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计算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计算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按劳动效率定员(P29)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的劳动效率=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劳动定额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X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某企业2003年的生产任务是10000件,每个班产量为20件,定额完成率为120%,出勤率为90%,计算该班定员的人数(分别运用产量定额和工时定额来计算)◎、按设备定员(P30)定员人数=需要开动的设备台数X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的看管定额X出勤率某企业有机器设备200台,需要连续运转。
每台机器分四班看管,每位人看管的定额为5台,员工出勤率为95%, 要求计算该企业的定员人数。
◎、任务按年规定,产量按班规定,多品种(P29)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总产量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年制度工日X8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X(1—废品率)◎、多人一机操作的岗位(P31)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某车间有一套制氧量50立方米/时的空气分离设备,现有3个岗位共同操作,通过工作日写实,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260工分,乙岗位为300工分,丙岗位为240工分,根据该工种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等因素,规定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为60工分,计算岗位定员人数为:◎、按比例定员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X定员百分比◎、某医疗所连续十天的就诊人数如下表,已知医务人员接待每位病人的平均时间为15分钟,医务人员的时间利用率为85%,求:时间就诊人数时间就诊人数(1)在保证95%可靠性(μ﹦1。
6)前提下,该医务所每天的就诊人数上限(2)需要安排的医务人员数量(1)根据十天内的就诊统计数据,可求得每天的就诊人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平均每天就诊人数=130+125+110+132+128+115+125+120+135+110)/10=123标准差δ公式在P33=﹦8。
人事测试题及答案

人事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A. 招聘与选拔B. 培训与发展C. 员工关系管理D. 财务管理答案:D2. 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员工满意度B. 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C. 降低员工流失率D. 提升员工绩效答案:B二、填空题3.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_________。
答案:人4.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提高组织和员工的绩效三、简答题5. 请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支柱。
答案: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支柱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
四、论述题6. 论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及其对组织发展的影响。
答案: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对组织发展具有以下影响:- 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促进组织文化的建设- 降低员工流失率五、案例分析题7. 假设你是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公司计划在下个月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员工培训。
请根据以下信息,制定一份培训计划。
- 培训对象:全体员工- 培训时间:1天- 培训内容: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答案:培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培训目标:提高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 培训时间安排:上午9:00-12:00,下午1:00-5:00。
- 培训内容安排:- 上午: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下午:沟通技巧的理论与实践- 培训方法:采用讲座、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式。
- 培训评估: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收集员工反馈,评估培训效果。
六、计算题8. 某公司计划招聘10名新员工,预计每位员工的招聘成本为2000元,培训成本为1500元。
请计算该公司在招聘和培训这10名新员工上的总成本。
答案:招聘成本 = 10 * 2000 = 20000元培训成本 = 10 * 1500 = 15000元总成本 = 招聘成本 + 培训成本 = 20000 + 15000 = 35000元七、判断题9.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
人力资源四级典型计算题

1、某企业平均每个工人每天生产30件产品,改造生产线后,平均每个工人每天生产40件产品,求该企业产量定额的提高率和工时定额的降低率。
2、某企业共有员工300人。
2006年1月初招进员工30人,3月初辞退员工2人,6月初有5名员工退休,9月初有20名员工离职,12月初新招员工10名,请计算该公司2006年的年平均人数3、某零件A工序加工原定额为15工分/件,已知其实耗工时统计资料为:l4,13,15,12,10,9(工分/件).请根据上述资料,利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先进值和先进平均值。
4、金舟公司是一家非常注重培训的企业,该公司将组织60名员工进行一次为期10天的培训,现将其费用罗列如万:培训使用的教材每人60元,培训后的自学材料每人25元,培训教室和视听设备租赁费7 000元,每天每人餐费10元,培训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6000元,受训员工的工资每人每天60元,企业内培训教师的受训费用2 200元,培训教师的课时补贴2 000元,培训管理费用系数为l. 2 请计算:总的培训成本和每个受训者的成本。
5、某节能灯生产厂每天生产6 000个节能灯,其生产的次品率一直维持在3%.每个节能灯的出价为10元。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该厂对流水线上的60名员工进行培训,培训费用如厂项目购买费用10000元,材料费2000元,受训者工资和福利16000元,教师费用5000元,设备租赁费3000元,其他杂费3 000元。
经过培训,该厂次品率下降了1%,假定该厂的年工作日为240天。
请计算:总的培训成本和培训收益6、某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在产量为3 000个时,计价单价为1元/个,产量超过3 00。
个,每超过10%,计件单价增加0.1元/个,某员工实际产量为3 600个,其实付工资为多少?7、。
计算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P28——P31)(一)按劳动效率定员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X出勤率)=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劳动定额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X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二)按岗位定员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X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X出勤率)(三)按岗位定员对于一机共同操作的岗位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的时间)(四)按比例定员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X定员百分比二、企业定员的新方法(一)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医务人员人数(P33)每天诊病病人的平均数X=∑X/N 标准差为σ医务所每天就诊人数:每天诊病平均数+σ(标准差)Xμ(已知)该医务所必要的医务人员数=该医务所每天诊病的总工作时间÷每一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时间(二)零基定员法(P36)(1) Qg=∑Q i.N i(1+K)YQg:岗位人月工作量(小时/人.月)Q i:计划期本岗位单项任务工作量N i:计划期出现同类单项任务频数Y:计划期内月份数(如年计划月数为12)K: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的百分比(2)核定各岗位工作量负荷系数:Fg=Qg/TFg:岗位工作量负荷系数Qg:岗位人月工作量(小时/人.月)T:月制度工作时间(小时)(3)已知岗位工作量负荷系数标准系数F B,一般为0.8(4)初步核定定员人数M= Fg/F BM:岗位定员人数Fg:岗位工作量负荷系数F B:岗位工作量负荷系数三、审核人工成本项目预算(P52)人工成本:(1)工资项目:工资、加班工资、轮班津贴、岗位津贴、奖金(2)基金项目:劳动保险福利基金、养老储备金、员工医疗费、失业保险费、日常教育基金、住房基金、工会基金其他项目:如非奖励基金的奖金、其他社会费用第二章招聘与配置一、补偿式(P82)二、成本效益的评估(一)招聘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招募费用、选拔费用、录用员工的安置费用和工作安置费用、其他费用(招聘人员差旅费、应聘人员招待费)间接成本:内部提升费用、工作流动费用(二)成本效用评估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选拔成本效用=选拔期间的费用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的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总价值/招聘总成本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X100%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X100%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X100%三、员工配置的基本方法(P93)四、匈牙利法P95第三章培训与开发一、亚飞皮鞋厂在工厂的生产经营中出现了三个问题。
人力资源矩阵式管理计算题

人力资源矩阵式管理计算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 B )不属于内部招录的方法A.员工推荐 B.人才招聘会 C.发布职位公告 D.人力资源技能清单2.招录的基本程序就是( C )①招聘准备② 招聘评估③ 招聘信息的发布④ 人员选拔⑤ 录用决策A.①②③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①③④⑤② D.③①⑤④②3.人员招聘的直接目的是(D)A.为企业搞宣传 B.招录最杰出的人才C.为企业做人才储备 D.招聘到企业所需要的人才4.工作分析的方法不包含以下哪一种(D)A.工作日志法 B.问卷调查法 C.观察法 D.职业倾向测试5.人才招聘会较适合于招录(D)类型的人才A.高层管理者 B.专业人才 C.热门人才 D.中下级人才6.在实习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节省时间达至甄选人员的目的,通常使用(A)的方法A.笔试 B.面试 C.评价中心 D.心理测验7.影响招录效果的外部因素之一就是( C )A.企业的知名度 B.企业文化 C.外部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D.企业的发展阶段8.用人部门向人力资源部门递交人员提出申请市场需求表时,人力资源部门必须从以下哪个方面回去审查其人员市场需求与否合理( C )A. 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的角度B.所须要人员学历的多寡C.部门工作任务的分配、人员配置的情况D.提出申请对象的薪酬水平9.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支付给员工经济补金( A )A.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八十1年发给相等于1个月的工资B.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满1年发给相当于1个月50%的工资C.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时间每八十1年发给相等于1个月25%的工资D.不需支付补偿金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对试用期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严禁少于( C )日A.15 B.30 C.60 D.6个月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人员来源渠道不同,招聘分为(A C)几种A.内部招录 B.员工所推荐 C.外部招录 D.猎头公司2.招聘的基本原则是( A B C D )A.能级对应 B.因岗择人 C.公平公正 D.协同优势互补3.招聘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 A D )A.工作分析 B.制定招录计划 C.制订招录策略 D.人力资源规划4.面试考官的人员一般由( A B C )组成A.人力资源部员工 B.用人部门主管 C.单一制评选活动人 D.高校教师5.编制笔试题目应遵循( A B C D )原则A.区分度显著 B.信度低 C.效度小 D.实用性弱6.按照面试官人数,面试可以分为( A B )几种A.个人复试 B.集体复试 C.压力复试 D.犯罪行为描述性复试7.工作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是( A B C )A.岗位任职者提供更多的信息 B.工作分析人员至工作岗位的现场观测C.任职者直接领导提供的信息 D.工作分析者根据相关信息得出的结论8.与外部招录较之,内部招录的优点存有( B C )A.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吸收新观念 B.员工能较快地适应新工作C.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D.招录成本较低9.人员甄选录用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A B C D )A.聘用人数 B.聘用标准 C.聘用对象 D.聘用费用财政预算10.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有( A B C D E )A.劳动合同期限和工作内容 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C.劳动报酬和劳动纪律 D.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E.违背劳动合同的责任三、简答题1、恳请写下公司的招录流程(15分后)。
人力资源师三级计算题

一、定员(一)按劳动效率定员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因为人员的需求量不受及其设备等其他条件的影响,更适合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定员。
●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工时定额●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件)×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例题:计划某车间每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产量任务为1000件,每个工人的班产量定额为5件。
定额完成率平均为125%,出勤率为90%,计算出该工种每班定员人数。
1.定员人数=计划生产总任务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1000/5×1.25×0.9=178人2.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5/8=1.6(工时/件)定员公式为: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件)×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000×1.6/8×1.25×0.9 =178人(二)按设备定员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
●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的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例题:某车间为完成生产任务需开动自动车床40台,每台开动班次为两班,看管定额为每人看管2台,出勤率为96%,则该工种定员人数为: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的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40×2/2×0.96 =42人(三)按岗位定员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如冶金、化工、炼油、造纸、玻璃制瓶、烟草、机械制造、电子仪表等各类企业中使用大中型连动设备的人员。
●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休息与宽放时间例题:某车间有一套制氧量50立方米的空气分离设备,现有3个岗位共同操作,通过工作日写实,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260,工分,乙岗位为300工分,丙岗位为240工分,根据该工种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等因素,规定个人休息与宽放时间为60工分,计算定员人数为: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时间综合/工作时间-个人休息时间=260+300+240/60×8-60=2人(四)人工成本1.劳动分配率基准法: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合理的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货额=净产值/销货额×人工费用/净产值例题1:假设某公司目标净产值率为40%,目标劳动分配率为45%,目标人工成本为2600万元,按人工费用率之基准法计算,其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人工费用率=目标人工费用/目标净产值率×目标劳动率=2600/40%×45%=14444.44万元例题2:某公司上年度人工成本为2382万元,净产值为8780万元,本年度确定目标净产值为10975万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年,该企业本年度人工成本总额为多少?人工成本增长率多少?去年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净产值=2382/8780 =27.13%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年: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成本/目标净产值27.13%=目标人工成本/10975=10975×27.13%=2977.52万元人工成本增长率=(2977.52/2382)×100%=25%即:该企业本年度人工成本总额为2977.52万元,人工成本增长率为25%。
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资料

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资料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人力资源统计学计算题质量:表示平均程度的量,是相对量,一般有劳动生产率(Q)、平均工资(X)、平均人工成本(L)。
质量变,数量固定在报告期。
数量:表示数目多少的量,是绝对量,一般有平均人数(T)、比重(F)。
数量变,质量固定在基期。
第三章例:某制造企业年5月份(31天)有制度公休日11天,采取一班制劳动,每班8小时,生产工人月平均人数为800人,其它情况如下:全日缺勤500工日,非全日缺勤800工时;全日停工100工日,其中被利用100工日,非全日停工400工时;全日非生产300工日,非全日非生产200工时;公休日加班100工日,加点150小时。
求:(一)该企业的(1)日历工日数、(2)公假工日数、(3)制度工日数、(4)出勤工日数、(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6)全部实际工日数;(二)分析计算该企业的工作时间利用情况。
解:•(1)日历工日数=800×31=24800日•(2)公假工日数=11×800=8800日•(3)制度工日数=日历工日数-公假工日数=800×20=16000日• (4)出勤工日数=制度工日-缺勤工日=16000-500=15500日• (5)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数=出勤工日-非生产工日-停工工日+停工被利用工日 • =15500 - 300-400+100=14900日• (6)全部实际工日数=制度内实际工日+加班工日=14900+100=15000日• (1)日历工时数=800×31×8=198400工时 • (2)公假工时数=11×800×8=70400工时• (3)制度工时数=日历工时数-公假工时数=800×20×8=128000工时 • (4)缺勤工时数=8×500+800=4800工时• (5)出勤工时数=制度工时-缺勤工时=128000-4800=123200工时 • (6)停工工时数=8×400+400=3600工时 • (7) 停工被利用工时=8×100=800工时 • (8)非生产工时=8×300+200=2600工时• (9)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出勤工时-非生产工时-停工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 • =123200-3600+800-2600 =11700工时 • (10)加班加点工时=8×100+150=950工时• (11)全部实际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时+加班工时=117800+950=118750工时15500100%100%96.88%16000=⨯=⨯=出勤工日出勤率制度工日14900100%100%96.13%15500=⨯=⨯=制度内实际工作日出勤时间利用率出勤工日14900100%100%93.13%16000=⨯=⨯=制度内实际工作日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制度工作日100100%100%0.67%15000=⨯=⨯=加班加点工日加班加点比重全部实际工日1001001000.67114900=⨯=⨯=加班加点工日加班强度制度内实际工日123200100%100%96.25%128000=⨯=⨯=出勤工时出勤率制度工时117800100%100%95.62%123200=⨯=⨯=制度内实际工时出勤时间利用率出勤工时117800100%100%92.03%128000=⨯=⨯=制度内实际工时制度工作时间利用率制度工作时第五章例 题11)计算甲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 2)计算乙车间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 3)计算全厂基期、报告期的劳动生产率及其指数并填入表格中空白处;4)分析计算全厂劳动生产率可变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以及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并对全厂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作一个全面的分析。
人力资源师计算题汇总

一、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如表1所示说明:(1)岗位评价总点值为800分,表中的权重是指薪酬要素占总点值的权重;(2)岗位A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4等,对决策的影响3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1等,职责4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等,工作环境1等;(3)岗位B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2等,对决策的影响1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2等,职责2等,解决问题的能力2等,工作环境3等。
请你计算岗位A、B的岗位评价结果。
(本题是企业制定薪酬制度时,在工作岗位评价时所进行的简单计算。
)答案如下:1.岗位A的计算结果是:800×(0.08+0.08+0.02+0.02+0.12+0.15+0.04)=800×0.51=4082.岗位B的计算结果是:800×(0.04+0.04+0.02+0.06+0.06+0.06+0.15)=800×0.41=328二、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9%,个人为7%;医疗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0%,个人是2%+3元;失业保险企业缴费率是1.5%,个人是0.5%。
某企业现有员工78名,工资情况每月如下表所示:表2 某企业员工工资分布工资(元)5000 3000 2000 1600人数(人)10 16 50 2问题:企业每月三项保险共需缴纳多少保险费?每个员工每月应该缴纳多少保险费?(这主要是检验考生对福利保险交费的简单计算能力答案如下:企业缴费企业的工资总额为50000+48000+100000+3200=201200元/每月企业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201200×19%=38228(元)企业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201200×10%=20120(元)企业所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01200×1.5%=3018(元)企业每月所缴纳的三项保险费总和=38228十20120十3018=61366(元)(2)个人交费(如下表所示)。
员工工资(元/月)5000 3000 2000 1600员工缴费(元/月)养老保险费350 210 140 112 医疗保险费 103 63 43 35失业保险费 25 15 10 8答案要点如下:(1)企业每月四项保险共需缴纳的保险费数额为(4000*1+3500*2+3000*4+2500*6+2000*3+1500*2)*(19%+10%+1.5%+0.3%) =14476(元)(2)A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4000*(7%+2%+0.5%)+3=383(元);B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3500*(7%+2%+0.5%)+3=335.5(元);C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3000*(7%+2%+0.5%)+3=288(元);D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2500*(7%+2%+0.5%)+3=240.5(元);E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2000*(7%+2%+0.5%)+3=193(元);F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1500*(7%+2%+0.5%)+3=145.5(元)四、员工计件工资的计算某员工的工资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在产量为3000个时,计价单价为0.9元/个,产量超过3000个,每超过一个,计件单价为1.1元/个,该员工实际产量为3600个,其实付工资为多少?答:实付员工工资=3000×0.9十(3600—3000)×1.1=3360五、员工培训效益和投资回报率的分析某公司对其新任主管工作人员开发实施了为期五天的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生产企业及加工车间实行早、中两班制,计划期内每轮班生产产品的产量任务为2000件,每个工人的班产量定额为50件,定额完成率预计平均为120%,出勤率为98%。
请分别运用产量和工时定额核算出该车间的定员人数。
⑴用产品定额计算:
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 2000×2 =68人
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 50×120%×98%
⑵用工时定额计算:
单位产品工时定额=8小时/天=0.16小时/件
50件/天
定员人数=生产任务(件)×工时定额=2000件/班×2班×0.16小时/件=68人
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8小时/天×120%×98% 某印刷集团公司下属的印制厂购置了25台C型数字化印制设备。
由于供货方提供的定员资料不够完整,厂方领导要求人力资源部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该类设备的定员方案。
于是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建的测评小组,首先,对已经试运行的五台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测定,通过工作日写实,发现看管该种设备的岗位有三个工作点,甲点的工作时间为300工分,乙点工作时间为220工分,丙点工作时间为280工分,根据以往的经验,该种设备的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为60工分。
此外,根据2009年的计划任务量,该种设备每台需要开动2个班次,才能满足生产任务的需要.已知过去3年该厂员工的平均出勤率为96%。
请根据上述资料:
(1) 核算出每台设备的看管定额(人/台).(8分)
(2) 核算出2009年该类设备的定员人数。
(10分)
(1)计算单台设备定员人数,即看管定额。
①由于多人一机共同进行看管的设备,其岗位定员人数,亦即单台设备的看管定额的计算
公式是: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②则该类设备的班定员人数=(300+220+280)÷(480-60)=1.905≈2(人/台)即0.5(台/人)
(2)计算2009年该类设备的定员人数
①核算该种设备定员总人数时,安设备定员的计算公式是: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开动班次)/(员工看管定额×出勤率) (5分)
②则:该种印制设备的定员人数=(25×2)/(0.5×0.96) =80/0.48=104.17≈10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