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数据,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能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预案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将进入《统计》乐园,一起探索如何用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我们学校要为咱们班购置一些运动器材,你能提出一些建议吗?如果我们绘制一个统计图,要能清楚地反映六(1)班同学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你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呢?老师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讨论并汇报得到的信息。

然后,老师介绍扇形统计图,并告诉学生今天将研究扇形统计图。

二、开放交流,促进理解1.整理信息:学生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的百分之几。

2.生成统计图:老师出示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

3.认识扇形统计图:老师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即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用扇形表示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比例。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并提出数学问题。

4.比较辨析:老师着重讨论扇形统计图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三、联系生活,深化拓展1.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97页的做一做,观察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了解其中的信息。

2.学生完成练二十一第1、2题,练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3.回顾旧知:老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统计图,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四、评价体验,畅谈收获老师引导学生分享研究扇形统计图的收获和体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听取意见。

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老师可以先回顾一下前几节课学过的统计图,让学生们再次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出示扇形统计图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二、探讨新知1.让学生们自己找一些数据,然后尝试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

2.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可以让其他同学来猜测这些扇形统计图所表示的数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全册 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全册 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主课人 小主人: 小组: 学校审核: 课题 一1分数乘整数 课型 自学探究课+巩固展示课 课时 1 时间 目标我明确:1、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数学美。

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是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学习流程: 自学探究课: 自主预习--小组合作-尝试练习-达标检测 巩固展示课: 明确目标-自主合作-展示提升-达标检测 复习提升课: 明确目标-知识梳理-拓展提升-达标检测师生随笔【温故知新我热身】一.1、 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 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 13 + 13 + 13 +13 =( )×( )表示( )个( )相加。

我发现:(1)几个相同( )数的和,可以改写成( )算式。

(2)整数乘法的意义是:( ) 4、算一算:①61+62+63= ②110 +110 +110 =5、想一想: 第②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自主学习我能行】二.(一)、利用第②题学习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_________ ;表示_____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______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110 +110 +110 =103,那么110 +110 +110 =110 ×3,所以110 ×3=__________=1032、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 ,就是 简便运算。

(二)、阅读书本第1页例题1,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

1、说一说“小明平均每分钟行全程的110”是什么意思?2、自己动手,画出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问题标在线段图上?3、结合自己所画的线段图,用多种方法列式计算,并思考分数乘整数应该如何计算?4、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______________作分子,分母________。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精品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案”使用说明“学案”教学是我旗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广泛研讨论证后形成的具有翁旗特色的教学模式。

“学案”是学案教学的载体,是师生研讨的平台,它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现将学案的使用作简要说明。

一、“学案”的设计理念。

“学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

“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二、“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

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

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1、明确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

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

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赵庄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导学案

第1课时认识扇形统计图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2.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学习难点理解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投影仪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喜欢什么体育运动?你们知道参加体育运动有什么好处吗?2.课件出示主题图。

(1)六(1)班同学都喜欢什么运动项目?喜欢每种运动的同学分别有多少人呢?(看图或看统计表回答均可)(2)怎样表示题中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学案1.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交流自己对体育运动的看法。

2.(1)学生观察主题图,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主题图中进行各种体育运动的人数。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

1.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1)观察统计表,根据统计表求出六(1)班总人数。

(2)分别求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

(3)填表。

2.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97页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这幅扇形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

学案1.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1)12+8+5+6+9=40(人)(2)乒乓球:12÷40=0.3=30%足球:8÷40=0.2=20%跳绳:5÷40=0.125=12.5%踢毽:6÷40=0.15=15%其他:9÷40=0.225=22.5%(3)根据计算结果,完成教材上的统计表。

2.(1)观察扇形统计图,讨论获得的数学信息: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2)分组讨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推荐代表汇报: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例2。
2.提出明确要求。
本题已知什么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已知三组数据;问题是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各组数据更合适)
3.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回顾统计图的类型及特点。
①学过哪几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②每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比较清楚地表示出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明确题中三组数据的特点及各数据的比较角度。
①第(1)组数据统计的是绿荫小学2007~2011年每年校园内树木的总量;比较的是总量的变化情况。
②第(2)组数据统计的是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的百分比;比较的是每种树木与总量的关系。
③第(3)组数据统计的是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的数量;比较的是每种树木的多少。
个性调整补充
课题(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课时
2
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进一步理解、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3、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和统计目的及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探究新知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演示画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①先画一个圆。(说明:用这个圆表示全班人数;即圆表示整体;圆可以看作是单位“1”)
②在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观察、思考。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八单元导学案
1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班级_______小组名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统计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

学习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学习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自学时要找出疑难问题,课上与同伴交流。

2.展示时要结合合作学习时得出结论的过程及方法展示。

知识链接: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它用于表
示各个数量的多少,对比鲜明。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它既可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又可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自主预习
(1)六(1)班同学最喜欢运动项目的情况如下表。

项目乒乓

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128569
百分比
1.你能从上表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组内互相说一说)
2.你能计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吗?
3.用哪种统计图可以表示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4.自学课本第96-97页的内容,扇形统计图有何优点?。

2016秋新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导学案

2016秋新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导学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包括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通过熟悉的事例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会根据统计的目的和各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描述。

扇形统计图原义务教育是作为选学内容,考虑到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

本单元是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也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扇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2.使学生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应用。

3.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授课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备课人:易松审核人:教学内容:教材第96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用扇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统计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教学重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课本情境图,师生谈话,现场调查:平时你喜爱什么样的运动?二、处理数据,引入新知三、体验过程,学习新知1.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2.完善扇形统计图出示教材已经绘制好的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扇形统计图。

3.经历扇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4.观察扇形统计图并思考: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5.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板书)6.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1.完成教科书第97页的做一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1 扇形统计图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
出示场景:六(1)班同学正在体育活动,他们做什么?你知道他们班最喜欢的运动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呢?仔细观察这个表,从这个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说一说.
二、自主探究
1.根据统计表计算出最喜欢的各种体育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可用计算器计算)。

乒乓球:足球:
跳绳:踢毽:
其他:
2.思考:从统计表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
3. 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组织学生把计算的结果填到图中。

4.想一想,你们能说说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它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5.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6(1)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6.我的发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课堂达标
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

从图中
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
约占( ),蛋黄的质量约占( )。

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
蛋白重( )克。

2.右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1)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
请你分别计算出各项支出的钱数。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7.2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分析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统计观念。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观察下列三幅统计表,说一说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 思考:如果用统计图来表示这些信息,根据我们的发现选择哪种统计图更合适呢?说说你的理由。

(1)第一个统计表给出了5年中每年的树木数量。

可以选择()。

(2)第二个统计表给出了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

可以选择()。

(3)第三个统计表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

可以选择()。

三、课堂达标
1.想一想,填—填。

①统计图有( )、( )、( )三种。

②(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

③()统计图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能清楚看出部分和整体的数量关系。

2.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①用( )统计图②用( )统计图③用( )统计图
①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②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③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7.5节约用水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2. 认识水环境的污染的危害,认识到节约用水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生活中你如果看到一个水龙头在不停的滴水,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二、自主探究
1.生活中你还知道那些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根据你课前收集的资料,完成下面填空。

你收集的是哪里的水龙头的滴水现象?。

测量时间有多长?。

共滴水多少滴? 。

2.整理数据。

(1)怎样才能表示全班同学调查到的水龙头漏水的一般水平呢?
(2)根据整理情况,完成教材106
3.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我发现:时间不断增加,滴水量也不断( )。

4.解决问题。

如果每个水龙头每分钟漏水60ml ,每个学校有1个水龙头漏水,全国大约有30万所学校用自来水,全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平均每吨水价为2.5元,一共要多支付多少水费?如果1个人1年用30吨水,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
5.看到上面的结算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达标
1.全国大约有25万个公园,每个公园平均有2个水龙头漏水,算一算全国的公园一年大约要浪费多少吨水?
2. 以“节约用水”为主题写一篇周记,主要我们生活中存在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样的节水措施。

(可课下完成)
四、课外拓展
小资料: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m 3,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
1,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在我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五、学习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