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诊断语文答案1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2014-3-20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工卷(单项选择题)1至4页,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5至8页,共8页,满分1 5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XXX一、(1 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肄业(yi)笑靥(ye)箴言(jian)溘然长逝(ke)....B.扎实(zha)麻痹(bi)鞭笞(chi)模棱两可(1 ing)....C.解剖(p6 u)媲美(pi)裨益(bi)扪心自问(men)....D.胚胎(pT)聒噪(g u6)粗犷(guang)引吭高歌(ha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磨砺幅员亲和力与日剧增B.端详博弈捅娄子食不果腹C.渔具婆挲座右铭沧海桑田D.跻身膨胀出洋像寥若晨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八保养汽车车漆,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打蜡,也就是通过研磨的方式将漆面细小划痕磨光,进而到达使漆面..光亮的美容效果。
B.以“巴金故居‟‟“坝上老华西"为代表的首批20个市级标识导示类文化地以及中心城区各区负责的30个区级文化地标,已经全部面市。
..C.如果说宋代文化具有深沉内敛的品格,那么宋代的瓷器无疑是诠释这一精神底蕴最好的注脚之一,而本I卷(单项挑选题,共27分)文所述的龙泉窑纸槌瓶即是具体而微的一例。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成都一诊)

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成都一诊)新高考新题目2014-01-05 10065cc149a20102e9of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2014年1月5日900—1130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第I卷1至4页,第II卷5页至8页,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答第II卷时,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II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参考答案1.C2.D3.B4.A5.B6.C7.D8.B9.C完整答案及word版请到“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共享中下载。
“四川高中语文教师团队超级群”群号144453547(欢迎四川高中语文老师加入,本群为实名制,加入时注明工作单位和姓名。
非四川高中语文老师,请勿加入,谢谢!)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贩卖/皈依靓妆/痉挛雇佣/佣金宁愿/息事宁人B.泥淖/悼念盘桓/城垣强求/强颜赝品/义愤填膺C.菲薄/绯闻蔓延/藤蔓绸缪/纰缪蹩脚/惊鸿一瞥D.回溯/朔风高亢/伉俪偏僻/癖好讴歌/呕心沥血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匮乏沉缅汗涔涔拾人牙慧B.蜇伏国粹打水漂繁文缛节C.瑕疵邮戳笑眯眯明枪暗剑D.通牒绿洲条形码曲意逢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近年来,成都周边地区开发了不少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每当节假日来临,市民纷纷前往,有的小区几乎十室九空。
江苏省海门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选考历史的考生另有30分钟40分的加试卷。
2.答题前,请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上.3.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媲.美/譬.喻噱.头/戏谑.横.财/蛮横.贩.卖/皈.依B.痉.挛/靓.妆回溯./塑.料圈.点/圈.养档.案/鼎铛.C.市侩./污秽.纨绔./胯.下强.求/强.颜油炸./札.记D.阴霾./媒.介盘桓./城垣.模.样/模.仿悲恸./恫.吓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教养是一个人处世时的一种敬重态度。
教养的获得是不可▲ 的,它是长期规训和自我修炼的结果。
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养是一个人处世的通行证,但是,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 ,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更有甚者放纵自我,这样的行为▲ 。
A.一挥而就不以为然人所不耻B.一蹴而就不以为意人所不齿C.一挥而就不以为意人所不齿D.一蹴而就不以为然人所不耻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认同;不以为意:不在意,不当回事。
人所不齿:人们不作同类看待,表示3.请以“中秋赏月”为题,仿照巴金《海上日出》的描写手法,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写出过程、写出情感.(9分)海上日出(巴金)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乌鲁木齐地区201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乌鲁木齐地区2014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试题中凡主观题答案意思对即可,若与答案不同而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一~二、(45分)1.C (没有点明中华主流文化对亚文化态度的实质内容。
)2.D (这是做法,不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D (A项,原因不全。
不只有“外来的不同宗教的思想营养”。
B项,强加因果。
“处在全球化的时代”与“用不着反省”没有因果关系。
C项,无中生有。
不是“中华文化的多元性”,而是“文化的多元性”。
)4.B (觉:醒来。
)5.B(②是客观叙述曹克明临时代任邛州长官的事;③体现了曹克明的勇敢。
)6.C(应是“曹克明刺中了王珂的左脚踝”。
)(1~6题每题3分)7.(1)用数十骑兵与强贼交战,曹克明假装败逃,可所率军队错过时机,伏兵没能出击。
(5分)(2)这年秋天,他们相随来集会。
曹克明慰抚他们,拿出衣服送给他们,这些酋长感动得流泪而去。
(5分)8.①反衬(对比):用朝朝安于旧所的白鹭衬托风雨中搏击万里长空的鸿雁,突出了鸿雁不辞辛苦、不畏艰险的品格。
②用典:用“冥鸿”典故表达了词人对高远俊逸之士的向往;③设(反)问:上下阕在分别描写鸿雁与白鹭不同的生活状态后,均以问句作结,引发读者对人生、命运的不尽思考。
(6分)9. 江湖苦乐,亦即人生苦乐。
词人托物言志,通过对鸿雁与白鹭不同生活习俗和精神风貌的描写,表达了对目标高远、不畏艰险者的仰慕赞美,对目光短浅、安于现状者的不屑卑视。
(5分)10.(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3)折戟沉沙铁未销东风不与周郎便(每空1分,共6分)三、(25分)11.(1)C E(C项,对“约翰悄悄把门关上”的分析有误,这一举动并不是说明“约翰关心叶茵”,而是二人文化不同,他虽不理解,也不再欣赏,但能尊重她。
E项,“作者只是客观叙述,无意褒贬任何一方”的表述有误,作者表面上似无褒贬,但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倾向。
重庆市万州区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监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全国通用-二轮复习

语文参考答案1.A(B“腈”读“jīng”;C“混”读“hùn”;D“弥”应为“弭”)2. D (A指事情多因凑巧而成,与语境不合。
B调养身体治疗疾病,应用“调剂”。
C项上下串通起来营私舞弊,贬义。
)3.B(A省略号误用;C书名号误用;D问号误用)4.A(B项去掉“多达”;C中途更换主语。
D 项,搭配不当,应改为“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都有了明显的转变,消费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5. D (“拼音输入”不属于汉字危机表现。
)6. C(AB两项均是表述繁简字的争论,是汉字内部之争。
D表述汉字发展趋势。
)7.(1)文字作为交流工具,越便利、越有效,采用的人就越多,要顺应文字演进的自然规律.(2)勇于接受新科技,接受已形成的行为习惯。
(3)国家层面推行相应法规;(4)开展汉字书写的教育、宣传活动,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举例即可)8.C(垂:接近。
)9.B(③写王粲容状;⑤写王粲经历)10..C(“不能增加文字有误”。
)11.(1)①在荆州躲避战乱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众的人②(您)刚到那里就整顿武器装备,招揽豪杰而重用他们,而纵横驰骋天下。
(2)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逾疾,不如就阴而止,影灭迹绝。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有一个害怕自己影子和讨厌自己脚印的人,他转身奔跑,结果脚印却更多,影子随身在后,追逐得更快。
(其实)还不如在阴暗处歇息一会。
那样,影子与足印自然就消失无踪了。
想要别人听不到,不如不说。
想让别人不知道,不如不做。
)12、(1)虚实结合。
实写眼前的春景,春草和野花幻化成了旧时的歌扇和舞裙,历史与现实奇妙交织,构成梦幻般的图画。
表现对往昔繁华的追念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答“联想”和“想象”也可。
)(2)尾联通过描绘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牧人晚归图,平川十里,牧人暮归,草色茫茫,牛羊蠕动,晚风习习,笛声悠扬,营造了一个恬淡优美的境界,抒发了诗人的淡淡闲愁(或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杭州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给予(gěi)尽量(jìn)喷喷香(pèn)怏怏不乐(yàng)B.鲫鱼(jì)怯场(què)和稀泥(huò)独辟蹊径(xī)C.晕车(yùn)胴体(dòng)捋虎须(luō)强词夺理(qiáng)D.烜赫(xuǎn)剽窃(piāo)发横财(hèng)休戚相关(qī)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字字锦》围绕十二部文化典籍,从现代视角演绎,不吊书袋,不落窠臼,思路开阔,语言幽默,常作出跟传统习惯思维不一样的另类解读。
B.安慰、揉腿、喂饭、伸手去接呕吐物……这些体贴入微、让人动容的举动,发生在60多岁老俩口带80多岁老师去看海途中的航班上。
C.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撰写的一份报告称,海洋的退化速度远比人们所料想的要快,海洋正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变暖、酸化,失去氧气。
D.城管队员要文明执勤,以理服人,否则,动辄以执法者自居,盛气凌人,义气用事,就容易激化矛盾,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伊朗同国际社会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后,伊朗的石油出口将完全解禁,分析人士认为这势必冲击国际原油市场,进而..大大拉低油价。
B.由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团队精心打造的《吉尼斯中国之夜》专题节目,将于今年国庆期间每天17点52分开始在央视综合频道的联播..七天。
C.家具市场产品鱼目混珠....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D.个别干部心胸不够宽广,一遇到群众批评就愤愤不平,大发脾气,甚至给批评者“穿小鞋”“留尾巴...”,忘记了“批评使人进步”的道理。
成都市高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语文诊断性检测

成都市高2014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6日9:00—11:30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 5 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 0分)一、现代文阅读(3 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
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
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
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美。
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
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
它们承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
现在出土的秦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
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
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
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
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
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
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
甘肃省兰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兰州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3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一场全面变动,“士”在这一大变动中也取得新的地位。
战国“游士”经过汉代三、四百年的发展已变为“士大夫”,他们定居各地,和亲戚、族人发生了密切关系。
2世纪中叶以下,“士”的社会势力更大了,作为一个群体他们自觉为社会精英,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
由于“士”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一群体也开始分化。
一方面是上下层的分化,门第制度由此产生;另一方面则是地域分化,成为士人结党的一个主要背景。
但更重要的是士的个体自觉,这是一个普遍的新风气,超越于群体分化之外。
个体自觉即发现自己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意志,并且充分发挥个性,表现内心的真实感受。
个体自觉在思想上转向老、庄的同时,还扩张到精神领域的一切方面,文学、音乐、山水欣赏都成了内心自由的投射对象。
甚至书法上行书与草书的流行也可以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
个体自觉解放了“士”的个性,使他们不肯压抑自发的情感,遵守不合情理的世俗规范。
这是周、孔“名教”受到老、庄“自然”挑战的精神根源。
不但“士”的思想已激进化,“士”的行为也突破了儒家的礼法。
儿子“常呼其父字”,妻子呼夫为“卿”,已成相当普遍的“士风”。
男女交游也大为解放,朋友来访,可以“入室视妻,促膝狭坐”,这些行动在中国史上真可谓空前绝后。
但西晋的束皙反而认为“妇皆卿夫,子呼父字”正是一个理想社会的特征。
当时的“士”阶层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动,由此可见。
以这一变动为背景,可重新解释从汉末到南北朝的思想发展。
“名教”与“自然”的争论是汉末至南北朝“清谈”的中心内容,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但多数学者都认为“清谈”在魏、晋时期与实际政治密切相关,至东晋以下则仅成为纸上空谈,与士大夫生活已没有实质上的关联。
如果从士的群体自觉与个体自觉着眼,可提出不同的看法:“名教”与“自然”之争并不限于儒、道之争,而应扩大为群体秩序与个体自由之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三诊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9分) 1.(3分)D 2.(3分)C 3.(3分)A
二、(36分)
(一)
4.(3分)A
5.(3分)B
6.(3分)C
7.(10分)
(1)(5分)刚刚过了十天,就被召为吏部职。
他把张居正所排斥的旧臣全部召回,安排在九卿各部中。
译出大意3分;“甫”“引”2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当时陆光祖担任尚书,替蔡时鼎洗刷了被诬陷的罪名,惩处了胡乱诉讼的人。
译出大意3分;“雪”“罪”2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二)
8. (5分)
雪中早绽的梅花、高树营巢的喜鹊、映明寒草的斜月。
突出了春未到而万物已萌动的特点。
答出画面的,给3分;答出特点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9. (6分)
“莫厌醉金杯”的原因是“别离多,欢会少”和“少年看却老”。
少年转眼便将青春不再,更哪堪故友天涯,离多会少,所以说“相逢莫厌醉金杯”,含蓄地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易逝年华的珍惜、留恋。
答出原因的给3分;能作出简要分析的,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三)
10.(6分)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衣冠简朴古风存拄杖无时夜叩门(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三、(25分)
11.(25分)
(1)(5分)
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C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6分)
①通过对原始丛林的描写,营造出作品沉寂压抑的氛围,与后文“炽热的沉寂”形成对比;②通过原始丛林的昏暗寂静,渲染出紧张的气氛,表现出拉齐奥后悔恐惧的心理;③通过环境的描写,制造故事悬念,为后文揭示事情真相埋下伏笔。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演唱出色:歌声美妙,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善于对观众的反应作出判断,赋予歌声以令人感动的生命,深得观众的敬重;②诚信守诺:应诺后,即能全身心去完成,即使因事情离奇而愤怒、后悔、恐惧;③追求卓越:敢于战胜胆怯和迟疑,超越自我,用最好的声音举办音乐会。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①从情节设臵上看,写音乐会的精彩神秘,充满悬念,写音乐会真相交代原因,使得简单的情节充满变化,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
②从叙事结构上看,以拉齐奥的音乐会作为明线在读者前正面展开,以经理人西茂筹办音乐会为暗线在幕后展开,明暗线同时发展,在结尾处交织在一起,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③从形象塑造上看,主体部分的音乐会与结尾部分音乐会的真相互为衬托,丰满了人物的个性,映现了人物美好的心灵;④从艺术表现上看,写音乐会层层铺垫,写音乐会的真相出人意料,但却因前面的铺垫而在情理之中,丰富
了读者的想象,令人回味。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四、(25分)
12.(25分)
(1)(5分)
答C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D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
(2)(6分)
①重视科学研究,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科学家团队,进行制碱实验;②在塘沽成立永利制碱公司,仿造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苏尔维制碱法做小型试验,成功试制出纯碱,增强了制碱的决心;③重新设计、钻研自制,在经历长达8年之久的磨难后,冲破制碱技术垄断,生产出纯净洁白的合格碱。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3)(6分)
①他生产出中国本国制造的第一批精盐,打破了外商对精盐市场的垄断;②他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生产的永利纯碱,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③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生产的“红三角”牌化肥,打破了英、德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被誉为“远东第一”。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8分)
①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毕生致力于中国化工业的振兴;②以实业救国为终身理想,成功创办盐、碱、酸企业,打破了外商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催生出中国的化工产业;③不计个人得失,殚精竭虑,不为当世功名富贵所惑,至心皈命为中国创造新的学术技艺;④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创业。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给满8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五、(20分)
13.(3分)C 14.(3分)A 15.(3分)D
16. (6分)
示例:我赞同正方观点。
因为在课堂上“学不透”的部分知识,可以通过课外辅导得到较好的解决;通过课外辅导接触不同的老师授课,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课外一对一的辅导更贴近自己的实际,有助于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
我赞同反方观点。
因为课堂学习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课外辅导占用大量休息的时间,势必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课外辅导会让人产生依赖心理,影响课堂学习态度,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观点明确,1分;三条理由有说服力,各1分;三条理由相互联系,1分;语言表达简明、得体,1分。
17. (5分)
(1)(3分)符合情境,与画面相映成趣。
示例:今天的箭又脱靶了,这让别人看见,我这个“将二代”颜面何在?幸好没人,我画个百发百中的好成绩,让瞧不起我的人看看!
(2)(2分)说明合理,语言简洁。
示例:讽刺现实中一些粉饰不足、炫耀自我的不良习气。
六、(60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文意”。
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属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新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⑯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
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