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 纪海涛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_1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7-01T10:15:38.42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作者:俞艳红黄慧李美熹[导读]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患者切口感染预防方面的应用效果。
俞艳红黄慧李美熹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昆明650118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在患者切口感染预防方面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行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共68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患者护理中,按照常规护理模式,为其中的34位患者提供术前指导、术后生命体征监测等各项基础性护理服务,将其归为对照组,另外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为其余的34例患者护理,将其归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在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使得手术前、中、后各阶段的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护理内容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特征,将其用于胃肠道手术患者护理中,可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更快恢复。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手术室护理;切口感染;护理满意度;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在患者护理中,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
其中,观察组患者共34例,包含男女21例、13例,年龄最大不超过67岁,最小不低于40岁,对应年龄平均值为(55.34±3.58)岁,患者的疾病类型有直肠癌、腹外疝;对照组共包含男女患者23例、11例,年龄最大68岁,平均值为(55.84±3.64)岁,疾病类型与上一组患者相同。
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2例。
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等。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加速手术切口的愈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胃肠道手术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比较常见,且容易引发感染等不良症状,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修复和生活质量。
切口感染所带来的体温升高、切口红肿、疼痛等均会给患者的器官带来直接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1]。
因此,现阶段将预防患者切口感染,提高切口愈合效率作为护理的重点内容。
为进一步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我院收治的10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52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53.2±4.6)岁,阑尾炎患者24例,急性腹膜炎患者10例,胃癌患者7例,直肠癌患者2例,腹外疝患者9例;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54.2±4.9)岁,阑尾炎患者23例,急性腹膜炎患者11例,胃癌患者6例,直肠癌患者5例,腹外疝患者7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可比性[2]。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

0 引言
胃肠道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在腹腔,手术之后容易出现切 口感染,在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的同时也不利于患者的正常 康复,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很多手术切口并发症上面有显 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胃肠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探究,研究手 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 2016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这 两年时间中我院收治的 200 例胃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之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 A 组 和 A 组的基础上增加手术室护理干预的 B 组,各 100 例患者。 其中 A 组患者男性 124 例,女性 76 例,年龄为 27-86 岁,平 均 46.7 岁。B 组患者男性 121 例,女性 79 例,年龄为 36-82 岁, 平均 44.3 岁。对 A、B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 试行 ) 摘登 (1)[J]. 新医学 ,2005(8):495-495.
[2] 李大伟 , 王非 , 祝智军 . 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切口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调查分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1):148-150.
为了避免胃肠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发生,需要对手术过程 进行严格的管控和检查,护理人员需要辅助医生保证整个手术 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避免细菌对伤口的感染,同时,还需要对 手术过程中器械和环境的清洁度进行监管,保证手术过程中护 理工作的质量 [3]。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 变化情况,及时会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因为据研究表明, 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影响患者恢复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 此,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和家属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及 时排解患者的忧虑情绪,保持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护理人员可 以在手术之前适当加入心理护理方案,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 况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过程有所了解,从而 让患者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实施,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在危害分析中发现,切口感染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术后并发症增加等问题。
护理干预在预防切口感染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护理、术后的伤口护理等措施。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影响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护理措施的执行、患者个人卫生习惯等。
本研究强调护理干预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重要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以提高预防切口感染的有效性。
结论总结表明,护理干预是预防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望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护理干预、预防效果、方法和措施、影响因素、重要性、未来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背景胃肠外科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胃肠道疾病,如消化道肿瘤、胃溃疡、肠梗阻等。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这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切口感染可能导致伤口愈合延迟、局部组织感染、甚至全身性感染,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和并发症。
在当前医疗环境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问题亟待解决。
通过对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和观察,可以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并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作用与意义。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护理干预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估其实际应用的效果和价值;2. 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措施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 分析影响护理干预效果的因素,探讨如何改善干预措施,提高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4.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重要性,总结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208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104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感染率15.38%显著低于对照组48.07%,研究组甲级患者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手术室;护理干预;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后切口感染为外科手术中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别是胃肠道手术后,切口感染导致愈合延迟而影响其预后,严重时甚至会引起患者全身性感染扩散与器官多重性能障碍[1]。
为探究预防此类疾病的理想方案,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208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208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予以确诊。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56:48,年龄45-68岁,平均(56.51±7.23)岁;研究组男女比例47:57,年龄44-67岁,平均(57.12±7.34)岁;两组基线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术前护士应引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相关手术知识;术后观察患者伤口恢复情况并及时记录。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术前护士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口服抗生素。
术中对患者切口周围15-20cm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切勿错过盲区,腹腔开启后立即运用全层保护器与3M皮肤保护膜保护切口,预防细菌、消化液等感染切口及周围组织;进行胃肠道切口吻合前,采用聚维酮碘替代医用乙醇进行全面消毒,关腹前护士应协助医生使用50-150ml 聚维酮碘液进行切口的冲洗、浸泡,吸尽后使用生理盐水重新冲洗,缝合首层后,再次重复上述冲洗步骤,随后逐层缝合。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作者:石海涛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05期【摘要】目的:就是研究在手术室采取的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的。
方法:采取对照的实验进行分析对进行了胃肠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相同的人数分别进行切口的护理干预和常规治疗。
结果:进行了护理干预的那一组的患者感染细菌的人数比进行常规治疗的人数少的多。
结论:对进行了胃肠手术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切口感染的细菌数量避免出现二次的病状,提高手术成功的几率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障。
【关键词】护理干预;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1 前言在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时候,在手术刀切口的地方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对切口的愈合造成影响,甚至会引发一些不良的症状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的恢复导致病情恶化。
在胃肠切口出现感染之前需要采取护理干预的措施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使病患的胃肠切口能够快速愈合不受到细菌感染的威胁,如果处理不好切口感染的问题可能会造成全身性的感染从而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2 患胃肠病状的患者的资料与护理干预的方法2.1临床资料对于我院在一年内的接待的对胃肠道进行手术的患者选取180人,将其根据人数分为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需要均匀分到两组,第一组作为对照组其中有28人患有阑尾炎33人患有急性阑尾炎7人是胃癌患者22人患有直肠癌,第二组作为实验组其中27人患有阑尾炎35人患有急性阑尾炎11人是胃癌患者17人患有直肠癌,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后对于切口的感染处理进行常规的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2.2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2.2.1术前的干预护理患者在手术前需要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针对性的预定好手术方案和护理方案避免出现过敏的现象,在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需要有所控制还有就是保证患者禁止饮用酒水和吸烟。
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进行全身的消毒消除一些病原微生物并换上医院特定的手术用的衣服,在进行手术的前30分钟左右的时候需要进行备皮检查手术区域的皮肤组织是否完整然后对次区域在进行一次消毒。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发表时间:2016-07-22T14:20:16.82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作者:李华英[导读]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湖南省冷水江市中医医院 417500【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行胃肠道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常规组(n=30),给予干预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甲级愈合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感染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
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切口恢复,减少患者感染率,可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切口感染是临床上常见并发症,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时,治疗不当极易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治疗费用及治疗痛苦,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导致患者死亡[1]。
减少患者术后感染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此次研究中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以期减少患者切口感染,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行胃肠道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手术禁忌;排除研究中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能自主表达意愿;均自愿配合研究。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30)和常规组(n=30),干预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5.7±10.3)岁;疾病类型:胃癌7例,急性腹膜炎4例,直肠癌4例,阑尾炎12例,腹外疝3例。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期间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45例患者,其中22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23例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为实验组。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和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风险,促进其术后机体早日康复,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胃肠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胃和肠道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由于饮食因素很容易发生疾病,手术作为能够直接消除病因的一种治疗手段,其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较为常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胃肠道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成熟,取得的治疗效果也十分良好,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操作,在手术之后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以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在此期间,患者由于疾病和手术创伤的影响而免疫力较低,很容易发生感染,不利于其术后机体恢复。
为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45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0年01月~2022年01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中抽取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实验组(23例)。
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为25~64岁,平均年龄为(41.02±3.54)岁;在手术类型上,胃部手术11例,肠道手术11例。
实验组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0.89±3.41)岁;手术类型上,胃部手术12例,肠道手术11例。
产妇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近三月内使用抗菌药物、心肺功能不全、内分泌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纪海涛
发表时间:2019-04-08T15:10:24.4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4期作者:纪海涛[导读] 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被推广。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室;天津300052)【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50例,参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
结果:与对照
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明显较优,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因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胃肠道;手术切口;手术感染[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091-01
手术切口感染是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切口感染会使患者的切口延期愈合,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全身性感染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就选取了我院收治的5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以及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50例,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已征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订了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具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以及同时具有其他重大并发症的患者。
参照患者的入院治疗的次序,按1:1比例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25例。
对照组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7±3.6)岁。
实验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55.8±3.3)岁。
上述资料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术前告知患者手术注意事项,术中进行常规生命体征监测等等。
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
主要内容有:①术前护理,术前应对手术仪器、设备等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安全无误。
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沟通,引导患者舒缓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
术前告知患者手术室环境、手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等,引导患者术前常规禁食,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1]。
②术中护理,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把控手术室环境,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术野区域进行严格消毒,必要时进行皮肤保护膜处理,避免患者发生感染[2]。
③术后护理,术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抗生素预防抗感染措施,严格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是否发生血肿、感染等情况,如若发生,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同时间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手术切口感染率。
护理满意度评测方法为:拟定关于两组护理措施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依次发放给患者,仔细讲解后引导患者如实填写调查问卷。
其中,护理满意度共分为三个等级:90-100分即为满意,61-89分即为较满意、60分以下即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及观察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具有明显较高的护理满意度,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
实验组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有1例,感染率为4%,对照组患者中,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有6例,感染率为24%,X2=4.1,P<0.05。
3 讨论
在胃肠道手术中,术后切口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更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治疗,如何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预防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也是临床关注的一个问题[3]。
因此,本文研究了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
从上文进行的相应护理干预及产生的实验结果中能够得知,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明显较优,积极因素与对照护理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原因分析为:术前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工作,引导患者充分准备手术。
术中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从根源上避免感染问题的发生。
术后对患者做好预防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情况,保证患者的术后康复。
总之,相比于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被推广。
参考文献:
[1]魏俊霞.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2):155-156.
[2]张辉.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05):163-165.
[3]刘玮.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6):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