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移动式变电站控制及保护装置综合自动化系统图、一体化电源系统监控配置图、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合集下载

变电所的监控系统和自动装置

变电所的监控系统和自动装置
硅整流器U1:采用三相桥式整流。 硅整流器U2:采用单相桥式整流。
正常运行时由整流器供电,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交流电源电压大大降低,利用电容器C1和C2的储能使断路器跳闸。
复式整流装置(图7-2)
正常运行时由整流器供电,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利用短路故障电流经过整流作为操作电源。
整流装置既可由“电压源”(所用变压器或电压互感器)供电,也可由 “电流源”(电流互感器 )供电。
绿灯闪光
+WS→HA→R3→SA1-3→SA19-17→QF5-6→-WS
发出音响信号
控制台上,绿灯在闪光,事故信号装置发出音响,表明断路器是自动跳闸的。只有将SA手柄转到“跳闸后”位置,绿灯才变为平光,事故音响信号才停止。
3. 防跳回路
作用:防止运行人员手动合闸断路器于故障线路上,断路器又被继电保护装置动作于跳闸后,断路器会出现多次连续跳、合闸的跳跃现象。
图7-12 直流系统两点接地示意图
R1=R2= R3= 1000Ω SA1:母线电压表转换开关,有三个位置; SA2 :绝缘监察转换开关,有三个位置; PV2:母线电压表; PV1:用于测量系统总的绝缘电阻,表盘上有欧姆刻度。
图中:
即“母线”、“正对地”和“负对地。平时,其手柄置于“母线”位置,触点1-2、5-8、9-11接通,PV2可测量正、负母线电压,指示为220V。
+WF→SA13-14→HLR→R2→KLB(I)→QF3-4→YR→-WC 红灯闪光 +WC→SA6-7→KLB(I)→QF3-4→YR→-WC QF跳闸 绿灯亮
自动跳闸:自动跳闸时,QF在跳闸位置,SA在 “合闸后”位置,二者不对应,触点SA9-10接通,则
+WF→SA9-10→HLG→R1→QF1-2→KO→-WC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第四章监控系统PPT课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第四章监控系统PPT课件
任务是负责管理本系统所涉及的各种通信传输 介质和各种传输协议,进行有效的通信调度,并 负责监测各传输通道的状态,提供通道质量数据。
4.3 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及特点
一、基本要求 ▪ 1、实时性:
含义:(1)系统对外界激励及时作出响应的能力 。(2)系统在所要求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的能 力。
不同的应用系统对实时性有不同的要求。 ▪ 2、可靠性:指无故障运行的能力; ▪ 3、可维护性:指维护工作时的方便快捷程度; ▪ 4、信息采集和输出技术先进; ▪ 5、人机交流方便;
4.2 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信息处理


子系统


信息收集



和执行子




系统

运行状态



分析控制



图4-1 监控系统的功能结构
4.2 监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 信息收集和执行子系统:收集各种反应电力系统 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传送到监控主站(电气量:V I f p、非电气量:温度、湿度);接收主站或上 一级调度根据运行需要而发出的操作、调节和控 制命令,并将该命令转发给相应装置的操作或调 节机构。
器、安全自动装置等厂站内智能装置的实 时/非实时的运行、配置和故障信息,对这 些装置进行运行状态监视。 ▪ 用于远方及站内查看保护信息、定值、连 接片状态,进行定值区切换和连接片切换 操作,完成分散或故障滤波数据的接收、 远传、分析及波形显示。
4.5 监控系统的附属部分
二、操作票专家系统 ▪ 电气操作票:指在给定操作任务的情况下,一些
▪ 人机联系子系统:是将经加工处理的信息通过各 种信息输出设备提供给运行人员,由运行人员对 控制设备进行操作或发出命令。来实现对电力系 统的控制。

110kV车载移动变电站设计及实际应用研究

110kV车载移动变电站设计及实际应用研究
[J].煤炭工程,2009(8):63-65. [2] 朱守刚.KJ133人员定位系统在大屯煤电公司的应用 [J].能
源技术与管理,2011(4):148-150. [3] 唐微.KJ133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J].电子
制作,2013(13):171. [4] 白立化.KJ133型矿用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 [J].科
装备应用与研究◆Zhuangbei Yingyong yu Yanjiu
用于应急,负荷相对少,可考虑不配置无功补偿装置。 1.3 主要设备配置
110 kV车载变电站部分参数如下: (1)设备外绝缘及导线选择:本工程电气设备外绝缘按E 级考虑。 (2)变压器选择:主变压器采用容量为40 MVA的油浸有 载调压全绝缘变压器。电压等级:(110±8)×2.5%/10.5 kV,阻 抗电压百分比:Uk%=14%,接线组别:YN,d11。 (3)110 kV配电设备:采用户外HGIS设备。 (4)10 kV成套开关柜:采用紧凑型小型化箱型固定柜,柜 中配真空断路器。 1.4 电气二次部分 二次系统布置110 kV主变保护测控屏、对时远动屏、监控 主机及通信屏、蓄电池屏、预制电缆转接屏、智能系统辅助屏、 一体化交直流系统屏I、II共8面屏。 1.4.1 继保自动化设备 110 kV变压器保护配置独立的电气主保护、非电量保护 及各侧后备保护。10 kV线路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该站不配置故障录波屏,采用带保信子站功能的集成智 能远动机,配置网络安全防护设备。 全站设备采用B码对时,由单套时间同步系统设备提供。 1.4.2 监控系统 110 kV移动变电车设置一套分层分布集中组屏的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IEC 61850通信规约。全站按无人值班要 求,由微机监控系统作为主要的控制手段。控制方式参照常规 110 kV变电站控制方式。根据工程规模,综自系统设备紧凑 配置。 1.4.3 交直流系统 110 kV车载移动式变电站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系统。站用 电系统采用单母线接线,由1台站用变获得380 V电源,现场1 路交流电分别经电缆引入一体化交直流屏,并设互投功能。 1.4.4 智能辅助控制系统 站内配置一套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实现视频监视、消防报 警、照明通风等系统的智能联动控制,同时对车辆运输时的振 动、噪声进行全过程记录。 1.5 线路部分 110 kV电源进线采用架空接入方式,与电源架空线路对 接。当现场条件不能实现架空接入方式时,需要采用电缆敷设 方式接入现有的110 kV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两侧采用引线经 避雷器接入电缆头,电缆终端头采用支架或支柱进行固定。

一种车载移动式岸电系统

一种车载移动式岸电系统

3㊀结语散粮漏斗无人化技术具有自动化㊁智能化的特点,不需要人员操作就可以完成启动与监控作业过程,实现了散粮装车的全自动操作,一方面减少了人员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因操作人员失误操作产生的多装㊁冒装现象,提高了生产效率㊂散粮漏斗的作业环境相对恶劣,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长期作业会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㊂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现场不再需要配备工作人员,能有效地保障职工身体健康㊂实际应用证明,该技术的研发使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移植性,可在类似应用场景中进行推广㊂参考文献[1]㊀申作剑,李滨,杨杰,等.新型超大漏斗在散货卸船作业中的应用[J].港口装卸,2016(2):51-53. [2]㊀马飞.散粮无人化自动装车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现代食品,2021(16):15-17+22.毛磊:511462,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粮食码头501室收稿日期:2022-04-07DOI:10.3963/j.issn.1000-8969.2022.04.016一种车载移动式岸电系统吴志强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㊀㊀摘㊀要:靠港船舶优先使用岸上电源为船上提供能源可以有效避免超量排放污染环境㊂提出一种车载移动式岸电方案,岸电通过车载在一个港池的各码头之间移动,从而满足若干码头的使用需求㊂该方案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岸电使用率㊂㊀㊀关键词:车载;移动式;岸电系统A Vehicle-mounted Mobile Shore Power SystemWu ZhiqiangCaofeidian Port Group Co.,Ltd.㊀㊀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excessive discharge and pollution of environment,ships berthing at port preferentially use shore power source to provide energy on board.A kind of mobile shore power system with vehicle is presented,which can move among the terminals of a port pool by vehicle,so as to meet the demand of several terminals.This scheme can re-duce investment costs and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shore power.㊀㊀Key words:vehicle-mounted;mobile;shore power system1㊀引言港口利用岸电设施为靠港船舶发电取代船舶利用自身柴油发电机燃油发电已成为一种趋势㊂2021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出台政策,积极推进沿海内贸干散货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㊂虽然目前国内许多港口都在积极参与岸电建设,但当下岸电设施领域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㊂据了解,有一些散货码头在岸电建设后使用率极低,究其原因主要有:港口企业没有自己固定的船舶,靠港船舶与岸电的接口技术标准不符,连接岸电的过程会延误船舶的航行计划,运营收费的管理与标准难以统一规范等㊂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车载移动式岸电系统,通过车载移动的形式来满足港区内各个码头的岸电使用需求,同时减少了各个码头重复建设岸电的投资㊂2㊀车载移动式岸电方案2.1㊀岸电的车载形式经与国内众多岸电生产商技术交流后,当前技术可以实现建设一种采用车载形式的移动式岸电成套设备,其所有设备附件均以集装箱的形式集中安装于运输车上,待有靠港船舶需要接引岸电时,借助于此辆运输车将系统运往码头(见图1)㊂待船舶和门座15港口装卸㊀2022年第4期(总第265期)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起重机(以下简称门机)同时就位后,移动式岸电装置行驶至门机正下方,并就近选择已改造的门机高压接线箱,利用门机高压接线箱为岸电设施接通输入电源㊂1.10kV 高压进线电缆卷盘㊀2.运载车架㊀3.岸电电源㊀4.高压接电箱㊀ 5.0.4kV 低压输出电缆卷盘㊀6.电缆吊臂㊀7.电缆连接器图1㊀车载移动式岸电系统组成图2.2㊀岸电的选型与参数为充分发挥此岸电系统的使用率,提高其集成作用,在实现移动功能的同时,要求使岸电系统能够兼具输出高压与低压的功能,即无论靠港船舶发电机组是高压还是低压,都能够与岸电的输出电压标准一致,得以使用㊂以容量为1.6MW 的岸电系统为例,其基本参数可以参考如下:(1)岸基电源容量:1600kVA㊂(2)输入电压:10kV /50Hz (三相三线)㊂(3)上船电源:6.6kV /60Hz㊁6kV /50Hz㊁0.45kV /60Hz㊁0.4kV /50Hz㊂2.3㊀岸电的外接电源此车载移动式岸电系统进线选取10kV 高压电源,电源来自于码头供电系统的高压接线箱,原设计为门机进线所用,电压为10kV /50Hz,动力电缆一般为3ˑ70mm 2㊂此高压接线箱位于码头前沿,设计为地沉式出线箱的形式,通常和码头门机一一对应,且有富余的备用数量㊂通过计算,该接线箱有足够的余量来承担岸电容量,具有接岸电的能力,可省去重新敷设电缆所涉及的电缆材料费用和施工费用㊂2.4㊀安全保护措施岸电设施在送电过程中,船舶和门机不得擅自移动,以免对输入侧和输出侧电缆造成破坏㊂岸电设施就位后,应先行设置隔离带㊁反光条等警示标志再予以送电㊂改造后的地井接线箱应选择适宜位置,避免误碰误动;其防护等级应达到IP65,以适应码头前沿复杂的露天环境,确保插头与插口的防护密封条件,其导电面应保证接触良好㊂3㊀系统优点与不足3.1㊀节约成本与缩短工期该岸电系统采用车载式,节省了传统岸电设施土建基础的施工周期及相应的费用㊂利用现有的电缆线路并改造地井接线箱作为岸上电源点,不再新建电缆线路,以免对现有的码头结构造成破坏,节约了高昂的电缆材料及施工费用,缩短了工期㊂3.2㊀减少投资兼具使用功能岸电设施采用车载式移动形式,可以同时为港口集团公司下属的各个码头共用㊂前期可以在极大地减少投资的情况下使各个码头都具备接引船舶岸电的功能,后期再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增加岸电设施的数量及容量,优先考虑利用现有电缆线路和改造地井接线箱,不增加相应的土建及线路等费用㊂3.3㊀需较高的运行维护能力选择一套移动式岸电系统同时为各个码头所共用,岸电设施将作为运输车于各个码头之间往返㊂一方面,要求道路的平整度和承载力具备较高的水平,以防运输车颠簸与洼陷;另一方面,需要对安装接线和驾驶车辆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培训,确保其工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㊂3.4㊀运营管理经验不足当前岸电项目仍处于推广阶段,未常态化使用,多数港口企业往往没有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可供参考借鉴㊂4㊀结语车载移动式岸电系统,可充分利用现有的门机高压接线箱,最大程度减少投资,同时也能使各个码头全部具备岸电功能㊂可以此设备作为码头岸电发展的过渡期,待航运市场的岸电发展趋于稳定成熟时,再逐步增加岸电设施的数量及容量㊂吴志强:063200,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六加弘毅码头收稿日期:2022-03-18DOI:10.3963/j.issn.1000-8969.2022.04.01725Port Operation㊀2022.No.4(Serial No.26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课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课件

远动通信系统
选用高速通信设备和专用通信 协议,实现变电站与调度中心 之间的远程通信。
交直流电源系统
选用高性能交直流电源设备和 专用电源管理软件,实现变电 站的电源供应和管理。
12
设备安装与调试
01
02
03
设备安装
按照设计图纸和安装规范 进行设备安装,包括传感 器、变送器、计算机、通 信设备等。
2024/1/26
5
0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概述
2024/1/26
6
系统定义与组成
2024/1/26
系统定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等,对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功能优化和组合,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监视、控制、测 量、保护、调度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
系统组成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三层结构组成。其中,站 控层包括监控主机、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装置等;间隔层包括保护测控装置、计 量装置等;过程层包括互感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
MODBUS协议特点
简单、可靠、易于实现,适用于小型变电站。
19
接口类型与规范
常见接口类型
以太网接口、串行接口、CAN总线接口等。
串行接口规范
遵循RS-232、RS-485等标准,支持异步通 信。
2024/1/26
以太网接口规范
遵循IEEE 802.3标准,支持TCP/IP协议栈。
CAN总线接口规范
模块划分
根据功能需求,将软件划分为数 据采集、数据处理、控制操作、 故障诊断、通信管理等模块。
15
关键算法与实现
01
02
03
04
数据采集算法

车载移动变电站设计与选型

车载移动变电站设计与选型

车载移动变电站设计与选型目前移动变电站在国内应用案例已有相关报导,国内外厂商均看重此块市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目前现有产品还存在一些不足。

车载移动变电站并不是简单的设备组合和堆砌,它的生产过程是集设计、选型、组装、运输、验收、维护于一体的变电站建设过程。

而仅依靠设备制造厂商按照单一设备完成其生产还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在设计与选型环节与现有变电站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了移动变电站的推广和完善。

在研究车载移动变电站的连接、保护、运输等方面后,提出了设计和选型阶段的改进方法。

标签:车载移动变电站;设计;选型1现状国内生产车载移动变电站的厂商约有6-10家,具备市场长期使用经验的厂商约有4家,由于国内厂商起步较晚,大型移动变电站合资厂商的市场占有率略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对于道路运输的规定,车载移动变电站单车体积一般不宜过大,高度一般不超过4.2米,宽度小于2.5米,长度小于18米。

根据车载设备额定最高电压等级划分,一般分为220千伏、110千伏、66千伏及35千伏几个规格;根据变压器容量划分,最大容量达到63 MV A,已经达到城市电网中常规变电站的容量和电压水平,变压器也有两卷和三卷两种形式。

辽宁、重庆等省份较早应用车载移动变电站,近年来宁夏、贵州、甘肃、上海等的省份也相继应用来了此类设备。

2总体设计车载移动变电站一般由2至3辆车体组成,分为五个基本模块:进线模块、主变压器模块、中低压配电室模块、保护与控制模块、运输模块。

各模块均为整体预制式结构,在工厂完成各个模块的组装、连接及调试模,出厂后即为具备完整功能的变电站。

使用车载移动变电站重点是要突出其在自然灾害、突发设备事故等紧急状况下快速投运、恢复负荷的能力。

因此在选择时,供电企业应结合运维变电站的电压等级、重要变压器的容量、变电站馈线数量等因素,首先选择主变压器容量及线圈数量,一般110千伏三线圈油浸式变压器容量最大容量为20MV A;其次选择配电线路的数量,以确定中低压配电室的体积、布置形式及与变压器的连接方式;再次要结合场地条件、使用环境确定运输模块的承载形式,变压器车采用载重液压辅助转向车体,而剩余设备一般采用无专用载重车体的集装箱模块;最后考虑保护与控制系统,选择模块间的连接方式为光纤或电缆,交流供电方式为风光互补或外接交流电源。

iPACS-57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装置说明书(上册)V1.04

iPACS-57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装置说明书(上册)V1.04

iPACS-500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版本:V2.02
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综述(V2.02)


1. 概述 .............................................................................................................................................................. 1 1.1. 适用范围 ................................................................................................................................................ 1 1.2. 系统特点 ................................................................................................................................................ 1 2. 系统组成....................................................................................................................................................... 2 2.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典型结构 ..............................................

科普作品——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介绍

科普作品——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介绍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经历了集中式RTU、分布式系统、基于网络的监控系统、数字化变电站到现在的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历程。

变电站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

图1 变电站自动化发展历程1.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地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由一体化监控系统和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设备、时钟同步、计量等共同构成。

一体化监控系统纵向贯通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横向联通变电站内各自动化设备,是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的核心部分。

一体化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和生产管理的基础,是备用调度体系建设的基础,是大运行体系建设的基础。

图2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体系架构2.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定义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定义: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直接采集站内电网运行信息和二次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通过标准化接口与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辅助应用、计量等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变电站全景数据采集、处理、监视、控制、运行管理等。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不包含计量、辅助应用、输变电在线监测等设备,但与其共同构建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体系。

图3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结构3.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组成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由监控主机、操作员站、工程师工作站、Ⅰ区数据通信网关机、Ⅱ区数据通信网关机、Ⅲ/Ⅳ区数据通信网关机及综合应用服务器等组成。

图4 一体化监控系统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下:监控主机:负责站内各类数据的采集、处理,实现站内设备的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信息综合分析及智能告警;集成防误闭锁操作工作站和保护信息子站等功能。

操作员工作站:站内运行监控的主要人机界面,实现对全站一、二次设备的实时监视和操作控制;具有事件记录及报警状态显示和查询、设备状态和参数查询、操作控制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