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

合集下载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ào)首而望、屏.(bǐng )息敛声的一刹那。

B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jiá),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C这三种感情就像飓.(jù)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pín )临绝望的边缘。

D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rǒng),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画中人物有五百多个,形态各异。

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qiú jìn),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振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

B.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脱辞检察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察的结果,发表出来。

C.哪知老境却如此秃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衷,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D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B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C.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共9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共9套)(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期中试题1套,期末试题2套,共9套)第一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①②③,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è)锐不可挡B.歼.灭(qiān)心潮彭湃C.击溃.(kuì)豪情万丈D.冠.军(guān)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遗嘱鼓励英姿B.遗愿奖励雄姿C.遗愿奖励英姿D.遗嘱奖励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追思与缅怀②光荣与梦想③决心与信念B.①光荣与梦想②决心与信念③追思与缅怀C.①追思与缅怀②决心与信念③光荣与梦想D.①光荣与梦想②追思与缅怀③决心与信念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锐不可当(抵挡)摧枯拉朽(腐朽)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屏声敛息(收敛)C.引吭高歌(喉咙)所向披靡(倒下)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殚精竭虑(尽)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

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测试范围:第一~六单元(期末)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1分)(2)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思乡羁旅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2分)(3),,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分)(4),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5)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léi tónɡ()。

(2)但他终于不宁神,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了一会。

(3)设计师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分歧。

(4)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jīng xīn dòng pò()的一幕出现了。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的那篇文章,由于提出独特的见解,大家推崇备至。

....B.解放军特种兵现场展示2018年新型步枪系统的指挥功能,操作十分娴熟。

..C.小张学写小说一举成功,并在报刊上发表了好几篇,真是妙手偶得啊。

....D.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智竭力,夜以继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今后不再产生类似的悲剧,清华中学制定了严厉的规章制度。

(把“不再”去掉)B.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同等好评。

(把“好评”改成“颂扬”)C.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难易结合、化整为零和知识归类。

(在“知识归类”后加“的措施”)D.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效劳的乘客愿意捐躯温馨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效劳。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一、摸一摸你的基础底子(24分)1.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谛听(dì)晶莹(yíng)眸子(mù)B.眩目(xuàn)瞬息万变(shùn)魅力(mèn)C.娴熟(xián)摇曳(yè)恬雅(tián)D.参差(cī)深湛(zhèn)肃穆(m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转弯抹脚瞬息万变无精打采针锋相对B、大步流星诲人不倦得天独厚一席之地C、重峦叠嶂黯然失色气势汹汹分到扬标D、娓娓动听仗义执言首曲一指兴奋不已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

(光彩耀眼的明星)B、但与横空出世的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的两座并肩大厦相比,这些建筑又统统显得微不足道。

(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C、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D、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青海“冰鱼”呀。

(味道鲜美可口)4、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

当你给朋友家里拨通电话后,听到的是一个陌生的声音,这时,你该怎样说才算最合适?()(2分)A.喂!你是谁?我找张红。

B.喂!我要找张红。

C.您好!请找张红接电话。

D.您好!我是林坚,请找张红接电话。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15字)(2分)央行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月份我国粮食价格已连续四个月小幅回升。

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的价格水平会持续走高。

据国内媒体对全国382个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影响。

6、我来问,你来答。

请把下列横线补充完整。

(10分)(1)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全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全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质量检测试题(一)(第一单元+《桃花源记》)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括号中写出正确的汉字:阻â管xiá寒jìn jū躬2.填写下列成语:锐不可眼花乱名其实转弯角3.常识填空: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背景和结语。

4.填空:A.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

B.《芦花荡》的作者是。

5.下列加点的词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无动于衷....的现象基本消失了。

B.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C.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D.假酒销售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市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这些团伙被彻底粉碎了。

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新华网 2015年4月2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过是当时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牲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到2030年,力争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水生态系统功能初步恢复,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

7.默写。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③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

请你展示:A.有关战争的成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B.有关战争的诗句:,。

新课程语文测试卷八年级上册

新课程语文测试卷八年级上册

新课程语文测试卷八年级上册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溃(kuì)退要塞(sài)仲(zhòng)裁锐不可当(dāng)B. 颁(bān)发翘(qiào)首悄(qiāo)然殚(dān)精竭虑。

C. 娴(xián)熟畸(qí)形绯(fěi)红深恶(wù)痛疾。

D. 滞(zhì)留不逊(xùn)诘(jí)责杳(yǎo)无消息。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荧光托辞粗制滥造眼花潦乱。

B. 镌刻操纵油光可鉴暗然失色。

C. 聩退窒息和颜悦色震聋发聩。

D. 蒙昧崎岖诚惶诚恐正襟危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 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尽量让损失降到最低。

C. 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一提出来,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D. 他平时虽然少言寡语,但只要一谈到自己心爱的专业,就滔滔不绝。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二)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班级正在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2. 你认为身边哪些事物可以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请列举两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粗糙(cāo)酒肆(sì)黝黑(yòu)广袤无垠(máo)B. 匿名(nì)禁锢(kù)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 吹嘘(xū)佃农(diàn)戾天(nì)深恶痛疾(è)D. 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客人身份尊贵, 上级领导十分重视, 她小心翼翼地接待他, 幸好没出什么问题。

B. 经过老师深恶痛疾的一番教导, 他下定决心改正错误, 争取用好成绩回报父母。

C.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 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连续多日的暴雨让山洪暴发, 良田被淹, 灾情扣人心弦, 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时候到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新春佳节, 万家团圆, 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 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B. 一首首诗, 一段段合唱, 一幕幕短歌剧, 在两小时之内, 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

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 从远古战争中走来的现代人, 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

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 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5.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 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2)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 朝上倒竖。

(3)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 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4)髙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 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A. 比喻引用排比夸张B. 拟人夸张比喻比喻C. 比喻比喻比喻夸张D. 拟人引用排比夸张6.结合语境,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 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②也许, 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 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③在中国看水, 看中国的水, 最好到黄河。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6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蜜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脸庞(________)胡髭(________)yǒu(________)黑(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本段刻画人物的主要描写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列夫·托尔斯泰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无垠的宇宙。

B.鲁迅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

3.(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八年级上册语文测试题一、基础知识(36分)1.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恐吓(hè)猝(cù)然山坳(ào)逶迤(yí)B、呆滞(zhì)愠(wēn)怒酒酣(hān)蔫(yān)巴C、萧乾(qián)戍(shù)边祈祷(qí)泥毡(zhān)D、咴咴(huī)挟(xié)着皑皑(ái)磅礴(páng)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美英________机频繁掠过伊拉克上空。

?(2)防治“非典”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何人不得________责任。

(3)由于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雨,刚刚进行了半场的比赛被迫________。

A.侦查? 推托? 中止??????????????? B.侦察? 推脱? 中止C.侦查? 推脱? 终止??????????????? D.侦察? 推托? 终止2.下列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偷税漏税不但损害了国家利益,而且损害其他公民的利益。

C.江都西路断道施工车辆绕行。

D.走进了师范学校的实验大楼,我感到很受鼓舞,很想上这儿学习。

3.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处理这类事情可谓轻车熟路....,一点也不费力。

B.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是需付出艰苦努力的,不可能一挥而就....。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了美好的景色。

D.这件事我明明不愿做,他却偏要我去做,这不差强人意....吗?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①假期里,我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参观了市博物馆。

②进入馆藏区,只见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古代文物珍品。

③学识渊博、深受大家令人尊敬的文物馆馆长为我们介绍说,文物收藏是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的,所以件件都是珍品。

④他还为我们展示了有“镇馆之宝”之誉的《唐代仕女图》,那精美的图画让我们深深折服。

⑤我不禁惊叹于祖国的山川秀美,人文荟萃。

第句,修改意见:第句,修改意见:5.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的格式,发挥你的想象力,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字数可比例句略多)(6分)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下列课文及古诗词。

(14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地黄花,如血残阳,_______________。

有时潇洒地抽烟,____________________。

(3)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7)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理解:(9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6分)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和。

(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3分)三、读下面《晏子使楚》片段,完成(1--5)题:(18分)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4分)①齐之习辞者也()②缚者曷为者也()③齐人固善盗乎()④非所与熙也()2、翻译文中画浪线的句子:(6分)①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译:②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③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3、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2分)4、结尾处写道“王笑曰”,你觉得这写出了当时楚王什么样的心态?(3分)5、楚王戏晏婴,你认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为什么?(3分)四、现代文阅读(17分)向草地进军杨成武风雨、泥泞、寒冷的折磨和饥饿的煎熬,使同志们的身体明显地衰弱下去了。

有的感到两腿瘫软无力,举不起步。

但我们牢牢地记住了主席的指示,越困难,大家团结得越紧。

身体较强的同志搀扶着身体弱的同志走,并把自己的粮食让给他们吃,希望他们增加一些力气,走过草地。

我们几个团干部的乘马和所有的牲口都抽出来组成收容队,轮流驮送病员,但还是有不少同志倒下了。

当我们熬过一个夜晚,离开宿营地继续前进时,有的战友就长眠在我们共同躺过的营地上。

在这些光荣牺牲的同志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宣传员郑金煜同志。

他是江西石城人,团部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只有十七岁,是一个十分惹人喜欢的“小鬼”。

进入草地的第四天,郑金煜同志就一步也走不动了。

他对同志们说:“我在政治上像块钢铁,但我的腿不管用,我要掉队了!我多么舍不得你们啊!”我命令饲养员老谢,把乘马给郑金煜骑,保证把他驮过草地,并且把我们的干粮匀出一部分给他吃。

后来,他衰弱得连腰也直不起来,马也不能骑了,我们就用背包在他身子前后支撑起来,再用绳子把他绑在马背上,叫一些同志轮流扶着他走。

到第五日中午,忽然后面传话上来:“郑金煜同志要政治委员等他一下,他有话同政治委员说。

”我知道有问题了,便怀着沉重的心情站在路旁等着。

老远就望见老谢牵着牲口,步伐沉重地走来,到得跟前一看,郑金煜同志已面如白蜡,双目紧闭。

他听见我的声音,强睁开眼睛,以激动得发抖的声音断续地对我说:“政治委员,我不行了,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

我知道党的北上抗日路线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政治委员,我确实不行了,我看不到胜利那一天了。

”说到这里他的眼泪夺眶而出,站在我身边的警卫员和饲养员也泣不成声。

经过一阵急喘后,郑金煜同志微弱而又坚定地说:“政治委员,希望党的路线胜利,革命快胜利;胜利后,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的家里,我是为执行党的路线,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的。

”我压住心头的沉痛,安慰他:“郑金煜同志,你一定能走过草地,同志们一定帮助你走过草地!”随即叫警卫员把水壶交给老谢,交代老谢好好照料他,无论如何要把他带出草地。

可是到了下午,这个优秀的青年共产党员,就在风雪交加的草地上,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草地,这残酷无情的草地,夺去了我们多少战友可贵的生命呵!不少同志长期间经受饥寒交迫的折磨,把全身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力气都消耗尽了。

他们在死前的瞬间还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革命,还希望在北上抗日的征途中多跨一步。

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英雄史迹,却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10.通读全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3分)11.“我在政治上像块钢铁。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12.“(郑金煜)的眼泪夺眶而出”和“警卫员和饲养员也泣不成声”的原因各是什么?(4分)13.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14.联系全文,说说红军为什么能够战胜困难,走过草地?(3分)五、作文“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就是时间的玄妙,看似无声无息,却悄悄地改变了一切。

然而,逝去的日子再也不会回来。

对于时间,你有什么独特的感受?请以“时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