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人工气道支持病人胃管置入方法改进及体会

合集下载

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发表时间:2016-06-20T14:00:42.4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23期作者:古力苏木?阿不都瓦依提艾米日古丽?麦合木提[导读] 因ICU患者病危重,大多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经口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措施,患者均不能经口进食。

古力苏木?阿不都瓦依提艾米日古丽?麦合木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目的:分析ICU气管插管病人留置胃管及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ICU病房进行气管插管留置胃管的患者76例,在留置胃管的同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6.05%,两次插管成功率为3.95%,平均留置胃管时间为(25.58±4.46)d,应用呼吸机时间为(10.53±1.22)d。

结论:对ICU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气管插管;胃管;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86-02因ICU患者病危重,大多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经口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重要措施,患者均不能经口进食。

但为保障患者有充足的营养供给,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护理人员必须为患者留置胃管进行鼻饲喂养,以维持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

从解剖学角度来讲,咽部结构复杂,且神经分布较多,反复置管会引起食管及鼻咽部黏膜损伤,严重的可能发生窒息,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

因此,我院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在留置胃管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76例ICU气管插管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0~82岁,平均(54.3±2.6)岁;疾病类型:脑外伤者2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19例,脑出血者14例,多发伤13例,呼吸衰竭者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者2例。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内容摘要: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护理重症监护室(ICU)专门收治各种危重患者,在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

严格的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可以明显减少人工气道创口感染和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保障呼吸机治疗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院于2月—5月为124例患者建立了人工气道。

现将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护理重症监护室(ICU)专门收治各种危重患者,在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

严格的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可以明显减少人工气道创口感染和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保障呼吸机治疗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院于2月—5月为124例患者建立了人工气道。

现将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24例,男74例,女5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96岁,平均48.6岁。

本组病例中,颅脑损伤52例,心脑血管疾病48例,农药中毒15例,其他危重患者9例。

2护理体会2.1妥善固定对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干纱布擦净面部油渍、汗渍,用胶布以“X”形或“Y”形固定口插管并记录插入的深度,在做口腔护理时更换胶布或在胶布松动时更换,并经常检查导管有无移位,根据病情需要给患者使用约束带,以防自行拔管。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固定套管的布带应打外科结,切忌过紧过松,过紧造成不舒服并且可能压迫供应脑部的血管;过松则增大管子的活动度,容易造成管子脱出气管。

最佳的松紧度是在不影响颈部轻度运动的情况下带子下能伸入一指。

经常检查松紧度并及时更换布带。

在搬运或变换患者体位时更应防止导管移位。

2.2加强呼吸道的湿化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温、湿化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

因此做好气道湿化是所有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1]。

有效的气道湿化,可防止痰液干痂阻塞气道并可有利于痰液的吸出,避免气道阻塞、肺不张、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出现。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工气道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对人工气道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ICU里危重患者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争取救治时间,保障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确保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其中人工气道的有效建立尤为重要。

在护理工作中对有创人工气道管理不善,将会引起人工气道创口感染和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抢救失败。

因些管理和正确使用人工气道,确保人工气道通畅成为ICU护理工作中探索的重点[1]。

关键词:人工气道;基本生命支持;危重患者【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e,artificial airway has been widely used,and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artificial airway nursing.In the first-aid and treatmen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he ICU,keep respiratory tract unobstructed,maintain efficient ventilation and adequate gas exchange,is the time for treatment,guarantee function of important organs such as heart,brain,kidney,and the primary part of treatment ensure smooth implementation,including artificial airway set up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In nursing with artificial airway management,will cause the artificial airway complications such as wound infection and congestion,lung infection,leading to failure.Because of some management and proper use of artificial airway,ensure artificial airway unobstructed become the focal point of exploration in ICU nursing.[1]【 key words 】:artificial airway;Basic life support;Critically ill patients人工气道:是为了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

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护理体会

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护理体会

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气道新型护理方法在ICU重症监护室中的临床应用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68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施行新型护理方法)和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方法)。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和VAP发生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进行评判。

结果:试验组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的38.2%,且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新型的人工气道护理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有利于ICU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ICU 人工气道护理重症监护室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中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心,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是维持此类病人抢救和治疗的关键因素。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工气道的建立可以维持充分的气体交换、维持患者的有效通气量。

但是,人工气道的建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护理不当,极易引发患者肺部感染、创口感染、通气管堵塞等不良后果。

本院自2013年1月起,施行新型ICU护理方法,收效很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患者6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跨度为37-76岁,平均年龄为(46.8±10.9)岁。

其中,24例经口插管,18例经鼻插管,26例气管切开。

所有患者,按病种分类,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34例,农药中毒患者8例,手术外伤10例,呼吸衰竭8例,其他重病类型8例。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患者34例为对照组(我院尚未施行新型人工气道护理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患者34例为试验组(我院已施行新型人工气道护理方法)。

插胃管心得体会

插胃管心得体会

插胃管心得体会在临床实践中,插胃管是一项常见的操作。

作为一名医学从业者,我通过多次插胃管操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插胃管操作的心得和体会。

一、准备工作在插胃管前,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需要对相关的解剖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并熟悉插胃管的解剖路径。

其次,对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和无损。

最后,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详细告知操作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风险。

二、操作技巧插胃管操作需要细致的技巧和敏锐的触觉。

在操作过程中,我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患者的体位和姿势进行合理调整,以便顺利插入胃管。

其次,正确选择插入点,并通过轻柔的手法将胃管导入食管和胃中。

在插入过程中,我会感受到阻力的变化,以便判断胃管是否成功进入胃腔。

最后,一旦成功插入,我会通过吸引胃液或注入空气来确认胃管的位置。

三、注意事项在插胃管操作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和消毒,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其次,操作前要仔细检查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无菌和完好无损。

同时,还要关注胃管的尺寸选择和患者的耐受性,避免引起损伤或不良反应。

操作中,我们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精神状态,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

四、与患者的交流在进行插胃管操作时,与患者的良好交流至关重要。

在操作前,我会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并告知可能的不适感和不良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我会不断与患者进行沟通,关注患者的痛苦感受和协助需要。

同时,我也会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增强患者对操作的理解和信任。

五、经验总结通过多次插胃管操作,我总结出一些经验。

首先,操作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解剖知识的掌握、设备器材的检查和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其次,操作过程中要细心观察和感受,以确保胃管正确进入胃腔。

最后,注意事项和与患者的交流也都是至关重要的。

插胃管是一项常见但细致的操作,需要操作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触觉。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及措施探讨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及措施探讨

重症监护室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及措施探讨摘要:在重症监护室中设置人工气道的病人,实施综合性护理,可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的花费,减少病人的并发症,增加病人的满意度,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关键词:人工气道;护理体会;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ICU)是专门收治各种危重患者的特殊科室,在危重病人中,人工气道是一种常见的肺部通气方法,主要有经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在重症监护室的病人中设置人工气道,虽然可以促进病人呼吸,提高救护成功率,但是也会破坏病人的呼吸道屏障,降低病人的气道抵抗力,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

在急救和治疗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是保证各项治疗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严格的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可以减少人工气道创口感染和堵塞,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保障呼吸机治疗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所以,在重症监护室中设置人工气道的病人,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我院82例创立了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间来院救治的患者,现将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2例,男47例、女35例,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90岁,平均年龄48岁,本组病例中颅脑损伤26例,心血管疾病25例,农药中毒23例,其他危重患者8例。

2、护理体会2.1妥善固定对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胶布以“X”形或“Y”形固定并记录插入的深度,外露长度应每班测量一次并交班,在做口腔护理时要经常检查导管有无移位,根据病情需要给患者使用约束带,如患者体位变化时,应注意调好呼吸机管路,以防拉出气管套管,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固定套管的固定带松紧适中,以能伸入一小指为宜,其松紧度应定时检查并随时调整。

2.2加强呼吸道的湿化建立人工气道后使患者失去了鼻腔等上呼吸道对吸入气的加湿加温作用,气体直接进入气道内,并且机械通气时被送入流速容量较大的气体,使呼吸道失水,痰液变黏稠;损伤黏膜纤毛系统的功能,使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大大降低,痰液不易排出,甚至阻塞人工气道。

胃管插入法的几点改进

胃管插入法的几点改进
胀 , 励患者多活动脚趾 。 鼓
1 . 留置 胃管前先做好患者 的心理护理 , -1 3 这类 患者常因 为插管而紧张、 恐惧 。 首先 要针对患者 的心理问题进行 干预 , 告
2 V D敷料的护理 . S 2
观察 V D泡沫情况 ,正 常情况 下 S
知 留置 胃 的必要性 、 管 治疗 的重要意义 和注意事项 , 给予精 神 上的安慰和鼓励 , 除患 者的不 良情绪 , 消 使其能接受插管 , 主动
服务 。
参考文献
盖住喉入 口, 而食管上 口张开目 。此时快速插入 胃 , 管 可顺利插
入食管 而避免误入气管 。
2 结 果
通过 以上 留置 胃管技巧 的改 进 , 提高 了 胃管 插入的一次性
成功率 , 为护理工作节约 了时间 , 同时也减轻 了患者 的痛苦。
3 讨 论
[ 胡菊芳 , 1 1 ] 刘凤伟 . 利多卡因凝胶在脑卒中病人 胃管插入 中的巧用叨.
流管堵 塞或折叠 、 挤压 ; 中心负压停止 。
1 . 检查双侧鼻孔 , .2 3 观察有无 息肉、 肿瘤 , 鼻黏膜有无 出 血、 。 水肿 用石蜡油棉签充分润滑插人鼻腔 , 以减少对鼻黏膜的
刺激。
1 - 测 量插 入 胃管的长度 , .3 3 传统 的方法 以耳垂 一 鼻尖 一 剑 突的距 离为插入 长度 , 我科采用测量前发 际到剑 突的距离较 传 统方法 操作更 为方便 。食管长 度约 2 5c m,咽喉部长 度约 1 c 一6 m 胃管有 3 5 m 1 , c 个侧孔 , 从顶孔至第 3 个侧 孔的距离约
列肌肉反射性 收缩及软 骨的协 同运动 , 使声 门紧闭 , 会厌倒下 ,
法将患者 的不适和痛苦降到最低? 在实 际操作 中遇到棘 手的问

提高人工气道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方法的探讨

提高人工气道患者胃管置入成功率方法的探讨

() 2 0 4: 6 . 1
『0 i ai 1 1Sr l M,UzE,Sr l m i i ma R,e .P oe t e E e t o ta rtci f cs f 1 v
E d s ie n Vi mi s a d C mb n t n n s r o t n a d e t n C n E o ia i o I— a o
7 %, 3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 。结 论 P 00 )
功率较常规方法明显提高, 得 l 推广应用 。 值 临床
人工气道患者采取抬高床头 3 o边插边 注气 的方法置入 胃管 , O, 一次性置管成
【 词】 关键 人工气道 ; 胃管 ;置管方法 ; 护理操作技术
[ 中图分类号】 43 R 7. 5
注 时 肺 脂 质 过 氧 化 损 伤 的 防护 作 用 【 】 国应 用 生 理 学 J. 中
f1An e H,Ka f n P 2 n r uma R ,Ko zk L t 1 P l n r b i ,e a. umo ay
L u oe u s a o n u e y Hid L m I h mi【 】 e k sq et t n Id c d b n i b s e a J . ri c
P a ma C p e n i c L v l a n i d l l s o p r a d Z n e e si a R tHi d L mb Mo e n
r e ui nuyud r S ia A etei【 】 A etei e r s nIjr n e pn n s s J. ns s pf o l h a h a
21 0 0年 1 0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 护 士 2o 年 第 l期 ・ 术 版 o8 1 学
・ 7・ 7
I U人工气 道支持病 人胃管置入方法改进及体会 C
张 钰
摘要 总结 了2 例 Iu人 工气道 支持病人 的 胃管置入 方法改进及护理体会 。包括卡佛套囊放气及外拔 气管套管法、 6 C 卧位改 良、 喉镜 直视下置入 胃管法的 3种不 同的 胃管置入方法的改 良。 认为对带有人 工气道病人 的 胃管置入应在传统方法基础上 因病人具体情况作 必要改进 , 可提 高人工气道支撑病人 胃管置入成功率, 而减 少对病人的不 良影 响。 从 关键词 : u; I 人工气道 ; C 留置 胃管; 护理
时应 随 时 观察 病 人 面 色 , 有无 呼 吸 困难 及 呛 咳 等症 状 。如果 一 次
21 卡佛 套 囊 放 气 及 外 拔 气 管 套 管 法 本 组 1 例 患 者 采 用 该 方 . 4
法均顺利置入 胃管 。 中 8 其 例为气管插管 , 例为气管切开。患者 6 取平卧位 , 常规吸尽 口咽及鼻腔 内分泌物 , 测量胃管长度后用石 蜡油润滑前段 , 左手托住 胃管 , 右手拿住 胃管前段 , 从鼻腔缓慢插
难 度 。本科 20 ~ o8年对 2 行有 人 工 气道 支 撑 的病 人 作 o6年 2 0 6例 胃管置 入方 法 改进 , 报告 如下 。 现
1 临床 资料
Iu是危 急 重 症 病 人 集 中 的场 所 , C 昏迷 、 吸衰 竭 、 道 梗 阻 呼 气
等病人常常需要人工气道的支持 , 以保证气道通畅的管理和/ 或机 械通气 。而该类病人多需置入 胃管行减压 , 有效降低误吸的风险, 为不能主动进食者尽早 提供肠 内营养 ,维护肠道屏障结构和功
2 方法
材, 且给病人不 良影响。在临床实践中 , 针对不 同情况的病人 , 应 该选择不同的胃管置人方法 。对合并有颈部外伤 、 颈项粗短的病 人, 对传统改 良法不实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病情几乎 都很危重 , 胃管置入操作时间不宜过 长 , 如遇阻力时其用力也不 宜过大 , 以免穿破亚健康状态 的食管局部造成食 管气管瘘。操作
能 , 注 入药 物 。但 在 临 床 操 作 中往 往 置 入 胃管不 顺 利 , 时耗 或 耗
本组 2 6例 , 中男 1 , 7 , 龄 在 l— 5岁 。其 中 1 其 9例 女 例 年 16 5
例为气管插管, 1 l 例为气管切开。所患疾病有 :颅脑损伤 1 例 、 5
CP 0 D有 2 、 吸衰 竭 4例 、 伤 5例 。 例 呼 多发
往是行人工气道支持的病人。目前临床使用 的人工气管几乎都是
带 充气 套囊 的一次 性 管道 。 工 气 管置 入成 功 后 常规 套囊 充 气 的 人
病人 , 去枕仰卧 , 移枕至双肩下横垫致头颈过仰位 , 操作者立于床
头, 双手 将 病 人 下颌 向前 向上 托 起 , 后左 手 托 住 下 颌 , 手持 咽 然 右 喉镜 放 至 口咽 , 镜 片 压舌 根 与 会 咽交 界 处 , 露 声 门 , 手将 准 用 暴 助 备好 的 胃管 自鼻 腔 插 至 咽 喉 处 , 时操 作 者 在 喉 镜 直 视 下 , 胃 这 将 管前 段插 入 食 管 口 , 后缓 慢 送入 至计 划 刻 度 。 然
3 体 会
目的是为了封闭气道间隙避免误 吸, 但充气的套囊 同时也给相邻
的食管 造成 了压迫 。 管 道置 人后 气 管 局部 的 粘膜 充血 水 肿 至食 其
管上段 的相对狭窄_且病人多有不同程度 的意识 障碍 、 l J , 反射迟钝 或消失 , 不能配合操作 , 多因素都增加 了 Iu病人置人 胃管的 诸 e
22 卧位改 良 本组病例共有 1 , . 0例 参阅李俚【 3 l 介绍方法稍作 改
进 如 下 : 人去 枕 仰 卧 , 枕 至 双肩 下 横 垫使 头 颈 过仰 , 病 移 以增 大 咽 后 壁 的 弧度 ,在 润 滑 胃管 前 段 的 同时 兼顾 鼻 腔 的 清 洁 和润 滑 , 然
后 将 胃管 置入 计划 刻 度 。
鼻及 气 道 内分 泌物 , 要 助手 严 格 掌握 拔 出导 管 的 长度 及 套 囊 还需
放气 , 完毕后再检查套囊充 隋况和导管是否还原 , 并妥善固定各管
道。
2 梁瑞 华. 良 气管切 开病 人 插 胃管的 效 果对 比研 究[. 用 医技 改 J实 ] 杂志 ,o6 1 :6 20 ,2 1.
入 至 咽 喉部 下 2 4m 相 当 气 管 切 口处 )感 阻力 增 加 时 由助 手 c( , ,
插管不成功 , 不要尝试 立即重插 , 而应让病人稍作休息且保证吸
气通畅, s 0 大于 9%后再找另侧鼻腔置入。 使 p。 5 杜晓东等人报道【 引 用纤维喉镜 、 纤支镜引导胃管置入 , 但此种方法在基层医院的 Iu c
中图 分 类 号 :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O6 6 l(0 80 l 07 — 1 R 7 B 10 — 4 l2 0 )l一 07 0 胃管 置 人在 IU是 最 常见 的 护理 操 作 之一 , 置管 困难 的往 c 而 .
23 喉 镜 直视 下 置 入 胃管 法 本 组 2 ,该 方 法适 用 于 气 管切 开 . 例
无 条 件采 用 。 参 考 文 献 1王 宁, 孙平 . 管切 开 患 者 胃管置 入 方 法 的 探 讨 f. 士进 修 杂 气 J护 ]
志 ,o 7 8 2 内气体( 对气管插管者) 或套囊放气后再将气管导管 轻轻向外拔出 O5 lm对气管切开者)操作者随即顺势将胃管 向 . c( ~ , 下插人至计划长度 , 待确认无误后 , 助手将套囊位置还原 , 且给予 套囊 内充气后其弹性如鼻尖样 。 此方法要求操作前充分吸尽口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