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移动通信系统_
合集下载
3G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下一页 返回
6.2 WCDMA (FDD) 技术
对于TDD方案,分配的频段为1900~1920MHz和201 0~2025MHz。一个确定的载波要同时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因此不需要载波间隔。WCDMA具有以下特点:
(1)调制方式:上行为HPSK,下行为QPSK。 (2)解调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 (3)接入方式:DS-CDMA方式。 (4)3种编码方式:在话音信道采用卷积码(R=1/3,K=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WCDMA (FDD) 技术
1.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主要功能 (1)提供寻呼、系统信息广播、切换、功率控制等基本的业务功能。 (2)电路域数据业务和分组域数据业务的承载。 (3)动态信道分配等信道分配的管理。 (4)移动台准予接入、小区切换、软容量等的控制管理。 (5)提供手持终端和遥控网管两种方式的配置、维护、告警和性能统
计等操作维护管理功能。 2.NodeB (相当于基站,包括无线收发信机和基带处理部件)的
主要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WCDMA (FDD) 技术
(1)扩频、调制和信道编码。 (2)解扩、解调和信道解码。 (3)射频信号处理。 (4)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 (5)接受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传输来的信号并加以处理。 3.移动交换中心MSC的主要功能 电路域的呼叫接续;电路域的移动性管理、电路域部分的鉴权和加密。 4.分组业务支持节点SGSN的主要功能 移动台的分组业务的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路由转发、鉴权和加密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WCDMA (FDD) 技术
控制信道包括: (1)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2)寻呼控制信道(PCCH):传输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用
6.2 WCDMA (FDD) 技术
对于TDD方案,分配的频段为1900~1920MHz和201 0~2025MHz。一个确定的载波要同时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因此不需要载波间隔。WCDMA具有以下特点:
(1)调制方式:上行为HPSK,下行为QPSK。 (2)解调方式: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 (3)接入方式:DS-CDMA方式。 (4)3种编码方式:在话音信道采用卷积码(R=1/3,K=9)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WCDMA (FDD) 技术
1.无线网络控制器RNC的主要功能 (1)提供寻呼、系统信息广播、切换、功率控制等基本的业务功能。 (2)电路域数据业务和分组域数据业务的承载。 (3)动态信道分配等信道分配的管理。 (4)移动台准予接入、小区切换、软容量等的控制管理。 (5)提供手持终端和遥控网管两种方式的配置、维护、告警和性能统
计等操作维护管理功能。 2.NodeB (相当于基站,包括无线收发信机和基带处理部件)的
主要功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WCDMA (FDD) 技术
(1)扩频、调制和信道编码。 (2)解扩、解调和信道解码。 (3)射频信号处理。 (4)基带信号和射频信号的相互转换功能。 (5)接受无线网络控制器RNC传输来的信号并加以处理。 3.移动交换中心MSC的主要功能 电路域的呼叫接续;电路域的移动性管理、电路域部分的鉴权和加密。 4.分组业务支持节点SGSN的主要功能 移动台的分组业务的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路由转发、鉴权和加密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2 WCDMA (FDD) 技术
控制信道包括: (1)广播控制信道(BCCH):广播系统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 (2)寻呼控制信道(PCCH):传输寻呼信息的下行链路信道,用
第6章移动通信2-GSM

表6-4 GSM支持的补充业务
业 务 内 容
主叫号码显示(CLIP) 主叫线号码限制(CLIR) 号码识别 连接线显示(CoLP) 连接线限制(CoLR) 前向呼叫无条件转移(CFU) 移动台忙时前向呼叫(CFB) 呼叫服务 无应答前向呼叫(CFNRy) 移动用户未能达到前向呼叫 呼叫保持(HOLD) 呼叫完成 呼叫等待(CW)
SIM卡包括有关移动用户指定的GSM业务和网络信息。它存储有用户GSM网络和参考语言。 SIM卡支持用个人身份码(PIN)来鉴别卡的用户,以防非法卡的使用。PIN
由4到8位数字组成,在SIM卡出售时写入。移动台如无SIM卡只能进行紧急
呼叫。
6.3.2基站子系统:
线信道加密的另一个密钥。 AUC存储鉴权(A3)和加密(A8)算法。
•AUC只与HLR通信。
5、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EIR是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的数据库。EIR实现 对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以防止非法移动
台使用。
6、操作和维护中心(OMC) OMC操作维护中心是网络操作维护人员对全网进行监控 和操作的功能实体。接入MSC和BSC, 处理来自网络的错误报 告, 控制BSC和BTS的业务负载。 在实际蜂窝网络中,根据网络规模、所在地域以及其他 因素,上述实体可有各种配置方式。通常将MSC和VLR设置 在一起, 而将HLR、 EIR和AC合设于另一个物理实体中。
户提供服务。GSM小组受到了ISDN提供业务的影响,他们
打算使GSM可以提供与ISDN一样的业务。但由于受空中接 口 的 影 响 , 对 宽 带 业 务 目 前 无 法 提 供 支 持 。 ISDN 支 持
64kb/s的话音作为基本服务,GSM由于空中接口达不到这
移动通信(第六版)(章坚武)课件章 (6)

毫瓦以下, CDMA系统发射功率最高只有200毫瓦, 普通通话 功率可控制在零点几毫瓦,其辐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对人 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手机发射功率的降低,将延长手机的通 话时间,意味着电池、 话机的寿命长了,对环境起到了保护 作用,故称之为“绿色手机”。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8 . 保密性强, 通话不会被窃听 CDMA信号的扰频方式提供了高度的保密性,要窃听通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1 引言 6.2 CDMA空中接口协议层 6.3 CDMA前向信道 6.4 CDMA反向信道 6.5 功率控制 6.6 Rake接收机 6.7 CDMA 系统的容量 6.8 CDMA登记 6.9 CDMA切换过程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图6-5和图6-6分别给出了速率1和速率2的前向/反向
业务信道帧结构。
图6-5 速率1的前向/反向业务信道帧结构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图6-6 速率2的前向/反向业务信道帧结构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从声码器得到的信息为每帧20ms。速率1声码器的全速 (9600b/s)输出速率为8.6kb/s, 每20ms编码为172bit。帧质量 指示F(循环冗余码校验,CRC)与编码尾比特 T(8bit)加在 声码 器输出的信息比特之后。帧质量指示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允许 接收机在所有172bit上计 算了CRC后,确定是否有帧发生错误; 二是帮助确定接收帧的数据速率。9600b/s帧是每20 ms有 192bit(即172+12+8bit)被传输而产生的。其中,12bit为帧质 量指示,8bit为编 码尾比特。同样的过程产生在4800b/s帧上。 2400b/s和1200b/s帧没有帧质量指示的比 特字段,这是因为这 些帧的相对抗误码性能较强,且发送的大多数信息是背景噪声。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8 . 保密性强, 通话不会被窃听 CDMA信号的扰频方式提供了高度的保密性,要窃听通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1 引言 6.2 CDMA空中接口协议层 6.3 CDMA前向信道 6.4 CDMA反向信道 6.5 功率控制 6.6 Rake接收机 6.7 CDMA 系统的容量 6.8 CDMA登记 6.9 CDMA切换过程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图6-5和图6-6分别给出了速率1和速率2的前向/反向
业务信道帧结构。
图6-5 速率1的前向/反向业务信道帧结构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图6-6 速率2的前向/反向业务信道帧结构
第6章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从声码器得到的信息为每帧20ms。速率1声码器的全速 (9600b/s)输出速率为8.6kb/s, 每20ms编码为172bit。帧质量 指示F(循环冗余码校验,CRC)与编码尾比特 T(8bit)加在 声码 器输出的信息比特之后。帧质量指示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允许 接收机在所有172bit上计 算了CRC后,确定是否有帧发生错误; 二是帮助确定接收帧的数据速率。9600b/s帧是每20 ms有 192bit(即172+12+8bit)被传输而产生的。其中,12bit为帧质 量指示,8bit为编 码尾比特。同样的过程产生在4800b/s帧上。 2400b/s和1200b/s帧没有帧质量指示的比 特字段,这是因为这 些帧的相对抗误码性能较强,且发送的大多数信息是背景噪声。
章坚武版教材移动通信原理配套课件第6章

相同的伪随机码,与接收的带宽信号作相关处理,把宽带
信号转换成原信息数据的窄带信号,即解扩,以实现信息 通信。
6.1.1 CDMA技术的标准化
CDMA 技术的标准化经历了几个阶段。 IS-95 是 cdmaOne 系 列标准中最先发布的标准,是真正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的第一 个CDMA标准,这一标准支持8K编码话音服务。其后, 又分别出 版了 13K 话音编码器的 TSB74 标准,它支持 1.9 GHz 的 CDMA PCS系统的 STD-008 标准,其中13K编码话音服务质量已非常接 近有线电话的话音质量。随着移动通信对数据业务需求的增长, 1998年2月,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将 IS-95B标准用于CDMA基础平 台上。IS-95B可提高CDMA系统性能,并增加用户移动通信设备 的数据流量,提供对64 kb/s数据业务的支持。其后,cdma2000 成为窄带 CDMA 系统向第三代系统过渡的标准。 cdma2000 在标 准研究的前期,提出了 1x 和 3x 的发展策略,随后的研究表明, 1x和1x增强型技术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
4.
软切换的主要优点是:
(1) 无缝切换, 可保持通话的连续性。
(2) 减少掉话可能性。 (3) 源自于切换区域的移动台发射功率降低。但同时, 软切换也相应带来了一些缺点, 主要有: (1) 导致硬件设备(即信道卡)的增加。 (2) 降低了前向容量。 但由于CDMA系统前向容量大
于反向容量,所以适量减少前向容量不会导致整个系统容量
11. 典型的全双工双向通话中,每次通话的占空比小于 35%。 在FDMA和TDMA系统里,由于通话停顿时重新分配信道存
在一定时延,所以难以利用话音激活因素。CDMA在不讲话
时传输速率降低,减轻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这就是CDMA
移动通信技术——第6章 WCDMA移动通信系统

6.3 UTRAN接口协议模型
1.UMTS分层结构
从功能方面考虑,UMTS分为接入层(AS) 和非接入层(NAS)两大部分,两者之间的接口 称为业务接入点(SAP),如图6-9所示,图中各 业务接入点(SAP)用椭圆来表示。
图6-9 UMTS分层结构
2.UTRAN接口协议模型
UTRAN接口通用协议模型如图6-10 所示。 接口协议分为两层二平面。
R4核心网电路域变化的实体功能介绍如下。 ① MSC服务器(MSC Server)。MSC Server用 来处理信令,独立于承载协议。它主要由MSC的 呼叫控制和移动控制单元组成,负责完成CS域的 呼叫、媒体网关管理、移动性管理、认证、资源 分配、计费等功能,还包括R4版本核心网电路域 提供的其他业务。
7.同步方式
WCDMA不同基站间可选择同步和 异步两种方式。
8.可变数据速率
WCDMA系统支持各种可变的用户 数据速率,适应多种速率的传输,可灵 活地提供多种业务,并根据不同的业务 质量和业务速率分配不同的资源。
在每个10ms期间,用户数据速率是 恒定的,然而这些用户之间的数据容量 帧与帧之间是可变的。
(4)UTRAN接口与协议
UTRAN接口均为开放的、标准接口,不 同厂家的设备可以很容易地互连互通。 UTRAN接口和协议如表6-1所示。
表6-1
接口名称 Iu Iur
UTRAN接口和协议
接口位置 CN-UTRAN RNC-RNC 协 议 RANAP RNSAP
Iub
Uu
RNC-Node B
Node B-UE
WCDMA网络架构是在GSM/GPRS网 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GSM核心网家族中,GSM系统提供 语音和基本的数据服务,GPRS或EDGE可 以提供更高速率的数据服务。 从技术演进的角度来看,下一代就是 WCDMA。 图6-1所示为从GSM到WCDMA的演 进示意图。
第6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

第 6 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 话音信箱业务 从电话业务中派生出来的另一项业务是话音信箱业务。当 固定网或移动网用户拨打 GSM 网络用户而由于某些原因 ( 如无 线覆盖不充分或者无线信道被全部占用等)暂时无法接通时, 如 果这个电话很重要, 那么主叫用户就可以把自己的声音信息存 储到被叫用户的话音信箱里, 一旦条件允许, 被叫用户就能够获 得移动台的提示, 及时地提取这些信息了。 4) 短信息业务
第 6 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第 6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6.1 概述 6.2 GSM系统的业务 6.3 GSM系统的组成
6.4 GSM系统的信道
6.5 GSM的无线数字传输 6.6 GSM的接续和移动性管理 6.7 GSM体制的特点
第 6 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业务信道
• 业务信道TCH传输话音和数据 • 话音业务信道按速率的不同,可分为全速率话音业 务信道TCH/FS和半速率话音业务信道TCH/HS。 • 数据业务信道按速率的不同,也分为全速率数据业 务信道(TCH/F9.6,TCH/F4.8,TCH/F2.4)和半速率 数据业务信道(如TCH/H4.8, TCH/H2.4),这里的数 字9.6、4.8和2.4表示数据速率,单位为kb/s。
GSM 系统为移动用户电话配置了两项功能 , 分别是移动呼 出功能 (MOC) 和移动呼入功能 (MTC) 。只要移动用户所在的 GSM 网与其他网之间有中继连接 , 移动用户就可以在世界范围 内与另一处的固定用户或移动用户通话。
第 6 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2) 紧急呼叫业务 紧急呼叫业务是由电话业务派生出来的。它允许数字移动 用户在紧急情况下, 进行紧急呼叫操作, 即在GSM网络覆盖范围 内, 无论移动用户身处何方, 只要他拨打了119、110或120等特定 号码时, 网络就会依据用户所处的位置, 就近接入一个紧急服务 处, 如火警中心(119)、 匪警中心(110)或急救中心(120)等。如果 用户不清楚具体的号码 , 还可以按移动台上的紧急呼叫键 (SOS 键), 靠系统的提示来拨打相应的紧急呼叫服务中心。 紧急呼叫业务的优先级别高于其他业务。在移动台没有插 入用户识别卡 (SIM 卡 ) 或移动用户处于锁定状态时 , 也可以按 SOS键或拨112(欧洲统一使用的紧急呼叫服务中心号码, 目前我 国使用的移动台均符合欧洲标准 ), 也能接通紧急呼叫服务中心 (目前, 因我国各紧急呼叫服务中心尚未联网, 故GSM移动通信网 采用送辅导音的方式来给用户提示不同服务中心的号码 )。这是 为了防止人们在紧急关头来不及进行复杂的操作而设计的。
卫星通信导论上课课件-第6章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覆盖范围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取决于卫星的轨道高度、发射功率以及地球表面的 地形等因素。一般来说,低轨道卫星具有较小的覆盖范围,而高轨道卫星则具有 较大的覆盖范围。
容量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是指系统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最大呼叫或数据传输 数量。容量的限制因素包括卫星的发射功率、频谱带宽以及地面终端的数量等。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融合与协同发展
网络融合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实现深度融合, 形成一张无缝覆盖的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 服务。
协同发展
卫星与地面网络将协同工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网 络性能和覆盖范围。
多模终端
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将支持多种通信模式,包括 卫星通信、地面移动通信等,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 通信需求。
线性编码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 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02
调制解调技术
01
线性编码
调制是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通带信 号,解调是将通带信号还原为基
带信号。
分集与均衡技术
分集
通过多个路径接收信号,然后合 并这些信号以获得更好的接收效 果。
均衡
补偿信道特性对信号造成的影响 ,以减小误码率。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抑制技术
物理层协议
负责信号的调制、解调等物理过程,确 保信号的正确传输。
数据链路层协议
负责数据的打包、传输和错误控制,保 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网络层协议
负责路由选择、流量控制等网络层功能 ,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应用层协议
负责各种业务应用,如电话、数据传输 、多媒体等。
05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评估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与容量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取决于卫星的轨道高度、发射功率以及地球表面的 地形等因素。一般来说,低轨道卫星具有较小的覆盖范围,而高轨道卫星则具有 较大的覆盖范围。
容量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是指系统在同一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最大呼叫或数据传输 数量。容量的限制因素包括卫星的发射功率、频谱带宽以及地面终端的数量等。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融合与协同发展
网络融合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实现深度融合, 形成一张无缝覆盖的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 服务。
协同发展
卫星与地面网络将协同工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网 络性能和覆盖范围。
多模终端
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将支持多种通信模式,包括 卫星通信、地面移动通信等,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 通信需求。
线性编码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 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02
调制解调技术
01
线性编码
调制是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通带信 号,解调是将通带信号还原为基
带信号。
分集与均衡技术
分集
通过多个路径接收信号,然后合 并这些信号以获得更好的接收效 果。
均衡
补偿信道特性对信号造成的影响 ,以减小误码率。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抑制技术
物理层协议
负责信号的调制、解调等物理过程,确 保信号的正确传输。
数据链路层协议
负责数据的打包、传输和错误控制,保 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网络层协议
负责路由选择、流量控制等网络层功能 ,实现数据的正确传输。
应用层协议
负责各种业务应用,如电话、数据传输 、多媒体等。
05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评估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与容量
移动通信系统第6章

六. 分集接收技术 1. 功能 分集接收是利用系统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 由于这些信号具有互不相关的随机衰落特性,通过接收处 理后,达到克服瑞利衰落的目的。 2. 显分集接收 1)空间分集 a)定义 利用不同接收点收到的信号衰落的独立性,实现抗衰 落的功能。 空间略有变动,就可以出现较大的场强变动。空间的 间距越大,多径传播的差异就越大,所以场强的相关性就 越小。由于深衰落难得同时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分集便 能把衰落效应降到最小。 b)结构 发端一付天线,收端N付天线,间距D(D / )
有效性
3)复杂度 DSP 4)处理时延 复杂度越大,运算时间越长,处理时延越大。
3. 类型 1)波形编码器 根据话音信号的波形,采取抽样、量化、编码。其逼 真程度好、速率高、但占用带宽大,不适于直接用于移动 通信。 如:PCM64kb/s, ADPCM32kb/s 2)声源编码器 在发端提取产生话音信号的特征参数,在收端由编码 参数重新获得话音。 比特速率可以压缩的很低,但语音质量较差。
3. 功能 显著改善数字信息在数字移动变参信道传输过程中 由于各种噪声和干扰而造成的误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 差错控制的三种方式 a)前向纠错(FEC)——自动纠错 发端发送具有纠错性能的码,如果在传输过程中产生 的错误属于该纠错码能纠的类型,则收端译码器不仅能检 错,而且能自动纠错。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几乎都采用FEC方法。实现方法: I)线性分组码 BCH、FIRE、RS II)非线性码 卷积码(纠随机错误) b)反馈重传(ARQ) 经收端译码后,如发现传输有错,则通知发端重发接 收端认为错误的信息,直到收端认可为止。
Bs ——扩频解调输出LPF的带宽 Bw ——系统扩频信号的发信带宽
C Eb N 0 I B B w s (6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3GPP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的伙伴项目 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参加 3GPP 的成员组织: ARIB (Japan):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ETSI (Europe):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Committee T1 (USA) TTA (Korea):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ssociation, Korea CWTS (China):Chin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TTC (Japa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 Japan
第三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3G的主要特点: 的主要特点: 的主要特点 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 宽带CDMA技术 技术 宽带 高频谱效率 FDMA/TDMA/CDMA 从电路交换到分组交换 从媒体(media) 到 多媒体 多媒体(Multi-media) 从媒体 高保密性 全球范围无缝漫游系统 微蜂窝结构 主流技术: 主流技术: WCDMA cdma2000 TD-SCDMA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banking
Schedule Management Work flow Management Electronic Conference Multi-player File Sharing Games m-cash Picture Mail Route planning
SMS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I R C U I T S
1999
10 k
on say lw A
115 k 56 k Voice Messaging SMS
384 k
Mobile Office
Graphics Medium quality
text
Bit/s
1k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几个组织
IMT-2000: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2000. IMT-2000 is an ITU initiative to provide wireless access to the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IMT-2000 encompasses both satellite and terrestrial components and aims to serve fixed and mobile users in public and private networks.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m-stock trading Information Chat Services E-Mail Room
低 速 数 据
3rd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3G)
UMTS 2002
1M 2M
Video
High quality
EDGE 2001 GPRS 2000 GSM
RA2
RA3 Amplification
Suppression
抗多径影响 — 频率分集
3GPP 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 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的伙伴项目2 A 3G Partnership Project for evolved ANSI/TIA/EIA-41 networks and related 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参加 3GPP 2 的成员组织: ARIB (Japan):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es. TIA (USA):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ssociation. TTA (Korea):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ssociation, Korea CWTS (China):Chin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 TTC (Japa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mmittee, Japan
多普勒频移
fd =
信号功率
v
λ
cos(θ )
fc
-
fd
fc
fc
+
fd
f
抗多径影响 — 空间分集
Receiving antenna 1 Receiving antenna 2
Receiver Receiving antenna3 Transmitting antenna
RA1 Suppression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
历史回顾: 历史回顾:1995年,美国的高通公司(Qualcomm)提出了一种采用码分 多址(CDMA)方式的数字蜂窝系统技术解决方案(IS-95 CDMA),目 前已分别在中国香港、韩国、北美等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用户反映 良好。 CDMA系统的主要特点: 系统的主要特点: 系统的主要特点 用户的接入方式采用码分多址(CDMA) 软容量、软切换,系统容量大 抗多径衰落 可运用话音激活、分集接收等先进技术
•
多径影响
R2 D R3
Receiver R1 D R2 R3
矢量图
=
衰落!
Transmitter
3、远近效应 远近效应:移动通信是在运动过程中进行通信,则大量移动台 远近效应 之间会出现近处移动台干扰远距离邻道移动台的通信,一般要 求移动台的发射功率进行自动调整,同时因通信距离迅速改变, 则移动台的收信机应有良好的自动增益控制。 4、强干扰条件下工作 强干扰条件下工作:移动台通信环境变化很大,很可能进入强 强干扰条件下工作 干扰区进行通信,再则移动台附近的发射机也可能对正在通信 的移动台进行强干扰。当汽车在公路上行使,本车和其他车辆 的噪声干扰也相当严重,这就要求移动通信具有很强的抗干扰 能力。 5、阴影区(盲区):移动台进入某些特定区域,因电波被吸收或 阴影区( 阴影区 盲区) 反射而收不到信号。 6、多卜勒效应 多卜勒效应:当频率增高,移动速度加快时,多卜勒效应很明 多卜勒效应 显。多卜勒频偏的最大值可用下式计算: Δfmax=±ν/λ 式中:ν是运动速度,λ是载波波长。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A N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T O C I R C U I T S A N I N T R
主要标准: 主要标准:美国的AMPS、欧洲的TACS、英国的ETACS、欧洲的NMT-450和
NMT-900、日本的NTT和JTACS/NTACS
主要特点: 主要特点:
用户的接入方式采用频分多址(FDMA),当一个呼叫建立后,该用户在其 呼叫结束以前一直占用一个频段 调制方式:FM 业务的种类单一,主要是话音业务 系统的保密性较差 频谱效率较低,有限频谱资源和无限用户容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3rd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3G)
Evolution to 3G
TD-SCDMA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方向 3G GPRS
TV Conference Interactive TV Web Video streaming Video 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