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仅供参考)人力资源三级

合集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计算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计算题及答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真题一、2007年5月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王成、赵云、江平、李鹏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

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情况.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的量短时间.(1)建立矩阵10 13 2 185 18 3 169 6 4 1018 12 4 9(2)进行约减(以下为参考答案,如有其他解法也可,但最终答案应与以下答案相同,才能给分) (4分)36011010 3 800019300(3)画盖O线36011010 3 800019300(4)求最优解根据求得结果找到表1中对应的数据,即得如下结果:王成完成c任务:赵云完成A任务;江平完成B任务;李鹏完成D任务。

(2分)完成任务的总时间=2+5+6+9=22(小时)。

(2分)某企业是主要生产 A 、 B 、 C 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加工时定额和 2008 年的订单如表 1 所示,预计该企业 2008 年的定额完成率为 110% ,废品率为 3% ,员工出勤率为 95%类型产品工时定额(小时) 2008 年订单(台)A 100 30B 200 50C 300 60计算该单位企业 2008 年生产人员定员人数。

解:A产品小时数×A产品数量+B产品小时数×B产品数量+C产品小时数×C产品数量年工作日×日工作小时×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废品率)100×30+200×50+300×60250×8×110%×95%×(1—3%) =15人某公司上年度相关费用如表1所示,上一年度净产值为9780万元,本年度确定目标净产值为12975万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一年。

请根据上述资料,分别计算出该企业本年度目标人工成本总额及其目标人工成本的增长率。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计算题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计算题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按劳动效率定员(P29)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的劳动效率=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劳动定额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X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某企业2003年的生产任务是10000件,每个班产量为20件,定额完成率为120%,出勤率为90%,计算该班定员的人数(分别运用产量定额和工时定额来计算)◎、按设备定员(P30)定员人数=需要开动的设备台数X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的看管定额X出勤率某企业有机器设备200台,需要连续运转。

每台机器分四班看管,每位人看管的定额为5台,员工出勤率为95%, 要求计算该企业的定员人数。

◎、任务按年规定,产量按班规定,多品种(P29)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总产量X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年制度工日X8X定额完成率X出勤率X(1—废品率)◎、多人一机操作的岗位(P31)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某车间有一套制氧量50立方米/时的空气分离设备,现有3个岗位共同操作,通过工作日写实,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260工分,乙岗位为300工分,丙岗位为240工分,根据该工种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等因素,规定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为60工分,计算岗位定员人数为:◎、按比例定员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X定员百分比◎、某医疗所连续十天的就诊人数如下表,已知医务人员接待每位病人的平均时间为15分钟,医务人员的时间利用率为85%,求:时间就诊人数时间就诊人数(1)在保证95%可靠性(μ﹦1。

6)前提下,该医务所每天的就诊人数上限(2)需要安排的医务人员数量(1)根据十天内的就诊统计数据,可求得每天的就诊人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平均每天就诊人数=130+125+110+132+128+115+125+120+135+110)/10=123标准差δ公式在P33=﹦8。

2023年11月人力资源三级能力题和答案

2023年11月人力资源三级能力题和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共2题,每小题1 6分,共32分)1、简述劳动定员标准由几大要素构成?行业定员标准涉及哪些内容?(16分)(一)劳动定员标准应由以下三大要素构成:1.概述。

这一部分应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

2.标准正文。

它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

在一般要素中,涉及标准名称、范围和引用标准三项内容。

在标准的技术要素中,应涉及:定义、符号、缩略语,各工种、岗位、设备、各类人员的用人数量和质量规定。

3.补充。

这一部分涉及:提醒的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项内容。

(二)行业定员标准涉及内容.公司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立的基本规定和规范,按照不同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提出年实物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规定,规定出编制总额以及各类人员员额控制幅度。

1.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和生产环境、条件,提出不同规模公司各类人员比例控制幅度。

2.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和标准。

3.对本标准涉及的新术语给出确切定义。

4.公司各工种、岗位的划分,其名称、代号、工作程序、范围、职责和规定。

5.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规定。

6.采用的典型设备与技术条件。

7.用人的数量与质量规定。

8.人员任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级)。

2、简述为实现有效的工作时间组织,公司可以采用哪些工作轮班制?(16分)工作轮班的组织形式很多,公司曾经采用过的有两班制、三班制和四班制。

(一)两班制两班制是天天分早、中两班组织生产,工人不上夜班。

(二)三班制三班制是天天分早、中、夜三班组织生产。

根据公休日是否进行生产,又可分为间断性三班制和连续性三班制。

1.间断性三班制:间断性三班制是指有固定公休日的三班制轮班形式,即公休日停止生产,全体工人休息,公休日后轮换班次。

2.连续性三班制:对于生产过程不能间断的公司,一年内除了设备检修或停电等时间外,天天必须连续组织生产,公休日也不间断。

(三)四班制四班制是指天天组织四个班进行生产。

四班制轮班组织又分为三种形式,即“四八交叉“、四六工作制和五班轮休制。

202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详解更正版

202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详解更正版

2023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第一部分职业道德(第1-25题,共25道题)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1、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照旳内在旳道德准则(D)(A)爱国、遵法、自强 (B)忠诚、审慎、勤勉(C)自强、规范、严谨 (D)诚信、敬业、公道2、符合职业道德规范“公道”旳基本规定旳说法(B)(A)轻重缓急一种样 (B)遵守制度一致化(C)奖励惩罚一刀切 (D)防止人治3、职业纪律旳普遍合用性是(C)(A)职业纪律与人情水火不容(B)领导可以用职业纪律规范惩罚一切违反职业纪律旳行为(C)在职业纪律面前,人人平等(D)全心全意为企业着想做事4、从业人员爱岗敬业旳基本规定是(C)(A)无私奉献(B)虽然不喜欢某个工作,也得体现出喜欢旳样子(C)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D)对得起良心,拿工资问心无愧5、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旳基本原则是(A)(A)集体主义 (B)合理利己主义(C)社会主义 (D)温和功利主义6、某企业奉行"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旳理念,对旳理解旳是( )(A)要不计成当地满足顾客旳规定 (B)无条件地满足顾客提出旳任何规定(C)一切都是顾客说了算 (D)顾客旳满意程度决定企业旳命运7、奉献旳特性是(A)(A)非强制性及社会性、倡导性 (B)非利己性及条件性、自制性(C)非明确性及自主性、人本性 (D)非功利性及普遍性、可为性8、下列有关节省旳说法中,对旳旳是( )(A)在招待客户时,讲节省是对客户旳不尊重(B)节省与否应当由员工自身旳习惯决定(C)节省旳本质内涵是当用则用,宜省则省(D)质优价高才能打造品牌(二)多选题(第9-16题)9、下列属于《公民道德建设实行纲要》所要提出旳职业道德规范是(AB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A)爱岗敬业 (B)服务群众 (C)奉献社会 (D)艰苦奋斗10、在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谓“不找任何借口”旳意思是( ABC)(A)学会对自己旳一切行为负责(B)对自己旳事情要千方百计旳做好(C)投入自己旳忠诚和责任心(D)不容许对企业旳管理提出不一样旳意见11、从职业规范旳意思上看,衣着不整旳员工轻易给人留下(CD )旳印象(A)工作很忙 (B)对工作很投入 (C)懒散 (D)不认真12、一般从业人员执行操作流程,详细规定包括(ABC )(A)牢记操作规程 (B)演习操作规程 (C)坚持操作规程 (D)自创操作规程13、文明礼貌旳详细规定是(BD )仪表端庄、语言规范、举止得体、待人热情(A)仪表堂堂 (B)语言规范 (C)举止优雅 (D)待人热情14、符合国家《节省能源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旳是( AD)(A)企业配置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B)为保障冬季供热,自主扩大锅炉(C)土法炼焦(D)企业有关节能操作人员要有计划地接受节能培训15、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所具有旳作用( AD)(A)统领作用 (B)决定作用 (C)阻碍作用 (D)增进作用16、从业人员需要树立对旳旳义利观是(BD )义然而后取,人不厌其取见利思义《论语》(A)见利后义 (B)见利思义(C)非利不为 (D)义然后取第二部分理论知识(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一)单项选择题(第26-85题,每题1分,共60分。

人力资源三级计算题汇总范文

人力资源三级计算题汇总范文

三级计算题汇总一、某企业2003年的销售任务是100万元,假设该企业销售人员的年劳动效率为10万元/人年,并假定出勤率为100%。

计算该企业销售人员的定员人数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100/10X100%=10人二、某企业有机器设备100台,需要连续运转。

每台机器分四班看管,每位人看管的定额为3台,员工出勤率为95%,要求计算该企业的定员人数。

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的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100×4/3×95%=141人三、某设备需要10个岗位共同操作,该设备需要24小时连续运转。

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天实行三班工作制。

假设每位工人在一个班次因生理需要的时间为1小时,要求计算定员人数。

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休息与休息宽放的时间=10×24/8-1=35人某企业采取补偿式的录用决策,有A、B、C三人需要决定录用谁,每个人的得分情况经过公司几个部门的共同决策,认为几种能力权重如下:技术能力0.8责任心1适应能力0.5学历0.6反应能力0.7请决策公司最后选择谁?A的得分=9×0.8+5×1+7×0.5+8×0.6+6×0.7=24.7B的得分=7×0.8+9×1+5×0.5+9×0.6+8×0.7=28.1C的得分=6×0.8+8×1+9×0.5+5×0.6+9×0.7=26.6该企业最后选B。

一、某企业有3个职位,每个职位有5人竞争,每个应聘者在每个职位上测试的分数如下:如公司采用以人为标准的录用标准,三个职位上分别被录用者是:1甲2戊3丙如公司采用以职位为标准的录用标准,三个职位上分别被录用者是:1甲2空3丙二、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决定招聘A、B、C、D四种职位所需要的人员,经过各种测试,选拔出六位应聘者,其综合测试得分如下:六位应聘者在四种职位上综合测试得分试问:(1)、在人员录用中,有哪几种录用决策的标准并具体说明其特点(2)、根据上述资料,采用不同的人员录用决策标准,计算人员录用结果并说明哪一种决策标准更有效?答:(1)以人为标准。

人力资源师三级计算题

人力资源师三级计算题

一、定员(一)按劳动效率定员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因为人员的需求量不受及其设备等其他条件的影响,更适合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定员。

●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工时定额●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件)×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例题:计划某车间每轮班生产某产品的产量任务为1000件,每个工人的班产量定额为5件。

定额完成率平均为125%,出勤率为90%,计算出该工种每班定员人数。

1.定员人数=计划生产总任务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1000/5×1.25×0.9=178人2.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5/8=1.6(工时/件)定员公式为:定员人数=生产任务量(件)×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000×1.6/8×1.25×0.9 =178人(二)按设备定员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用多机床看管的工种。

●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的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例题:某车间为完成生产任务需开动自动车床40台,每台开动班次为两班,看管定额为每人看管2台,出勤率为96%,则该工种定员人数为: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的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40×2/2×0.96 =42人(三)按岗位定员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如冶金、化工、炼油、造纸、玻璃制瓶、烟草、机械制造、电子仪表等各类企业中使用大中型连动设备的人员。

●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休息与宽放时间例题:某车间有一套制氧量50立方米的空气分离设备,现有3个岗位共同操作,通过工作日写实,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260,工分,乙岗位为300工分,丙岗位为240工分,根据该工种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强度等因素,规定个人休息与宽放时间为60工分,计算定员人数为: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时间综合/工作时间-个人休息时间=260+300+240/60×8-60=2人(四)人工成本1.劳动分配率基准法: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合理的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销货额=净产值/销货额×人工费用/净产值例题1:假设某公司目标净产值率为40%,目标劳动分配率为45%,目标人工成本为2600万元,按人工费用率之基准法计算,其目标销售额应为多少?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人工费用率=目标人工费用/目标净产值率×目标劳动率=2600/40%×45%=14444.44万元例题2:某公司上年度人工成本为2382万元,净产值为8780万元,本年度确定目标净产值为10975万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年,该企业本年度人工成本总额为多少?人工成本增长率多少?去年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净产值=2382/8780 =27.13%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年: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成本/目标净产值27.13%=目标人工成本/10975=10975×27.13%=2977.52万元人工成本增长率=(2977.52/2382)×100%=25%即:该企业本年度人工成本总额为2977.52万元,人工成本增长率为25%。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计算题(打印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计算题(打印版)

计算题
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选拔成本费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应聘比=(聘人数x计划招聘人数)*100%
录用合格比=(已录用胜任岗位人数/实际录用人数)*100%
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计划期废品率)]
设备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开动班次)/(员工看管定额×出勤率)
人工成本费用(总额)=企业在岗人员工资总额+不在岗员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工会经费+招聘费用+解聘费用 (3分)
目标劳动分配率=目标人工成本费用/目标净产值
人工费用率=推销人员人工费用总额÷毛利额(销售收入)
=薪酬水平/单位员工销售收入
目标销售额=目标人工费用/人工费用率人工费用率=目标净产值率*目标劳动分配率
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总额/净产值(增加值)
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工作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
按设备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x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x出勤率)
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工时定额
按产量定额计算:产量定额完成程度指标=单位时间内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产量/产量定额
年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计算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计算题及答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历年计算题真题一、2007年5月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王成、赵云、江平、李鹏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

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情况.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的量短时间.(1)建立矩阵10 13 2 185 18 3 169 6 4 1018 12 4 9(2)进行约减(以下为参考答案,如有其他解法也可,但最终答案应与以下答案相同,才能给分) (4分)3 6 0 110 10 3 80 0 0 19 3 0 0(3)画盖O线3 6 0 110 10 3 80 0 0 19 3 0 0(4)求最优解根据求得结果找到表1中对应的数据,即得如下结果:王成完成c任务:赵云完成A任务;江平完成B任务;李鹏完成D任务。

(2分)完成任务的总时间=2+5+6+9=22(小时)。

(2分)某企业是主要生产 A 、 B 、 C 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加工时定额和 2008 年的订单如表 1 所示,预计该企业 2008 年的定额完成率为 110% ,废品率为 3% ,员工出勤率为 95%类型产品工时定额(小时)2008 年订单(台)A 100 30B 200 50C 300 60计算该单位企业 2008 年生产人员定员人数。

解: A产品小时数×A产品数量+B产品小时数×B产品数量+C产品小时数×C产品数量年工作日×日工作小时×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废品率)100×30+200×50+300×60250×8×110%×95%×(1-3%) =15人某公司上年度相关费用如表1所示,上一年度净产值为9780万元,本年度确定目标净产值为12975万元,目标劳动分配率同上一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汇总计算题的命题视角:计算题主要检验考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应具有的基本计算能力的程度,以及对各种数据处理和运算水乎的高低。

相对来说,计算题所考查的知识面比案例分析题以及方案设计题都要简单一些,因为计算题所涉及的题目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所必需用到的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计算题的命题视角也集中于此。

一、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如表1所示(3)岗位评价总点值为800分,表中的权重是指薪酬要素占总点值的权重;(4)岗位A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4等,对决策的影响3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1等,职责4等,解决问题的能力4等,工作环境1等;(5)岗位B经过评价,结果为:知识经验2等,对决策的影响1等,沟通1等,监督管理2等,职责2等,解决问题的能力2等,工作环境3等。

请你计算岗位A、B的岗位评价结果。

(本题是企业制定薪酬制度时,在工作岗位评价时所进行的简单计算。

)答案如下:1岗位A的计算结果是:800×(0.08+0.08+0.02+0.02+0.12+0.15+0.04)=800×0.51=4082岗位B的计算结果是:800×(0.04+0.04+0.02+0.06+0.06+0.06+0.15)=800×0.41=328二、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9%,个人为7%;医疗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0%,个人是2%+3元;失业保险企业缴费率是1.5%,个人是0.5%。

某企业现有员工10名,工资情况每月如表2所示:表2 某企业员工工资分布费?(这主要是检验考生对福利保险交费的简单计算能力。

)答案如下:企业缴费企业的工资总额为5000+3000×3+2000×4+1000×2=24000元/每月企业所缴纳的养老保险费=24000×19%=4560(元)企业所缴纳的医疗保险费=24000×10%=2400(元)企业所缴纳的失业保险费=24000×10%=360(元)企业每月所缴纳的三项保险费总和=4560十2400十360=7320(元)(2)个人交费(如表3所示)。

表3三、员工纳税额的计算某员工应纳税额为4200元,根据其所在城市规定的费用扣除额为1000元;其适用的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125元,那么该员工应纳税额为多少?答:员工应纳税额=(4200—1000)x15%-125=355(元)四、员工计件工资的计算某员工的工资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在产量为3000个时,计价单价为0.9元/个,产量超过3000个,每超过一个,计件单价为1.1元/个,该员工实际产量为3600个,其实付工资为多少?答:实付员工工资=3000×0.9十(3600—2000)×1.1=4460(元)五、员工培训效益和投资回报率的分析某公司对其新任主管工作人员开发实施了为期五天的培训。

该培训项目的核心包括八个方面的能力:1.主管人员的作用和职责;2.沟通;3.工作的计划、分配;控制和评估;4.职业道德;5.领导与激励:个以立作业绩问题的:分析;7.客户服务;8.管理多样化。

新技主管人员的直接上级表示,上述各方面能力在初级主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占80%。

对于被评估的目标群体而言,每年平均工资加上福利为40000元,将这个数字乘以根据各方面能力所确定的工作成功的比例(80%),可计算出每名学员的货币价值为32000元。

.如果某人—年内在全部八个方面的能力上都表现成功的话,那么他对于该机构的价值就应该是32000元。

直接上级采用0到9分数制对新任主管人员在每个能力方面的技能进行了评定。

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所要求的平均技能水平被确定为7,面从事此项工作之前的技能评定分数为4.8,也就是7的69%,(即学员的工作表现为在各能力方面取得成功所要求的技能水平的69%)。

培训项目之后的技能评定分数为5.8,也就是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水平的83%。

培训项目成本为1400元/学员。

根据案例计算学员培训后的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简答:培训前:32000元×69%=23080元培训后:32000元×83%=26560元培训效益:26560-22080元=4480元投资回报率=(4480元-1400元)/1400元=3080/1400×100%=20%或:成本收益比率=4480/1400元=3.2:1六、会计岗位工资水平的确定某企业对会计岗位进行了市场薪酬调查,A企业3500元,B企业2000元,C企业1200元,D企业、E企业都是1400元,F企业、G企业是2200元,H、I企业是2500元。

如果企业将薪酬水平定位在市场平均水平处,那么应将会计岗位的工资设定为多少?1.首先进行排序:1A 3500;2H 2500;3I 2500;4F 2200;5G 2200;6B 2000;7D 1400;8E 1400;9C 1200。

4应关注50%点处的工资,为2200元。

七、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如表1所示。

表1 某企业岗位评价表单位:%请你根据表中资料和说明,计算岗位A、B的岗位评价结果。

简答:岗位A: 800×(11%+8%+2%+2%+12%+15%+2%)=416分岗位B:800×(5%+2%+2%+6%+6%+6%+10%)=296 分八、某公司是一家中型企业,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量占30%以上。

公司多年的实践证明,公司的销售额与公司的员工总人数之间有着高度相关的正比例关系。

2002年,公司的销售、人员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以前的销售额和初步的预测,公司估计2003年的销售额为6300万元。

公司各类人员的比例从1999年至今变化不大,而且,根据预测,在未来10年中基本上保持这一比例不变。

表2所显示的是从事各岗位工作的员工人数。

表2 2002年公司各类员工分布情况统计表问题:(3)根据以上的数据,计算在2003年,公司的员工总数要达到多少才能完成预期的销售额?答:假设到2003年该公司的员工总人数达到M,才能实现预期的销售额. 根据条件,可列比例等式方程: 560:630=1200:M解方程可得:M=1350(人)〔2〕公司内各类员工的数量会有哪些变化?答: 由2002年的员工分布情况表可知,该公司各种员工的人员比例为: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主管人员:生产人员=1:2:3:6根据案例的中的信息,此比例保持不变,那么,到2002年,各种员工的人数分别为:加38人(或37人),生产人员增加75人.九、亚龙公司是一家生产各种体育用品的中型公司,在国内市场上其销售量占50%以上,而且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一种稳定的速度不断提高。

2002年该公司的销售额为5600万元,根据初步市场预测2003年的销售额预计达到6300万元。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部经理认为有必要对公司各类人员的需要量进行分析。

该公司2002年员工人数为1000人,各类员工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该公司各类人员比例从1999年至今变化不大,预测未来十年这一比例基本保持不变。

公司各类员工分布情况统计表答:假设亚龙公司2003年的总人数将为Q,那么根据案例中的信息可以得到比例等式:5600:1000=6300:Q从而可以得到Q=1125(人)。

即亚龙公司2003年的员工总人数。

(6分)由表2可以得到亚龙公司各类人员的比例: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主管人员:生产人员=10:20:25:45从而可以计算出各类人员的人数,如表1所示。

(4分)表1:亚龙公司2003年员工情况预计十、某市基本养老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9%,个人为7%;医疗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0%,个人为2%+3元;失业保险企业缴费率为1.5%,个人为0.5%;工伤保险费率为0.3%。

某企业有6类员工共18人,其工资标准及人员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

某企业工资标准与人员分布情况表1该企业每月四项保险共需缴纳多少保险费?26类员工每月分别应缴纳多少保险费?答案要点如下:(1)企业每月四项保险共需缴纳的保险费数额4000*1+3500*2+3000*4+2500*6+2000*3+1500*2)*(19%+10%+1.5%+0.3%)=14476(元)A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4000*(7%+2%+0.5%)+3=383(元);B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3500*(7%+2%+0.5%)+3=335.5(元);C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3000*(7%+2%+0.5%)+3=288(元);D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2500*(7%+2%+0.5%)+3=240.5(元);E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2000*(7%+2%+0.5%)+3=193(元);F类员工应缴纳的保险费:1500*(7%+2%+0.5%)+3=145.5(元);十一、某公司采用成对比较法对现有六种岗位进行评价,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序。

评分标准:(1)添齐表中空白(6分)(2)岗位正确(6分)表1十二、某公司目前已有的福利项目如表2所示。

表2和4万元的医疗保险,并根据管理的要求,取消班车,发放车补10万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提出明年该公司福利费用总额的预算。

福利总额=10+20+21+15+6+30+5+40+4=151(万元)无计算过程只有计算结果不给分;计算过程正确,计算结果错误扣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