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练习题

合集下载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1章_倍数和因数、第2章_分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1章_倍数和因数、第2章_分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第1章 倍数和因数、第2章 分数》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 59读作________,它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含有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2. 分母是13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分子是13的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3. 正方体有________个面,这些面都是________形,它所有面的面积________,它有________条棱,正方体是特殊的________.4. 把一根 7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是这跟铁丝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

5. 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____.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6. 1dm 3的正方体可以分成________个1cm 3的正方体。

7.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一本数学书的封面周长是75________,面积是265________,体积是795________. 一盒牛奶的容积是250________,一台电视机的体积大约是700________.8. 5.03m 3=________dm 3300000cm 3=________m 31860cm 3=________mL =________L1.08m 3=________m 3________dm 311.28L =________L ________mL .9.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12、25、65、0.7、1.7和112.10. 用3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少________平方分米。

11.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cm 、4cm 、3cm ,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________Cm ,如果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二、我是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分,每题1分)4小时是一日的1.________.(判断对错)6两个分数相等,它们的分数单位一定相等。

小学数学-有答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小升初题单元试卷:1_分数(02)

小学数学-有答案-西师版五年级(下)小升初题单元试卷:1_分数(02)

西师版五年级(下)小升初题单元试卷:1 分数(02)一、选择题(共8小题)1. 把2米长的彩带对折再对折后,每段长是总长度的( ) A.14B.12C.12米2. 如果乙数的15是甲数,那么下面三个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乙数是甲数的5倍B.甲数比乙数少80%C.甲、乙两数的最简比是5:13. 甲数比乙数多14,则乙数是甲数的( ) A.14 B.13C.80%D.125%4. 下面几句话,正确的是( )A.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写作23 B.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3份,写作23 C.把一个圆分成3份,每份是13,这样的两份,写作23D.把一个圆分成4,每份是13,这样的两份,写作435. 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B.1米的35和3米的15一样长C.有两个因数的自然数一定是质数D.三角形是对称图形6. 把一张长方形纸的纸片对折4次,每份是这张纸的( ) A.14B.18C.1167. 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5段,在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每段长35米B.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35C.每段的长度是全长的15 D.每段的长度是1米的358.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12,从第二根上截去12米,余下部分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22小题)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10个人,每人分得苹果总数的________,2人分到________个苹果。

371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再减少________个这样的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把6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4段,那么所截的每段铁丝是原来这根铁丝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

把3米长的钢筋,锯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是全长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

如果锯成3段需要4分钟,那么锯成6段一共需要________分钟。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期试题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中期试题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过程性教学评估期中检测题一、轻松填空。

(共29分,第2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1. 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

2. 在直线上用点表示、2.25、和。

12·3. ()个是,里面有()个。

4. 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它再增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值是2。

5. 分母是9的最小真分数是(),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6. 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有(),它们的和是()。

7.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条棱,做一个长、宽、高分别为8cm、4cm、3cm的长方体框架,需要铁丝()cm;这根铁丝也能制作一个棱长为()cm的正方体框架。

8.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9.一根体积48m3的长方体水泥柱,底面积为24m2,它的高是()米。

10.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倍。

11.填合适的分数。

3dm=()m 45分=()时12.把,,,按从小到大排列是:()13.一个长方体箱子的长是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将箱子放到地上,最多占地面积()平方分米。

16.比较大小。

○○○○0.05 1.5L○1050mL二、明察秋毫。

(10分)1. 棱长3cm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cm2。

()2. 把3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苹果的。

( )3.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 )4. 分子、分母是不同的质数的分数应该是最简分数。

( )5. 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相等。

( )6. 小明上学时每分钟走全程的,放学回家时,每分钟走全程的,小明上学比回家要走得快些。

( 7. 1米长的铁丝剪下米,还剩下1米的。

( )8. 正方体的体积要小于长方体的体积。

()9. 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值不变。

()10.长方体水箱的容积要小于它的体积。

()三、只要对的。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重点练习试题一、倍数与因数例1:小林和小军都到图书馆去借书,小林每6天去一次,小军每8天去一次,如果7月1日他们两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解答,由题意可知:要求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先求出6和8的最小公倍,因为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即7月1日再经24天两人都到图书馆,此题可解.解答:6=2×3,8=2×2×2,6与8的最小公倍数是2×2×3=24,即再经24天两人都到图书馆,7月1日+24日=7月25日;答: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7月25日.例2:能不能将从1到9的各数排成一行,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数之和都能被3整除?分析:首先根据是3的倍数的数各个位上的数相加所得的和能被3整除,可得1、2;1、5;1、8;2、4;2、7;3、6;3、9;4、5;4、8;5、7;6、9;7、8的和都能被3整除;然后根据3、6、9不能和其它的数组合,使得它们的和能被3整除,所以不管怎么排,排3、6、9总有一个数要和不是3的倍数相邻,所以不能将从1到9的各数排成一行,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数之和都能被3整除,据此判断即可.解答:1、2;1、5;1、8;2、4;2、7;3、6;3、9;4、5;4、8;5、7;6、9;7、8的和都能被3整除,但是3、6、9不能和其它的数组合,使得它们的和能被3整除,所以不管怎么排,排3、6、9总有一个数要和不是3的倍数相邻,所以不能将从1到9的各数排成一行,使得任意相邻的两个数之和都能被3整除。

例3:菲菲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八位数,记为:ABCDEFGH.已知:A是最小的质数,B是最小的合数,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D是比最小的质数小2的数,E 是10以内最大的合数,F只有因数1和5,G是8的最大因数,H是6的最小倍数.分析:我们知道菲菲家的电话号码是一个八位数,记为:ABCDEFGH.已知:A是最小的质数,B是最小的合数,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D是比最小的质数小2的数,E是10以内最大的合数,F只有因数1和5,G是8的最大因数,H是6的最小倍数.解答:由分析可知:A是2,B是4,C是1,D是0,E是9,F是5,G是8,H是6,所以这个数是:24109586.例4:猜猜看小侦探柯楠在侦破一个案件的时候,发现与案件有关的一个保险箱设有一个六位数的密码是:他又发现主人为了防备忘记密码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做了如下的提示,A是5的最大因数,B的所有因数是1,2,4,8,C是最小的自然数.D只有一个因数,E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F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你能帮助小侦探找到密码打开这个保险箱吗?并说明你推理的理由是什么?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是5的最大因数,因为5的最大因数是5,所以A是5;B的所有因数是1,2,4,8,根据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可知B是8;C是最小的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所以C是0;D只有一个因数,是1;E既是质数,又是偶数,所以E是2;F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所以F是9;由此即可写出即可.解答:由分析可知:A是5,B是8,C是0,D是1,E是2,F是9,所以这个六位数的密码是:580129.例5:已知a,b,c都是正整数,a,b,c的最大公约数为24,a,b的最小公倍数是360;a,c的最小公倍数是144.(1)求b的最小值.(2)若b,c的最小公倍数为240,求a,b,c的值.分析:①360=24×5×3,144=24×2×3,因为a,b,c的最大公约数为24,a,b的最小公倍数是360,a,c的最小公倍数是144,当a取最大时,b最小,a最大为:24×3=72,所以b=24×5=120;②若b,c的最小公倍数为240,因为:240=24×2×5,b=120,所以c=24×2=48,进而得出a=72;据此解答.解答:①360=24×5×3,144=24×2×3,因为a,b,c的最大公约数为24,当a取最大时,b最小,a最大为:24×3=72,所以b=24×5=120;②若b,c的最小公倍数为240,因为:240=24×2×5,360=24×5×3,所以b=120,a=24×3=72,c=24×2=48.例6:一盒棋子共有96个,如果不一次拿出,也不一粒一粒地拿出,但每次拿出的粒数要相同,最后一次正好拿完.共有几种拿法?分析:本题可以先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正好拿完,就没有余数,每次拿的个数就是96的因数,再根据求因数的方法即可解决问题。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至四单元及期末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单元至四单元及期末测试题

xxx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调查 小学五年级数学试题 一、计算(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43-41= 51+107= 1-53= 41+71= 94+95= 710-1 = 31-41= 65-21=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共12分) 65+85 98 -32 43-74 35 - 95+65 23-72-75 85+58+83+52 3、解方程(共6分) x +47 = 74 x -1.2 = 1 9 x = 14.4 二、填空(第3题2分,其他题各3分,共26分) 1. 看图列方程。

= = = 2. 18和24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6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

3. ( )个)(1是)()( ( )个)(1是)()( 4. 在横线上填最简分数。

学校: 班别: 姓名: 号码: ﹍﹍﹍﹍﹍﹍﹍﹍﹍﹍ ﹍﹍﹍﹍﹍﹍﹍﹍﹍﹍﹍﹍﹍﹍﹍ ﹍﹍﹍﹍﹍﹍﹍﹍﹍ ﹍﹍﹍﹍﹍﹍﹍﹍﹍﹍﹍﹍﹍﹍﹍﹍﹍﹍﹍﹍﹍﹍﹍﹍﹍﹍﹍装25分 = 时 80厘米= 米 250克 = 千克5. 青少年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能少于全天时间的31。

(1)这个分数是把 看作单位“1”。

画线段图表示这个分数的意义:(2)青少年每天睡眠的时间不能少于 分钟。

6.1612 = )(24 =4)( =( )÷80。

7. 右边长方形的长是宽的)()(,宽是长的)()(。

1平方分米是这个长方形面积的)()(。

8. 在○里填“>”或“<”。

35○25 2○511 31○0.3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每小题2分,共12分)1.哪一个x 的值能使方程10x = 0.1的左右两边相等?x = 10 □ x = 0.1 □ x = 0.01 □2.比较两所学校的女生人数,结果怎样?一定相等□ 一定不相等□ 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3.学校图书室在新华书店买了一些图书,如果每10本一包,能够正好包完。

五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西师大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西师大版试题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数学小学数学西师大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像这样摆下去,摆12个正方形需要根小棒.【答案】37【解析】解:第一个正方体需要4根火柴棒;第二个正方体需要4+3×1=7根火柴棒;第三个正方体需要4+3×2=10根火柴棒;摆n个正方形需4+3×(n﹣1)=3n+1根火柴棒.当n=12时,需要小棒:3×12+1=36+1=37(根)答:摆12个同样的正方形需要小棒37根.【点评】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2.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相距841km的两港相向开出,经过5.8小时两船相遇.已知甲艘轮船每小时行驶72km,乙艘轮船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案】73【解析】解:设乙船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x千米,则:72×5.8+5.8x=841417.6+5.8x=8415.8x=423.4x=73答:乙艘轮船每小时行驶73千米.【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甲船速度×相遇时间+乙船速度×相遇时间=全程.3.从0、2、5、9、这4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三位数.(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有:(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有:(3)组成的数是偶数的有:,组成的数是奇数的有:.【答案】(1)590、950、592、952、520、502、250、902、920、290;(2)920、290、905、950、925、295 590、950、592、952、520、502、250、902、920、290;(3)205、209、295、259、925、529.【解析】(1)根据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得出至少选0或2的中的一个或2个的3个数字,进行依次写出即可;(2)根据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得出该数个位数是0或5,至少选0或5的中的一个或2个的3个数字,进行依次写出即可;(3)根据偶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2,至少选0或2的中的一个或2个的3个数字,进行依次写出即可;根据奇数的特征,个位是5或9,至少选5或9的中的一个或2个的3个数字,进行依次写出即可.解:(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有:590、950、592、952、520、502、250、902、920、290;(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有:920、290、905、950、925、295;(3)组成的数是偶数的有:590、950、592、952、520、502、250、902、920、290,组成的数是奇数的有:205、209、295、259、925、529.故答案为:590、950、592、952、520、502、250、902、920、290,920、290、905、950、925、295 590、950、592、952、520、502、250、902、920、290,205、209、295、259、925、529.【点评】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解答即可.4.因为2和6都是12的因数,所以12是倍数..(判断对错)【解析】根据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据此判断即可.解:因为12÷2=6,所以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应明确:倍数和约数不能单独存在.5.爸爸在一个底面积为51dm2的长方体鱼缸里放了一个假山石,水面上升了3cm.这个假山石的体积有多大?【答案】15.3【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些假山的体积就是上升3厘米的水的体积,由此利用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求出高为3厘米的水的体积即可解答.解:3厘米=0.3分米51×0.3=15.3(立方分米)答:这个假山石的体积是15.3立方分米.【点评】抓住这些假山的体积=上升3厘米的水的体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易错点是单位不统一.6.下图形()折叠后成正方体.A. B. C.【答案】AC【解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11种特征,图1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4﹣1”型,图4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2﹣2﹣2”型,都能折叠成正方体,图B不属于正方体展开图,不能折叠成正方体.解:三个图形都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将其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C.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正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正方体展开图有11种特征,分四种类型:1﹣4﹣1型,2﹣3﹣1型,2﹣2﹣2型,3﹣3型,据此解答.7.47.88÷24=1.995,按“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商应是()A.2.0B.2.00C.1.99D.1.90【答案】B【解析】精确到百分位,即保留小数点后面第二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即可.解:1.995≈2.00;47.88÷24=1.995,按“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商应是2.0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取值,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位数.8.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质数.34= ×36= +18= + +48= +15= + = + + = ×.【答案】2,17,5,31,11,2,5,5,43,2+,13,7,3,5,3,5.【解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据此填空即可.解:34=2×1736=5+3118=11+2+515=2+13=7+3+5=3×5.故答案为:2,17,5,31,11,2,5,5,43,2+,13,7,3,5,3,5.【点评】根据质数的意义进行确定数值是完成本题的关键.9.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答案】6,12,8.【解析】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即可解决.解: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可得;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故答案为:6,12,8.【点评】此题考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10.五.八班的学生用一条长4米的绳子捆扎收聚的废品,用去了它的,还剩下多少米?【答案】米.【解析】我们把这条绳子的长度看做单位“1”,用去了它的,还剩下(1﹣),用4米乘这个分率就是剩下的米数.解:4×(1﹣),=4×,=(米);答:还剩下米.【点评】本题是一道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找准单位“1”,求单位“1”的一部分是多少用乘法计算.11.下面正确的说法是()A.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B.若是假分数,那么a一定大于5C.只有两个因数的自然数一定是质数D.三角形是对称图形【答案】C【解析】(1)体积单位与面积单位不能比较;(2)若是假分数,那么a大于或等于5;(3)质数只有两个约数,是1和它本身;(4)在三角形中,有两个或三个内角相等,它才是对称图形.解:因为(1)体积单位与面积单位不能比较;(2)若是假分数,那么a大于或等于5;(3)质数只有两个约数,是1和它本身;(4)在三角形中,等腰或等边三角形才是对称图形.故答案为: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逐个选项进行分析,利用排除法即可求解.12.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最小两位数是.【答案】90,30【解析】根据2、3、5的倍数的倍数特征可知;同时是2、3、5的倍数的倍数,只要是个位是0,十位满足是3的倍数即可,十位满足是3的倍数的有;3、6、9,其中3是最小的,9是最大的,据此求出最大与最小.解: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90,最小两位数是30.故答案为:90,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2、3、5的倍数的倍数特征,注意个位是0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3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13.用1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框,体积是.【答案】1立方米【解析】用长12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也就是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2米,首先用棱长总和除以12求出棱长,再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12÷12=1(米),1×1×1=1(立方米),答:这个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故答案为:1立方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公式、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4. 3.8去掉小数点就比原来的数大10倍.(判断对错)【答案】×【解析】3.8去掉小数点后是38,即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扩大了10倍,比原来大(10﹣1)倍;由此解答即可.解:3.8去掉小数点后是38,38÷3.8﹣1=10﹣1=9所以,3.8去掉小数点就比原来的数大9倍.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15.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宽10米,深2米,占地()平方米.A.200 B.400 C.520【答案】A【解析】求占地面积也就是求长方体的底面积,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20×10=200(平方米);答:占地200平方米.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水池的占地面积,实际就是求长方体的底面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解答.16.把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32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体钢板,这钢板有多厚?(损耗不计)【答案】1.6厘米【解析】先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求出正方体钢坯的体积,即长方体钢板的体积,再求出长方体钢板的底面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求出钢板的厚度,列式解答即可.解:(8×8×8)÷(32×10)=512÷320=1.6(厘米)答:这钢板厚1.6厘米.【点评】考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灵活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正方体钢坯的体积和长方体钢板的体积之间的转换.17. 9.94保留整数是1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保留整数就是看十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据此求出进行判断即可.解:9.94≈10,所以9.94保留整数是10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18.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写再写,中间用隔开,行是从向数,列是从往数,小红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答案】列,行,逗号,下,上,左,右,(1,6),5,2.【解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从左向右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从下向上数,并且列与行之间用“,”隔开,由此即可解答.解: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写列再写行,中间用逗号隔开,行是从下向上数,列是从左往右数;小红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为(1,6),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5列第2行;故答案为:列,行,逗号,下,上,左,右,(1,6),5,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9.两个质数相乘,积是合数.(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质数和合数的含义解决本题,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也就是只要是找到除了1和它本身外的1个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合数.解:质数×质数=积,积是两个质数的倍数,这两个质数也就是这个积的因数,这样积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这两个质数,所以它们的积一定是合数;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而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20.一袋牛奶大约有250()A.升B.平方厘米C.立方米D.毫升【答案】D【解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一袋牛奶大约有250毫升,据此得解.解:一袋牛奶大约有250毫升;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1. 2.05÷0.82= ÷82 22.78÷3.4= ÷34.【答案】205,227.8【解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解:2.05÷0.82=205÷8222.78÷3.4=227.8÷34故答案为;205,227.8【点评】此题主要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问题.22. 45的因数有,其中质数有.【答案】1、3、5、9、15、45,3、5.【解析】(1)根据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进行列举即可;(2)根据质数和合数的含义: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不含有其它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含有其它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找出即可.解:45的因数有:1、3、5、9、15、45;这些因数中,3、5是质数;故答案为:1、3、5、9、15、45,3、5.【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进行解答;用到的知识点:质数、合数的含义.23.一个合数至少有()A.一个因数B.二个因数C.三个因数D.四个因数【答案】C【解析】根据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所以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解:因为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外还有别的因数,所以一个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合数的意义.24.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就是它本身。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测试卷(含答案)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下册全册测试卷(含答案)

15 和 60 14 和 35 8 和 9 8 和 12 15 和 16
) ) ) ) )
13 和 52
八、按要求组数。(10 分)
1.选两个数字组成 2 的倍数: 2.选两个数字组成 3 的倍数: 3.选两个数字组成 2 和 5 的公倍数: 4. 选两个数字组成 3 和 5 的公倍数: 5. 选三个数字组成 2,3 和 5 的公倍数:
3.a,b 都是大于 0 的自然数,且 a=b+1,那么 a 和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公倍数是( )。
A. 1
B.a
C.b
D.ab
4.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 )。
A.合数
B.质数
C.奇数
5.将 54 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是( )。
A. 54=6×9
B. 54=1×2×3×3×3 C.54=2×3×3×3
()
2.因为 4×0.5=2,所以 2 是 0.5 的倍数。
()
3. 8 既是 8 的因数,又是 8 的倍数。
()
4.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5,则这两个数一定有公因数 1,3,5。( )
5.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6.一个数既是偶数又是 3 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有因数 6。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 分)
九、解决问题。(15 分) 1.小丽到文具店买日记本,日记本的单价已看不清楚,她买了 3 本同样的
日记本,售货员阿姨说应付 13.4 元,小丽认为不对。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4 分)(导学号:92854003)
2.有 24 个边长是 1cm 的小正方形,用这些小正方形拼出面积是 24cm 2 的长 方形,你有几种拼法?请分别说出它的长和宽。(5 分)(导学号:92854004)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5分数与小数 西师大版(含解析)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5分数与小数 西师大版(含解析)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5分数与小数一、单选题1.把改写成小数是()A. 0.006B. 0.06C. 0.62.米也就是()A. 0.1米B. 0.01米C. 0.001米3.化成小数,这个数是()A. 有限小数B. 纯循环小数C. 混循环小数4.下列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A. B. C. D.二、判断题5.写成小数是0.7。

6.3.28化成分数是。

7.分母不含2、5以外的质因数,这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三、填空题8.填上合适的小数=________9.把下面分数改写成小数=________10.根据要求进行转化:(1)化成小数是________.(2)0.08化成分数是________.11.写成小数是________;写成小数是________;写成小数是________;写成小数是________.四、解答题12.在这六个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________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________五、计算题13.把下列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0.8= 0.36= 0.125== = =六、综合题14.用小数表示下面的分数。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把改写成小数是0.006故答案为:A.【分析】千分之几的分数改写成三位小数,据此解答.2.【答案】A【解析】【解答】解:米=0.1米故选:A.【分析】把化成小数,用1除以10,等于0.1;即可得解.3.【答案】C【解析】【解答】解:=0.8 ,0.8 的循环节是3,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的,因此是混循环小数.所以化成小数,这个数是混循环小数.选:C.【分析】循环小数分为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是指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是指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用的分子除以分母得循环小数商为0.8 ,0.8 的循环节是3,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开始的,因此是混循环小数.4.【答案】C【解析】【解答】解:的分母中含有质因数2和5,的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5,化简后是,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5,这三个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因化简后是,分母中只含有质因数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故选C.【分析】这四个分数A和B选项是最简分数,化简后是,化简后是,如果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能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二、判断题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0.7,由此可知题干所述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练习题(一)
一、填空。

1、24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3克糖加入100克水中,搅拌之后,再加入2克糖,糖占糖水的()。

二、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51和85 46和69 39和91 11和12
三、解决问题。

1、4个月饼,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个月饼?
2、4个月饼,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分之几?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练习题(二)
一、填空。

1、
28
11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7个41是( ),2311里面有( )个( )。

2、 A=2×3×5, B=2×3×11,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二、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0和30 7和17 25和50 34和85
三、解决问题。

1、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多少米?
2、把3米长的铁丝平均剪成5段,每段铁丝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练习题(三)
一、填空。

1、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

3读作(),它的分数单位是(),它有()2、
5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二、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52和91 48和72 5和7 8和25
三、解决问题。

1、把9千克苹果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9千克苹果的几分之几?
2、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练习题(四)
1、A、B为非0的自然数,且5A=B,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把4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盐占水的()。

3、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12=()÷()19÷11=()
8÷15=()
15
二、用短除法把下列各数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121 91 69 72 45
三、解决问题。

1、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2、五(一)班有女生30人,男生33人,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