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七)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学案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201810021115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件201810021115

4.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变 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 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下图所示:
【典题 1】 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 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考向2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 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 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 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
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
向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 ,降水少
西风影响的大 陆西部地区 东风影响的大 陆西部和中部 地区
(2)分布:
①低纬环流:在赤道附近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 A__赤__道___低__气__压__带__ , 并 在 30°N 附 近 堆 积 下 沉 形 成 C_副__热__带__高__气__压__带__ 。 A 与 C 之 间 的 近 地 面 形 成 B_东__北__信__风__带_。
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C 向高纬度流出的气流在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__西__南__风__,成为 D__西__风__带__; 它与 G_极__地__高__气__压__带___向低纬流动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形成的_东__北__风___,即 F 极地东风带气流相遇之后上升, 在近地面形成了 E_副__极__地__低__气__压__带__。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星球地球1、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幸运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蟹状星云是金牛一团无定形的膨胀气体。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3、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

土星是环绕太阳运行的一颗行星。

4、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大,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5、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6、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按他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7、地球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的繁衍的行星: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的和发展的温度条件。

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

③地球上有液态水。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太阳能量的来源: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①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②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

它发出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殊的望眼镜才能看到。

③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可以延伸到一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

它的量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4、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他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①黑子:光球表面出现的一些黑斑点。

(课标版)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天气及天气系统检测-新人教版

(课标版)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天气及天气系统检测-新人教版

(课标版)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天气及天气系统检测-新人教版(课标版)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天气及天气系统检测新人教版下表为株洲市2013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天气状况11月28日22 11微风秋高气爽11月30日7 2北风3级小到中雨12月2日9 2微风晴1.(2016湖南湘潭模拟)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下图)中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⑤④D.③②①2.(2016湖南湘潭模拟)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示天气系统为(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4.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A.大风区B.阴雨区C.高温区D.锋后区读下图,回答下题。

5.(2016北京平谷一模)图中( )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暖—冷—暖B.气压:低—高—低C.降雨:晴—雨—晴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8.(2016江西宜春二模)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图甲、图乙分别为沿MN、PQ方向所做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N、O两点在气压中心M的西南方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PQ垂直于MN。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图甲图乙9.(2016山东淄博一模)M地的气流运动状况是( )A.辐散下沉B.辐散上升C.辐合上升D.辐合下沉10.(2016山东淄博一模)控制O地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高压D.高压脊11.(2016山东淄博一模)若该天气系统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初,则O地的天气可能是( )A.连绵阴雨天气B.强对流降雨天气C.沙尘暴天气D.晴朗高温天气12.(2017山东泰安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


A. 降水与 850 hPa 等压面高度曲线的变化同步
B. 降水与 850 hPa 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无关系
C. 降水与 850 hPa 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成反比
D. 降水在 850 hPa 等压面高度曲线波谷前出现
( 2015·德州重点中学联考)读 1960~ 2003 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 9、 1

A. 一直降低
B. 一直增大
C. 维持稳定
D. 波动上升
10. 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风沙活动减弱
B. 水资源供应充足
C. 暴雨频率增加
D. 雪灾频率降低
11. ( 2015·佛山模拟)夏季,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农村地区,人们白天经常“晒水”
(如图),以解决晚上
洗澡的热水问题。 “晒水”时,覆盖在桶口的薄膜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强太阳辐 B. 增强地面辐射 C. 增强大气辐射
D. 增强大气逆辐射
下图中 a 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速线, b 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 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 12-13 题 。
12.图示地区 ( )
A .位于北半球, b 为冷锋

A. ①变大,②变大
B. ②变小,③变小
C. ③变大,④变大
D. ⑤变小,④变大
( 2015·孝义模拟)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
500 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 。
读图,回答 4~ 6 题。
4. 图中 A、B、 C 三点气压 P相比较(

A.PA>PC>PB
B.PA<PC<PB
C.PC>PB>PA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 大气运动 新教材(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一

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   大气运动 新教材(人教2019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1、冷锋与天气(1)冷锋含义: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简图剖面图如下:(2)天气变化: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温暖晴朗;过境时:阴天、强风、降温、雨雪;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湿度下降,天气转晴。

(3)气温气压曲线变化:(4)降水:降水位置:锋后;降水区域:冷锋的坡度大,所以雨带较狭窄。

(5)天气实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的寒潮、沙尘暴;一场秋雨一场寒。

2、暖锋与天气:(1)暖锋含义: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简图下:(2)天气变化: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湿度小,天气低温晴朗;过境时: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湿度升高,天气转晴。

(3)气温气压曲线变化:(4)降水:降水位置:锋前;降水区域:暖锋的坡度小,所以雨带较宽阔。

(5)天气实例:华北春雨连绵;一场春雨一场暖。

3、准静止锋与天气:(1)准静止锋含义: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简图(2)天气变化:连续性降水(3)天气实例:梅雨-江淮准静止锋;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

4、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1)正常年份推移规律:4、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华北地区出现春旱;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长江流域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撤至长江流域;10月:雨季结束。

(2)影响:①北方雨季短,降水少,南方雨季长,降水多。

②异常年份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快,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雨带北移速度慢,易出现北旱南涝。

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低压(气旋)与天气:(1)气压状况:气压中心低,四周高,(2)气压梯度力方向:从四周指向中心(3)气流流向:北半球:逆时针辐合中心上升;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中心上升(4)图像(北半球为例)(5)气温气压曲线变化:(6)天气状况:阴雨(7)我国的典型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2、低压(气旋)与天气:(1)气压状况:气压中心高,四周低(2)气压梯度力方向:从中心指向四周(3)气流流向:北半球:顺时针辐散中心下沉;南半球:逆时针辐散中心下沉(4)图像(北半球为例)(5)气温气压曲线变化:(6)天气状况:晴朗干燥(7)我国的典型天气: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3、锋面气旋与天气:(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解析)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练习含解析)

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题组1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1.(2019广东文综卷)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解析:D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会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减弱,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从而使地表温度下降。

(2019浙江文综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

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

完成2—3题。

2.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3.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解析:2.A 3.C 2.根据图示,强逆温层上界海拔低,故A对;逆温强度在4点左右达到最大,而不是午夜,B错;逆温现象15点左右出现,10点左右消失,C错;强逆温前半夜曲线陡、增速快,后半夜曲线缓,降速慢,D错。

3.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是因为夜晚山风将冷空气带到谷底,且冷空气向上运动需要一个过程,空气热量上下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散射、反射与大气成分相关,与昼夜无关,与高度无关。

下垫面反射率与地面性质相关。

综上所述,A、B、D项错误,C项正确。

(2019四川文综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5.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解析:4.D 5.A 4.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 ℃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与其比较吻合。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六)等压线图的判读学案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六)等压线图的判读学案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六)等压线图的判读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的一种,表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

常见的等压线图有气压场类型图、某日某时地面气压等值线图、某地区某日等压线图。

在同一等压线图中,同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

等压线图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查要点,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压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组合特征。

(经典高考题)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

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14日14时B.14日19时C.15日4时D.15日11时[图形解码]答案:(1)B (2)D判读技巧等压线图是等值线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它符合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并适用于等值线图的基本判读方法。

1.判断气压形式(1)低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中心为上升气流)。

(2)高压中心:等压线呈闭合曲线,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中心为下沉气流)。

(3)高压脊:高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脊线。

(4)低压槽:低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叫槽线。

(5)鞍部:两个低压和两个高压交会处,其气压值比高压中心低,比低压中心高。

2.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转风向。

3.判断南、北半球(1)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侧——北半球。

(2)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侧——南半球。

4.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2)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5.判断季节(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6.判断天气状况(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019版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含解析(31份)

2019版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含解析(31份)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一)区域经纬网图的判读区域经纬网图主要是通过对世界或某区域地图标注经纬网,或加注经纬度来反映区域位置或区域间相对位置的地图。

高考中考查内容一般是通过区域经纬度确定其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纬度位置(低、中、高纬度),所处温度带(热带、温带、寒带),海陆位置及邻区(邻国、邻省等)位置,从而确定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2014·全国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据此完成下题。

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图形解码]判读技巧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

(2)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如北极点上北极星的仰角为90°,赤道上北极星的仰角为0°,该度数即两地的纬度数。

2.确定半球位置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等。

3.确定纬度带和温度带位置4.确定区域位置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等区域。

5.根据位置及范围描述区域地理特征地理特征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其中描述地理位置时应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邻区(邻国、邻省)等位置去考虑。

(2018·陕西西安模拟)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实际面积小于乙区域B.①地与③地自转线速度相等C.②地与④地的距离为2 220 kmD.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2.关于图中各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水资源短缺,干旱面积广大B.②——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广阔C.③——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④——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丰富解析:第1题,甲、乙所跨经纬度一样,但甲处纬度高,纬线短,实际面积比乙区域小,A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七)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

判读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经典高考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图形解码]
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判读技巧
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若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则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2.微观看特殊
(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多;年等降水量线凸
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则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

3.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2017·江西上高模拟)如图示意西西里岛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的甲地为( )
A.湖泊B.城市
C.山地D.盆地
2.1月份,影响该岛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盛行西风B.地形格局
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流向大多从东北流向西南,说明该地海拔高,从等降水量线分布看,甲地降水量较多,可推测甲地为山地,在山地西侧,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湖泊和城市对于降水有影响,但是在空间分布上不会如此明显。

故选C。

第2题,根据西西里岛的位置可知,1月份该地盛行西风,但从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并未出现西多东少的降水差异,而是中东部多、四周少,再结合上题结论可知,地形格局是造成西西里岛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

故选B。

答案:1.C 2.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