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电工基础
(完整版)电工理论基本知识

P3 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本章介绍电工理论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是学习电气专业知识所必需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及基本物理量,磁场及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一节直流电路及基本物理量一、直流电路电路是由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按一定方式组成的,它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根据电路中电流的性质不同,电路可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电流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电路的种类很多,不论结构简单还是复杂,电路都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1. 电源电路中,供给电路能源的装置称为电源,如蓄电池、发电机等.电源可以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
2。
负载电路中,使用电能的设备或元器件称为负载,也叫负荷,如电灯泡、电炉等。
负载可以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3。
中间环节电路中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称为中间环节,最简单的中间环节是开关和导线。
导线也叫电线,是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连接线,它把电流由电源引出来,通过负载再送回电源,构成电流的完整回路.图1—1就是一个简单电路的示意图。
电路由外电路和内电路两部分组成。
外电路:图1-1中,由电源引出端1经导线、负载、仪表等环节,至返回端2的电路叫外电路。
内电路:电源本身电流的通路为内电路。
在图1-1中,指电源引出端1和2间,由发电机组成的电路。
电流在外电路被认为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而在电源内部则相反,是由电源负极流向正极.在电源和外电路形成闭合回路后,电流才能产生。
如果电路断开,如图12所示,导线1点和2点间断开了,电流就不能流通了,此时称电路为断路或开路状态。
二、电流金属导体内的自由电子或电解液内的正负离子,通常都处在不规则的运动状态,因此在任一瞬间通过导体任一截面的电量能相互抵消,即导体内没有电流流过。
当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后,电子就以一定方向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导体的任何截面(在任一瞬间),将有一定的电量通过,也就是说导体内有电流流动。
电工手册 第一章 电工基础知识

第1章电工基础知识1.1基本概念1.1.1常用名词定义电流。
导体内的自由电子或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有规律的流动叫做电流。
人们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电流用字母I表示,单位为A。
电流强度。
衡量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积的电量即为电流强度,用字母I 表示,习惯上简称为电流。
电流密度。
在单位横截面积上通过的电流大小,称为电流密度,单位为A/mm2。
电位。
在电场中,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到参考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a点对参考点的电位。
进行理论研究时,常取无限远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在实用工程中,常取大地作为电位的参考点,电位的单位为V。
电压。
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
用字母U表示,单位为V。
电动势。
单位正电荷由低电位移向高电位时非静电力对它所做的功称为电动势。
用字母E表示,单位为V。
电阻。
导体能导电,同时对、电流有阻力作用,这种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称为电阻,用字母R或r表示,单位为Ω。
电阻率。
又称为电阻系数。
是衡量物体导电性能好坏的一个物理亮,用字母ρ表示,单位为Ω.m.其数值是指导体的长度为1m、截面积为1mm2的均匀导体在温度为200C时所具有的电阻值,即为该导体的电阻率。
电阻的温度系数。
表示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量,其数值等于温度每升高10C时,电阻率的变化量与原来的电阻率的比值,用字母d表示,单位为1/0C。
电导。
物体传导电流的本领叫电导。
电阻值的倒数就是电导,用字母G表示,单位为S(西门子)。
电导率。
又叫电导系数。
是衡量物质导电性能好坏的一个物理量。
其数值大小是电阻率的倒数。
用字母γ表示,单位为S/m(西/米)。
电容。
凡是用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导体就构成了一个电容器。
两个极板在单位电压作用下每一极板上所储存的电荷量叫做该电容器的电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为F(法拉)。
感抗。
交流电流过具有电感的电路时,电感有阻碍交流电流过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感抗,用XL 表示,单位为Ω。
电工基础知识

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断:在现场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3.心肺复苏法:①通畅气道。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秒。如两次吹气后试测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定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③胸外按压(人工循环):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
二、楞次定律
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也就是说,当线圈中的磁通要增加时,感生电流就要产生一个磁场去阻碍它增加;当线圈中的磁通要减少时,感生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将阻碍它减少。这个规律就称为楞次定律。 注:自感(感生电流产生的磁场极性与原磁场极性相反)。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电压: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点移到低电位点所做的功叫这两点间的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电压也是指电场中某两点之间的电位差。
3.电动势:把正电荷从低电位移向高电位,这种使电路两端产生并维持一定电位差的能力,叫做电动势,单位也是伏特(V)。 注:(电源空载时电压近似于电动势,但有负载时电压是永远小于电动势的,电压在电源外部而电动势在电源内部。电压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而电动势是从负极流向正极)。
3.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
4.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等伤害。
5.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二、触电方式
触电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2.辅助绝缘安全用具:高压设备的辅助绝缘安全用具有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垫及绝缘台等。低压设备的辅助绝缘安全用具有绝缘台、绝缘垫及绝缘鞋(靴)等。
电工基础知识初级版

跳转到第一页
二、电流与电压
电流:电荷有规则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公式:I=Q/t I—电流,单位是安,用A表示,千进位,还有 微安,毫安,千安(mA、A、KA);Q—电荷 量,单位库仑,用C表示,1库仑=6.2518个电子 的电量;t—时间,单位是秒,用s表示。
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f=1/T , T=1/ f,Tf=1 我的交流电的频率f=50Hz T=1/50=0.02秒
跳转到第一页
八、三相交流电路
1、三相交流电路—由三相交流电源和三相负载组成的 电路叫三相交流电路。
u
uA uB uC
UC
120°
O
120°
ωt
UA
U B
120°
(a) 波形图
(b) 相量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电阻电路
电阻元件:一种消耗电能的元件。 电感元件:一种能够贮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电容元件:一种能够贮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欧姆定律:电阻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U=IR I=U/R R —电阻,单位欧姆(简称欧),用Ω表示,
电工材料包括导体、半导体、和绝缘材料。有良好导电性能 的叫导体,几乎不导电的绝缘体,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 质称为半导体。 金属导体的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与截面积S成反比,且与电 阻率p有关。
跳转到第一页
电阻串联电路图例
+
i
R1
+ u1 -
+
u
R2 u2 -
+
-
电工基础知识

交流电流强度:大小方向随时间变化。
dq i dt
• I(i)→电流强度
Q(dq)→电荷量 t(dt)→时间
正确理解电流强度的定义: 如果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库 仑,则导体中的电流强度就是1安培。 eg1: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是2安培,那么这2安培的 物理意义是什么? 就是说电路中导体横截面上每1秒钟有2库仑 的电量通过。 eg2: 有一只小灯泡,在半分钟内通过灯丝的电量 为6C,求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 。 (答案是0.2A) 公式I=Q/t
电阻的实物图
电阻器的种类: 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 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标称电阻:用数字或色标在电阻器上标志的设计 阻值。单位为欧(Ω)、千欧(kΩ)、兆欧(MΩ)。 额定功率:电阻器在额定温度(最高环境温度) tR下连续工作所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 允许偏差:实际阻值与标称阻值间允许的最大偏 差,以百分比表示。
在实际工作中电功的单位常用千瓦· 小时(kW· h),俗称“度”。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电场力)所做的功。 P = A /t P = UI = I 2R = U2/R
电功率的单位:瓦特(W)千瓦(KW)毫瓦(mW) 1kW=103W 1W=103 mW
3.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使导体发热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也就是说电流的热效应就是电能转换成热能的效应。 实验证明: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 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实验定律叫 做焦耳-楞次定律 Q=I2Rt 热量Q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字母J表示。
UAB= VA - VB
二者联系:电压即电位差
(3) 、电动势 衡量电源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本领 的物理量,是指在电源内部,外力将单 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动到电源的正 极所做的功。
电工基础复习资料

《电工基础》第一章:直流电路第一部分:直流电路之串、并、混联电路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
串联的电阻越多,等效电阻越。
2.在串联电路中,流过各电阻的电流,总电压等于各电阻电压,各电阻上电压与其阻值成。
3.利用串联电阻的原理可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
4.在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
并联的的电阻越多,等效电阻值越。
5.利用并联电阻的原理可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6.在220V电源上串联额定值为220V、60W和220V、40W的两个灯泡,灯泡亮的是_____;若将它们并联,灯泡亮的是____。
7.图1_1所示电路中,已知U ab=6V, U=2V, 则R=____Ω。
8.图1_2所示电路中,R=___Ω。
9.图1_3所示电路中,由Y联结变换为Δ联结时,电阻R12=____、R23=____ 、R31=____。
10.图1_4所示电路中,由Y联结变换为Δ联结时,电阻R12=____、R23=____ 、R31=____。
11.图1_5所示电路中,由Y联结变换为Δ联结时,电阻R12=____、R23=____ 、R31=____。
12.图1_6所示电路中,由Δ联结变换为Y联结时,电阻R1=____、R2=____ 、R3=____。
图1—3 图1—4图1—5 13.图1_7所示电路中,由Δ联结变换为Y联结时,电阻R1=____、R2=____ 、R3=____。
14.图1_8所示电路中,由Δ联结变换为Y联结时,电阻R1=____、R2=____ 、R3=____。
15.图1_9所示电路中,有___个Δ联结,有___个Y联结。
16.图1_10所示电路中,R中电流为____。
(二)、选择题1.图1_11所示电路,下面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____。
a) U1=-R1U/(R1+R2) b) U2=R2U/(R1+R2) c) U1=R2U/(R1+R2)2.图1_12所示电路,下面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____。
第1章电工力学基础

第一章 基础知识第一节 电工基本概念一、电场和电场强度两个带电体并没有直接接触,却有相互作用力,是因为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物质,叫做电场,电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其相互作用力叫电场力。
单位正电荷(1库)在电场中某点所受到的力称为该点的电场强度。
电场强度是矢量。
二、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不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叫半导体。
三、电流、电压、电位、电势、电源1.电流电流即电荷有规律的定向移动,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每秒钟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电荷量(电量)的多少叫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符号I 表示,Q 表示通过某一截面的电量,t 表示通过电量Q 所用的时间,则:电量的单位为库仑,时间的单位为秒,电流的单位为安培:2.电压电压是指电路中两点a 、b 之间的电位差(简称为电压),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 点移动到b 点所作的功。
电压,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a 、b 两点间电压(用U ab 表示)为:3.电位在电路中任选一个点作参考点(或叫零电位点),则电路中某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就叫这一点的电位。
即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某点移到参考点所做的功叫该点的电位:a 、b 两点的电位分别为:0q A ao a =ϕ ,0q A bo b =ϕ a 、b 两点之间的电位之差,叫做a 、b 两点之间的电压t I Q =秒库安111=ab FL ab A =00q ab FL q ab A ab U ==b a ab U ϕϕ-=注:(1)参考点是任意的,电位随参考点变化而变化。
一般把参考点叫零电位点。
(2)两点间电位之差(即电压)与参考点无关。
其方向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4.电源和电动势我们知道,电气设备接到电源上就能工作(灯亮、电炉发热等)证明有电流流过设备。
电工基础1-4

电荷在电路中沿着一定的方向作有规律的定向移动便形成 了电流。不同的导电材料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不同。在 金属导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是电子。如图 1-3所示,电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逆着电场力的方向运动,于 是在导体中出现了电流。在某些电解液或气体中,可以自 由移动的电荷是正离子或负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它们 同样可以形成电流。由此可见,产生电流必须具备两个基 本条件:物体内部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荷;外部存在使自 由电荷定向移动的电场,两者缺一不可。
•
2.电功率
• 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作的功称为电功率。 也可以说成,单位时间内电路产生或消 耗的电能叫做电功率。如果用P表示电功 率,则: • P=W/t=UABI (1-8) • 由此可见,某段电路上的电功率与这段 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成正比。 •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率的单位为瓦特 (W),简称瓦。
•
•
二、电源的电动势
为了衡量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能力,我 们采用电动势这个物理量。电动势定义为:在电源内 部,非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 动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电动势不仅 有大小,还有方向。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两端的电 位差,它只取决于电源本身的性质,与外电路的性质 以及是否接通外电路无关。每个电源都有一定的电动 势。电动势的方向一般规定为由电源的负极指向正极, 即非电场力推动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电压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电 位降低的方向,因此电压也常被称为电压降。电压是对 电路中的两点而言的。例如,UAB表示单位正电荷从电 路中的A点运动到B点时电场力所作的功,于是UAB的方 向是由A指向B。在电路图中,电压的方向有时也称为是 电压的极性,用“+”、“-”两个符号表示。和电流一样, 在电路分析中,任意两点之间电压的实际方向往往不能 预先确定,只有先假定一个参考方向,然后根据最终计 算结果的正负来判断实际的方向。如果计算结果为正值, 则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假定的参考方向是一致的;否则, 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假定的参考方向相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电路(二)
3. 电源:电路中提供电能或信号的器件
负载:电路中吸收电能或输出信号的器件
开关
小灯泡 Ri
S
干 电 池
+
Us
R
- (a ) (b )
图1.1 电路的组成
1.1.2 理想电路元件
1.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 只考虑其中起主要作用的 某些电磁现象。
2.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简称为电路元件。电阻元 件是一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 电感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 在着磁场而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电容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 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等。
i u N
2.1.2 电阻的串联(一)
1. 定义 在电路中, 把几个电阻元件依次 一个一个首尾连接起来, 中间没有分支, 在电源的作用下流过各电阻的是同一 电流。 这种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
U U1 U 2 U 3 ( R1 R2 R3 ) I
2.1.2 电阻的串联(二)
2.1.3 电阻的并联(一)
并联电阻的等效电导等于各电导的和(如图 2.4(b)所示), 即
I + + U I1 G1 I2 G2 I3 G3 U - - G 1+G 2+G3
Gi G1 G2 G3
I
(a )
(b )
图2.4 电阻的并联
2.1.3 电阻的并联(二)
并联电阻的电压相等, 各电阻的电流与总电 流的关系为
4.单位:安[培], 符号为A。
常用的单位有千安(kA), 毫安(mA), 微安 (μA)等。
1A 10 mA 10 A
3 6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四)
5.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 常可任意规定某一方向作 为电流的参考方向或正方向。
i 参考方向 i 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实际方向
(a )
a b a
2 U Q W P(t t0 ) PT RI 2T T R
以上两式称为焦耳定律。
7.两种特殊情况
线性电阻元件有两种特殊情况值得注意: 一种情况是电阻值R为无限大, 电压为任何有 限值时, 其电流总是零, 这时把它称为“开 路”; 另一种情况是电阻为零, 电流为任何有 限值时, 其电压总是零, 这时把它称为“短 路”。
4.电能的计算(二)
1kW h 10 3600 3.6 10 J
3 6
所有元件接受的功率的总和为零。这个 结论叫做“电路的功率平衡”。
1.4 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
1.电阻元件(一)
电阻元件是一个二端元件, 它的电流和电压 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它的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成代 数关系。
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成正比的电阻元件叫线 性电阻元件。 元件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叫 做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为通过坐标原点 的直线, 这个关系称为欧姆定律。
u p ui Ri R
2
2
线性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
6.焦耳定律
如果电阻元件把接受的电能转换成热能, 则从 t0到t时间内。电阻元件的热[量] Q, 也就是 这段时间内接受的电能W为
Q W
t
t0
u pdt Ri dt dt t0 t0 R
t 2 t
2
若电流不随时间变化,
uab ubc ucg uga 0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1.1 等效网络的定义
1.二端网络 端口电流 端口电压 2.等效网络:一个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电流关系和 另一个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 电流关系相同, 这两 个网络叫做等效网络。 3.等效电阻(输入电阻):无源二端网络在关联 参考方向下端口电压与端口电流的比值。
1.电阻元件(二)
u
O
i
图 1.6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2.欧姆定律
在电流和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下, 线性电阻元 件的伏安特性如图1.6所示,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1.7) u iR
式中, R是元件的电阻, 它是一个反映电路 中电能消耗的电路参数, 是一个正实常数。 式中电压用V 表示, 电流用A表示时, 电阻 的单位是欧[姆], 符号为Ω。电阻的十进倍数 单位有千欧(kΩ)、 兆欧(MΩ)等。
(b )
b
iab
iba
图1.2 电流的参考方向
(c)
(d )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一)
1. 电路中A、 B两点间的电压是单位正电 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点移动到B点所减 少的电能, 即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二)
2. 电压的实际方向:是使正电荷电能减少的方向。
电压的SI单位:是伏[特], 符号为V。
若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电压为负。
5.分析电路时,首先应该规定电流电压的参考方 向。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五)
6.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是一致的, 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i
+
u
-
图1.4 电流和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
1.2.3 电位(一)
1. 在电路中任选一点, 叫做参考点, 则某点的电 位就是由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路实际发出功率; 计算所得功率为负值时, 表示支路
接受功率。
3.直流功率
在直流情况下
P UI
功率的单位为瓦[特], 简称瓦, 符号为W, 常用的有千瓦(kW)、兆瓦(MW)和毫瓦 (mW)等。
4.电能的计算(一)
从t0到t时间内, 电路吸收(消耗)的电能为
直流时, 有
W P(t t0 )
3.由图1.7(a)知,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p usi
p>0时, 电压源实际上是发出功率; p<0时, 电压源实际上是接受功率。
例1.3(一)
计算图 1.10 所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端电压U1, 5Ω电 阻两端的电压U2和电流源、电阻、电压源的功率 P1, P2, P3。
5 + - U1 + U - 2 + - U3=3 V
u 0
(1.16)
三、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二)
2. 在写出式(1.16)时, 先要任意规定回路绕行的 方向, 凡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 者, 此电压前面取“+”号, 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
路绕行方向相反者, 则电压前面取“-”号。
在图1.11中, 对回路abcga 应用KVL, 有
1 G1 I1 G1U G1 Gi G1 G2 G3 G2 I2 I G1 G2 G3 G3 I3 I G1 G2 G3 I (2.4)
2.1.3 电阻的并联(三)
两个电阻R1、R2并联
R1R2 Ri R1 R2
1.功率
定义:传递转换电能的速率叫电功率,简称功率,
用p或P表示。
dq dw i ,u dt dq dw dw dq p dt dq dt p u i
2.功率的正负
如果电流、 电压选用关联参考方向, 则所得的p 应看成支路接受的率, 计算所得功率为负值时, 表示 支路实际发出功率。 如果电流、 电压选择非关联参考方向, p应看成 支路发出的功率, 即计算所得功率为正值时, 表示支
4.电导
令G=1/R, 则式(1.7)变为
i uG
(1.8)
式中, G称为电阻元件的电导, 单位是西[门子], 符号为S。
如果线性电阻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关 联, 则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或
u iR i Gu
5.功率
在电流和电压关联参考方向下, 任何瞬
时线性电阻元件接受的电功率为
a + I + U1 R1 - + U2 - + U3 - R2 R3 a + I R1+R2+R3
U
U
- b
- b
(a )
(b )
图 2.2 电阻的串联
2.1.2 电阻的串联(三)
2. 电阻串联时, 各电阻上的电压为
U R1 U1 R1 I R1 U Ri R1 R2 R3 U R2 U 2 R2 I R2 U (2.2) Ri R1 R2 R3 U R3 U 3 R3 I R3 U Ri R1 R2 R3
1.5 电压源和电流源
1.6 基尔霍夫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1.1 电路(一)
1. 电路是电流的流通路径, 它是由一些电气设 备 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复杂的 电路呈网状, 又称网络。 电路和网络这两个术 语是通用的。
2. 电路的一种作用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另一种作用是实现信号的处理。
二、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一)
1.在集中参数电路中, 任何时刻, 流出(或流入) 一个节 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这 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简写为KCL。
二、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二)
对图 1.11 中的节点a, 应用KCL则有
i1 i3 i4 0
2.1.4 电阻的串、并联
定义: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相结合的连接方 式, 称为电阻的串、并联或混联。
2A
图 1.10 例1.3图
1.6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集中参数电路的 基本定律, 它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 定律
一、相关名词
(1)支路:
电路中流过同一电流的一个分支称为一
条支路。
(2)节点: 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节点。
(3) 回路: 由若干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其中每个
节点只经过一次, 这条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Va Ua 0
1.2.3 电位(二)
2.如果已知a、 b两点的电位各为 点间的 电压 , , 则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