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3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3(人教新课标)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3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中国,善待自然、善待生态,人与生态和谐共生、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在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新时代,生态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重要性和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生态文学已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生长点。
这为我们总结生态文学发展规律,探索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提供了条件。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
生态是我们赖以生存生活的基础,是人的生活之需、生存之要、生命之本。
它包括大自然一大气圈、水圈、动植物生物圈等,也就是与生命活动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自然背景。
人从属于置身其中的自然与生态,人和自然万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文学是人学,文学距离人自身最近,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是文学表达的重要内容,而生态文学很好地体现了这些特征。
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推动社会反思,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
在中国,生态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生态文学作品主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
从《诗经》《楚辞》对自然景物特别是植物细致而生动的描写,到山水田园诗,以及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都可以说是古代的生态文学。
从中国古代生态文学的理论背景看,其繁荣兴盛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有着密切关联。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和为贵、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等哲学思想,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也是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套)

佛山市第一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所有试题均为必考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用2B铅笔在指定区域正确、规范作答选择题;请用黑色墨水笔或签字笔在规定区域作答非选择题;凡是将答案答在指定区域以外的,作答内容视作无效。
3.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共82分)一、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曲江二首(其一)①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③,苑边高冢卧麒麟④。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①本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
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濒遭贬官。
②经眼:从眼前经过。
③翡翠:翡翠鸟。
④麒麟:麒麟状的石雕墓饰。
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还有对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都引起诗人的惆怅,“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
句中的“且看”是只管看之意,“莫厌”是不推辞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行乐的愿望。
D.颔联两句不但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欲”等虚字的大量运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艺术成就。
E.颈联与刘禹锡的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内容和手法相同,都是以小见大,在荒凉破败之景中寄寓了作者慨叹盛衰兴亡、物是人非的伤感。
2.尾联中“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有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带有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
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导语】高二时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与寂寞为伍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
由此可见,高二是高中三年的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年。
为了帮你把握这个重要阶段,无忧考网高二频道整理了《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思想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
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
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是以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
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
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
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
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
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
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
“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
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本试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逋(pū)慢央浼(měi)岑(cãn)寂恪(kâ)守不渝B.捧袂(mâi)攻讦(juã)舂(chōng)粮处(chǔ)心积虑C.熟稔(rěn)盘桓(huán)鲜嫩(nân)穷源溯(sù)流D.蜂窠(kē)角隅(yú)暂(zhàn)时搬弄(nòng)是非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采惯用语天遂人愿梳装打扮B.虔诚擦边球礼义之邦咬文嚼字C.端详排行榜旁征博引磕磕绊绊D.苍桑卖关子命途多舛感恩戴德3.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1978年以后,陈奂生的帽子不胫而走,当时只觉得头上轻松,竟不曾想到冷。
B.对于部分同学的要求,老师们认为尚属合理,无可非议。
C.陈奂生望着街上不绝如缕的人流,想到,要是碰到一件大家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神气了。
D.我们只有身临其境地为百姓着想,才会赢得百姓对我们的信任,才会实现“做老百姓的公仆”的执政目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使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有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班级及准考证号等分别写在试卷左侧远离密封线的边缘处.答题要远离密封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 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一: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槛菊(jiàn)不谙(ān)彩笺(qiān)B.凝噎(yē)暮霭(ǎi)玉砌(qì)C.纶巾(ɡuān)豆蔻(kòu)跬步(ɡuǐ)D.商贾(ɡǔ)忏悔(chàn)松柏(bó)2.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雕零山青水秀戍边相形见绌B.甘霖良辰美景皈依融会贯通C.凄残源远流长娇健功亏一篑D.憔悴被水一战漂泊海市蜃楼4.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地崩山催一夫当关朝避长蛇萦绕B.渚清沙白艰难苦痕风急天高潦倒C.东船西舫天涯沦落沧海月明谪居D.千呼万唤杜鹃啼血义愤填膺锦瑟5.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生得意需尽欢B.天生我才必有用C.径须沽取对君酌D.与尔同消万古愁6.加粗词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须一饮三百杯会须:会、须,皆有应当之意。
B.将进酒,杯莫停将:请。
C.斗酒十千恣欢谑斗酒:比赛喝酒。
D.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诗中是被人冷落的意思。
7.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奔流/到海/不复/回C.千金/散尽/还/复来D.莫使/金樽/空对/月8.下列诗句使用了典故的一句是A.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C.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高二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二的学生在准备语文期中考试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份语文试题,积累做题的经验。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二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一卷阅读计42分一.18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另一片天空韩少功①一片落叶是千里山脉,或者万里沙原。
如果手中镜片有足够的放大功能,我们还可以看到奇妙的细胞结构,雪花状的或蜂窝状的,水晶状的或胞胎状的。
我们还可能看到分子以及原子结构,看到行星电子绕着恒星原子核飞旋的太阳系,看到一颗微尘里缓缓推移和熠熠闪光的星云。
②但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
我曾从乡村进入城市,从湖南迁至海南,还眼睁睁看着不少朋友去了北京或上海,德国或南非。
我的机会也来了。
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有人找我谈话,动员我去中国作协工作。
两位已入仕途的文学界朋友,也在宾馆里私下劝我直至深夜,说如果你不到北京,不到某个位置,很多东西没法看到,岂不有点可惜?③我相信朋友的好意,相信自己一旦错过了北京,会确实错过很多见识。
但那又怎么样?我还没有到过南极洲,没有到过月亮,没有到过火星,没有到过银河系以外的空间。
我也不可能看到22世纪以及往后更远的年代,看到儿童们在幼儿园里耍弄基因玩具,看到妇人们在杂货店购买核子炊具,看到太空旅游的星际列车和激光天梯,看到人类用药片或芯片改变人性——那样的世界会不会像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同样把我吓晕?从这一点看,即使进入京城,我仍然是一井底之蛙,反过来说,即便我能够风光活上三辈子乃至三十辈子,同样难以做到无所不至和无所不知。
我仍然不可能走出自己近乎逼仄和速朽的身体,不管到了什么地方,前面仍有地平线和太平间的冷冷拦截。
④旅游是对履历的一种弥补,旅游业鼓励人们对世界展开足迹扩张和镜头攻略,引导人们朝远看和朝外看。
但旅游者的看,不过是把大多数已经出现在媒体的场景,来一次现场的核对和印证;不过是把已被他人用眼光品尝过的场景,再来一次残渣咀嚼和旧货收买。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高二学生进行语文期中考试复习的时候,多做语文期中试题的练习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戗(qiàng)兽毗(pí)邻茶峒(dòng) 咬文嚼(jué)字B. 迤(yǐ)逦容膝(qī) 怂(sǒng)恿茕茕孑(jié)立C. 晦朔(shuò) 赍(jī)发付梓(zǐ) 不落言筌(quán)D. 央浼(měi) 出岫(yòu)矜(jīn)育模棱(léng)两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酒撰绵密唉声叹气委曲求全B. 告罄针砭头昏脑涨皇天后土C. 拔擢布署变本加厉关怀备至D. 尺牍颦蹙感恩带德渔舟唱晚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25次南极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建设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②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宇。
③我从南方到北京求学,毕业后能在北京工作好,回家乡也不错。
④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A.考察简朴固然百家争鸣B.考察俭朴虽然百花齐放C.考查审定俭朴百花齐放D.考查简朴虽然百家争鸣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朱光潜、林庚、钱钟书在《咬文嚼字》《说“木叶”》《谈中国诗》中所谈到的那些文学作品是很多学子都读过的,我们的目光被强烈地吸引着,除了认真品读外,别无他法。
B. 李密为了供养祖母,与祖母相依为命,多次辞掉官府的征召,最终凭自己的一腔真情,打动了皇上,这种至纯至孝之情对同学们并不陌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漳州三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采撷圣人妙语(21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论语〉选读》《〈孟子〉选读》中的名句名篇。
(任选6题完成)(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___________________,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3)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4)___________________:“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述而》)(6)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7)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梁惠王下》)(二)文言基础知识检查(15分)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组是(3分) A .往者不可谏.(匡正,挽回) 畜.君何由(饲养) B .小人之过也必文.(掩饰) 敏.以求之者(勤勉) C .谨.庠序之教(谨慎) 愿无伐.善(夸耀) D .弟子..入则孝(徒弟) 贤者亦乐.此乎(使……快乐)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我欲仁,斯.仁至矣 请事斯.语矣 B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吾与.点也 C .尧舜其犹病诸. 闻斯行诸.D .斧斤以.时入山林 必以.告新令尹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3分)A .不吾知也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B .亡之,命矣夫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C .仲尼岂贤于子乎 异乎三子者之撰D .贤哉,回也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3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3分)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翻阅架上典藏(20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4分)6.填空题。
(任选4题完成)(4分)(1)葛朗台财产的数目,只有替他放债的公证人_________和银行家_________才略知一二。
(2)葛朗台说:“你们为了给这小子煮鸡蛋连我的地板也会撬掉。
”吓得葛朗台太太母女二人赶紧回房,钻进被窝。
作者形容他们二人好比_________。
(3)每逢新年,葛朗台都有把玩_________积蓄的习惯。
(4)查理到印度后,只要能发财,他什么都干,其秉性与葛朗台一脉相承。
作者对此评价说:“_________。
”(5)“你总有一天会知道,只有在天国才能找到幸福。
”这是_________在咽气前对_________说的话。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多年来,葛朗台总是亲自分发蜡烛给女儿和拿侬使用,同样,日常消费的面包和其他物品也都由他在早晨分发,对家里的消费斤斤计较。
欧也妮担心查理受不了腊油的气味,拿出零花钱让拿侬去买白蜡烛,葛朗台太太怕葛朗台发现,提心吊胆的。
(《巴黎的堂兄弟》)B .报纸上登载了查理父亲因破产而自杀的消息。
查理得知噩耗痛不欲生,而葛朗台却嘲笑道:“这年轻人真没有台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
”当欧也妮央求他救济查理时,葛朗台就威胁说要将她送到修道院去,根本不把女儿和侄儿的痛苦放在心上。
(《外省的爱情》)C .查理在离开索漠城前往印度时,送给葛朗台的是金纽扣、金指环,一根长长的金链,几颗金袖扣,葛朗台收下了;送给葛朗台太太的是一个美丽的金顶针,葛朗台太太给了查理一些钱;送给拿侬的是他的绣金睡袍与一个十字架;送给欧也妮的是两颗钻石扣子。
(《吝啬鬼的许愿和情人的起誓》)D .葛朗台太太生病,治病需要花钱,葛朗台说这简直就是“抹自己的脖子”。
但他想到花几个看病钱会保住更大一笔财产——这交易划得来。
他请来索漠最有名的医生为太太诊治,咬着牙说出:“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二百法郎也行。
”(《家庭的苦难》)E .查理一离开索漠,就把对于堂姐、索漠、旧屋、小凳以及在楼梯下过道里的亲吻的回忆,给抹得一干二净。
他只记得破墙围着的花园,因为那是他冒险生涯开始的地方;但是他承认这是他的家;他认为伯父只是一条骗取他首饰的老狗;欧也妮在他的心里、在他的思念里都不占地位,她只作为曾借他六千法郎的债主,在他的生意中占一席之地。
(《如此人生》)8.简答题。
(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简述梳妆匣的来历及最后去处。
(2)简述葛朗台弥留之际的一个细节和交代女儿的最后遗言。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克制自己、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B.仁就在自己的身心上;修养仁德,既在于自己,也在于别人。
C.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
D.君子践仁存礼,是一个基于仁和礼的人,也就是懂得爱与敬的人。
(2)结合上面选段,你认为孔子和孟子在“仁”和“礼”的关系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3分)三、现代文阅读——品观圣贤风神(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孔子不喜欢孟子宋志坚孔子不喜欢孟子,只是一种推论。
孔子与孟子一直都被后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孔子被视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他们的学说被合称为“孔孟之道”。
其实,孔子根本不知孟子为何许人。
孔子去世于公元前479年,孟子出生于公元前372年(一说前390年),孟子出世之时,孔子已去世百年左右,孔子与孟子从未有过也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接触,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
将孔子与孟子连在一起,将他们的学说合称为“孔孟之道”,当然是有道理的。
至少,他们都相当看重“仁义”二字。
假如哪位国君因为财政困难而向孟子咨询,他也会像孔子那样劝说那位国君轻徭薄赋,改收十二税为十一税;假如哪天孟子回家看到马厩失火,他也会像孔子那样问“伤人乎”而“不问马”。
就此而言,他们能够同气相求。
至少,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崇尚的三代之德也都无人赏识,他们只讲仁义不讲功利的主张也都很难推行。
但我敢说,假如孟子也曾与颜回、子路同为孔门弟子,孔子不喜欢孟子。
孟子能言善辩,孔子不喜欢。
你去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曾多次说到一个“佞”字。
这个“佞”字,以后逐渐演变为拍马溜须、阿谀奉承,且与一个“奸”字结对,叫做“奸佞”,在孔子说那些话的时候,或者说,在孔子的那些话中,却只有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意思。
所谓“佞”者,也不过是能说会道或能言善辩而已。
孟子偏偏摊上了这一条。
尽管他自己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其实还是“好辩”的。
不但好辩,而且雄辩;不但喜欢,而且擅长。
辩,对孟子来说,已可谓习以为常。
孟子率性而为,孔子不喜欢。
在孔子那边,什么都要受礼的约束的,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所以,他在君主面前才那么诚惶诚恐,连大气都不敢出;所以,他才会称赞“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文王对暴君也能俯首称臣,“可谓至德也已矣”。
孟子却是“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的,如他这般的“粪土当年万户侯”,难得孔子的青睐。
孔子说,颜回对他没有什么帮助,对于他说的话,颜回没有不心悦诚服的,但他最喜欢的弟子还是颜回,颜回一死,他就大声疾呼“天丧予”;孔子说,一旦“道不行,乘桴桴于海”,跟从他的可能只有子路一人,但他对子路还是多有不满。
其个中原因,除了子路与冉求一起充当季氏家臣使他不快,还有两条便如上所述——子路是能言善辩,而且率性而为的。
因此,孔子说他的这位孔门弟子,登堂而没有入室,除了胆子比他大,就没有别的长处。
假如孟子也曾是孔门弟子,他在孔门之处境,未必就强于子路。
人是不可能复制的,尤其是有思想的人。
即使像“孔孟”那样,虽有思想的某一方面之大同将他们连接在一起,但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他们之间还会有诸多不同。
因为有“孔孟之道”一说而将孔子与孟子完全视为一体——某一特殊时期曾被称为“一丘之貉”——的思维应当束之高阁。
孔子的所有毛病孟子未必都有;孟子的所有秉性也未必都来自孔子。
颜回是被称为“复圣”的,如果细加考察,或许也能发现他与孔子之间的种种区别,哪能就是一个模子复制出来的的孔夫子第二呢。
何况,人也根本没有必要复制,尤其是有思想的人。
(选自《福建日报》“读史札记”专栏)10.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孟思想和对待同一问题的尺度存在差异,但并不能否定将其相联系的合理性。
B.孟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见其是不重礼的。
C.子路如孟子一般率性而为,孔子只喜欢颜回,对子路则抱以反感。
D.孔子的毛病孟子并非具备,孟子的所有秉性也并非来自孔子。
11.文章最后说“人也根本没有必要复制,尤其是有思想的人”。
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6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悠悠古文庙陈子铭出府衙正门往南,穿过年份久远的石板路,左拐百十步,就是漳州文庙。
盛夏的晌午,红墙内了无人迹,除了一只探头探脑的雀儿和几片静卧着的落叶,便是隐约一点风了。
空荡荡的石埕,仿佛刚经历过一场人生盛宴,忽然安静下来,纷乱的履声沉没到地底,空气中浮着一缕淡淡茶香。
那墙角的龙眼树下,横竖着几块石碑,刻的自然是一些训诫的话,作书的名字倒是令人肃然起敬,字迹有些漫灭了,却没有青苔和杂草。
有几件残损的石件被收拾在一起,据说那是棂星门的遗存。
这原先大约是“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地方,如今那些坐轿的骑马的没了,那类警示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沿中轴线穿过戟门,依次是丹墀、月台、大成殿,双侧是两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