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满分120分,用时12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10分)1. 下列字形和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酝酿.(liàng)抖擞(sǒu)祷告候咙B .攲.斜(jí)分歧(zhí)一刹那静谧C . 粗犷(kuǎng)吝啬(lìng)拙拙逼人发髻D .贮.蓄(zhù)澄清(C héng) 莅临憔悴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狂风席来,电线杆子立马被拦腰截断,乌云卷来,大雨像瀑布一样淅淅沥沥....下起来了。
B .临近春节的时候,我们县里的麻将馆、赌博厅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街小巷。
C .此刻,他咄咄逼人....的话语气得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D 大火刚着起来,敌人就锐不可当....的从面八方的围起了这间小破屋,有人推倒了老人,有人把小孩子举过头顶就要扔到崖下。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B 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C .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会昌县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D .秋天的会昌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这部小说采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
②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
③小说还记录了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和启示。
④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
⑤《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A .⑤②①③④B .②⑤①③④C .⑤③④①②D .②⑤③①④5.七(16)班小明同学上语文课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同学学习,李老师用最和缓的语气批评了他,让他改正错误。
统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附答案解析

统编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bān) 溃退(kuì) 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āo)B.遗嘱(zhǔ) 泄气(xiè) 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ǒu)C.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ān)D.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督战拨款潇洒自如振耳欲聋B.仲裁由衷锐不可当眼花缭乱C.潇洒浩翰白手起家惊心动魄D.桅竿默契如梦初醒梦想成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本大部头著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B.一首《扬州慢》,王悦只默读了两遍就记住了,背诵起来不仅流畅,还一字不差,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是鞭长莫及的。
C.夏日炎炎的七月,新安百货公司举行“反季节促销”活动,看到价格比平时便宜了两到三成的名牌服装,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D.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_____永世长存。
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____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______。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____历史的精神坐标。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第一空:辉煌,光辉灿烂的意思,光芒,指向四面发射的光线;“辉煌”与“唱出”搭配;
第二空:①一碧万倾:意思是形容青绿无际;②一泻千里:意思是形容江河奔流直下,现比喻文笔奔放畅达,也泛指直线下降,势头很猛。③一往无前:意思是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④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结合“巨浪”“万马奔腾”表达的意象理解,“一泻千里”与之表达了相同的气势;
B 凛冽(lǐn)贮藏(zhù)充沛(pèi)羸弱(léi)
C.告罄(qìng)蜃景(chèn)皑皑(kǎi)冰凌(lín)
D.踉跄(liàng)雪橇(qiāo)怏怏(yàng)眼眶(kuàng)
[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C项“蜃景”读作“shèn”,“皑皑”读作“ái”,“冰凌”读作“líng”。
妈妈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请以“为我心中的那片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拽出(zhuài)悚然(sǒng)角逐(jué)履出(lǚ)
B. 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C. 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D. 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 人就懂,你怎么不会?”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一、积累(21分)【理新闻之思】时代飞速发展,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内容庞杂的消息时刻传递着,它们瞬息万变,体现着社会的心跳、时代的脉搏。
新闻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和掌握外面世界的千变万化,我们能从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本学期第一单元的几则新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民解放军战士冲破重重险阻,气势锐不可当;瑞典化学家诺贝尔设立遗嘱把奖项和奖金bān()发给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年轻姑娘吕伟凌空一跃的瞬间,动作是如此潇洒;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着惊海天,为了这一幕,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累倒在试验场,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悟新闻之道】中新社莫斯科9月3日电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近日,俄罗斯专家在接受中俄媒体采访时高度评价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强调俄中反对任何篡改..历史的行为。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高级研究员说,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盟军的重要一环。
日本入侵东亚、东南亚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中国军民长期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牵制了日本大量兵力,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品新闻之趣】2023年2月1日,农历正月十一,停办了三年的宾阳炮龙节回归,一场独具特色的民俗狂欢活动开始了。
正午刚过,宾阳各炮龙队早早整装。
宾州南街,宾客盈门,部分老宅门前摆放着艳丽喜庆的炮龙,当地居民敲锣打鼓为晚上的舞炮龙盛会造势。
“炮声不停,龙舞不止。
”当地人认为,炮龙在自家门前停得越久,新的一年就会越顺利。
当地群众告诉记者,舞炮龙通常会持续到第二天凌晨,人们还会举行传统送龙仪式。
一整夜,民众可尽情参与传统文化狂欢,理解浓浓的文化年味。
1.阅读以上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1)奖金bān()(2)殚.()精竭虑2.文段【理新闻之思】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颁.发(bān) 仲.裁(zhòng) 履.行(lǚ) 屏息敛.声(liǎn)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镌.刻(juān) 督.战(dū) 一丝不苟.(gǒu)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潇洒凌空凛冽眼花潦乱B.监视操纵桅杆阵耳欲聋C.馈退坠毁紧绷惮精竭虑D.浩瀚遗嘱吞食白手起家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军乐团奏响《检阅进行曲》,万众瞩目....的阅兵分列式开始了。
B.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C.中国人每年“舌尖上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一位市民收到中奖短信,喜冲冲跑去银行汇钱,却在见到银行前一道防诈骗横幅后如梦初醒....。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
(比喻)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借代、夸张)C.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
(夸张、拟人)D.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班级姓名评价_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颁.发(bān)溃.退(kuì)刹.那(chà)悄.然不惊(qiāo)B.遗嘱.(zhǔ) 泄.气(xiè) 翘.首(qiào)一丝不苟.(gǒu)C.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殚.精竭虑(dān)D.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屏.息敛声(bǐng)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督战吞食催枯拉朽震耳欲聋B.仲裁由衷锐不可当眼花缭乱C.潇洒浩翰白手起家惊心动魄D.桅竿默契迎风招展梦想成真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B.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C.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D.父子俩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
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
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
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
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一、基础知识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guì) 舀.水(yǎo) 白洋淀.(dìng) B.绥.靖(suí) 脂.粉(z hǐ) 蹿.一蹿(cuàn)C.寒噤.(jīn) 拂.晓(fú) 颤.巍巍(chàn) D.提.防(tí) 惊骇.(h ài) 迫.击炮(pò)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误的一项是()A.拂晓健忘惊骇不可明状B.婉如制栽匍匐富丽堂皇C.磅礴憧憬稚嫩张皇失措D.瓦烁阻遏赃物永垂不朽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
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流芳百世.5、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新闻,全文洋溢着作者毛泽东胜利的豪情。
B.《芦花荡》是孙犁的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与它风格相似的另一篇文章是《荷花淀》。
C.《蜡烛》是南斯拉夫作家西蒙诺夫的一篇小说,表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借用书信的形式,表现了法国作家雨果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6、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能力训练测试卷及答案语能力训练测试卷(一)——第一单元一、积累与应用(30分)1.课内容默写。
(7分)①古老的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像是一幅的版画。
②“巴东三峡巫峡长,。
”③“,生长明妃尚有村。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
⑤为什么要叫做“青色的海”,而不叫做“蓝色的海”呢?莫不是出于“”的古语?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A.袅袅(niǎ)悠闲(yōu)横暴(héng)转弯抹角(ò)B.斑斓(lán)眩目(xuán)谛听(dì)如诉如泣(qì).轨迹(kuǐ)娴熟(xián)颠簸(bǒ)娓娓动听(w ěi)D.烙印(là)倏地(shū)喧嚣(xiā)虚无缥缈(i ǎ)3.下面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有一处不正确,请予改正。
(3分)①与横空出世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两座并肩大厦相比,这些建筑又统统显得微不足道了。
(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②只要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才能够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③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相互之间怎么看也看不够。
)④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
(形容长势旺盛。
)4.请重新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
(4分)①五彩缤纷,尽显美丽的风姿②(人们)只要办完事情,就旋风一样钻进汽车如钻进甲虫的肚子③大街小巷,甲虫密密麻麻④甲虫心急火燎地奔驰而去⑤以汽油为液体面包为牛奶为可口可乐⑥整个纽约是一个快速奔驰的甲虫的世界⑦以轮为脚⑧甲虫以铁为甲5.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量词。
(2分)它们是一()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擎手的椰子树;它们是一()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阻塞.( ) 提.( )防 凹凼.( ) 溃.( )退ji ān( )灭 取dì( ) 对zhì( ) 要sài( )2、 画出下列此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4分)锐不可挡 张皇失错 坚壁清野 铸剑为犁 名符其实 山青水秀 乌合之众 转弯摸角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1)……以王凌云为司令官,企图 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2)方场上 着几辆烧毁了的坦克和铁甲车,有德国人的……(3)1937年,日本军队攻进南京时,有一场 世界的大屠杀。
(4)有一天,两个强盗 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A 阻止 排列 震惊 走进B 阻挠 分布 惊骇 闯进C 阻遏 散布 震惊 闯进D 拦阻 停靠 惊骇 走进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B 《蜡烛》中的盲乞西本是一位仇恨侵略、渴望解放、热爱和平而富有爱心的南斯拉夫老妇人。
C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D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3分)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活的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2亿元,2 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
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
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6、根据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4分)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的更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
7、写出描写战争的诗句或名言警句。
(4分) 12二、阅读理解 (45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26题。
(一)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已渡过30万人。
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 ,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8、请用“‖”在文中分层,并写出层意。
(3分)9、本段写作顺序是什么?请写出有关词语。
(2分)10、本段详写了什么?文中“余部”大约是多少人?(2分)11、指出文中加“· ”符号的词语代表的意思。
(2分)“我”指“该”指(二)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一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
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的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爬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了。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支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的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疼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2、为选段拟一个两字的标题。
(2分)13、“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句话在这里有何作用?与下文什么内容相照应?(3分)14、根据选文内容,写出老头子为了痛打敌人,从准备到成功的实际步骤:(2分)1 2 3 415、找出一句精妙的比喻句,分析其妙处。
(2分)16、选段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征。
(2分)(三)零点降生(1)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里就有一个零点出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是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2)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
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
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
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
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
一次,母亲被我气急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
我居然满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3)母亲怔住了。
(4)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
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是因为你的心太浮,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
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
天上掉不下白面馍。
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
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5)我哭了。
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
那一夜,我没有睡。
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 6 ) 8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
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一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
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的20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7)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
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8)“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
”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
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8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
我忍不住泪如泉涌。
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9)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愚蠢啊!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
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开掘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
17、从文中看,“母亲”有哪两个方面的特点?(2分)答:①②18、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原文词句作答。
(30字以内)(3分)答:。
19、为什么说愧疚不安的应该是我?(3分)答:。
20、“母亲怔住了”,为什么怔住了?(2分)答:。
21、有人说,上帝如果给你关上了一扇门,那他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
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4分)(四)点亮心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多云黯然的午后。
英国小说家洗雪尔〃罗伯斯照例来到郊外的一个墓地,拜祭一位英年早逝的文友。
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去时,竟意外地看到文友的墓碑旁有一块新立的墓碑,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炭火般的语言,立刻温暖了罗伯特阴郁的心,令他既激动又振奋。
罗伯特迅速地从衣兜里掏出钢笔,记下了这句话。
他以为这句话一定是引用了哪位名家的“名言”。
为了尽早查到这句话的出处,他匆匆地赶回公寓,认真德逐册逐页翻阅书籍。
可是,找了很久,也未必找到这句“名言”的来源。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又重回到墓地。
从墓地管理员那里得知:长眠于那个墓碑之下的是一名年仅10 岁的少年,前几天,德军空袭伦敦时,不幸被炸死。
少年的母亲怀着悲痛,为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个墓,并立下了那块墓碑。
这个感人的故事令罗布斯久久不能释怀,一股澎湃的激情促使他提笔疾书。
很快,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
几天后,文章发表了。
故事转瞬便流传开来,如希望的火种,鼓舞着人们为胜利而执著前行的脚步。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还在读大学的布雷克也读到了这篇文章,并从中读了那句话的隽永与深刻。
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几家大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随一个科技普及小组去非洲扶贫。
“非洲那里闹传染病,怎么办?”“那里一旦发生战争,怎么办?”面对亲友们那异口同声地劝说,他很坚定地说:“如果黑暗笼罩了我,我决不害怕,我会点亮自己的蜡烛!”一周后,他怀揣着希望去了欧洲。
在那里,经过他和伙伴们的不懈努力,用他们那点点烛光,终于照亮了一片天空,因此被联合国授予“扶贫大使”得称号。
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支这样的蜡烛。
当一个人在气馁、失败,甚至感到有些绝望时,不妨激活自己,点亮心烛。
黑暗消失了,留下来的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22、文章第一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一个多云黯然的午后”则渲染了气氛。
(3分)23、在全文中起中心作用的一句话是:(1分)24、黑暗的世界在全文具体指的是那些文字?请写出来。
(2分)25、“蜡烛虽纤弱,却有熠熠的光芒围绕着它。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分)26、接着这句话仿写:点亮心的灯,黑暗就会消失,奇迹就会出现;点亮心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