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

合集下载

施工图设计深度 (2)

施工图设计深度 (2)

施工图设计深度
施工图设计深度指的是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所涉及到的具
体细节和技术要求的程度。

它涉及到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空调等方面的详细设计内容。

具体来说,施工图设计深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方面:包括建筑平面布置、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等,要求对建筑的材料、尺寸、施工工艺等进行详细的设计。

2. 结构方面:包括结构布置、构件尺寸、材料选择、连接
方式等,要求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等进行详细的
设计。

3. 给排水方面:包括给水、排水、雨水系统的布置、管道
尺寸、材料选择、设备选型等,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4. 电气方面:包括电力布置、照明设计、弱电系统设计等,要求符合国家电气规范,确保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5. 暖通空调方面:包括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的布置、管
道尺寸、设备选型等,要求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施工图设计深度的大小取决于具体项目的要求和设计范围。

一般来说,大型复杂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深度较高,小型简
单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深度较低。

设计师需要根据项目要求
和设计目标进行相应的设计深度确定。

施工图深度设计标准

施工图深度设计标准

施工图深度设计标准施工图深度设计是指在进行建筑施工图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设计要求,以确保施工图的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施工图深度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标准和要求。

首先,施工图深度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形式,合理确定结构的布局和尺寸,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在地震、风载等外部荷载作用下的抗震和抗风性能,确保建筑物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

其次,施工图深度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要求。

在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节能性能,合理确定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通风等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施工图深度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设备的合理布置和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备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设备的使用功能和操作便利性,合理确定设备的位置和布局,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建筑设备的节能性能和安全性能,选择符合要求的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安全隐患。

最后,施工图深度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施工的施工工艺和工序。

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施工工艺和工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合理确定施工的顺序和方法,保证施工的高效进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所述,施工图深度设计是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节能和环保要求、建筑设备的合理布置和设计以及施工工艺和工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充分考虑和满足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施工图的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整理)建筑专业施工图深度要求

(整理)建筑专业施工图深度要求

(整理)建筑专业施⼯图深度要求建筑专业施⼯图深度要求1、编制依据1.0.1《房屋建筑制图统⼀标准》GB/T50001-20011.0.2《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1.0.3《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1.0.4《建筑⼯程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8]216号2、制图要求2.1⼀般要求2.1.1建筑专业施⼯图应包括图纸封⾯、图册⽬录、图纸⽬录、设计图纸。

2.1.2当⼀个单体⼯程图纸数量较多时,可划分图册。

2.1.3图纸幅⾯应严格按《房屋建筑制图统⼀标准》GB/T50001-2001的规定,不得随意更改。

⼀套图纸使⽤的图纸幅⾯应尽量统⼀,除封⾯和⽬录,⼀般不宜多于两种幅⾯。

2.1.4图线宽度、常⽤⽐例、图纸上书写的⽂字、数字或符号、线性、图层等除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标准》GB/T50001-2001和《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标准》GB/T50001-2001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公司的统⼀的规定2.2图纸⽬录编号顺序2.2.1封⾯2.2.2⽬录2.2.3设计说明(含各专篇设计说明)2.2.4总平⾯图2.2.5平⾯图2.2.6⽴⾯图2.2.7剖⾯图2.2.8详图2.2.9门窗明明细表及门窗详图3、设计及深度要求3.1总平⾯设计3.1.1设计要点1.概述:总平⾯设计是分析所处环境、组织建(构)筑物、道路、景观⼩品、地下设备管线、电⽓管线等,并按照规范要求以达到满⾜场地各种使⽤功能、交通组织。

确定场地和建(构)筑物标⾼,组织场地地⾯排⽔,协调各种室外管线的敷设,创造优美宜⼈的室外环境设计。

2.功能设计:各类功能⽤房合理布局,满⾜功能相对应的规范和规划设计要求3.交通设计:建筑物出⼊⼝,横向和竖向的交通流线,各级道路宽度、转弯半径、标⾼,区域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的关系,停车场位置、尺⼨、标⾼。

4.防⽕设计:防⽕间距、消防登⾼⾯、消防登⾼场地、消防车道设置、⼈员消防通道等。

建筑方案扩初和施工图设计成果深度要求

建筑方案扩初和施工图设计成果深度要求

建筑方案扩初和施工图设计成果深度要求建筑方案的扩初和施工图设计是建筑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深入细致的设计可以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以下将从设计深度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筑方案扩初设计的深度要求1. 总体规划:建筑方案扩大设计需要对原始设计进行引导,必须进行协调整合,同时完成规划书。

需要在总体规划阶段对建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依据土地利用和多种功能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布局。

2. 地块分析:在建筑方案扩初设计阶段,需要对每个土地块进行分析,包括其地形条件和土壤质量等因素。

这样可以做好建筑的基础设计,保证建筑物在地理位置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模型分析:在进行建筑方案扩初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借助建筑模型进行建筑布局的优化和改善。

这样可以确保建筑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地满足客户需求。

4. 设施规划:建筑方案扩大设计需要对建筑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包括水、电、煤气、通风等设施规划。

通过科学的设施设计,可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运转和出色的维护效率。

5. 建筑结构规划:在建筑方案扩初设计阶段,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规划,如建筑的承重结构、钢结构等。

这样可以确保建筑的受力分配合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宜人、建筑的美观性更加出色。

6. 材料选择:在建筑方案扩初设计时需要注重材料的选择,深入研究各种材料的功能和特点,结合自身项目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确保建筑物的品质,减轻客户运维成本。

7. 建筑节能分析:在建筑方案扩初设计阶段,需要对建筑物的节能分析进行全面的研究。

这可以确保建筑物在节能方面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改善,为用户节省大量费用。

二、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要求1. 模型分析: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借助建筑模型将建筑物的设计结果自然地呈现出来。

深度的建筑模型分析能够确保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2. 详细设计:在施工图设计中,各种设计方案需要进行逐一的比较和分析,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

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

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施工图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设计的深度和准确性。

本文将针对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首先,施工图设计的深度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设计深度标准,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各种荷载的作用,包括静荷载、动荷载、温度荷载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抗震性、抗风性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结构设计的深度标准需要包括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2. 建筑设备设计深度标准,在建筑工程中,各种设备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电气设备、给排水设备、空调设备等,它们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使用功能、安全性、节能性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建筑设备设计的深度标准需要包括设备选型、布置、管线走向等方面的详细设计。

3. 建筑装饰设计深度标准,建筑装饰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装饰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建筑装饰设计的深度标准需要包括详细的装饰图纸、材料清单、施工工艺说明等内容。

4. 施工工艺设计深度标准,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的要求。

比如,各种构件的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施工工艺设计的深度标准需要包括详细的施工工艺图、工序说明、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

综上所述,施工图设计的深度标准涉及到结构设计、设备设计、装饰设计、工艺设计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要求,确保设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只有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才能保证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理解和把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每一个设计细节都能符合要求。

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与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关人员密切配合,及时沟通,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和疑虑。

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

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

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
施工图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和工程的安全性。

因此,制定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对于规范施工图设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应明确规定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施工图设计
内容应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专业的图纸和技术要求。

要求施工图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其次,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应规定设计图纸的标注要求。

设计图纸的标注应清晰、准确、规范,包括尺寸标注、材料标注、工艺要求等内容,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设计要求。

此外,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还应规定设计文件的编制要求。

设计文件应包括设
计说明、图纸目录、图纸内容、技术交底等内容,要求编制规范、完整、清晰,便于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操作和管理。

另外,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还应规定设计文件的审查和审批程序。

设计文件应
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查和审批,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减少施工中的纠纷和事故发生。

最后,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还应规定设计变更的管理程序。

在施工过程中,设
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规定设计变更的申请、审批和实施程序,确保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施工图设计深度标准对于规范施工图设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制定应明确规定设计内容、标注要求、文件编制、审查审批和设计变更管理等内容,从而提高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

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一、总则1、1为了规范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工作,保证施工图设计质量,满足工程建设及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等方面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2、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和仿古建筑及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3、3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应贯彻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及标准,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4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定,以及项目批准文件的相关要求。

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组成2、1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设计规模、工程结构形式与特点、材料及设备选用等;施工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等;结构施工图纸,包括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结构平面图、屋面结构平面图等;设备施工图纸,包括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施工图纸;以及节能专篇(或节能专篇说明书)。

21、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规模与标准等;施工图纸,包括路线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结构施工图纸,包括桥梁、隧道等结构施工图纸;设备施工图纸,包括给排水、燃气、供热等施工图纸;以及节能专篇(或节能专篇说明书)。

211、3仿古建筑及古建筑修缮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包括工程概况、设计依据、规模与标准等;施工图纸,包括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结构施工图纸,包括基础平面图、基础详图等;设备施工图纸,包括给排水、电气等施工图纸;以及节能专篇(或节能专篇说明书)。

三、施工图设计深度要求3、1施工图设计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满足工程施工各阶段的需要,如采购材料、加工制作、运输及安装等;(2)满足工程质量要求;(3)满足工程安全要求;(4)满足环境保护要求;(5)满足经济合理要求。

景观施工图图纸深度要求一、概述景观施工图图纸是景观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实施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

施工图设计深度及统一制图标准

施工图设计深度及统一制图标准

施工图设计深度及统一制图标准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图纸目录、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

●图纸目录图纸目录为“PUB_TEXT”层,颜色为白色,按统一格式做,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为“PUB_TEXT”层,颜色为白色,按统一格式做,有特殊做法处应注明,经济技术指标应准确无误。

其主要内容为:一. 设计依据:依据性文件、批文、相关规范;二. 经济技术指标: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各栋号建筑面积;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旅馆的客房间数和床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住院部的床位数;住宅的套型和套数,包括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阳台建筑面积,房间的使用面积可在平面图中标车库的停车泊位数等;三. 设计概况: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建筑高度、防火设计建筑分类、耐火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结构选型、设计范围等;四. 设计标高:子项的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关系;五. 工程要求:1. 楼地面工程(普通用房、楼梯、走道、阳台、卫生间)。

2. 墙面工程(墙体、墙身防潮层;地下室防潮、防水;勒脚、油漆、涂料等的材料及做法)。

3. 门窗工程(防火、隔声、防护、抗风压、保温、空气渗透、雨水渗透等性能;用料、颜色、玻璃、五金件等的设计要求)。

4.幕墙工程(玻璃、金属、石材等的性能及制作要求;防火、安全、隔音等要求)。

5.屋面工程(包括金属、玻璃、膜结构等的性能及制作要求;防火、安全、隔音等要求)。

6.电梯、自动扶梯的类型选择及性能说明(功能、载重量、速度、停站数、提升高度等)。

7.墙体及楼板预留孔洞及其封堵时的方式。

8.散水、台阶、坡道、花池等的材料及做法。

9.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做法说明。

10.对特殊建筑造型和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明。

11.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附注说明
3.6.1
设计标高±0.000相当的绝对标高与总平面图一致;
3.6.2
基础持力层所在的标高,其土层性质,地下水情况,地基承载能力标准值或设计值;
3.6.3
基底处理措施、施工要求、验槽办法、各工种配合等;
3.6.4
如有沉降观测要求时,沉降观测的要求及测点的布置交代清楚;
3.6.5
有后浇带时,后浇带的位置、后浇的时间、施工要求、混凝土的质量等交代清楚;
5.1
立面饰面材料选型、分隔线及尺寸
5.2
立面管线综合:空调室外机、空调冷媒管、空调冷凝水立管、雨水落管等
5.3
总高度、分层高度、屋檐、雨罩、花台、平台、门窗洞口等、尺寸或标高
6
外檐节点详图
6.1
1:20外檐详图
6.1.1
各层楼板及楼面垫层做法,楼地面、屋面做法
6.1.2
内外墙防潮层做法
6.1.3
檐口底标高及坡度斜率(坡屋顶条件之下)
7.1.8
屋顶平面应预留相应设备孔洞,包括排水管、卫生间通风井、厨房通风井、出屋面消防管、水箱穿屋面管线。
7.2
板配筋图
7.2.1
负筋应标出长度,从梁边开始标;
7.2.2
板的内凹角处和檐口转角处应上下配放射状斜筋;
7.2.3
板上开洞时,应绘出洞边的加固详图。
7.3
梁配筋图
7.3.1
应在梁集中力作用处标出附加吊筋、箍筋;
4.2.4
各不同截面的基础梁的配筋均要表示,当仅用剖面表示时,钢筋的锚固要求要交代;
4.3
钢筋混凝土筏基、箱基
4.3.1
底板有地坑、地沟时,两个方向的配筋都有交代,顶板有留洞时,洞口加筋符合要求;
4.3.2
墙的剖面图中,其剖面号、剖视方向、截面尺寸与平面图一致,预留插筋与上部结构一致;
4.3.3
当不绘制墙的立面图时,墙的剖面数量要能表示清楚各种不同类型墙的截面和配筋;
9.5
土方平衡图:挖方区、填方区、挖方量、填方量、挖填方差额。(环境设计配合)
9.6
详图:道路断面、挡土墙详图、护坡详图、小区入口装置。(环境设计配合)
结构专业: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深度要求
1
图纸目录
1.1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复利用图
2
设计说明
2.1
工程概况:建筑位置、面积、高度、层数,结构形式,结构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抗震等级,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人防工程等级。
7.1.5
屋面模板图中应标出屋面板的坡度、坡度方向、起坡点及终点处结构标高,预留孔洞的大小、檐口的线脚、斜屋面的详图等。
7.1.6
栏板、导墙、空调板、凸窗、反梁等需在平面作标注,并标明索引节点。
7.1.7
需标注坡屋面顶层所有门洞顶标高、底标高,并进行核对。出露台门还需考虑门的开启与斜屋面标高关系。需在平面图中标注坡屋顶屋脊线;
栏杆高度及选型
如有通窗或窗台高度低于900,则应做护栏
防滑条作法选型
8
门窗立面、门窗表
8.1
所有门窗需统一编制门窗表,进行编号并注明选料,以保证施工备料中不发生混淆。
8.2
门窗表应注明框料材料、颜色及门窗数量、尺寸;并注意正反窗分类
9
总图设计
9.1
总平面定位图:城市测量座标网、场地四界测量座标和施工座标,场地及四至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用房、隐蔽工程,住宅楼栋编号。
2.2
工程地质情况:地质概况,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地下水、抗震安全性评价、基础施工要求等。
2.3
设计的依据:设计所遵循的规范规程、楼地面活荷载取值,设备荷载的取值。若考虑人防,还应注明人防各构件等效静荷载的取值。
2.4
设计采用的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防水等级、强度等级要求。
2.5
分类说明建筑各分部分项的设计要点、构造及注意事项。
3.6.6
桩基检测方法、试桩方法,预制桩的打桩要求、灌注桩的成孔要求。
4
基础详图
4.1
砖墙下条形基础
4.1.1
条形基础宽度的尺寸,上部墙体厚度尺寸,大放脚每步的高宽尺寸,基础厚度,±0.000到基础的尺寸,圈梁的位置与尺寸;
4.1.2
剖面所在位置如有管沟,各部分尺寸应齐全、准确,盖板面到室内面留出的尺寸与建筑地面做法一致;
4.2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联合基础或条形基础
4.2.1
钢筋混凝土基础的各部分尺寸,配筋标注齐全;
4.2.2
基础预留的柱、墙插筋与上部结构详图的平面尺寸、标高,钢筋直径、根数、排列、伸上高度一致。预留插筋在基础内的锚固长度应注明;
4.2.3
当与相邻建筑共用一个基础时,其轴线关系,柱、墙尺寸,标高、插筋与建筑详图一致;
7.1
模板图(按国标图集03G101-1绘制)
7.1.1
注明与建筑有关的线脚、各构件的定位(如阳台、窗台等);
7.1.2
标高有变化时,应画出局部剖面,或用不同的图例画出不同标高的板的范围;
7.1.3
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位置、尺寸交代清楚,与基础平面图一致;
7.1.4
所有设备专业在板、梁上的留洞必须预留,不能后凿。尽量留在对结构影响最小的地方,并且应有加强措施。
2.6
需说明施工时特别注意的地方。如转换层、超长结构、后浇带、加强带、预应力张拉、钢结构等问题。
2.7
对图中未交代而要在施工过程中与工艺安装、设备工种配合预埋、预留的埋件、孔洞要提出配合施工的要求。
2.8
对框架梁、次梁的设计说明。应注明框架的抗震等级,框架节点详图,梁、柱的钢筋锚固,其它需注明的平法图例。
4.1.3
当有防潮层,其所在的位置要在剖面图上示意,注明标高。
4.1.4
当与相邻建筑基础相连或紧挨时,有关的剖面要将相邻建筑的基础表示出来;
4.1.5
管沟盖板,过梁如采用标准构件,所有的标准图集号有说明。如为单体设计的,则详图所在图号要有说明;
4.1.6
附注中对基础的材料,防潮层以下墙砌体的砖标号,砂浆标号,圈梁的混凝土标号。
2.3
本子项工程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相互关系
2.4
用料说明:墙身防潮层、墙体和砌筑沙浆、地下室防水、屋面、外墙面、勒脚、散水、台阶、坡道等做法。
2.5
特殊要求的做法说明
2.6
对采取新技术、新材料的作法说明,及对特殊建筑造型和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明
3
建筑组合平面图
3.1
建筑长度﹑宽度、标高
3.2
轴网定位和墙体定位情况
3.3.3
在独立基础间夹有条形基础时,除按条形基础要求外,在与独立基础相接的一段,在标高、做法方面要有详图交代。
3.4
当上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筏基、箱基时,按国标图集04G101-3绘制
3.4.1
底板上坑、沟的平面尺寸标注清楚,有小剖面或另有剖面详图表示各部分的尺寸,各柱下的细部尺寸应标注清楚。
3.5
3
基础平面布置图
3.1
一般内容
3.1.1
纵横轴线及定位尺寸、上部结构落在基础上的墙、柱的布置;
3.1.2
当基础标高不同时,标出放坡示意图;
3.1.3
应标出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标高、过梁等;
3.1.4
应标注基础梁梁顶标高,并与建筑首层标高进行核对,特别关注架空层、地下车库、楼梯间出入口处、室内空间错层处。
4.3.4
当绘制墙面的立面图时,其轴线尺寸与平面图一致,高度方向尺寸、标高准确,门窗洞尺寸、标高与建筑图一致;
4.4
桩基
4.4.1
承台详图中应绘出承台定位、承台梁、承台板尺寸、配筋、标高等;
4.4.2
桩详图各部分尺寸,配筋数量,桩插入承台的构造要求。
4.5
基础梁按现浇梁板详图的方法表示;
4.6
附注说明:基础材料、垫层材料、防潮层做法,对回填土的技术要求、施工要求,地面以下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
4.1
建筑长度﹑宽度、标高
4. 2
轴网定位和墙体定位情况
4.3
墙体留洞
4. 4
楼电梯、坡道编号
4.5
截水沟、排水沟、集水坑
4.6
特殊设计的部位如设缝﹑节点情况
4.7
消防分区、人防分区
4.8
设备用房布置
4.9
防火卷帘、防火门、人防门编号
4.10
行车路线
4.11
局部高差踏步尺寸及做法
5
1:50户型放大平
面图

5.1.2
内墙定位
序号
图纸名称
图纸深度要求
5.1.3
结构柱位详细尺寸及主要梁位置(明梁、露梁)
5.1.4
门窗定位、门窗开启方式细部构造尺寸;
5.1.5
室内家俱布置情况
5.1.6
空调室内外机位置、洞口及空调板尺寸、定位
5.2
厨房
5.2.1
橱柜、吊柜布置及尺寸
5.2.2
9.2
竖向设计图:建筑物、构筑物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
场地外围道路、地面关键性标高;用箭头表明地面设计坡向。
9.3
道路布置图:道路定位、宽度、道路坡度、坡向,项目较简单时可与总平面布置图、竖向设计图合并。
9.4
交通组织:人行、车行、消防车交通流线,停车设计,各栋建筑物、构筑物出入口设置。项目较简单时可与总平面布置图合并。
当为桩基时
3.5.1
应标出桩位布置图(包括桩定位、尺寸、编号、桩长)、桩承台的编号、平面尺寸、标高,还应列出单桩承载力的大小、桩顶标高、基岩顶面等高线示意图(勘察报告须提供);
3.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