 缓 等 热 点 问 题 , 道 部 新 闻 发 言一 春 一 阳一 连 一 台 一 哈 长 沈 大 烟 青 时速 为 2 0 里 , 留 时 速 可 提 升 到 2 0 3 0 米 , 0公 预 5—0千 设
岛 一 云 港 ( 州 )上海 。 线 向 东 北 延 伸至 抚 远 中俄 计正 线全 线 2 2 里 , 目总 投资 概 算 1 53 ; 日, 连 海 _ 该 8公 项 5 .亿 同
设 5公 全 5 点 城 市 和 旅 游景 点 , 西 部地 区主 要 城 市 可 通 达任 何 合 武 铁 路 客 运 专 线 开 通 , 计 时速 2 0 里 , 长3 6 使
沿海 省 区。 内客 运 主 要 依 靠 高 速铁 路 和 高 速公 路 。 国
公 里 , 投 资 1 8 ; N2 日, 台 温 铁 路 通 车 , 计 总 6亿 9 8 甬 设
2 0 年 1月 1 日 , 沈 客 运 专 线 通 车 , 03 O 2 秦 设计 时速 称 , 年 铁 道 部确 定 投 资 规 模 7 5{ , 中基 本 建 今 4 5Z元 其
2 0 里 , 留 2 0 里 的 提 速 条 件 , 长 4 4 里 , 设 投 资 规 模 6 o  ̄ 元 , 界 猜 测 的在 建 高 铁项 目 都不 0公 预 5公 全 0公 总 o o乙 外
⑧ 包湛 线 : 西 湛 线 从 西 安 向 北 延 伸 , 延 安 榆 通 车 , 高 运 行 时 速 2 0 里 , 长 3 8 里 , 资 约 即 经 最 5公 全 0公 投 林到包头 : 安一 康一 源一 州 一 莹一 庆一 义一 2 0 。 西 安 万 达 华 重 遵 0亿 贵 阳一 匀一 山一 都 独 南丹 一 池 西一 山 北一 宁一 州 一 河 马 南 钦 北 海 一 江 。北 延 长 线 大 体 走 向 为 : 安 一 川 一 陵 一 湛 西 铜 黄 延 安 一 边一 林一 靖 榆 鄂尔 多 斯 ~ 头。 包
投 资约 10乙。 5{
会停工。 此 前 , 有财 经 媒 体 援 引 知情 人 士 的 话 报 道 称 , 曾
④ 济 茂 线 : 线 大体 走 向是 : 南 一 该 济 菏泽 一 封 一 开 郑
州 一 顶 山 一 阳 一 樊 一 州 一 夷 山 一 首 怀 化 一 公 里 , 长2 3 里 . 投 资 1 4 2 ; 月 1 成 灌 高 平 南 襄 荆 武 吉 桂 全 7公 总 4 . 亿 5 日,
⑦太温线: 大体 走 向 : 原 一 治 一 作一 州一 口 亿 ;1月3 日, 吉城 际 铁 路开 通 , 计 时速 2 0 里, 太 长 焦 郑 周 2 O 长 设 5公 东一 阳一 肥 一 湖 一 陵 一 山一 阜 合 巢 铜 黄 千岛湖 一 金华 一 州 。 温 全 长1 8 里 , 投 资 9 亿 : 2 3 日 , 南 东 环铁 路 0公 总 6 1月 0 海
⑥徐三线 : 大体 走 向 : 州 ) 合 肥 一 庆 一 ( 徐 一 安 景德 镇 一 公 里 , 资总 额 约 6 { 1 ̄ 2 日, 杭 城 际高 速 铁路 投 5乙; 0 6 沪 鹰 潭一 州一 赣 河源 一 龙一 九 珠海 一 江一 江 一 口一 亚 。 阳 湛 海 三 通 车 , 计 时 速 3 0 里 , 线 全 长 10 里 , 资 4 0 设 5公 正 6公 投 4
林 一 州一 港一 柳 贵 玉林 一 名 。 茂
铁通车, 时速 目 标 值 2 0 里 , 长 6 公 里 , 算 总 投 O公 线 6 估
⑤ 新集昆线 : 宁一 同一 原南一 城一 安一 集 大 太 韩 西 汉 资 为6 . 7 7 1 沪 宁城 际 铁 路 通 车 , 98 { N 乙; 曰, 时速 3 0 5 公 中 一 都 一 昌一 明 , 线 向 北 延 伸 至 二连 浩 特 , 南 里 , 线 全 长3 0 里 , 资 估 算 总 额 3 4 5 : 月 2 成 西 昆 该 向 正 0公 投 9 .亿 9 0 经 个 旧到 河 口 。 称 集 昆线 。 仍 日, 昌九 城 际 铁 路 通车 , 行 时速 为 2 0 里 , 长 1 1 运 5公 全 3
武 广客 运 专 线 建 成 通 车 , 高 时速 可 到 3 4 里 , 长 最 9公 全
③ 大 京港 线 : 由京 港 线 向 北 延 伸 而 成 。延 长线 大 约 16 公 里 , 资总 额 16 亿 。 09 投 16 体走向是 : 京一 都 机场一 德一 峰一 i 白城一 北 首 承 赤 通 齐 齐 哈 尔一 江 一 嫩 黑河 。 2 1 年 1 2 日 , 西 客 运 专 线 通 车 , 度 目 标 00 月 8 郑 速 值 3 0 里 , 线 长 4 7 里 , 算 投 资 5 1 ; 月2 5公 正 5公 概 0亿 4 6 日, 厦 铁 路 [ 通 车 , 福 1 ] 设计 速 度 为 2 0 里 , 留 3 0 5公 预 0
边 界, 称 哈 沪 线 。 仍
温 福 铁 路 通 车 ,时 速 目标 值 2 0 里 ,预 留 2 0 里 提 0公 5公
② 京 沪 线 : 京~ 津 一 州 一 州 一 南 西 一 宁 一 速 条 件 , 长 2 8 里 , 资概 算 14 8Z; 2 2 日, 北 天 沧 德 济 济 全 9公 投 7.{ 1月 6 徐 州一 埠一 京一 蚌 南 无锡 - 海 一 东 机 场 。 上 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