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现象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光现象

初中物理中考实验复习:光现象
【仪器和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 光源
【注意事项】
初中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理解反射定律中线和面 的空间关系是一个难点。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建 立空间概念,直观地建立起光的反射图象。
激光笔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
入射光 平面镜
纸板
入反 射射 角角
反射光
改变入射角i,多做几次实验:
次数 1 2 3 ...
入射角i
分析与论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反射角r
激光笔 入射光线
光屏
N E
平面镜
O
将纸板
F NOF向后பைடு நூலகம்
或向前折, 在纸板上 还能看到 反射光线 吗?
光的反射定律
N
ir
O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三线共面)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两角相等)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两线分居)
(在清洁的室内空气中悬浮的微粒少,光 束径迹看不太 清),在黑板的左面(或右面)墙 上打出一个红色的光斑。 (2)向激光束经过的空间喷烟,立即显现出一条鲜艳 的红 色光束。 (3)断开电源,使激光器停止工作。 【注意事项】
严禁有意识地把眼睛直接对着激光束观察,以免损伤眼 睛。
实验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实验方法】
B
甲 A
1、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

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
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 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
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 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 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 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

2008年至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4.1光的直线传播简答题

2008年至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4.1光的直线传播简答题

1、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在茂密的树林中,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空隙照在地面上呈现许多圆形光斑,请你说出其中的缘故。

2、简述日食的形成原因(可画图帮助说明)
3、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照射,常会看到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这些光斑的形状是不规则的?
4、阴雨天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
1、
2、太阳、地球和月球运动到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

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太阳发出的光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在月球的后面形成了长长的影子。

当地球处在月球的影中时,地面上的人就会看不到太阳,从而形成日食现象。

3、树荫下的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的光斑,是太阳光沿直线传播,通过枝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太阳的实像。

因为枝叶间的小孔数量太多,造成太阳的实像也太多,这些相互重叠,所以形状不规则。

4、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得多,通过相同的距离光用的时间很短,因此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现象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现象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宁宁对有关光学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1)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在白纸上画出一条垂直于镜面的法线ON,用激光笔沿着白纸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①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②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________.(2)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①宁宁将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________,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②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③排除了上述情况的干扰后,他继续进行实验,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④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⑤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40cm处,现以5cm/s的水平速度向玻璃板匀速靠近,则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为________ cm,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将会观察到蜡烛A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________.【答案】显示出光的路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者不在同一平面内像的位置大小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等效替代法不能 60 不变垂直【解析】【分析】(1)①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②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三线在同一平面上,是通过光屏展现在眼前的;(2)①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像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②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使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③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④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⑤利用svt=计算出2s蜡烛A移动的距离,求出其距离平面镜的距离,利用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计算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作图解答.【详解】(1)①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观察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②让光沿AO方向照射在平面镜的O点,a图能观察到反射光OB,而b图却看不到反射光OB,这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2)①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 代替蜡烛A的像,来比较物、像的大小;②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像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是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③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④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⑤根据svt=可得2s蜡烛A移动的距离5cm/s2s10cms vt==⨯=,蜡烛A此时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40cm−10cm=30cm,则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30cm,所以,经过2s后蜡烛A与像的距离为30cm+30cm=60cm;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像等大,故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不变;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物连线与镜面垂直,且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当蜡烛A沿桌面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时,分别作出蜡烛在两个位置所成的像,将会观察到蜡烛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垂直,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他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________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__(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他又将玻璃板绕其底边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3)实验中,玻璃板后的蜡烛和玻璃板前的蜡烛产生的像无法完全重合,原因是________.(4)小琳将图甲中的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垂直于纸板放置(如图乙所示),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他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NOF________∠EON(选填“>”、”<”或“=”).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那么实验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5)小琳又让入射光线沿着FO入射到O点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射出,这说明光反射时:________.【答案】确定像的位置2右转向自己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光路是可逆的【解析】【分析】【详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2)镜中的左手的像与左手在同一直线上,相对于小华是左边,但是因为是在镜子里,人物就要左右颠倒,所以小华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右手点燃蜡烛的;由于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当镜子绕底边转向向人转动时,如图所示,所以像也向人的方向转动;(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4)用激光笔沿硬纸板EO照射到平面静上的O点.反射光线沿OF射出,则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NOF=∠EON;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F 转过一定的角度后,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F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了;(5)反射光路是可逆的,当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3.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2008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力与运动

2008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力与运动

2008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力与运动班级:_____ _________ 学号_____ 分数______一、选择题(共14,每题分)1)〔08江苏常州〕2008年5月26日7时50分15秒,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进人火星大气层向火星北极地区降落,打开降落伞后,“凤凰号”竖直下落的速度在15s内从1450km/h降至400km/h,此过程中,降落伞和探测器受到的火星大气阻力F1和火星引力F2之间的关系是A. F1 >F2B. F1 =F2C. F1<F2D.无法判断2)〔08江苏淮安〕根据题4图中乘客的反应,可以判断这辆汽车此时运动状态是A.紧急刹车B.突然启动C.静止状态D.匀速行驶3)〔08江苏连云港〕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4)〔08江苏南京〕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5)08江苏南京〕如图5所示.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6)〔08江苏南京〕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图7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7)〔08江苏南通〕以下运动的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A.自由下落的苹果B.加速上升的火箭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D.减速行驶的机车8)〔08江苏苏州〕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以下有关奥运项目比赛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B.跳远运发动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C.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D.百米赛跑运发动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9)〔08江苏苏州〕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关于小明对桌子的推力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推力小于摩擦力B.推力等于摩擦力C.推力大于摩擦力D.不能确定两者的大小关系10)〔08江苏宿迁〕以下现象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A.行驶在积雪路面上的汽车车轮加上铁链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C.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D.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11)〔08江苏泰州〕对于以下几种现象,不能用物体具有惯性来解释的是A.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B.子弹离开枪口后,能继续向前飞行很远C.同一跳远运发动,“助跑式跳远”比“立定式跳远”的距离大D.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有前倾或后仰的感受12)〔08江苏无锡〕如图,一位老人正在打门球,被打出去的门球会慢慢停下来。

第三章 光现象--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苏科版)- (解析版)

第三章 光现象--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苏科版)- (解析版)

第三章光现象●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光的反射1.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2.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反射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这些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且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成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增大。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光的颜色和不可见光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2.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1.(2021•盐城)以镜正衣冠。

小丽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她在镜中所成的像是虚(选填“虚”或“实”)像。

当她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像的大小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小丽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她在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当她由远及近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像距始终等于物距,物距变小了,则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会变小;像的大小始终与她的大小相同,即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虚;小;不变。

【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2021•常州)如图所示,小鸭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倒影正确的是()A.B.C.D.【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光现象实验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棋子A 的像.(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棋子B与棋子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答案】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的距离相等.【解析】【分析】(1)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详解】(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所成的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小红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1)实验一: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将灵敏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Ⅰ” 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是因为________;(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洋娃娃身上,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________色,裙子呈________色;(3)实验三:通过学习,小红知道红、________、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自身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________光.【答案】色散Ⅲ红外线具有热效应蓝黑绿不能白【解析】【详解】(1)实验一: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七色光的现象,是光的色散现象.红光的折射较小,紫光的折射较大,所以图中Ⅲ区是红外线,且红外线具有明显的热效应,所以将灵敏温度计放在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白上衣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即白上衣反射蓝光,所以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蓝色;红裙子只能反射红光,所以蓝光照在红裙子上,洋娃娃身上裙子呈黑色.(3)实验三: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它们自身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白光.3.小明同学在使用洗手间水龙头时发现:当手伸进水龙头下如图所示窗口前时,水龙头出水,当手离开时断水。

(物理)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光现象(含解析)含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光现象(含解析)含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三物理光现象(含解析)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对下列几种光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 “潭清凝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 “皮影“——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答案】 D【解析】【解答】A. “湖光映彩霞”是光的反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B.“潭清凝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C.“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光的直线传播 C不符合题意;D.“皮影“是光的直线传播,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要分清光的反射:倒影;折射现象:水中物体变浅;光的直线传播:皮影。

2.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镜子里的像是虚像B. 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C.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 【答案】 A【解析】【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B. 近视眼镜是凸透镜C.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 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答案】A【解析】【解答】解:A、光从水中射向水面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正确.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需要佩戴凹透镜发散光线,从而使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故B错误.C、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走近镜面时,所成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D、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倒立的实像;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了解常见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2)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4)掌握小孔成像的原因: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而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光年是时间的单位C. 水0℃时结冰是因为分子停止运动D.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宇宙由众多的星系组成,银河系是其中一个星系,而太阳是银河系中众多恒星中的一颗,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距离的单位,它表示光在一年中通过的距离,故B错误;C、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分子运动剧烈程度发生变化,但分子不会停止运动,故C错误;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D正确.故选D.【分析】(1)从宏观上,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我们常用光年来描述天体间的距离;(2)从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更小的原子组成,原子还可以再分,目前发现最小的粒子为夸克;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5.彩色电视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3种基本色光合成的,这3种基本色光是()A. 红、橙、黄B. 黄、绿、蓝C. 橙、靛、紫D. 绿、红、蓝【答案】D【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解答.6.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 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是因为发生了碳酸分解的化学反应D. 用纯碱检验真假红酒,利用的是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答案】 D【解析】【解答】A、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B不符合题意;C、可乐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人体内的温度比体外高,故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C不符合题意;D、红酒中的葡萄汁含有花青素,可以随着溶液的酸碱性改变颜色,溶液呈酸性则偏红,溶波呈碱性则偏蓝,故利用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红酒中色素变色来检验真假红酒,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喝完可乐打嗝不是化学反应.7.下列各组色光中,被称为三原色光的是()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黄、绿D. 黄、绿、蓝【答案】 A【解析】【解答】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答案为:A.【分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8.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B. 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D.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答案】 D【解析】【解答】解:A、看见水中的鱼儿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不是光的直线传播,A不符合题意;B、太阳下人影相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反射,B不符合题意;C、近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的发散作用,属于凹透镜,C不符合题意;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D符合题意。

2008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现象

2008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现象

2008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现象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 分数______一、选择题(共13,每题分)1)(08江苏常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2)(08江苏连云港)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3)(08江苏南京)图3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4)(08江苏南通)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5)(08江苏苏州)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A.花本身的大小B.平面镜的大小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6)(08江苏宿迁)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平面镜走近,镜中的像变大B.平面镜总是成和物等大的像C.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放大的D.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缩小的7)(08江苏泰州)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8)(08江苏泰州)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7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9)(08江苏无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10)(08江苏徐州)近年来,近视眼发病率在青少年中有上升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江苏13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光现象一、选择题(共13,每题分)1)(08江苏常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2)(08江苏连云港)对于远视眼患者而言,近处物体成像的位置和应采取的矫正方式是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镜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镜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镜3)(08江苏南京)图3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4)(08江苏南通)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D.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5)(08江苏苏州)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A.花本身的大小B.平面镜的大小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6)(08江苏宿迁)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平面镜走近,镜中的像变大B.平面镜总是成和物等大的像C.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放大的D.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缩小的7)(08江苏泰州)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8)(08江苏泰州)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7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9)(08江苏无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10)(08江苏徐州)近年来,近视眼发病率在青少年中有上升趋势。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用眼卫生,眼睛近视了应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图2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向/m11)(08江苏盐城)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12)(08江苏扬州)图3所示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实像的是13)(08江苏镇江)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二、填空题(共8,每题分)1)2)(08江苏连云港)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08江苏无锡)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上的火炬点燃。

4)(08江苏无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选填“前”或“后”)观察。

5)(08江苏徐州)徐州小南湖公园风景秀丽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盛夏时节,湖水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假设湖水吸收的热量被同等质量的沙石吸收,则沙石升高的温度湖水升高的温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美丽的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经过光的所形成的像(填“实”或“虚”)。

6)(08江苏徐州)我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填“相同”或“不同”)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波长依次减小,则七色光中频率最大的是色光。

7)(08江苏徐州)2008年3月25日,雅典当地时间正午12时,担当女祭司的希腊女演员瑟蕾娅·普罗库皮欧,用凹面镜(填“会聚”或“发散”)太阳光的方式采集到了北京奥运会圣火火种,这一过程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

8)(08江苏镇江)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

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增大/不变/减小).三、实验,探究题(共6,每题分)1)(08江苏淮安)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的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题30-1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的前提下.他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题30-2所示的(a)、(b)、(c)、(d)四幅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________,其矫正做法是图_____________.题30-1图题30-2图2)(08江苏淮安)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做一些小实验是同学们学习、研究物理的好方法,也是一种创新.请你用题32图所示的塑料吸管和激光笔,从正反两方面分别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1)正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题32图(2)反方案:探究光在空气中不可能是沿曲线传播的.3)(08江苏南京)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如图22所示,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 cm刻线处,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又可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苏科网专供Gsb4)(08江苏南通)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5)(08江苏苏州)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①上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cm②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6)(08江苏泰州)如图15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四、作图题(共11,每题分)1)(08江苏常州)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 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2)(08江苏淮安)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题23—l图中画出反射光线井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08江苏连云港)(1)如图(甲)所示,S是点光源,S′是S通过一个平面镜所成的像,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及一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注意箭头和虚、实线)。

4)(08江苏南京)如图15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了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末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插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平面镜.5)(08江苏南通)画出图乙中与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位置;6)(08江苏苏州)如图所示,M N为空气与水的分界面,AO为人射光线,O为入射点.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7)(08江苏泰州)如图10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8)(08江苏无锡)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O为透镜的光心。

请按照实际尺寸标出凸透镜右侧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折射光线。

9)(08江苏盐城)作出图B中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

10)(08江苏扬州)如图12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成的像,SA 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禄图。

11)(08江苏镇江)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