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初二数学5.1确定位置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8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8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坐标系中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初步学习了坐标系的知识,对于坐标系中的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坐标系中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如何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准备坐标系图,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七年级所学的坐标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坐标系在确定物体位置中的应用。
例如,利用坐标系表示平面上的点,或者在地图上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除了在平面上有应用,还在其他领域有哪些应用?例如,在空间中如何利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确定位置》教案(1) 北师大版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数学第五章《确定位置》教案(1)北师大版.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法指导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师:首先,我想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课件出示:)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生:蜘蛛.师:蜘蛛捕食大家见过没有?生:在电视里见过.师:蜘蛛网的结构可以使蜘蛛精确的感知到猎物挣扎产生了的震动在哪个位置,从而精确定位,快速出击,抓住猎物,饱餐一顿.另外,人类也是如此,比如我国古代的指南车,到航海用的罗盘,一直到最先进的全球定位系统,无不是在想方设法的确定物体的位置.(师说的同时多媒体配合出示以下图片:)指南车:罗盘:全球定位系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确定位置(多媒体出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影片,能够较好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思考有关确定位置的方法.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一)行列定位法师:不知道班主任老师给大家通知了吗,咱们学校将于近期召开一次家长会,那家长可能会问了:‘我到你们教室坐哪儿呀?’你准备怎么给家长很简单的说明你的位置?生1:我在第一排,一进门第二个位置.生2:我在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3个位置.生3:我在最后一排,从左往右数第2个位置.生4:我在第4行,第5列.…………师:大家看,这几位同学都是用几个数据来说明自己的位置?生:两个.师:先说自己的行,在说自己的列.那这种定位法就称为:行列定位法.(板书)我们如果用行列定位法,就要先指定一个规则,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从前往后数,从左往右数(这个过程可以说慢一些让学生来和说,这同时体现了这种数法的广泛认可性.)(二)直角坐标定位法师:我感觉这种说法还是有些麻烦,你能不能说的更简单一些?生思考,小组讨论,举手回答.生1:我可以说(1,3),“1”表示第一排,“3”表示第三列.师:那(3,1)表示那位同学的位置?该生起立.师(恍然大悟状):哦!原来(1,3)和(3,1)表示的是不同的位置啊.咱们同学们可以用这种方法表示自己的位置吗?学生纷纷尝试.师:因为行列式互相垂直的,所以我们把这种定位法称为直角坐标定位法.(板书)师:那这种定位方式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多媒体出示:)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生:一定要注意顺序.师:对.直角坐标定位法用横纵坐标表示位置,常先横后纵,顺序不能颠倒.实际上刚才所说的(1,3)和(3,1),还有这儿的(4,6)和(6,4)都是有序实数对.好,刚才我们所说的定位方法是在什么范围内进行的定位?生:在平面内.师:在平面内进行定位我们需要几个数据?生:两个.(三)想一想师: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学过数轴.(多媒体出示)生:-1.师:用了几个数据?生:一个.师:为什么只用一个数据就可以了?生:因为这是在直线上定位.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进行小结)那,同学们进一步想一想,如果我们去一个双层的电影院去看电影的话,需要几个数据来确定位置?生:3个.师:请举个例子说……学生小声讨论.师:我们来个小游戏吧.我小声的把一个字告诉这位同学,请这位同学以间接地方法告诉大家,大家来猜是什么字?(师悄悄的指着这页书本上的一个字告诉这位同学.)生:数学课本,第144页,第4行,第一个字.师:大家说是什么字:生:“位”.师:刚才这位同学给了大家几个信息?生:3个.师生共同小结: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数学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应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激发他们获取新知的欲望,进一步巩固有序数对,掌握用有序实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三、讲练结合,巩固提高:(一)方位角、距离定位法.师:除了刚才谈到的方法以外,生活中确定物体的位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出示例1.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探索.在这里教师要带着学生复习方位角的意义和表示方法,渗透极坐标的思想,但不介绍极坐标.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回答问题,交流,总结出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还是需要2个数据——方位角和距离.设计意图:刚刚从实例中体会了一些位置的确定,但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这里就介绍了从角和距离的表示.其实这是极坐标的定位,但不需要严格的介绍极坐标,而是渗透极坐标的思想.在这里希望学生体会到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有多种方式,但基本都需要两个数据.(二)区域定位法例2.如图是如图是各塔埠社区地图的一部分,如何向同伴介绍“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所在地的区域?“馨苑小区”呢?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交流,相互探讨,走入到学生中去,听听他们的思考与想法,加强个别指导.学生活动:相互交流探讨,积极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描述位置,体会用区域定位法确定位置.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巩固新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使学生体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位置的方法,掌握用用区域定位法确定位置.(三)随堂练习教师活动:多媒体出示题目并组织学生完成.学生活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理清思路后代表回答.1.经度、纬度定位法.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位置的确定需要纬度和经度,同时给一个经度和纬度也能唯一确定一个位置.2.议一议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用类似的方法确定位置的实例?学生踊跃发言.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一列和一行中找某各位置只需要1个数据;多层电影院需要3个数据;某人的住家在6号楼2单元3楼3号等等,可用多个数据确定.但我们今天探究的主要是平面内确定位置的方法:用两个数据确定,并可采用有序实数对的表示方法.四、总结提炼: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用几个数据可以确定平面内物体位置?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表示时注意什么?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总结.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注意学生回答时数学语言的准确性.得出结论后板书: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用(a,b)表示,其中a和b是有顺序的;一个数对表示的位置是唯一的,它只能表示一个位置.学生活动:小结由学生来完成,同时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出今天探索的知识点,让学生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这就是常说的“读书要把厚书变薄”的方法.五、学有所用---当堂训练1.在平面内,下列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A.3楼5号B.北偏西40°C.解放路30号D.东经120°,北纬30°2.海事救灾船前去救援某海域失火轮船,需要确定()A.方位角B.距离C.失火轮船的国籍D.方位角和距离3.某电影院,可以把4排5号记为(4,5),则(7,8)表示的含义是.4. 如图,雷达探测器测得六个目标A、B、C、D、E、F出现按照规定的目标表示方法,目标C、F的位置表示为C(6,120°)、F(5,210°),按照此方法在表示目标A、B、D、E的位置时,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A.A(5,30°)B.B(2,90°)C.D(4,240°)D.E(3,60°)六、作业:课本146页习题5.1 第2题七、板书设计教后记:收获:1.本节课是使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感受物体定位的多种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总结、归纳,能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对物体定位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2.本节课以生活中学生能感观的一些实例,能较好的体现数学的现实性,有利于学生良好数学观的形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3.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层层设问,帮助学生思路更清晰,更接近于发现平面内位置确定的方法,然后锻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4.在教学中采用引导探索法,创造性的选用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题材,呈现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通俗、活泼的风格呈现传统的坐标系内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确定位置的方法,拓展知识视野,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不足: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简单,同时也十分感兴趣,所以一旦有机会发言,就非常的踊跃,几近“失控”,所以整体来看在时间处理上有些前松后紧,练习做的较少.改进:积累教学经验,争取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更从容的驾驭课堂,防止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理解坐标系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坐标系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坐标系的性质,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2.能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坐标系的性质,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坐标系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意义和作用。
2.活动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坐标系的图像和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讨论。
3.坐标系教具:准备一些坐标系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坐标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位置标记、体育比赛中的得分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这些位置。
从而引出坐标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坐标系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示例介绍坐标系中点的表示方法。
同时,展示一些坐标系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平面直角坐标系、极坐标系等,帮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意义和作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理解坐标系的性质,并能够利用坐标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坐标系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掌握坐标系的性质和点的坐标表示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的代数知识和几何知识,对于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坐标系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坐标系的性质。
2.让学生学会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坐标系的概念和性质。
2.利用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和性质。
2.观察探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坐标系的性质。
3.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坐标系的理解和掌握。
4.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利用坐标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相关的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2.实例材料: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坐标系。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坐标系的概念,如用坐标系表示地图上的位置、用坐标系表示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等。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作用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坐标系的性质和点的坐标表示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坐标系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利用坐标系确定一些具体点的位置。
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坐标系的理解和掌握。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坐标系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确定位置》位置与坐标3精品PPT教学课件

D
AB
(3)图中(6,1),(10,8)位置上的棋子
分别是哪一枚?
2020/11/23
4
学以致用
例2 学校的平面示
北
意图,借助刻度尺,
量角器,解决如下问
题
(1)教学楼位于校门 的北偏东多少度的方向 上?到校门的图上距离 约是多少厘米?实际距 离呢?
西O 南
2020/11/23
东
5
学以致用
例2 学校的平面示
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
B
表示出图中“怪兽”经 A 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
2020/11/23
M H
F
9
随堂练习
6大道 5大道
A(3,5)
4大道
3大道
2大道
1大道
1街 2街 3街 4街
B
(5,3)
5街 6街
如图,点A表示3街与5大道的十字路口,点 B表示5街与3大道的十字路口,如果用(3,5) → (4,5)→ (5,5)→ (5,4)→ (5,3)表 示由A到B一条路径,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 式写出由A到B的其他几条路径吗?
(2,5)
2020/11/23
7
想一想
活动二
北
仅有一个数据
(如方位角或
距离),能准
确确定教学楼
东
的位置吗?
西O
南
2020/11/23
8
做一做
活动二
“怪兽吃豆豆”是一
种计算机游戏,图中
的标志表示“怪兽”
G
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
E
如果用(1,2)表示
“怪兽”按图中箭头 所指路线经过的第3个
C
D
位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确定位置》北师大)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第一节《位置的确定》。
本节课通过形式多样的题材(如“教室里找座位”“确定地图上城市的位置”等等),将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定位方法呈现在每一个学生的面前,其中既有反映极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也有反映直角坐标思想的定位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确定位置的方法,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较灵活的运用不同的方式对物体定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与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
体会生活中位置的确定离不开数据, 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2、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每人准备好草稿纸、铅笔;教师准备课件、图片。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第二环节:分类讨论;第三环节:问题解决;第四环节:知识提升;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通过若干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常常需要确定位置。
导入新课:怎样确定位置呢?第二环节分类讨论,探索新知1.温故启新(1)温故:在数轴上,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呢?答:一个,例如,若A点表示-2,B点表示3,则由-2和3就可以在数轴上找到A点和B点的位置。
总结得出结论:在直线上, 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一个数据.(2)启新:在平面内,又如何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呢?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确定位置的实例,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2.举例探究Ⅰ.探究1(1)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指定的位置?(2)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的含义有什么不同?(3)如果将“6排3号”简记作(6,3),那么“3排6号”如何表示?(5,6)表示什么含义?(4) 在只有一层的电影院内,确定一个座位一般需要几个数据?结论:生活中常常用“排数”和“号数”来确定位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说课稿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1《确定位置》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坐标系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主要让学生了解确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坐标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准确、快速地确定点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仍然是他们的学习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确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确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快速、准确地确定点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坐标系图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确定位置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探究确定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
3.巩固新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与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坐标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
可以设计成以下形式:确定位置的方法:1.观察坐标系图2.确定点的位置3.记录坐标值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练习成果等方面进行。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1《确定位置》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坐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坐标与点位置关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确定位置》这一章节的内容。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似乎很有效,我看到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表现出好奇心。
(2)坐标与点位置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坐标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通过坐标判断点在平面上的具体位置。
举例:点(2,3)位于第二象限,因为它具有正的纵坐标和负的横坐标。
(3)坐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将坐标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地图导航、平面布局等。
举例:在地图导航中,通过坐标可以准确地表示起点和终点,进而规划出行路线。
在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这样可以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交流与合作。从展示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坐标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困难。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以提高他们对坐标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坐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见解,这让我很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问题还不够了解,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对于坐标概念的讲解,需要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坐标与点位置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
1.几种确定位置方法
2.用两种方式确定棋子的位置
56789
1011
1
234
“怪兽吃豆豆”
是一种计算机游戏,
图中的标志表示“怪兽”先后经过的几个位置。
如果用(1,2)表示“怪兽按图中箭头所指路线经过的第
3个位置,那么你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出图中”怪兽“经过的其他几个位置吗?(1,2)(3,2)(3,4)(5,4)(5,6)(7,6)(7,8)(0,0)
5
6
7
8
9
101
2
3
4
校门图书馆教学楼旗杆实验楼花坛比例:1︰10000北(2)某教学楼位于校门的南偏东约75°的方向,到校门的实际距离为240米。
说出这一地点的名称。
O
随堂练习:
6大道
5大道
4大道
3大道
2大道
1大道
1街2街3街4街5街6街
6大道
5大道
4大道
3大道
2大道
1大道
1街2街3街4街5街6街
演示文稿
后
等
骏卡充值一卡通/ 嵜吖夻
6大道
5大道
4大道
3大道
2大道
1大道
1街2街3街4街5街6街
6大道
5大道
4大道
3大道
2大道
1大道
1街2街3街4街5街6街
2、以广场为观测点,且方位角、目标到广场的距离两个数据描述这个城市的主要建筑物的位置。
車象相車仕仕士帥将馬馬卒卒炮馬(2,5)馬(6,4)車(4,6)0 1 2 3 4 5 6 7 89
8
7
6
5
4
32
1炮(5,0)車(0,7)
笛卡尔(1596-1660)简介:
笛卡尔(Descartes,René),法国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
早在1637年以前,他受到了经纬度的启发,(地理上的经纬度是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标准的,这两条线从局部上看可以看成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线。
)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又称笛卡尔坐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