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同步测试卷(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复习课件(课标一轮) 专题 (2)

D. 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 ,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 ,鲜有人 关闭 D项 ,“竹筒倒豆子”比喻把事实全部说出来 ,没有隐瞒,用于此语境正确。 会在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 ,少说、 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 A .....
解析 答案
自主学习 明确备考方向
-9-
考情细目
年份 2018 考查内容 实词 观照 虚词 关于 成语 络绎不绝 跃然纸上
方法探究 寻求解题策略
-18-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3)词语使用时,在一般语境下词语的感情色彩也会变化。为了追 求特定的表达效果,有时褒词可以贬用,有时也可以贬词褒用。如 “我那时真是聪明至极,竟然没有领会到父亲对我的一片爱心”中的 “聪明”就是褒词贬用。再如“我不善于研究,写了一点文字垃圾,尽 管是自己的思考所得,但是不敢登大雅之堂”中的“文字垃圾”在这 个语言环境里,就没有了贬义色彩。
-1-
专题二 词语和标点符号的 使用
自主学习 明确备考方向
-2-
考纲要求 1.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 2.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自主学习 明确备考方向
-3-
真题回放 1.(2018· 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在第 55 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 , .... 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 【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 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 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 出其中蕴涵的深意。【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 跃然纸上 ,孩子可以对色彩、 实物进行认知学习。 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 .... 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 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 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书展上多家 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当然,关于 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 的,不 .. .. 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名师导学]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考点集训:同步测
![[名师导学]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考点集训:同步测](https://img.taocdn.com/s3/m/5fd0a6eaee06eff9aef807f6.png)
[名师导学]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考点集训:同步测百度文库2021’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语文(二) (文言文阅读)班级姓名学号模块一史传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孙也。
以荫为兰州录事参军。
献所为文,.知舒、海、泰三州。
复献文,召试制诰,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使辽,宴射,首中的。
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
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
从弟克公弹蔡京,京迁怒叔夜,摭司存微过,贬监西安草场。
久之,召为秘书少监,擢给事中。
进礼部侍郎,又为京所忌,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掳获。
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
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骑兵,与诸将并力断其归..路,不报。
徙邓州。
四道置帅,叔夜领南道都总管。
金兵再至,钦宗手札趣入卫。
即自将中军,子伯奋将前军,仲熊将后军,合三万人,翌日上道。
十一月晦,至都,帝御南薰门见之,军容甚整。
入对,言.贼锋方锐,愿如唐明皇之避禄山,暂诣襄阳以图幸雍。
帝颔之。
闰月,..帝登城,叔夜陈兵玉津园,铠甲光明,拜舞城下。
帝益喜,进资政殿学士,令以兵入城,俄签书枢密院。
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
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然迄无赴者。
城陷,叔夜被创,犹父子力战。
车驾再出郊帝曰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叔夜号恸再拜众皆哭帝回首字之曰嵇仲努力金人议立异姓,叔夜谓孙傅曰:“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移书二帅,请立太子以从民望。
二帅怒,追赴军中,至则抗请如初,遂从以北。
道中不食粟,唯时饮汤。
既次白沟,驭者曰:“过界河矣。
”叔夜乃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
明日,卒,年六十三。
(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教学案

散文阅读一、把握散文的文本特征(一)根本特征“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根本特征。
“形散〞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1.散文取材“散〞。
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丰富奇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散文行文“散〞。
行文方式灵活多样,富有变化。
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夹叙夹议、状物写景、景中融情;可以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也可旁敲侧击,曲径通幽。
3.现代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
“神不散〞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要受中心思想约束。
(二)内容特征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散文一般包括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1.记叙性散文这类散文以表达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表达多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平淡的人、事。
主旨即对所写人、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
典型写作思路:简述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
2.抒情性散文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目的,往往借助形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比照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3.议论性散文-1-议论性散文又叫哲理散文。
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
(三)形式特征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记叙、议论融为一体。
2.从细处落笔,以小见大。
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一部分小说阅读第一节整体感知PPT精品课件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 单元文 学类文 本阅读 第一部 分小说 阅读第 一节整 体感知 (共56 张PPT)
2.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 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 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 国的脊梁”的。
选材方面,都是大家作品,文学经典。全国卷 I 选用了 文学大家鲁迅的作品《理水》;全国卷Ⅱ选用了世界短篇 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作品《小步舞》;全国卷Ⅲ选用的是中 国作家协会理事、当代优秀作家何士光的作品《到梨花屯 去》。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 单元文 学类文 本阅读 第一部 分小说 阅读第 一节整 体感知 (共56 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 单元文 学类文 本阅读 第一部 分小说 阅读第 一节整 体感知 (共56 张PPT)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 单元文 学类文 本阅读 第一部 分小说 阅读第 一节整 体感知 (共56 张PPT)
第一部分 小说阅读 第一节 整体感知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理水(节选) 鲁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一群乞丐 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 形象。②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 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 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 单元文 学类文 本阅读 第一部 分小说 阅读第 一节整 体感知 (共56 张PPT)
名师导学新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同步2-1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散文蓬勃发展,史称先秦散文,包括《左传》《国语》等历史散文和《论语》《庄子》等诸子散文。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他创作的《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C.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代表作有《茶馆》。
D.巴尔扎克、雨果、海明威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死魂灵》《悲惨世界》《老人与海》。
【答案】D【解析】《死魂灵》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组成,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从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史事。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著名篇目有《再别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雨巷》等。
D.《老人与海》的作者为美国小说家海明威,作品通过塑造一位敢于同巨鲨搏斗的硬汉形象,表现了“人可被毁灭,但不可被打败”的主题。
【答案】C【解析】《雨巷》应为“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作品。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其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冲淡自然、恬静平和,在一定意义上是陶渊明性情的写照。
B.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与其自身遭遇相联系,前后期风格不同,《声声慢》是其抒发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的代表作。
C.《彷徨》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塑造了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经典形象,他们都是受到精神和肉体双重迫害的弱者。
D.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乃至成为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的代名词。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座 课件 (251张PPT)

壹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 题,社会上流传的复习题往往粗制滥造,不得要领 。不分良莠地抓着就做,最容易产生误导。往年的 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 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 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 对话。
——教育部考试中心 刘芃《考试文集》
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 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 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 新一个阶段。
……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
一号等等。
(三)在对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查上,体现出多元化理 解。
1.文本分类。如: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的单用和并用(全国3套),社 科类和科技类文本兼顾(江苏),将信息类阅读文本合并(山东、天津、 浙江)
2.考查能力要求方面。如:全国卷和山东卷不再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 句式单独考查,其他试卷都还作为考查的重点,尤其是天津卷,还保留着 各种文言文原始题型。
步骤:找属概念,找种差,整合表达 四个历规史则地:理1.学种是属以相自称然(和人人是文…地…理生现物象[高的等产动生物、]形)成 (及知其识演分化子的是过…程…为精研英究[对脑象力,劳探动寻者这])些现象产生、形成 及2.其不演能化循背环后;的3.原不因能和否规定律;,不具能有比时喻空。结合的特征的现 代淘地汰理六学种的信分息支:学重科复。信息、比较信息、原因背景信息、 描写信息、影响作用信息、举例信息。
2020年III 卷《记忆里 的光》
2020年山东 卷《建水记 》
2021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课件:同步测试卷(一)(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乡贤”的确立成长与“新乡贤文化”的培育涵养, 并非一蹴而就,既需要在火热的新农村建设中锻炼提高, 更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上构建养护,还 需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社会贤达反哺桑梓、 造福乡里,扶持“新乡贤”,推介发展“新乡贤文化”。
(摘编自姬建民《涵育“乡贤文化”贵在其“新”》)
5.新乡贤相比旧时代乡贤应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 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时代角色突出,在乡村与城市的内在关联上, 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②兼具乡土性和现代性,既了解乡 土文化心理,又熟谙现代社会规则,既经历过传统文化熏 陶,又具备了现代人文精神。③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既要文化内涵贯穿古今,又要紧密联系乡村实际。(意思答 对即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 有共祖的。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 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 民族的共祖。《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 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颛顼 (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又云:“炎帝之孙名曰灵 恝,灵恝生氐人。”《山海经》是一部出自战国时期的人文 地理书,兼有神话性质,所言民族之间的自然血缘性关系 也许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如若从文化上考虑,它们之间也 是有可能存在着文化上的血缘性的。
(摘编自王先明《“新乡贤”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建构》)
材料二:城镇化已经变成了一个滋味复杂的命题,近 20 年以来,它陆续将诸多治理困境呈现给了转型中的中 国。在这当中,乡村空心化、乡村文化断裂、农村社会治 理失效尤其令人忧心。人们的普遍感受是,中国乡村已经 被一路高歌猛进的城镇化抛在了身后,正气喘吁吁地奔跑 在它狭长的影子中。
名师导学新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同步1-7

1.请根据王维的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7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早晨的细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土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2.从下列事物中任选三个,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
(不少于50字)落日弯月清风丝雨融冰杨柳归鸟繁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喜欢黄昏降临时,看云霞满天中那落日残阳依依不舍的娇羞模样;我喜欢夜幕降临后打开窗,迎进悬挂在苍穹中的那轮满月,7撒落一地的清辉丽影;我喜欢夏日里清风摇曳的丝雨,任细细的雨丝在发间聚积成雨露,慢慢地在脸上轻柔地滑落;我喜欢冬日里大雪纷飞时踏着洁白纯净的新雪,静静且自由地行走。
3.请根据柳永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叶扁舟中,酒醒之后,词人神情落寞。
习习晨风寒意逼人,岸边杨柳低垂,天边斜挂一钩残月。
此情此景,让人更觉凄凉孤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有一种“干花”,脱了水,苍黄古旧,是一种花中的 木乃伊,永远不枯,但常年的放在案头,让人觉得疲倦不 堪。不知为什么,因为它永远不死,反而让你觉得它似乎从 来没有光灿生猛地活过。
我只愿意爱鲜花,爱那明天就握不住的颜色、气息和 形状——由于它明天就要消失了,所以我必须在今天用来 不及的爱去爱它。我要好好地注视它,它的每一刹那的美 其实都是它唯一一次的美,下一刹,或开或阖,它已是另一 朵了。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 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 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 有形成 3C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 12 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 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 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 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 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 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
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
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 息。”
我爱花,也许不完全是爱花的本身,爱的是那份乍然 相见的惊喜。
有一次,去海边,心里准备好是要去看海的,海边有一 座小岩岬,我们爬上去,希望可以看得更远,不料石缝里竟 冷不防地冒出一丝百合花来,白喷喷的。
整个事情差不多有点不讲理,来海边当然是要看海捡 贝壳的,没有谁想看花,可是意外地遇上了花,不看也不忍 心。
垂危之际仍在传授知识、传承文明。作品表达了对教师坚 守使命的赞美。
②对崇高师德的歌颂。乡村教师用微小的生命个体, 用原始的方式艰辛地推动了地球人类文明的进步,直至生 命的最后一刻,表现出了崇高的奉献精神。作品表达了对 这种精神的赞美。
③对尊重文明行为的肯定。碳基联邦舰队在探测文明 行星上 3C 级以上的生命迹象后,让炸弹转向以保护有 3C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并惊叹于地球师生生命体之间知识 传承的 5B 级文明,表现了碳基联邦舰队对文明的尊重。 作品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肯定。
地上两个故事,使作品内容丰满,独特的叙事结构给读者
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的独有体验,突显了赞美文明、讴歌 高尚的主题。
3.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对坚守使命的赞美。乡村教师李老师在生命
[答案]C
2.这篇小说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该结构特点有何作 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结构特点:文本采用双线结构,互为呼应,并行
不乱。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联 邦舰队在建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留 3C 级及以上文明。
作用:两条线索相互交叉,又转换自如,串连起了天上
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11 号测试
题未通过!12 号测试题未通过!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 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 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C.文本中李老师卑微不幸但高尚伟大,明明知道自己 患上癌症,却把钱全用来买书,并在临终前给孩子们讲牛顿 三定律,受到孩子们和乡亲们深深的爱戴,也引发读者深深 的同情。
D.本文的主题是弘扬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 的大爱,换来地球安全的无意之举,情节是荒诞的,但主题 是真实的。
[解析]“受到乡亲们深深的爱戴”于文无据,且李老 师形象引发的是读者的崇敬之情。
自己没有工作进度表,也不管别人的旅游日程——那 朵花的可爱全在它的不讲道理。
我从来不能在花展中快乐,看到生命那么规矩地站在 一列列的瓶瓶罐罐里,而且很合理地标上身价,就让我觉 得丧气。
听说有一种罐头花,开罐后几天一定开花,那种花 我还没看就已经先发腻了。
生命不该充满神秘的未知吗?有大成大败、大悲大喜 不是才有激荡的张力吗?文明取走了莳花①者犯错误的权 利,而使他的成功显得像一团干蜡般无味。
【注】①莳花:栽种花。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迤逦”“黄粲粲”“一径开向天涯”等词 语,写出了野花之繁多、颜色之绚丽,表达了作者的惊喜。
我对鲜花的坚持,遇见玻璃花便破例了。哈佛的陈
列室里有一屋子的玻璃花,那么纤柔透明——也许人造 花做的极好以后就有一种近乎泄漏天机的神秘性。
也许我爱的不是玻璃花,而是那份已成绝响的艺术,
那些玻璃花都是一对父子做的,他们死后就失传了——花 做得那么好当然也不是传得下来的。
我真的不知道我是爱上那做得特别好的晶莹得虚幻 的花,还是爱那花后面的一段寂寞的故事。
多么豪华的使用土地的方法,不盖公寓,不辟水田,千 里万里的只交给野花去发展!
我愈来愈喜欢这种不入流的美丽。 一路东行,总看到那种容颜,终于,在波士顿,我知道 了它的名字,“蓝水手”,Blue Sailor. 像一个年轻的男孩,一旦惊讶于一双透亮的眼睛,便 忍不住千方百计去知道她的名字——知道了又怎样,其实 仍是一样,只是独坐黄昏时,让千丝万缕的意念找到一个 虚无的、可供挂迹的枝柯罢了。 知道你自己所爱的一种花,岁岁年年,在异国的蓝空 下安然地开着,虽不相见,也有一份天涯相共的快乐。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Hale Waihona Puke 受的力成 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 目标恒星 500921473 的 3 号行星上存在 3C 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
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
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我所梦想的花是那种可以猛悍得在春天早晨把你大 声喊醒的栀子,或是走过郊野时闹得人招架不住的油菜花,
或是清明节逼得雨中行人连魂梦都走投无路的杏花,或是 那些各式各流的日本花道纳不进去的、市价标不出来的、 不肯许身就范于园艺杂志的那一种未经世故的花。
让大地是众水浩淼中浮出来的一项意外,让百花是莽 莽大地上扬起来的一声吹呼!(选自《张晓风散文集》,有 删改)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
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
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教——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 1 至 10 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
有记忆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 1 至 10
比特的速率进行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 5B 级文明?!且 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 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还有一种花的花名也取得好,叫一丈红,很古典,又很 泼悍。
其实那花倒也平常,只是因为那么好的名字,看起来 只觉得是一柱仰天窜起的红喷泉,从下往上喷,喷成一丈, 喷成千仞,喷成一个人想象的极限。
有些花,是只在中国语文里出现,而在教科书里却不 成其为花,称雪花、浪花。
所有的花都仰面而开,唯独雪花俯首而开,所有的花 都在泥土深处结胎,雪花却在天空的高处成孕。雪花以云 为泥,以风为枝桠,只开一次,飘过万里寒冷,单单地要落 在一个赶路人温暖的衣领上,或是一个眺望者朦胧的窗纸 上,只在六瓣的秩序里,美那么一刹,然后,回归为半滴水, 回归入土。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 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
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 之间的关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花之笔记 张晓风
旅行美国,最喜欢的不是夏威夷,不是佛罗里达,不是
剧场,不是高速公路或迪斯尼乐园,而是荒地上的野花。在
阿利桑那,高爽的公路上车行几小时,路边全是迤逦的野
花,黄粲粲的一径开向天涯,倒教人怀疑那边种的是一种
叫做“野花”的农作物,野牛和印第安人像是随时会出现 似的。
浪花只开在海里,海不是池塘,不能滋生大片紫色的、 白色的、粉色的花,上帝就把浪花种在海里,海里每一秒钟 都盛开着浪花。
有什么花能比浪花开得更巨大,更泼旺,那样旋开旋 灭,那样方生方死——却又四季不凋,直开到地老天荒。
人站在海边,浪就像印度女子的珮然生响的足环,绕 着你的脚踝而灿然作花。
有人玩冲浪,看起来整个人都开在花心里,站在千丝 万绪的花蕊里。
一团团似乎要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
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 3 号行
星。
3 号行星检测,检测 30 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