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计算工式
指标公式大全

指标公式大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指标公式,供您参考:
1. 相对强弱指数(RSI):RSI = 100 - 100 / (1 + RS),其中RS = 平均上涨日数÷ 平均下跌日数
2. 移动平均线(MA):MA = 昨日收盘价× (N - 1)/ N,其中N为计算周期
3. 布林带(Bollinger Bands):中轨= 移动平均线+ 标准差× 2 / N,上轨= 移动平均线+ 标准差+ N,下轨= 移动平均线- 标准差- N,其中N为计算周期
4. 相对成交量指标(VOL):VOL = 成交量× 相对成交量指标系数,其中相对成交量指标系数为14天
5. 相对成交量指标(RSIV):RSIV = (当日成交量- 昨日成交量) / (昨日成交量+ 今日成交量) × 100
6. 随机指标(KDJ):K = (今日最高价- 昨日最高价) / (昨日最高价- 昨日最低价) × 100,D = 3 × K - K²,RSI = 100 - 2 × (1 - KDJ)
7. 成交量指标(VOL):VOL = 成交量× 相对成交量指标系数,其中相对成交量指标系数为14天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指标公式适用于不同的市场情况和投资策略,投资者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标公式。
同时,也应注意指标公式的使用方法
和限制,避免出现误判和投资风险。
指标的计算公式范文

指标的计算公式范文指标是用来衡量其中一种现象、现象或结果的量化尺度。
通过计算指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帮助做出决策。
在不同领域中,有各种不同的指标计算公式。
以下是几个常见领域的指标计算公式。
1.经济指标计算公式:-GDP增长率=(当前GDP-上期GDP)/上期GDP*100-通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期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期消费者物价指数*100-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GDP)*100-债务占GDP比例=(债务/GDP)*1002.健康指标计算公式:- BMI指数 = 体重(kg) / 身高(m)^2-心脏病发病率=(患心脏病的人数/其中一特定人群的总人数)*100-癌症的五年生存率=(癌症患者中,生存五年以上的人数/癌症患者总人数)*100-吸烟率=(吸烟者/总人口)*100-饮酒量=(每周饮酒量*饮酒频率)/总饮酒日数3.教育指标计算公式:-毕业率=(毕业生人数/入学人数)*100-教育投入比例=(教育支出/GDP)*100-教育满意度=(满意教育服务的人数/教育服务接收者总人数)*100 4.环境指标计算公式:-碳排放量=(碳排放量/GDP)*1000-水资源利用率=(用水量/水资源总量)*100-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可再生能源占比=(可再生能源产量/总能源产量)*1005.社会指标计算公式:-平均工资=总工资/就业人口-贫困率=(贫困人口/总人口)*100-社会幸福指数=(幸福感调查总分/调查人数)*100-犯罪率=(犯罪人数/总人口)*100这些公式只是常见领域的指标计算公式的一小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指标计算公式,用于评估和量化不同领域的现象和结果。
公式的具体细节和计算方式取决于所使用的数据和度量单位。
指标计算公式及应用

指标计算公式及应用一、技术指标:1.【换手率】:(1)计算方法:换手率=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发行总股数×100%(2)应用:一般情况,大多股票每日换手率在1%——2.5%(不包括初上市的股票)。
70%的股票的换手率基本在3%以下,3%就成为一种分界。
那么大于3%又意味着什么?当一支股票的换手率在3%——7%之间时,该股进入相对活跃状态。
7%——10%之间时,则为强势股的出现,股价处于高度活跃当中。
(广为市场关注)10%——15%,大庄密切操作。
超过15%换手率,持续多日的话,此股也许成为最大黑马。
2.【相对强弱指标RSI】:以数字计算的方法求出买卖双方的力量对比(1)计算方法:公式:LC := REF(CLOSE,1); 引用N周期前的X值SMA(C,N,M): 例S2=[M*C+(N-M)*S1]/NRSI1:SMA(MAX(CLOSE-LC,0),N1,1)/SMA(ABS(CLOSE-LC),N1,1)*100;RSI2:SMA(MAX(CLOSE-LC,0),N2,1)/SMA(ABS(CLOSE-LC),N2,1)*100;RSI3:SMA(MAX(CLOSE-LC,0),N3,1)/SMA(ABS(CLOSE-LC),N3,1)*100;在外汇中的计算方法:N日RS=[A÷B]×100%公式中,A——N日内收盘涨幅之和B——N日内收盘跌幅之和(取正值)N日RSI=100-100/(1+RS)RSI的变动范围在0—100之间,强弱指标值一般分布在20—80。
(如下图所示)RSI值市场特征投资操作80—100极强卖出50—80强买入20—50弱观望0—20极弱买入RSI1一般是6日相对强弱指标RSI2 一般是12日相对强弱指标RSI3一般是24日相对强弱指标强弱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RSI=100×RS/(1+RS) 或者,RSI=100-100÷(1+RS)RS=X天的平均上涨点数/X天的平均下跌指数其中RS=14天内收市价上涨数之和的平均值/14天内收市价下跌数之和的平均值公式化简:RSI=100×14天内收市价上涨数之和的平均值÷(14天内收市价上涨数之和的平均值+14天内收市价下跌数之和的平均值)。
指标计算公式及方法

指标计算公式及方法
指标计算公式及方法:
1. 简单计算法:将某个特定的数值除以总数目,然后将结果乘以100。
例如,某地区的失业率为1.5%,则计算公式为:失业人数÷总人数×100%=1.5%。
2. 移动平均法:将一段时间内的数据相加,再除以段数,得到平均值。
例如,某地区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失业率分别为1.5%、1.8%和2.0%,则三年平均失业率为(1.5%+1.8%+2.0%)÷3=1.77%。
3. 权重平均法:不同指标所占比重不同,因此需要进行加权计算。
例如,某公司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营业利润、市场份额和客户满意度,分别占比重30%、40%和30%,则综合评价指标为:(营业利润×0.3)+(市场份额×0.4)+(客户满意度×0.3)。
4. 比率计算法:指标之间存在比率关系,例如资本回报率=净利润÷资本总额×100%。
5. 指数计算法:用一个基期的数值作为基础,计算出不同时间点的相对大小,例如,某公司销售额2018年为1000万元,2019年为1200万元,2020年为1600万元,则2018年为基期时的相对指数为100、2019年的相对指数为120
(1200÷1000),2020年的相对指数为160(1600÷1000)。
指标计算公式及方法

指标计算公式及方法指标计算是许多领域都需要进行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在经济、金融、统计、市场营销等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教育评估等领域,都需要对一定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从而得出一些指标来衡量或比较不同的事物、现象或对象。
在指标计算中,公式是计算的基础,而方法则是指标计算的程序和步骤。
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指标为例,介绍其计算公式及方法: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和百分比。
1. 平均值计算公式及方法平均值是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计算平均值的公式为:平均值 = 总和 / 数据数量。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将给定的数据依次排列。
2)将所有数据相加,得到总和。
3)将总和除以数据的数量,得到平均值。
平均值的计算方法简单易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数据,如考试成绩、销售额等。
2. 标准差计算公式及方法标准差用于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标准差 = 平均值除以数据数量的平方根。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平均值,将数据依次排列。
2)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值。
3)将每个差值平方,并将所有平方值相加。
4)将平方和除以数据的数量,得到均方差。
5)将均方差进行开方,得到标准差。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则越大,反之亦然。
3.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及方法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相关系数 = 协方差 / (X的标准差 * Y的标准差)。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两组数据Xi和Yi的均值。
2)计算Xi和Yi与均值的差值。
3)计算差值的乘积。
4)将乘积相加,得到协方差。
5)计算Xi和Yi的标准差。
6)将协方差除以标准差的乘积,得到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到1,接近1表示正相关,接近-1表示负相关,接近0则表示无相关。
4. 百分比计算公式及方法百分比用于表示某个数值占总数的比例关系。
百分比的计算公式为:百分比 = (部分数 / 总数) * 100%。
KPI考核指标计算大全

KPI考核指标计算大全关键绩效指标(KPI)是衡量一个组织或个人绩效的关键标准,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评估其实现目标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KPI的具体计算方法会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KPI指标和计算方法。
销售KPI指标:1.销售额:销售额是衡量一个组织或个人销售业绩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销售额=销售数量×单价。
2.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是衡量销售业绩增长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销售增长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100%。
3.销售转化率:销售转化率是衡量销售机会转化为实际销售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销售转化率=完成销售的客户数量/总销售机会数量×100%。
生产KPI指标:1.产量:产量是指生产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产品数量。
计算公式为:产量=完成产品的数量。
2.产能利用率:产能利用率是衡量生产设备或工人产能利用情况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产能利用率=实际产能/理论产能×100%。
3.产品质量合格率:产品质量合格率是衡量产品质量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产品质量合格率=合格产品数量/总产品数量×100%。
财务KPI指标:1.利润率:利润率是衡量利润占总收入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利润率=利润/总收入×100%。
2.资产回报率:资产回报率是衡量资产在产生收入时的效率。
计算公式为:资产回报率=总收入/总资产。
3.现金流量:现金流量是衡量一个组织或个人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客户服务KPI指标:1.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是衡量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满意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满意客户数量/总客户数量×100%。
2.投诉率:投诉率是衡量客户投诉数量占总客户数量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投诉率=投诉数量/总客户数量×100%。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KPI指标和计算方法,针对不同的组织或个人情况,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他KPI指标。
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总储蓄=国民可支配收入总额-消费支出总额
• 二、农业类
• 复种指数(%)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x 100%
• 恳殖指数 = 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x 100%
• 农田水利化程度 = 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 x 100%
• 森林覆盖率 = 年末实存森林面积/全部土地= 老年人口数 / 总人口数 x 100% • 人口密度 = 人口数 / 土地总面积 x 100% • 人口出生率 = 年出生人数 / 年平均人口数 x 100% • 人口死亡率 = 年死亡人数 / 年平均人口数 x 100%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 劳动力就业率 = 从业人数 / 经济活动人口数 x 100% • 劳动力失业率 = 失业人数 / 经济活动人口数 x 100% • 年平均人数 = 年内12个月平均人数之和 / 12 • 职工平均工资 = 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 / 全部职工
用
工业资产利税率 = 实现利税总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平均 余额) x 100%
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 = (工业增加值/职工平均人数) x (12/累计月数)
工业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 (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x (12/累计月数)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x 100% 工业流动资产占用率 = 流动资产总计/资产总额 x 100% 工业固定资产占用率 = 固定资产总计/资产总额 x 100%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数/该项指标全部标
值 x 100% • 货币流通量 =( 商品总量x单位) / 货币流通速度 •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
财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一、营运能力指标1、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Rate)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2、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Rate)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3、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 Rate)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4、营业周期(Operating Cycle)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时间+存货周转时间-应付账款周转时间二、盈利能力指标1、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2、净利率(Net Profit Margin)净利率=净利/营业收入3、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年度投资收益/年度投资金额4、资产回报率(Return on Assets)资产回报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三、偿还能力指标1、流动比率(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速动比率(Quick Ratio)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资产负债率(Debt to Asset Ratio)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4、权益乘数(Equity Multiplier)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四、市场指标1、市盈率(Price Earnings Ratio,P/E Ratio)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2、市现率(Price/Cash Flow Ratio)市现率=股价/经营现金流3、市净率(Price/Book Ratio)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移动电话系统相关指标采样点及计算公式暂行规定一、GSM数字移动电话系统信令信道可用率=忙时SDCCH可用总数/信令信道配置总数×100%既:D41/D15信令信道拥塞率=忙时SDCCH溢出总次数/忙时SDCCH试呼总次数×100%,即:D43/D42信令信道掉话率=忙时SDCCH掉话总次数/(忙时SDCCH试呼总次数-忙时SDCCH溢出总次数))×100%,即:D44/(D42-D43)话音信道可用率=(忙时话音信道可用总数/话音信道配置总数)×100%,即:D46/D16话音信道拥塞率(不含切换)=(忙时话音信道溢出总次数(不含切换)/忙时话音信道占用总次数)×100%,即:D48/D51话音信道拥塞率(含切换)=(忙时话音信道溢出总次数(含切换)/忙时话音信道占用总次数)×100%,即:D50/D51话音信道掉话率=(忙时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忙时话音信道占用总次数)×100%,即: D52/D51掉话率=(忙时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忙时系统应答总次数)×100%,即:D52/D26切换成功率=(忙时切换成功总次数/忙时切换请求总次数)×100%,即: D55/D54双频切换成功率=(忙时双频切换成功总次数/忙时双频切换试呼总次数)×100%,即: D57/D56交换机分配成功率=(忙时交换机接通总次数/忙时交换机试呼总次数)×100%,即:D30/D29话音接通率=(忙时系统应答总次数/忙时系统试呼总次数)×100%,即:D26/D25被叫接通率=(忙时被叫呼通总次数/忙时系统寻呼总次数)×100%,即:D28/D27最忙小区拥塞率=(最拥塞小区忙时话音信道溢出总次数(不含切换)/最拥塞小区忙时话音信道占用总次数)×100%,即:D48/D51最坏小区掉话率=(掉话率最高小区忙时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掉话率最高小区忙时话音信道占用总次数)×100%,即: D52/D51交换机利用率=交换机BHCA值/交换机设计BHCA值×100%,即:D25/D05无线信道利用率=TCH信道总话务量/[F(TCH信道总数/小区总数)×小区总数] ×100%,即:D53/[F(D16/D13) ×D13]其中F(X)为在呼损为0.02时计算得到的设计平均话务量。
长途电路利用率=(来话话务量+去话话务量)/开放话音电路总数×100%,即:(D83+D84)/D71开放话音电路总数指:承载话音业务的所有64K/S的电路数量D01:交换机总数量: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交换机数量(包含纯端局及兼作TMSC2和关口局的交换机)。
D02:移动端局数量: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交换机数量,指仅做纯端局的交换机。
D03: GSM1800交换机总数量(包括900/1800合用交换机):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GSM1800交换机数量(包括900/1800合用交换机)。
D04:交换机设计总容量: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交换机容量之和。
D05:交换机设计BHCA值: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交换机BHCA值之和。
D06:HLR总数量: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HLR数量D07:HLR总容量: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HLR设计容量之和D08:HLR总用户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HLR实际用户数之和。
D09:语音信箱配置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语音信箱数量D10:短消息中心配置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短消息中心数量D11:基站控制器总个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交换机(指仅做纯端局的交换机)所连接的基站控制器的总个数。
D12:基站总数基站总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交换机(指仅做纯端局的交换机)所连接的基站总数。
D13:小区总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交换机(指仅做纯端局的交换机)所连接的小区总数。
D14:载波配置总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基站配置的载波总数。
D15:信令信道配置总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基站配置的信令信道总数。
D16:话音信道配置总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基站配置的话音信道总数。
D17: GSM1800系统话音信道配置总数:本地区物理上拥有的GSM1800基站配置的话音信道总数。
D18: 交换设备出现故障总次数是指在本月内由于交换子系统本身的软、硬件故障或操作人员过失造成的交换子系统全部丧失话务接续能力的次数。
D19: 交换设备出现故障总时长是指本月交换子系统设备故障的总时长,其中断时长自可考证的中断发生时起算至系统全部恢复接续能力时的全部时长。
D21:忙时VLR漫游用户总数是指本系统忙时VLR中存在漫游来访用户数量。
D22:忙时VLR本地用户总数是指本系统忙时VLR中存在的本地用户数量,不包括漫游来访用户。
以上指标需手工填报D23: MSC主处理器负荷:对于集中控制方式的交换设备,填报主处理器忙时的负荷;对于分散式处理的交换设备,填报本系统内最关键的处理单元中最忙的一个处理器的负荷情况。
D24:交换机BHCA值D25:忙时系统试呼总次数是指该地区端局接受的各种用户的话音试呼总次数。
各种用户包括市话用户、模拟移动用户、GSM用户。
话音试呼次数是指不包括短消等和增值业务,包括紧急呼叫和呼叫转接的试呼次数。
统计的消息为“CM service request”及IAM消息。
D26:忙时系统应答总次数是指该地区端局接受的各种用户的话音应答总次数。
各种用户包括市话用户,模拟移动用户,GSM用户。
话音应答次数是指不包括短消息和增值业务,包括呼叫和转接的应答次数。
久叫不应、系统回放录音通知、呼叫转移不成功不视为应答。
统计的消息为“connect”和 ANC 消息D27:忙时系统寻呼总次数是指该地区端局发出的各种用户的寻呼总次数。
包括固定用户和模拟用户以及GSM用户发起的寻呼次数。
统计的消息为“Paging”消息。
D28:忙时被叫呼通总次数是指GSM用户做被叫时,端局对用户发出的振铃总次数。
包括固定用户和模拟用户以及GSM用户做主叫的各种情况。
统计的消息为“ alerting”消息。
D29:忙时交换机试呼总次数是指地区端局建立呼叫的试呼总次数。
包括系统呼叫转移。
统计的消息为“call proceeding ”和“IAM”消息D30:忙时交换机接通总次数是指该地区端局建立呼叫的呼通次数,包括呼叫转移。
统计的消息为“call confirmed”和“ACM”消息。
D31: 忙时固定到本地GSM试呼总次数是指忙时固定用户到本地GSM 用户的试呼总次数。
固定用户指本地市话用户、本地模拟移动用户、不在本MSC中的GSM用户及其它用户;本地GSM用户指被叫时刻在本VLR中的用户,包括来访漫游用户。
D32: 忙时固定到本地GSM呼通总次数是指忙时固定用户呼叫本地GSM 用户的应答总次数。
久叫不应、系统回放录音通知、呼叫转移不成功不视为接通,以计费应答为准。
D33:忙时固定到外地GSM试呼总次数是指忙时固定用户呼叫外地GSM 用户的试呼总次数。
固定用户指本地市话用户、本地模拟移动用户、不在本MSC中的GSM用户及其它用户;外地GSM用户指被叫时刻在不本VLR中登记的GSM用户。
D34: 忙时固定到外地GSM呼通总次数是指忙时固定用户呼叫外地GSM 用户的应答总次数。
久叫不应、系统回放录音通知、呼叫转移不成功不视为接通,以计费应答为准。
D35: 忙时本交换机GSM到本交换机GSM试呼总次数是指忙时本交换机VLR中的GSM用户之间的试呼总次数。
D36: 忙时本交换机GSM到本交换机GSM呼通总次数是指忙时本交换机VLR中GSM用户之间的呼叫应答次数。
久叫不应、系统回放录音通知、呼叫转移不成功不视为接通,以计费应答为准。
D37: 忙时本地GSM到固定试呼总次数是指忙时本交换机VLR中的GSM 用户对所有固定用户的试呼次数。
固定用户指本地市话用户、本地模拟移动用户、不在本MSC中的GSM用户及其它用户;本地GSM用户指被叫时刻在本VLR中的用户,包括来访漫游用户。
D38: 忙时本地GSM到固定呼通总次数是指忙时本MSC中的GSM用户呼叫所有固定用户的应答总次数。
久叫不应、系统回放录音通知、呼叫转移不成功不视为接通,以计费应答为准。
D41:忙时SDCCH 可用总数是指本地区端局连接的所有基站中可以正常指派的SDCCH数目。
D42:忙时SDCCH试呼总次数是指本系统忙时所有对SDCCH试呼的总次数。
试呼包括正常始呼、位置更新、呼叫重建、IMSI请求和IMSI分离及短消息等请求分配SDCCH 的情况。
D43:忙时SDCCH溢出总次数是指本系统忙时所有对SDCCH试呼中指派不出SDCCH信道的总次数。
D44:忙时SDCCH掉话总次数是指本系统忙时呼叫过程中指派了SDCCH 后,未占用TCH之前掉话的总次数。
D45:忙时SDCCH 总话务量D46:忙时话音信道可用总数是指本交换机连接的所有基站中可以正常指派的TCH数目。
D47:忙时话音信道试呼总次数(不含切换)是指所有占用SDCCH后对TCH的试呼次数。
试呼包括主叫和被叫试图建立通话的情况,包括非常早分配时指派TCH信道用做SDCCH的情况,不包括各种切换情况。
D48:忙时话音信道溢出总次数(不含切换)是指所有占用SDCCH后对TCH的呼叫溢出次数。
溢出包括主叫和被叫占用SDCCH后试图建立TCH失败的情况,包括非常早分配时指派TCH信道用做SDCCH的情况,不包括各种切换情况。
D49: 忙时话音信道试呼总次数(含切换)是指所有占用SDCCH后对TCH的试呼次数。
试呼包括主叫和被叫试图建立通话的情况,包括非常早分配时指派TCH信道用做SDCCH的情况,包括各种切换及直接重试情况。
D50: 忙时话音信道溢出总次数(含切换)是指所有占用SDCCH后对TCH的呼叫溢出次数。
溢出包括主叫和被叫占用SDCCH后试图建立TCH 失败的情况,包括非常早分配时指派TCH信道用做SDCCH的情况,包括各种切换和直接重试情况。
D51: 忙时话音信道占用总次数是指对于无线接口的话音信道的成功占用次数。
D52: 忙时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是指在话音信道占用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掉话。
包括切换中掉话和切换后掉话。
D53: 忙时话音信道总话务量是指本系统所有话音信道在忙时的话务量总和。
D54:忙时切换请求总次数是指系统在忙时同一BSC的CELL间和不同BSC的CELL间的切换请求总次数。
包括切换出CELL的次数和切换入小区的次数。
D55:忙时切换成功总次数是指系统在忙时同一BSC的CELL间和不同BSC的CELL间的切换成功总次数。
包括切换出CELL的次数和切换入小区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