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诵读篇目

合集下载

六年级 经典诵读

六年级 经典诵读

六年级经典诵读1.《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6.《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7.《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8.《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9.《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0.《清平调三首》其一唐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11. 《清平调三首》其二唐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2. 《清平调三首》其三唐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3.《赤壁怀古》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黄鹤楼》唐崔颢(ha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6.《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7.《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8.《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六年级古诗词诵读篇目

六年级古诗词诵读篇目

六年级古诗词诵读篇目一、教材内的古诗词1.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朝代】唐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苏轼【朝代】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朝代】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4.过故人庄【作者】孟浩然【朝代】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朝代】现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6.菩萨蛮·大柏地【作者】毛泽东【朝代】现代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7.春日【作者】朱熹【朝代】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作者】贺知章【朝代】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9.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作者】刘禹锡【朝代】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0.江南春【作者】杜牧【朝代】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1.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作者】王安石【朝代】宋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推荐古诗词20首1.代赠唐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课本第7页)2.青玉案.元夕宋晏殊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六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六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译文: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

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在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的凝集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陶醉了。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六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

六年级古诗文诵读篇目

六年级古诗文诵读必背篇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咏月唐李建枢昨夜圆非今夜圆, 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 能得几多时少年。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六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观刈(yì)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fù)陇(lǒng)黄。

妇姑荷箪(dān)食,童稚(zhì)携壶浆,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gāng)。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pín)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bǐng)遗穗,左臂悬敝(bì)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wâi)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cãng)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dàn),岁晏(yàn)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hu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六年级经典诵读

六年级经典诵读

六年级上册经典诵读1渡荆门送别唐李白2前出塞其六唐杜甫3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晏殊4送友人唐李白5秋日偶成宋程颢6将进酒唐李白7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9永遇乐千古江山宋辛弃疾10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文言文1宋濂苦学2匡衡凿壁偷光3老马识途4曾子杀猪5黄香温席宋濂苦学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作者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汉族,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

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注释余:我;宋濂自称。

嗜:喜爱。

无从:无法。

致:买。

假:借。

手自:亲手。

自:亲自。

弗之怠:即“弗怠之”,宾语前置,不懈怠,不放松抄写。

毕:完成。

走:快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

因得:于是能够。

译文宋濂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台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的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宋濂,于是宋濂能够阅读很多书。

主旨求教要有谦恭的态度。

宋濂遇到的老师,不高兴时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如今不多。

可像宋濂那样谦恭的学生却很难得。

作为学生要尊师重教,要以谦恭的态度“援疑质理”;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这不是求学的正确态度。

逆境之中出人才。

匡衡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小学语文 六年级经典名作诵读 目录

小学语文 六年级经典名作诵读 目录

六年级目录(题目前带★的为新课标规定诵读篇目,带☆的为编者推荐补充诵读篇目)第一辑五律六首1、(☆)过故人庄(唐孟浩然)2、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3、(☆)题李凝幽居(唐贾岛)4、阙题(唐刘眘虚)5、题破山寺后禅院(唐王建)6、独坐(明·李贽)第二辑萧红7、火烧云8、小城三月9、祖父的园子第三辑杜甫1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5、(☆)蜀相16、登高17、登楼第四辑闻一多18、七子之歌·香港19、七子之歌·台湾20、七子之歌·威海卫22、七子之歌·九龙第五辑当代散文选24、风筝(贾平凹)25、溪流(贾平凹)26、香山红叶(刘湛秋)27、雪(刘湛秋)第六辑七律六首28、(☆)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29、(☆)无题(昨夜星辰)(唐李商隐)30、(☆)锦瑟(唐李商隐)31、送魏万之京(唐李颀)32、贫女(唐秦韬玉)33、(☆)观书(明于谦)第七辑欧洲诗歌选萃34、(☆)欢乐颂(节选)(德国席勒)35、人生的酒盏(俄国莱蒙托夫)36、给云雀(节选)(英国拜伦)37、世间的流浪者(英国雪莱)第八辑狐假虎威39、(☆)狐假虎威(《战国策》)40、按图索骥(《艺林伐山》)41、鹬蚌相争(《战国策》)第九辑李白(一)42、(☆)月下独酌43、关山月44、把酒问月第十辑现代诗三首45、孤泪(殷夫)46、太阳吟(节选)(闻一多)47、在天晴了的时候(戴望舒)第十一辑鲁迅4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49、雪50、腊叶51、求乞者第十二辑李白(二)53、行路难(其二)54、(☆)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55、将进酒第十三辑读书56、论书与读书(林语堂)57、(☆)熟读精思(宋朱熹)58、读书五失(清阮葵生《茶余客话》)第十四辑朱湘59、棹歌·雨天60、棹歌·春波61、采莲曲62、泛海第十五辑李煜63、浪淘沙(帘外雨潺潺)64、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65、(☆)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66、(☆)虞美人(春花秋月)67、(☆)望江南(多少恨)第十六辑戴望舒72、乐园鸟73、寻梦者74、古意答客问75、(☆)雨巷第十七辑忆江南76、忆江南(其一★其二其三)(唐白居易)77、(★)渔歌子(唐张志和)78、苏幕遮(宋范仲淹)79、(☆)满江红(宋岳飞)80、(☆)临江仙(明杨慎)第十八辑梁启超81、志未酬82、忧国与爱国(节录)83、爱国歌四章(选二)84、养心语录第十九辑徐志摩85、山中86、云游87、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88、(☆)再别康桥第二十辑文言短文89、读孟尝君传(宋王安石)90、谏太宗十思疏(节选)(唐魏征)91、杨震暮夜却金(汉司马迁)92、子罕弗受玉(节选自《左传》)93、(☆)三种境界(清王国维)第二十一辑朱自清94、(☆)春95、(☆)绿96、(☆)匆匆97、歌声第二十二辑元曲八首98、(☆)正宫•端正好•长亭送别(宋王实甫)99、中吕•阳春曲•知几(其一)(元白朴)100、中吕•阳春曲(元姚燧)101、双调·大德歌·冬(元关汉卿)102、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其一)(元薛昂夫)103、双调•清江引•幽居(元张可久)104、越调•凭栏人•江夜(元张可久)105、越调·天净沙·春(元白朴)第二十三辑(☆)《吉檀迦利》精选(一)(印度泰戈尔)第二十四辑(☆)《吉檀迦利》精选(二)(印度泰戈尔)第二十五辑(☆)《吉檀迦利》精选(三)(印度泰戈尔)第二十六辑(☆)《诗经》选萃(一)第二十七辑(☆)《诗经》选萃(二)。

六年级诵读篇目13篇

六年级诵读篇目13篇

六年级诵读篇目13篇:1.紫藤萝瀑布文/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深深浅浅的紫,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瀑布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只有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仿佛枯萎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2.草原文/老舍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深深浅浅的紫,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瀑布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只有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是稀落的,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仿佛枯萎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2草原(老舍)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新局面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呀!蒙汉情深保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3 白杨礼赞(节选)(茅盾)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4 一只惊天动地的虫子(迟子建)去年春节,我在佛龛前烧香,被一只虫子给深深地震撼了,它比蚂蚁还要小,通体的黑色,形似乌龟,有很多细密的触角,背上有个锅盖形状的黑壳,漆黑漆黑的。

它爬起来姿态万千,一会横着走,一会竖着走,好像这地板是它的舞台,它在上面跳着多姿多彩的舞。

它忽然停住脚步,似乎被奇异的香气吸引,朝高高的佛龛爬去。

在平面上爬行,它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而朝着呈直角的佛龛爬,它的整个身子悬在空中,而且佛龛油着光亮的暗红的油漆,不利于它攀登,它刚一上去,就栽了个跟斗。

然而它摆正身子后,又一次向着佛龛攀登。

这回它爬得高些,跌得更重,它在地板上四脚朝天地挣扎了一番,才使自己翻过身来。

我以为它会接受教训,掉头而去了,谁料它重整旗鼓后选择的又是攀登!它不屈不挠地爬,又循环往复地被摔下来,可是它不惧疼痛,依然为它的目标而奋斗着。

有一回,它已经爬了两尺来高了,可最终还是摔了下来,它在地板上打滚,好久也翻不过身来,它的触角乱抖着,像被狂风吹拂的野草。

我便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帮它翻过身来,并且把它推到离佛龛远些的地方。

它看上去很愤怒,因为它被推到新地方后,是一路疾行又朝佛龛处奔来。

这次我的耳朵出现了幻觉,我分明听见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听见了嘹亮的号角,我看见了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身子小小却背负着伟大梦想的英雄。

几天之后,我在佛龛的角落里发现了这只死去的虫子。

它的触角残破不堪,但它的背上的黑壳,却依然那么的明亮。

在单调而贫乏的白色天光下,这闪烁的黑色就是光明!5月光下的蛙鸣(查一路)十几年前的一个寻常夏天,在高考一个月前的预考中,我意外地遭到惨败。

母亲见我面容憔悴,很心疼。

为了给我增加营养。

那段时间里,她杀光了家中三十几只仔鸡,,想让我恢复以前的体质。

然而,我还是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

我房间的后窗正对着一方池塘,燥热的夜晚,一池塘的青蛙,唧唧呱呱,呼朋引伴,紧紧缠住我一双不幸的耳朵,此伏彼起地一次又一次将我惊醒。

母亲想尽了一切办法。

渐渐地,蛙声不再吵闹了。

每夜都有香甜的梦。

但是,母亲却变了,日日坐在椅子上打盹。

一天,隔壁的大妈偷偷地拉住我,悄悄跟我说,你母亲为了让你睡好觉,夜夜替你赶青蛙呢。

我将信将疑。

但是,第二天夜里,月光下塘埂上,我真的看见了我的母亲。

母亲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绕着池塘一圈圈小心地走着,一遍遍用竹竿仔细地敲打着每一处草丛,做得认真又虔诚。

有时她停下来,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

月光把她的白发漂得很白。

“母亲!母亲!!”我大声喊。

母亲听不见。

她全神贯注于手中的竹竿,生怕遗漏一处蛙声……这一年高考,我被高分录取了。

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坚信,有一种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去战胜一切困难。

很多年已经过去,蛙声也一点点远逝。

可是,我又觉得它时时都在我的枕边。

一声声,像不倦的提醒和教诲。

给我许多的人生激励。

6 溪流(贾平凹)我常常觉得,我的生命,就是那山中的溪流。

虽然在莽莽的山里,它只是那么柔细的一股儿水流。

溪是有根的,它凉凉地扎在山峰之下。

在庄严的大山下,永远不安宁、表现着的,恐怕便是这小溪了。

或许,它是从石缝里一滴儿一滴儿渗出来的;或许,是从小草的根下一个泡儿一个泡儿冒出来的。

但是,太阳晒不干它、黄风刮不跑它。

天性是那么晶莹,气息是那么清新;它一出来,便宣告了它的生命,寻着自己的道路要流动了。

正因为寻着自己的道路,它的步伐是艰辛的。

然而,它从石板上滑下,便有了自己的铜的韵味的声音;它从石崖上跌落,便有了自己白练般的颜色,它回旋在穴潭之中,便有了自己叵不可测的深沉。

它终于慢慢地大起来了,要走更远的道儿;它流过了石川,流过了草地,流过了竹林,它要拜访所有的山岭,叩问每一次石头,有时会突然潜入河床的沙石之下去了呢。

于是,轻风给了它的柔情,鲜花给了它的芬芳,竹林给了它的凉绿,那多情的游鱼,那斑斓的卵石,也给它增添了美的色彩。

它在流着,流着。

它要流到哪里去呢?我想,山既然给了它的生命,它该是充实的,富有的;或许,它是做一颗露珠儿去滋润花瓣,深入到枝叶里了,使草木的绿素传送;或许,它竟能掀翻一坯污泥,拔脱了一从腐根呢。

那么,让它流去吧,山地这么大,这么复杂,只要它流,它探索,它就有了自己的路子。

我是这么想的,我提醒着我,我鼓励着我,我便将它写成了淡淡的文字。

7 空山鸟语(郭枫)到山上来,我最喜欢听鸟叫。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

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

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

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心上引进阳光,在你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在奔放的欢乐里。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秋阳敛起耀眼的光彩,温柔地照进幽谷深林里。

鸟儿们静默了。

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

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

“咕——咕——”,我回到了江南。

“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

石头城的苔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