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5岁娃报7个兴趣班,早教机构惹的祸嘛

合集下载

2018广东公务员面试技巧:模拟题510

2018广东公务员面试技巧:模拟题510

2018广东公务员面试技巧:模拟题510【模拟题1】现在很多家长都让小孩子去上一些兴趣班,表面上丰富了小孩子的生活,实则是把家长的意愿强压给小孩子。

对于这一现象,你怎么看?【参考答案】家长让孩子去上兴趣班,其初衷是希望通过多学习,让孩子开发潜力,增长技能、丰富孩子的生活。

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理都能理解。

但是给孩子报过多的兴趣班,这种行为是典型的拔苗助长、教育功利心态的体现。

长久以来,中国家长一直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思想,因此强迫孩子上一些兴趣班,多学一些技能,主要是出于为孩子着想的考虑,当孩子面对社会的压力和竞争时,可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获得更多的收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等。

其实这种做法不仅挤占了孩子的游戏时间,还违背教学规律,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童年的快乐。

在这种急功近利心态的背后,隐藏的是教育资源失衡和教育机会不均,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实投射。

除了家长自身教育理念的影响,当今我们教育体制和制度的缺陷,让家长更注重成绩、分数、排名,于是就出现了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分数和排名,无限度地给孩子报培训班的情况。

事实上,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未尝不可,只是应结合孩子的兴趣点和特长来选择,因材施教。

而不应盲目跟风,为了攀比、将家长未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头上。

另外,我们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让教育归回本质,为孩子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模拟试题2】近来,一则星巴克致癌的信息迅速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社会各界人士对日常的食品安全充满了担忧。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星巴克作为一个知名品牌,在中国各地都有着巨大的消费群体。

但是星巴克咖啡当中确含有致癌的物质,这不仅仅是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更值得深思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保障我们日常食品的质量安全。

日常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民生尤其关注的一个话题。

2006年发生至今仍让人难以忘记的“苏丹红事件”,也是第一次使中国人开始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别让兴趣班挤满孩子的童年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别让兴趣班挤满孩子的童年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别让兴趣班挤满孩子的童年海宁一小学三年级某某班级的家委会决定组织一次周末一日游,带孩子们出去玩玩。

据了解,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这次秋游是不需要家长陪同的,也就不存在家长有没有空的问题,家委会原本以为班里的大多数孩子都会参加这次活动,但是没想到是,出40人的班级,竟然只有4位同学周日没有兴趣班,这个数字实在有点令人震惊。

(10月28日《钱江晚报》)常有人说:中国的小孩没有童年。

的确如此,中国人口太多,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竞争,户口、学籍、工作、房子、车子……尤其是新时代的小孩,从小开始就背负了太多压力。

笔者从小学开始,除了工作日的学习以外,周六上午会上两堂补习班,下午学钢琴;周日上午也上两堂补习班,下午学习舞蹈,这样的生活对于很多小孩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小孩需要被培养成智商和情商都高的人,而不是书呆子。

报兴趣班固然对孩子有很多好处,但是它的弊端就在于,孩子会少很多时间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认识新的朋友,假如生活被长期禁锢在一个固定的圈子和模式里,换做多数人大概都会丧失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

“童年”这个名词既然存在,就说明童年时光有它存在的必要。

小孩子需要童真,需要去接触大自然,需要和同龄人交往,而不是让他们的心智因为兴趣班或者学习上的压力过早变得成熟,因为这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谁都没有资格剥夺孩子享受童年快乐的权利,包括家长。

周末一日游就是拉近孩子之间距离、让孩子接触新鲜事物、保持他们的好奇心的好办法之一,然而这样的事情却在越来越进步的今天难以得到实现,这是家长和社会都该反思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这也是为了孩子好,希望孩子可以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但是这样想的人有没有考虑过,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把这些选择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如果孩子确实喜欢某类兴趣班,那么报名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根本没有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进孩子的人生规划,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2018年河南省考面试真题解析

2018年河南省考面试真题解析

1.有人说早教机构将会蓬勃发展,并给出三个理由,二胎政策新生儿增多,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庭不惜在孩子教育上投入很多。

请你对上述理由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最近,这样一个帖子传播甚广,再一次触发了一些年轻父母焦虑的神经。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家庭在孩子教育投入上越来越多,“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很多家庭的座右铭,看看周围一脸焦灼的年轻父母,再看看热火朝天的早教、培训市场,就知道“起跑线焦虑”多么令人神伤。

早教机构蓬勃发展,有其合理的一面。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所以普通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很难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式各样的早教机构就如同雨后春笋出现,占据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其次,素质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塑造一个高素质的人才,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早教辅导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了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三,现在的父母多为80后、90后,他们是我国教育事业最大的受益者,相较于父辈们,他们的文化水平更高,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更为透彻,所以在教育方面对孩子的投入更多。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众多早教机构存在门槛低、资质不全、费用高昂等问题,甚至有的早教机构主要以敛财为目的,收钱后跑路的首先,本次清理河道白色垃圾的活动,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

所以有必要选择那些白色垃圾多、人流量多的河道进行清理,选择好后在一定范围内以合适的方式通知给单位同事,比如说在本单位微信群或者一些会议结尾,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报送领导批准。

其次,本次公益活动是否能成功,关键点有多少人会支持并参加到该活动中来,确定了活动对象后,有必要在微信工作群和本单位LED屏中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提高大家对本次活动的认同,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

国考面试模拟题:“早教”应让孩子成长得更好.doc

国考面试模拟题:“早教”应让孩子成长得更好.doc

2019国考面试模拟题:“早教”应让孩子成
长得更好
英语拼音跆拳道算数识字学画画幼小衔接冲一冲如今,许多学前教育机构生意兴隆。

早教市场规模巨大,是关乎孩子身心健康的未来产业,在一些地方却良莠不齐。

有的虚假宣传、天价收费,有的揠苗助长、过早教授小学知识,还有的幼升小也刷题,这一情况引发媒体关注。

【模拟题目】
说说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参考思路】
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只有规范早教市场,才能为孩子们更好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这就需要建立联动监管机制,对门槛的设立、师资的配备、课程的质量作好监督,鼓励他们开发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产品。

把该定的标准定在前边,该扛的责任扛在肩上,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助力1.13亿名学龄前儿童迈好终身学习的第一步。

2018年6月15日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6月15日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6月15日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1/2)论述题第1题经过国家一份调查报告显示,14%的学生认为乌龟是十二生肖之一,20%的人认为一些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对于这个现象你怎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认为这样一份调查报告未必就能反映出我国真实的传统文化常识水平,但出现如此“低级”错误,胡乱“拉郎配”,真的说不过去。

不仅仅会让人啼笑皆非,更是暴露出了我国在对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薄弱的问题。

我总结了一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是家庭问题。

家长更关注的是奥数、英语、早教等“新知”,或者是舞蹈、球类、跆拳道等健身项目,而对于传统文化却避而不谈,这样的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

第二点是学校的问题。

学校教育相对而言更倾向于理论,传统文化教育相对不足,会导致学生对我们民族的生活习惯、世界观不甚了解,由此造成思想上的冲突。

第三点是社会问题。

当下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各种新思想,各种洋节不断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商家往往会利用洋节来进行营销、媒体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少之又少,更多的是一些商业化的宣传。

这些都是让民众将我们的基本素质教育、我们的传统文化抛在脑后的罪魁祸首。

传统文化能够体现出我们国人的价值观,更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即便是时代再更新再发展,我们也不能将传统文化遗忘,而是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加强学校教育,更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要让历史成为一种警醒。

)详细解答:关键点1 “调查报告显示”从本题中提到的“14%的学生认为乌龟是十二生肖之一,20%的人认为一些洋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这一现象,我们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即,暴露了我国在对传统文化方面薄弱的问题。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应对“童星骗局”,要擦亮眼睛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应对“童星骗局”,要擦亮眼睛

2018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应对“童星骗局”,要擦亮眼睛湖南湘潭的一位家长,为9岁的孩子何翔报名了一部儿童网络电影的演员选拔,付了12800元,参演“一号角色”。

但拍摄后,他发现孩子仅有三个镜头外加一句台词,同级别演员多达59人,“一号角色”前还有7名“主演”。

家长自认遭到了欺诈,将影视公司告上法庭。

(9月26日《潇湘晨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人皆有之,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万众瞩目、日进斗金的明星更是不少家长的梦想,这种心理就给骗子创造了机会。

当自己的孩子被所谓的星探一番天花乱坠甚至言过其实的赞美之后,不少家长会心花怒放、自信爆棚,认为这是千里马遇见了伯乐,将星探的信口开河当成了一条光辉灿烂的人生巅峰,这其实就是骗子最常用的方式,即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让被害人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有补课的、有教艺术、教体育的等等。

完全丧失理性判断的家长则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名义,花钱给孩子购买了寄托厚望的童星培训服务,可是最终却收获了一场骗局,损失的不仅仅是财产,还有孩子的自信与自尊。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大家也要注意,培训班也是鱼龙混杂,不少是靠忽悠、哄骗甚至欺诈拉家长上钩的,您一定得擦亮眼睛。

忽悠机构布下套路与陷阱,瞅准的就是家长希望寻找一夜成名的登天捷径。

在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优秀的。

很多家长心底里都有一个童星梦,希望孩子不用像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通过日积月累的勤奋刻苦与努力去拼搏、去成长,而是希望通过一次不平常的“偶遇”,被发现、被发掘,迅速成为耀眼的明星。

如果孩子是自愿选择的演艺道路,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但家长也要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当孩子没有达到希望值的时候,家长不要觉得一败涂地。

从古至今,都没有那么多的捷径可走。

要学会脚踏实地,学会在平凡的世界里实现人生突破。

而就目前来看,许多未成年人依然需要精神补“钙”。

其次,应对“童星骗局”,整个社会首先应在法律、道德上起到约束作用,尽可能地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干净的成长环境,在家庭方面,孩子的监护人需要真正地起到监护的作用。

公务员面试真题观点理解类题目解析

公务员面试真题观点理解类题目解析

公务员面试真题观点理解类题目解析题目:有人说早教机构将会蓬勃发展。

并给出三个理由:一是二孩政策导致新生儿增多;二是家长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三是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惜投入。

问题:请对上述理由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2018年4月16日河南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对于有的人用三个理由论证早教机构会蓬勃发展的观点,我认为虽有道理,但也不能盲目自信,避免早教机构成为盲目跟风、鱼龙混杂的行业。

首先,题中三个理由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对于第一个理由,二孩政策所带来的新生儿的增长,为早教机构带来了更多的潜在客户,另外父母照顾两个孩子的精力有限,只能选择将孩子送到早教机构来分担压力。

对于第二个理由,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三岁看大”,还有句话叫做“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些都说明了打好基础对于成才的重要性,特别是家长们之间的攀比之心,更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就掉队。

对于第三个理由,家长们已经认识到要想教育在未来有所回报,就得现在有所投入,比如媒体广泛报道的“天价择校费”就揭示了家长们咬咬牙,勒紧裤带过苦日子,也要不惜投入孩子的教育。

其次,以上理由看似让早教机构迎来了发展的春风,但是早教机构也可能存在以下的狂风暴雨。

问题之一,目前二孩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并不能为早教机构带来爆发式的市场,加之,“下虽有两小”,但“上却有四老”的家庭结构,会导致二孩增加并不会强烈推动早教机构蓬勃发展。

问题之二,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盲目跟风让孩子早识字、背英语,反而会失去陪伴孩子的珍贵时间,让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甚至因为心理不健康导致起跑虽早,但成功却迟迟不来,因此不愿意将孩子送到早教机构。

问题之三,“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家长们显然不愿意为监管缺位、收费昂贵、良莠不齐,甚至给孩子打针吃药的早教机构买单,当冤大头。

再次,毋庸置疑早教机构是朝阳产业,但是要想走向蓬勃发展之路,政府还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要鼓励倡导早教机构发展。

2018厦门公务员面试热点(一)

2018厦门公务员面试热点(一)

2018厦门公务员面试热点(一)热点一:莫让超纲式教育拔苗助长【热点背景】日前,以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全面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6类突出问题。

【命题预测】近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被广大家长所热捧,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答案】最近火爆家长圈的竞赛式培训教育,是孩子们在教育阶段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颗毒瘤,我们应该严厉打击。

所谓教育,教书育人,旨在从内而外的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

但是现在出现了很多为了应试所谓的强化式培训,通过大剂量的灌输,超纲的知识来让学生提前掌握本不应该让他们所涉及的知识范围。

这样做会极大的增加学生们的学业压力,给学生带来学业困惑,造成知识冲突。

而且这些多余的、额外的知识会严重影响学校本身的教学计划,打乱学校班级原本的教学进度。

还有这么多的培训班、应试班也会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让众多家长们苦不堪言。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教育乱象,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所谓的强化班、冲刺班通过一些宣传营销迎合了家长们的心里需求,让家长觉得再苦不能苦孩子。

其实这也是众多家长们的心理问题所导致的。

很多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教育心理,也给了这些培训班可趁之机。

甚至一些学校也和校外的违法培训班相勾结。

当然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体制也是滋生了种种培训班的土壤。

所以为了给我们的孩子们,给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们一个优良的教育环境,为了能够让他们茁壮成长。

我认为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大对违法培训班的打击力度,教育部门应该联合学校、家长,三管齐下,让违法培训班无处可逃。

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宣传、引导尽量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家长多多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
还有疑问?点击这里>>>一对一在线咨询。

一位在师范院校任教的妈妈告诉记者,她给5岁的儿子报了7个兴趣班,包括数学、书法、美术等。

作为教育工作者,她认为这都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素质。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是家长们的共识,于是,右脑开发、情商培养、创客潜质……打着形形色色“高端大气上档次”理念的早教机构,受到不少家长的追捧。

(12月13日新华网)
5岁娃报7个兴趣班,有人认为这都是早教机构惹的祸,笔者以为,让早教机构来背这个锅显然有失公平。

毫无疑问,早教机构确实存在着登记门槛低、水平参差不齐、正规师资缺乏、有效监管缺失等问题。

为了吸引家长眼球,他们施展浑身解数,有的炒作概念,如右脑开发、情商培养、创客潜质等,让家长眼花缭乱;有的注重营销,无论是恐吓式营销还是试听式营销,都能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可以说,各家早教机构为了在市场上抢占更大的蛋糕,对家长连蒙带骗,因为在他们眼里,早教不是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而是发家致富的一门生意。

5岁娃报7个兴趣班,肯定有早教机构夸大宣传的“功劳”,但别忘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如果家长不想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这里看更多真题!
中公专家解析面试热点<<<点这里!让孩子上什么早教班,任凭早教机构工作人员巧舌如簧,家长都不为所动,早教机构断不会从家长口袋里去抢钱。

如果上兴趣班没有成为一部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的刚需,早教机构生意怎么能如此火爆?
说白了,早教机构生意兴旺,背后的推手不是别人,正是家长自己。

家长迷信早教机构,心甘情愿将孩子朝各家早教机构送,原因何在?
尽管这当中不排除有攀比、跟风因素,但更关键的还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前途普遍存在着的一种深层焦虑。

毕竟,孩子要想找个好工作,就一定要上名牌学校,从名小学、名中学到名大学。

而要上名牌,就得一招不让从娃娃抓起。

这种就业焦虑延伸为一种起跑线焦虑,于是不让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许多家长共同的心理诉求,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各种各样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就不足为奇了。

报道中一个细节发人深思:给5岁娃报7个兴趣班的家长,不是对教育一无所知的普通市民,而是一位天天跟教育打交道的师范院校在职教师。

试想,连做教师的家长都无法拒绝早教班的诱惑,我们又怎么能责怪其他家长争先恐后给孩子在早教班报名呢?
看起来,整顿并规范鱼龙混杂的早教市场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工作还在于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认清早教机构逐利的本质,理性面对早教机构的种种诱惑。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多多练多开口,充分掌握面试技巧,重点仍然是注意积累,平常可以多听听新闻,关注时政热点,为面试积攒知识,储备能量,从而在考试中出色发挥,一举成功!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这里看更多真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