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2021学年)

江苏省丹阳市七年级语文下册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丹阳市七年级语文下册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丹阳市七年级语文下册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学案(无答案)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基础部分】(学习程序:课外独自完成、学科组长评好分—-课内小组交流3分钟-—小展示、点评5分钟)1。
课文写得很好,我认真读了()遍.2。
我会读下面的生字,我要提醒同学们读准下面的字词。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4.认识航天工作开拓性、高风险的事业1961年3月23日,苏联第一个首航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被严重烧伤,10个小时后死亡,成为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第一个遇难的宇航员。
1971年6月30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在再入大气层前,实施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时,连接两舱的分离插头分离,3名宇航员因急性缺氧、体液沸腾而死亡.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飞行时,发生爆炸,7名航天员当场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从太空返回地面途中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小组交流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重点探究4分钟——大展示,点评12分钟)一、解读标题:一读标题:本文是“人民网"上的一篇即时新闻,读新闻首先看新闻标题,标题就像是新闻的眼睛,它能够准确、凝练的概括新闻事实,这个事实是什么?航天员将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出征太空。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学案(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学案(新版)苏教版【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丰富语汇;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2、品味庄重而热烈的出征场景,感受精彩的场面描写。
3、品味课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资料补充】关于载人宇宙飞船载人宇宙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宇航员在太空生活和工作以执行航天任务并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
我国研制的载人宇宙飞船的主要用途是进行近地轨道飞行,试验载人航天技术;考察轨道上失重和空间辐射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发展航天医学;对地球资源进行勘测,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料。
“神州”五号是我国历史上第一艘载人太空飞船,今天我们将要学到的是杨利伟乘“神州”五号出征太空的新闻速写。
关于新闻速写新闻速写的特点是一快、二短、三粗略,要点清晰,以少胜多,简洁朴素,明快有力。
它选材严,用笔简,只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掠影、一瞥,不作工笔细描。
【自主学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绥()中县问鼎苍穹()浩瀚()横空出世()载人飞船()朝夕相处()瞩目()蕴含()瞬间()翟()二、解释下列词语。
瞩目:苍穹:浩瀚:蕴含:三、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以下任务:1、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件,其中报道的人物有几个,主要人物是谁?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在文中画出关键词。
【合作探究】活动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在记叙过程中主要写了哪几个场面?同学们认为文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是哪一个场面?(学法指导:场面描写: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把人物置身于一定的活动场合内进行描述,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活动2:精读课文,品味赏析:1、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夺人风采”是什么意思?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杨利伟“夺人风采”的词句,并进行分析。
提示:可从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方面进行分析3、结合课文谈谈作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活动3:回味总结,放飞思绪:1、结合课文,小组讨论,联系即将发射的神九,谈谈杨利伟此次出征有何重大意义?2、假如你是一名记者,此时采访杨利伟,你会说些什么?(模拟现场采访)。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二十一.“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导学案(无答案)

二十一.“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导学案(无答案)(1)40多年间,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数百名航天员的身影印在浩hàn()太空。
(2)刚劲有力的话语中yùn()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3)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cǎi()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瞩.目()苍穹.()军衔.()问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
B、这条街成为商业步行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4、选词填空(1)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敬、致意、致谢)(2)杨利伟深情地(眺望、注视、凝望)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然后转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
5、本文是一篇以为主的小通讯,以为序对“神舟”五号飞船出征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报道。
二、课内阅读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为之瞩目、令国人为之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风凛冽。
“问天阁”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苏教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神舟五号飞船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太空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神舟五号飞船吗?它与我们的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神舟五号飞船的图片和发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
-理解并运用了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成语,提高了词汇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和案例分析,培养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中,锻炼了合作、沟通和表达能力,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通过课堂互动和提问,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展示环节,各小组代表表达清晰,能较好地呈现小组讨论成果。
3.随堂测试:
-通过随堂测试,检测学生对神舟五号飞船基本知识、说明文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测试成绩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
4.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质量较高,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体现出较好的知识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1.标题:《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神舟五号: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工作原理
-航天员:出征准备、航天精神
-出征记:说明文写作技巧
2.结构:
-左侧:神舟五号飞船结构图
-右侧:
-上部:说明文写作技巧
-中部:航天员出征准备
-下部:课文关键词汇
3.重点: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流程
-说明文时间、空间、逻辑顺序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 (新版)苏教版

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计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形式,认识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决心和信心。
2、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
五、布置作业
1、再次阅读课文。
2、收集航天相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瞩目绥宁横空出世问鼎
苍穹浩瀚蕴涵瞬间
2.将文中有难度的句子标出来,同桌讨论。
3、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全文分为四部分。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第一第二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2.第二部分中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什么?是如何交代送行的人群的?
点面结合
3、研读第三部分,讨论:送行场面是什么气氛?
2、学生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激发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首位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中国将成为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通讯,了解当时人们为英雄送行的场面,理解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探讨本文排比的运用
5,模拟采访。
如果你是一名记者,有幸在杨利伟从太空返回时对他采访,你会如何设计在自己的问题?
四、拓展延伸
本文通过对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场面的描写,表现了我国航天员的优秀素质,揭示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重大意义,表达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本文突出主体,从细微处着手描写大场面。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具有鲜明的特色。
七年级语文下册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精品导学案苏教版

二十一“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1课时)【学习重点】1.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预习导学】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ǔ()目tī()队 yǎn()练公yù()问dǐng()苍qióng()定duó()浩hàn()2.下列句子中的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B.钢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C.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
D.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
3.读句子,回答问题。
(1)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这里交代时间,为什么特地加上“公元”?(2)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你能用有关资料来说明吗?4.请你依照画横线的句子结构,再仿写一个句子。
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如泉,每一捧都是清爽的;人生如诗,每一句都是动人的;。
就让我们用青春和汗水来挑战人生吧!5.阅读课文,说说下列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1)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2)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3)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当堂检测】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6~12题。
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年的光辉岁月,而共和国的航天事业也是蒸蒸日上,(投影)从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神五”,到首次太空行走的“神七”,到视频中今年国庆节“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中国已经步入了航天强国的行列。
今天师生重温共和国航天史上最华丽的一笔,将历史的镜头定格在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这一庄严时刻。
解读新闻标题。
(1)、一读标题。
本文是“”上的一篇即时新闻,读新闻首先看新闻标题,标题就像是新闻的眼睛,它能够准确、凝练的概括新闻事实,这个事实是?明确:航天员将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出征太空。
(2)、二读标题。
请大家再看看这个标题,标题中有两个字特别引人思考,是什么?明确:出征。
(3)、“出征”本义是“出外打仗”,能否换成“出发”呢?明确:将载人航天探险试验比作“出征”,形象贴切,为全文创设出庄严的、热情有气势的氛围,突出“神五”飞船发射的重要意义。
三、速读课文,了解航天知识。
既然这是关于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试验的新闻,新闻的价值首先体现为资讯和知识,那么我们首先来关注下课文中呈现的航天知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一组抢答题,速读课文后抢答。
明确:3、俄罗斯(前苏联)、美国加加林2019年10月15日上午9时,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阿姆斯特朗、左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中国人在探索航天未知领域是有着悠久而光荣的历史的,看图。
从远古到当下,上下五千年,有中华文明就有飞天梦想,一个做了千年的梦今天即将圆梦。
四、研读课文,走进“英雄”人物。
(1)、过渡。
齐读课文1、2两小节,文章的这两小节点明了这是一次怎样的“出征”呢?明确:英雄;伟大。
(2)、这是一次英雄出征,那英雄是谁?明确:杨利伟。
(3)、那么就请大家走进英雄杨利伟,快速的浏览课文,注意圈点勾画,根据课文的语句谈谈,“英雄精神”该有着怎样的内涵呢?明确:从容淡定、热爱祖国和人民、有着坚定的意志,非凡的勇气、有着过人的身体、心理以及航天飞行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人。
校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案(新版)苏教版

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3、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1、明白杨利伟作为一名宇航员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2、学习理解场面描写的作用以及写法。
3、培养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难点: 3、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本课题教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质疑,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堂教学流程:一、简洁导入新课(用时不超过1分钟)(一)、创设情景,畅谈飞天感受出示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画面:1、发射场的壮观场面2、杨利伟出征的装束3、杨利伟登上神舟五号飞船的画面2003年10月17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
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实现了。
喜讯传来,举国欢腾,举世瞩目。
请看西方媒体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评论。
(出示材料)请同学们来读一读,读完后请大家即兴用一句话说出你此时的感想。
(二)、激情朗诵,感受现场气氛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记者廖文根撰写的通讯《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重温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前的场景。
我们先来把这篇通讯朗读一遍。
朗读指导(根据课文内容,朗读时声音应该稍微高昂一些,语速要稍微快一些,但要保证吐字清晰,不浑浊,感情充沛,能感染人。
男女以小节为单位轮流播音,女同学先播,男同学随后,轮流播出。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
3、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自学指导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2、课文记叙过程主要由几个场面构成,还插入了什么内容?3、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学生读完后思考,交流,可以各抒己见。
四、师生互动交流1、了解常识,初步明确通讯特点读完课文,想想这篇文章与其它通讯、消息比,有什么不同?(本文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消息,也不是典型的通讯;它比消息要更丰富、生动,又比通讯更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学习目标
1.揣摩本文朴实自然的文笔,品味饱含感情的语言。
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
3.感悟文中洋溢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
●重点:揣摩本文朴实自然的文笔,品味饱含感情的语言。
预习导学
1.下面是有关本文文体的知识卡片,请你补充完整。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瞩.目(zhǔ) 问鼎.(dǐng) 苍穹.(qióng) 椭.圆(tuǒ)
屏bì(蔽) áo(遨)游浩hàn(瀚) yùn(蕴)含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开始令世界瞩目
..、全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注目。
(2)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
....。
本指图谋夺取政权,这里指在太空占一席之地。
征服太空。
4.整体感知。
这篇小通讯记叙了人们前来“问天阁”广场欢送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太空的感人故事,既表达了人们对航天英雄的由衷爱戴,又颂扬了航天英雄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重托的崇高精神。
5.结构分析。
全文共18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 评价这次出征的意义。
第二部分(第3~5段): 交代时间、地点,写送行的人。
第三部分(第6~17段): 写为杨利伟奉命出征送行的场面。
第四部分(第18段): 写杨利伟踏上征程。
合作探究
问题一:这篇通讯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这一重大事件,按要求写出这件事的要素。
时间: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人物:杨利伟。
事件的起因:为英雄送行。
事件的结果: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
问题二:课文记叙过程主要由几个场面构成?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文章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是等待与送行的场面;二是杨利伟出征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庄重而热烈。
一句简单的景物描写衬托场面的热烈,送行人员的装束打扮体现场面的庄重,人们的表现反映心情激动。
第二个场面庄严而豪迈。
具体体现在杨利伟的报告,李继耐的命令,杨利伟的敬礼、拥抱与挥手上。
问题三:文章细节描写生动形象,请举例分析。
例如:(1)“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和翟志刚”,突出了航天员的穿着,杨利伟“身着乳白色航天服”,聂海胜和翟志刚“身着天蓝色训练服”。
(2)“杨利伟标准的军礼”,显示了军威,显示了国威。
(3)“杨利伟深情地注视了一眼面前鲜艳的五星红旗”,凸现了杨利伟对祖国的热爱。
问题四:本文洋溢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试举例分析。
1.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点明出征的不寻常意义。
“英雄出征”“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出征”等词句,强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
2.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继苏、美两大国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标志和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我们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的标志,是中国人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们中国将来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3.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标准的军礼”,显示了军威,显示了国威。
三个由“定格”组成的排比句,强调了杨利伟首开中国载人航天之先河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深远意义:杨利伟首次出征太空,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上留下永不磨灭的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