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胁迫对酥梨贮藏期间果皮中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不同贮藏处理对‘山农脆’梨采后果实硬度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不同贮藏处理对‘山农脆’梨采后果实硬度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艾静;王桂林;张晶;张宗营;陈学森【摘要】The mature fruits of pear cultivar ‘Shannongcui ’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firm-ness,related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during storage under four treatments including room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with 1-methylcyclopropene and low temperature with plastic wrap.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annongcui ’ pear was not resistant to storage , and was sensitive to ethyl-ene.Low temperature combined with 1-MCP or plastic wrap treatment could delay and decrease the peak of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activities of PG ,β-Gal and Cx , so the storage life could be extended to more than 200 days and the good fresh food quality could be maintained .%以‘山农脆’梨为试材,研究常温、低温、低温+1-MCP及低温+保鲜膜4个处理的‘山农脆’梨采后贮藏期间硬度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前期低氧处理能显著降低梨贮藏及货架期间虎皮病的发生

前期低氧处理能显著降低梨贮藏及货架期间虎皮病的发生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果业信息》 2021年第2期
据《园艺学报》2021年第1期《前期低氧处理对梨虎皮病的防控及乙烯释放的影响》(作者杜艳民等)报道,以鸭梨为试材,空气处理为对照,分析比较前期超低氧胁迫(0.8% O2 + 0.5% CO2处理15天,转入5.0% O2 + 0.5% CO2长期贮藏)、静态低氧气调(降温后直接转入5.0% O2 + 0.5% CO2)和两阶段缓慢降氧气调(10.0% O2 + 0.5% CO2处理15天,转入5.0% O2 + 0.5% CO2长期贮藏)对梨采后贮藏过程中虎皮指数、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内在品质、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及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空气对照相比,采用前期超低氧胁迫、静态低氧气调及两阶段缓慢降氧气调均显著降低了梨贮藏及货架期间虎皮病的发生,贮藏240天及货架7天后,虎皮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空气对照(93.75%)>两阶段缓慢降氧气调(80.00%)>静态低氧气调(62.50%)>前期超低氧胁迫(53.57%)。
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氧气调抑制了果实共轭三烯的积累,较好地维持了贮藏后期果实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
同时,果实货架初期乙烯释放量显著降低,乙烯释放高峰明显推迟,Pb ACO1、Pb ACO3及Pb AC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而Pb CTR1和Pb ERF1相对表达量升高,货架后Pb ETR2基因相对表达量快速升高,乙烯大量释放。
(王世明/摘录)。
不同浓度1-MCP对早酥梨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不同浓度1-MCP对早酥梨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陈柏;颉敏华;王学喜;吴小华;王宝春;张鑫;牛济军【期刊名称】《保鲜与加工》【年(卷),期】2017(17)4【摘要】以早酥梨为试材,研究常温(20℃),相对湿度80%~90%贮藏条件下不同浓度(0.5、1.0、1.5μL/L)的1-MCP对早酥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够较好地抑制果实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与黄化指数的升高,延缓早酥梨果实的黄化、软化过程,并保持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
其中,1.5μL/L浓度的1-MCP对早酥梨果实的黄化控制效果最好,且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是早酥梨果实的适宜处理浓度。
【总页数】5页(P6-9)【关键词】早酥梨;1-MCP;果实黄化;叶绿素;贮藏品质【作者】陈柏;颉敏华;王学喜;吴小华;王宝春;张鑫;牛济军【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1.2【相关文献】1.室温下1-MCP缓释剂对早金酥梨贮藏品质的影响 [J], 韩英群;郭丹;郝义;邢英丽2.1-MCP早酥梨常温贮藏期间果皮黄化、呼吸强度和品质的影响 [J], 张海霞;毕阳;王强;刘瑾;高晓辉;郑小义;温晓丽3.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早金酥”梨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J], 李宏军;韩英群;郭丹;姜晓艳;周辉;郝义4.1-MCP结合PVC对小包装青脆李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J], 周婷;汤慧;陈可馨;曾凯芳;邓丽莉5.MAP结合1-MCP对“黄冠”梨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J], 冯云霄;程玉豆;何近刚;李丽梅;关晔晴;关军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低温胁迫对3个葡萄品种活性氧代谢和内源激素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低温胁迫对3个葡萄品种活性氧代谢和内源激素的
影响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葡萄作为一种常见的果树,受到低温胁迫的影响较大。
低温胁迫会引起葡萄产生活性氧(ROS)和内源激素,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因此,研究低温胁迫对葡萄品种的ROS代谢和内源激素调控的影响,对于提高葡萄抗寒能力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低温胁迫对三个葡萄品种(A、B、C)ROS代谢和内源激素调控的影响,分析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为葡萄栽培和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实验材料
选取三个葡萄品种(A、B、C)为研究材料。
(2)低温胁迫处理
将三个品种的一年生幼苗分别置于4摄氏度和25摄氏度的两个条件下处理7天,以模拟低温胁迫条件。
同时设置对照组,分别测定处理前后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叶片的相关指标。
(3) ROS分析
使用DAB法和NBT法测定处理前后幼苗中ROS含量变化,包括
H2O2和O2-。
(4)内源激素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处理前后幼苗中IAA、GA和ABA 的含量变化。
4. 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葡萄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探索葡萄适应低温的机制,为葡萄抗寒育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葡萄栽培管理提供指导。
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早酥梨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

不同气调贮藏条件对早酥梨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姚尧;张爱琳;钱卉苹;李月圆;闫师杰【摘要】针对早酥梨易黄化软化、腐败变质的现象,本文研究了在相同的贮藏温度(0±1)℃、相对湿度90%~95%下,设置1%~8%O2+1%~9% CO2的不同气体组分,进行气调实验.实验采取不同气体组分环境下对早酥梨在240 d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硬度、色差、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从而优选出早酥梨贮藏的适宜的气调组分.结果表明:9种气调贮藏条件均对早酥梨贮藏期间的生理指标有影响;处理2在早酥梨贮藏过程中保持固形物含量、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具有显著性效果(p<0.05);处理3可显著性(p<0.05)降低早酥梨呼吸作用、乙烯释放速率,保持其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好果率;处理6在降低早酥梨呼吸作用、保持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好果率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综合分析,处理2(3%~4%O2+ 1%~2% CO2)、处理3(5%~6%O2+1%~2% CO2)、处理6(5%~6% O2+3%~4%CO2)均可使早酥梨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生理和外观品质,且处理3、6效果更好.【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8(039)011【总页数】6页(P291-296)【关键词】早酥梨;气调贮藏;采后;生理品质【作者】姚尧;张爱琳;钱卉苹;李月圆;闫师杰【作者单位】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384;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384;天津市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384;新疆乌鲁木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谷030801;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天津300384;天津市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天津3003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3早酥梨(Pyrus bretchneideri cv. Zaosu)是一种新选育的品种,属于蔷薇科梨亚科梨属植物。
1-MCP处理对砀山酥梨低温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 1 . C o H e g e o f T e a a n d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h u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 e f e i ,A n h u i 2 3 0 0 3 6 ,C h i n a ;
E f e c t o f 1 - M C P o n Q u a l i t y a n d P h y s i o l o g y o f D ng a s h ns a u P e a r d u r i n g
t h e S t o r a g e a t L o w T e mp e r a t u r e
3 . C h i c F o o d s( A n h u i )L i m i t e d C o mp a n y ,D a n g s h a n ,A n h u i 2 3 5 3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D ng a s h a n s u p e r a i s u s e d a s t h e r a w m a t e i r l a s ,a n d i s t r e a t e d w i t h 1 - m e t h y l c y c l o p op r e n e( 1 - M C P )a t d i f e r e n t
b e p u t o f ,a n d i t s p e a k i s r e d u c e d 。a n d t h e p e c t i c e n z y m e( P G )a c t i v i t y c a n b e r e s t r a i n e d a n d p e r o x i d a s e e n z y me ( P O D )
高CO2、低O2对果蔬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1]
![高CO2、低O2对果蔬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1]](https://img.taocdn.com/s3/m/3af97ddb80eb6294dd886cf6.png)
高CO2、低O2对果蔬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其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Effect of high CO2 and low O2 on post-harvest physiolog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it's use in preservationand storage徐荣江(上海市果品有限公司)摘要高CO2、低O2浓度处理可降低果蔬的呼吸强度,改变果蔬的呼吸形式,延缓果实的呼吸跃变和后熟过程,抑制乙烯生物合成、细胞壁物质水解和叶绿素降解,对果蔬的采后生理代谢产生广泛的影响,并与果蔬贮藏期间发生的多种病害有程度不一的关系和影响。
果蔬对CO2和O2的忍耐度因品种而异,过高的CO2浓度或过低的O2浓度会引起果蔬的生理伤害,造成商品的严重损失。
根据果蔬品种特点,采用果蔬采后短期高CO2冲击处理或应用限气(MA)贮藏及气调(CA)库贮藏方法,使果蔬在适当的CO2和O2浓度下长期贮藏,有利于延长果蔬的贮藏时间,保持果蔬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高CO2、低O2、果蔬、CA贮藏果蔬采收以后,各种生理代谢话动仍在话跃地进行。
降低环境气体中的O2浓度,提高CO2浓度,可以对果蔬的各种生理代谢过程产生广泛而程度不一的影响。
利用这一点,在上世纪20-30年代起,逐步研究发展形成的果蔬气调(CA)贮藏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果蔬贮藏领域中,气调贮藏技术正在迅速地推广应用,了解高CO2低O2对果蔬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作用机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对于正确掌握和应用气调贮藏技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CO2、低O2对果蔬采后生理代谢的影响有关高CO2和低O2对果蔬采后生理代谢影响的系统性科学研究,在上世纪的20年代,始于英国的基德(Kidd)和韦斯特(West);50年代始于美国的斯莫克(Smock)等人。
这些早期的研究工作,为目前世界各国在果蔬贮藏方面广泛应用的气调贮藏技术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而气调贮藏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又推动了高CO2和低O2对果蔬生理代谢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及其在生产中如何正确应用的深入研究。
采前光照诱导抗氧化物积累抑制‘Anjou梨果实虎皮病发生的生化及分子机制

采前光照诱导抗氧化物积累抑制‘Anjou'梨果实虎皮病发生的生化及分子机制虎皮病(Superficial scald)是影响‘Anjou'梨采后贮藏寿命的主要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商品价值。
虎皮病的发生是某些梨和苹果品种在贮藏之后出现的因表皮细胞氧化造成的棕褐色病变。
一般认为α-法尼烯的氧化产物共轭三烯是造成表皮褐化,产生虎皮病的关键因素。
虎皮病的发生受采前温度、果实成熟度、采后贮藏温度、气调贮藏气体比例、乙烯合成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前期试验发现‘Anjou'梨果实着色面在八个月的长期贮藏中也没有虎皮病的发生,说明虎皮病的发生与采前光照有密切联系。
因此,阐明光照诱导果实着色和抑制虎皮病发生的分子机理对于梨和苹果的采后贮藏意义重大。
本研究以绿‘Anjou'(Pyrus communis L.cv.d'Anjou')为试材,利用套袋处理,去除采前光照的影响。
首先比较了套袋处理对绿‘Anjou'梨乙烯、呼吸、果实硬度、α-法尼烯、共轭三烯和虎皮病发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遮光处理对果实贮藏期间的乙烯、呼吸和后熟性状没有影响,显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是遮光处理明显增加了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的含量,促进了虎皮病的发生。
进一步分析表明,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仅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积累,在后熟过程中都呈下降的趋势,由此说明,虎皮病的发生与低温下α-法尼烯尤其是共轭三烯的积累量有关。
研究结果表明α-法尼烯在果实阳面和果实阴面中的含量相近,但共轭三烯的含量在果实阳面中明显低于果实阴面。
果实阳面中积累了丰富的抗氧化物质法-α抑制了,从而导致总抗氧化性的提高),如花青素、多酚、类黄酮、黄烷醇(尼烯向共轭三烯的氧化过程。
另外,果实阳面中的SOD、MDAR、APX、DHAR、GR等抗氧化酶也明显高于果实阴面,这些抗氧化酶使果实阳面具有更高的去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等自由基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氧胁迫对酥梨贮藏期间果皮中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陈守江王海鸥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01期摘要:以酥梨为材料,贮藏前短时间密闭包装形成超低氧环境,并在随后的冷藏期间对梨果实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进行测定,探寻贮前超低氧处理对冷藏期间梨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超低氧处理时间对果皮中萜烯类物质含量与组成的变化以及果实的贮藏品质有一定影响,且萜烯类物质含量、组成变化与酥梨品质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以贮前超低氧处理3、5 d果实的品质最好。
关键词:酥梨;低氧胁迫;α-法尼烯;共轭三烯中图分类号: S661.20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1-0261-02收稿日期:2014-02-28基金项目:南京晓庄学院科研项目(编号:RC201201)。
作者简介:陈守江(1969—),男,安徽滁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贮藏保鲜与深加工。
E-mail:c-shoujiang@。
研究发现,超低氧贮藏条件并非绝对地对果蔬贮藏不利,如果应用得当的话,对果蔬采后贮藏期间的品质保持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1]。
特别是在苹果、梨贮藏中,采用超低氧贮藏能够有效抑制α-法尼烯(α-farnesene)及其氧化产物的生成,从而控制虎皮病发生[2-4]。
α-法尼烯属于萜烯类物质,萜烯类物质是果实香气的重要成分,果实在成熟或贮藏过程中萜烯类成分的含量将直接影响果实的香气[5-9]。
本研究以酥梨为材料,贮藏前短时间密闭包装形成超低氧环境,并在随后的冷藏期间对梨果实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进行测定,探寻贮前超低氧处理对冷藏期间梨果皮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指导梨果实贮藏生产实践。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酥梨直接采自果园,选择大小、色泽相近、表面无损伤、八成熟的新鲜酥梨。
运至实验室后室温下平铺自然冷却,然后将果实用极低透气性的真空包装袋(厚度65 μm)密封,利用梨果自身呼吸作用使袋内形成超低氧及高CO2条件[10]。
当袋内O2浓度降至1.0%以下时,将果实置于1 ℃下冷藏,果实在此超低氧下放置一段时间后(0、1、2、3、5、7、9、12 d)转移至透气性良好的保鲜袋中继续冷藏,其中0 d为对照组,即用保鲜袋直接包装冷藏。
1.2包装内O2、CO2含量测定采用CYES-Ⅱ型O2/CO2气体分析仪测定包装内的O2、CO2含量。
用注射器针筒取10 mL被测气体,慢慢推入气体分析仪进气口,直接读取稳定后的O2、CO2浓度,2种气体经一次抽气测定完成。
1.3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测定采用Bauchot等的方法[11]测定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
用面积为1 cm2的打孔器对每个梨果打取果皮圆片,取10片放入试管中,加入10 mL己烷提取10 min,提取液于波长232、281~290 nm下测定吸光度,分别以摩尔吸光系数ε232=29 000、ε281~290=25 000计算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
1.4贮藏后梨果实品质的感官分析由12名(6男6女)年龄在17~40周岁、熟悉梨果感官评价程序的人员组成评价人员,主要对整果的总体外观、果块质地及风味按照9点嗜好程度法进行打分,分数越高表示梨品质越好[12]。
2结果与讨论2.1包装期间袋内O2、CO2含量变化梨果在密闭包装条件下,由于自身的呼吸作用以及包装材料的高阻隔性,袋内O2含量不断减少,CO2含量不断上升。
由图1可知,包装初期果实处于常温下呼吸作用比较旺盛,密闭包装后袋内O2含量由于呼吸消耗很快下降,CO2快速积累上升,16 h后,袋内O2含量降到1.0%以下。
随后的冷藏过程中,由于果实的呼吸作用,袋内CO2含量仍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低温冷藏条件下果实的呼吸强度较弱,以及袋内低O2及高CO2浓度本身也抑制了果实呼吸,袋内CO2含量上升速度明显变缓,密闭包装1 d后果实开始出现无氧呼吸。
2.2果实贮藏过程中果皮萜烯类物质含量变化果实冷藏后20、40、60、80 d分别对各处理组进行取样,提取果皮中的萜烯类物质。
从图2可以看出,贮前超低氧处理时间对果皮中α-法尼烯含量有较大影响。
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α-法尼烯含量下降。
在贮藏过程中,α-法尼烯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共轭三烯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超低氧处理时间较长的果实共轭三烯含量上升速度明显较快,峰值出现的时间较早,贮藏60 d达到最高值。
超低氧处理3、5 d组的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共轭三烯含量上升缓慢,且含量较低。
研究表明,苹果、梨等果实贮藏过程中,属于倍半萜类化合物的α-法尼烯氧化生成了共轭三烯,导致萜烯类物质含量与组成发生变化[13-14]。
萜烯类物质种类很多,在果实的不同成熟阶段以及采后不同贮藏期,这些物质的含量及种类都会发生变化。
张洁等研究认为,在贮藏过程中,杨梅果实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变化较大,贮藏2 d,检测出7种新萜烯类成分;贮藏4 d萜烯类化合物总含量最大,且新检出2种新萜烯类成分,5种萜烯类成分消失;贮藏6 d,萜烯类化合物含量明显下降,有6种新萜烯类成分被检出,2种消失[9]。
邢姗姗等认为,芒果果实采后不同时期,萜烯类物质的含量及种类变化主要是由果实发育过程中各种萜烯类合成酶共同作用引起的[8]。
本研究显示,前期超低氧胁迫处理对不同贮藏阶段梨果皮中的萜烯类物质含量、组成等都有一定影响,果实贮藏后期,α-法尼烯含量下降,共轭三烯含量上升,可能是这两者之间氧化转换的结果。
2.3果实品质感官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低氧胁迫前处理后再经80 d冷藏,梨果实感官品质表现出明显差别,超低氧处理3、5 d组果实品质最好,超低氧处理时间越长,果实品质越差。
适度的低氧处理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而长时间超低氧可能造成严重的无氧呼吸对果实造成伤害,导致果实品质明显下降。
贮前密闭包装所形成的超低氧处理3、5 d的果实α-法尼烯含量峰值高,共轭三烯含量低,果实贮藏品质最好。
研究表明,α-法尼烯的氧化产物是诱导苹果、梨果实虎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15]。
低氧条件诱导的部分无氧呼吸代谢产物(如乙醇)可降低α-法尼烯、共轭三烯含量,从而更好地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16]。
表1贮藏80 d后不同低氧胁迫预处理对梨果贮藏期间感官品质的影响低氧胁迫前处理时间(d)感官评价得分(分)0(CK)7.0c17.2bc27.6b38.3ab58.6a77.3bc95.5d124.2e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3结论冷藏之前对酥梨果实进行短时间的超低氧胁迫处理,检测贮藏期间果皮中α-法尼烯及其氧化代谢产物共轭三烯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了果实贮藏后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超低氧处理时间对果皮中萜烯类物质含量与组成的变化以及果实的贮藏品质有一定影响,且萜烯类物质含量、组成变化与酥梨品质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以贮前超低氧处理3、5 d果实的品质最好。
参考文献:[1]陈守江. 果蔬采后超低氧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6):1-4.[2]Little C R,Faragher J D,Taylor H S. Effects of initial low oxygen stress treatments in low oxygen modified atmos phere storage of …Granny Smith‟ apples[J].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1982,107:320-323.[3]Zanella A. Control of apple superficial scald and ripening—a comparison between 1-methylcyclopropene and diphenylamine postharvest treatments,initial low oxygen stress and ultra low oxygen storage[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3,27:69-78.[4]Wang Z,Dilley D R. Initial low oxygen stress controls superficial scald of apples[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0,18:201-213.[5]徐怀德,孟祥敏,李银萍,等. 木瓜果实贮藏期间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3):537-542.[6]李志文,张平,黄艳凤,等. 贮藏保鲜中SO2伤害对红提葡萄香气组分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2):385-392.[7]阮赞誉,金菊,范骁凌. 黑珍珠莲雾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挥发物成分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34(2):182-186.[8]邢姗姗,姚全胜,魏长宾,等. “吉禄”芒果果实采后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0):1877-1881.[9]张洁,郭金星,张汝忠,等. 东魁杨梅果实储藏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的变化[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1):143-150.[10]陈守江,张慜. 单果真空袋包装处理对冷藏酥梨品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6):363-367.[11]Bauchot A D,Reid S J,Ross G S. Induction of apple scald by anaerobiosis has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to naturally occurring superficial scald in …Granny Smith‟ apple fruit[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1999,16:9-14.[12]Moya-León M A,Vergara M,Bravo C,et al. 1-MCP treatment preserves aroma quality of …Packhams Triumph‟ pears during long-term storage[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6,42:185-197.[13]胡小松,肖华志,王晓霞. 苹果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变化与贮藏温度的关系[J]. 园艺学报,2004,31(2):169-171.[14]李萌,张元湖,隋娜,等. 苹果中α-法尼烯的代谢途径及其分子调控[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1):99-104.[15]Whitaker B D,Villalobos-Acua M,Mitcham E J,et al. Superficial scald susceptibility and a-farnesene metabolism in …Bartlett‟ pears grown in California and Washington[J].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9,53:43-50.[16]Ghahramani F,Scott K J. Oxygen stress of …Granny Smith‟ apples in relation to superficial scald,ethanol,a-farnesene and conjugated trienes[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1998,49:207-210.王兆丹,魏益民,郭波莉. 从“农田到餐桌”全程食品追溯体系的建立[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26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