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简介_辛亥革命的分析

辛亥革命的简介_辛亥革命的分析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以及社会上诸多方面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辛亥革命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中文名称:辛亥革命参战部队:革命党人、清军战争结果:清帝退位,民国建立时间: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地点:中国人物:孙中山袁世凯辛亥革命的详情保路运动1911年5月,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波澜壮阔。
1911年6月中旬,四川保路运动升级,清政府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抽调包括湖北新军在内的多省力量前往四川弹压暴动风潮。
这一事件对湖北影响很大,前往四川的湖北新军部队是革命党人占多数的新军三十二标,但是他们拒绝到四川,准备在进军荆州和宜昌的路上杀掉大臣端方。
被居正阻止。
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武昌首义9月23日,湖北境内最有影响的两个革命组织共进会、文学社宣布合并,大家决定日后不再分彼此,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
第二天召开干部会议,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
10月10日晚7时,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
汉阳、汉口也先后为革命军占领。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
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成立政府12月18日,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和革命军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开始和谈。
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代表会议决定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随即自武汉齐集南京。
1912年元旦,孙中山到南京就职,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告全国同胞书》等文件,正式宣告中华民国的诞生。
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清末“新政”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处在内外交困之际,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处在内外交困之际, 迫切需要摆脱困境。 迫切需要摆脱困境。 新政”的实质: “新政”的实质:封建统治阶级为挽回统治而进 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原因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 (一)阶级基础 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甲午战争后,民族意识觉醒,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政府调整了政策,允许和奖励民间建厂, 政府调整了政策,允许和奖励民间建厂,有利 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于民族资本的发展。 (二)骨干力量 通过兴办学堂,奖励留学等途径, 通过兴办学堂,奖励留学等途径,中国出现了资 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 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青年知 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民主: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民主: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经济: 经济: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未能改变中国 两半社会的性质 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币 周年纪念币 辛亥革命
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地权 “”
《民报》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 阶段。
四、革命准备工作
广州起义 1911年4月27日,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 年 月 日 赵声、 领导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 领导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 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 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 具烈士 遗骸,合葬于黄花岗, 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 烈士墓。 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 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 数。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当中包括有支持 中国革命的日本人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以迄于今。
[2]革命背景变革之道1898年原辅仁文社领导人谢缵泰所绘时局图立宪运动是中国清朝政府继自强运动(洋务运动、1861年-1895年)、维新运动(1895年-1898年)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
1911年5月8日(宣统三年四月十日),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
成员名单中过半数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
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
清政府遂于是年(1912年)垮台,中华民国就此诞生。
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革命党人曾经先后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而又能屡次重起,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援,实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对于海外华侨在推翻清朝的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孙中山曾经用这样一句言语表达:华侨是革命之母。
文化军队1900年中国因爆发义和团事件,导致八国联军入侵,朝廷内部顽固保守势力也受到严重打击,在改革势力的呼吁下,慈禧同意开始推行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是为清末新政。
其中影响最大的政策,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末代皇帝与“皇族内阁”(16张)始兴办新式学堂。
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
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清朝末年,以八旗、绿营为主的旧式军队已失去战斗力。
平定太平天国时倚靠的主要是地方团练武装。
甲午战争后,因旧式军队已落伍,加上为免兵权旁落,清政府于1901年起决定对陆军进行全面改革,计划在全国练新式陆军36镇,以取代八旗、绿营及地方的防营。
当中北洋新军6镇直属朝廷,由袁世凯所编练的“武卫右军”扩编。
其馀各省亦由地方巡抚、总督负责编练新军。
为了培养新军的军官,各地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
辛亥革命

1905年,东京,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权。
4、纲领-----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孙中山说:“自今日(指 同盟会成立日)始,吾等 非清朝人亦!” 为什么?
5 、各地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
6、有利时机
四川的保路运动使 武汉守备力量空虚
7、组织领导:
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虽然失败 了,但扩大了影响,振奋了人心,推动了 革命高潮的到来。湖北的新军中有革命的 基础,并且做了充分准备。
经过:1911年10月10晚,武昌新军工
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首先率军起义,新 军兵营纷纷响应 ,随后占领了楚望台军 械库;经过一夜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 城,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 1)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内容:
三权分立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2)性质: 性质宪法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在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 (4)意义: 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 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辛亥革命功绩篇)源自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成立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2 内外措施
2 内外措施
• (1)成立南京临时政府(以革命派为主体 的政府) • (2)颁布了一些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 •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辫子剪了,小脚放了”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法令。如:通令剪辫子;禁止 缠足。留在男子脑后长达三百余年的发辫及妇女缠 足陋习终被革除。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 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辛亥革命

革命后续发展
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 在同盟会会员策划和支持下,新军第九镇 统制徐绍桢 徐绍桢, 统制徐绍桢,于南京城外六十里之秣陵关 起义。 宣布 起义。徐绍桢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 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 浙起义军将领商定组建联军会攻南京,徐 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 绍桢任总司令。11月11日,联军司令部在 镇江成立。11月24日 12月 镇江成立。11月24日至12月1日,在总司 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 令徐绍桢的统一指挥下,联军相继攻占乌 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 龙山、幕府山、雨花台、天保城等据点。 后黄兴赶来加入指挥。12月 后黄兴赶来加入指挥。12月2日一举攻占 南京城(南京之战) 至此, 南京城(南京之战)。至此,长江以南全部 为革命军据有。 为革命军据有。
具体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具体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1,民族危机:列强以华治华,加紧资本输出,中华民族危机空 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 前严重。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各国侵略的进 一步加深,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 的矛盾日益加剧,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横征暴 敛,促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政治统治: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动卖国 的本质日益暴露,促进了人民觉醒。 3,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资产 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 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 5,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 ,思想基础: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20世纪初,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 动的到来。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 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 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 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 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近代史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 1911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 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 步加深、 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 生的。 生的。 目的: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目的: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 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 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 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而辛亥革命最后的结果就是推翻了满清王朝的腐 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朽统治,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 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使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国 的观念深入人心。 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 展,从这方面说辛亥革命革命是成功了。
直接原因:清政府“新政” 直接原因:清政府“新政”和“立宪”骗局及镇 立宪” 压保路运动激化了这些矛盾。 压保路运动激化了这些矛盾。
革命的经过: 革命的经过:
1911年 (一)1911年5月,清政府将从中国人民手中夺得 的权利拱手献给帝国主义,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 的权利拱手献给帝国主义,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怒。 与铁路国有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 与铁路国有直接相关的湖北、湖南、广东、四川 等省人民强烈反对出卖路权, 等省人民强烈反对出卖路权,掀起了轰轰烈烈的 保路运动。9月,保路风潮扩展为全省抗粮抗捐, 保路运动。 保路风潮扩展为全省抗粮抗捐, 群众暴动接连发生。 群众暴动接连发生。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 的导火线。 的导火线。 在清政府全力应付四川保路运动的时候, (二)在清政府全力应付四川保路运动的时候, 湖北新军中文学社、 湖北新军中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团体乘机发动 武昌起义(时间: 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揭开了辛 年 月 日),揭开了辛 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 亥革命轰轰烈烈的一幕。
辛亥革命

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
背景革命党ຫໍສະໝຸດ 清运动清朝衰落立宪运动
清朝衰落
1898年原辅仁文社领导人谢缵泰所绘时局图 主词条: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瓜分中国狂潮
最早的英文版《伦敦蒙难记》 1896年,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 亡海外。同年9月23日,清廷从海底电缆侦查到孙中山从美国纽约坐船到英国,当时孙中山是钦犯。一星期后他 在英国利物浦登陆。10月11日,孙中山被公馆抓住 。12日到14日,孙中山设法与老师康德黎(James Cantline)取得联系,但全都失败了。他扔出去的小纸条由于地理原因没有抛到街上,反而被人发现。清使馆决 定以“遣送疯子”之名通过水运把孙送回清国。但是17日,租船之事在公馆仆人间传开,基督徒的女管家贺维太 太知道后于心不忍,便送信至康家。康德黎知道后,连夜寻找参赞马格里并且报案,但是马格里不在,警察也不 管此事。次日,再次去苏格兰场警察局报案,并无所获。康、孟前往外交部告知此事,另外告知《泰晤士报》。 而康德黎担心公使馆可能连夜把孙弄走,专门监视公使馆动静。19日,外交部已经开始行动——康、孟对此事并 不知道,直到20日。外交部录口供,申请开庭,监视水运。22日外交部转守为攻。马格里称需要公使放人才好, 他夹在中间确实难做。但龚拒不放人。当时英国首相梳士巴利勒令中国使馆释出孙中山,否则将驻英大使龚照瑗 及一众外交人员驱逐出境。《地球报》揭发这一消息,舆论力量介入——至此,有研究称英庭因为舆论压力才放 孙中山之说也不成立。1......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条件: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 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上海、东京
2、思想武器: 3、两个中心:
4、三个思想家: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 (2)社会基础: (3)经济基础: (4)阶级基础: (5)思想基础: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6)组织基础:民主革命团体和政党 (7)军事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 (8)其他条件:四川保路运动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 成;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 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 帽…… 革除旧风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请回答:
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 危机更加严重
清末“新政”(1901年):
1. 政治上改革官制,新设立或改名的机构有外务部
(代替原来的总理衙门,位居六部之首)、商务
部、民政部、资政院等;(此改革是预备立宪的
主要项目)
2. 经济上实行奖励工商;
3. 教育上废除科举制,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联合资产阶级,并且没有兵权。政治基础不牢, 武装力量薄弱,亦二次革命失败原因之一。
江二 湖 江 一 西次 口 西 九 湖革 组 都 一 口命 织 督 三 的讨李年 序袁烈七 幕军钧月 。,在十 此揭江二 为开西日 ,
同时我们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仓促 上阵的讨袁军,缺乏战略计划和统一指挥,缺乏
国民党获得议席最多,预备由宋教仁出任内阁 总理
孙中山于事发后即从日本返回中国,倾向使用和平手法,在不破坏临时约法之
下以法律方法抗争
最终我们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於1913年发动 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图为讨袁军在阵地 装设大炮
人民英雄纪念碑下武昌起义纪念浮雕 武 昌 起中 义华 纪民 念国 章湖 北 军 政 府 颁 发 的
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
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 响应。民主共和的战斗终于 打响。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 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 立
武昌起义纪念馆
孙中山总统府办公室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
南京临时参议院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选定了国旗,虽
然中山先生力主用青天白日旗,但参议院还是
决定用五色旗,将青天白日旗作为了海军军 旗,并将武昌革命军初期所用的十八星旗规定 为陆军军旗。我满心欢喜,以为中国真的走上 富强之路
可现实总是与理想差距甚远,中山先生虽然
为总统,可是因为政府内部包括革命派、立宪派
回首往昔,尘封的记忆再度开启,曾经的热血俨然不 再,留下的只是过去的点滴,任凭我回忆,今日再度忆起当 年往事,往日的经历又浮现眼前,追忆我的去...... 我出生在中国帝制的最后时期,留学海外,立志报国,深受 孙中山先生熏陶,1905年加入同盟会,并立志跟随孙中
山先生开创中国新纪元,整个过程我均亲身参与,今日我将
冯 超 襄 冯 特 民 蔡 济 民 卞 鼐 戴 戡 樊 毓 秀 邓 铿 冯 如 白 毓 昆
程 家 柽 黄 为 基 程 良 丛 琦 珠 方 远 照 方 次 石 白 朗 方 声 洞
冯 超 骧 黄 裘 訄 丛 允 黄 兴 黄 际 隆 黄 体 荣 黄 忠 炳 黄 泽 霖
辛 亥 革 命 牺 牲 同 仁 榜 : 陈 甫 仁 胡 应 升 陈 与 燊 陈 文 褒
战略协同,冷冷清清,孤军奋战,甚至连多数国
民党议员都还在北京留恋议席。在这种情况下, 袁世凯靠帝国主义的支持,以优势的武力,很快 把我军打败。
孙中山流亡日本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 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即今邵阳 市)人。遗著被编为《蔡松坡集》。蔡锷曾经响
孙中山简介: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 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 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
命后被推举为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纪念馆
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 国
国父”。
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 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12年2月,南京的革命临时政府与以袁世凯为首
的北洋军妥协。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改选袁世凯 出任,以换取袁及北洋军支持革命,迫使清帝退位,
“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孙中山与黄兴在上海 召开会议,商议讨袁事。图为开会时的合影
1913年2月,中国首次根据《临时约法》的
规定,进行国会选举。由同盟会为骨干组成的
南京成立。,我们几年来的梦想终于得 以实现,中国终于走上了民主共和和的 道路
南京总统府楼门
政府成立后,并未使用内阁制,而是仿 照美国,选择了总统制,孙中山先生被推举 为临时大总统,接下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
统,确定临时政府组成人员,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成立。
28日,又成立南京临时参议
院。我则幸运的留在了中山先 生身边
1906年,同盟会联络资产阶级向清政府要求 立宪,但满清贵族视之不理。1908年8月,清政 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宣布预备立宪,
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之墓
但之后不久,溥仪即位,立宪之事有名无 实,这时我们意识到,实现共和必须有我 们自己的政权 中 国 同 盟 会 徽 章
黄 花 岗 起 义 革 命 军 功 牌
和旧官僚3种政治势力,
事实上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权力。我们自
身的弱点也更多地暴露出来,中山先生的许
多正确主张都遭到反对。
不久后,袁世凯对临时政府感到 不满,撤销了和议代表,临时政府与 清廷的谈判破裂
袁世凯复辟使用的中华帝国国旗
加之帝国主义的压力,中山先生被迫妥
协,同意了袁世凯的要求,只要袁世凯逼迫 清帝退位,先生便向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任临 时大总统
1911年9月24日,我们决定发动起义,打响革命的第一枪
但这期间因为种种突发事件,起 义被迫延后至10月10日晚 当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 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为起义赢得 了时间。
10月11日夜、10月12日汉阳、汉口的革命党 人闻风而动,光复汉阳和汉口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 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
我一生之经历公之于众,追忆我失去的年华......
这期间,我们的观点与梁启超,康有为 发生较大冲突。康,梁力主保皇,我们坚 持共和,我们的工作遇到了巨大难题
康 有 为
中国同盟会国外分布图
我们挑战了中国几千年的痼 习,再后来,康,梁变法失败, 流亡海外,我们终于占据了上 风。开始了我们民主共和的征 程
梁启超
1905年,孙中山先生建立同盟会,我也跟随他开始了 我的革命生涯。 同年11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 立,孙中山第一次提出了“三民主义”。
1907 同盟会在黄花岗发动起义
在他的教导下,我对将要走的道路有了明
确的方向, 中国必须结束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国。
同 盟 会 在 国 内 分 布 同盟会成立大会
我辈五六十许人,殁一个,又殁一个,此生再无他求,只愿我中华之复
兴,还天下之郎朗,悼念我为革命失去的同仁们,悼念先生,悼念我的辛
亥……
年华逝去,我于中华民族之愿景,惟愿民族统一,国泰民安……
应辛亥革命,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
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在反袁护国期间,蔡锷本着开源节流的精 神,始终坚持了护国第一军在四川前线抗拒北洋 军的艰苦战斗。开始,由于军费困难,护国第一 军推迟了自昆明向川南的进兵日期。出发时,所 携带子弹,每一士兵平均仅300发,炮弹更少
蔡 锷 将 军 手 记
陈 文 友 陈 公 木 陈 雄 陈 森 陈 涛 陈 春 季 雨 霖 等
陈 敬 岳 陈 伯 平 陈 桂 山 陈 安 义 陈 安 人 陈 守 堂 陈 涌 波
葛 谦 蔡 大 辅 陈 孔 白 陈 更 新 陈 可 钧 陈 作 新 陈 佐 黄 陈 景 华
方 维 韩 伯 棠 方 孝 慈 车 钺 蔡 锐 霆 丛 环 珠 邓 伯 曜 董 振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