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5混凝土(钻空灌注桩)配合比设计

合集下载

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订轴线,桩位→埋深护筒→钻机就位→成孔→第一次清孔→钢筋笼制作、吊装→安放导浆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钻机移位根据本工程的场地,电量,钻孔灌注桩直径,桩深及工期因素,安排2套GPS—15型钻孔灌注桩机进行施工,混凝土采用水下商品混凝土C25,钢筋笼采用现场制作。

为了确保质量及进度,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进行钻孔桩的施工.二、施工工艺技术要求本工程桩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操作。

具体如下:1、放桩位线每个桩位应按设计要求,用全站仪配合钢卷尺定放,并请监理方进行复核。

2、开工前,用水准仪对施工现场标高进行测量。

并计算出平均值,作为地坪标高,当护筒埋好后,对护筒进行标高测量,一次控制成孔深度。

3、放桩位线:⑴各轴线引出桩位中心线⑵桩位中心点处用钢筋做出标志,以标志为圆心,桩半径为半径画控制护筒埋设位置.⑶桩位线及标志要经常检查,看不清时及时补上。

⑷轴线桩及桩位线放好后,须进行检查,再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人员认真检查,并及时办理复核手续.2、填设护筒定好桩位后,先在桩位外引测出桩位控制线,再进行开挖,护筒直径应比设计桩径大10cm,填设护筒时,其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护筒底部应深入原土层不得少于20cm。

护筒与周围垂直,且挖填设的护筒周围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

3、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后,底座必须用水平尺打好水平,达到平整,稳固,以确保钻进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允许偏差应小于20mm,转盘在四个方向上的水平度误差小于1/3004、正循环成孔⑴采用工程钻机进行工程施工时,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成孔,正循环清孔的施工工艺,泥浆采用原土造浆。

⑵本工程设计桩径Φ800mm,施工时使用钻头直径应保证设计桩径.⑶钻进压力及钻速控制:开孔时应遵守小水量、轻压力、慢转速,以防扩径过大;护筒脚附近要慢速钻进,使护筒脚有一定的粘泥皮;在钻进过程中最大钻进速度不大于1m/min;在钻进淤泥质粘土层时,要适当控制压力(粘土5~25kpa,砂土5~15kpa)和转速(粘土为40~70r/min,砂土为40r/min,最小泵量为50 m/h),以防扩径过大,且要少提动钻具,换钻杆时应轻提,以防坍钻孔,一般开孔及钻孔进淤泥层时宜开一档。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一、混凝土配合比1、钻孔桩开钻前应做好砼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并将试验结果整理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具体要求及内容如下:2、钻孔桩设计为C30水下混凝土,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易性必须满足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18~22cm,初凝时间不少于10小时。

3、水泥:采用C30普通硅酸盐低碱水泥;4、掺合料:掺加的粉煤灰需符合规定。

5、砂:细度模数为2.3~3.0的中砂;6、碎石:选用质地坚固的碎石,其压碎值小于10%,吸水率小于2%。

采用5~25mm连续级配;7、水:采用地下水。

8、减水剂: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产品技术性能指标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及相关标准。

二、混凝土灌注1、开钻前还应认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钻孔桩开钻前应做好砼理论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并将试验结果整理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

2)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砂子、碎石、水、外加剂数量应能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其质量得到工程师的认可。

3)混凝土灌注所需的工具、设备等如3.0m3漏斗、φ300mm 的螺旋丝口垂直提升水下砼填充导管、导管夹箍、填充水下砼隔水栓塞、测量砼面标高的测鉈、测绳以及各种技术签证表格应准备妥当。

4)备用发电机组应试运转,状况良好,能在停电的情况下迅速投入使用。

设备维修人员和配件应准备妥当。

所有备用设备应保证原有设备在遇到意外事故时,混凝土生产、运输、灌注能继续。

5)应有措施保证暴雨时混凝土能连续灌注,质量不受影响。

2、混凝土的拌合1)开盘前试验人员必须测定砂、石含水率,将理论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2)混凝土配料和计量:混凝土配料必须按试验室通知单进行,并应有试验人员值班,配料应采用自动计量系统计量。

3)开盘前要检查砂、石的质量情况,核实使用原材料与配合比通知单是否相符,数量是否足够灌注一根桩并有10%的富余量。

4)开盘前要校核搅拌站计量设备及其他计量器具,并由试验人员复核。

5)开盘前外加剂的浓度应进行确认,外加剂的掺量应精确。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等方面详细介绍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二、混凝土材料选择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骨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砂或细砂。

3.粉煤灰: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粉煤灰。

4.掺合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减水剂和缓凝剂。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配合比设计原则(1)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2)控制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和变形。

(3)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4)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2.配合比设计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等级和强度等级。

(2)根据施工条件和构件要求确定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和骨料配合比。

(3)确定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4)根据施工条件和混凝土强度要求确定减水剂和缓凝剂用量。

(5)根据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确定配合比。

四、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搅拌(1)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不少于2min。

(2)应根据施工进度和混凝土性质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

2.混凝土浇筑(1)应采用泵送方式浇筑。

(2)应根据施工进度和混凝土性质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

3.混凝土养护(1)应采用覆盖、喷水等方式养护混凝土。

(2)应根据气温、湿度和混凝土强度要求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方式。

五、总结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重要保障。

本文从混凝土材料选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希望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C2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常见问题处理

C25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常见问题处理
作者单位:河北通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2年第7期 (4月上) 《交通世界》 209
对比试验 将掺入减水剂、粉煤灰前的试验 结果与掺入后的水下C25混凝土的试验 结果比较,见表1~表3。 比较以上试验结果可得出如下结 论:由于掺入高效减水剂和I级粉煤灰 使混凝土用水量降低,降低了水胶比, 和易性得到改善,易振,施工质量得到 提高,同时使水泥用量降低,提高了混 凝土的温控防裂能力和混凝土的耐久 性,同时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强度,显 示出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均满足国标GB 8076-1997的要求。
限制骨料碱活性,防止混凝土碱
骨料反应
合理选用水胶比确保混凝土性能
和强度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主要包括水胶
比、砂率、用水量等,合理选择配合比参 数可获得性能优良而且经济性好的混凝 土。水胶比越小,混凝土孔隙率约小,强 度越高,耐久性越好。混凝土选用品质优 良的高效减水剂和I级粉煤灰,为采用较 低水胶比创造了有利条件。
水位简外水位高出1.3~1.4m,操作中 避免碰撞孔壁,并随时注意控制泥浆的 和比重。为保证施工质量,水下混凝 土的配合比选用要比设计强度高20% 左右,坍塌度宜采用18~22cm。混凝 土自拌合机出料灌注最时间不宜超过 30min,施工中间每间断30min后,要 上下串一上导管,防止混凝土失去流动 性,提升导管困难,增加发生事故的可 能性。在施工过程中,中途中断浇注时 间不宜超过30 min,整个桩的浇注时间 不宜过长,尽量在8h内完毕。
工。孔壁坍塌。施工中发生孔壁坍塌, 往往都有前兆。有时是排出的泥浆中不 断出现气泡,有时护筒内的水位突然下 隆,这都是塌孔的迹象。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及 方法
为防止导管接头与导管漏水, 施工中我们通过严格的事前、事中、事 后控制,保证导管制作及具备以下条 件: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和 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各节的安装接头所 用的胶热及法兰的对接位置,预先试拼 并作好标记,按插导管时须按试拼时的 状态对号拦装,所有的法兰盘接头均须 垫入5~7mm厚的橡胶垫圈,安放时须 对正放平,拧紧螺栓,严防漏水。内径 应一致,其误差应小于±2mm,内壁 须光滑无阻,组拼后须用球塞、检查锤 作通过试验。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要长 一些,一般为4m,其底端不得带法兰 盘,以便在混凝土内。每节导管的长度 要整齐统一,便于丈量长度,并作出 标记和记录。导管使用前做好水密性试 验。导管不要埋入混凝土过深,严格控 制混凝土配合比、和易性等技术指标。 为预防孔壁坍塌,我们采用了维持护筒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方案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方案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方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方案钻孔灌注桩在整个工程的施工中是容易让人忽视的一个工艺,大部分人认为这个工艺较简单,其实钻孔灌注桩在施工中是不能忽视而应重视的一个环节,第一它是整个工程的基础;第二是隐蔽工程,如果出现问题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根据这几年的施工经验总结出如下施工方案:1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措施1.1钻孔灌注桩施工采用原浆护壁,正循环成孔施工工艺,水下浇筑混凝土成桩。

施工过程严格遵照设计要求和执行《交通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工艺和控制质量。

1.2材料检验:由材料组对每种进场材料进行材质检验,监督分包单位对材料复试。

到场材料必须具有符合要求的合格证书,如对到场的材料有所怀疑,可停止使用。

1.3成孔灌桩:1.3.1隔孔施工:在钻机就位之前,对埋设护筒的位置、深度和垂直度进行复查,以确保桩位准确。

成孔时采用隔孔跳跃式流水操作,保证安全距离不小于4d,以防止对邻桩影响。

1.3.2确保桩身垂直成孔:垂直度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钻架就位之后检查钻机平台平整和稳固情况,确保桩身成孔垂直度。

1.3.3控制钻进速度和护壁泥浆指标:控制钻杆钻进速度,应不大于1.00m/min,护壁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2~1.3左右。

清孔时进行泥浆密度复验,相对密度控制在1.15~1.2左右。

1.3.4成孔检查:成孔之后对孔径、孔深和沉渣等检测指标进行复验,必须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4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的制作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对钢筋笼的规格和外形尺寸进行检查,控制偏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下笼时监督施工人员对钢筋笼的焊接过程,必须按规范的搭接长度和标准焊缝进行操作,并按要求放置垫块,每节二组,每组三块,补足焊接部位箍筋。

钢筋笼入孔后,将吊筋固定,避免灌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拱。

1.5浇筑混凝土成桩:1.5.1工程采用C25混凝土,配合比由中心试验室设计。

搅拌时由专职试验员负责控制混凝土配制工作,加料达到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钻孔灌注桩与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钻孔灌注桩与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

江北大河(农村段)整治工程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宁波四明湖建设有限公司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宁波市水利水电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施工图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岩土地质勘察报告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6、钻孔灌注桩图集(2004浙G23)7、现场踏勘资料二、工程概况1、钻孔灌注桩在本施工标段位置1)费苏线桥: J0+250~J0+3002)机耕桥1:J1+650~J1+7003)唐李线桥: J2+400~J2+4504)孔家村桥1:J2+750~J2+8005)孔家村桥2:J3+200~J3+2506)马径村桥:J3+650~J3+7007)红旗闸站:J2+050~J2+1508)铁塔围护: J2+370、J2+5002、水泥搅拌桩在本施工标段位置1)J0+000~J0+711左右岸墙基础,桩长12m,工程量37560m32)J2+100红旗闸上下游翼墙基础,桩长9m,工程量3255m33)水泥搅拌桩施工位置南侧均在堤岸,北侧均在河道3、施工现场地形环境1)红旗闸:①基桩基本布置在江北大河上,水泥搅拌桩北侧布置在河面上,南侧在岸堤上.②该段江北大河宽30m左右,河水深约0。

7m左右,河面水位高程1.10m左右,陆岸自然地坪高程1。

60m左右,河底淤泥厚度约1。

0m左右.③基桩施工须先江北大河上、下游围堰填筑,河道抽水,清除淤泥。

④淤泥清除后采用粘土回填,回填至0.70m左右高程,面填60cm原塘渣便于桩基作业和行走,回填面积50×20m左右.4、设计概况1)红旗闸:工程桩桩型①Φ1000钻孔灌注桩,桩长50m,桩尖进入土层为Ⅷ—3中砂层,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桩顶高程(有效高程)—2。

77m,桩尖高程—52.77m,桩数量15根,采用高应变+低应变检测,高应变检测数量2根,低应变全数检测。

c25混凝土定额配合比

c25混凝土定额配合比

c25混凝土定额配合比
C25混凝土是一种混凝土强度等级,表示其抗压强度为25 MPa,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的强度等级分别为12 MPa和2.0 MPa。

C25混凝土通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一般基础和主要结构。

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C25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如下:
1. 水泥的种类和等级:按GB 175-2007的规定选择。

2. 砂子的级别:砂子的级别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规定。

3. 砂子和石子的最大粒径:砂子和石子的最大粒径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规定。

4. 砂子的含量:砂子的含量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规定。

5. 砂子、石子、水泥和水的用量:砂子、石子、水泥和水的用量应符合GB 175-2007的规定。

6. 骨料、水泥和水的用量:骨料、水泥和水的用量应符合GB 175-2007的规定。

7.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GB 175-2007的规定。

8. 混凝土的用量:混凝土的用量应符合GB/T 14684-2011的规定。

9.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GB 175-2007的规定。

1/ 1。

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及钻渣制备边坡砌块施工技术应用

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及钻渣制备边坡砌块施工技术应用

0引言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凭借着低成本、高机械化、适应性强等优势,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但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及钻渣,会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施工单位对钻孔灌注桩的废弃泥浆及钻渣通常采用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用作路基填料、加入固化剂固化分离等方式进行处理。

上述方法均只是将废弃泥浆及钻渣中的有害物质去除,然后进行分离处理[1-4],未能有效地对其进行二次利用。

我国学者针对公路施工期对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及钻渣再利用的研究不够丰富[5-8],极少考虑将废弃泥浆及钻渣作为施工原材料,重新将这些工程废弃材料应用于实际施工中。

邢树伟[9]在淡水泥浆无害化处理方面提出加入高价金属离子使胶体粒子逐渐形成沉淀物质并析出,在析出过程中吸附其他固体物质,一同聚沉,进而将有害物质从废弃泥浆中全部去除,实现无害化处理。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在京沪高速铁路项目中研制出TKY-N01型泥浆处理设备,该设备仅需使用振动筛,在塑性地层钻进时,开启水力旋流除泥器,钻孔携带的泥浆直接进入设备,经去除钻渣的泥浆后再回到钻孔继续使用[10]。

某公路工程位于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内,并且标段内有3处二级水源保护地,生态环境脆弱。

本文以该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泥浆及钻渣为原材料,通过试验获得其最佳配合比,用于制备混凝土,为现场施工寻求切实有效的再利用技术。

本文的研究应用对于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和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1基本物理量试验测定1.1X射线衍射试验方法物质结构的分析尽管可以采用中子衍射、电子衍射、红外光谱、穆斯堡尔谱等方法,但X射线衍射是目前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手段,具有无损试样的优点[11],其工作原理是当一束单色的X射线入射待检测晶体时,由于晶体是由原子规则排列组成的,这些规则排列的原子间的距离与入射X射线波长有相同的数量级,因此不同原子散射的X射线相互干涉,在某些特殊方向上产生强X射线衍射,衍射线在空间分布的方位和强度与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25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技术规范)。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4、《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6、《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

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175-1999)。

8、《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175-1999)。

二、设计要求:
混凝土设计强度f cu.k =25MPa,坍落度采用180-220mm。

三、混凝土试配用原材料:
水泥:辽宁本溪水泥产“工源”牌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比重ρc=3100kg/m3。

砂:辽宁郭加砂厂产中粗砂,细度模数M X:2.8,含泥量:2.8%,表观密度2660kg/m3。

碎石:通鲁石料厂产5-10mm、10-20mm、16-31.5mm碎石
5-10mm碎石:级配合格,针片状含量4.7%,含泥量0.6%
10-20mm碎石:级配合格,针片状含量4.8%,含泥量0.8%,压碎值
7.9%,表观密度2770kg/m3。

16-31.5mm碎石:级配合格,针片状含量2.2%,含泥量0.6%,表观密度2770 kg/m3
经混合筛分最后确定为:16-31.5mm碎石30%,10-20mm碎石55%、5-10mm碎石15%组成5-31.5mm连续级配。

水:可饮用水,ρw=1000 kg/m3。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
1、计算试配强度f cu.o(强度标准差取σ=5MPa):
f cu.o=f cu.k+1.645×σ=25+1.645×5=33.2MPa
2、计算水灰比(w/c):
采用碎石取A=0.46,B=0.07
w/c=Af ce/(f cu.o+A·B·f ce)
=(0.46×42.5)/(33.2+0.46×0.07×42.5)
=0.57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灌注水下混凝土水灰比宜采用0.5-0.6,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

采取水灰比为0.54做为基准水灰比。

经查表符合耐久性要求。

3、选用单位用水量m wa:
碎石最大粒径为31.5mm,砂为中砂,坍落度为180-200mm,当坍落度大于90mm时,以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用水量为:m wa=205+25=230kg/m3,通过试拌、调整为
m wo=225kg/m3。

4、计算水泥用量:
m co= m wa/(W/C)=225/0.54=417kg/m3,符合耐久性要求。

5、确定砂率βs:
坍落度大于60mm的砼砂率,以60mm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调整计算得βs=(34+7)%=41%,通过试拌,调整为βs=43%。

6、计算砂及碎石用量m so、m go(按绝对体积法计算α=1)
①417/3.10+m so/2.66+m go/2.77+225/1.0+10×1=1000
②43=m so/(m so+m go)×100
计算得:m so=737Kg/m3;m go=978Kg/m3。

16-31.5mm碎石30%为293 kg/m3;10-20mm碎石55%为538 kg/m3
5-10mm碎石15%为147 kg/m3。

通过试拌,砼和易性均满足要求。

基准配比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泥417kg,砂737kg,碎石978kg,水225kg。

五、以基准配比为准,调整水灰比,共试配以下三个水灰比并分别成型试件,采用标准养护,分别对各组试件的不同龄期强度进行了试压,结果见附件。

六、实测混凝土的密度与计算混凝土密度相比等于1.008<1.02。

故不需要进行密度修正。

根据强度结果,同时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各材料用量的合理性。

推荐使用配合比为:
水泥: 砂:16-31.5mm碎石: 10-20mm碎石: 5-10mm碎石: 水
417 : 737 : 293 : 538 : 147 : 225
1 :1.77 : 0.70 : 1.29 : 0.35 : 0.54
二公局(洛阳)四处
舍通路五标项目经理部试验室
省际通道支线舍伯吐至通辽段一级公路
C30混凝土配合比
(吉林天意水泥)
二公局(洛阳)第四工程处
舍通5标项目经理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