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设计要点 文化馆应该怎么设计

文化馆设计要点 文化馆应该怎么设计
文化馆设计要点 文化馆应该怎么设计

文化馆设计要点文化馆应该怎么设计

在一个城市进行旅游的时候,大家一般都会注意有哪些自然景观可以玩。然而,人文景观也是很能代表一个城市的。例如城市当中的文化馆,就是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了。文化馆的设计非常重要,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作为一个展览馆,也要有相应的功能分区,

遵守规范等等。今天装修界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文化馆的设计要点。文化馆设计要

点1文化馆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的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同时,内部的分区要明确,游览区和非游览区也要分开。文化馆设计要点2文化馆设计按使用需要,应至少设置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建筑。文化馆设计要点3文化馆设计的基地中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文化馆设计要点4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文化馆设计要点5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窗洞口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以上就是装修界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文化馆设计要点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文化馆的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文

化馆的设计,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公共场所,所以大家在流线设计当中一定要注意游客的流线是否合理有序。只有将游客的流线安排好了,大家游玩的时候才会更加更加有序。相

信大家看完之后都知道了吧。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41—87 第1 章总则第2 章基地和总平面第3 章建筑设计 3.1 一般规定 3.2 群众活动部分 3.3 学习辅导部分 3.4 专业工作部分 3.5 行政管理部分第4 章防火和疏散第5 章建筑设备 5.1 给水排水 5.2 采暖与通风 5.3 电气附录一名词解释本规范用词说明 第 1 章总则 第1.0.1 条为保证文化馆建筑设计质量,使文化馆建筑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化馆建筑设计。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等可参照执行。 第1.0.3 条文化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需求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在满足当前适用需要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留有发展余地。 第1.0.4 条文化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 2 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 条新建文化馆宜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符合文化事业和城市规划的布点要求。 第2.0.2 条文化馆基地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 二、环境优美、远离污染源。 第2.0.3 条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 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三、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第2.0.4 条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 第2.0.5 条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第2.0.6 条文化馆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订的规定。 第 3 章建筑设计 3.1 一般规定 第3.1.1 条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各类用房根据不同规模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

文化馆策划

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 老白干酒文化馆项目策划方案 (初稿) 一、前言 1.老白干酒的历史文化简介 我国北方传统的白酒品种以老白干、汾酒、二锅头为主,而浓香酱香等酒种很少见于市。其中老白干酒是一个酒种,在北方是上等好酒的代名词。 老白干酒,自古发源于衡水古地,植根于我国北方丰饶的沃土,生生不息。老白干酒源于汉、盛于唐宋,得名于明代。带着她千秋的古韵,流传着她的酿造经典,呈现给中华民族她的本色醇香。 衡水地理气候宜人,水质甘洌,富含微量元素,而硬度极低。自然界中富集有丰富的酿酒微生物菌群。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华北的主产粮区。地产高粱、小麦,是酿酒的上好原料。衡水老白干酒,采自然之天成,聚人文之灵气。酿造的是美酒,流淌的是千年酒文化。衡水老白干酒的酿造全部本地化,是衡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特产。是水与火碰撞的凝晶。品味老白干酒,同时在品味着历史,感受着文化,分享着老白干人的一片真情。 2.白酒产品的特殊性 中国白酒传承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植入了中国人的基因,泡蘸着民族历史的情感,浸润着我们的情怀。名优白酒无一不具备以下二要素:久远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底蕴。

所以,白酒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物质和文化的两重属性。不能把白酒当成一种普通的酒精饮料来看待。 未来白酒营销,品牌的扩张,将是一个立足本品牌酒文化的宏扬,伴随着文化感受、精神享受、心理满足的营销过程。因此,老白干酒文化的挖掘和宏扬,急需加强和重视。老白干酒文化馆的谋划的建设,是眼下这一工作的突破口。 3.同行业酒文化广场、展馆的情况介绍 中国名酒均建有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酒文化馆。 (1)汾酒文化馆:文物多,古代酿酒开艺表演式操作。 (2)今世缘酒文化馆:文化广场(室外)和文化馆(室内)结合。 二、酒文化馆的主题、主线 (名命为“中国酒文化馆”) 集中国酿酒历史、酒文化、酒文物(酒器、酿酒工具设施)之大成,让参观者从远古走向现代,领略中国酿酒、酒文化的发展历程,体验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并且,深刻认识到老白干酒在古代的辉煌、近现代的发展状大;是中国北方白酒的代表;以及老白干酒在整个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可分为两部分: 1.主题:展现中国酒的发现、产生、发展历史。 主线:从猿酒开始,到当今社会,以中华朝代为主线,展示中国酿酒的发展历史,酒文化的发展史。 2.主题:在中国酒发展过程中,老白干酒作为北方代表酒种的产生、

恩施州城文化中心选址及概念规划恩施州文化中心设计任务书原件

恩施州文化中心选址论证 一、建设背景 文化中心作为城市的形象窗口和展示平台,在促进商品流通、文化交流、信息沟通及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产业带动系数为1:9,对城市经济拉动作用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恩施州文化中心作为恩施自治州建州30周年的重点工程,是打造恩施旅游港的重要项目之一,文化中心的建设将为恩施提供良好的文化展示平台、开放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和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靓丽名片。 经过对州文化中心选址的反复比选,目前基本确定该项目建设于恩施州经济开发区东区,并初步确定两个选址地点:一是位于金桂大道与金山大道交叉口东北侧;二是位于位于金山大道与金龙大道交叉口西北侧。 二、建设目标和原则 (一)建设目标 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将州文化中心建设成为武陵山区具有浓郁民族和地域文化景观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群,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带动新区发展。 (二)建设原则 1.民族性、地域性特色原则; 2.公共性、开放性、便捷性原则; 3.可操性原则; 4.集约用地、节约投资原则。 三、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次规划州文化中心建设内容包括:规划展览馆、土家博物馆、图书馆、会展中心及剧场等; 总建设规模为:总建设用地约10公顷(150亩),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 (一)选址要求 1.区位要求 作为中小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之一,文化中心选址应位于城市中心部位,以利于更好的辐射城市各片区,便于市民使用。 2.交通要求 项目建成后,将吸引大量的交通流量,尤其是瞬时交通流量将大

幅增长,因此,便捷高效的交通成为文化中心选址的必要条件。 3.配套设施要求 文化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产业,既引导其他产业的发展,又对商业、医疗等其他产业提出了相应配套要求,同时各项完备的市政设施条件也是项目建设和正常运行的必须。 4.景观要求 为将州文化中心打造成为城市乃至区域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和形象展示窗口,项目的建设对其周边区域的景观环境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区域景观形象应与之相协调。 (二)方案简介 1. 方案一(临金桂大道) (1)区位及交通 该选址地点位于金桂大道与金山大道交叉口东北侧,基地西临金桂大道,南靠金山大道,北接规划横支路,南北长378米,东西宽266米,总用地面积10.0公顷。 该地点西距恩施机场0.6KM,东至沪渝高速公路出入口4.2KM,北距宜万铁路恩施火车站4.7KM,红线宽度50米的金桂大道现状已建成,红线宽度36米的金山大道即将启动建设,片区对外交通联系非常便捷。 (2)地形地貌 规划用地范围内地形较为平缓,最大相对高差11.8m(最小高程454.8m、最大高程466.6m),总体上呈西高东低的形态。经初步测算,于该区域进行项目建设前提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总量为106.5万方,其中总填方20.3万,总挖方86.2万方。 (3)用地现状

展览馆设计说明

第一章初步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 国家及地方相关规 《榆中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 《无障碍设计规》< GB 5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展览建筑设计规》< JGJ 218-2010>;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 《剧场建筑设计规》 ;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JGJ 100-201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GB50038-200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GB50098-2014; 《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50222-95(2010年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50108-2008; 《屋面工程技术规》GB50345-20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DBHJ/T010-2014)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JGJ/T 229-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环境污染控制规》GB50325-2010(2013版)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令法规。 1.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场地现状平面图、规划用地红线图; “关于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及新建道路工程可研报告的批复”[榆发改(2016)351号];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3 场地概况及气象地质条件 1.3.1 场地概况 榆中县市民公园和场馆建设项目位于省市榆中县城关镇金牛山南麓,北面为盆地大道,东面为经九路,南面为纬七路,西面为经八路。用地性质为公园用地和广场用地。场地部植被极少,有少量农业用房,无其他类型建筑物、构筑物。场地周边除了南部现有学校、住区、街道之外,东西北部均为待建设用地,规划为行政、办公、住区。 1.3.2 气象资料 榆中县地处中部干旱区,由于深入陆,离海遥远,大陆性气候十分显著,主要特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30298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文化馆建筑设计质量,使文化馆建筑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化馆建筑设计。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等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文化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需求和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在满足当前适用需要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留有发展余地。 第1.0.4条文化馆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新建文化馆宜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符合文化事业和城市规划的布点要求。 第2.0.2条文化馆基地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 二、环境优美、远离污染源。 第2.0.3条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 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三、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第2.0.4条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

第2.0.5条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 第2.0.6条文化馆建筑覆盖率、建筑容积率,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订的规定。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各类用房根据不同规模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 第3.1.2条文化馆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 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3.1.4条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 第3.1.5条群众活动用房应采用易清洁耐磨的地面;在严寒地区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室应做暖性地面。 第3.1.6条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建筑应设置电梯。 第3.1.7条各类用房的窗洞口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不应低于表3.1.7的规定。 注:本表按单层钢侧窗计算,采用其他类型窗应调整窗地比。

某文化馆灯光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1 一、编制依据··1 二、编制目的··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及项目管理机构·2 第四章施工准备工作·4 第五章施工专项方案··4 一、灯光工程施工方案·5 二、脚手架工程施工技术方案··8 三、节能施工方案··13 四、现场施工临时用电施工方案··18 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5 第六章质量、进度计划保证措施·30 一、管理组织措施··30 二、技术保证措施··30 三、人力、机械配备措施··31 四、成品保护措施··31 五、材料质量抽检监控··31 第七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2 一、安全生产措施··32 二、安全用电措施··32 三、安全防火措施·33 第八章文明施工措施··33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33

第一章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 . 远顺工程设计提供的设计图纸 1.2.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GB 50617-2010 1.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303-2002 1.4 . 《电气装置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GB50171-92 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1.6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 16—2008 1.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8 1.8.我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9 .博罗县文体旅游局的相关要求。 1.10. 其它相关现行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2 . 编制目的 目的是针对博罗县文化中心幻影灯光工程,在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劳动力组织、材料设备供应、施工工艺、进度计划、质量安全措施等方面作的总体规划,使工程合理、有效、高质量地完成。 第二章工程概况 博罗县文化中心幻影灯光工程的施工地点位于新建的县文化中心区域,该工程由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三大部分的室外灯光照明工程组成。灯具类型有金卤筒灯、金卤埋地灯、LED筒灯、LED投光灯、LED灯具、LED条形灯具、节能壁灯等,合计共923套(不含LED条形灯具)。

文化中心方案

前言 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同时其设计潜力是巨大的,它对于中山市中心区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感谢中山市领导及中山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对我们的信任,使我们能有机会参与这个具有历史性的标志性建设项目的投标。 同时,我们借此机会感谢剧场设计专家李道增先生,舞台设计专业李畅先生、声学设计专家吴硕贤先生,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国家大剧场院设计组装以及北京总装备部设计院,甘肃工业大学舞台设计所,正是由于他们的意见与努力,使我们的设计的舞台功能及配置,厅堂的建声设计趋于完美,我们相信“过程”依靠合作,否认偏见,在项目的最终成功中,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我们也要感谢我们的结构、机电、设备、室内及园林设计师,感谢他的通力合作及宝贵意见,同时,也要感谢加拿大黄雄建筑事务所,在我们的方案中也柔和了他的一些概念。 以下所展示的是过去一个多月努力的结果,同时也记录了我们对于中山个文化中心的理解与研究。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方案设计目录(一)背景资料 1、地理位置 2、设计依据 (二)建筑设计 1、城市设计 1)城市设计的要求 2)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 3)总体布局 2、建筑设计 1)平面功能布局 2)建筑造型设计 3)交通流线组织 4)建筑消防设计 (三)园林设计 (四)声学及视线设计 (五)建筑设计图纸 (六)舞台设备设计 (七)结构及设备设计说明 (八)技术经济指标及造价指算

(一)背景资料 1、地理位置 本方案位于中国广东中山市,基地北靠博爱路,西面及西南面毗邻孙文纪念院和孙文广场,拟建建筑位于主要城市道路——兴中路的东端,并将与周围的中山市体育运动中心、中山市广播电台及中山市主要行政办公区共同构成该市的主要城市景观。 2、设计依据 1、中山市文化艺术建设领导小组二OOO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文 <中山文化艺术中心设计邀标书> 2、中山市规划局2001年4月24日文<中山市规划咨询意见> 3、中山文化艺术中山设计任务书。 4、中国现行的设计规范及国家标准。 5、中山市规划局2001年12月组织文化中心城市设计研讨会专家意见。 6、参考比较大量的世界各地著名的艺术中心的建筑设计。 (二)建筑设计 设计方案是基于我们对中山市这一历史悠久文化名城的认识,以及对文化中心为一特定功能的理解基础上产生的,考虑到文化中心位于中山纪念公园和兴中道底景的重要城市位置,我们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关系及相应的城市空间,将优秀的建筑艺术与高超的技术相结合,创造具有鲜明个性与独特风格的文化建筑。1、城市设计 1)城市轴线 由于拟建的文化艺术中心基地位于中山市主要城市景观道路——兴中路南端,毗领重要的纪念建筑——孙文纪念公园,靠近中山市一些主要的行政、办公、区体育建筑,位置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方案构思之前对城市和环境作了大量的分析研究。 在总体规划中,我们尊重原有的城市轴线——南北向的兴中路与东西向的博爱路,将文化中心的主轴线垂直于兴中道,以便与兴中道两侧现有公共建筑取得呼应,同时,在3~5年以后形成孙文纪念广场时,建筑也能成为广场的对景。 通过新旧轴线的组合,使得本方案与原有城市环境密切关联互相衬托,成为整个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2)城市空间尺度 中山给人的第一印象亲切、舒适、自然的城市空间,尺度宜人,广场及轴线的形成均是通过小尺度的建筑及环境景观,从分析兴中道的景观构成可看出街道空间是一种相对松散的空间,文化中心在城市中的位置也必须遵从原有的城市关系。 因此,在城市设计的层面上,我们认为须强调以下几条思路: a、从分析兴中道、孙文纪念广场、博爱路景观及孙文纪念公园围建筑入手,确定文化中心的设计思路及形态。 b、强调空间安排上与兴中路景观的统一性,特别是临兴中道及博爱路街面建筑在水平方向的连续性和建筑对空间的整合作用,以及对孙文纪念广场在建筑尺度及

文化馆设计要点 文化馆应该怎么设计

文化馆设计要点文化馆应该怎么设计 在一个城市进行旅游的时候,大家一般都会注意有哪些自然景观可以玩。然而,人文景观也是很能代表一个城市的。例如城市当中的文化馆,就是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了。文化馆的设计非常重要,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作为一个展览馆,也要有相应的功能分区, 遵守规范等等。今天装修界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文化馆的设计要点。文化馆设计要

点1文化馆设计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的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同时,内部的分区要明确,游览区和非游览区也要分开。文化馆设计要点2文化馆设计按使用需要,应至少设置两个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建筑。文化馆设计要点3文化馆设计的基地中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文化馆设计要点4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文化馆设计要点5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窗洞口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以上就是装修界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文化馆设计要点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文化馆的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文

文化馆设计任务书

文化馆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1.初步掌握文化馆建筑设计的要点及其背景知识,并通过设计熟悉规范条例; 2.培养学生具备较全面的环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用地: 本设计用地位于某住宅区内,西侧为展览馆预留用地,东侧为文化馆用地。 三、设计总体指标: 1.总建筑面积:1500㎡(允许10﹪的调整幅度) ; 2.建筑层数:二层及以下。 四、建筑主要功能及面积参考指标: 1.大厅100㎡(含管理用房和总服务台) 2.歌舞厅:150㎡ 3.活动室(台球、乒乓球、棋牌、健身房):150㎡ 4.陈列室:150㎡ 5.阅览室(期刊室、图书室、报刊室):100㎡ 6.书库:30㎡ 7.排练室:100㎡ 8.书画室:30×2=60㎡ 9.餐厅:100㎡ 10.小卖部:30㎡ 11.大会议室:150㎡ 12.小会议室:40×2=80㎡ 13.楼梯间、卫生间、交通等面积自定 14.室外停车位:20-30个 五、图纸要求: 1.图纸规格:A1图幅,图框尺寸:594×841㎜,每边各留出10㎜,图标应在图框背面的右下角; 2.总平面图:1﹕500(含场地布置和绿化布置;应标注建筑总尺寸及与场地周边红线的距离); 3.各层平面图:1﹕200—1﹕150(至少标注两道尺寸); 4.立面图:1﹕200—1﹕150(至少两个立面,标注各层标高及总高度尺寸); 5.剖面图:1﹕200—1﹕150(至少两个剖面,应剖到主要功能房间或楼梯间); 6.透视图或模型照片(7寸):应能准确表达设计意图,表现形式不限; 7.设计说明:包括简明扼要的设计和构思说明、场地景观视线、地貌分析图以及技术经济指标(含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 六、设计进度安排: 1周:教师讲解设计原理和基本功能要求; 熟悉题目,查阅相关资料,构思方案;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广东商学院图书馆大楼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1、暨南大学是一所闻名海内外的侨校,暨大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中 心、教育中心和学习中心,应充分体现出暨大的历史传统,显现出它所承载的暨大精神和文化品质特征。创造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西方进步与东方文明,个性化与开放性相结合的侨校图书馆形象。 2、暨大图书馆作为暨大校园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应能充分体现校 区总体规划的意图,结合环境使其成为校区中轴线上的亮点,带动周边的建筑群,互成为一个整体,使校园中轴线得以加强和延续。 3、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应符合现代图书馆的先进模式,通过人性化的布 局,体现出开放平面下的共享与交流、高效与便捷;通过具有适应性和互换性的布局,体现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体现出藏书、借阅和网络一体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4、通过对阳光、空气、景观等自然要素的导入,同时结合通风、采光、 防晒等节能的措施,在生态的层面上创造出适宜于阅读的空间环境。 5、在设计中重视环境保护,对基地内的珍贵树种予以保护,尽量减少 对树种的砍伐。积极采取措施做到节能,并避免环境污染。 二、总平面设计: 1、图书馆用地位于暨大校园的南北中轴线上,并处于校园的中心位置, 北面、东面和西面是一组组学校教学办公建筑群,周边环境优美宁静,能充分显现出图书馆的静谥和恢宏的气势。本工程根据基地的特征,为了强调出其标志性的地位,把建筑总平面沿校园轴线呈工字形对称布局,东面和西面的平面根据基地内保留树种的位置作出局部退让。将主立面朝向南面的中心绿化广场展开。 2、建筑物沿南北向总长约117.10米,沿东西向总长约60米,总平面 呈工字形,主要功能用房沿南北向布置,公共交通部分和中庭位于工字形的中部,东西两侧形成两个开口天井。整个布局既能增大自然采光和通风面,又能避免过多的东西晒,并且有效地能尽可能多地保留基地内原有的珍贵树种。 3、本方案结合周围的环境特征,以及图书馆的功能要求,以平面分流 和立体分流的方式,综合安排各使用功能的流线和出入口。图书馆后勤服务流线和工作人员流线布置在图书馆北面首层入口,图书馆主入口设在二层的南面,读者由南面的大台阶拾级而上,部分读者人流可由大台阶旁的首层次入口进出。 4、以场地内东西两面两棵保留的树木为环境构成中心,以场地内现有 的树种为基础,结合铺地、草坪、小广场及水池,形成多层次的整体绿化空间,成为图书馆与校园中心绿化广场之间的延续和过渡。

文化馆建设标准

文化馆建设标准 建标136-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0北京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批准发布《文化馆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10?136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由文化部负责编制的?文化馆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文化馆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文化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八月三十日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促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馆建设的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要求,依据原建设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和?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通知(建标…2007?144号)的要求,编制?文化馆建设标准?。 ?文化馆建设标准?包括六章: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组成,选址、用地与总体布局,面积指标,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设备。 ?文化馆建设标准?的主编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文化馆建设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负责解释。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邮政编码:100020。 主编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鹿勤詹雪红张全李湉王亮 王亚青李家志王明田龚道孝王贝妮 李潇 技术顾问:冯守仁韩光宗李建军

文化馆建设方案

贡山县文化馆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先进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探索、总结提炼具有我馆特色的文化理念、文化内涵、文化精髓及表现方式,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激励、规范、引导功能,不断提高全馆职工的综合素质,构建先进的文化理念,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塑造文明的整体形象,为推进全馆群文事业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贡山县文化馆 2、建设地点:贡山县城内

5、建设性质:新建 6、建设内容:房屋建筑、室外场地及建筑设备。(房屋建筑包括:群众活动用房、业务用房、管理用房和辅助用房;群众活动用房包括:演艺活动、交流展示、辅导培训、图书阅览、游艺娱乐等用房;业务用房包括:文艺创作、研究整理、其他专业工作用房;管理用房包括:行政管理、会议接待等用房;辅助用房包括:储存库房、建筑设备、后勤服务等用房;室外场地包括:开展群众文化艺术与信息交流活动的室外活动场地、美化环境的绿地、休憩场地、道路及停车场地等;建筑设备包括:给水排水系统及设备、网络与通信系统及设备、舞台演出及展览设备等)。 7、基本设备配备:办公设备及文艺活动器材 8、建设规模:四层,框架结构,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800m2。 9、项目概算:800万元。 第二节可行性方案编制的依据 1、列入“十二五”规划 2、列入贡山县2011-2020年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端,著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位于东经98o08′-98°05′、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 计任务书

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任务指导书 建筑设计(Ⅱ)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二年级下学期) 华南农业大学 建筑学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经过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休闲、娱乐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2、经过设计,理解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 3、经过设计,培养解决建筑功能、技术、建筑艺术等相互关系和组织空间的能力; 4、经过设计,初步理解室外环境的设计原则和建立室外环境设计观念; 5、经过设计,基本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和职业建筑师设计工作的操作技能; 6、经过设计,了解和自觉运用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条例。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题目:大学生活动中心 为了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提供大学生自我实践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并为启林北区学生分会及其文化社团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拟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座。 (二)、基地: 该工程拟建于华南农业大学启林北区,该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已获广州市城市规划局批准。拟建活动中心地段用地平整,环

境优美。西南为广州市市政重点改造的岑村河河涌,东面、北面毗临学生宿舍区,东北面为风雨操场、游泳馆。附地形图。(三)、设计内容: 总建筑面积:2700㎡(可浮动10%) 1、学生会办公用房 1)、各部办公室:20㎡×6 = 120㎡ 2)、小会议室:30~40㎡ 3)、校广播站:60㎡(含播音、录音室、编辑、机房) 2、主要活动用房 1)、多功能厅:300㎡(小型集会、报告兼舞厅) 2)、展览:100㎡(也可结合门厅、休息厅布置) 3)、茶座:90㎡ 4)、美术工作室:80㎡ 5)、书法活动室:60㎡ 6)、摄影工作室:80㎡(包括暗室) 7)、学生会期刊编辑部及文学创作室:60㎡ 8)、音乐工作室:60㎡ 9)、舞蹈工作室:80㎡ 10)、排练厅(兼健身房):90㎡ 11)、大会议室:80㎡ 3、辅助用房 1)、值班管理室:20~30㎡

自然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章总说明 1.工程设计依据 1.1.国家有关规范、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5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 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法规规范 1.2.赣州自然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1.3.赣州市章江新区规划与城市设计文件 1.4.共青团赣州市委2009年6月2日补充函 1.5.2009年8月11日及9月7日赣州市规划委员会专家意见书 1.6.赣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赣发改投资[228] 号 1.7.赣州市建设规划局关于《赣州市自然博物馆》的方案批复赣建规审[2009]148号 1.8.建设单位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 2.工程项目的概况 2.1.城市概况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接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临广东省梅州市、河源市和韶关市,西靠湖南省郴州市,北连本省吉安、抚州两地区,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 赣州市是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下辖1区2市15县,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章贡区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总人口845.69万人,其中市辖区56.91万人。 2.2. 建筑性质 赣州自然博物馆工程选址于章江新区城市中轴F14地块,紧邻赣州中央生态公园南侧,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公顷。它是自然主题馆(即博物馆中心楼)、室内植物园、生态休闲园等三部分功能组成的综合性自然博物馆。该项目的建设有益于确立赣州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将改变江西乃至华南地区没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现状。 建设项目总规模为27500平方米,建筑层数4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小于24米。 2.3. 地质、气候条件 (1)本市地处南岭、武夷、诸广三大山脉交接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本市处于中亚热带南缘,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气象条件 (3)地质情况 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土分类,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地下水侵蚀性。 2.4. 项目特征 防火类别:多层 耐火等级:一级(局部大跨度钢结构为:二级) 赣州市博物馆及规划展馆初步设计- 1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

分类号学号M201372916 学校代码10487密级 硕士学位论文 大型文化馆建筑设计 ——以湖北宜城文化馆设计为例 学位申请人:叶笛 学科专业:建筑学 指导教师:李保峰教授 答辩日期:2015.5.26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chitecture A Research of the Large Culture Center ---A Case Study of Culture Center in Yicheng,Hubei Candidate : Ye Di Major : Architecture Supervisor : Professor Li Baofe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China March, 201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县级市、区一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有的地区也称群众艺术馆,或者叫文化活动中心。本文结合宜城市文化馆这一建筑设计的案例,调研了湖北地区颇具代表性的两处已投入使用多年的大型文化馆,探讨了如何在当下将文化馆建筑设计与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变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关键词:文化馆大型建筑设计宜城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Cultural center is a county-level or district level government nonprofit cultural institutions, some area is also called the public art center, or cultural activity center. In this paper, sets the case of the Yicheng culture center design as a example, research representative two large cultural center in Hubei province which have been put into use for many years, discusses how to design cultural center building and the new demand for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of the masses in the new period ,. At last,the paper puts forward four points need special attention in the cultural center desig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function composition, activity zoning, streamline organization. Keywords: Culture center Large Architecture Design Yicheng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X》条文说明 JGJ38-99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选址和总平面布置 3.1选址 3.2总平面布置 4建筑设计 4.1一般规定 4.2藏书空间 4.3阅览空间 4.4目录检索、出纳空间 4.5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 4.6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5文献资料防护 5.1防护内容 5.2温度、湿度要求 5.3防水、防污染 5.4防日光和紫外线照射 5.5防磁、防静电 5.7防虫、防鼠 5.8安全防X 6消防和疏散 6.1耐火等级 6.2防火、防烟分区及建筑构造 6.3消防设施

6.4安全疏散 7建筑设备 7.1给水排水 7.2采暖、通风、空气调节 7.3建筑电气 7.4综合布线附录A藏书空间容书量设计估算指标附录B阅览空间每座占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附录C目录柜占用面积计算公式 1总则1.0.1本规X是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规X》JGJ38~87(以下简称原规X)的基础上修订的,为了阐明本规X的修订目的,特作本条规定。《原规X》自1987年试行以来,对于指导我国的图书馆建筑设计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原规X》是根据当时的国情及图书馆尚停留在闭架管理,“以藏为主”的建馆模式下制定的。“八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图书馆事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开架管理、计算机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和各种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图书馆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对图书馆建筑设计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图书馆空间的灵活性、适应性越来越引起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的关注,传统图书馆正向着现代化图书馆过渡。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图书馆建设将成为大中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也有条件对《原规X》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修订,指导今后的图书馆建筑设计,使图书馆建筑设计质量不断提高,更好满足使用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适应新形势下的基本要求,使建设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本规X是对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最基本要求。满足本规X的规定,可以保证图书馆建筑符合功能、安全和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至于个别馆有更复杂的功能,更高的要求,完全允许其按工艺要求确定其建设标准。 1.0.2为明确本规X的适用X围,特作本条规定。公共图书馆规定到县级(含少年儿童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则包括大学、学院、专科学校、成人教育学院等配套完整的图书馆。至于机关、部队、企业内部和工会俱乐部所属的图书馆可参照执行本规X中的有关内容执行。由于图书馆功能的扩展,信息载体的日新月异和人们获取手段的多样化,势必会出现全新概念的图书馆,而本规X的针对对象仍以书本为主要知识载体的图书馆,故删去了原规X中“其他各类型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应参照本规X有关条文执行”一句。 1.0.3、1.0.4这两条对图书馆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作原则性规定。即强调图书馆建筑设计,首先必须满足图书馆的功能要求,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的功能要求;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同时还应结合馆的性质和特点及发展趋势,为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提供灵活性强、适应性高的空间。并力求造型美观,环境协调。突出以“读者为主,服务第一”的设计

博物馆设计说明

博物馆建筑设计说明 项目名称:江南博物馆建筑设计 建筑地点:中国江南某历史文化名城 项目背景:江南某历史文化名城在近些年来经考古工作出土数量众多文物,原有博物馆规模和设施都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经政府研究决定,易地另建博物馆新馆。 项目概况: 江南博物馆地处该市规划的文化中心区中心广场东侧,东面为高层建筑,南面为城市绿化带,北面为新华书店。该地段用地方正,地势平坦。建筑集文物展览、文物保护与储藏以及办公等功能为一体。 本项目用地面积约17000平方米,项目规划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该建筑为一级防火建筑,各层及地下车库均设自动喷淋系统,每个防火分区均满足防火规范要求,疏散楼梯按防火规范设置。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4)《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规范》JBJ50-2001 (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7)《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8)《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9)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 1、总体布局及设计理念 “江南院落”的总体布局——造型以江南传统的院落为母题,由展览区、办公区、报告厅围合而成,既与江南的设计理念吻合,又与方形的基地相协调。 强调市民参与和市民使用的设计理念——摒弃建筑传统的南北轴向关系,由城市出发强调建筑的东西向轴线,将面向城市主干道的西南向作为设计的主方向。主入口设计成为视觉通廊,将市民由中心广场直接引进并穿过到达内部庭院。庭院在闭馆后仍然向市民开放,充分强调市民的实用性和参与性。馆前留出一片城市广场,形成开敞的视野。 建筑既是城市空间构成的元素,又是城市空间的延展。博物馆的平面布局受到苏州博物馆的启发,采用延续城市街道空间并将城市空间引入建筑内部的方式,营造市民所用的“城市客厅。” 引入内部庭院,凸显生态绿色的设计理念,同时为参观人员提供了休息空间以及宜人的景观。建筑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凸显文化馆的特质。 2.空间及功能构成 建筑由北面的展览区、东南面的办公区、西南的报告厅以及地下文物储藏保护区组成,不同使用功能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学系 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 设计任务指导书 公共建筑设计(Ⅱ)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二年级下学期)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学系

一、设计题目:大学生活动中心 为了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提供大学生自我实践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并为校学生会及其文化社团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拟建一座大学生活动中心。 二、基地: 该工程拟建于华南某高校校园内,建筑红线内用地面积4340㎡。拟建地段用地规整但有高差,环境优美。南北面毗临学生宿舍区,东面为教师宿舍区,西面为食堂,基地南北边为绿地与校园主干道相连。用地边沿行道树,结合设计可适当减少,但基地中古树应予保留。 三、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2700㎡(可浮动10%)) (一)学生会活动用房:总面积580~600㎡ 1、多功能厅:300㎡小型集会兼报告厅 2、展览用房:60~80㎡可结合门厅、休息厅开敞式布置 3、交谊用房:240㎡包括舞厅、茶座、管理间等 舞厅:活动面积2M每人,宽度不宜小于10M . 包括舞池,乐台,观众席,化妆,休息等供能空间. 展览厅:每个展览厅面积不宜小于65M,参观路线应该通顺,并设置可灵活布置的展屏和照明设施. 以自然采光为主,避免眩光和直射光.四、展览厅(廊)出入口的宽度及高度应符合安全疏散、搬运版面和展品的要求。 第3.2.4条交谊用房 一、交谊用房包括舞厅、茶座、管理间及小卖部等。 二、舞厅应设存衣间、吸烟室及贮藏间等。舞厅的活动面积每人按2㎡计算。 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四、舞厅应设光滑的地面、较好的室内装修与照明,并应有良好的音质条件。 五、茶座应附设准备间,准备间内应有开水设施及洗涤池。 (二)学生辅导用房总面积400㎡ 1、综合排练厅:160㎡ 第3.3.2条综合排练室 一、综合排练室的位置应考虑噪声对毗邻用房的影响。 二、室内应附设卫生间、器械贮藏间。有条件者可设淋浴间。 三、沿墙应设练功用把杆,宜在一面墙上设置照身镜。 四、根据使用要求合理地确定净高,并不应低于3.6m。 五、综合排练室的使用面积每人按6㎡计算。 六、室内地面宜做木地板。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2、美术书法教室:80㎡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 二、美术书法教室的设施,应接普通教室设置,并增设洗涤池。室内四角另增设电源插座。 三、美术书法教室的使用面积每人不小于2.80㎡,每室不宜超过3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