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之说明文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高效学霸】专项训练6 现代文阅读 (说明文)课件

-17-
⑤首先,鲨鱼数量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 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 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 打击。
专项训练6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
-11-
⑩科学家给地球降温的这些方法真的能够投入使用吗?答案是 否定的。
将二氧化碳矿化,耗资巨大,无法大规模使用,并且谁也不能 保证地质变化会不会让封存的二氧化碳溢出。植物固碳,暂且不说 我们是否能够种足够量的树木,这些树木的成长需要时间,而在它们 成长的这段时间里,谁又能确定二氧化碳不会持续增加,超出它们的 承受范围呢?
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 躲避鲨鱼的攻击与吞食。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境下更是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 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机构的 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人类对鲨鱼的大量猎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 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与安稳,使它们的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 小。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专项训练6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
-15-
三、( 宿迁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鲨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 柳静
①鲨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 “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 十分惊讶呢?
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讲)1ppt课件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专题 ——说明方法及作用
4
复习目标 1、掌握说明的方法及其作用。 2、能辨析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链接中考,提高技能。
5
自学指导一: 默看学案上的说明文知识点(一),掌握:
1、说明方法的类型 2、说明方法的辨析技巧。
(3分钟后,检测学习效果)
6
辨析说明方法常见语言标志一览表
列数字
确数 约数
8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3、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作比较
9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4、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千状万态,惟妙惟肖。
摹状貌
10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5、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 屏、画屏……
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数字 打比方
语言标志 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
数词(概数、确数) 像、是、当作,
作比较 分类别 下定义
而、比……和…、相对于 一种是……,另一种是…… ……是……,这就是……,叫……
引用
引号
7
下面这两段文字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2、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也不过十多处。
要求:当堂完成。
20
祝同学们中考成功
21
18
考察方式:
课堂小结
对说明方法的考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法?)
①会判断(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
②会分析其作用(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

命 题 规 律
从安徽近几年中考来看,说明文阅 读基本上是隔一年考查一次,一般设置 4~5个小题,每小题分值4分左右,考 查内容有:(1)概括内容要点;(2)指出 说明对象的特征;(3)筛选主要信息; (4)理清说明文的层次;(5)判断说明方 法,并分析其作用。其中,指出说明对 象的特征、筛选主要信息、辨析说明方 法题是常考内容。从考查的方式上看, 安徽中考说明文阅读以问答题为主,偶 有填空题出现。
板块一┃ 说明文阅读 ⑦这就是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它在艰难的磨砺中体
现自己独特的魅力,以超凡脱俗的修炼证明了身形弱小未必就 是卑微。 (源自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有删改) 1.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一 把握说明对象 • 考向1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 例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 的说明顺序说明的?(2012年贵州省铜仁市 中考第15题,文本见附文一)
板块一┃ 说明文阅读
2.第②~⑥段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岳桦,请将相关内容填写
在下面空格处。 第②段:岳桦的属性及地理分布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段:岳桦林的生态功能
板块一┃ 说明文阅读
都要经过风雨桥。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密林掩映的风雨桥,坐在
两廊边的长凳之上,就可听到桥下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清音,即使是匆匆过
说明方法及作用(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分突破(31张PPT)

【速记攻略】 作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 列数字、举例子——使说明内容具体化 打比方、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 下定义——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 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 引资料——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 分类别——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笑,不苦口的良药
3、作比较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借以提示事物的异同、优劣
、高下,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区别事物,从而突出事物的特点。语言 标志有“也、而、相对于、较……” 4、列图表
通过表格、插图,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
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 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
就是将事物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门别类地逐一说明 特征 。句中通常含有“分为、一种(方面、类)……另一
种(方面、类)……、表序数的词”等作为标志。 作用(答 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 题规范) 有条理性,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更加突出。
河南《速冻食品也新鲜》第⑧段说明速冻食品的解 示例 冻方法时,用“一是……。二是……。还……”的
命题趋势 3.从立意上看,不少地方的题目直接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 然,人与科学的关系,思考人的生存状态,重在科学思想与科 学精神。 4.试题创新上,注重体现课程整合,强调人文精神。
考查方向
1.标题的作用 2.辨别说明对象并概括特征
这类题型的提问形式主要有: (1)判断某句话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分析某句话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
列举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解释抽象的道理或 特征 深奥的科学知识的方法。句中通常含有“例如、比
如、据说、譬如”等作为标志。 作用(答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 题规范) (道理),使说明更具体、更具说服力。
专题4++说明语言(课件)-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说明语言
目录
CONTENTS
01 必知· 这个点是什么 02 必记·这个点怎么答 03 必会·这个点如何做
04 必刷·这个点这样练
01
必知
这个点是什么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即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说明事物要 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
(选自《科普时报》,有删改)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参考答案】 (1)“几乎”是表示程度的副词,意思为“接近于”,准确地说明 了大蒜在没有剥去外皮时,很少能闻到大蒜的异味。 (2)“受虐”是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人们甘愿让自己的嘴巴受 大蒜的刺激,进而产生体力,体现出用语的生动性。
更多必刷题请 参见本专题 word文档
·明观点:这一步骤适用于品析说明语言题中的“是非问”题目, 对于直接赏析类题目此步跳过即可。
·解词义:这步是针对词语品析类试题,对句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示限制性的词 语,要能准确解释出其词义。对于生动性说明语言,则可指出运用 的修辞方法。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析内容:结合具体的语境,弄清楚该词说明了什么内容,指出 说明了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
04
必刷
这个点这样练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题目】 请分析下面句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1)没有褪掉外衣时,大蒜闻起来几乎没有异味。 (2)出乎大蒜的预料,人类竟然喜欢让自己的嘴巴“受虐”, 因为大蒜是体力的“发电机”。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大蒜的防御战术
祁云枝
蒜,这个拥有着独特外形和深刻内涵的百合科植物,它的身影一直活跃在餐桌上和人们的 生活中,用味蕾乃至身心,愉悦我们。
安徽省语文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三说明文阅读说明文基础知识梳理ppt

4.阅读文章第⑨段文字,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湿地不断消减、功能不断下降所造 成的严重后果。(4分) 威胁生态平衡;导致水质恶化;给调蓄防洪带来隐患。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
1
起
二、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
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
内在联系。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
3
起
四、领会“九大”说物的形状、性质、成
因、功用等)逐一说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
叉的现象。
2.列数字:即用列举数字来体现说明特点的一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能
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说明文语言有准确性的特点,也有生动性的特点。请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生动 性特点的例句,并做出分析。(4分) 例句:“湿地是生命的家园,是文明的摇篮和温床。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 湿地比作“家园”、“摇篮”、和“温床”,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湿地的重要作用。
2019年6月1日
缘分让我们相遇,缘分让我们在一
清明节等。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人生的畅想会在这些岁令时节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
来。
③春节是农历的大年初一,是中国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节气中大年初
一这一天也称元日,也就是过年。北方人都会包饺子以贺春节,饺子内还要包上一些
初中语文中考阅读专项ppt课件

开头
引出文章主题,交代背景,为 下文做铺垫。
主体
详细叙述事件或故事情节,包 括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
结尾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思想,留 下深刻印象。
记叙文主题思想把握
抓住文章中心句
中心句往往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是表达文章主题思想的关键句子
。
分析文章标题
标题往往与文章主题密切相关,通 过分析标题可以推测出文章的中心 思想。
科学常识
具备基本的科学常识,有助于理解文章中涉及的 科学原理和概念。
06
模拟题解析与实战演练
典型题目解析与讨论
阅读理解题
0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阅读理解题目,详细解析答题思路和方法,
强调信息提取、推理判断等关键能力。
语言表达题
02
针对语言表达类题目,分析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注重词汇积
累、语法运用和表达逻辑。
阅读理解重要性
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技能之一,对 于提高语文成绩和未来的学习、 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阅读理解基本原则
01
02
03
忠于原文原则
阅读理解应以文本为依据 ,忠实于原文,不偏离主 题。
整体性原则
要从整体上理解文本,把 握文章主旨和结构,不局 限于个别词句。
推理原则
要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 理推理和判断,得出正确 结论。
说明文结构特点分析
标题
点明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
开头
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常用引用、描 写等方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主体
结尾
详细介绍说明对象的特点、性质、成因、 作用等,常采用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 、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发出号召或提出希 望等。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第7讲、现代文阅读——说明文基础知识

说明文基础知识梳理【精准突破】一、说明文分类二、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理清说明顺序的思路:明确文章说明对象→抓住标志性词语(时间词语、空间词语、逻辑词语)→按顺序归纳※注意事项:有时一篇文章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揉合起来,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
※说明文说明顺序的作用:按xx顺序说明xx(说明对象),使得说明条理清晰,有序可寻,符合认知规律,便于读者认识和理解xx(说明对象)。
三、说明文的结构四、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五、说明文的语言【精讲精练】一、阅读下面文本,回答文后问题。
元宵节俗古人以月亮的变化作为记时的历法依据,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太阳历的历法体系。
太阳历将正月定为一年之首月,正月初一为元正,正月十五晚上升起的自然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这就是元夕(元宵)的意义。
元夕处在新岁之首,其地位因此超过一般的望日(月圆之时)。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虽然太阳历颁行之后,元宵节俗有了发展的契机,但作为一个民族大节,它的出现还要有适宜的社会历史条件。
据一般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汉武帝正月初八夜祭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以后。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西城记》称鳊摩竭陀国正月十五会聚僧众,“观佛舍利放光雨花。
”东汉永平年间,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庭和寺院“燃灯表佛”。
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的节俗意义与岁首密切相关,这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与元旦连接,是年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它传承了古代太阳历的岁首部分习俗,因此在元宵节俗中年味浓郁。
如果说春节是一台由家庭向乡里街坊逐次展开的社会大戏的话,那么元宵节就是这台大戏的压轴节目,它是社会民众情感、意愿、信仰的集中表现。
“闹元宵”之闹,就生动地映射出元宵节俗活跃的文化精神。
“东风夜放花千树”,元宵的锣鼓、元宵的灯火、元宵的游人编织着元夕的良宵美景,构成了中国传统节俗的独特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比方:相当于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在说明文中运用此方法,可使人们不 了解的事物或事理变得生动形象。 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 内容,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 下一个定义。这是说明事物或事理、 揭示事物或事理本质的方法。 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 说明方法。比较灵活自由,不要求完 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属性。
考点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以事物发生、发展时间的先后顺序 安排说明顺序,进而写出事物的发 展变化情况。
(2)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 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远及近等依 次进行说明,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 状、构造特征。
(3)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 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的说明顺序。如 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总分关系、并 列关系;认识的过程由浅到深、有具体 到抽象等。形式:A、整体---部分 B、原因—结果 C、特征—用途 D、主—次 E、概括—具体
(3)删去后则变……之意,与事实不 符。
(4)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生动和 严密性。
“桥《卢沟桥》宽约8米,路面平 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这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表态,抄下它,解 释它,正反两面说清它。
用“几乎”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性。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红树
考点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 方、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摹 状貌、作诠释、列图表、引用说 明。
列数字:数字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 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或事理,只从道 理上讲人们不易理解,而举一些及通俗 又有代表性的例子则更易被人接受。 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 单方面不容说清,可根据形状、性质等 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 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据类别逐一加以说 明
(3)看清此段在全文的位置,分别 从内容、结构上加以分析。 答题要点:(A)如果从内容上分析 作用:如果是首段,点明说明对象, 引起下文的……,吸引读者的阅读兴 趣;在中间(过渡段)承接上文 的……,引起下文的……;如果在尾 段,则回环开头,总结说明文章的主 旨。
(B)结构上的作用:总领下文 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考点六:说明文结构
答:不能。“部分”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 制,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 涂地区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表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考点之五:说明文文段作用
说明文文段作用
(1)相同或接近的段落应概括为一 个方面,如果以一段为单位,则内容 相同的句子要合在一起做一个方面来 概括说明。 (2)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的特点。
增强了说服力。
考点四:说明文语言 (1)准确性和严密性:是说明文语 言的最大特点。凡表示时间、空间、 高度等,都要求准确无误、科学严密 (2)生动性:打比方、摹状貌等说 明法,使文章生动幽默、增强读者的 阅读兴趣,那么说明文的语言也具有 了生动性。
说明文答题步骤:(xx词,能否删去) (1)不能删去 (2)xx词,是……之意
请写出下列各个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 “虹”。 ②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 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
分类别
③母亲总要背诵唐人“ 小扇扑流萤” 了。
引用
④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下定义 ⑤金子是一种会闪闪发光的金属。 作诠释 ⑥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 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通过描绘事物形貌的方式揭 示事物特征,有助于把说明对象说得 更具体、生动。 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比较复杂抽 象,只用文字说明不易使读者明白, 如果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 图表,或制作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 别填入表中,就会使人一目了然。
引资料:引用具体事例、数据、名人 警句、谚语、神话传说等说明事物或 事理。引资料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 起说明对象的作用。
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 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我、 功用、制作、发展过程以及内在 事理的一种实用的文体。
一、常见考点
1、说明对象 2、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及作用 4、说明文语言
5、说明文段作用
6、说明文结构
常见考点一:说明对象 (1)说明对象:分为事物和事理 (2)根据说明文对象,说明文可 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两类
⑦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
摹状貌
举例子
⑧春天的鱼细腻柔媚,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作比较
⑨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 米,中部略窄,宽9米。
列数字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 了 。(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 。 ②、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什么 事物的什么特征)。 ③、作比较:把 ___和____加以比较,突 出强调了 (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 ④、作诠释:通俗易懂地说明了 (什么 事物的什么特征)。 ⑤、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 (什么 事物的什么特征)。
3、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标志是一座三间 三楼的石牌坊。在明间的檐下,悬挂着孙中山 先生手书“博爱”横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 陵门的缓长坡道,汽车可循此直达陵门之前。 墓道北端有一倾斜台地,东、西侧各建面阔三 间的硬山卷棚小屋一所,为过去守陵卫士的驻 所。 正面建陵门,高15米,宽24米,深8米, 蓝琉璃单檐歇山顶。屋身用花岗石砌成,无梁 殿内部全用圆拱支撑,整座建筑没有一根梁柱 的殿宇。正中拱门楣上镌刻着中山先生手书 “天下为公”几个金光大字。 空间顺序
(1)说明对象
答题思路:
A、看文章题目,找出说明对象
B、看文章首尾段,找出说明对 象
C、归纳中心,找出说明对象
D、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练习: 食物 原来,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食物就是一 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例如碳 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 质、脂肪等等,它们既能构成躯体,又能在 呼吸时被免化而放出能量。水和矿物质盐 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而且也参与 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 般食物不同。 从下列各项中选出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 ( ) A 一切生物 B 食物 C 碳水化合物 D生物与食物的关系
F、现象---本质
说明顺序 答题思路: (1)介绍事物发展变化------时间 顺序:主要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 (2)介绍相对静止的事物如园林、 建筑、工艺品等---空间顺序,主要 抓住表示空间的方位词 (3)介绍事理—逻辑顺序,主要抓 住表示内在逻辑的关系的词。
练习:下句子用了什么顺序
1、旅人桥(282年)→赵州桥(605 年)→卢沟桥(1189年)→ (1961年) 时间顺序 ) 2、(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 沟桥(一般→个别)( 逻辑顺序 )
(1)总分式:包括总---分 、分---总、
总---分---总三种 (2)递进式和并列式:常见于事理说 明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 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 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相视 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 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 主要目的。
⑥、摹状貌:具体形象地说明了 (什 么事物的什么特征)。 ⑦、下定义:简明准确严密科学地揭 示 (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 ⑧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什么 事物的什么特征)。
⑨引用说明:(引用说明在文章开 头,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资料:作 用是增强说服力。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 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 味性。
找出下列文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并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谈谈其 作用。 50.82 9.6 9 米。„„唐朝的张嘉贞说它是“ ”。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 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 桥身的重量,而且…… (三)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四)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唐朝的张骞 (qiān)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云出月,长虹饮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