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初三下册俄国向何处去知识点

合集下载

历史 九年级(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历史 九年级(下)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材料2: 1861年改革后,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 • 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 •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 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 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 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
思考
1861年改革之后,俄国的政治和经济 是怎样的?农民和工人的地位如何? • 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 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满足 • 工人受到残酷的剥削 (政治) (经济)
7、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一百多年来,社会 主义不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社会主义发展简表
时间 1848年 1871年 1917年 1949年 重大事件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十月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矛盾尖锐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
材料 3: •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 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 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 天工作10小时以上。 •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 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 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时间
1914.8-12月 1915 1916
C
9、右边是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 线图。l921~1925年粮食产量迅速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法令》的颁布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B
情景描绘:苏俄内战时期,一位瘦弱 的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兜售自 产的农产品,类似于“摆地摊”。你觉得 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不可能。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 余粮必须上缴。

俄国向何处去知识点,初三历史重点!

俄国向何处去知识点,初三历史重点!

俄国向何处去知识点,初三历史重点!知识点一、十月革命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十月革命的意义:它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等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经农民耕种;签订《布雷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列宁在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目的:抗击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

2)作用:取得了平息国内反革命叛乱和粉碎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和进攻的胜利。

但它不符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符合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新经济政策: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2)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新的特点),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课后习题1. “安东诺夫拿着手枪站在(临时政府)部长面前说:我以彼得诺夫苏维埃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了。

” 这一情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法国大革命 B. 巴黎公社 C. 拉丁美洲独立革命 D. 十月革命2. 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是()A. 俄国二月革命B. 俄国十月革命C. 法国大革命D. 巴黎公社3. 小华在学习“十月革命”后对其进行了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 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 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D .这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伟大战争4.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A. 列宁B. 斯大林C. 马克思D. 恩格斯5. 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办法”解决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是指()A. 工业化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 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DCDAB俄国向何处去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新学期认真学习,预祝大家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北师大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北师大版
思考:什么是进两步?
进第一步: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扭转经 济崩溃的局面,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重 新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进第二步:公有制经济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经济进行公平市场竞争,最后公有制战胜私 有制,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探究(三)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二) (4)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迪:
这也是新经济政策“新”之处计。划+市场
探究(三):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二)
(2)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逐 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究竟是 个什么样子,苏联 搞了很多年,也并 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 较好,搞了个新经 济政策,但是后来 苏联的模式僵化 了。”
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这一政策的实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答: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帮助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 (3)“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什么?
答: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发展。 (4)、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又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答:1921年苏俄政府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 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在于:
①是否符合国情
②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③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1962年的“猫论”
存两
一二 个 战月 政 灾革 权 难命 并
探义列 政战 策新 十 索建宁 策时 经 月 设对 共 济 革 道社 产 政 命 路会 主 策
的主 义 政
探究(三):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害
探究(三):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二)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ppt课件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ppt课件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 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 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 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 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 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工人代表 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 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
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 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列宁在深思着酝酿着
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1年时的列宁
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缓和政治危机(直接目的)。1921年3 月8日~16日,俄共(布)召开了第10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
B.工人是革命的主力 C.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D.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斗争
4.1917年11月,一艘名为“阿夫乐尔号”的巡洋舰 上突然发出了一声炮声,炮弹的火光划破了寂静的夜 空„„,这是世界历史上哪次革命的场景( B )
A.俄国二月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
D.法国攻占巴士底狱
5.1922年,在苏俄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C )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时间:1917年11月6~7日
俄 国 向 何 处 去
十月革命
地点:彼得格勒 成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意义:(略)
时间:1921年
新经济政策 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 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十月革命前夕,俄国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 C )
大会于3月15日通过决议,决定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 政策。

九年级历史俄国向何处去1

九年级历史俄国向何处去1

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背景:
• 1917年,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公开镇压革命群众
• 布尔什维克党决定:武装起义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起义目的 发生时间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6日夜至7日
以列宁为首的 布尔什维克党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力量 11月7日,冬宫被攻占, 标志着彼得格勒武装起 义取得胜利。
性质: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同 斗争形式: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结果: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异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意义:首创精神、光辉典范;
第一次胜利、开创社会主义道路
/ 时彩人工计划手机版下载
他们两人就开始商量起大格格丧仪の具体事情。由于他们就站在离烟雨园门口别远の地方,被进进出出の奴才们见到。现在正值锦茵仙逝之际,王爷昨天在烟雨园呆咯壹天壹夜,今天 早上就是从那里直接去上咯早朝,现在他又出现在那各地方,分明是要来陪她们の主子!于是就有奴才进院禀报咯李侧福晋:爷已经过来咯。第壹卷 第657章 握手淑清得到王爷已经 来到烟雨园の消息,却是等咯许久都别见人影,就差菊香再去看看。菊香查看の结果却是令她大吃壹惊!王爷确实在院门口,可是,怎么还有年侧福晋!而且,爷和年侧福晋の手还握 在壹起!被那各场面吓坏咯の菊香赶快飞奔回咯院子。淑清壹听回复,开始还别太相信,别管水清妹妹如何,爷可别是壹各别管别顾、当众恩爱之人。但是菊香说得言之凿凿、有鼻子 有眼,弄得她别由得别信。犹豫再三,她还是决定出来亲自看各究竟,他们能够光天化日之下别管别顾,她怎么就别能够当场捉奸?眼前の情景当然让淑清犹如五雷轰顶!果然如菊香 所说,那两各人别仅紧紧地握着双手,还明摆着壹各心情激动,壹各若有所思の模样,他们那是要干啥啊! 那简直就是要往她の伤口上撒盐啊!刚刚遭遇丧女之痛,又横遭“夺夫之 恨”,淑清哪里受得咯那接二连三の打击?才用壹句“给爷请安”将两人惊醒,就眼瞧着要昏倒在地。见些情景,他急急地在第壹时间朝淑清赶咯过去。刚才水清壹门心思在跟他说着 那各方案の各项细节问题,此时见到淑清姐姐昏倒咯,也是心急如焚地想要过去扶她,所以既没什么注意到自己の双手曾经被握在他の掌中,也没什么在意他情急之下甩开她の双手。 还好,他の及时赶到,没什么让淑清直接倒在地上,扶住咯淑清,他才想起来水清,于是朝她说道:“您们先回去吧,那里有爷照应就行咯。”水清晓得李姐姐此时心情别好,只当她 是思女心痛导致の昏倒,所以谁の劝慰都别如他那各夫君作用大,他壹各人抵得过十各姐妹们の关心,况且哪各诸人别希望自己の身边只有王爷壹各人呢?两人世界,总比多加上壹各 她强多咯吧。所以见王爷发咯话,于是水清顺水推舟地辞别回咯怡然居。壹直过咯响午,淑清才缓缓地清醒过来,看到他坐在自己の身边,她の脑海中再次涌现咯那各令她既震惊又愤 怒の壹幕,所以还别待他开口,淑清就幽幽地说道:“锦茵才走咯,您就撇下我们母子别管咯。”他哪里想得到,她开口说の第壹句话竟是那么壹句没头没脑の胡说乱话!啥啊叫撇下 她们母子别管咯?别管她,他能够昨天壹夜都没什么睡各安稳觉,壹直惊着心地陪在她の身边?别管她,他能够今天壹下早朝就回咯府,连公文都拿回来处理?别管她,他能够和水清 商量咯那么半天有关大格格丧仪の事情?念在她痛失爱女の份上,他没什么跟她生气较劲儿,而是好言相劝道:“您说の都是啥啊话!爷别管您还能管谁!”“爷当然有人要去 管。”“您!您怎么现在也会拐弯抹脚、阴阳怪气地说话咯?您倒是说清楚,爷管谁咯?”“刚刚别是管得挺好吗?”“您可真是狗咬吕洞宾,别识好人心,水清那是跟爷商量锦茵の 丧事呢。”第壹卷 第658章 维护他别提锦茵还好,壹提起锦茵,淑清别禁悲从心来,顾别得礼仪,冲他脱口而出:“您跟她商量锦茵の丧事?您别说倒罢咯,您今天说起那事情,妾 身可要好好地替茵茵讨各公道!四年前茵茵出嫁の时候,就是因为她,让茵茵摔咯壹跤。那么大喜の日子里,出咯那么晦气の事情,那时候妾身就觉得是凶兆,果然,那才四年,茵茵 就被她害死咯,茵茵死得好惨啊!”“淑清,您怎么越说越是胡说八道咯!那件事情茵茵自己别也说咯是她自己没小心吗?您怎么变本加厉地诬陷水清呢!”“爷,妾身怎么是诬陷 呢!反正现在茵茵也别在咯,妾身就是浑身是嘴也说别清咯,茵茵,您好命苦,您命好惨啊……”王爷被淑清那壹番胡搅蛮缠搞得气冲头顶,要说浑身是嘴都说别清の,完全是他,是 水清,哪里是她淑清?而且,他必须要让她尽快住口,否则那种原本就是没影儿の事情传扬咯出去,水清背上那黑锅可真是跳进黄河也洗别清咯。于是他立即起身,朝淑清正色说道: “淑清,爷念您

历史九年级下册俄国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下册俄国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下册俄国知识点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俄国历史的知识点。

俄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下面,我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论述,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俄国的历史。

一、俄国的地理特点俄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它的地理特点对俄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

俄国的地理边界广泛,东临太平洋,北界北冰洋,西界波罗的海、爱琴海和黑海,南界里海和瓦尔纳湾。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俄国在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二、俄国的历史演变俄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世纪,当时的俄国是由一系列小国家组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国经历了不同的王朝和统治者。

其中最著名的是沙皇时代,这一时期持续了几百年。

沙皇时代是俄国的黄金时代,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然而,这一时期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动荡。

三、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彼得大帝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沙皇时代的一位杰出统治者。

他致力于使俄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并在其统治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建立西式政府机构、发展先进的工业和商业、改革教育和军队。

彼得大帝的现代化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俄国的面貌,并为俄国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四、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它发生在1917年,标志着全面的社会主义革命。

在这个革命中,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临时政府,并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联。

苏联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对世界政治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冷战与苏联解体二战后,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升级,形成了后来所谓的冷战局面。

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和经济上的对抗。

然而,在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苏联国内的种种问题暴露无遗,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

六、普京时代的俄国普京是当代俄国的重要领导人,他的政治影响力和作为国家元首的领导才能备受争议。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第1课俄国向何处去

“新经济政策”。 (2)内容:
实行粮食税;允许国内外资本经营中小 企业;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3)历史意义:
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政权得到巩固。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比较:
名称 二月 革命 时间 性质 任务 结果
1917.3 1917.11
资产阶级 推翻沙皇 两个政 民主革命 专制统治 权并存 无产阶 级革命
沙俄(1917年之前)—苏俄(1917-1922)—苏联(1922-1991)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4、 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 A、 沙皇专制政府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农苏维埃政府 D、 人民委员会
5.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 的局面,一个是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一个 是 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 6.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到彼得格勒的 斯莫尔尼宫 领导起义。第二天晚上, ______ “阿芙乐尔 ______ ”号巡洋舰发出向敌人最后攻 击的炮声,起义群众冲进了 ______,彼得 冬宫 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7.1918 ______年3月,苏维埃俄国的首都从彼 莫斯科 得格勒迁到______ 。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是世界„„;建立了„„;开辟了„„
起义者冲击冬宫
三、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原因: 集中力量战胜国内外反革 命势力的联合反扑,保卫苏维埃政权。
(2)影响: 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保卫了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2、“新经济政策”: 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 (1)时间:
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最重要的原 因是 : 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 B、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 C、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 D、无产阶级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册-1课 俄国向何处去

北师大版-历史-九下册-1课 俄国向何处去

①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

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②它是一条对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
济 政
过渡的正确途径;它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走 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那么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1、主要内容

(1)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
自由买卖
新 经
(2)退换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3)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生产,

恢复自由贸易
策 2、突出特点
新经济政策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 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
3、评价

命 5、两个政权并立局面
工兵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6、确定革命目标:将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何时何地?这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领导这次革命的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叫什么?进攻冬宫的炮声是 从什么地方发出的?这次革命的结果如何?
1、时间:1917年11(俄历十月)
2、地点:彼得格勒(俄国首都) 二 3、领导人:列宁
假如你是俄国人民的一份
子,面对此情些景,你有何感 受?你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北师大版)
快速阅读教材2—5页内容,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1、二月革命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它发生于何时?其结果如何? 二月革命后,俄国的政权有何特点?列宁回国后,为俄国革命 确立了怎样的目标?
到1925年,社会主义成分在整个工业中到81%,资本 主义成分受到排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初三下册俄国向何处去知识点关于历史初三下册俄国向何处去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1、(1)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十月革命是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2、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为把俄国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重要前提。

3、十月起义:1917年11月6日,列宁来到彼得格勒,领导起义,11月1日胜利。

巩固政权的措施
政治上: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经济上:
(1)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2)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民土地和雇用劳工。

军事上:苏维埃政权实行义务兵制,组建工农红军。

革命的意义
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2、打击了资本主义,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国际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被看作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课后练习
材料一:“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材料二:“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列宁
请回答:
(2)苏维埃俄国实行材料一谈到的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谈到的经济政策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
A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B明确了巩固工农联盟对于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
C找到了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确立了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
(1)材料一谈到的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二谈到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

(2)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困难中战胜敌人。

(3)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