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20讲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20讲

(3)对亚非拉 ①对美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②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给非洲的传统社会带来沉重 灾难。 ③对亚洲:大量白银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2.史观意识——不同史观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的差异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 革命
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 史观
3.影响
(1)对欧洲:出现重大社会变革。
①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导致“商业革命 ”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交流会合,日益连成一
体。
世界市场
②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提示:主要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明清经济和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 论证: 从材料观点看,商业革命不仅发生在西方,16~18世纪的中 _国__也__发__生__了__一__场__商__业__革__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西__方__的__商__业__革__命__指__:__贸__易__范__围__的__扩__大__,__世__界__各__地__的__商__品__在__欧__洲__都__能__ _买__到,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中国的商业革命 _指__:__全__国__五__大__经__济__区__域__的__形__成__,__十__大__商__帮__为__贸__易__主__体__,__大__宗__商__品__的__ _长__途__贩__运__,__中__国__市__场__与__国__际__市__场__联__系__起__来__。__欧__洲__商__业__革__命__的__起__因__是__ _新__航__路__的__开__辟__,__中__国__商__业__革__命__的__主__因__是__白__银__成__为__主__要__流__通__的__货__币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人教课标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名师公开课精品课件(40张)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人教课标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名师公开课精品课件(40张)

核心 考点突破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研析 命题视角
考点一 新பைடு நூலகம்路的开辟
要点突破 真题对接
史料印证
2.四大航线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C
核心 考点突破
基础梳理
考点突破 真题研析 命题视角
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
要点突破 真题对接
史料印证
3.五大视角审视新航路开辟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为世 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 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神学理论,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4)“殖民掠夺之路”: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 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转型之路”: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
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的遗言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C
核心 考点突破
考点突破 真题研析 命题视角
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
一、条件与原因
基础梳理
史料印证 要点突破 真题对接
◆史料研读 [粗读] [细读] 从不同角度论述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与目的是三则史料的共同主题。 史料1表明追求金银财富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史料2表明《马可· 波
海岸越过好望角,继
续沿着非洲东海岸, 穿过印度洋,到达印 度,即③。故应选C。 答案 C
A.①
B.②
C.③
D.④
首页 尾页 上页 下页
C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5讲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第7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5讲






考 点 二
菜单
高三总复习 ·历史



A.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B.文明的交流和影响
时 提

C.亚、非、拉的近代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菜单
高三总复习 ·历史
【解析】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指的是殖民扩张与掠
夺,材料图示没有体现其内容,故 A 项错误;15 世纪中
考 点
后期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性贸易成为可能,欧洲商人
考 点 一
考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
课 时



考 点 二
菜单
[读教材 抓基础]
高三总复习 ·历史
1.背景
考 点 一
课 时 提 升 练
考 点 二
菜单
考 点 一
考 点 二
菜单
高三总复习 ·历史
课 时 提 升 练
2.过程
高三总复习 ·历史



时间
人物
支持 国
开辟的航路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
欧洲→
牙 __非__洲____(好望角)
历史迈出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关键性一
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课 时




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
点 二
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
近代化史观 和性质,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
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落后地区的开
发,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新起点
菜单
高三总复习 ·历史

2016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小结

2016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小结

热点话题链接 科技创新——工业革命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 考查特点
近年各地高考关注近代工业革命的重大科技成就及其对各国 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道路的影响。
链接考点
两次工业革命对东西方世界的影响 1.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政治上:引起 19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风潮,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工人阶级逐渐壮大, 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产中的比重变
国别 时间 1870 年 1900 年 1913 年
英国 德国 美国 32% 13% 23% 20% 17% 30% 14% 19% 36%
材料三 电灯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 焕然一新,而在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 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时空连线
方法规律技巧
本专题的主要线索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学习过 程中注意从这一角度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 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发展趋势是以英国为 中心的世界市场向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的演 变。
一、新航路的开辟 1.学习的重点应放在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上,过 程的学习可参照下图,用“一个中心”“两条航线”和“四个人 物”概括。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 ——找取相似点。不管材料多新,必 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 重要知识的关联,便将材料与课本联系在一起了,解答问题就不 难了,甚至有的设问还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 ——找取相关点。读材料时要想着 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 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信息,以纠 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整合(共26张PPT)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整合(共26张PPT)



通过对题干材料中“18 世纪”“欧洲”“纺织机器……交通工 具”等时空概念及标签性成果的分析, 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第一次 工业革命。由于工厂的大批兴建,新型工厂制度产生,使得大量 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故 C 项符合题意。
A 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错误;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推行导致的结果是自由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由竞争、自 由贸易,与人口集中无关,故排除 B 项;
专题线索
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1.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阶段 (1)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以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财 富为主要手段的早期阶段;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拓展。 (2)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中期阶段; 中期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 帝国主义阶段,使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终建立。
答 案
B
例 2
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的主要途径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 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 · 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 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 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 )
3.评价 (1)破坏性:给殖民国家带来了灾难和痛苦,造成当地社 会的混乱、文明序列的断裂、经济的倒退。 (2)建设性:给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入了资本主义政治、经 济和文化,带去了历史发展的活力,刺激了资本主义因 素的增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横向链接
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侵略:两次鸦片战 侵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 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 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 政治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太平天国运动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经济 洋务运动兴起, 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 本主义初步发展 反抗:爱国官兵反 反抗: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新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课件新

2.预测2020年的形成和影响。从经济全球化的整个历程看,本部分内容是经济全球化过程 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深远。这些角度也是高三一轮备考时需要 关注的重点。
02 时空观念·知识串讲
……………………………………………………………………………◎
2.19世纪三大进步历史潮流 19世纪的欧洲史,可以说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两大事件的带动 下发展的。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化的进程,法国大革命则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 程。这两大趋势造成了三个进步的历史潮流,就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这三股潮流。自由主义,是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也包括经济上的自由经 营、自由贸易、自由竞争;社会主义是指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民族主义是指 民族振兴与复兴和民族独立运动。这些都是在两大潮流带动下发生的。这三股历史 潮流组成了l9世纪史的基本内容,反映的是时代的精神。
1.从考查的知识上看,复习本讲应掌握的重要内容是工业革命的条件、成 就、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拓展补遗的角度看,应补充的知识有:黑 奴贸易结束的原因、19世纪三大进步历史潮流,新教材连线:圈地运动。从考查学 科素养看,如通过考查工业革命的条件、影响,体现家国情怀的素养立意;通过考 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表现,体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立意;通过考查 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影响社会关系的变革,体现唯物史观的素养立意 等。
2.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2) 内 燃 机 的 创 制 和 使 用 : 以 内 燃 机 为 动 力 , 研 制 成 功 了 新 的 交 通 工 具 ___汽__车__和__飞__机___。 (3)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 (4)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影响 (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__气__时__代______”。 (2)工业部门:诞生_电__力__工__业_____、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 (3)生产结构:重__化__工__业______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4)生产组织:大企业时代到来,形成了垄__断__组__织______。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纵横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历史纵横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知识归纳与教材扩展拾遗课件

第三页,共14页。
二、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 (2)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迅速发展。 (3)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织是 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 的需要。
第十三页,共14页。
四、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评价 1.奴役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帝国主义国 家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控 制着这些国家、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命脉。 2.改造性: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旧思 想、旧制度不断受到冲击,促使整个世界进一步资本主义化。 3.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 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 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全世界范围 (fànwéi)
第十页,共14页。
早期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的殖 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活 抢夺金银、贩卖黑奴、 在殖民地进行商品 动 进行欺诈性贸易等 倾销,掠夺原材料
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 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 潮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 推动了欧美各国工 将世界瓜分完毕,资
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纪初
新航路开辟,资 工业革命的推动,寻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本主义工场手工 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的推动,进行资
业发展

本输出
主要 国家
扩张 地区
西、葡、荷、英、
英、俄、法、美等国
法等国
大多占领沿海地 区,未深入 (shēnrù)内地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整合课件

(课标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整合课件
单元整合
——————————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 一、近代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1.15~16世纪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①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 扩张提供了条件。
②随着新航路开辟,主要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 大西洋沿岸,荷兰和英国积极对外扩张。
①初期中国再次与世界科技潮 经济全球 流失之交臂。②中国实行改革 化明显加 开放,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
速 的潮流,推动了现代化建设。 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阶段
15世纪末 至16世纪
17世纪至 18世纪中 期
推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素
新航路 的开辟
殖民扩 张、争

主要资本 商业资本
地区,未深入 民扩张,深
内地
入内地
全世界范围
活动 结果
抢夺金银、贩卖黑 奴、进行欺诈性贸 易等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 始积累及资本主义 的发展,给亚非拉 国家带来灾难,使 世界日益连成一个 整体,以西欧为中 心的世界市场雏形 开始出现
在殖民地进行 进行资本输出、
商品倾销,掠 商品倾销,掀起
夺原材料
瓜分世界的狂潮
推国义观非近世进动工的上拉代界一了业发促国化市步欧资展进家的场拓美本,了走道得展各主客亚上路到,将资民进族涨主的形世本体亚解,义世成界主系非放以国界瓜义形拉运欧家市分世成国动美为场完界;家的资主最毕殖促民高本导终,
时间 15~16 世纪 17~18 世纪
19世 纪中 期
推动力 新航路 开辟 早期殖 民扩张
工业革 命
历史进程 雏形开 始出现 进一步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或改革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量剧增,促 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4)资金: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和对殖民 地的长期掠夺,积聚了大量的资本。
辨析比较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项目 时间 显著标志 发明者 起始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中期 蒸汽机的使用 技师、工人 棉纺织业 (轻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中后期~20 世纪初 电力的广泛应用 科学家、工程师 重工业
科技含量 科学未与技术真正结合 科学技术指导, 与生产紧密结合 重要国家 生产组织 英国 工厂取代工场 德国、美国 垄断组织产生
正确评价
正确评价垄断组织
(1)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社会化发展的客 观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垄断组织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有计划生产,较之自由资本主 义阶段私人生产的无计划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3)垄断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将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 为企业内部的关系,从而达到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和产量的目的,既约束了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限制了其他企业 同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资本主义
工业艰难发展。
②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最 终建立起来。
问题探究
Hale Waihona Puke 如何理解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
命,也是一场社会革命 (1)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 ①从生产方式上看: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 劳动。 ②从生产组织形式上看:工业革命使大工厂取代了 手工工场。 ③从产业结构上看:工业革命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 为中心发展到以工业为中心。
2.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条件 ①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 原料产地 。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 (2)表现 ① 19 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

基本形成。 ②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 贸易中心 。
(3)影响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 生产方式 ,开 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2)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革命 ① 工业革命改变了政治结构,自由主义改革运动兴起,巩固 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②工业革命改变了阶级结构,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 ——工业 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工业革命改变了东西方的国际格局,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④工业革命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农业 时代进入工业时代。 ⑤促进了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工业革命使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3)影响 ①推动了电力、汽车、石油等 新兴工业 的产生及传统工业部 门的改造。 ②推动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2.垄断组织的出现 (1)原因: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 社会化 趋势日益加强。 (2)表现:一些大企业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
垄断组织 。
(3)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 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2)进程 ①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珍妮机 ”,引发了一系列 的发明创造。 ②动力技术:瓦特研制成的 改良蒸汽机 ,推动了机器的发 明和使用。
(3)历史影响 ①社会经济: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农业在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减少,工业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②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和 工业无产阶级 成为社会的两大 阶级;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③对外扩张:资产阶级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工业革命 时期
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期
以机器大生 主要依靠科技提 产为基础 高生产率
(4)控制着垄断组织的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 治、经济生活,常常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参与到瓜分世界与奴役殖 民地、半殖民地的行动中,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与争 夺,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争霸,不可避免地引发战争。
辨析比较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和联系 比 较 类别 工场制度 16 世纪中叶 区 别 时期 到 18 世纪 中叶 生产 手段 以手工劳动 为基础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3.世界市场的发展 (1)背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② 新兴交通工具 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③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 瓜分世界 的狂潮。 (2)表现 ① 1870 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②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国际分工 日益明显。
(3)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当地的 民族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 2讲
两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 (1)前提条件 ①制度: 18 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②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③劳动力: 圈地运动 使很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 去工场做工。 ④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 展。
思维拓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1)政治:经过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 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 政治前提。 (2)科技: 19 世纪中后期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 进展 (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第二 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技条件,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原因和 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欧美各国的科学家的很多科研成果都应用于 生产 , 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
(2)成就 ①电的广泛使用:德国人西门子研制 发电机 入“ 电气时代 ”。 ②内燃机的创制: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 领域的革新,出现了 新的交通工具 ——汽车和飞机。 ③化学工业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 物质,并制成多种化学合成材料。 ④传统工业的进步:由于 炼钢技术 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 提高。 成功,人类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