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材通研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和研讨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和研讨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和研讨【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

在探讨了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和鉴赏课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深入研讨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借鉴,推动课程的优化和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研讨、课程重要性、教学意义、存在问题、提升方法、案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讨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音乐欣赏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音乐文化的多元化,现行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许多学校的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音乐实践和体验性教学,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不足。

教材的选择和更新不及时,无法跟上音乐发展的脚步,导致学生接触到的音乐作品和风格过时,影响了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发展。

有必要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探讨如何提升音乐鉴赏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改善现行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方法和策略,为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和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分析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希望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改进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方向。

在研究中,我们还将探讨该课程的未来发展趋势,深入研究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实践性,以及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通过本次研究和研讨,我们希望能够为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提升与改进贡献我们的力量,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做出积极的贡献。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分析与教学实践探究摘要:音乐与艺术一直是人们为之追求一生的目标,可以说很多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在为美而奋斗。

当然,每个人的审美维度也是不一样的,但无论维度如何,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美学观,这样才能够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所以审美乐感的培养和语数外的培养一样重要。

虽然看起来审美乐感和音乐能力的培养在学生阶段没有办法获得分数和升学上如此直观的收益,但正确的审美乐感将会影响孩子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可以说,这是一生受益的事情。

一方面音乐可以传递人的喜怒哀乐,让人轻易获得共鸣;另一方面音乐可以获得快乐,鼓励学生积极向上;还有就是音乐也是陶冶情操的好方法,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些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湘版;高中;音乐鉴赏;实践探究引言:在音乐教育和发展中,音乐教材建设可以说是经历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

从1994年开始,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我国在普通高中开设“艺术欣赏”课;1997年音乐课程开始在高中从选修课成为必修课;2000年,教育部调整教学计划,为进一步开拓高中生艺术视野,将音乐必修课在全国范围内的高中进行普及。

而湘版的《音乐鉴赏》教材可以说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它内容丰富、坚持以音乐审美构建教学核心,坚持音乐教育的初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音乐人。

1.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一)音乐课程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培养。

对各个阶段的的学生来说,专业学科不再是唯一要重视的课程,美术、音乐等都需要学生进行了解。

对此,我国政府教育部门充分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早早制定了有关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并且教育部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明确指出在高中开设音乐教学,来完善我国基础音乐教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

高中音乐课堂作为提高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高中音乐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教学之一就是音乐鉴赏,这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和音乐感知的教学。

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标教科书成都地区使用情况调研

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标教科书成都地区使用情况调研
案 和 教 育 水 平 有很 大 差 异 , 所 以笔 者 以成 都 地 区 的 高 中音 乐教 学 为例 , 分 析 成 都 地 区 学校 、 音乐
教师、 学生, 探 索 成都 地 区建 立 相 应 的 高 中音乐 教 科 书选 用制 度 和 评 价体 系 。 关键词 : 成 都 地 区 普 通 高 中音 乐新 课 标 教 科 书 使 用研 究
为 课 时 量很 少 . 音 乐 鉴 赏 教 科 书 的 单 元 内 容偏多 . 总共有 1 8个单 元 , 分为 3 4节 内 容进行 . 但 是 也 有 部 分 学校 是 安排 音 乐和 美术课隔周上一节. 比 如成 都 市 第 十 二 中 学 就 是 这样 的情 况 , 直 接 影 响 了 音 乐鉴 赏 教 学 内容 的 正 常 进行 。此 外 , 其 他 的 学 校 虽 说 一 周 一 节 音 乐 课 教 科 书 的 容 量 偏 大. 比如 第 五 章 第 十 节 《 历 史 悠 久 的 亚 洲
破, 遵 循 了高 中 阶段 学 生 的 心理 特 点 . 要做
传 统 音 乐》 的 3首 欣赏 曲 目 、 《 巴亚 提 木 卡 姆》 时长 7分 1 3秒 等 , 而 一 节 普 通 高 中 音 乐课 的 时 间 为 4 5分 钟 . 致 使 很 多 教 师
就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 所 以 课 时 量 与 教 科 书 容 量 的矛 盾 是 比较 突 出 的 问题 之 一 二 是 音 乐 鉴 赏教 科 书 知 识 难 度 偏 大 笔 者 在 调 研 中 发 现 一 些 教 学 一 线 的 实 际 问题 . 比如 第 七 单 元《 宗 教 复 调 音 乐 的 顶 峰— — 巴赫 》 欣 赏 的 曲 目为 《 马 太 受 难 曲》.知 识 版 块 的 内容 为 复 调 音 乐 与 主 调 音 乐、 十 二平均律 . 学 生 学 习起 来 比 较 困 难. 不 太能够理解 复调音 乐的涵义 , 觉 得

高中音乐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音乐课题研究方案

高中音乐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背景和目的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在高中教育中,音乐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往往以传授技巧和知识为主,缺少对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高中音乐课题,提出一种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1. 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研究和分析现有音乐教材和教学方法,探索一种更加系统和全面的音乐教学方案,包括音乐知识的传授、音乐技巧的培养和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通过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研究通过研究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研究的内容包括音乐欣赏的基本概念、音乐鉴赏的步骤和方法等。

3. 音乐教学与跨学科学习的结合通过将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如历史、文学、美术等,促进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学习。

通过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

4.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音乐教学探索和研究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等,进行音乐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兴趣。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创设更加生动和互动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进行:1.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的音乐教育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了解和分析目前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2. 实地调研选择一所或多所高中,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了解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所在。

通过观察教学过程和访谈教师和学生,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3. 问卷调查设计和发放问卷,收集学生和教师对音乐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和教师对现有音乐课程和教学方法的看法和评价。

关于召开全区普通高中音乐教学研讨会的

关于召开全区普通高中音乐教学研讨会的

关于召开全区普通高中音乐教学研讨会的
通知
各普通高中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提高教师对教材进行全面理解、理性分析及开发利用能力,引导教师重视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与高考输送策略。

经研究,决定召开全区高中音乐教学研讨会,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1. 音乐鉴赏教材分析研讨。

2. 高三专业送考、文化课备考经验交流。

二、会议内容
1.公开课:
《音乐鉴赏教材作品解读教学》
淄川中学齐浩周红
淄博四中李波宋宁
《高三音乐专业送考、文化课备考经验交流》各校教研组长
2.发言交流:
《提升音乐教材分析能力的策略》淄川教研室董秀
三、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4月19日上午8:00 淄川中学
4月22日上午8:00 淄博四中
四、会议参加人员
全体高中音乐教师。

淄川区教学研究室 2019年4月17日。

普通高中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教材《音乐鉴赏》探索

普通高中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教材《音乐鉴赏》探索

2021-02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文教研究普通高中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教材《音乐鉴赏》探索王一涵(丹阳六中,江苏镇江212300)摘要: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音乐鉴赏》的新教材变更,对于年轻教师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作为一名经历着教材变更的普通高中音乐教师,对新教材的分析理解,成为经营好课堂的根本。

关键词:新教材;教材分析;音乐课堂体验;核心价值观;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1)06-0235-02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1.06.117一、《音乐鉴赏》新旧版教材的基本区别新版教材是由赵季平、莫蕴慧担任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19年7月第一次印刷,整本书共分为序篇:不忘初心以及其他十八个单元:学会聆听、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乐器、京剧、歌曲艺术、影视音乐、舞蹈音乐、世界民族音乐、文人情致、新音乐初放、光荣与梦想、共筑中国梦、复调音乐的巡礼、古典音乐的殿堂、自由幻想的浪漫乐派、国家情怀的民族乐派、色彩斑斓的印象派、传统风格的解体、爵士掠影。

光从单元的标题就能体现出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内容丰富且新颖。

与旧版《音乐鉴赏》相比,新版《音乐鉴赏》在此基础上适量地增加政治爱国音乐的内容,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序篇中的《不忘初心》开篇明确积极思想,倡导中学生“不忘初心、不忘祖国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的正面思想。

在不改变知识点:音乐的功能、音乐要素、音乐语言、音乐的情感及情绪等的基础上,新版《音乐鉴赏》的内容中增加了许多现代音乐的多元化,众多影视音乐作品:《大宅门》、《百鸟朝凤》、《星球大战》、《艾米莉的华尔兹》列入音乐课堂认知,抛开陈旧的音乐思想,增加学生感兴趣的音乐内容,给高中音乐教师的课堂增添学习氛围。

在保留世界民族音乐的同时,拓展了中国特色国粹音乐的学习,旧版中国粹被两首作品:《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一略带过,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过分拓展国粹音乐内容,而新教材中单元内容更加的丰富,知识要求也较具体,分为传统戏和现代戏两大类,传统戏中《空城计》、《打龙袍》、《群英会》分别选一代表性曲目要求鉴赏,现代戏歌剧《圣洁的心灵———孔繁森》、京剧《杜鹃山》同时加入教学内容。

三种版本(人音版、湘版和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之比较研究

三种版本(人音版、湘版和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之比较研究

三种版本(人音版、湘版和人教版)高中音乐教材之比较研究世界音乐教育全球化、多元化的理念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

2003年《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进一步明确。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国家和地方教育机构编写了与之相适应的中学音乐教材。

本论文从其中遴选三种版本的高中音乐教材,即人民音乐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高中音乐实验教材,在论述各教材教学内容模块的基础上,对三种教材中的声乐曲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指出各自的编写特点与互补性价值。

本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章论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三种高中音乐教材的编写特点及其教学内容模块;第二章对三种音乐教材声乐曲目编排方法与特色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指出其选编的特点与内容的互补性;第三章在整合三种教材声乐作品的基础上探索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这三种版本的高中音乐教材是我国在《音乐新课标》的指导下现行教材的优秀代表,是目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典范,对其声乐作品进行分析与归纳,不仅能够指导高中音乐教学实践,而且能够积极促进学校音乐教学方式和内容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中音乐中年级组教研活动记录

高中音乐中年级组教研活动记录

高中音乐中年级组教研活动记录
日期:YYYY年MM月DD日
地点:XX中学音乐教研室
参与人员:XX老师、XX老师、XX老师、XX老师
会议目的: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共同研究和探讨高中音乐中年级组教学中的问题,提供相互研究和交流的平台,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会议内容:
1. 分享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分享,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探索。

2. 讨论教学难点:重点讨论在高中音乐中年级组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挑战,包括学生研究兴趣、课堂互动、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3. 研究教学资源:共同研究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享优秀教材、音乐作品、教学软件等相关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4. 制定教研计划:根据本次教研活动的收获和讨论结果,制定下一步的教研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分工。

会议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分享经验和讨论问题,
教师们对高中音乐中年级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互之间互相
启发和借鉴。

同时,研究教学资源和制定教研计划也为今后的教学
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下一步行动:
1. 每位教师根据讨论的内容和收获,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充分运用教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2. 继续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建立持续、有效的教研机制,不断
推动高中音乐中年级组教学的进步。

编写人:XX老师
审核人:XX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单元第24节高山流水志家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琴曲《流水》、《广陵散》的欣赏,感受、体验音乐,了解古琴音乐风格特征,了解作品表现内容。

2、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及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在一个很大的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审美意识。

3、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流水》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音乐,欣赏古琴曲《流水》,加强对古琴曲音色特点的分辨。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对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的把握。

教学内容:
1、古琴曲《广陵散》
2、古琴曲《流水》
4、琵琶与乐队《十面埋伏》
5、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CD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课前播放古琴曲《广陵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提问:说出主奏乐器是什
么?
导入语: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古琴是文人必修的乐器,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化身。

千百年来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2.首先简单聆听《流水》音乐,简单说一说你对古琴音乐的印象。

课件提供关键词:古琴音乐意境特点:清:清晰,清纯;微:细腻,精致。

谈:自然,空灵;远:意境悠远,意外有意。

3.课件打出:古琴图片,文字简介: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称“七弦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音色有三种: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实或虚,清越明亮。

(琴音韵极佳,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
(设计意图:因学生对古琴曲的音色特点很陌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聆听《流水》音乐片断,大致了解内容,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
二、第二部分:
导入语: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了解古琴是通过那些手段来表现这一独特韵味的。

请同学们讲一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师补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隐身不复鼓)
1.聆听全曲,问题设计:
全曲速度、力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2、作品分段欣赏与分析
(音色三种,即散音、泛音、按音。

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洪亮,变化异常。

琴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

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3、讨论与探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音乐能否表现出具体的情景?(音乐有一种似似而非的魅力,好象是…)
4、复听音乐,体验音乐意境,完整欣赏作品,感受、体验音乐中的绘景抒情的特征。

(它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刻画了洋洋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

)
补充: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航天者”宇宙飞船,携带了一张特别的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其中录《流水》,科学家希望这首琴曲能在漂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

三、第三部分:拓展欣赏,了解,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音色特点
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古乐曲:《高山流山》、《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打★除外,其余均为琴曲。

1.听《十面埋伏》片断,说说主奏乐器,音色特点。

(琵琶)
2.听《梅花三弄》片断,说说主奏乐器,了解编钟。

多媒体展示:编钟图:简介:
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被称为“歌钟”,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编钟与乐队)
四、总结: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

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琴被视为“八音之首”。

古琴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

早在春秋时代,古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

古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

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中国的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值得大家去听,去细细品味。

第25节西出阳关无故人
教学目标:
1、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聆听《阳关三叠》和《扬州慢》,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或整理古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脑网络、图书馆、杂志等方式查阅音响和书本资料。

2、相关教学用具:CD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间播放古琴曲《流水》。

(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器乐音乐的魅力,引入中国古代声乐作品)
学生简述搜集的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资料(教师补充)。

二、听赏部分:
(一)《扬州慢》
教师提问: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引出姜夔创作此诗的历史背景)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96)冬至日,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1、请学生朗诵诗词(感受其中意境)
2、听赏《扬州慢》。

3、完成书本174页:对歌曲的内容、音调、情绪、结构等内容做简要的评论。

4、教师小结
(二)《阳关三叠》
1、教师提问:何为阳关?何为三叠?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阳关:故址位于敦煌市城西的古董滩上,在玉门关南,而古以南为阳,故称“阳关”,阳关是古代中外陆路交通咽喉之地,也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古城关东面为农田,远处有寿昌城废址,三面沙丘,沙梁环抱,流沙茫茫,一望无际;北面墩山上有一汉代烽燧,保存完好;东为红山口;西有南北走向的深沟,长约20米,沟中泉水涓涓,甚为甘冽,两岸有汉墓多座。

现在古阳关虽已被流沙掩埋了,但从古董滩向西翻越几道山梁,仍能看到阳关的遗迹,其墙基隐约可辨,碎瓦破砖遍地散落。

只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了三叠: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三遍,用一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次。

2、提问: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诗词含义: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们心目中是令人神往的壮举。

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但阳关以西还是贫荒绝域,自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贫荒的艰辛寂寞。

因此临行之际的“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

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体验,包含对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3、聆听合唱曲注意哪个段落重复了三遍,区分上阕和下阕,并体验其音乐情绪。

三、实践部分:
学生学唱《阳关三叠》的上阕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拓展部分
学生听赏当代抒情歌曲《我爱你,中国》
比较与《阳关三叠》、《扬州慢》在风格上的不同。

五、总结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